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是我无意间找到的
现在想起来我是在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看的——结果这部剧和我的“预想”是大相径庭
这部剧视觉上做的最好的是“滤镜”:
故事发生在百年之前,又是在远隔万里重洋的法兰西,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了解有限(像我当时就是完全不知道)
——这就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对观众而言就是代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中
结合泛黄的色调,全片就有了一种岁月如歌的浪漫情怀
而本剧最出彩最惊艳的,莫过于对于这群留法学生的塑造,以及他们折射出的青春朝气
他们聚会,他们辩论,他们学习,他们抗争…
他们没有风花雪月,而是一起探索救国救民——这是属于无产者的浪漫
而他们也都是那样鲜活,那样年轻
(也有一个“彩蛋”,是决定留在祖国大地上的那个男人)
时间大概是1920年,彼时的中国还处在军阀混战之中,学生运动在高潮之后此起彼伏,各地开始自发地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
法国还在平复战争的创伤,它并没有从一战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反而流尽了血炸光了厂,劳资矛盾日益尖锐,GCD被当局盯得很紧,而留给留学生们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
本作的主角就是这样踏上了去往法兰西的道路,一开始也是有各自的人生轨迹,最后才在法兰西相遇
而此时的周翔宇,文能办报写评论,武能组织人游行,被抓了进去还带着狱友们继续搞事,被高官半劝半送给请到了国外,仿佛一尊瘟神,辗转英法等国
其实这部剧他的戏份不是最多的,最多的可能还是一开始就登场的赵世炎
剧中的他温和、自信、以理服人而又富有实干精神,是留法勤工俭学的领袖之一
而他来法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目的,那就是受陈独秀先生的委托,帮助他的两个儿子“迷途知返”
这里的陈独秀不同于我们对对历史的一般印象,1915年开始的他锐意进取,大革命前后的他“投降”又“右”倾,再多知道的,可能是他因为“风流”而被抓到了局子里…
这里的他是一个老迈而又充满悔意的父亲,尽管自己没照顾好两个孩子让他们流落街头(后来也有一对兄弟和组织失散流落上海街头,很久以后才被找到送去苏联学习,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但是自己也不希望孩子们走上“歧途”,便希望赵世炎拉他们一把
而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远在法国,要靠自己的体力赚钱,但赚的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而且陈延年还很倔,他不认他的父亲陈独秀,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而赵世炎拿给他的书(马、共此类)更是“看都不看”,赵世炎也只能从他的弟弟入手(小孩子长身体毕竟还是要吃好吃的),一点点的改变他们
这些领袖人物们串起了一条主线,出场人物还有贵州的学生代表王若飞
另外的一条主线是更“素人”的四川小分队:邓希贤,他的幺叔邓绍圣,以及两名原创人物:性格暴烈的李火镰&性格犹豫的耿照泉
他们四人出身更加贫苦,最初只是凭着一腔报国和开眼看世界的热血报了名,一开始的眼界也有限,甚至没出国就上当受骗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普罗大众的求索,出洋之路更是千难万险
法兰西不是天堂,他们在这里经受了现实的阶级和民族矛盾,因为募捐款有限,他们不得不离开学校,到工厂打工维持生活
在这期间邓希贤结识了自己的四川老乡,早一两年来到法国的“老司机”聂荣臻
这里面的聂荣臻高大帅气,富有生活和斗争经验,还时不时扶持自己的老乡,帮忙找个住宿找个活干
我一个男的都觉得这形象超级完美…
人家也是能直接在黄埔当教员的人啊~
在他们打工的宿舍,他们又结识了陈毅和李隆郅(李立三)
他们的历史形象也十分鲜活,陈毅幽默风趣,而李立三还是十分激进,四川佬和湖南驴子成天斗嘴,承包了本剧相当一部分笑料
剧中还有几段令人印象深刻的爱情
蔡和森是一早就出名的湖南奇人,而他除了理论之外更喜欢身体力行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行事风格让人捉摸不透,而向警予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奇女子,她有自己的理想和坚持,也会为蔡和森所折服——倒不如说是两人产生共鸣
这两个人的戏份我其实记不太清了,印象最深的是向往上半身全裸的蔡身上泼冷水,一边对他说“你忘了国家和民族的耻辱了吗”(具体说的什么不记得了orz)
蔡和森不仅自己来法,也把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带来了(《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瞿恩应该借鉴了这一点,我觉得瞿恩的原型包括蔡和森方志敏瞿秋白毛泽民毛泽覃…)
而李富春和蔡畅的感情就欢快很多,蔡畅作为小妹本身性格就活泼明快,而李富春又是一副公子哥的做派(这个小哥是真的帅,就算不看给全剧人加buff的浪漫情怀的历史滤镜也是很帅),穿得光鲜亮丽,该上工时摸鱼,经常去整花活,这么一对活宝是真的很有爱
顺带一提,他们都完完整整走完了长征路,前者还带领慰问团拜会过老张
最令人欣慰的是,他们都活了很久
周恩来和张若茗的初恋就显得很僵硬,说直白点就是“三观不合”,前面说到的高官就是张父,张和她父亲都希望周能“改邪归正”,好好做学问出人头地,
他们两个为了躲过巡捕的搜查去和负责人接头还冒充过夫妻,但张应该是受不了这么胆战心惊的生活..
其实留法的学生也有很多是搞研究的,很多一带而过的名字下都是一方大家,豆瓣评论里也有人提到,但这毕竟不是他的追求,最终两人和平分手,各自奔赴自己的事业…
快结局的时候周恩来开始给国内的“小超”互相写信了,嘿嘿嘿嘿…
互相扶持,灵魂共鸣,这是什么神仙爱情啊!
说完了主角团还要说一说反派。
万恶的资本主义——法国当局在这里被当作了环境,毕竟历史上这个并没有被推翻,而且也不能靠中国人来干,这是法国人民的事…
驻法公使以及留学生会的秘书这帮人陈箓、褚民谊,他们对内不能保护学生,对外则是悉听尊便,他们中饱私囊,还“教育”留学生们接受现实学会服从,一副奴性的嘴脸,也反映出了国弱民穷的无奈
这两人后来都成了汉奸,无比真实
宗旭之是本剧的虚构人物,不同于自费的勤工生,他是拿北洋政府经费的公派留学生,但他也没去上学,而是当起了寓公,办报写文章结识青年…
原来反派也不上学的吗!
——其实一开始看到四川小分队退学我是很奇怪的,说好的来法兰西勤工俭学,结果学直接不上了,这能学出来啥?
这个疑问一直到我看完全剧才有了谱:
剧中有很多次激烈的思想交锋和现实对抗
一开始是赵世炎想办法让陈延年放弃无政府主义,其最终认同了马克思主义
以蔡和森为首,向北洋政府和法国施压让他们给学生补助的“蒙达尼派”和以赵世炎为首的“勤工派”,两者一度要拳脚相向,最后在咖啡厅实现了一场辩论
留学生们的进步思想和宗旭之等人正统、守旧且反共思想的交锋,后者对国共合作的干扰破坏
还有学生们对北洋政府以铁路抵押来借款的抗议行为
周恩来赵世炎在法庭上的据理力争
对里昂中法大学不平等招生的反对…
周恩来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了旅欧支部,学生们中间也成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四川娃子邓希贤开始崭露头角,担负起越来越多的工作
最后因为国内外革命的形式和当局的镇压,周恩来赵世炎聂荣臻等出走英德比各国,陈毅李隆郅等人被强制遣送回国,邓希贤等人在维持工作一段时间后也转移到了莫斯科…
如果还有续集的话,可能就是我们的莫斯科岁月/我们的黄埔岁月,前者牵涉到其后漫长的国际派和本土派斗争,而后者是因为国家尚未统一而修史不能,所以可能题材上就没法拍了吧,其实这部剧就挺不容易的了,这么特殊的历史时期,还是不虚化去拍历史人物
幸好,导演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回到刚才我的疑问,看完之后我的答案是什么呢?
法兰西不是天堂
它不是花团锦簇的诗意或者革命的热血,更多的是惨淡的现实
留洋、做工、实践、路线、主义、斗争、暗算、大学、巡捕、遣返、组织、联合
他们在法国的工厂里,深刻体会了劳资关系和工人运动,在实践中加深了印象
他们组织工人、学生,为以后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在这里生活、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这种“社会学习”的内容,是在法国的学校中国的学校里都学不到的
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理论的汲取,经常一起读书,交流讨论
思想互相碰撞,事半功倍
法兰西是一所大学校,你所学到的是一个社会
写到这我感觉我有时间了还得再看一遍,很多东西只能笼统的套一下了,具体的细节却讲不出来…
我确实非常喜欢这部电视剧
一开始接触是惊讶,觉得制作组如同一个时间的魔术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带我们领略什么是真正的浪漫
再然后是崇敬,他们诞生在那样动荡的时代,而他们的目标都是救国救民,而且他们心甘情愿为了理想而实践乃至献身
进一步是欣慰,因为看到历史上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经代表一个个鲜活的少年,他们欢声笑语,他们青春飞扬,他们书生意气,他们中流击水…
最后的是感动:
赵世炎(1901年4月13日-1927年7月19日)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
向警予(1895年9月4日~1928年5月1日)她就长眠在汉阳的龟山脚下
陈延年(1898年-1927年7月4日)
陈乔年(1902年—1928年6月6日)
邓绍圣,生卒年不详,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由于种种原因,邓绍圣的史料已难以找到。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和叶挺、博古在空难中遇难
那时的他们有着美好的设想,并准备克服千难万险去实现
他们也许有着牺牲的觉悟
很多人都没能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而即使是他
也并非一帆风顺
广州、上海、瑞金、遵义、延安、西安、重庆、南京、北京、日内瓦、万隆...
也得过高热 肝脓肿 九死一生...
他们笑着面对屠刀心中的信念却愈发闪亮
他们坚定不移地走在自己开辟的革命道路上
这条道路注定千难万险,坎坷棘途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
他们都曾是少年啊
我们知道后面是背叛、清洗和屠杀的腥风血雨
但电视剧选择把时光定格在他们最光彩夺目的时候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残酷与温柔
2021.01.08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必须承认的是,我原本是冲着刘智扬先看了李富春的个人cut,不想竟被吸引到把全剧刷了一遍。这是非常神奇的一部电视剧,它看似又红又专,几十年前的往事看似与现世无太多关联,却能轻松把人带入,并让你从每个剧中人身上找到力量。 要说本剧没有瑕疵,那绝对是过誉了,剧中给总设计师过多的加戏,以及把反派宗旭之表现得太坏,都是硬伤。但瑕不掩瑜,摈弃生硬的说教、整体洋溢着青春气息、美到梦幻的自然光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部剧都是红色题材中的佼佼者。 开始看本剧时,恰逢每年最忙季,加之还有几篇论文要交,压力山大。我向来是压力太大就想逃避的人,然后便翻到此片。前十五集简直完美,我看到扑面而来的朝气,看到热血飞扬的青春和纯粹而坚定的爱国心,因压力而阴霾的内心,瞬间亮了起来。 导演非常厉害,在后人眼中,剧中人都是伟人,必然不凡。可当时的他们也不过是20来岁的年纪,难免幼稚冲动,如何把握这个度?作为群戏,角色多又都是名人,要让每个人都闪光,又要让每个人都特点鲜明、与日后的他们相符,还要展现其年少的青涩与飞扬,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本剧做到了。尽管除邓公外,其他人的出场时间都很有限,但每个人物都非常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总理冷静睿智谈吐不凡、赵世炎成熟隐忍、蔡和森冲动固执却意志坚定、乔年单纯有担当、延年外冷内热、李立三脾气火爆嫉恶如仇、陈毅稳重老练充满文人气质、张若名温柔大气、向警予成熟文静气场十足、聂帅儒雅可靠什么事都能办妥,而我最爱的富春和蔡畅最像现代的我们,活泼又阳光。当我看完整部剧回想起他们每一个,竟没有一个不喜爱。听说康导选演员要求很严格,我想,每一位演员自身的气质与人物契合度原本就很高,再加上细腻地演绎,这才能让每个人物形象都如此丰满而有说服力吧。 很庆幸能看到这部剧。有它之前,那段历史只是教科书上慷慨激昂的口号,这些伟人只是个名字加头衔。我们心底知道应该要尊敬怀念他们,但是要说动情入心,真的有点难。而好剧总能让人不知不觉地入戏,它将你拉入其中,让你感觉自己站到了他们中间。那段岁月开始有了颜色,那些教科书上的名字开始会笑会哭,有雀跃有沮丧。你仿佛与他们一起走过那段日子,开始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他们走进你心里,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亦师亦友时时激励着你。你忽然就有了力量,并且在生活学习中下意识地开始学他们:遇到麻烦时想起总理的冷静和温和,做决定时学小平的果断和通透,受委屈时试着像世炎般隐忍、大度,开始学和森的坚定、聂帅的公正不偏私,并从富春和咸熙身上看到爱情最好的样子,明白美好婚姻的基础必然是一致的三观和相同的信仰。 好多弹幕说“好羡慕他们,好想活在那个年代”。哈哈,其实真的去到那个年代我们未必忍受得了那样的苦吧,可是我也好羡慕他们。现在的生活固然安逸,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是理想太现实,所以任何微小的得失都变得重要吧?计较得多,自然无法快乐。好剧总能带给人反思,为何如今不需扛着救国重担的我们,反而不如他们快乐有朝气呢?也许对人类而言,生命的意义终究还是重要的。所以,想要快乐,理想大一点,才是关键。 绕不开的话题是,本剧的政治以及爱国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是有传播理念,影响思想的作用的。所以,还是想劝那些一听说政治二字即排斥、逢爱国主义必反的朋友,以一颗平常心来看看这部剧。既然每一部剧都有类似的“洗脑”作用,为何我们一定要排斥宣传爱我们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作品呢?毕竟看了那么多好莱坞大片和美剧的我们,一直被洗着脑。如果能放开心胸去看这部片子,即便你对他们信奉的主义无感,甚至反感,你依然能从这群人身上得到力量。 写在最后:看剧时,我一直在想着一句话“今日中国,可如您所愿”。我感到迷茫,因为他们想要的世界大同、平权、消除贫困,我们似乎未能做到。100年了,我们的国家是富强了,可先烈们痛恨的事情依旧在发生:贫富差距严重、资本家剥削工人、官员腐败无能的情况依然存在,且绝非个案。当年宗旭之推崇的、先烈们批判的国家主义,似乎也是现如今所提倡的了。而人民,在一次次的波折中,丢失了信仰,变得自私。那场革命真的顺胜利了吗?我很怕他们泉下有知,会觉得自己的牺牲白费了,会对今日之中国感到失望,但也许是我想多了。初建时,精英云集,且仅有信仰之人方可加入,自然纯粹。而今,国家那么大,必须大范围吸纳人才。范围一大,如何确保无害群之马,这本就是人类社会的难题。他们当年心心念念的,是为中国找寻再次崛起之途径,他们做到了,何来失望?如今我们已强大到无人敢欺,全仰仗先人的努力和牺牲,该感激。而消除如今的种种社会乱像,不让先辈们失望,是我们的使命。与其纠结如今之中国,是否辜负了先烈们,不如从自己做起,力求不让他们失望。虽然有点事不在渺小的你我的控制之中,可总也能出点绵薄之力。再不济,任何时候都坚定不移地爱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不崇洋媚外、不妄自菲薄,也是一种贡献。若每个看完本剧的人都能做到,也算是这部剧的另一种成功了。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偶像剧!各种款型的帅哥,理想和信仰,热血与良知,他们的青春在历史长河中璀璨闪亮
除了把和森兄刻画得太二之外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好久没看见过这么中意的中国剧集了
尼玛怎么可以这么好看!!!!颠覆观念!!
曾经大家有一个深深相信的东西,但是后来却被这个深深相信的东西深深地伤害了,于是开始变得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身为一个90后,我觉得我们的同龄人应该多看看此剧,对我们是一种鼓励和惊醒。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最缺少的就是那股勇气和志气!
红色剧这么拍才有市场嘛,对每个教科书上的人物做大胆挖掘,再找了这么一堆演技过硬的帅哥来演,聂荣臻、陈氏兄弟、李富春等一系列人物帅得有点不科学啊(¯﹃¯)。最难得的是表现出了那个年代独特的精神气质。不过陈乔年爱情支线的狗血以及对非赤色的丑化还是硬伤。最后,求导演剪辑版!
周恩来赵世炎太有魅力,求此款男友
大神们都是神交已久的:-)还有这剧不分“高才帅”组合“屌丝组”,应该分“英年早逝组”和“将来搞大事组”。
期待会有我们的莫斯科岁月和我们的黄埔岁月
被赵世炎,周恩来的风度迷倒了不说,邓希贤被那个小男孩演的既有头脑胸怀又不失可爱,比较困惑的是蔡和森,性格和我理解的蔡和森反差有点大。最后,我想说,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书信总结的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真是境界啊~~谢谢全体演员和导演给污浊的现代营造出这么晶莹剔透的作品。
能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
记住他。赵世炎。他被遗忘了那么多年。另,小书虫子你老了……
鲜衣怒马的少年英姿群像,康洪雷导演真是良心保证,主旋律偶像化也是个新路子--赵世炎扮演者李梁是最大亮点,压过朱亚文的总理
叫我怎能不羡慕着那个时代的有志青年,他们的精、气、神。这部人物群像的塑造强过恰同学少年啊。
我觉得这应该能成为我远离电视机这么多年之后唯一一部守着电视看完的片子吧!真心好看!→ →真的一集一集的守着电视机看完了。除了邓公分量太重之外,好喜欢周相和赵世炎呀呀呀!!!还不到一百年,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了,该做的还有很多,可是你们看到了吗 值得的吗 会安心吗?会更好吧
时间点正好衔接上觉醒年代。赵世炎太有魅力了,演员李泓良演得真好,台词好强,整个人钻进角色里了,非常精彩。世炎哥哥本人的魅力肯定比演出来的更胜百倍。邓爷爷的演员演得也好,好可爱。陈乔年帅气又可爱,陈延年外表冷酷但内心柔软。朱亚文演得最差,表演太轻浮,讲台词摇头晃脑,光顾着耍帅,没有深入角色。总体质量上乘,人物刻画真不错,聂帅、陈老总、蔡和森、李立三和李富春等都很鲜活。
非常棒的剧值得推荐值得观看周恩来最喜欢总理
剧本写得生动而不做作,故事情节合理而不夸张,同类里的精品。
不算在苏州大学的山寨背景和不搭调的配乐 这部电视剧真心可爱。没有口号化的爱国 没有做作的忍耐 只有年轻人逐渐形成的信仰和勇气。反观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不胜唏嘘 也许唯有苦难才能让人成长 才能让人拥有真正的理想。ps:超爱赵世炎~ 看到现在我们这些年轻人 不知这些早已牺牲的前辈们会做何感想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