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别忘了看今天(2021.04.16)上架的特辑 今天剧荒刷到了特辑 开心!(字数太少不让发 只能用表情凑数……………………!
By the way I love David he's so cute wanna have sex with him (♂️♂️♂️
——看《神话任务:渡鸦宴会》
思扯=空语因明
【所涉及部分词汇,与现实无关,仅是虚构描述】
美国一向标榜立法保护个人自由和言论自由。不过,如果遇到纳粹分子,该怎么办?纳粹分子的举动是不是也算是自由的范围?在现实中,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比较明显的。在民主神话中,纳粹或法昔斯价值观,是最大的敌人,是怪物。然而,讽刺的是,在打败怪物之后,“民主”反而可能成了新的“怪物”。
美剧《神话任务:渡鸦宴会》,以同名网络游戏的运作为背景,其中一个主题是“民主游戏”。它展现民主神话在现实中的讽刺现象。它关系到了很多现在美国社会中的公共议题。核心当然是政治正确(公共性正确),比如少数派权益,取向的多元化(diverse representation)——这些标准的强制执行,嗯,怎么说呢,某种意义上和“纳粹”是很像的。只不过方向相反。
无论强制往左走,还是强制往右走,反正都是强制。不会因为你觉得左比右正确,就不算强制了。讽刺的是,这种对强制的“恐惧”,恰恰是那种正确的核心考虑之一。挺矛盾的。当然,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正确”是个有些不正确的词语,“不正确”反而才是正确的。
《神话任务:渡鸦宴会》表现了如此的状况。《神话任务》的主要角色们的构成,符合多元化的标准:有白人,有黑人,有黄种人,有男有女——白黑黄棕男女左右都有。
其中,游戏的监制是个白人男性,自以为是团队的领导。这好像不太对,因为异性恋白人男性属于陈旧的多数派,在“公共正确”的等级标准中,地位是最低的。还好,这个白人男性在团队里几乎没有什么威望,很多时候会被其他人忽略。这就好点了,如果他再能成为同性恋或有性别偏差的人,那么估计“等级”会高一点。可惜他不是。他确实被认为有“女性气质”,不过帮不了他。
竖立一个白人异性恋男性的威望,简直就是“落后的纳粹”表现。为了避免这种“成见”,他在确定“游戏中最不可接受的群体”的时候,不能自己做决定,必须选择一个够多元化的团队来做决定。这个团队里甚至还有一个保守派白种女性,看来也不能全左。他们发现,游戏中百分之九十的玩家,都有某种“癖好”。经过了层层筛选,最后,他们确定,唯一不可接受的群体是:纳粹分子。
《神话任务》的第三集,主题是“如何应对纳粹分子”。现如今,“纳粹”或“法昔斯”已经成为“骂人词汇”了:只要你的意见让人感到不适,那么他人就可以骂你“法昔斯分子”。现如今,很多人已经用“打击法昔斯”的名义来打击“少数派”了。你不能以为自己是少数派,就可以当少数派,你必须经过“公共性正确”的审查,无法通过审查的人,那么很可能就会得到“搞歧视”的标签。“尊重少数派意见”的价值观,很多时候已经被大范围的审查给掩盖了。
现实的讽刺,超过了人们早先的设想。
游戏也是要讲法律的,玩家在游戏里干什么都行,可以拥抱暴力,尽情杀人,但是你们不能宣扬“纳粹”。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是保证政府不干扰人们的自由的法律依据。听说有法官认为,“如果第一修正案有个根本原则的话,那就是政府不可以仅仅因为社会认为一个想法令人厌恶,就禁止这个想法的表达。”这个原则是用来限制政府行为的。似乎,商业公司屏蔽“纳粹言论”,并不违背这个原则。
政府虽然不限制,但是挡不住人们的分化和相互攻击。人们完全可以在不使用纳粹言论的情况下,做出“纳粹行为”。这是“自由”的表现。为了“自由”,美帝让它的人民,热情地拥抱混乱。
美利坚民主神话宣传要“保障个性”,不过,这和人们寻找“集体认同感”的本性是有点矛盾的。在《神话任务》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是游戏界的“意见领袖”。一个游戏是否能得到玩家的认同,需要讨好这个少年,得到这个少年的好感。因为,成百万上千万的玩家,追随这个“不成熟”的人。这并非多么魔幻的虚构,而是现实。流行就是跟风,网络中流行的很多东西,都是跟风的产物,并且很多时候还是“跟风幼稚”的产物。
《神话任务》的第五集,展示的是,一个“有个性”的游戏制作者,在与“公共性”不断妥协的过程中,失去“个性”的过程。他们制作了一个名为“黑暗寂静的死”的游戏,个性就是名称中的“黑暗”和“寂静”的氛围。这个游戏获得了成功。之后为了获得更大更持久的流行,他们就要讨好“大众”,讨好“公共性”。于是,这个游戏先是失去了“寂静”的个性,变得流行;后又失去了“黑暗”的个性,变得更加流行。
最终,游戏越来越流行,但是游戏的原创者,却感到“个性”被埋葬了。
这不仅是一个“有个性”的个人悲剧,而且也算是“民主”的悲剧之一。
《神话任务》在观念上,贴近美国的民主神话。它用游戏的方式,让民主神话中的矛盾,不至于太压抑。我在看这个美剧的大部分时间里,会选择忘记它讲了网络游戏的制作和运营。我们已经身处一个更大的网络游戏中了。
《神话任务:群鸦盛宴》在苹果公司的流媒体平台apple tv+登陆,这是苹果公司入局流媒体平台的第一部网剧。在初闻《神话任务》这个名字的时候,大致感觉到这是一部欧美神话为主题的网剧,恢弘制作+精良特效,再加上苹果公司的财大气粗,这也许一部比肩《冰与火之歌》体量的"巨制“。但是在开头的3分钟CG过后,很遗憾这是一部办公室剧,而这个办公室恰恰是一个游戏工作室,也是本片中虚拟的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神话任务》的制作和运营公司。
【ps:如今游戏界,很少有公司有担任游戏制作,同时担任游戏运行。往往是游戏工作室开发游戏之后,交给一个专门负责发行和运营游戏的公司,比如国内的腾讯游戏网易游戏,就是典型的运营公司,而非开发公司】
从选题角度而言,apple tv+首部网剧的选题极其讨巧,如今这个时代人人都知道要游影联动,可是如何达到联动,或者说巧妙地达到联动是摆在所有电影制作公司面前最大的问题。在《神话任务》之前,暴雪公司以游戏公司为主体,拿出自家最火热的IP《魔兽》系列游戏,同好莱坞第一个融资大亨传奇影业共同打造了有史以来成本最高的游戏改编电影《魔兽》。
在制作层面,《魔兽》确实达到了一个技术的颠覆,大量的CG技术和成熟的动作捕捉,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但是从内容而言,《魔兽》只能说中规中矩,一个简单的入侵与自由的故事。对于老玩家来说这段故事不够热血沸腾,对于新观众而言这个故事又显得过于中规中矩。
反观国内方面,游影联动也是各大制作公司风口浪尖的宠儿,其中《 微微一笑很倾城》用游戏与现实两层结构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一线卡司阵容井柏然+杨颖,但是无非是青春爱情网剧略带一点游戏元素而言。
在《微微》之后,《全职高手》显然认识到了前者的不足,在游戏内容上更下了功夫,把整个故事主线弄放在电竞上,这相当于在游戏领域继续深耕,挖掘出了新的话题点。
但是《全职高手》这种类型题材有必要拍成网剧吗?如果是游戏爱好者,那么看游戏直播会更好,无论是英雄联盟、DOTA2的电竞比赛要比《全职高手》之中的更加刺激更加真实,而且观众很清晰地知道某某选手的操作是如何犀利,能够感受到赛场风云变化的气息。
如果来看杨洋的颜值,那么一部恋爱校园剧不好吗?为什么给女观众看电竞和游戏呢?到底定位的市场是什么啊?
显然国内这两部游戏相关的题材网剧,显然没有抓住游影联动的关键。那么作为一部网剧,该给观众看什么呢?既不能单纯的讲游戏,又不能脱离游戏讲恋爱,满足游戏观众的同时,还要吸引那些对游戏无感或者入门级的其他观众。
显然《神话任务》给了一份不错的答卷,给一个足够引起国内所有相关制作公司思考的方向。不得不说,办公室喜剧并不是什么新鲜题材,尤其在我国,上个世纪我们就有《编辑部的故事》。而涉及到游戏公司的办公司喜剧,很好衔接了如今的年轻群体,同时也照顾了那些游戏入门级的其他观众。
毫无疑问苹果 tv+的掌门人,是一位对于流媒体市场独具慧眼的制作人,既能看到如今市场主流影游联动的大趋势,又能在其中取巧,拍摄一部老少皆宜的网剧,同时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对于苹果 tv+的第一仗而言,《神话任务》绝对是一次漂亮的开门红。苹果 tv+的潜力和眼光,值得引起我们国内的关注,好莱坞这搜庞大的巨轮正在缓缓地自内而外的更新,本不是我们国人熟悉的六大Studio时代了,工业化甚至重工业化的电影制作思想如今已经渐渐被好莱坞遗弃。新崛起的网飞Netfilx 、迪斯尼流媒体平台Disney+ 、apple tv+这些新公司,都在采用轻量化、用户为主、数据化的模式取代着老一代的制作厂。
探究游戏背后的秘密——《神话任务:群鸦盛宴》
今天聊聊美剧《神话任务:群鸦盛宴》。
片名Mythic Quest: Raven 's Banquet (2020),别名神话任务:黑鸦之宴(台)。
今年开年,一部有关游戏制作公司幕后故事的美剧上线了。
本剧是苹果TV+上的第一部情境喜剧片,狮门电视和3 Arts Entertainment承制,育碧Ubi参与制作。看演职员表,编剧演员大都是另一部著名情景喜剧《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的人马,还有我最喜欢的邪典情景喜剧《废柴联盟》的Abed加盟。
游戏、育碧、苹果、情景喜剧、废柴联盟,都是值得关注的点,于是我决定追了。
《神话任务:群鸦盛宴》用情景喜剧的方式讲述游戏行业的幕后故事。原本玩家们都只是看到游戏线上的一面,参加参加线上线下活动,顶多参加个漫展游戏展,就算十分硬核了。
玩家们如果还想要进一步了解游戏公司,就没有门路了,想要参观游戏公司内部更是不可能。现在好了,《神话任务:群鸦盛宴》直接把游戏公司日常拍给观众看,加上有育碧参与制作,完全可以充分满足观众们的好奇心。
《神话任务》大部分时候和职场喜剧差不多,但关键看点还是制造游戏的幕后故事。
为了让这部情景喜剧言之有物,育碧旗下Red Storm(红色风暴)工作室还真的弄来沙盘系统做了一个中土世界风格的网络游戏环境。
光是这份认真的劲儿,就值得为创作者们点赞。
当然,也因为是育碧参与制作,在剧中可以看到很多育碧出品游戏的影子,《刺客信条》《魔法门》,这些能够和中土世界搭上边的著名IP在剧中纷纷亮相。如果本剧搭建的是现代风格,估计就会看到《看门狗》《孤岛惊魂》《汤姆克兰西》的彩蛋了。
《神话任务:群鸦盛宴》围绕一家制作大型MMORPG《神话任务》(Mythic Quest)网络游戏工作室。
剧中角色并不算多,担任重头戏的是游戏工作室的创意总监Ian和首席工程师Poppy。
Ian是《神话任务》的项目发起人,正是他的点子构建了这个剑与魔法的奇幻世界。他经常灵光一现,诞生出很多新奇的点子,让玩家们喜爱不已。同时他也是一名极度自负的人,刚愎自用,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别人抢他的风头。
Poppy是一位极富编程天赋的超级程序员,几乎没有她不能解决的技术性问题。不过她带着一些自卑情绪,长期生活在Ian的阴影下,渴望得到别人认同。
David是负责管理这个工作室的总管,说起来是工作室的最高领导,但是实际上,各方面能力都不出众,主要任务就是维持这个部门的和谐稳定,以及作为众人撒气的对象。
Brad就是《废柴联盟》里的Abed,这次化身守财奴,担任游戏营销总监,想方设法让玩家氪金,掏空玩家口袋。
CW Longbottom曾经是星云奖得奖作家,负责为《神话任务》编写背景故事,老人家一把年纪依旧保持着对奇幻文学的热爱,在于年轻人的交往之中,相互影响。
Rachel和Dana两位萌妹子是工作室里专职负责体验任务,抓bug的人。她们从事着所有游戏迷最向往的工作,但其实这份工作并不轻松。
新来的助理Jo思维敏捷,而且思路异于常人,每次处理问题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向,而且往往是错的离谱的方向。
就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神话任务》,他们将带领观众们近距离体验游戏工作室的日常。
本剧是育碧诚意出品,那么出有点bug太正常了。
说实话,如果《神话任务》里没有bug才不正常,才让人怀疑是不是育碧出品的呢。好在这些bug都在编剧可控范围内,说是bug的时候就是bug,说是彩蛋就是彩蛋。
“我是你爸爸”和“我是你儿子”。
父子梗真的是经久不衰的万年梗,从太空肥皂剧《星球大战》到中世纪魔法世界《神话任务》,经典游戏中《战神》《刺客信条》《铁拳》,都是屡试不爽的招数。
在这里也拿父子梗说事儿,不知道算是致敬呢,还是揶揄。
短短9集《神话任务:群鸦盛宴》中,最亮眼最有深度的正是正中间的第五集《黑暗寂静之死》。
即便把《黑暗寂静之死》单独拎出来,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短片。《黑暗寂静之死》算是在讲《神话任务》前传性质的故事,故事里一对年轻男女因为热爱游戏相遇相爱,走到一起。他们将自己脑子里的奇思妙想开发出来,游戏主打元素就是“黑暗”“寂静”和“死亡”,在游戏里,玩家能做的只有历经各种磨难之后,走向不可避免死亡结局。游戏丧且充满哲理,隐射现实又充满趣味性,一经推出变火遍游戏圈。
游戏大卖后,财富地位纷至沓来,夫妻俩也因为创作理念不同而渐渐产生分歧。男人不断地向市场妥协,向金钱势力低头,《黑暗寂静之死》的主打元素一个个被消失;女人则坚持要做原汁原味的个性游戏,绝不像市场妥协。
《黑暗寂静之死》的遭遇很像很多我们熟悉的游戏,某个游戏当年独立制作出品时,惊艳各方。紧接着独立游戏被大公司收购,紧接着推出续集以及衍生作品,迫不及待地想要变现,而后续作品也渐渐失去了原有韵味。恐怖游戏甚至变成了幼儿游戏,真是莫大讽刺。
说实话,能够把兴趣做成职业,能够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能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何尝不是人生最大幸事。《神话任务》里大部分人都是秉持着对游戏的热爱在工作,除了少部分商人在追逐金钱的刺激,大部分人都记得做游戏、玩游戏的那份快乐。
做游戏就像做任何事情一样,凡事都讲究一个“不忘初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最初出发时的想法,千万不要忘记当初对游戏的挚爱、初衷。
说句老掉牙的话,愿你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探究游戏背后的秘密,
寻找游戏最初的快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虽然海报和名字真的是粗制滥造,但看到是游戏制作团队的题材,还是很感兴趣。起初对它的期望很高,希望能达到《硅谷》的那种高度,但目前看完前三集,只能说大失所望。
这部剧显得很不专业,比如说第二集,营收总监居然把商城所有道具免费出售,而且这还不是那种短暂的BUG,而是至少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的灾难。
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好吗?不仅会完全打乱游戏的平衡,还会影响游戏的环境、公司的声誉、玩家很可能大规模AFK,这对于任何一家游戏公司都是巨大的危机。
而我们剧中的团队是怎么面对的呢?团队不以为然,就像过家家一样打个哈哈就昏过去了。
首席工程师居然说:这没事的...
这种业余的表现连我一个行外人来看都是可笑至极的,真不知道这样的团队是怎样做到世界第一MMORPG的。
还有不专业的地方体现在第三集,游戏里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纳粹团体。首席工程师召集了很多玩家在线上开了一场和平集会,然而却被全副武装的纳粹玩家屠了个遍,最后打了胜仗的纳粹玩家还在现场集体做纳粹军礼。
这也是非常严重的事件,而且规模还很多,时候肯定会在社区、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媒体也肯定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然而,很神奇的是,居中这样的事情发生后,网络和现实中没有一点反应,仅靠游戏团队把悄悄地纳粹玩家都移到一个单独的服务器就结束了,还非常得意的说这些玩家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存在于一个特别的服务器当中。
那么我就想问了,这样一个势必会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官方为什么不会出来做申明,告知公众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消除玩家和网民们的不安和怒火。
这样的流程才是生活中正常的流程,可官方做出了申明后,那些纳粹玩家不就知道自己是被锁在特殊服务器了?那游戏团队搞这一出到底有什么用?
而且,他们根本就无法判断在这批纳粹玩家之后,哪些新玩家也是搞纳粹崇拜的,那他们要如何去发现和解决呢?
这根本就没有解决问题,团队怎么就毫无后顾之忧的开香槟搞dinner party了。剧情的深度挖的根本就不够。
电视剧的选角也是相当不靠谱的,特别是女助理和首席工程师。女助理一直在搞完全反智的事情,作用完全就是负的,看得想打人。
首席工程师也不想说了,真的完全不像是一个工程师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像一个员工的样子。自
始至终脸上透露的表情都很夸张,台词说话都很浮夸,特别是截图时一帧一帧的去看,那扭曲的面部表情都不能用喜感来形容了。
除了面部的扭曲,它的行为举止和人物深度都只能用不知所云和肤浅来形容了。还是以第二集为例,当面对昂贵道具全免费以及高难度副本被“作弊”玩家打穿时,她除了说“这都不是事儿”以外,居然还说:我们可以加大副本难度,修改武器的强度....
我勒个FUCK啊,这样的游戏到底是怎么样做到世界第一的啊!!!遇到这种恶性事件,不应该是立即封锁BUG,然后追回道具吗?或者实在不行回档啊,你这样一个高管都说的是些什么啊?!因为自家的BUG,而削弱武器强度,那这游戏是不想运营了吗?是想看见大量的玩家AFK吗?
原本我看到是育碧和苹果合作推出的剧,我还以为在专业问题上会比较靠谱。结果看到现在,我真的怀疑除了根本没有了解过游戏行业之外,他们到底看没看过游戏的新闻...
而育碧,我想可能他们除了过程动画之外,剧情内容上完全没有介入吧...
本来打算开来看看就算的连续剧,没想到超乎预期的好看,竟然一看就直接看到完。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Poppy的表演,虽然Poppy外貌平平,但是可能就是造型上非常适合这个角色,而且他浮夸的表情配合理性的性格非常有代入感,感觉就是中间阶层被老板玩弄但是又有很多机会吐槽,所以看了特别过瘾。
笑点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内容整体非常吸引人。另外一点就是Apple TV+竟然有日文配音。日文配音的配音人员实在是非常专业。Poppee Shoe翻译是Unchi Shu-zu。添我那东西也翻译为nani-wo-nameru。懂日文的人真应该听听日文配音版,非常赞
育碧+APPLE为了表达:“如果你找不到能玩的游戏,那就自己去做一款”拍出了一个游戏团队如何就关于创造理想原型和让步市场两者平衡间来回内部厮杀的真人职场战斗故事……这些矛盾在我们学生作业时代就是老朋友了,在DDL面前做着取舍,日常对话就是“唉……我昨晚关了电脑之后还在脑内建模到失眠”“?我也是!”
在现实世界的团队合作任务里面,大概本人经常更站豆子的立场,是会为了守住原型+尽一切时间、物资把东西做得更完整,而去跟负责盯住时间+人际+评分教师意见(职场上改称甲方意见)走向的队友们商量(吵架)、反复决裂与和好、甚至天天想扔掉一切去单干的地步。
但其实每个人都会在豆子和博士之间的立场转换,当我们是因为个人力量不足而需要聚合成一个团队去完成事情,我们就会用集体的利益最大化的眼光去挑拣出他人身上有益于集体的资源,是的,不够好,就是不会被选上;不被选上,同时也无法服气被选中的方案,一起成为它的孕育者,就像豆子也只能承认“没有团队合作你的梦想就永远只是个梦”,然后带着自己破碎的梦离开。
最难受的是,有时候足够好的东西,不够时间,或者不在这片时间里,也要夭折。但有魄力的人能够捉住后者境况的机遇点,成功了,我们就称之为划时代的设计。豆子的坚持其实有可能是过时,也有可能是超前,但在这个剧里面,已经没办法验证了,所处的团队更需要生存,而非进化。
在这点上,倒是觉得其实有更体面的解决方法,不是把所有东西都粗鲁地毁掉,让一切美好变味。如果一定要想跟着市场行动,但是初代的目标与之背离,那就应该有开新项目的勇气,而不是强行让初代异化成一个四不像赚钱机器……(类似于权游的电视剧版,火影后续的嘴遁无极限……)万事开头难,但不能又装又立对不对?那样可做不出什么好东西。
已经确定的是,黑寂死1,是一个粗糙但是完整的好东西。被市场克服了黑,克服了寂,甚至克服了死亡以后,它已经不是“我”了,也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但这样的“我们”是市场所指的捞钱利器,虽然也就捞那么一会,然后熵增,啥都不剩。
在市场布的局里,我们所有人终究都不是资本的主人,资本是工具,是水,载舟,覆舟。想要逆水航舟?技术升级才是前提,总有一天,舟还能离了水,虽然到时候又有新的挑战要面对了。而我们现在只是在市场上划着小舟,聪明的人趁着间隙见缝插针夹带很多私货,这就是为什么隐喻和抽象总是这么好用。
就像这里面反复提到的“我的游戏”和“我们的游戏”,一开始可以是“我”的,但当大家选了“你”,决定要实现的时候,“我”就不能只是自私的“我”了,是“我们”。“我们”必然重塑“我”(因为“我”始终是有偏差的)的原型,必然充满妥协,必然充满权力与斗争、互相阉割。这就是为什么我始终讨厌过于庞大的集体,这大概也是上不得台面的怪癖。
所以,“我”要先把小事做好吧。
找直播主来“带货”、NPC角色、设计关卡和当中可能引起的文化争议还有码农队伍里缺失的女性力量喊话;即使完全不懂不接触游戏,都能大概知道里面很多梗,更不用提爱好者了。初看下来很惊艳,因为Charlie和Rob几乎是在创作一部电视剧的同时,也大概潦草写了个游戏(第五集作为独立集阐释的创作思路和游戏变革历程,也够认真了);剧集在推进的同时,观众也得以窥见这个“山寨”游戏的创作进程,会有很强的完成感。虽不满足当中大多数新演员表现欠佳,但却觉得至少看到了喜剧里很不一样的东西—那种感觉接近于某个时候的《硅谷》或是早期时刻的TBBT。
还行吧
育碧和苹果tv出的剧,不好笑,看了1、2、5集。不好笑,梗都挺没劲的,主要还是这几个人都不像员工…也不够养眼,换一批养眼的人这剧能涨分。第五季有点意思,算是致敬了热爱video game而创业或因video game走到一起的玩家们
DIE LESBIAN!
独立剧情的第五集真的很棒,值得多给一星。短短半个小时却感觉什么都看尽了
育碧自黑,3A开发版《硅谷》。
游戏公司的背景很戳我,不过剧情好俗套。和 硅谷 比,没有那么有趣。除了poppies是Ian的儿子真是惊吓到我了。
包裹着游戏外壳的办公室喜剧,只是每个人的性格特质都太好概括了,游戏里的重大开发节点也都是直接拿结果,或创意总监一言堂,反倒是第五集独立而出彩
近期最佳,太好看啦
ep1暂停,基本看出风格和走向了
之前以为是将虚拟现实的题材,其实还是创业故事的办公室喜剧,独特之处在于游戏开发背景和游戏产业生态的设定,直到疫情特别集肉眼可见增长的预算水平之前MQ这个游戏作为剧情「副本」的制作细节都非常粗糙,角色和主线初期磨合感也很难忽略。但灵光一现的部分诸如对职场女性话语的重视,化用星战电影探讨幻想和生活互为表里的事件,疫情时期最大程度利用受限条件放大角色互动和观看趣味的拍摄巧思,都是同类喜剧缺失已久的珍贵火花。尤其第五集岔开一笔的「番外」,试图浓缩所有搭档合伙在创意和利益面前必然分歧的「神话」,同时也成为砌入主创命运,和剧集打造不合时宜的史诗氛围构成环形的谶语或警醒。
在美剧网上盲听基本演绎法时看到《MQ》,看封面和名字,以为是精灵神怪的中古世界,没有点开;昨天在抽屉上看到介绍,于是开始看(主要因为是喜剧),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地把第一季9集全看完了。每个角色都有可爱可很可怜之处,希望第二季更多地展示游戏制作这块专业内容。艾恩这个角色,有胡子和没胡子的时候真的差别好大,所以想变得更男人一定要靠络腮胡;波比说话时嘴巴总能够呈现三角形,很奇特;大卫这个角色实在是选角正确,我到了第四集才记住他的名字;C.W.的情妇梗请发挥到第二季罢,最好真的来一位情妇到办公室;布莱恩真是将金钱至上演得淋漓尽致;比起米歇尔,我更喜欢看HR的那位;没想到黛娜这个角色是《人人都恨克里斯》里的小妹,女大十八变啊……第五集实在是太棒了,总觉得女主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错过,除了悔恨无它。
居然一口气看完了。再谈游戏研究这部剧绝对绕不开了……当然影片对游戏界面的运用还可以更加自觉一点,现在还停留在题材特色上而没进入真正整合的形式技法上。第5集做出了史诗感,非常厉害。不过最高分我可能还是会发给第10集,算是新冠special吧,但是这就是那种真正基于形式(画框-连线-媒介本身)的构思,男女主打破视频电话/门/隔离相互拥抱那段太煽情了,而且真正用活了媒介特性。而且居然还有个相当厉害的16屏奇观场景,可以的!
最大的问题是主创没有在类似的环境呆过。《硅谷》能火很大程度上因为Mike Judge当过程序员,本剧除了跟主题“无关”的第五集之外(也出了“1997年的DC”这种马脚)全都只是概念+段子,缺一个在类似环境呆过的人是致命伤。没有第五集的话最多两星。
游戏业从业人员爱死这部剧了,各种刻板印象但是看着好好笑。第五集和第十集封神
看到第五集上来打个五星,从探讨女性在游戏行业的角色,到互联网公司的社畜生活,网络时代对hate group的处理,乃至第五集回忆杀的创业情侣终成陌路,既有喜剧又有叹息,育碧很舍得自黑也很识货,早早预定了第二季~
育碧除了会种土豆还会拍美剧!
运营游戏,只是故事的表皮。这个美剧实质上是拿民主社会的一些现象当笑料。它不是告诉你游戏是怎么运营的纪录片。
当背景音的情景喜剧烂梗好多真是笑死我。深刻体现了公司里每个人都觉得别人是傻逼的现状(x
这名称的确太劝退了。但很棒,非常棒。作为第七…第八…第九艺术,游戏这种载体还非常新、对泛观众非常陌生,但游戏的本质早在亿万年前恐龙幼崽的嬉闹中刻印在我们的dna里了。它是对生活的演习、是借助幻想完成的对自身的填充,是成长、是经历,是故事。游戏人,也一如百年前在舞台上深鞠一躬的表演者,如千年前浪迹街头的吟游诗人一样,是故事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剧把游戏放回背景、在深植游戏文化土壤的基础之上(感谢育碧友情赞助过长空镜CG),寻找到与广义生活的共鸣,寻找到人与人的连结,这本来就是游戏在做的事情啊。无论如何请至少看看第五集,哪怕只看第五集。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挣扎与得意、折戟与成功,才有了今天无数人共同生活其中、只存在于幻想的游艺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