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说半路的主题是爱化解一切,那么只有奶茶真正做到了这点
虽然看到江欣过世就知道之后的剧情进入了吊车尾模式,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但还是坚持追完,姑且放下剧本本身的不合理性,这部片将“苦”彻底释放在了一个中年重组的家庭上,让这家庭的成员都在分担这种苦,而其中建军和江欣承担了绝大部分,而相比之下,就像部分评论提到的张大导并没有能好好的入戏,而我看到的江欣甚至就是奶茶自己,诚然罗建军从出场面临过世杀人的牢狱灾,中年入世的不得志,和江欣重组家庭后各种层出不穷的横祸灾难,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要背负并度过这一个个难关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但是相比之下,奶茶承受的是更加深重的苦,其中最让我感受到虐心的便是在得知绝症晚期后的各种操持,其实按照正常的病情发展,无论是医生还是高峰都提到,调整心态好好治疗是完全能坚持到高迈高考结束,与高峰还能再多一次见面交待的机会,但是为了罗小列也好高迈也好拖着病体出去找弟弟,为小列求情,都已经是用自己最后那点生命在为这个家拼(之前劝说建军让小列认罪完全不是出于对高迈的私利,江欣在整剧中都是体现出的理性)直至过世,虽然之后有建军对高迈不离不弃的追寻,但其中的天平上的孰轻孰重还是差异巨大。江欣在中年离异后选择建军完全出于情,无论出于品格还是条件来说建军都可算一无所有,但是建军在江欣过世后更多体现出来的仅仅是为了完成对江欣的承诺(曾对高迈提到与你妈妈夫妻情分不长,但是答应了你妈要照顾你,你就是我的儿子),过世仅仅半年多即被儿子怂恿续弦与老师结合,这也是我对结尾剧本收场的严重不满,建军等到了高迈叫他爸的那天,但是江欣呢,她有看到小列叫他妈的那天吗……
这片塑造了许多角色,中二病晚期高傲的罗小列,青春期叛逆不受管教的高迈,护孙溺爱过度无视市理的罗奶,当然还有市井气又重情分的罗建军等,这些角色都存在着问题,但是只有江欣表现出的是接近完美的存在,虽然这种完美让人感觉到不客观,不现实,但是通过奶茶的演绎又显得很自然,奶茶真正将江欣的大爱表现了出来,整剧仅仅因为江欣让人痛至心
2 ) 奶茶温暖本色,张国立完全没有入戏
奶茶演的很本色,让人觉得这就是现实中的奶茶,入心而自然,很善解人意,为人谦和,在生活中处处都很用心的女人,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尽到了一个女人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面对世事无常的生活,是一颗平淡而坚韧的心。相反,张国立的戏演的很轻飘,让观众觉得并不真实,很多时候不自然,刻意,戏份生硬而突兀。年过半百,出身平凡的他却并没有影剧本身所期待的“接地气”,小民意识严重,剧情过半,给观众的感觉是张国立并没有很好的进入角色,没能很好的驾驭这个角色应该赋予的东西,不免让人有些失望,也许是张国立以前并没有出演过此类角色,让我们期待曾经的那个铁齿铜牙纪晓岚能在影视生涯末期为大家奉上更好的片子吧。
3 ) 半路父子
熬夜刷剧,完了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有些不舍,想写点感受。
最开始是罗小列和父亲的矛盾,罗小列从小就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里,属于严重缺爱,虽然有奶奶,但是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是非常在乎罗建军的,只是不说。
然后是江欣一家,我觉得算是剧中最正常的家庭,高迈前期算得上是富二代,但是却没有公子哥的习气,江欣教育得好,没有溺爱孩子,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对立,更像是朋友,高峰这个角色也让人恨不起来,除了出事儿后躲起来让江欣受罪那,事情办得不地道,但是他会给孩子做了一个好的引导,高迈也愿意听他的。
对比陈浩然的父母就是太过溺爱孩子,导致他的性格就天不怕地不怕,这样的性格迟早会出事,但是也坏不到哪里去,在高峰出事后力挺高迈,很仗义,还有就是捐款那,虽然是为了争第一,不过有这份儿心还是好的。
郭龙是典型的富二代公子哥,但终归是个孩子,失手推了陈浩然,心里会慌,但是却没有愧疚感,这与他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担当,郭金海是想好好教育孩子的,也爱孩子,但是却没有用对方式,他与雷姗之间更像一场交易。
总得来说,就是重组家庭之间的矛盾和磨合,高迈其实挺好一孩子,在他心里,父亲在他心里是伟大的,所以他接受不了母亲再婚,但是也不会强烈反对,所以他对罗建军是不尊重,不认同,罗小列则完全不同,他是缺爱,原本不反对,但是因为跟高迈之间有些摩擦,他才极力反对,罗建军执意结婚,不惜搬离,他心里是难受的,但是也挺犟,就是赌气,剧里表达的两家之间的矛盾是由高迈引起的,先心疼下迈迈,贯穿整剧的背锅侠。
以罗小列进看守所把两家矛盾引向高峰,不得不说江欣这个角色真的太完美了,啥都不怨哎,之后高迈戏份比较多,一直在成长,父母接连出事,再加上舅舅舅妈搞事情,对罗建军的误会,离家出走,打工,自尊心很强,遇到强子之后虽然整天跟一起玩,但也会想到学习,只是接连打击让他暂时灰心,高迈其实挺坚强的,此时他渴望家,渴望亲情,后来跟罗建军解开误会,心里也彻底接受了这个爸爸,开始会为别人考虑,也长大了。
都说虎毒不食子,雷姗让我大开眼界,居然为了那虚无的婚姻堵上自己的亲生儿子,还好罗建军和冯老师聪明,不过罗小列已经心灰意冷,对这个父亲失望透顶,出来之后也变了,回到学校之后,优等生的自尊心又让他想到放弃,心理素质需要加强,之后又跟强子鬼混,强子之前看他对高迈那么仗义,却因为钱对自己的恩人下手,之后罗小列卷入抢劫案件,还好高迈留了个心眼儿,叫了罗建军一起去救他,否则最后可能真的要成替罪羊了 ,高迈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不顾性命也要去救罗小列,罗建军也为了自己的儿子挨了一刀,终于换来了罗小列的原谅。
高迈最后的懂事让人心疼,最后一心守在罗建军病床前,这个在他心里唯一的亲人,罗小列也终于释怀了,最后成了圆满的一家人。
想单独说下高迈,很喜欢,半路父子,就是罗建军和高迈,其实说实话,高迈背锅有些牵强,球场冲突没有站队,陈浩然打罗小列高迈是劝架,不存在拉偏架,并且他不赞同陈的做法,几次冲突他都是保持中立,导致罗小列进看守所那次,本来俩人相撞就是意外,发现冲突后是立即拉开两人,高迈一直抱着罗小列,还挨了罗小列几拳,郭龙拉着陈浩然,由于楼梯间重心不稳,失手将陈浩然推了出去,此时高迈是抱着罗小列的,罗小列的手根本够不着陈浩然,可以说是现场混乱,导致证人看不清,这次冲突的源头直指高迈,其实也说得过去,陈浩然为高迈出头,才导致这一事故,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认为,但是,如果高迈没拉住罗小列,以当时的情况,不死也得重伤。我说高迈是因为我觉得他还算拎得清,也没有因为是朋友就帮你,做错事情了也会担当,他的想法是受身边人影响的,也没做错什么大事,误会解开了就真心对你,会为你考虑,后面的高迈真的是惹人爱啊!所以孩子是需要好好引导的,什么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会对他的以后是有影响的。父母是一个很重要的榜样!
4 ) 关于电视剧的一点想法
这样的影片,应该是没必要写什么影评的,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些劣质的食材,加了精美的调料,在它粗制滥造的剧情框架下,颇费心思地打磨了故事的细节,所以你说它烂吧,还勉强看的下去,说它好吧,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写影评大概是因为,我是脑残粉。
导演张国立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我想我看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应该是《双面胶》,之后又陆陆续续看了《蜗居》、《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最近还看了《相爱十年》,这些差不多都可以归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可是以上这些电视剧给我的感受和思考与《半路父子》给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至少从豆瓣长评的数量就可以看出,《半路父子》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值得思考的东西,除了那些纠结的人物命运,大家也没什么讨论的热情。所以说,与其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不如说它是一部“大妈剧”,里面人物跌宕的命运,虐心的情节,就像专为大妈们提供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能说它完全没有反应现实,但是人物关系的过于复杂和巧合,人物刻画过于平面,好人像圣母,坏的人从头坏到尾,很难让观众引起共鸣,只会觉得狗血。故事从一开始风波就没断过,而且每一件都是大事,入狱,得绝症,再婚,两个儿子不和,亲妈浮出水面,打架出人命,离家出走,病逝,罗小列出狱,罗建军三婚,最后兜兜转转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看到大家都吐槽剧本,一个剧本好不好,最首要的问题是编剧在艺术创作之前要有想表达的东西。对现在很多电视剧来说,剧本创作更像是商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拍电视剧可能就是为了拍电视剧,挣钱,或者是捧演员。如果没有一个很想表达的东西,并且以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那这就谈不上创作,这样的电视剧也就不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当然不能说《半路父子》这部剧没有立意,导演说我们这部剧主要想要表达的就是爱是化解一切的利器,特别是在这种离异重组的家庭。但是我在这部剧里面看到的,是放大的江欣,放大的罗建军。我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做到江欣和罗建军那种地步,我反正做不到。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是为了歌颂某个人,把他描写得近乎完美,然后使矛盾得以解决,道理得以传达,而是告诉观众一种普遍性,剩下的他们自己会去思考。
也许说这么多对这部剧来说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它毕竟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电视剧,泛起一点点水花,然后就会消亡的电视剧。从剧本来说,就已经决定了一部剧的生死,演员演得再卖力,也只是锦上添花之类的东西。说到演员,张国立最近老是演中年男屌丝是怎么回事?然后是老刘,这是我会看这部电视剧的原因。张国立导演在采访里说自己不想迎合90后,只想拍给60后看的电视剧,刘若英出道虽说二十几年了,粉丝群体年龄顶上天也就是70后吧,跟这部片子受众群都不吻合,国立老师是“集邮”集得差不多就想起这个没合作过的女演员了吗?前面的当然是玩笑话,因为刘若英除了扮相和国立老师显出年龄差来,个人气质是非常符合江欣这个角色的,甚至可以说我几乎看完了刘若英演过的所有电视剧,电影,这个角色是最贴近歌手刘若英气质的。我说歌手的原因是,演员刘若英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她歌手的形象比较固化了。从《日落紫禁城》的乖顺善良,《人间四月天》的压抑隐忍,《粉红女郎》的执着疯狂,《似水年华》的知性诗意,《新结婚时代》里任性但也肯为婚姻负责任,到如今《半路父子》的温婉大方,温柔体贴,确实也是女演员在不同的年龄段应有的不同体会。在这部剧里,刘若英的表演除了开头几场略显生疏外,并不失水准,其实这部戏里面演员演得都还不错,可惜了。
关于这部剧的收视率,客观来说也不算烂,当然也算上好,表现平平吧。这一来时剧本的问题,二来是现在的主流是抗战剧,过一段时间大妈剧应该会回暖。以收视最好的东方卫视来看,截止到10月22日,从13号开播收视率从0.53到了0.864。其他几个联播卫视,在最近几天的收视榜单上也都榜上有名。电视剧网络播放量大约在每天2000(万次)左右,可能最近几天还会高点,达到3000(万次)。
最后,我想说演员在选择一部剧,导演在拍一部剧时,并不能预见其结果,心里有支持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愿意勇敢往前走,认真地走,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就像奶茶写的歌词“我知道真实人生有风有浪,纵然有沮丧,我也不怕。”不断地说服他人,也是在鼓励自己。
5 ) 又一部一揉虐为主题的电视剧
生活很苦 本来生活就很苦了 为什么电视剧还是那种不虐到死就不休的节奏呢 国立大叔的那个角色很难太难了甘愿被人利用 还有奶茶 这个角色展现了伟大的母爱 如果她的前夫没有出事 她没有得病 她不会和国立结婚 不过她也太有心机和自私了
再说说那两个孩子一个从小锦衣玉食 一个从小没爹没妈 两个演员都很好 角色一个孤傲自赏但是徒有其表 一个自卑但却坚韧不拔 还有里边很多漏洞 失手杀人的那个 那个小子的口供只能当做产考的吧 因为当时他也是参与者 警察具体办案的时候不可能那么做的 总体来说吐槽点很多
6 ) 从《半路父子》谈狗血剧:狗血不是洒洒就算
文/dumbbird
其实我能接受电视剧里的一些狗血情节,尤其是像《半路父子》这样的家庭伦理剧类型,因为生活本就因为一幕一幕的狗血情节而精彩。在剧情里适当的洒洒狗血,绝症也好,误杀也好,现实中绝不可能发生的巧合也好,这些都无可厚非,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那些狗血剧情除了能给电视剧带来收视率之外,能不能——直接或间接地——给全剧一个更深的挖掘空间,一个更能发人深思的意义。
这便是为什么《半路父子》几乎被公认地吐槽为「刷新狗血下限」了,我依然坚持看到最后的原因。
这两年看的国产剧很少很少,家庭生活题材更是屈指可数。最开始看预告片花的时候,我以为这又是一部比较轻松幽默地内地生活剧,就像去年看过的比较火的《咱们结婚吧》一样。
可是这种感觉从大概第4-5集开始逐渐消失,从非法集资众人闹事,到江欣的癌症确诊,我发现这部剧没有像其他一些热门的生活剧那样为了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而去刻意地回避现实社会正在上演的人情冷暖。在《半路父子》之前,我以为所有的家庭生活剧,或者说「大妈剧」,都是——以描写家庭成员之间的小打小闹为主,中间穿插一些爱情的出轨、友情的背叛等等狗血素材以至于剧情不致太平淡——这样的套路。但很显然,《半路父子》没有按照这样的套路去编排,没有沦为只有大妈打发时间才看的肥皂剧,which is good.
而当剧情发展到「熊孩子A和B的争执最终引发了熊孩子C失手将D推下楼梯致死」,说实话让我有点惊讶,我没想到编剧敢于这样编排剧情,我以为剧情会按照其他家庭剧的套路,孩子小打小闹最后和好,大人小打小闹最后也和好,大圆满的结局。看到这里我才终于理解了编剧设置的之前所有的狗血情节,其实就是为了这个最大的冲突作铺垫。这样的剧情展开,让我对这部剧的编剧有了一个刮目相看的态度转变,也让我对后面的剧情寄予了更大的好奇跟期待。
这也便是我前面所提到的,狗血剧情除了为收视率打鸡血之外,能否为电视剧整体的立意做出更深刻的挖掘。不得不说,《半路父子》的编剧,是敢于挑战这个高难度项目的。这一点是绝对值得肯定的。
但是,这个挑战真的成功了吗?后面的剧情发展,给了我一个很无奈的NO。虽然编剧有心将这则冲突尽可能合理的发展,但是由于一些法律上的谬误,以及编剧刻意维护的主角光环,这则冲突的结局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给力——配角C最终依然「委屈」地代替主角A进了牢房,而主角A却很不合理地把整个事件的责任都推给B和C。情节的发展既没有出现惊喜,也并不完全合乎情理。说起来,也可能是希望太大了,我希望编剧能用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方式来让这么一个大悲剧柳暗花明,让ABCD四个家庭都不致于陷入彻底的悲剧和纠结里。但是可惜的是编剧本身的功力还是不够,再加上一些客观上的其他限制,不可谓不遗憾。
总体来讲,这部剧的剧情虽然饱受争议,但是还算是可圈可点,编剧虽然功力并不足,但是不甘于走「大妈剧」、「脑残剧」路线的诚意,还是有的。部分情节的设置,比起《咱们结婚吧》等类似题材,至少是不输的。
如果要说《半路父子》的硬伤,我个人认为,不在于狗血的剧情,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 上面提到过的主角光环,是这部剧的硬伤之一。
电视剧的主创显然过于着重剧情如何跌宕起伏,而忽略了人物的刻画。在这部剧中可以看到很多完美的角色,比如女主角江欣和女二号冯老师,这样的完美角色放在电视剧里,是容易让观众生厌的,不管是为了剧情需要还是怎样,都是不应该的。而男主角罗建军这个角色,问题也很大,简直是大起大落,前面几集一无是处,跟江欣结婚了之后立刻变得完美无瑕,在这个问题上,导演、编剧、演员,都有责任,至少应该细致地把转变的过程多表现出来。
对于两个主要小孩角色,也是有类似的问题。比如,高迈这个角色的个性转变,就有些突兀。虽然能看到主创有重点地表现其转变过程,但是一个又一个的剧情冲突让高迈这个角色更偏被动。这样的被动即使会让观众理解这个孩子对继父的态度转变,是由于父母双亡的变故以及对继父误会的解除,却始终让人感到不够自然,如果再能多加几场更细腻的戏份来表现这一点,或许会更好。
2. 一些过于啰嗦的台词。
主创显然是害怕自己对于一些编排的设置会让观众误解,所以在很多地方给某些人物加了一些「总结性质」的台词,这些台词说白了就是重新解释了一次剧情。个人认为,如果不是情节过于刻意、不合情理,就不用怕观众误解,会害怕误解,就说明了主创的不自信。
3. 剪辑与制作的其他问题。
如果细致地去看的话,这部剧很多细节做的太粗糙。不管是剪辑,还是配乐,都看不出什么诚意。可以说,整部剧完全在靠演员与剧情撑起来,其他的部分做的太粗糙,一样会让观众反感。
说了这么多,给这部剧一个系统的评分吧。
题材:4星半
编剧:3星半
演员:4星
导演:3星
其他制作:2星半
总体:3星半
7 ) 一些跟剧情完全无关的感想
我喜欢张国立,对他与奶茶的组合有点好奇,所以在换台时碰到就看了一会,结果却对罗小列有一些特殊的感想。从前我看古龙的小李飞刀,写阿飞出场时,古龙写他就像一杆标枪般在雪地中行走,这个外形描写对应了阿飞的性格,就是“宁折不弯”,可是,一个人虽然会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站得笔直,但要怎么样才会在行走或站立时始终像一杆标枪呢……感谢罗小列解答了我的疑惑,这孩子身形挺拔,气质冷峻,全身还包裹着正能量,还是剧中为数不多的正经人,刚才在电视上见他身陷囹圄,希望最终沉冤得雪,上演大团圆结局。(只可惜女主角都已经挂了)
题材是好的,想法是好的,奶茶依然好美,就是不太适合演个这么大孩子的妈。
戏本身还是好看的,真是很质疑编剧的意图。选择了这么生活化的题材却使用如此强烈的戏剧冲突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而且关注点有只是在戏内而不是什么社会问题之类的,那么这部戏唯一的价值就剩下娱乐了。太假了!!!
第一次喜欢上刘若英。越看到后面越喜欢高迈~
剧情更的很紧凑,自己也跟着剧情的变化着急和兴奋。看着建军对这个家的不容易,对张欣的承诺。看着高迈和罗小列和好而高兴。真是一部左右情绪的温馨家庭剧。赞。(还有,高迈真的帅呀!)
剧情略狗血,但是张国立当导演拍出这个水平还是不错的,加上鼓励分,四星
不错的八点档电视剧,演员都是我喜欢的。不过既然故事发生在深圳,一家三代的京片子是几个意思啊?神烦,弃剧
美人和愚公cut 这俩也好配啊
金庸给了我们一个武侠梦,张国立给我们一个中年猥琐男自有白富美倒贴梦。
这部剧信息量略大:爱情、婚姻、亲子、教育、金钱、犯罪、暴力......高迈、罗小列偷钱,不同的动因、不同的处理、不同的下场。【高迈偷钱——奶茶搜查——奶茶教育高迈】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如果里有过孩子,就会有一种很强的代入感。每个演员的动作、神态、语言,都太相似了!
喜欢奶茶和国立大叔~奶茶剧里的儿子不是《古剑奇谭》里面的最帅旺财吗?国立大叔的儿子是小满~哈哈哈~
刘若英cut。
多年不看刘若英电视剧了,为了她而看,果然不失望,祝孕妈妈顺利得子。电视剧出乎意料的越看越好看。张国立和两个儿子都很出色,女老师和刘若英前夫,雪姨也好。
看到20多集,感觉剧情不是一般狗血,如果不是奶茶粉丝多,咋撑
两天扫完b站愚公和美人的cut,穿着校服少年感扑面而来。我迈从头虐到尾,从家境优越的富二代沦落到父母双亡最好朋友意外死亡的凄凉地步,哭戏太招人疼。高峰这个角色意外出彩,在监狱里告诫儿子的眼神里满满都是戏。
六分吧,电视剧故事内容还可以,张国立一直是幽默风趣的角色,王耀庆似乎自带土豪气质,刘若英好像不太适合这种角色吧,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五星,为永远温暖的奶茶。
为可可爱爱的郑业成补剧!顾逢恩伤到我的被高迈都治愈了,突然喜欢这种生活剧,至少不用担心生生死死的事,最多考不上大学哈哈哈
家里老人喜欢看,剧情有点套路,国立叔演的还成。
简直看不下去,一集弃。。。两个儿子找的什么演员 卧槽 太特么跳戏了 不懂奶茶为毛要演这些垃圾戏
刘若英还是显年轻,有那么大的孩子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