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猎奇,但所有的“奇”都有迹可循!
就像这部剧的遇见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和之前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部讲述双女主的故事,看国外的双女主电视很过瘾,一般都没有男人什么事。故事发生在一战到二战期间一户英国上层家庭——Radlett家族里,马修的女儿Linda和她的表亲Fanny从长大到结婚生子。这样一言一概之总觉得辜负了导演的“匠心独运”,先说一下我的感受,一看这个电影就感觉出来这是一部女导演的剧,结束看演职表还真是,导演出演了Fanny的妈妈,那位游戏人间的妈妈,那位被称为“脱缰野马”的人,那位活成了别人茶余饭后谈资的人。
当然Fanny的妈妈不是主角,马修觉得Fanny会走妈妈的老路,因为她读书上学。在马修的育儿观里,孩子不要上学,只能生活在他们的城堡了,确实,他们有个类似城堡的庄园。
双女主更像是女生的两种活法,一种选择了follow my heart,随心所欲,在爱里追逐,即使遍体鳞伤也甘之若饴,另外一个选择【克己复礼】相夫教子埋首于柴米油盐中,直到厌倦了眼前的男人。但二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Fanny永远都会把Linda找回来。
本剧是BBC出品,总共就3集,每集50多分钟,一开始没看进去,后期越看越香。
最喜欢的是本剧的配色、服化和英伦的风景!真美~
嗯哼,BBC精品剧来了。
三集迷你,一口气刷完,尽是舒爽。
《追爱》
The Pursuit of Love
共3集 | 单集60分钟
《追爱》,由BBC和亚马逊联合制作。
改编自南希·米特福德的同名小说。
故事有关爱情和友谊。
豆瓣上《追爱》的评分不高,只有7.1分,不过,天天个人还是很喜欢这部迷你剧的。
篇幅短小精致,但是每一分钟都充满了感染力、无穷的魅力,满满的都是性感的味道。
天天看来,这主要归功于女主之一琳达的人物塑造。
琳达和范妮,英国上层家庭Radlett家族的表姐妹,两人最是亲近,是一起洗澡一起睡觉穿同一条裙子的关系。
不过,两姐妹,性格却是天差地别。
范妮,受过教育,爱看书,性格文静,知书达理,不过,却被自己的贵族叔叔讨厌着鄙视着,因为叔叔的认知中,女人不应该接受教育。
琳达,是那个放肆的姑娘。
她爱哭也爱笑,情感充沛而又情绪化,因为一只老鼠的死能难过到自杀,也能在一天之内将这只老鼠忘得一干二净,没心没肺地开心到天际。
她也是一个十足浪漫的女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身体里涌出的那股子天真,渴望着真爱,渴望着激情,渴望着男人,渴望着疯狂的性爱,为了爱不顾一切,总来不加掩饰地表达着自己,这样的琳达也总是难以抗拒,所有人都在喜欢着琳达,即使她任性,造作,但是她拥有着全家族的宠爱、关注、关心。
当然,编剧的塑造并没有有失偏颇。
琳达也是一个充满嫉妒心的女人,对姐姐婚事的评价不留余地,当面指责,也还因为不能在姐姐的婚礼上惊艳众人,而对姐姐产生憎恨和无限的失望,当然天真的琳达不记仇。
面对男人时,这种与琳达不同的生物种类时,琳达的眼睛是盲目的。
所以,在认识了银行家的儿子后,立马就深深地迷恋上,而疯狂的琳达当然又接二连三地做出了令人陷入震惊的举动。
而这样如热浪一般的琳达,也注定了她必定经历波澜四起不会平静的爱情。
不过,琳达的每一次决定,都忠实地跟随了自己的内心。
而范妮,和琳达走上了不同的路,她嫁给了和自己相似的男人,生儿育女,逐渐归于平淡。
虽然,范妮总是处在琳达光芒下的阴影中,她没有琳达那样受宠爱,从小便被“心里住着野马”的母亲抛弃,从小到大都没有得到太多来自母亲的爱。
母亲就像一阵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而自己儿时的挚友琳达,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心里住着野马”的女人。
但范妮,自始至终都深深地爱着琳达,她关心琳达、维护琳达,琳达的生活和爱情也同样地影响着她的后半生。
两个女孩,她们都有着各自的奔赴,一个为爱,另一个也是为爱。
到底什么才是勇敢的行为?
是抛家弃子为爱奔向,还是守在原地为爱坚持?
范妮和琳达之间的友谊,也在成长着,她们有时候也会互相羡慕、嫉妒,但又成为彼此的归处,编剧对此的刻画也很细致,有点英国版的《我的天才女友》味道。
首集中还有一个大彩蛋:《伦敦生活》里的性感教父安德鲁·斯科特 Andrew Scott出演的Merlin公爵,在舞会上献上了一支热舞,那个搔首弄姿的动作,妖娆勾引的味道,性张力十足,又大胆又惊艳。
当然,这支独一无二的舞蹈,可以说是琳达最初的性启蒙、性冲动。
而将琳达从无聊的人生中解救出来,又拉进堕落的深渊的,也是Merlin公爵,这样一个性格独特的男人,和琳达有些类似,高傲放纵不羁,却也从内心里深爱着这个如热浪般的女人。
《追爱》讲述了女人的那一腔热情,为爱而生,为爱一次次奔赴,也为爱而死的女人。
三集三小时,你值得拥有。
被抓去给这个剧的翻译做校对,连熬三夜。其实很喜欢E02&03,精致的服化道配文绉绉的台词,英伦贵族版我的天才(浪荡)女友,Fanny是人生的观察者而Linda是人生的体验者,她们是杠杆的两端,是彼此在这个世界上截然不同的另一个自己,Fanny冷冷清清而Linda风风火火,在一起时却又使彼此完整达到完美的平衡。我在我的粗茶淡饭里偷偷羡慕你的花花世界,你却说明知日复一日平凡生活的索然无味仍选择留下与之对抗才是最勇敢的事。
最爱的还是Lord Merlin,Andrew Scott实在是很适合演这种角色。我看的时候居然没看出Lord Merlin是gay,经评论区指出才反应过来,主动罚站。Anyway,他过着恣意潇洒的生活实则无比清醒,是看清生活本质仍热爱生活的典型,他爱爱情但更爱自己,所以他没被卷进炽烈的爱情,所以他最后只有抱着Plon Plon落寞远去的背影。
我很喜欢最后的那段对话,自己也是深有体会,每次心动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何德何能遇到了千年一遇的知己,在烛光与推杯换盏之中错把分泌过盛的荷尔蒙当成是什么从未体会过的稀有爱情,因为听信了长情的人说我们一辈子会遇到很多人但只会遇到几个我们。可不是这样的,我是多情之人,对我们这样多情的人来说,遇到爱情遇到性遇到知己都不稀罕,爱情如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今天我和你对酒言欢明天我就跟别人私奔下海,在人生漫漫长路上大步流星边走边爱,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是我们一生的挚爱。你是汹涌人潮中一朵我短暂着迷的浪花,激情退去后我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心想这辈子都不要冲浪了,然后太阳升起把所有情绪晒干于是我再次头也不回地冲进浪里仿佛从不曾湿透过。我们中的一些人后来会乘某一朵浪花而去,还有一些会死于海难,剩下的我们继续着不断冲进浪里又不断疲惫上岸的循环。
明白这个道理后便很少再为心动奋不顾身,更多的是心动就去抽根烟喝杯酒,吞云吐雾天旋地转中感受那无处安放的荷尔蒙慢慢死去,然后睡一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毕竟,心中小鹿永远不会苍老,今天东撞一下明天西撞一下,习惯就好。
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自己永远生活在the front line of wha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在热闹的世界里忘情地相爱,一头扎进时代的滚滚洪流,既然最后都要死去,不如先风风火火地热烈一场。
最后,祝所有女孩的身体里都住着Linda与Fanny的共同体。
Emily Mortimer导演处女作The Pursuit of Love呈现的风格不禁令人大感意外,明亮鲜艳,饱满畅快,诙谐幽默,原本对英国贵族的儿女情长不太感兴趣,冲着Andrew Scott还是看了,反正才三集,没想到被剧中这对表姐妹的爱情与成长吸引住,她们俩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跟随她们回望二战前与二战时期人的境遇,个体的选择与命运被大时代左右着,同时个人亦反过来影响着大时代,不过此剧不是Any Human Heart那种通过主人公视角带出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名人的宏大叙事,遂没有荡气回肠的气魄,重心聚焦于Linda与Fanny这对表姐妹各自迥然相异的人生走向,她们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她们的人生选择,是像Linda一样做个bolter宛如脱缰野马纵情享乐恣意挥霍生命,还是效仿Fanny安分守己相夫教子承担责任,这个问题放在当下提问依然不过时,抛夫弃女固然勇敢大胆,可肩负责任养育后代难道就不需要勇气,Emily Mortimer大胆使用多首不符合年代背景的流行音乐唱出人物心境与调动观众情绪,并通过振聋发聩的台词赋予百年前的女性故事以现代性。
Fanny的母亲正是名副其实的bolter,Fanny的安静保守是对母亲的反抗,然而Fanny亦有动摇的时刻,当她开始不满于现状时,母亲对她说:Don't let your children get in the way of your life, darling, don't waste your time being useful, time is precious, please don't never be greedy, don't think you have to be good all the time, sometimes being good kills you, just as painfully as being bad can,贪婪自私是人类的天性,不要不贪婪,不要不自私,做个世俗眼中的好人跟做坏人一样痛苦,生命只有一次,要为自己而活。
Linda对Fanny说:Sometimes I don’t think we’re born women at all, it’s like your wings get clipped and then everyone’s so surprised when you don’t know how to fly,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是男权社会赋予你女人的属性,让你成为一个女人,他们剪断了你的羽毛,却惊讶于你竟然不知道如何飞翔,而在特定的条件下,男人亦会成为女人。
看似安于现状的Fanny却对Linda出逃美国嫁人的妹妹说:Marriage is wholemeal bread, it's not ambrosia and honey dew,婚姻不是珍馐美味杨枝甘露,而是难以下咽的全麦面包,其实她心知肚明却一直默默承受,而性感满溢又迷死人不偿命的Merlin在Linda第一次结婚前就对她说过更直白的话:Love's got nothing to do with marriage,爱情与婚姻毫无关系,Merlin对Linda的爱反而比爱情更长久,Fanny对Linda的爱比生命更长久,Linda在夏天炽烈地燃烧过,遂在秋天安静地凋落。
短短的三集却讲述了多数女性的一生,剧情里每个女性都是一个缩影。琳达和范尼是主线,一个代表着冒险,年少时城堡的封锁让她成年后不停的想要冲破牢笼去追求,尝试,感受,外面鲜活的人,丰富的事充满了吸引力;另一个有过良好的教育,遵循世俗的规定过着相夫教子安稳的生活。虽然有一样的成长环境,但两个不同的天性,引导着各自选择不同的路。琳达死于二胎的结局让我惊讶又意外。惊讶的是导演会选择这样的理由结束了整个剧,意外的是这样的结局也在情理之中,最后抱着两个孩子回来的范尼好似当年的艾米丽姨妈,巧妙的设计又一次点题,命运之轮的的轮回。如果没有死,琳达会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冒险的生活还是会随着阅历的加深有新的感悟而有所改变,很难预料。每个人的选择和大环境息息相关,希望大家不只有逃离和坚守两个选择。
韦恩十三岁生日那天,一如既往的早餐——花生酱三明治,韦恩领着妹妹詹妮弗,更小的妹妹简,还有两个磕磕绊绊的小家伙韦伯斯特和斯蒂芬,果然和他最沮丧,绝望时所想的一模一样的场景,妈妈做些永远一成不变的早餐,平静的看着自己的五个孩子,韦恩的小声抱怨着,心里第五千两百三十六次发誓,一定要离开这个家,去找寻生命的价值,自己生存的真正意义,而不是每天替妈妈照顾四个超级麻烦的小孩,妈妈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她的五个孩子,然后对韦恩露出他这辈子从没感受到的宠溺的笑容,那笑容饱满似乎带着炙热的温度,融化了韦恩的心,一瞬间韦恩忘了自己刚刚发下的誓言,向前一步想要拥抱妈妈,眼前的女人却如同阳光下消散的小美人鱼,消失在孩子们的面前,留下的只有那一盘两年来每天被抱怨的花生酱三明治,韦恩愣住了,两年前的今天,妈妈躺在医院里的样子韦恩永生难忘,可是第二天孩子们就看到妈妈做的早餐,妈妈只是坐在那把她最喜欢的椅子上,不说什么,甚至不看他们,提示板上凉冰冰的写着不许靠近妈妈,永远一成不变的三明治,永远的不许靠近,直到她给最大的孩子一个宠溺的笑脸,在晨光中消散,除了韦恩,其它的孩子啃着自己的三明治,韦恩看着那把似乎还带着妈妈味道的椅子,回味着妈妈最后的笑脸,噙着泪水挨个拥抱了妈妈的孩子们,决定去韦斯莱太太那里碰碰运气,得到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希望女孩未来能有更多人生选择,不只有bolter和stayer两种选择。
场景如画,这审美无敌,此外最后设计的fanny和老公的对话,fanny和她妈妈的对话都是点睛之笔,两种极端的人生,无论哪种,都可以活出自己
好可爱的剧hhhhhhhh后面AS的戏份会多一点吗,好喜欢这个角色,刚要弃的时候他就出现,然后不争气地继续看
没有想的那么差,莉莉詹姆斯挺适合这种感情充沛的角色的。我只是觉得很不公平。因为更善良更隐忍就要做别人的港湾,做记录别人的旁观者。而另一个人做自己,却获得了那么多喜爱,在别人生命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我觉得不公平。最触动我的是女叙述者在火车上幻想自己在巴黎过着不羁的生活。我不能接受仅仅是在阁楼里的一次激情就可以化解这么多年的嫉妒和委屈。我不知道。还是想要更做自己一点。
I’m lost without you
如果你觉得琳达很蠢,其实她是整个二十世纪人类的缩影,从保守的父亲叛逃到共和的丈夫,又从共铲的情人叛逃到资本主义,从一个主义流浪到另一个主义的怀抱,冲动盲目,易受诱惑,动不动压上整个前途并且每次都损失惨重,永远无法安定,总是一地鸡毛。人类的历史何尝不是一个渴爱的蠢女人追爱的故事,每个主义都曾被我们当做信仰,最后发现其实每个都是渣男。
比预想好看,也比从前的版本趣致,在夸张作态的全员演员中,Emily Beecham还是很有分寸。
just for AS……
很喜欢这种不缺钱的人用恋爱浪费青春的剧,啊,女人
亲爱的,一直做好人有时候与一直做坏人一样令人痛苦。所以,做你自己。
求求您先把莉莉詹姆斯换了吧,除了服化道和Andrew Scott没啥看头
一种“永远无法原谅母亲,却可以一次次向闺蜜伸手”的友情。/“Sometimes I don’t think we’re born women at all, it’s like your wings get clipped and then everyone’s so surprised when you don’t know how to fly.”我更愿意看到这样flawed but unique的女性角色,可以不目标明确,可以不从一而终,可以轻易投入爱情并在沉溺时笃定,又会在抽身回望时矢口否认。Be a bolter,自私又自由。/四十年改编了三次,英国人对Nancy Mitford是真爱了
Lily James 真适合演这种天真无暇的富家小姐,可是戏外怎么会跟戏内演她爹的演员搞在一起。。。♀️以及这结局。。。也好吧。。。
见长评《在夏天炽烈燃烧》,love's got nothing to do with marriage, marriage is wholemeal bread, whoever invented love ought to be shot, don't let your children get in the way of your life, darling, don't waste your time being useful, time is precious, please don't never be greedy, sometimes being good kills you, just as painfully as being bad,
疯批美女热烈又短暂的一生…Fanny捡起达洛维夫人放到暖气片上烘干太有爱了…那个可以从阁楼窗户出去的楼顶我真的很喜欢
Lily 演疯批交际花确实太像大小姐撒娇了一点,还不如年轻时的Emily Mortimer自己来。
“我们希望多年以后,这些孩子的孙女们可以不仅仅只有逃离和坚守两种选择,不仅仅只能成为琳达或范妮,无论和谁结婚,她们都能决定自己是谁…”结局让我哭崩了
Lily James一如既往呱噪,并不讨喜。
对于这种全凭感性去全力追求想要的生活、爱情、感觉,我是羡慕中带着钦佩的,源于教育源于天性,就像另一个女主角一样终其一生囿于理性与责任只能去观察去承接,那就像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可以窥探出无数的令人惊讶的可能。当然,或许不生育就不会有责任,不生育就会有另一个结局,谁知道呢。詹莉莉开始忘记自己是个美女了,尽管哭戏仍然尬,但总体上还是非常有进步。服装梳化也都很棒,个人很喜欢。
溢出纸篇的浪漫,时而诙谐时而深刻的快节奏情绪跳跃;每段恋情与历史社会变化的粘连,亦是关于女孩到女人的觉醒与宣言。自编自导,我们Emily Mortimer怎么就那么有魅力...!毫不怀疑她以后还能有更好的产出~ Emily Beecham的表演也几乎是压制式的,“Fanny”和“Linda”两人的情绪照面以及交流的传递,需要很强的默契来协同完成。但另一人完成得纯留下展示,缺少任何表面之外的语言- - 正如她近来大多数作品一样,浮夸造作;Emily却很好的把这个“书写者”,又是“亲历者”之间的角色反差都抓住了。【Carey Mulligan、Billie Piper、Patsy Ferran、Gugu Mbatha-Raw、Gemma Chan…只是随便列举些更能拿下的演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