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身为屠刀,如何放下屠刀
此文仅为听得懂反讽的人而写。
不可否认,剧组将《家园》拍得很唯美,完全采用了一种上帝的视角,说教的论调。但镜头下的美丽,并非真正的美丽,这仅关于取舍,是一种刻意的美,做作的美。
全球变暖,不过是政治与商业结合的又一怪胎。环保完全是在做秀,人们要么是无知的一厢情愿,要么是变本加利的伪善。一些人提倡用太阳能器械,可他不知道将矿石最终制成器械,早已得不偿失。所有的环保发布会皆不环保,无非是耳目一新的高档消费。看吧,人类!你们关心的不是环保,不是真像,而是利益。
生物圈,你我互食了几十亿年,如此的正当与光辉。战争是人类所做的最理性的行为,破坏环境同样也是。不论你相信与否,科技为争斗而生,而不是要为人类谋福利。
道德我们有,可我们并不真正相信它。就像我们并不真正相信有上帝。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别逗了。
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组织化,我只对我生活的上下级负责,对于其他,人们皆无脑力。
过去,我正如所有生命一样,忙于利益的争斗,将来我也将继续杀戮,这是我的安生立命之法。我身为屠刀,如何放下屠刀。终我一生,别无他求。
让我死。。。
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我的身形是如此的丑陋,我不愿见任何人。我的心灵将永受煎熬,赎我身体的罪。
离开地球,人类存在不会长久,枝节如此众多的平衡,不是人类这样低等的生命所能掌握的技巧。惟一可能的结果,将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黑死病”,上帝重临地球,人口锐减,最终达到新的平衡。至于在这场由人类自食其果的大灾难中,少数人类是否能延续生命,那将取决人类是否有活命的基因。作为上亿年进化产物的人类,也绝非等闲之辈,结局将非常乐观。
如果地球要毁灭,那就让她毁灭吧,这也照样是一件奇观,不失大自然的雄浑,最神奇的造化。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需大惊小怪!产生——发展——消亡——再产生……
2 ) 来,我们给自己写下墓志铭
没有完整看简介,看到说导演用了15年,走了50个国家进行拍摄,也好奇豆瓣9.3的高分,于是下了这部《家园》。
影片开头的十几分钟,绚丽的色彩、开阔的俯瞰以及那些自然景观形成的抽象图形和线条让我误以为这是一部歌颂地球和谐美好,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风光片——我完全错了。
航拍画面平稳推进,背景音乐散发着神秘气息,旁白用第二人称描述人类的时候,仿佛有一种神明的视角与口吻。当然我们多数人早就被打造成坚定的无神论者了,被问及信仰的时候可以轻蔑地讪笑对方。没有信仰,于是也没有忌惮,相信人定胜天,相信无限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偶尔搬出神仙们来,也多是为了些自己的琐碎小事。我们的专注力相当有限,专注于积敛财富,经营舒适生活,追求幸福人生。
当场景从自然变作乡村,变作城镇,最终变成摩天大楼林立的钢筋森林的时候,我一时错觉,仿佛看到科幻片里邪恶力量切入的铺垫。广袤农场上的巨型收割机,拥挤不毛的人工牧场,铺满塑料的温室大棚,戴防毒面具全副武装的工人在喷洒农药,还有匀速摆动的石油开采机——这一切带给我们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这些画面令我陌生和震惊,以及反胃,我想起那些科幻题材里毁灭地球的邪恶外星生物了。
生命的长度和广度有限,欲望却从来没有限度,那些表面正当的专注力以耗费一切有可能利用的能源和资源为代价,就应当被称作狭隘和残忍。看似合理的出发点演绎出荒谬的结果。影片叙述,人类为了抵抗饥饿砍伐森林进行耕作,为了填饱更多人的肚子利用石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50%的产出没有用来救济饥饿边缘的贫民而用来生产肉类和制作新型燃料,为了满足食欲耗尽地球几十亿年的积蓄。这很可笑可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没有描述未来灾难的电脑特效,没有触目惊心的血腥暴力。那些实实在在的现世镜头,以及被放大字体的数据资料已经令我陷入绝望。我看到似曾相识的画面,像灾难片科幻片或者恐怖片;我默默地对比自己的年龄和那些资源即将消失的年份,惊恐地发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经历那些未知的状况;旁白语速均匀地陈述着人类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影响,我带着不安愧疚以及无奈,仿佛接受审判。
悲观已经来不及,你必须相信如果如此继续,末日审判的画面将不仅仅出现在《圣经》的诗章里。世界末日不是什么玛雅预言,而是我们一手书写的结局。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
惨象和悲剧就摆在眼前。和谐结束在人类出现之后,野蛮出现在文明璀璨之后。我们批判法西斯主义的灭绝人性,却在对大自然剥削屠杀斩尽杀绝的时候毫无愧疚羞耻。
我们自导自演倾情奉献了这出悲剧,那么是不是也要手牵手肩并肩悲壮地写一篇感天动地的墓志铭然后慷慨赴死呢?上帝又要发笑了。没有人可以逃脱罪责,即使在无意识的状态。这是我们的家园,以大自然为宏观的视角,一切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观念利益冲突都将失去意义。生态的毁灭必然造成饥荒、贫穷、土地与人口的冲突,以及战争,人道主义危机,复活岛的寓言将会在更大的舞台上重演。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像影片最后说的那样,既然悲观已经失去意义,让我们一起,承担责任,珍惜手中的财富,运用知识和教育的力量,依靠我们的智慧与努力,大胆尝试,积极应对,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奇迹,扭转现状。
不论结果,至少可以在努力之后,写一篇坦坦荡荡的墓志铭。
3 )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而地球, 只有一个.
youtube 上有.是全球免费播放的.
http://www.youtube.com/homeproject无论是我们,我们的先人,或者我们的子孙,所拥有的只是同一个地球.
希望每个人都能来看一看.
4 ) 这类纪录片都是毁灭前的抢拍资料
自己也游走了不少地方,深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之美美不胜收。这部纪录片历时15年,走访50几个国家,488小时的素材,浓缩在90分钟里,《家园》可以说是带你领略地球的魅力的最佳选择之一。
《家园》采用独特的航拍方式,记录从地球诞生之初开始,直至今时今日。坐在家里的高清电视前,浓浓的迷雾,汹涌的瀑布,巍峨的青山,宏伟的大峡谷,巨大的火山口,葱茏的雨林,庞大的湿地,如镜的盐沼,蜿蜒的大河,盘旋的冰川,优雅的鲸鱼和海豚,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乃至圆形灌溉的农田甚至密集的城市贫民窟,在最美的角度航拍,都一一展现出奇特的图案,绽放出不同的缤纷异彩。
毫不夸张,每一幅画面都是最美的景片,每一幕都让人心旷神怡。毫无疑问,《家园》在画面上做到了极致,随时截屏都不会错。推荐在大屏幕上看高清版本。
同时《家园》有着和《难以忽视的真相》类似的主题,控诉人类活动导致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家园》里的一些令人震惊的人类行为画面和其他美轮美奂的画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短视的行为不仅行将毁灭自己,更殃及无辜的所有其他物种。这一主题已是老生常谈,《家园》在这方面的说教也无甚新意。无奈震撼的纪录片年年有,各国政府真正做出的努力的还是凤毛麟角。只有大灾大难降临到自己头上了,人类才会有所警觉,只是那时为时已晚。
我觉得其实现在已经晚了,趁着没毁灭赶快多走走看看吧。《家园》以及BBC的一系列纪录片就是在地球毁灭前的抢拍记录资料,用作人类的挽歌。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5 ) 壮观的家园
今日闲来无事,在自家电脑上看了该片,真是太壮观了,全片都是航拍的俯视镜头。
虽然地球遭到了人类很多破坏,但影片结尾,当各个国家的名字相继出现在对应的风光景色前,地球还是靓丽得让人不由从心中发出赞叹。可见,只要人类真正了解自己过去做过些什么,并努力、认真去改正,那地球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希望环保不再是什么口号,而是人们切实的行动。
6 ) 看到人类的欲望好可怕。电影看到四分之三,看得好绝望。不过我们还有希望,因为希望还有我们。
让我们来行动,不管什么非政府组织,不管什么国家政策,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悲观。
1、节约用水用电,水主宰着地球,而电消耗着地球。
2、少吃肉,因为它们的生产消耗更多的水和非再生能源。
3、不盲目消费:
一年也穿不几次的满柜子的衣服。
冰箱里过期的、坏掉的食品。
为了攀比、虚荣心、被所谓时尚绑架而购买的手机、MP4、电脑等等,常常没有坏就被换掉,只因为他们过时了。
看看你自己家里有多少用不着的东西,那是你的欲望,也是从地球上扒下来的血肉。
现在还有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他们饥饿、贫穷,也有很多人他们叫嚣着减肥,忍受着高血脂、高血压等富贵病的折磨,还有一些人穿皮草、购买不可思议的奢侈品。我们又是哪些人?又该是哪些人?
4、其实我们很渺小,飓风、海啸、干旱、洪涝我们无力抵抗。
其实我们很庞大,我们点滴的行动,会产生力量,只要去做。
7 ) 复活的托罗密罗树
1722年的一个星期天,荷兰人雅可布·洛加文在南太平洋上发现了一个小岛。小岛上几乎没有树,却有着无数神秘的石像。恰巧这一天是基督教的复活节,洛加文在航海图上这个岛的位置旁记下了“复活节岛”几个字,从此“复活节岛”为人所知。复活节岛上神秘的石像成为了世纪之谜,而复活节岛的原住民拉帕努伊人是如何兴起并衰落的,也一直是一个人类学上的疑问,直到不久前,这个疑问由环境学家做出了回答:随着岛上的人口持续增加,拉帕努伊人开始掠夺性地使用岛上自然积累了数百万年才沉淀下来的资源,他们砍掉几乎所有岛上特有的托罗密罗树,捕杀依靠树木为生的海鸟为食,失去了木材的供应,赖以为生的捕鱼业也被迫停顿了下来,食物缺乏引发了社会巨变,后来演变为战争,最终这个曾经在南太平洋繁荣一时的文明随风而逝,只留下了无数破败的石像。纪录片《家园》的导演扬恩·亚瑟在片中借旁白而感慨: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不再是个无法解决的谜,岛上的居民面对环境的改变为什么不做出必须的努力,这才是一个最大的疑问。
《阿凡达》之后,大家都向往着潘多拉般的世外桃源,想象着离开自己天天蜗居的石屎森林,去过天神般的自然生活。实际上我们往往是眼睛看得太远,却忘了关注自己脚下的这个世界。在潘多拉,万事万物都互有联系,实际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上又何尝不是这样?40亿年前,所有的动物、植物的起源,都是海洋中的藻类。数亿代生物的躯体,才形成了现在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水的温度变化产生风,你能和空气、水、植物隔绝吗?不能,甚至一刻都不能,万事万物都互有联系。
我小时有时生病,身上红肿,家中的老人便去找来某种植物,捣碎将汁液涂在患处,不多时,红肿便消除了。我们的皮肤和细胞能够识别植物中的基因,万事万物都互有联系。但现在,这种植物无从寻觅,我甚至都叫不出它的名字。甚至再过几年,它也会像复活节岛上的托罗密罗树一样,全部消失不见。
这是件不幸的事,但我们却没有抱怨的借口,是我们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不节制自己的欲望。是我们自己将金钱和物质看得那么重,造出一个又一个浮华的偶像,却忽略了古代智者告诉我们的“克已,顺天”的真理。是我们自己,把地球这艘巨大而坚固的方舟,驶到了悬崖的边缘。我们没有抱怨的借口。
而我们更没有悲天悯人的时间。当看到《难以忽视的真相》和《家园》里那些令人触目惊心事实时,悲天悯人已经太晚,而成天去关注破坏和污染本身更只会创造出更大的破坏和污染。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不参加反战示威,但如果你们举办和平游行时,请通知我。”
问题的解决只在内,而不在外。我们不能企望找到一颗“潘多拉”,来替代我们美丽的地球,因为只要稍微了解一些地理和天文知识,都会知道哪怕是在浩翰无比的宇宙中,要找到一个天然形成的像地球这样有着精致却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星球,都近乎是像捡到一张一亿元大奖的彩票那样幸运。而且如果不改变我们自己,哪怕再有十个“潘多拉”,一样无法逃脱地球现在的命运。我们同样不能企望别人都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无论你是穷是富,住在哪里,你总能为了我们的地球,做上点儿什么。了解了真相,却心灰意冷,维持原状,这同样也是恶。事情再难,再不可为,但若有信念而为之者众,也许亦能扭转现状。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应该是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不停地四处宣讲自己的发现,经过他的不断努力,通过《难以忽视的真相》,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环境仍持续恶化,但也不是没有一丝曙光。
洛加文登上复活节岛时,全岛只有一棵仅存的托罗密罗树,而最终就像拉帕努伊文明一样,这颗树还是死掉了。但它的种子被带到了瑞典培育,最终人工培育的托罗密罗树重返复活节岛。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就像这座岛的名字一样,哪怕是再恶劣的情况,希望的树种也还是会有的。至于能否让希望之种延续,完全在于我们现在的内心和行动。
压抑感、沉重感、无力感。影片最后给了我们“希望”,但不是我没有信心,只是绝望太过强大。对于地球这个家园,人类只是在通往毁灭的路上。
虽然看过不少这样的电影 但还需要时时警醒自己。画面和色彩非常漂亮
主打宏大气场,看着不是很亲切,虽然那些鸟瞰镜头非常美。ps,在imdb观察半天才发现Luc的名字,“又名”怎么翻的啊!
唯美画面
如果真有心,不如把航拍的钱省下来捐给环保组织。这个片子真不亏为一次昂贵的“谴责”
爱地球啊!
你一定要看!
如果我是中学教师,这部片子实用性也太强了点吧!清晰舒缓的女声解说,用于英语听力练习再好不过;我要是教地理,第一堂课也先用这片子引起娃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啊,哪个旅游公司提供坐直升机把这些个景色全看一遍的服务,收费几多啊??
俯瞰这地球的伤痕。We all have a date with the planet! “导演走访50个国家,俯瞰生态光影,美不胜收。” 镜头太美了,不过缺乏说服力和“号召”的力度,更多的仅是展示地球“伤痕”。还可以,但触动不多。只能算是环保纪录片里的一张空皮。
人类就是地球上的一个大毒瘤
就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被狗日了……
需要有这样的人,记下这样的瞬间。
最美的画面,最沉重的心情
破坏环境只是为了让空气和水更加稀有 以便用来交易 获取利益 当然大众是买单的那位
悲观已经太迟了。
研究地球的外星人必看
纪录片也可以感人
逊色于行星地球很多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BBC的Earth-The Power of the Planet以及Planet Earth的結合。自然之美令人顫抖,但是背後隱藏的訊息卻令人心寒。
非常震撼我的2009年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