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实压力与观念冲突中的北漂世界
自从北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两三千万人的超级都市之后,由于它在国人心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现实存在的诸多资源优势,就成为全国人民以上中的奋斗目标。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人来北京闯荡试图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首都的繁荣与拥挤。如果说当年的上海滩是冒险家的乐园,如今的北京则是年轻人的斗兽场,在越来越残酷的职场压力下,北京成为不相信眼泪的城市,要么适应,要么离开。在经历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钟表式震荡和体验后,广大外来人员达成共识,北京还是相对不坏甚至极好的选择。
北漂的这种逼仄生活早已经引起影视传媒的注意,《北京爱情故事》、《蚁族的奋斗》都曾经引起观众的广泛热议与共鸣,而北漂一族的酸甜苦辣也都过电视荧幕形象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然而,这些作品大多数以年轻人的北京生活为主题,他们更像是被抛进这个陌生的城市,父母被隔离在千里之外的某个不知名的乡村或城市,他们的出场被描绘成一种几乎无根基的状态,他们固然是生活的承受者,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也是自我的绝对掌控者,不受社会关系的羁绊。北京不只是北京人的北京,也不是只有外地人的青春和中年,即使在高层设计最大努力的减少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压力的大局下,老年北漂族也因为必须要照顾第三代等原因而来到北京(以及上海广州等等),这将是未来二三十年内严重的社会现象之一。如今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在无法遏制的下跌(假如参考通货膨胀率将更加严重),人口向特大城市聚集将是大历史的终极趋势,任何行政命令也难以阻止这一规律在中国的再次实景演出。
然而,即使是做北漂,你其实仍然不是独立的,尽管故乡与父母遥远到只能在心中偷偷地想起或默默的垂泪,可你仍然无法走出他们凝望的目光,甚至在很多时候你会感觉自己是一只被放飞的风筝,飞的越远,扯的越痛。由北京东方在扬、SMG尚世影业、完美影视共同出品的《我为儿孙当北漂》采取了迥然不同的观照视角,将那些被隐藏到后面当背景的社会内容推向前台,让我们看到了更真实的北漂者与他们的父母们的心路历程。
北漂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有些人可能一漂就是十年二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总得需要恋爱结婚生子,而一旦生成家庭,原来隐到老家的父母就会浮出水面。《我为儿孙当北漂》就起源于这一社会现实,如果没有女儿贝贝,或许郭一鸣(涂松岩饰演)与田蓓蕾(殷桃饰演)夫妇或许永远也不可能将双方的父母招来。然而,正是由于孩子的存在,使得双方父母开始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在这里,蕴含着两代人生活观念的差异,在子女一方来说,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是自己的责任,而在父母一方看来,孙辈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并不仅仅是一个孩子那么简单。原本随着儿女的成长,双方异地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而现在则有了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理由来找儿女。说起来,父母远在故乡,七老八十之时,谁来照顾?不要说养老院,公家的没有那么床位,私人的往往住不起,绝大多数都不过是在村里或社区和老伙伴们想随着晒太阳。王朔、冯小刚等北京老爷们儿,曾经说过最美好的老年愿望便是弄个养老的地方,老朋友们一起愉快的玩耍。这个主意不错,前提的是足够的成功,才能开得起,才有相当的社会关系,说到底这是极少数人才有可能玩得起的游戏,大家都如此,土地都不够用。
生活恰恰是在这种错位中展开,老一辈的儿女观与年轻一代的生活观形成鲜明的矛盾,这一点在田蓓蕾意外怀孕之后尤其明显。郭向东(韩童生饰演)声泪俱下地控诉并坚决阻止儿媳去流产固然有夸张的成份,但其中所传达出来的香火观念仍然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学命题。当初生育政策下给家庭带来的震动也凸现出来,双方父母围绕一个孩子展开的争夺战固然笑料叠出,但其中所展现的却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当社会结构变成“四二一”阵型之后,所引爆的是一系列的家庭伦理问题。当郭一鸣与田蓓蕾被双方父母折腾到几乎离婚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并非只是生活观念上的不同,而是一代人的痛与苦。这也不仅仅是两代人的认识问题,从宏观的历史角度看,北上广户籍人口及外来人口的总和生育率都已经非常低,如果截至目前不再有外来者,那么超级城市在未来二三十后将失去必要的活力。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寄托于越来越多的后来者为前人担负社会养老责任,还是需要在当前即开始以家庭和城市为单位长远规划未来。科学进步的最大好处是人类能活得越来越久,各种奇技淫巧也会吸引青年的注意力,青年们纷纷觉得自己还很年轻,然而到中老年又消耗了太多的医疗及保健资源,目前的日本已然对中国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危险,根本原因就在于超级老龄化之后,整个国家都被拖住,显然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多生孩子多种树。
与生活观念的冲突相伴随的是严峻的现实压力,郭一鸣夫妇并非不想生二胎,然而北漂生活及职场压力使得他们不敢轻易生育,经济压力、精力匮乏和经验值空转,职场天花板假如早早确定,又反过来造成第二代起步阶段的阻碍。当下社会所面临的风险就在于此,一方面是知识素养高的家庭不敢生,另一方面太底层或边远地区的人们则在拼命多生,造成特殊角度下的知识未能足够二代传承。当然,《我为儿子当北漂》所展现的是前者,在北京的职场压力与高消费压榨之下,生孩子已经成为能否在此继续生存下去的事件。现实的发条越拧越紧,而父母与儿女观念的冲突又造成生活上的拧巴,几乎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年轻人身上。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本就不易,偏偏又没有人给加一点润滑剂。新中国从制度和实践中确立的男女同工同权同酬以及普遍工资福利待遇的相对低标准,绝大多数家庭必须双职工导致了生养第二个孩子是一个过于艰难的命题。
《我为儿孙当北漂》真实的反应了北漂这一群体的生活全貌,同时也让观众看到这个时代中最集中的社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或许剧作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而真实的解题则只能由现实中的每一位亲身经历者来完成。
2 ) 《我为儿孙当北漂》:80后的逆袭
文/满囤儿
过年期间,为央视微电影频道的“中华孝道”系列创作了两个剧本。当时的创作体验十分痛苦,因为作为我们80后一代人,与父母的关系呈现了许多全新的状态。而且这些全新的状态,多半并非来源于父母和儿女的意愿,而是来源于社会的变化。当责任不在双方任何一边的时候,就会演变成无休止的争吵。想结束这种争吵,就必须有强大的立足社会的能力。《我为儿孙当北漂》的导演和编剧都是80后,显然也在用影像来思考这些问题。令人意外的是,他们的笔触轻松、幽默,充满喜剧的愉快。
面对沉重的养老话题,《我为儿孙当北漂》的切入口选择了一个逆向思维。我们都在聊80后的“北漂”凄苦,没想到他们竟然“不孝”地让80后的父母也趟了把北漂的浑水。只看片名我们会觉得怎么可能。可是看到剧中所述,第一次北漂,是因为公公婆婆想孙女了;第二次北漂,是因为儿子女儿不幸中招怀上了二胎,双方父母为了顺利抱到孙子而留下照顾;第三次北漂,是以往内女儿和儿子闹离婚,做父母得又怎能袖手旁观呢?老人的的每次北漂,都有着强大的“为儿孙”的动力,说服力强劲啊!
在随后的表演和剧情细节中,随处可见轻松诙谐的轻喜剧内容。涂松岩、韩童生是近几年生活喜剧表演的代表性人物。尤其是韩童生演的孤傲父亲,俨然要成为内地荧屏的一大标志。以前家庭剧的主创都是老前辈。他们用他们的眼光看80后,觉得幼稚可笑。于是在他们的戏里,80后大都是惹祸的愣头青、无知的傻少年。父辈玩的是幽默,子辈玩的是搞笑。如今80后开始成为影视创作的主力军,自然在内容上也实现了逆袭。《我为儿孙当北漂》中的两个80后主角,最多嘴上贫个一两句,大部分时间都在被生活和工作所累。反倒是四个老人无事一身轻,在北京闯出了不少笑点。
80后导演林妍作为滕华涛的副导演,参与了近十部影视作品的拍摄,显然已经对滕华涛洞悉社会的功力传承一二。可是一部《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让她备受质疑。电影票房的功劳,没人会算在她这个导演身上。于是,凭借《我为儿孙当北漂》为自己正名的意味还是很浓的。80编剧温蓉前两部作品《裸婚时代》和《第22条婚规》的编剧栏里,都有一个周涌在她前边。这次也是第一次独挑大梁,更是拉上老公携手出击。相信《我为儿孙当北漂》中的不少细节,就来源于小两口的亲身经历吧。
掌握了话语权,80后主创的逆袭就不可避免了。令人称赞的是,他们并没有在创作中High大。《我为儿孙当北漂》并非脱离现实只图搞笑的,而是用幽默的口吻尖锐地触及着社会话题。这种先逆向再正向的创作方法,实现了先用轻喜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再促使观众深入思考的效果,算是对成人的“寓教于乐”吧。
3 ) 老漂族也有春天
中国人最注重家庭观念,所有总能创作出世界上最好的家庭伦理剧和婚恋育儿剧,无论当年的《篱笆女人和狗》《家有九凤》《贫嘴张大民的幸福成活》,还是新进来的《我心灿烂》《嘿!老头》等等吧,以家庭为单位反应现实问题和时代变迁,使这些剧集总能推陈出新,腾华涛监制、林妍执导的新剧《我为儿孙当北漂》就尝试全新题材,不是以年轻人为叙事核心,而是焦聚当下“老漂族”,通过展现他们的喜乐哀怒,生存囧态,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情感冲击。
老漂族,对于生活在北京的观众肯定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在早市的熙攘声中和菜贩讨价还价,忙完早饭可能会推着自行车把孙儿和孙女送到幼儿园,也可能就在家里含辛茹苦的带孩子,然后是一整天的擦擦抹抹,只有晚饭后可以娱乐一下,在街边广场舞的音乐声中蹒跚起舞,夜里,一家人都在家里了,可是孩子们通常没有时代和他们有太多交流,理念的鸿沟让他们总是显得思维落后,有和年龄相反的不成熟,让他们的言行经常成为生活中的笑料。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北京打拼,随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老漂族,《我为儿孙当北漂》讲述的就是一个标准的移民家庭,一对夫妻意外怀上了二胎,生活状态立刻被改写,双方老人分别从山东老家和四川老家赶来,一家七口立马乱了一锅粥,扯不断,理还乱,公有公的观念,婆有婆的规则,柴米油盐穿衣煮饭,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能争吵一番,于是,一连串苦笑不得的生活闹剧上演了。
先是婆婆力阻儿媳妇打胎,跟踪,陪着上班,强制穿衣风格,不许化妆,被搞得心慌意乱的女媳考试失败,闹离婚,鸡飞狗跳,热闹非凡。但本剧的故事又和一般的家庭“婚闹”剧不同,由北漂和老漂组成的家庭,在艰辛中打拼的现实意味引人深思。
北漂给北京带来了活力,用青春结成了都市的繁华,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老漂,老漂们没有,思维总是跟不上时代,但是他们的人生更具厚度,经过几十年艰苦岁月跋涉,他们往往更懂重生活的意义,更珍惜时光,更眷恋亲情,更恪守一些传统的美德。就像剧中以老戏骨韩童生为代表的老漂,他们为了子女和儿孙的幸福,可以去争吵去打架,可以死要面子活受罪,也可以拖着老迈的身体去打工,赢回生存的尊严。
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尊或固执,而犯错,但是很多时候,当年轻人感到困惑,失去方向,老漂们就会变成坚强的大树,为子女和儿孙遮风挡雨,他们以坚强的信念,在人生的秋季重焕现实的春天,让观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滕华涛在处理现实情感剧方面,一向是品质的保障,从《双面胶》《蜗居》《祼婚时代》,他总是能捉住现实中最触动心灵的人物和情节,这一次由他幕后监制、女弟子林妍执导的《我为儿孙当北漂》仍然如此,两个相隔几千里的家庭在北京组成同一个大家庭,共同品尝现实的滋味,这是全北京几百万北漂家庭的缩影,也是上文所述,国产剧能够历久弥新精品不断的文艺脊梁。
4 ) 一般般
这剧从头看到尾,虽然狗血的地方确实非常多,如很多朋友说的房价的问题,我也算了算。
我追这剧大概因为也有孩子,也有婆媳等情况,看看,也把自己的压力在看剧中释放释放。
一直不喜欢这个男主的气质。具体不说了,省的有人身攻击的嫌疑。
女主长相我很喜欢,但觉得本剧的女主也不是非常喜欢。
稀里糊涂看完了,看完了也稀里糊涂。
大约也稀里糊涂释放了一些压力。
这部剧其实还是蛮具有现实意义的,讲述了现代生活中的故事。
奇葩家庭,奇葩男主,狗血剧情,心疼殷桃
夫妻双方老人为了儿孙都跑到北京来
开始觉得挺夸张,但细看处处都是真实的生活。这部剧不时尚,逼格不高,但再演上四十集我都愿意看。北漂剧里最真实的一个。比北爱更真实。代表我们家庭打4.5分,四舍五入只能打五星。
我觉得很好,四位老人为了儿女拼了!开会还要别人记笔记,那里真是太可笑了!剧情演技都可看!
第一集就把我气死了。道德绑架是我这辈子最恨的。涂孙岩就没演过好男人。
以轻喜剧的形式展开叙述,诙谐幽默又不乏温情,还是比较的接地气,故事题材相对来说比较新颖,所涵盖的年龄氛围甚广。不过剧中所展现的人物生活未免过于任性,花钱大手大脚,很难体现出北漂生活的艰辛,尤其是四百万的房子说买就买,这在现实中是非常不合理的,曾作为北漂一族,单单是租房就已经价格不菲了,而剧中的种种表现实在是不像是漂族应该有的状态。
脑瘫
看了一半,太长,不打算看完了。
无法接受男主第一眼看着好像汪涵
偶然看到觉得有点儿意思,后面越看越恶俗。。。
涂松岩就没演过好男人吧,不是凤凰男、就是妈宝男,都成了坏男人的代名词了;殷桃这跳脱角色到是演得不错,不过似乎也不太讨喜;电视剧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争取避免这些过错吧!
(Ep01)棄。
中国式的北漂,以孩子为生活中心然后孩子长大开始领功,周而复始这个怪圈
看过最难看的傻逼电视剧!国产电视这点家长里短什么时候才能拍道头!真是够 了
真是奇葩家庭,心疼女主!那小姑子太气人了!
情节太狗血,人物经常前后逻辑混乱,看在演员们总体演技不错的份上加一星
殷桃脑残粉在此~
前面有点狗血,啥父母去教训职场上欺负孩子的人。后来还蛮温情的,没走出轨离婚再和好的狗血路。
断断续续和爸妈看的,韩童生真是无处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