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青春是什么?对于我而言,青春是在一件混纺白衬衫的扣眼里插着杜鹃花,旁若无人地走过众目睽睽的街道,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沾沾自喜。青春是在人流攒动的麦当劳向一个女生表白,结果被婉拒。
电影的开始就是关于一个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只是这个灰姑娘比较勇敢,然后就开始了青春的篇章。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那斑驳的阳光穿过郁葱葱的树叶后那种通透的绿,就像我们的青春,生机勃勃,散发着生命之光。当我们的视觉随着那排排绿叶前进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青春飞过。
“我怀揣着对你的爱,就像怀揣着赃物的窃贼一样,从不敢把自己暴露的光天化日之下。”这是电影《致青春》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其实除去片子中无病呻吟 和堕胎 出轨的戏码,大体也还是能让人接受的。
2 ) 南京的脑科医院很好找,三路车坐到底
【2019.10.3更新——其实现在南京脑科医院是坐三路在终点站前一站下了。】
豆瓣页面上满眼好评,我不禁默默担忧我的青春是不是又错过了什么,因此无法被感动。 但我一直觉得我挺擅长感同身受的。我确实没在国内上大学,也没谈过恋爱,可就算我无法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哎呀赵薇你真是拍出了我的自传啊”,我也不应该气得想找赵薇要求退钱。更何况,无论我的青春经历是多么的不靠谱,它也好歹被称作“青春”,我也多少该和这部电影有些共鸣啊! 事实上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共鸣。“最后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人”之类的台词,如果单独拎出来放在任何一部尚可的青春片里都会触动我。如果全片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我也会为之叹息,因为我最喜欢这种情节了:以理想之名放弃了许多改变了许多,但最后回头看却发现自己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做梦的人。但是整部片子混乱不堪,每一条情节线都绕成一团乱麻,无论是谁的故事都没有真正展开,只是如同蜻蜓点水一般。能让我感动的情节与台词只是它所片面代表的涵义,与这部电影本身无关。 因为说到底,感觉它很假。 说是怀旧,人物们确实也拿着旧《读者》走来走去,教授会告诉大家关掉“BP机”。可是他们穿着不符合那个时代的衣服,还说待会去唱“KTV”——我明明记得我小时候那玩意是叫“卡拉OK”的。校园里挂的横幅倒是很有九十年代的气息,但人物的台词却并没有任何时代的标记——难道这是通过一系列穿越表现青春的永恒性?如果是的话那也只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至于台词,它真的可以放在任何一个时代,因为反正这不是正常人类说的话。有谁会动不动的发表人生感想,有谁会在遇到初恋情人的时候来一句:“我想过很多次我们会如何重逢blah blah blah,但没想到是在这种情况下。”文艺范话剧腔不是不可以,但这需要整部片子的风格来配合才不会令人觉得突兀,不幸的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风格时而写实时而超现实时而闹剧,并不统一,无法压住这种台词,因此我只是觉得说着这些话的人物都是装逼犯而已。 当然,我觉得片中人物的问题不仅仅在于装逼,他们其实基本上都是神经病。这也是我对这部电影最无法接受的一点,请不要用一堆神经病来代表我的青春啊。 神经病案例之一:郑微的初恋男友林静同学,在发现自己的父亲和郑微的母亲有不正当关系之后,觉得无法面对郑微,于是一句话也不说就默默出国了——但是他其实没出国!他一直在南京!期间还stalk了郑微一次!虽然郑微好歹就这点指责过他,但我更想看到的还是有人过去摇他的肩膀:“少年你醒醒!你这么做有一毛钱意义吗!” 神经病案例之二:啊,郑微,郑微,我们的女主角。她第一次和陈孝正见面时,被他推倒在地,于是她化身复仇女神,大有上前撕了这个男人的脸的架势:“我杀了你!我杀了你!我和你没完!”说实在的,陈孝正推她是不对,不过事出有因,而且……大姐你至于吗。发飙是一回事,但气成那样简直是让人无法理解。 神经病案例之三:郑微之后在校园里拦截了一次陈孝正,和他拉拉扯扯的逼迫他道歉,陈孝正不从。再一次见面是在食堂里,她略施小计,害得人家吃不了饭,陈孝正怒了。然后,郑微喜欢上了陈孝正(。 对不起……你好歹给我来点铺垫好吗。 不过郑微表白之后陈孝正的反应还蛮精准的:“神经病!” 神经病案例之四:郑微的室友朱小北被污蔑偷了东西,之前看上去很正常的她立刻爆发了:“你们诋毁我的人格!”然后与店家扭打起来。是啊是啊被当成贼任何人都不会爽,不过你好歹先试图解释解释会更好……?朱小北的设定是很看重尊严,但即使这样,突然如此爆发也令人匪夷所思,因为这个设定之前根·本·没·表·现·出·来。随后更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学校批评了朱小北,并要求她赔偿店家的损失,但也并没有认为她是贼。(顺说我妈表示学校的反应在这里不科学,一般来说学校都会坚定地维护学生的利益的。) 朱小北的反应是:跑出去,砸了店里的货架和橱窗玻璃。砸玻璃的时候外面还有人,我真担心她砸死无辜群众。 神经病案例之五:后来郑微和林静打算在一起了,于是去拜访了林静的父亲(就是和郑微的母亲婚外恋的那位),并请求他的原谅。 ……为什么子女要去请求出轨的父母的原谅……怎么看都是父母对不起他们啊……是不是因为郑微和林静其实是兄妹? (郑微还表示:“我们的父母才是真正敢爱的人,我敬佩他们。”这三观略奇葩,恕我不能苟同。) 神经病案例之六:最后郑微和林静没有在一起。因为之前林静被楼上掉下来的玻璃割破了手,那位女性肇事者从此为了表示她的愧疚就开始stalk他,偷偷配了他房门的钥匙给他煲汤什么的,还表示如果你离开我我就自杀什么的,成功地将他栓到了自己身边一段时间。 神经病案例之七:郑微得知了林静和那位stalker的事情之后,决定和林静分手:“因为她才最爱你。” 卧槽!!!!!!!!这明明是得送到精神病院的人啊!!!!!!南京随家仓脑科医院特别好走,找辆三路车坐到底就行了,环行线,哪个方向都可以。这真的有病得治啊……否则会危害社会的。其实郑微一定是恨透了林静,想害死他。 除此之外,《致青春》里的情节多散乱无章,即使不是特别明显的神经病情节,也给人一种“我不知道你在这里干什么”的感觉,比如说张开暗恋阮莞这段。除了那几个比较明显的神经病角色以外,所有的人物都非常单薄,且不说立体了,简直是一维,就算是预设好的属性都无法表现出来。而且里面的男演员长得都很像,经常无法分辨他们到底谁是谁,看的时候很累。 而且由于对于里面东大的景色太过熟悉,我总是把那所大学直接代入东大了。(更何况他们读的都是建筑系和土木系,没法不代入啊。)因此觉得东大一不留神被黑了……一个学习不错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生会很难找工作?笑话!
3 ) 爱从未有过得失,只是在你心中被拥有过
看《致青春》,想起很多二十岁在南京的往事。谁没有在青春里一掷千金,谁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谁没有在长夜里哭得像个傻逼。错爱,在青春里,都是错爱。懂得去伪存真字斟句酌,青春不在,爱只够暖一个小火炉了。想起四月的玄武湖,一个哑巴女孩在爱里笑得灿烂,我写:如果你爱我,我宁愿变成哑巴。
看《致青春》,很多人不解郑微为何后来会想嫁给林静,两人明明没有相爱。身边很多姑娘,爱情破灭之后迅速结婚,无他,心死而已。要的是世俗的那点温暖。郑微的悲哀在于本性分明,不能糊弄自己。自己的真爱已死,成全别人的真爱吧。棱角分明的人,欲向生活妥协而不可得,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看《致青春》,有一个时代的情绪,陈孝正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人格。即余世存《失格》所说:“我们大学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聪明圆滑世故老道,善于利用体制达到目的。”他们信奉成功即幸福,却不知道,幸福才是最大的成功。他们以伟大的自我实现践踏一切,如坦克碾过蚂蚁,不论是自我,还是爱情。
喜欢《致青春》结尾,回到爱中最美好的一刻。去路惨伤,前路茫茫,但并不妨碍曾经拥有的那一刻。那就是爱情,并不持久,可它是一个多么明亮迷人,足以横越眼前的黑暗。就像李樯所说:“如一切爱过的人一样,没有谁的爱比谁的爱更是爱,爱从未有过得失,它只是在你心中被拥有过。”
看《致青春》,朋友对其中台词动不动出格言警句感到不满,比如问你爱我吗?对方说:“爱情就是一条河,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作为编剧,我表示理解。电影如记忆,是闪光灯,不是计时器。这种火花台词就是闪光灯,让观众在离开影院时,还有一闪一闪的火花在嘴边跳跃。再说,青春,本身就包含了真诚的矫情,真诚的做作。
爱从未有过得失,只是在你心中被拥有过。
青春也从未有过生死,只是一种品质,告诉你,你是带着什么上路。
4 ) 后半部就是心灵鸡汤,情节自己脑补去!
好人缘不等于好电影。不知赵导看着“视觉盛宴,震撼心灵,跨时代青春史诗"这种评价作何感想,我是被森森滴恶心到了。
时间最终会给电影一个公正的分数。现在终于拉回到七分下了,真尼玛欣慰。不过中国的电影环境就是,烂片一样可以高票房。
不值得上电影院看的电影。说什么看过小说的,不用看这电影,但是没看过小说的,压根看不懂这电影好么?剪辑叙述混乱,情节过分跳跃,打着青春的噱头,失望。
小说前半部校园生活简单幼稚,后面进入社会了反而好看了起来。林静的光辉也逐步确立。
而电影前半段对校园的描写好看,后半段大量通过旁白推进,基本没有情节支撑,像是为了交待人物命运的快进,林静整个就是打酱油。
赵微说原著小说对于她来说太轻了,但是我真没有看到很期待的她的深刻。相比原著。这不是一个看似开放的阳光的结局就可以做到的。
韩庚演林静,还能再没说服力一点么。抛开原著小说,林静在电影里成了大配,还是太缺乏竞争力的男二。和女主根本没几场对手戏,然后突然被女主求婚了,又突然被女主甩了。
没了进入社会后的情节铺垫,郑微和赵又廷的校园重逢,那些心理交织的斗争,根本无法在电影中体现出来。包括后面郑微转向林静求婚,其实小说里都是有很多现实和工作的事情在推进人物的情感变化,但电影压缩了过后,编剧并没有填补进能支撑人物情感的内容。给人的感觉就是后半部垮掉了,不过是人物命运迅速归位,看的有些乏味。
陈孝正差点洗白了,林静被黑惨了。林静你是肿么了,你根本没有必要在这电影里出现!郑微的爱情观根本无从表现,导致影片毫无重心。
前半部确实是可圈可点,虽然也有些道具和植入广告等时间上的矛盾违和,但整体氛围营造OK了,校园的怀旧感做的也不错。比较喜欢的情节是,老张和许公子拷问胖子,就你也配喜欢阮莞?哈哈。前半部是瞪大眼睛看的,后半部情节没能抓住人,有点出戏。女主一直在心灵鸡汤,狂喷各种小说经典语录。几个片段剪接就激发了女主动不动的大彻大悟。赵导,电影是演出来的,不是念出来的啊。
总体来讲未能勾起对青春的什么怀念,也没有什么特别震撼的地方,电影总体受导演自身品味和能力限制,演员完成度不错。前半部小情节不算生硬偶有亮点。
其实赵薇这些年在电影学院在女文青的圈子里混着,对她是有一点期待的。看完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再熏也熏不出来。
PS:其实很希望许开阳和假小子朱北在一起。食堂拽过来揉头发那段很有爱啊有木有。
0.为毛赵薇当个导演就是致敬青春了。真TM贴金,真TM脸皮厚。
1.这里边林静的角色就是为了让大家吐槽韩庚而存在的。
但是韩庚问题是选他的人的问题,他自己还真是尽力的样子了。
2.女生宿舍真有辣么疯狂么。像走过雷区一样。女生宿舍多的不是明争,是暗斗啊。勾心斗角的小心计,可不是这样直接的你来我往吧。
3.无处不在的伊利让我出戏了。
4.微观世界这个名字我很喜欢,算是李樯对电影的唯一贡献了。
5.看到片头,赫然写着,导演赵薇,而不是像某些大导演第一眼就告诉你这是“赵薇导演作品”,好感度加分。也许碍着关锦鹏,没好意思。
6.朱北那段砸超市的戏还是挺戳人心的。但整部电影我不知道拍出来意义何在。
7.小桥段小聪明用的再多也永远不足以撑起一部好电影。
5 ) 致你们陈词滥调的青春
赵薇的《致青春》打的无非就是“全民回忆”的牌,很有些敝帚自珍的意思,但这种故意为之的缅怀,几乎已经成为时下青春片的陈词滥调。这类作品,几乎都离不开宿舍、教室、舞台晚会,泡妞的手法千篇一律,从入学日到毕业典礼,以浅显的事件罗列、拼凑起来而已。我们的大学时光见证过无数校园DV的诞生,那种类型,常常是我们那时候最不齿的,而《致青春》不过是将其放大化、精致化了,骨子里的东西还是一脉相承。
就像大学时代的DV作者容易“自我陶醉”,这部作品被当做严格意义的工业产品来对待的时候,它仍然沉浸在“自娱以娱人”的幻想。这种题材几乎已经被固有思维绑架了,作为编剧的李樯很努力地想要突破固有的路线,把结尾引向幻灭的情结(大部分这类题材还是趋向于阳光),但他仍然有人物出色而结构相对较差的明显缺点,《致青春》的毛病,仍然是出在剧本上,四个女生虽然在很短时间内被赋予各自明显的性格,但仍然是缺乏深度的描写,以至于她们的每场戏都拍得浅显而粗重。
按罗伯特•麦基的说法,她们都缺少“人物弧光”,参考人物的前后境况,黎维娟的爱慕虚荣,郑微的无理取闹,以及阮莞女神外表下严重缺乏的自我意识,几乎都一成不变。故事的悲观倾向,让她们每个人都做了自己,却也是做了让她们所鄙视的自己,倘若电影的批判性能直指社会域的背景,找寻到这种幻灭的根源的话,那么《致青春》也许会拍成一部有叙事分量的电影,但编导的眼界,仍然停留在少女心事的层次,沦落到最无力的自我拆解,归于自私自利的勉强结论。
所以我们最该问的是,这部电影为什么要被拍出来,它的意义又是什么?是青春成长的朦胧困惑,还是以日后的幻灭的心态怀缅当年的美好?固然我们当年都有些二逼精神,那些看起来很傻的举动,恰恰是我们当年经历过的的现实,但是仅仅把这些简单的罗列出来,非但无法感同身受,更沦为蹩脚的笑料——电影的前一个半小时,其实是这种种俗套的综合体,上课迟到装肚子痛,食堂打饭的冲突,楼下的痴等,开学泡学妹的规则……它秉承过往的套路,向其中植入粗浅的笑料,胖子的失身,摸胸论大小等等,几乎摧毁了电影本身的格调,既不直接,又不含蓄,便越发倾向于内地特色的粗俗猥亵。
既然辛夷坞的小说质量停留在三流的网络文学,那么我们很难奢望这部电影达到厚重,就编导而言,他们很难称得上自己喜欢这个题材,在这种趣味之上,号称内地第一编剧的李樯也无力回天。关锦鹏严格意义上说也不是一个好的监制,《致青春》和他之前监制的《渺渺》一样,最致命的就是不连贯的紊乱叙事,电影的视线不断在几个主人公身上游移,最后又勉强地回到郑微的身上,连带出现的梦幻般超现实场景,暴露了赵薇作为一个导演的不自信,在写实和浪漫之间达不到自我平衡,或多或少是因为她对这段经历的不了解,过早成为明星,长期脱离校园,所谓的情结,于她来说,更像是一场幻想。
正如电影把文艺青年的生活套在一群“土木工程”专业的人身上,他们说着诗情画意的句子,其实和他们本身太过脱节。而电影的推动力,并不是依靠各种心理作用的升华,而是依赖各种省力的巧合——擦枪走火的怀孕、出国留学的名额、突如其来的车祸,都让本来就极度苍白的故事更加脆弱。与之相应成趣的是电影里廉价的价值观,每一个人都无法让人喜欢,每个人的选择都无法让人认同,除了那段胡搅蛮缠的爱情,他们没有任何主动性,就和电影最后那条滔滔江河一样,无论谁都是随波逐流的一份子。
赵薇不可避免是把一切轻薄化的推手,她和所有拍过校园DV的人一样,自己沉浸在自己营造出的虚渺的浪漫城堡里,任凭旁人一脸黑线。而说到底,校园青春片确实已经是最难拍出新意的类型了,它拍不好的原因大致是两种,一种是自溺,一种是媚俗,《致青春》两头全占,自然沦为俗不可耐的游戏。事实上,除了电影稍稍可赞的美术,以及主题曲之外,这部电影的成色,也仅仅就是一个拥有大投资的学生作品而已。【搜狐专稿】
6 ) 优秀的学生作业,不及格的商业电影
如果说《分手合约》硬生生把一个mv的情节拍成了一部电影的长度,那么《致青春》就是它的另一个极端:好好儿的一部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愣是浓缩成了130分钟。
这样做的后果显而易见,1.情节线铺展过开,全部点到为止;2.人物平面化,脸谱化;3.段落拼接生硬,各种跳切;4.镜头短而急促,缺乏构思和设计。
除此之外,看得出赵薇上了几年导演系,确实学了不少,所以恨不得把影史一百多年来所有的戏剧桥段和风格流派都拍进自己的毕业作品里。本来我只期待这是一部青春题材的商业类型片,结果华丽的特效一出场,嚯,魔幻现实主义!戏剧冲突和笑点都停留在电视剧的层次上,结构非常局促,看得出是上映限制和导演的期待之间不断妥协的结果。所以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赵薇身上,不懂得取舍,什么什么都想讲,最终什么也没讲好。
先从剧作说起,原小说我没看过,但李樯是我最喜欢的编剧。读过《孔雀》和《立春》的剧本,才知道什么叫“影视剧本的文学价值”。到了《致青春》里,情节通俗化,台词舞台化,人物脸谱化,不伦不类的改编导致了剧作上的全面沦陷。十几个主要人物,每一个都有台词,有故事,无奈赵薇的水平显然达不到能拍出“青春史诗”的地步。再加上时代特点的弱化,动机不明确,使得整个人物设定有些四六不搭,变成一锅大杂烩,像是好几部电视剧里抠出来的。
人物确实典型,也很有特色,涵盖了很多种不同的年轻人,但是每个人物的逻辑都太过简单,缺乏深度,十分肤浅。比如出身贫穷的女人就该爱钱,嫁给五十多岁的富人;痴情女就该容忍男朋友出轨,为他打胎;阔少就该飞扬跋扈等等,这都是典型的电视剧逻辑。唯一有机会扳回一局的段落出现在影片最后四分之一,韩庚扮演的林静给一个女人灌药,本来这一段可以更好地塑造一下这个人物的性格,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结果仍是一败涂地。林静还是林静,一个大脑简单得像一张白纸的人物。
剧作的失败还体现在一些异想天开的抒情段落,先不提突然冒出来的特效水晶鞋,还有一些什么别的特效(我有点忘记了),单是女主角的室友意外死亡之后她对着尸体的两分钟表白,就让人不寒而栗。太反人类了,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我们想一下,你平时最亲近的人被车撞成那个惨样,你不仅可以盯着她的尸体看,还滔滔不绝地对着她的尸体抒情。女主角你是有多矫情,琼瑶阿姨都被你感动了啊。
这就是一个文艺女青年的意淫,所有的情节都特别顺利,理所当然,阳春白雪,花好月圆,连哭哭啼啼和大吼大叫都似曾相识。你说不出这些情节有什么不好,但就是有些腻人。这是明晓溪,是可爱淘,是你能想到的任何一部或好或烂的偶像剧。尽管有山羊皮提升逼格,但还是无法挽救庸俗和幼稚的情节带来的低级趣味。
附带提一句李樯的台词,文学性上还不错,就是舞台化了一点,话剧语言,不接地气。我印象比较深的两句一是“我怀揣着对你的爱,就像怀揣着赃物的窃贼”,二是“爬行动物”那句,都像是孟京辉的先锋剧里的台词。最出戏的一句是:“爱一个人应当像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整个电影院爆笑,顿时就成主旋律影片了。
分享我最喜欢的一句现代诗,跟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深爱自己童贞的睾丸/像祖国热爱着台湾和海南”
这才叫接地气的文艺范儿,生动形象,能打动人。
不知不觉在剧作上说了这么多,下面简单说一下电影的视听语言。可以看得出,赵薇是下了功夫的,镜头很多,各个机位和景别拍了不少,但还是那句话:太不懂得取舍。而且恰巧是因为素材多,剪得太碎了,失去了电影原有的叙事节奏,削弱了镜头的张力。比如很多抒情段落,完全不用再切来切去了,保持演员的情绪,给一个稍微长一点的镜头,反而能达到效果。切得太碎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没有调度,外部调度和内部调度都很少,就是说1.演员在画面里不灵活;2.镜头的设计感少。
表演上差强人意(就是差不多让人满意),毕竟赵薇在指导演员上应该有一些经验。赵又廷比较出彩,整部片子只有他的眼神里是带着戏的,其他人只是演得过关而已。再有就是那个“张开”也不错。女主角毕业前后的状态像是两个人,太生硬,表演上科班痕迹太重,不自然。
总结一下:《致青春》这种急不可耐地一股脑把故事堆到观众面前的拍法,主要是源于剧本上的失败。如果把节奏放缓,剪成三到五集的迷你剧,效果会比现在好太多太多。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段和段之间毫无过渡,电光火石,故事情节呈点状,碎片化,电影不像电影,电视剧不像电视剧。
如何对自己的作品有取舍,有构思,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全”,将是导演赵薇需要花时间学习的课题。
附:《分手合约》影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864533/
7 ) 【拖延症】由《致青春》剧本问题想到的其它问题
由《致青春》想到的“文学改编剧本”这一问题
看《致青春》的时候还是五一前,因为一堆事以及懒,现在才用小文总结写出来,很惭愧。片子是参加儒意那边的内部观片会,心不在焉,只看到电影的前三分之一便过早对影片下了定论——还不错。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五一前后,基友们问我看了么,我说看了啊,挺好的。然后基友们观片回来就会说,那么难看你说挺好的,你又收了五毛吧。
我发誓,我是发自良心觉得电影的前半个多小时挺好的。小细节逗趣,场景布置用心,人物也比较生动。谁知道假期后接续了后面的剧情,我嚓,确实,越看越惨不忍睹啊。身边基友们也纷纷看片归来,各种“烂剧本,胡逼编,真没劲”之类的吐槽不绝于耳。
确实,感觉影片的编剧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不过在天朝。做一个《致青春》这样的由流行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项目,即使是导演,也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等别提编剧了。现在做成这种水平的故事,想必也几乎是编剧力所能及的极限了。
我在想,正因为《致青春》的项目有其特殊性,既有值得肯定的闪光,也不能否认在编剧上存在问题,才更能由小及大,给此类创作提供一些重要的事实经验,是值得分析思考一下的。因此仓促总结成以下小文,主要是自学之用。
一. 单从电影剧本看,《致青春》存在一些浅显错误
1. 关于主题,缺乏明确的主导精神。或者说影片实际传递出的观念,和影片在创作营销中强调的观念,是不一致的。《致青春》顾名思义,“青春”看似是影片最重要的主旨,但人们常说青春片,青春故事,但细致推敲,“青春”本身是虚无和非具象化的。从故事角度,要具体的延伸概念,会发现这个词其中是包含着诸多不同可能的,有残酷,有成长,有理想,有性萌动……编故事只能截取一个重点,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杂糅。《致青春》里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似什么都说了,但其实啥也没有,在宏观的情怀和精神定位上很虚无。
2. 大事临头胜过无事生非。《致青春》里面最大的问题,是相对而言极为薄弱的情节和事件。简单说,就是影片中没什么具体的事,情节缺乏起承转合。我不认为电影中鲜活呈现的细节和情境是在进行“叙事”,也难以找到大学阶段和社会阶段的必然联系。里面的全部情节都是人物开场和人物结尾,最重要的中间段落却是缺失的。也许有人会抽我说扯淡,里面全是爱情啊!成长啊!悲欢离合啊!怎么能说没事呢?就细致一点问,谁谁和谁怎样的爱情?谁因为什么而发生了怎样的成长?一琢磨就能发现,这些简单句填不满。长达2小时多的电影里,真正在叙事部分的容量,大概等同于一个30分钟微电影。
3. 很显然,人物太多了。光女生宿舍就4个女孩,还有男生宿舍一屋子基友,还有什么初恋情人两小无猜等编外人员。十来号角色身份无差异(都是学生),在剧情中还没有太明显的主次,几乎是并列的分块叙事。别说片长两小时,就是8小时也好看不了。有基友会说,扯淡呢,这才几个人啊?群像式的成功电影也很多啊!但是,群像式的成功影片,大多数是两种情况,要么有一个重要的外界事件把人物凝结在一起,比如七武士对应打山贼。12罗汉对应盗窃案。斯巴达三百勇士对应抗击波斯。看好莱坞式的青春片,大多数都是一个竞选学生会主席,参加xx大赛之类的外部事件支撑着故事。
4. 另一种情况是给角色一个本身具有价值的“身份概念”,成功的成长类影片中,主角所经历的与它们本身的身份,是和电影的整个情怀上融为一体的。很多关键的情节,都是在抒情,叙事,塑造人物三者的交汇点。比如天堂电影院里的放映师身份与“电影梦”情怀,众多美国黑帮片中的黑手党身份与犯罪情节,正是这些特定身份把人物塑造和情节叙事凝结成的整体。在《致青春》既然角色都是学生,那么,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就非常重要。《致青春》中,围棋社团也好建筑专业也罢,其实无论是对情节或者主题,都没有贡献的。并且建筑专业是纸面专业,也很难用视觉和细节表现出来,无形和人物再度衰弱。
5. 头重脚轻,前后断裂,腰部乏力。由于人物的多,导致了整个影片的结构不合理,当陈孝正出场前,编剧要安排长达四十分钟的酱油人物出场。太慢了,太慢了,太慢了。并且还要努力让那十多口子,在观众几乎遗忘的时候间隔着出来露脸。尽管影片前半部每场戏都比较用心,但是还是你就会发现,故事越到后面,情节的缺乏逻辑和强加于人的感受也越大。因为情节本身不连贯,毫无递进感,都是跳出来的。很多角色明显观众没记住,比如郑薇那个追录取通知书的初恋大哥。插一句,人物多而印象不深可能也与演员选择有关,他们都长的太好看了,而我们记忆深处,谁还没有一些大肚子小短腿歪鼻子小结巴的朋友们呢?
6. 年代带入感不强导致怀旧感没出来。怀旧也好,青春也罢,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于一个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具体说只有与现在时至少拉开20年,观众才能有一种新鲜感。拿中国举例子,能做回忆式故事的年代,基本就是文革,80年代,90年代初。这些时间段社会的观念和人的价值取向,与现今社会有反差。而《致青春》里面,2000年左右,与今天比,年代感并不强,削弱了所谓“青春记忆”这个点。
7. 价值观的含糊。前不久《北京遇上西雅图》就引起了价值观的讨论,不管价值观正确与否,但是至少是让人能够直观感知的。但《致青春》里,价值观比较含糊,也就难以引发观众明确的爱恨情仇。就举一个小例子,陈孝正明显是个贱人,但是他贱的略有合理,既没有到惹人同情的正面,也没有贱到反面角色形成大的对抗。因此,爱她的郑也就爱的糊里糊涂,观众看得糊里糊涂。缺乏倾向,暧昧含糊,观众看得云里雾里。
二.编剧也没辙,原著改编必然面临的困境
前面总结了这么多,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这其实只是铺垫。真正想强调的问题是,在当下的创作环境下,是真难以避免的。《致青春》从一本书变成一本电影,实际上也勾连了近年来从文学出版到电影原创之间,不同行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从文学角度而言,《致青春》只能说在同类网络小说中写的不错,但主要是情怀和语言文字的魅力。故事本身的人物,题材,可供衍生的材料,非常适合电视剧,却几乎是完全不适合改编成电影的。
因此项目的立项,无外乎是两个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权。
首先是小说成功的销量和影响。在当下图书印数停留在几千一万的状态下,《致青春》百万册的实体书销量,算上传阅下载没事八卦,保守估计原著的读者有千万左右,这一数量几乎与国内爱情类电影潜在观众的全部人数相当。而最早《致青春》电影项目的投资不过三千万(后来增加是因为赵导花超了….),哪怕原著读者中只有三分之一去看电影,也能保证电影的回本。在一个商业主导电影创作的背景下,小说本身的成本就决定了项目能拍拍,不能拍也得拍,谁会放着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不做呢?
第二个因素则更加无奈,就是与《致青春》差不多的故事可能一抓一大把,但确实没有什么比这更优秀的当代情感小说了。不信你随便找个书店,走到中文小说柜台转一圈,你会惊人的发现,稍微有点艺术水准,值得看看的小说,基本都是2000年以前写的。最近人们写的都是什么怪力乱神的故事啊…..这后面的问题,包括了出版的困境,文化的困境,文学的气势衰微….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
所以,不拍《致青春》也没什么更值得拍的(有肯定有,但是谁心里有底能保证呢?)而《致青春》只要拍了,不管拍成什么样肯定能赚钱。那这一切就都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了,一本不适合改编电影的书,遇到不拍不行的项目。只能以这种极为扭捏的方式进展了,编剧本事再大,又能有多少发言权呢?
因为原著出版上的成功,越成功,其实对电影剧本创作的干扰也越大。李樯本人的水平,显然要比最后成片是高出来的,前面说的问题,基本都是框架上的问题,而电影的优点,基本都在细节上,比如在每一场小的场景内,人物台词顺畅,言语鲜活,情绪和细节也基本合理。我相信,如果仅仅保留小说的人名,以及一个青春的概念,让李樯放手去大胆的写一个新的故事,肯定会比《致青春》现在的样子好很多的。
仅作为个人叵测,电影的前半部不错,而后三分之二急转直下,可能与赵薇的整体能力有关。同一拨的女演员里,赵薇参演的电影,明显要比秦海璐或者周迅或者高圆圆所扮演的角色模式化,简单化,娱乐化。换句话说就是没啥营养,也不够情怀。也许赵薇本身的能力就决定了她不敢也没有能力就原著进行大改,而李樯的优势又在大情怀上(不是指缺乏技巧,而是相对而言整体的艺术感觉更出色)。因此,两人的搭配也许本身就是不匹配的。
三.文学改编究竟应该怎么改?
从去年的《搜索》《白鹿原》到今年的《致青春》。文学改编看似是华语电影故事素材的救命稻草,最后结果却成了坑爹毒药。还是个人观点,文学改编其实是有着一些必须遵守的标准的:
1.让文学的归文学,电影的归电影
文学和剧本的区别,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不是小文主要探讨的内容。但是求同存异的是,二者肯定有各自的短与长。因此,在电影改编的时候,不能因为原著名声显赫就不敢让电影大胆改编。笔者认为,当原著与电影的一般性创作规律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文学服从电影。当原著与电影的一般性创作规律不矛盾时候,则最大化的遵循文学小说。
2.独臂大侠胜过侏儒
一本小说能支撑起十几万几十万字的篇幅,自然原著的信息量要大过电影。因此改编时候,还是两种选择。究竟是把原著进行等比例的压缩简化,最后还是什么都有,只不过胳膊短腿短,形同小矮人。要么就保留主干,敢于断臂求生。个人认为,全面微缩的结果是像完成任务一般让创作者在搭建整体结构上疲于奔命,故事自然漏洞百出干巴巴,而选择一点做充分,则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如果观众是个一米六黄的姑娘,估计还是想嫁一米八的独臂大侠,而不会是一米一的小矮人。
3.狗揽八泡屎是不对的——线索最好不要超过2条。
无论是主要情节还是次要情节的说法,或者是a故事与b故事的说法,还是线索的说法,总之,在绝大多数的编剧理论中,都认为2条情节线索在电影容量内是比较合适的。因此不管原著小说有多少组人物多少组纠葛,就选择最重要的2条做好就行了。
4.看得见摸得着——一定要有具体的事
生活流小说,其最大魅力恐怕来自于那些个人化的,情绪化的细节堆砌,但是电影里面没有事是极为可怕的。片面强调电影主要讲述情怀和感觉纯属自欺欺人,只要是剧情片,就得叙事,就得有事。
5.小说本身的故事氛围十分重要
故事氛围是一个不太确切的词,包括了历史信息,社会准则,相应的历史热点。在文学改编的时候,既然能够入电影创作者法眼,那么小说一定不是“现在时”的。因此,改编中重视“时代差”十分重要,有些时代感应当强化,有些时代感则应该弱化。电影的改编最终一定要具备独特的故事质感。如果你改编到最后,发现电影还没有一个元素拼接片的氛围感强烈,那显然是失败的。
6.人数不在多在于精,分清谁是主角
思路清晰找到故事的主角。很多小说都是群像式的人物,情节也是分段叙事的。但是你改成电影,一定要找到主角,找到配角。有独立外部事件的人物可以多点,但是要每个角色都形象差异化,而成长类,细节类的角色一定控制数量,且区分其重要程度,拉开差异。
7.我有的你没有,所以我比你厉害——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独门优势
把一个文学改编拍成传记片显然不是好选择。如果你做了一个电影,却完全按照小说的叙事和表达方法,情节都依靠人嘴说。表演全是大中景。那你还拍电影干啥啊。一定要好好想想镜头以及剪辑,究竟能在整体结构上起到什么样的贡献。这里强调的是整体价值。比如关键情节点的交代方式,整个电影结构的组接。只有胆子大,用影视擅长的部分来填补小说的短处,才能够做到有益的创新。
8 ) 如果爱,就请深深爱
笔者没有读过《致青春》的小说就走进了影院,看后感觉,以毕业为分界,前后两段像是出自不同主创者的手笔。校园生活讲得顺风顺水,张弛有度,犹如一碗满而不溢的水,端平了稳定前行,而当时光移转,众人踏足社会,这碗水就陡然不稳定起来,时而枯竭时而满溢,情绪张力时强时弱。后半段仿佛一个拼拼图的过程,结局已经写定,众人已被安置归宿,只看如何快速归位:于是角色们迫不及待的掏心窝子,倾诉衷肠,聊天的台词不断拿来交代镜头外人物的命运,闪回也一个接一个的解开谜团……一个镜头也不浪费,飞快的推进着故事。
当然我们都知道,影片的编剧和导演都只有一位,不存在集体创作,那么唯一的解释,正如映后笔者请教原著读者得知的,就是影片后半段对小说改编和压缩极大。不过观众若是80后一代,尤其是与角色们在后半段年龄相仿,倒会对这前紧后松的设置产生一份莫名的认同:出了象牙塔几年,生活节奏加快了,风花雪月也没精力了,与之对应的,叙事变得紧凑、“功利”化,不正在默默诉说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吗?如此一来,诸如张开突然由街头作家晋升陈孝正合伙人等突兀之处,也变得不那么难接受了,毕竟前面已经有了太多的撕心裂肺和惨不忍睹,也该给点阳光和希望了。
郑微一角有一句台词,爱情不是生活的一切。但从整个故事来看,爱情却是整首青春奏鸣曲的主旋律。你看,除了假小子室友之外,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被包裹在一段又一段正果或未果的姻缘中,都被扣在一环又一环或明或暗的三角关系中(到了后半段的闪回,墓前祷告还在继续扩大化呢),种种爱情故事,连缀起影片百分之九十的悲喜剧。
而这爱情描摹,并不是通俗可见的漫画式的、心理杠杆两端加码减码的简单逻辑,而是随着真相层层揭开,随着情绪催化剂逐渐释放,头脑发热的冲动,物是人非的感慨,压抑已久的爆发,和豁然开朗的通透,这其中有内疚,也有冷酷,有怯懦,也有决绝,有疯狂,也有隐忍,有情不自禁,也有爱恨交织,完全跳脱了“爱不爱,爱谁”的简单命题,展现的是恋爱男女心理状态的不可捉摸,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也会在中间地带游移不定,消极的等待着未知。
影片的爱情观是,爱情里没有全知全能者,也没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真爱大胜利”,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险者,无可避免的被刮到鲜血淋漓,甚至失去生命。这是(当然有原著的功劳)最贴近现实的层次感,青春时代的爱情,还不就是这么茫然又炽热,陷入时,叫人不疯魔不成活,面对岔路,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的举步维艰,不断质疑、权衡、否定着当下的状态,却对迈出崭新的一步战战兢兢。
谈谈印象深刻的演员和角色。赵又廷的流川枫式演法很吸引人,那木讷的脸孔和与众不同的台湾腔反倒成了营造孤傲酷感的天然优势,但他的扮相却并不讨喜,演学生时一看就是老青年装嫩,留起胡子又显得故作沧桑,以他这个年龄,这种长相,也确实挺为难造型师。他最华丽的表演不是失声痛哭,而是屡次义正词严的训斥杨子珊“没有教养”、“胡搅蛮缠”,那时刻真如正能量炸弹在银幕上被引爆了一样,完全可以被我公安机关拿来震慑恶势力,笔者强烈期待赵公子演更多的银幕英雄,而且必须要有正义演说。
杨子珊这种演员天生就适合装嫩,学生时代毫无违和感,一到办公室白骨精就显得底气不足。郑微倒追陈孝正的段子,笔者在大学时代曾目睹过现实版,那姑娘的性格和郑微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关系进展也大同小异,不知原作者是否也来自亲身经历。女调戏男的野蛮俏皮台词十分出彩,恰到好处的无赖,蛮横中蕴藏的小可爱,叫人无法抗拒。关键时刻那句“是不是太小了”,爆笑过之后想想,还真是这种姑娘这时候该说的话。
说到实感,最经得起考验的还属包贝尔饰演的张开,该片所有角色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戏剧化,惟独张同学高度写实,笔者特地琢磨了一下,他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举止,放进现实里都毫无做作,事实上,谁读书时候周围没一两个这种人呢,讲义气的老油子,外表混不吝的洒脱,心里有从不示人的酸楚。而阮莞一角则被不可避免的“演义化”,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神,她的出场风光无限,但走下神坛后,却是被命运一步步摧毁的最彻底的人。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破坏给人看,如果观众事先察觉这美好之物早已千疮百孔,倒并不觉得太过悲戚,只是哀其不幸之余,实在狠不下心怒其不争。
影片种种校园景致,令笔者找回几缕象牙塔时的回忆,但仔细品味,却不难发现时代感的混乱:BP机、红白游戏机和DVD影碟共存,实在不知身处哪个年代;“七年不见”的台词,结合后半段的布景,也有诸多不对劲的地方,犯了跟《唐山大地震》一样的失误。另外,很多对白也很不对味,明明是两人对话,却反复加上对方全名,非常缺乏生活感,这方面香港做的好多了,角色只有在见面招呼、强调、争执和多人场合才会先称呼全名再说话,所以港片有一种独特的“市井味”,相比之下,《致青春》比台湾的《那些年》好些,但还是有一份挥散不去的做作。
种种与现实的错位,犹如一层隐形却坚韧的薄膜,阻止了青年观众代入电影世界,无法像短暂陷入童话的郑微一样,沉浸在真伪难辨的世界,而只能透过银幕,窥探一场属于别人的青春。那一幕幕悲喜人生,一段段爱恨别离,如同平行世界中的翻版,童话王国的传奇,并不是我们切实拥有过的青春。但是,正如科幻片可以影射当下,恶搞片可以讽刺现实,这部看似架空现实的作品,仍揭示了关于青春的某种真谛,影片最后一个场景,虽受谎言蒙蔽,却笑靥如花、欢蹦乱跳的郑微,向我们传达着:趁还有青春,如果爱了,就请深深爱,来日若不能圆满,那也不必遗憾,因为青春终将逝去,唯有对青春的回忆不朽。
文/方聿南
一水儿的侠女!超好笑又好哭,轻微煽情算是节制,大学生活场景极有共鸣。结尾那句话可以更好。去掉所有特技更好。一定大卖!!以及,南京好美,还我青春呀。
0.5 归根结底还是赵薇品位太烂,连《读者》都没到。赵又廷演戏真是天大的笑话啊。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为商业片,个人觉得比《北京遇上西雅图》更出色。看本片时一直哭,后来仔细想了想,主要还是因为自怜,可怜自己青春有悔,却再也回不去了。只是觉得suede的那首《so young》跟本片基调其实很不搭,这是一首畸零病态负能量爆棚的歌曲,而本片中的人物都太正常太主流了……
谈谈女导演们的青春情结好了:黄蜀芹的《青春万岁》是王蒙的小说,是五十年代建国初期的背景。张暖忻的《青春祭》是张蔓菱的小说,讲的是文革期间,女知青在傣族的故事。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网络小说,描述的是如何通过意淫从没发生过在自己身上凄美偶像剧步入老处女更年期。
我得说这绝对不是烂片,那是因为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影子出现在里面,开心过犯傻过迷茫过痛哭过,足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真要说些不足,多一些镜头语言凸显导演的功力,剪辑包装再多加一些心思,会更好。
片尾王菲的歌一出来,赵薇前130分钟都白拍了。
赵薇「致青春」悲喜只因真实,完整,更难得摒弃赘笔。无需花哨影像,台词掷地有声,充满朴素力量,虽简单但见真情。到场演员也是第一次看成片,上台多哽咽无暇多说,一部作品百战艰辛,感慨良多。
有笑有泪,人设立体。但后半失控,韩庚也莫名其妙。配角出彩,怒赞寝室妹子们和老张。赵薇没玩“小清新”,这点很好。
看得出赵导对四字成语一往情深执迷不悔,料想定是当年在漱芳斋夙兴夜寐博闻强识,是故积重难返,以致剧本佶屈聱牙惺惺作态,叫人如坠云雾。#诚如所见,堆砌四字成语对于文采真的一点帮助没有,还要加油啊年轻人#
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其他的人只有上学。
前半段很顺,后半段略卡,但整体制作水准四星不怀疑。故事倚赖李樯,那些台词、超现实主义和性格极其分明的众人物。从演员的表现来看赵薇的这份毕设很不错,杨子姗必火,连大屎球韩庚都能让人毫不出戏。喜欢从校园到社会的利落切换,但真心没有高级到赵导之前一直强调的大时代变迁,也确实不用那么强求
女主角得知未婚夫有个为他疯狂甚至寻死觅活的追求者后,觉得对方爱爱情胜过爱自己,遂将认识17年的男友出让。她这是爱爱情呢还是爱自己?都不是,她爱她对爱情有过的憧憬。“有时爱情徒有虚名”。多一颗星给赵导。
很有感触,我们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居中的男女主角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生涩,热血,用力稍猛,轻微失控。因为优点和缺点都和青春的记忆息息相关,所以没有那么突兀。细节好于整体,困死在原著里的李樯帮了倒忙。但赵薇和电影本身都是青春的写照,用青涩和幼稚去完成一个或许可以称之为梦想的东西,连不成熟都质朴的一塌糊涂。可能多年以后回头看,现在的遗憾都值得怀念。
两段式的故事没有割裂感,所有人物都面目清晰,一半的角色真实又接地气,另一半的角色则是拧巴矫情。每个人的结局都很唏嘘,李樯很厉害。张瑶的表演大放异彩,两位新人女主角略显拘谨。槽点是部分戏剧化的对白,比《大明宫词》还要作。
上映第一天来豆瓣看7.3分 呵 有些人就是喜欢装逼 这个片再怎么也不会只有一星那么差吧 不过至少说明赵薇同学没有请水军来豆瓣刷分 像泰囧跟西雅图这样的烂片子上映前几天都有8.几分 冲这个我也要给赵薇打5星
“青春是一场又一场无能为力的爱”前半还行,后面交代太急太乱,又有点过度抒情,只为迎合主题。不过对没了青春的人来说,青春题材真是个攻城利器。这样的影片总会带出些回忆,虽然是完全不同的。很喜欢穿水晶鞋的一场,它对美好的描述比我想象的好。不过不喜欢这里的台词,太做,太文艺气,还总用成语
女主角在寝室发神经那场戏,我真以为是还珠格格附身了呢
作为女导演处女作,和预期差不多,这故事应该改名叫绿茶婊的青春。青春就是你看着自己慢慢变成自己当年讨厌的那种人,导演有一个很适合怀旧和消费的主题,无奈编剧制造的过程中显得太重主题,只剩怀旧的青春校园一过,整个故事马不停蹄的陷入了凌乱,冲着缅怀来的主题更是掩盖了一切。★★☆
赵薇在两小时片长里,将原著中几乎所有人物历程都交待的很完整,节奏把控得当、镜头感很强。前半段大学生活笑点密集,后半段剧情急转直下文艺范儿十足。故事完全以女性视角展开,相信很多男性观众会不理解片中的一些段落。两位新人表现可圈可点,赵、韩的表演也不会让人跳戏,赵薇诠释出了青春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