很多剧童年非常着迷,后来再看却没办法忍受。且不说剧情,现在看台词是真真的听不下去。
然而我还是看完了八十多集,在小学。记得在我四年级寒假放的,那时我还订好计划,晚上先写作业,等着八点这个剧开始。到了暑假,还买了DVD,一集一集的看。
更神奇的是,班上一个女生也特别喜欢这部剧,趁机撩了一把。
小时候,着迷于唐和突厥的战事,着迷于安康和慕一宽的爱情,着迷于无穷无尽的政治手段。也许是比较早熟吧。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长孙无忌,地位显赫,工于心计,圆滑老练。
那时候情感上偏向太子,觉得李恪/李泰不是好人,在很长的剧集里都是太子去应对一系列的挑战。长孙无忌作为舅舅,侯君集作为丈人自然是太子党(还有什么张玄素就不提了),魏征后期也偏向太子,房玄龄算是骑墙,李恪/李泰身边好像只有岑文本。现在看太子的资源好那么多,为何在剧中只是一个疲于应付的角色。
陈宝国的杜如晦,张铁林的罗艺都是开头打了个酱油。其余的重要角色大概是李靖,李绩与那些突厥人。
我至今仍记得,在过去了大概四十集后,慕一宽再度出现时我的激动。张澜澜那么美,后来她又出现在媒体上,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像是儿时的记忆门被打开。
播这部剧的时候是2007年初,我在上幼儿园中班,第一次感受到青菜爽脆甘香的美味;我妈刚从癌症一次次化疗的炼狱中走出。我妈每天晚上都戴上眼镜,对着那台年龄比我大得多,只能收30个频道的老款熊猫彩电目不转睛地看;和里面的人物同声同气。
《贞观长歌》——2007央视开年大剧。
制作年份:2004-2006年
播出年份:2007年。
花了两年才拍了这一部剧,这就是工匠精神!
我在iPad上给她下了这部剧,占了8个G的内存。我妈不喜欢现在的电视剧,她说现在的人心变了,浮躁了,拍不出以前的好剧了。
过去一部电视剧的制作周期至少一年,现在最多也就三个月。
导演:吴子牛,不用解释;人如其名的牛!
主演:唐国强,陈宝国,张铁林,韩再芬;都是一等一的著名演员;外加刘毓滨,孙飞虎,武立平,曹培昌等央视多年的老戏骨;更有聂远,张丹峰等初出茅庐的新星保驾护航。这样绚烂夺目的演员阵容,放到现在这个各种流量鲜肉抠图滤镜整容脸的时代想找也找不到。
造型设计:杨树云,伍健,史延芹,李建群。这四位都是一等一的服装设计师。杨树云和史延芹都是87红楼梦的造型设计,伍健是98版《水浒传》的服装设计,李建群是95刘晓庆陈宝宝版《武则天》和《康熙王朝》的服装设计师。
82集的电视剧,内容却毫不拖泥带水;没有各种整容脸流量鲜肉抠图滤镜,没有各种眼花缭乱的快镜头慢镜头来回切换。82集一点都没浪费,波诡云谲的宫廷斗争,明君后宫的家长里短,一望无际的大漠苍茫;只有中国这种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才能拍出如此辉煌壮丽的影视作品!
滤镜也是大气沉重,打光让人非常舒服,不是现在的各种辣眼睛恶心鲜艳美图秀秀IG风的滤镜。
服饰精致华丽,符合唐风,暖色调为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完全不是现在古装剧流行的非主流杀马特披头散发风可比,虽然不完全尊重历史,但完全符合大众审美。
演员颜值特别高。男演员中唐国强,陈宝国和曹培昌等等老戏骨就不用说了,新生代的李恪,慕一宽,独孤谋和闵国器都特别帅,李恪剑眉星目,眼睛里总是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女演员中安康,云妹,海棠,杨妃,淑妃,彩姬,大孙子个个都是美女。安康清纯甜美,才貌双全,一双眼睛简直会说话;虽然有点小任性但让人觉得特别可爱。云妹男装英姿飒爽,女装打扮高雅秀丽,宛如草原上的白云;海棠是典型的古装美女,楚楚动人,我见犹怜。虽然贵为将门虎女,但却只能任由命运的摆布,在和太子成亲之前被蜀王QJ;丈夫和父亲又谋反未遂,真是太可怜了!再说李世民的后宫,杨妃端庄大气,淑妃年轻漂亮;虽然只在第一集中出现但确实长得很惊艳,而且和安康完全就是lookalike,难怪李二会这么喜欢安康。大孙子非常有一国之母的范儿,雍容高贵;演的很自然。不过作为李二和大孙子CP粉我表示这版的李二和大孙子感情似乎没有《贞观之治》来的那么好,尽管《贞观之治》里面的大孙子是个白莲圣母,苗圃演的也很做作。
大孙子有个弟弟叫没毛病,两版的没毛病不相上下;《贞观长歌》里面的没毛病比较严肃,像是忧国忧民的那种,而且心机深沉,出手狠辣。而《贞观之治》里面的没毛病走的是搜酷特的小跟班路线,时常猫儿一般地捂着嘴巴笑,把姐夫李世民当作欧巴男神爱豆看的,而且演员特想让我跳戏到国父身上(本来演员就是国父专业户)。如果叫我选择哪个没毛病更好,我觉得可以打一个平手。《贞观长歌》注重的是观众的体验和剧情的精彩,而《贞观之治》则走的是对真实历史的敬畏。
大臣们演的可圈可点,因为基本都是老戏骨。陈宝国的杜如晦,董子武的魏徵,刘毓滨的房玄龄,王绘春的岑文本,曹培昌的小舅子,还有凯申专业户孙飞虎的封德彝;虽然戏份不多,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杜如晦,在本剧一开头就已经病入膏肓,戏份也只有短短五集,但还要拼死维护相伴一生的主子李世民,和他一起御驾亲征,虽然戏份不多但也能感受到演员的用心和演技的高超。
最后点名表扬侯君集的演员,把一代武将的傲气,跋扈,虚伪演的淋漓尽致。他一次次居功自傲骗取李世民的信任,但最后和太子李承乾心灰意冷的谋反一起被处以死刑,以一曲悲歌结束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
草原各部族演的都很好,演员也大多是从内蒙古当地找来的,帐篷也有大漠风情,足足的气场。演技也在线,服饰也很华美。
再说个细节的,《贞观长歌》里面的道具都很讲究,没有凳子;用的是鱼符,写的是小字而不是大字;睡的是垫子而不是床,吃的食物都是真饭真菜真肉而不是菜模子,画像也是手绘的并且很逼真,而不像现在的古装剧,画像就拿演员的照片PS一下。
《贞观长歌》真可谓是中国古装剧的巅峰,在如今社会滤镜流量劣质绿幕抠图烂片当道,鲜肉网红云集的世界里可以与之一决雌雄的,或许只有《长安十二时辰》了吧。
以此纪念一去不复返的童年,纪念佳片云集的80-00年代。
2018-04-02 16:15:12
因为聂远的李恪而怀念这部《贞观长歌》。
剧里李世民没有少年夺权的算计,或许他的少年时代需要一个人来展现,这个人就是李恪。
李恪因为有前朝血脉而不能入主东宫,这个原因有些站不住脚。杨妃有二子:三子李恪、六子李愔,长孙皇后有三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李世民对嫡子的期许,而“恭敬、谨慎” 是为“恪”,“安静、寡言”是为“愔”。杨妃二子名中都含有退让之意,李世民对三位嫡子的重视显而易见。这或许从侧面说明,后代流传的李世民与隋朝公主的爱情故事,更多是附会或演绎。杨妃或许曾受宠,但是联系李世民夸赞长孙皇后为“嘉偶”、“良佐”,其书写的《女则》这一为妇的智慧结晶,显然,长孙皇后是一位懂得把握丈夫心意的妻子。其他女人没有一个曾打败她,从她手里成功争宠。为嫡,为恩,为爱,李世民就未曾打算过从其他皇子中立太子。
从出生,李恪就被他父王认定为应该做一位谦恭的臣子,可是他偏偏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我无法用语言形容聂远饰演的李恪的英勇不凡,这部剧因他而有光彩。剧情前期,是李恪雄姿英发的时期,他出使讲和,却寸步不让。昂然远眺之际,拉弓射箭,飞鹰随之坠落。好箭法!面对岑先生的指教,他能自述抱负,也能虚心听教。正是热血奔涌的少年,恰是壮志凌云的少年。之后他邂逅了这世间最纯粹的爱情,遇上了智谋过人又至情至性的阿史那云。他们可以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认定彼此是可以相伴一生的意中人。
多美好啊,聂远的相貌,他的演技,都赋予了李恪这个半真半假的角色灵动热烈的吸引力。他果敢机敏,他英勇有谋,他胸有凌云,他刚烈倔强,他孤高自许。所有的优点都灼灼耀眼。
剧中先为我们展现如此天纵英才的李恪,又想把他毁灭给我们看。为了说明他为什么没有夺得太子之位,为了给李世民的选择一个合理的解释,电视剧又给李恪安排了许许多多的缺点。他沉不住气,急于打倒李承乾,反而锋芒太盛。他眼界太浅,争夺一时封赏高低,不曾想失去父皇的信重。他没有大局意识,他鲁莽冲动,可是这些也都让他热血执着的少年模样更立体。
细想之,这些又和最初那个出使北境的英武少年,在智商上形成云泥之别。与其说观众在等着李恪智商上线,不如说观众心里也知道,李恪没有剧本里写的那么傻。他不会冒冒失失闯进侯君集家搜查赃款,他也不会在听了安康公主几句话之后,帮太子抵制魏王。 剧中对安康公主的谋略夸赞得太虚太假,为了烘托她,李恪几次智商下线,走出臭棋。又故意让李恪一意孤行,违逆圣意去杀颉利。简直让人无语问天,这哪里是那个压制住颉利的李恪啊!?
至于奸污太子妃海棠,则有待商榷。相比之下,剧中侯君集的设计不龌龊?史书中长孙无忌拒绝太宗立储李恪的目的不龌龊?李恪对海棠的不轨行为,或许是对李世民当年霸占巢刺王妃的一些影射。
剧中最爱的女子,无疑是阿史那云。她的男装有时比女装还好看。
《贞观长歌》中古色古香的女子不少,高贵恬淡的杨妃,机敏聪颖的郑丽婉,腰肢纤软的绿袖,眉目娇艳的海棠,她们都是那个年代该有的模样,足以表达人们对大唐气象的怀望与敬仰。
对李世民立储的选择,之前的分析流于片面。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剧感受:
李恪非嫡非长,立他为太子与祖宗规矩不符。李恪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是,他有能力有才华。出使颉利和征粮打井两件事证明了他的能力。可是嫡长子继承制也有可取之处。如果立贤不立长,有能力的儿子不断壮大势力,结党营私,铲除异己。这样将助长皇子争斗,默许权利掠夺,激发种种矛盾。李世民夺权就是一例。李世民是皇子夺权的成功者,但当皇子的想的是夺权,当皇帝的想的却是守权。
除了祖宗规矩这一难以逾越的关卡外,李恪成为太子还有一个障碍。剧中多次提到两个反面帝王,隋炀帝和汉武帝。当时从皇帝到臣子,无不在反思隋二世而亡的原因,李世民因隋炀帝 喜出游而不敢出行,恐劳民伤财。魏征曾修录《隋书》,更是多次叨念着要为废太子杨勇写一篇序。帝国初建都要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当时君臣上下都认为,隋炀帝杨广是导致隋亡的根本原因。他好大喜功,连兴战事,巡游四方,劳民伤财。这些使得隋朝从一个疆域辽阔的王朝迅速被难民充斥。李世民在与李泰的对话中提到的汉武帝,也与隋炀帝一样,连年征战,将国力打衰。李世民说,他绝不做汉武帝。并不是隋炀帝、汉武帝无才无德,而是他们好战不屈的个性,并不利于国家长久昌盛。而李恪恰恰是这种性格。李世民希望国家大治,希望贞观之治的功业可以延续,他更倾向于敦厚宽和、能屈能伸的守成之士。被他评为“英果类我”的李恪,在这些方面,缺乏上下信服的宽厚之气。
之前提到,长孙皇后于李世民有恩。多年的辅助之恩之外,还有玄武门事变中长孙兄妹对李世民的拥戴与支持。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他弑兄篡位,但对有功的武将十分保护。他逼父退位,同时自己励精图治以开创贞观之治。他并非无德之人,相反十分顾念旧情。想来确实是迫于无奈,加上秦王府诸将的怂恿,才促成玄武门事变。其中长孙无忌在事变中的功劳最大,同时史载长孙皇后于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李世民对头号功臣长孙无忌的意见,是不能不听的。
李世民对众多和他出生入死的武将,有着深厚的情谊。这些武将的未来,也是他考虑立储问题时需要顾及的。秦王府旧臣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倾向于支持共事多年的长孙无忌。立长孙无忌的外甥,则开国元勋可以保全。立李恪,难保他对长孙家没有怨言,对这些人不赶尽杀绝。而一旦这些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武将被逼造反,局势必然动荡。长孙无忌的外甥未必是最适合的太子,却是最稳妥的选择。
剧中点出,李恪输就输在一个争字上,似乎他不争才是上策。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他的才能让他不甘人后。他若想不枉此生,一展抱负,只有争这一条路。他是庶子,李世民嫡子就有三个,他若不冒头,就意味着不为人知,没人会在立储时想到他。像李世民那般,功高震主,依然要受制于长幼有序,不能被立为太子,何况是稍有能力的庶子。李恪想走的是一条孤险的道路,他想不断立功,功德盖世,在皇子中一枝独秀,让他父皇不得不选择他。
这条路终究被他父皇和老谋深算的臣子堵死了,他们看着他犯错,而且巴望着他铩羽而归。
若是他生在隋末,想来凭着一腔孤勇和抱负,也会和李世民一般礼贤下士,勇于担当,扫荡天下。只可惜年幼的他遇上的是李世民这样的父亲,和历练成精的长孙无忌之类的老臣,终究是臣子一生。
一个现实中,幾乎不可能存在,却真切得让人误以为存在的人物。似受伤的鹰,阴鹜的,深情的,执着的,脆弱的,光芒炽热,瞳孔中闪烁着的渴望他日重回天空的欲望是那样浓郁。无奈注定要被命运的枷锁禁锢,却一刻也没有放弃挣脱。他得意的时候,不过让人想到了他日后的折翼,亦让人感到间接的痛苦;至于失意的时候,更不用说。
他有过幸福,可是太短。因为太过好。岑先生,一个温暖的符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不可能看不出李恪命中注定的运数,仍然留下了,他说,“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只有那么高……”真正让他留下的,是那份父亲一般的慈爱和温情。他看着他长大,即便心中已有定数依然不愿看到他孤寂与冷雨中独立。可惜,他亦先他而去。
于是,只留下一人,孤寂地走完这段饱受蹂躏的命运,精神的,肉体的,别人给的,自己给的。苦难与挣扎太过漫长,幸福太过短暂。
唐国强再次饰演李世民,在这部剧有进步了,不再是猥琐强奸犯了!开篇一出场就想营造一个王者归来的氛围,可出现的却是老态龙钟,老气横秋,老寒腿!这剧上到老下到小,年纪就对不上!杜撰出来的人物,编造的假剧情,还有加入花边情感等等,都跟正剧沾不上边!你能想象大唐贞观愣是拍出清朝风格来吗?立储风波,加入李恪,移花接木想来一套贞观的九龙夺嫡呗?把岑文本归到李恪一脉经过他老人家同意了嘛?还有那个朝堂一堆站着奏对是怎么回事?贞观大臣都不给坐的嘛?历史上马周不出彩吗?都能被另一个抢戏?李世绩都能对太子妃留情,太子妃竟然是侯君集女儿?侯君集是太子岳父?编剧,你把真实太子妃苏氏弄哪去了?贞观元年,长孙无忌对太子说,你娘嫁到李家20几年流了多少泪?流没流泪我不知道,我知道,他娘13岁嫁入李家,36岁身故,所以编剧你脑子不正常,数学也不好?李世民不愿意杀谋反的李承乾,竟然是房玄龄感谢李世民?不知道还以为,这孩子是他房玄龄的呢?值得吐槽太多,每一集都有槽点,说不完!唐国强老师对李世民理解不到位,还如此自信的拍第二次,佩服!就说到这里了!
很好的一部剧
我知道这部剧被无数人瞧不起,我也知道在历史方面它被各种诟病,然而我有最坚硬的童年滤镜,为了聂远的李恪,我也要多加一颗星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年登上大唐最高统治地位。登基后,他励精图治,统帅唐军一举征服称雄北方多年的颉利部,实现了江山统一。之后,深谋远虑的唐太宗决意使长年战乱的
非常好看
儿女情长什么的总是对味……聂远帅哭了
或许历史上的唐太宗并不比剧中那样神话。但是巧妙是导演把李世民作为正面人物,而把李烙作为反面人物,两者形成对比来刻画贞观之世。
以前看的,抛开什么一般人不会去查的史实还有一些明显的BUG,总体还是好看的,就是太过主旋律~~臣子贤是正常,皇帝太圣明……简直要上神台那么圣明了~~~感觉和臣下之间互相都快成知已了~(这条不要点我有用了,他们历史上真的很朋友的~李世民还很会哭的OTL~)
很好看的古装剧。服装剧情都很考究,演员演得也很符合人物,大气恢弘!
挺不错的,就是有点长
场景好华丽恢宏
李恪
喜欢吴王李恪,绿袖姑娘跳了三回西洲曲,身世飘零的愁苦,坠入爱河的甜蜜,含冤无诉的悲凄。
緊張刺激的明爭暗鬥、宮廷靚女以及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情節,值得推薦。
虽然我完全不记得都说了些啥 少女心的第一次萌动 就是当年来自聂远的眼神 他的眼里有星星
恪儿,你当年骗了我多少眼泪
披著歷史劇外衣的自編言情劇,錯漏百出,遠不如同時期出的"貞觀之治"
李恪这位神人呢,翻遍上下五年前的华夏史,他这种出身的人都少,极少。似乎,也就他跟他弟弟两个人?他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曾曾祖父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他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亲爹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以李恪与其胞弟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真的可以算是史上最牛逼血统了。当然,他的血统也决定了他在这场夺嫡之战中没有任何的机会,无论长孙一脉有没有死光。一个有着前朝血统的皇子是不可能成为储君的,不管他优秀不优秀。只是,对于他自己而言,越优秀就越痛苦。
花了我整整一个星期,连梦里都是李世民的豪言壮语……额滴娘啊!!!
全部都给吴王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