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年杨家将》的一点感想 谨以此文赠给七位少年将军 记得我第一次看杨家将是无意转到电影台的时候电视就在播的《忠烈杨家将》。从此,对杨家将印象深刻。 然而与《忠烈杨家将》不同,《少年杨家将》除了金沙滩一役的惨烈之外,多了许多日常生活的场景。有笑有泪,使得这个故事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北宋时期,积贫积弱,皇帝庸弱,奸臣肆橫。朝廷处于衰落的边缘,边境动荡,各方少数民族都企图逐鹿中原一统天下。虽然社会上商业及市民文化极度繁荣,但是社会不稳,人心惶惶。此时,朝廷懦弱,皇帝怯战,武将虽尚在,但多被奸臣所控,沦为固权夺位的工具。武将不战,辽人屡屡来犯,朝廷屡屡议和,治标不治本。在这个浑浊的局势里,杨家确是一股清流——忠君爱国,宁战不和,宁死不屈。与潘仁美不同,杨业是个真正的武将。他做了一个武将该做的事,护国护民,尽管朝廷主和为多,他还是执着地带兵出征,苦守边疆。在我眼里,杨业是个不二的真英雄,而且他的妻子佘赛花也是出生于将门的烈女子。虎父无犬子,杨家的七个儿子,个个少年意气,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战无不胜,辽人闻风丧胆。杨家将,成为辽人的克星,一支往年不败的勇者之师。 我以为,真的以为,这一支不败的军队真的可以一直保卫大宋很久很久,久到辽人不敢再来到中原造次,久到狼烟可消,天下太平。倘若没有金沙滩一役,或许是,真的可以实现的吧。 我心疼那些少年,那些汴京城里少年将军。尤其是延昭,汴京城最明亮的少年。历史上六郎真正的样子我无从得知,但我非常喜欢胡歌演的六郎,他演出了我心中六郎的样子。 最初的最初,六郎也只是个孩子,乖巧懂事,顽皮淘气,锋芒初露。最初的最初,六郎还不是杨家军的一员,战场和军营总有父亲和大哥们撑着,他每天会和七郎到市集里逛逛玩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偶尔做做技术宅搞些小发明,等哥哥们有空就缠着哥哥们练功切磋。我还记得他舞枪的样子,记得他拉弓射箭的英姿,记得他驯服烈马的骁勇。我还记得,他曾经也不曾知道战场的残酷,只是单纯地有着一颗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心心念念想像哥哥们一样跟着父亲一起出征破敌。我还记得,百水城一战,他刚刚参军,他失散多年的四哥也刚刚回来,那时,杨家军陷入僵局,他奇兵奇谋,与四哥里应外合,一战成名成为少年将军。我还记得,那时候他刚刚和柴郡主相遇相知,约定着等他取胜金沙滩回来定会娶她过门。可是,谁知道呢。谁又会知道呢,金沙滩一役,竟会如此悲凉的结局。前一晚全家人还坐在一起喝着爱心汤,吐着桂圆核,那时的他们都不觉,金沙滩一役,七子去,一子还。 潘仁美令杨家先行,暗地里勾结辽人暗算杨家军。五郎快马加鞭赶到皇上那里秉明真相,奈何皇上猜忌,心里早就对功高盖主的杨家军有所忌惮,并没有增派援兵。被辽人前后包抄的杨家军孤立无援,只能拼着苦苦支撑。 “我们被辽军重重包围,大哥为突破封锁,被辽人凌辱而死。二哥和三哥去追击萧太后,回来的时候就只剩下两具遗体。还有七弟,他为请援兵,陷入重围,万箭穿心,力尽而亡。四哥为了抢回二哥三哥的遗体身中剧毒,我把他扶上马背,冲出重围,可是结果,在悬崖边上只找到了他的埙。” 这就是杨家将的最后结局。七子去,六子回。我在最后哭去了近半包纸巾,在我看到八妹小手拉住七郎染血的战甲拼命摇的时候,眼泪像缺堤般滚落。那是八妹最喜欢的七哥阿,那是一直会陪八妹一起玩的七哥阿,那是最会吵吵嚷嚷的七郎阿,为什么就这样安静地躺在这里了呢?去的时候,大家明明还是好好的,一个个都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从小失散的四郎才刚回府,几位哥哥新婚燕尔,小七连媳妇还没取呢。回来的时候,怎么偌大的天波府一下子就如此清冷了呢? 金沙滩的惨烈,是时代的悲剧。 昏君 奸臣 野心 谗言 功高盖主 猜忌 如此关键词拼凑起来,杨家的结局并不难以估算。杨家满门忠烈,只可惜了那些一心热血手握长枪的往日少年。 男人的成长,都是血与泪的史诗。金沙滩一役归来,六郎早已不是昔日那个空有热血的少年。战场的残酷,背叛与出卖,亲人的离去,他不得不成长。五哥因为自责自己没有及时赶到帮助杨家军,心理已经濒临崩溃。六郎是杨家振兴的唯一希望,只有他,能够重振杨家军,继续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使命。所以他不忍履行承诺,他不忍心娶郡主过门,他自知自己的命已经不是属于自己的,他随时都可能会像哥哥们一样战死沙场。所以他说:“现在分开,还不迟。”表现得成熟稳重,仿佛像当年他的父亲和哥哥们那样。 43集看完,又笑又哭,为大宋昏庸的皇帝感到羞耻,为杨家的悲壮感到痛心。“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有万分之一和平希望,杨业定将全力促成之。”这是杨业在金沙滩说的一句话,他不喜欢战场,但即使终要回到他最不喜欢的战场,还要带上七个儿子,他也还是去了,因为他希望“以战止战”,在锋利的八支杨家枪下,快速地结束战争,这是杨业的理想。但是这种理想于宋朝这样时代终究太过恢宏,所以注定是要失败的,却更显珍贵。 犹记当年汴京城 出鞘剑 杀气荡 千军万马独身闯 但愿今日,往日少年,赤血长殷。 『关山横槊 谁可补天 碧血长枪 昨日少年 孤影归途 不见烽烟 一笔千秋 后人心间 风起 云散 』 ——《风起时》 2017.4.14
这个剧我是在地方台看的,没有上星挺可惜的,这么用心的剧应该被更多人喜欢看到。说下我比较喜欢的角色吧。胡歌的六郎,我觉得这个角色和林殊好像,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都有个情趣相投的郡主恋人,都曾在一场大战后独活,也都背负着希望与仇恨继续活下去,看这个剧真的好像看到了梅岭之战前的林殊,作为一个有幸活下来的杨家人,他身上背负着巨大的责任,国仇家恨,也让他一夜之前成长了起来。他的官配柴郡主我也很喜欢,还演过《聊斋奇女子》里的侠女,脸肉肉的,非常可爱!造型也很简单大方,可惜后来不怎么演戏了。还有就是刘诗诗饰演的老四媳妇了,我那时候还不认识她,不过长得白白嫩嫩,脸还有点婴儿肥,玉雪可爱的!和现在的感觉不一样,超级萌啊那时候,好像是刚开始演戏吧,演的也非常不错。好想抱怀里揉揉脸啊!
开始看《少年杨家将》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里面的帅哥很多——何润东、陈龙、胡歌、彭于晏、袁弘、翁家明……这样的帅哥阵容,我这待字闺中的小女生又怎么可能抵抗的住??纵然是耳熟能详的情节,也要看上一看。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看,我喜欢上多了这部电视剧——喜欢它,绝不仅仅因为帅哥。
以前听杨家将,看杨家将,总是被一种沉重的心情所包裹。这段满门忠烈的故事片段无论用什么形式传扬,总是那样的铿锵。无论是在说书人的语调中,抑或写书人的字里行间,更或是电视剧中的台词唱调,都是一些掷地有声的高歌赞扬。让人心底不免过于悲戚,以至于不忍再看,不忍再听。然而这部《少年杨家将》却又笑有泪,有乐有苦,让这段九曲回肠的故事不再沉闷,多了些许不一样的风景。
过去看杨家将题材的小说电视,它们总是将焦点集中在某一个“郎”身上。总让人有种窥一斑而不见全豹的感觉。但是这部电视剧却全面展示了四郎、五郎、六郎、七郎这四个人物。四个风格各异的铮骨男儿演绎一段段风格迥异的爱恨离愁,让人流连忘返。
对于四郎,我最熟悉的桥段莫过于“四郎探母”。无论这期间历经怎样的波折,四郎的结局都是迎娶银镜公主,成了大辽的女婿。曾经一度不喜欢四郎,认为这个懦弱、虚伪的人不配成为杨家将的一员。纵然看了苏有朋版的四郎,也仍旧无法对这个人释怀。但是,何润东版的四郎,却让我在看完了这部电视剧之后感到惋惜。
他是15年前被父母遗留在战场上的孩子,15年后他怀着仇恨的种子回到父母面前。他恨这个抛弃他的家庭。但是,15年前的真相、父母的牵挂、兄弟的爱戴,使他掩埋了内心的仇恨,接受了“杨四郎”这个名号。并在此处他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将温柔贤惠的罗氏女迎娶为天波府的四娘。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个性叛逆不拘言笑的四郎的脸上也泛出幸福的笑容。但是金沙滩吞噬了他的幸福。中毒坠崖虽然不是好结局,但至少成全了他的列骨铮铮。不幸地是他却被银镜公主所救,并且失去了记忆……
还要多少个15年,他才能够再一次成为“杨四郎”?15年前,他被遗失战场,佘太君用15年的思念召回了儿子。15年后,他身归异国,四娘是否可以再一次召回这个习惯了漂泊的他?剧终时,四娘与四郎擦肩而过,却终归陌路。心里不免泛起遗憾。
五郎,一直以来对于他的认识都不深,仅仅知道一个结局。这个人最终看破红尘,归隐佛门。五郎是个武痴,身手了得。但是,他却给自己背负了太多的包袱。所以最终心归佛门也就可以理解。
他是父亲杨业最器重的儿子,为人稳重,武艺惊人。甚至于在百水城一战中,杨业差一点就将整个杨家军托付给他。但是,他却注定无法成为杨家的顶梁柱——他总是背负的太多。八妹被耶律斜绑架,他认为是因为自己在在战场上羞辱了耶律斜的结果,久久不能释怀。关红(后来成为五娘)因耶律斜所逼,难以接受五郎好意,他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杨家军命丧金沙滩,他也认为是自己没有能和父兄一起杀敌的结果……他总是将过错独揽,沉浸在自己的“罪恶之渊”。
也许有些过错他可以背负,但是看到自己父兄惨死沙场,自己却被自己的妻子带到了安全地带。纵然是五娘的错,但是他也仍旧无法原谅自己。这是五郎的宿命——他无法原谅自己。所以当最后,六郎成家,天波府回归太平之后,他释然了——他放下了一切,所有爱与恨,遁入佛门。接下来的一生,他忏悔也罢,祈福也罢,他与这个喧嚣的世界,与这个忠烈的天波府,与这个爱恋的妻子,都再无瓜葛。
七郎,家里除了八妹就是他最可爱。然而就是这个可爱的他却演绎了整部戏里最令人窒息的死亡。在看完整部电视剧,回想起七郎仍旧会有一个温暖的感觉。但是,这个傻里傻气的大男孩最终也是个忠烈男儿。为国、为父、为兄竭尽全力,最终万箭穿心,战死沙场。只可怜他那仅仅结婚一天的新娘,翘首望夫,等到的只有回忆。
最感动七郎的那颗善良宽广的心,一次又一次融化仇恨。无论是小琳还是仇木易(四郎)都被他的天真善良所感化。他用喜剧的心态和行为终结了无数的悲剧。然而,最终却没有终结自己的悲剧。看他万箭穿心仍不忘手中海誓山盟的信物,无限悲戚自心而生。
六郎,这个最终继承家业的人,在父兄相继离去之时,最终支撑起天波府。对于六郎,过去了解也不是很多。只是知道杨家将唯有此人幸存下来,为以后的杨家将以后的故事奠定了基础。但是,不得不说,我很喜欢胡歌所诠释的杨六郎。
他曾经顽劣乖戾,常常闯祸,是父母最担心的一个孩子。但是他不曾想过改变,仍旧天真潇洒的闯祸,生活。然而,是什么时候这个顽皮的孩子开始转变?是父亲将他带入军营,让他明白战争的残酷?是看到良臣在得知太宗篡位仍旧忠心臣服,让他明白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是柴郡主和潘影的爱,让他明白情义?还是看到父兄惨死,让他知道振兴天波府,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六郎在潜移默化地转变着,从一个不经世事的公子哥儿转变成了一个处事不惊的大将军。这个过程并不做作,但是耐人寻味。
六郎的结局是圆满的,他和柴郡主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天波府经历大劫之后,仍有这样一段佳话,留给观众在擦干泪水之余仍有一丝欣慰,那颗被生离死别折磨的心也被稍稍平抚了一下。
除了这些“郎”,仍旧喜欢佘太君和耶律斜。
佘太君可谓是贤妻良母的典范。为人妻,他体贴丈夫,柔情似水;为人母,他教子有方,持家有道。她用她的心,她的情,她的义,她的理去处理、去理解、去感化发生在天波府内外的每一件事情,从而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儿子可以独当一面。当丈夫儿子奔赴沙场,她和所有人妻、人母一样,日夜祈祷。当丈夫儿子战死沙场,她收起悲伤,带领杨门女将接手夫业,保家卫国。做女子如佘太君,不枉今生。
耶律斜身为辽降,虽不是正人君子,却也有情有意。虽然也做了些绑架、下毒的勾当,但是内心仍旧有一股正气来支撑自己的言行。他爱惜他的兵将,他疼惜他爱的女子,他怜惜无辜的生命。他英勇,他睿智,他果敢。只是他生错了时代,生错了国度。如果他没有遇到杨家将,他也许可以青史留名,成为一代名将。如果他生在宋朝,也许可以与杨家将并肩作战,结交一群生死之交。只是可惜,那一切都是“如果……”。所以,最终他选择了放下,放下了对将军的身份,放下了战胜的渴望……至于他会不会如同五郎那样放下一切红尘烟嚣,每个观众心底都有自己的答案。
看完了《少年杨家将》,对于这段故事又有了别样的感觉。七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七段生离死别的情感纠葛,七种为人处世的心态……不要问我最喜欢几郎,我自己也糊涂。若非要我回答,我就引用一个网友的话:我最喜欢杨业!!没有他哪里来这些铁骨铮铮的好儿郎?!
虽然关于杨家将的故事曾经多次被搬上荧屏,但是对于不少90后来说,2006年的《少年杨家将》大概都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部关于杨家将故事的电视剧了。十多年过去,如今再回忆起这部剧,我仍依稀记得天波府中少年们飞扬的笑脸,以及战场上立起的飘扬的旗帜。
这部电视剧的定位是,改变以往杨家将故事的悲壮色彩,意图以轻松幽默的手法,展现杨家七子的少年风采。同时,七子中的四五六七郎又各有一条爱情线。爱情线的加入,大大增加了这部以浓重历史作为背景的电视剧的可看性。正所谓“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部剧的虐点也正在于此,意气风发的好儿女们,终究被踏碎在政治和战争的铁蹄之下,令人扼腕叹息。
有趣的是,历史上可考的杨家将只有杨业、杨延昭以及杨延昭之子。而且历史上的杨延昭,也并不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而是长子,原名杨延朗,后改名为杨延昭。中国通史《澶渊之盟》中讲述了“冰冻遂城”的典故:杨延昭驻守遂城时,十月里天寒地冻,辽大军压境,于是杨延昭命令士兵以水浇城墙结成冰冻,整座城仿佛铜墙铁壁,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这位杨家将,一直驻守北方20年,最后马革裹尸,也是极具悲壮色彩的一个大将了。
或许是我国人民向来对这种忠君报国的故事有着格外的偏爱,民间流传的杨家将虽然仍旧摆脱不了悲剧色彩,但是流传的故事不仅将孤零零的一个人扩展成既有家国大义又有脉脉温情的一家人,变得有血有肉,而且经历也更加传奇,也因此能够在千百年后依然打动今天的我们。
虽然和许多前作一样,《少年杨家将》这部剧在人物设置上也跟我们了解到的历史不相符合,但从剧名上就可以看得出,即便同是以杨家将抵抗大辽为背景,但是整部剧的基调还是建立在“少年”之上。于是,相较以往的多部杨家将题材的影视剧,这部剧将着眼点放在了“成长”这个有笑有泪、有关青春的主题上。
而这个主题精准地抓住了这部剧所针对的受众的心——当年痴迷胡歌的谁不是十几岁的少年少女呢?
这部剧是唐人早年和华谊兄弟合作投资的,演员方面,唐人推出自家小生胡歌出演杨家七子中的核心人物六郎杨延昭。 彼时才24岁的胡歌,因成功出演《仙剑奇侠传》里玩世不恭的“李逍遥”一角,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男星。凭借身上那种自内而外的阳光少年感,在剧里扮演具有典型成长意义的杨六郎也分外耀眼。起初,杨六郎从未涉足过战争和朝堂,生活在父亲和兄长们的庇护之下,过着无忧无虑甚至还有些叛逆的贵族生活。之后,金沙滩一役,七子去六子归,亲眼目睹兄弟惨死的杨六郎,决定扛起杨家忠君爱国的大旗,守护一方疆土。
杨家七子个个气宇轩昂,个性十足,如六郎七郎,少不更事、顽皮捣蛋,一朝披挂上阵、卫国杀敌,在经历变故中不断成长,收敛心性、承担重任,直至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十几岁时的我们,看到七郎死时那一幕,手里攥着那条红丝带;看到六郎归来时,家人迎接到的只是白布下一具具尸体,谁不是一边哭红了双眼,一边夸着好儿郎?
无论是清一色年轻养眼的青年演员,如胡歌、彭于晏、刘诗诗等, 还是故事的剧情安排,如前期杨府中戏份多温馨诙谐,天波府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能轻易牵动我们的心。而早已知道了结局的我们,知道前期的他们笑得有多么灿烂,后期就会有多么虐心,因而格外珍惜那种不能持久的美好。聪颖洒脱个性张扬的六郎、善良单纯天资平平的七郎 、还有杨府团宠八妹,杨府里的剧情大多围绕他们三个展开,他们是天波府指向命定悲剧结局的路上最亮眼的风景线,也是观众情感的落脚点。
有人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少年杨家将》这部剧,或许它表达的悲剧性,不在于把一个几经演绎的悲壮故事用不同的人再表演一遍,而在于让观众足够领会到杨家少年郎的风采、感叹这种年少和热血的可贵后,再用死亡一举摧毁它,令人体会到一种凤凰涅槃的悲壮感。
金沙滩一役,杨业在李陵碑前以死明志,七郎遭敌军万箭穿心,而六郎满脸是血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呼喊哥哥们的画面,都只残忍地向观众传达了一件事:回不去了。
谁也都回不去了,都说七子去六子归,可是带着父亲兄弟尸体回去的第六子,还能继续做那个向往自由想当游侠的杨六郎吗?
也许你已经不记得这部剧的具体剧情了,但或许你还会哼唱它的主题曲《诀别诗》,胡彦斌在音乐方面无可指摘,他创作的《诀别诗》以中国风为元素,与电视剧主题和意境相辅相成。杨家七子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均像歌词里所唱的那样“诀别诗,两三行,谁来为我黄泉路上唱。”夫妻诀别、父子诀别、兄弟诀别,每一处诀别都令人肝肠寸断。甚至他们中有些人来不及说一声再见,杨家出殡时,白绫翻飞,还未过门的七郎媳妇金娥只能远远树林后,默默为七郎送行。
在那样的环境下,好儿郎一身是胆,儿女情长只能往一边放。歌词与意境完美相融,配以古典音乐风格,加上胡彦斌细腻的声色和唱法,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都是杨门女眷送夫出征的不舍与担忧,以及杨家将持枪杀敌、衣带翻飞的英勇和无畏。
如果说《诀别诗》唱出的是儿女情怀,那么《二十年》这首歌则无疑是慨叹男儿热血。如果结合这首歌去看杨延昭最终的结局,几乎忍不住要泪流满面——历史记载,杨延昭镇守北方正是20年。剧中杨延昭是从金沙滩一役后,一夜间完成了成长这一疼痛的历程,独自挑起了杨家尽忠报国的重担。
虽然电视剧戛然而止于杨家将前期故事,但看完大结局,听到《二十年》又响起,总会忍不住想起,杨延昭走向作为将军最后的归宿时,他会不会像歌词里所说的“有兄弟有烈酒就能取暖”那样,想起曾经喝烈酒谈理想不惧冬日寒的时光?
不过是,歌声回荡在耳边,徒留观众感叹罢了。
(微博/微信:天生这么红)
两年前在最忙的时候,两个通宵看完了第一遍,记下了一个温馨的,亮色的却略带悲伤的杨家男儿的故事,走心的却是一位同样年少的辽国将军。
第二遍完全是被花痴的心思牵着,沉迷于耶律将军的浪漫,叹息着他求而不得的爱情,心心念念以至满眼都在寻觅着与他有关的点点滴滴,他喜欢的女子,他效忠的大辽,他对族人下士的爱护,他对杨家男儿的敬重。纠结于他未完成的爱情,恍恍惚惚地结束了第三遍,就再也不愿意打开了。
直到最近瞎逛豆瓣,又看到了这个当时自己打了5星的电视剧,发现竟然有情节是不记得的,强迫症发作,于是有了这第四遍。
这次看到的不再是某个角色,是一个群像;亦不再是一个英雄家庭的传记,是一个成长的故事;无关乎宋辽之争,只愿再无战火之乱。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有万分之一和平希望,杨业定将全力促成之,"
这是金沙滩上,杨业面对敌军所说。不是没有疑惑,不是没有担心,亦不是仅仅为了愚忠于皇上。只是为了没有战火的日子,不再动荡的社会,他愿意一个回马枪先去救皇帝而舍弃近在眼前的自己最小最疼的女儿;他愿意继续效忠弑兄夺位却能给百姓丰衣足食的日子的皇帝;即使被他保护的百姓刺伤误解也无怨言;即使终要回到他最不喜欢的战场,还要带上七个儿子,也还是去了,因为他希望”以战止战“,在锋利的八支杨家枪下,快速的结束战争。
这个杨家将的灵魂人物,从开始误解的八妹六郎,到醉红楼失去朋友一夜长大的七郎,到打龙袍中故意请辞的大郞,二郎,三郎,再到找回幼时丢失在战场上的四郎,他让一个个年少的杨家将在一个个故事里慢慢领悟什么是“小”家,什么是“大”家,战争的残酷,百姓的无辜。至此少年的杨家男儿女儿们都已成长。
倒是五郎,实不知他是否曾经领会过他们父亲一次又一次唐僧式的解说,也许他还不明白,但是他是知道的,所以才会在最后用了最决绝的方式去逼自己领悟。
但是这种理想于一个忠孝礼仪为先的时代终究太过恢宏,所以注定是要失败的,却更显珍贵。
虚拟的世界,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抒胸臆,无论理想是否偏离现实,都可以有童话里的结局。于是,最终,或许已不再少年的六郎实现了和平的理想,就连辽军的将军也受到了感化,那些只有小我的角色自然得到的是自己种下的恶果,潘家父女如此,天灵也必须,只能如此。
-------------------
都说步步惊心是数字军团,我想大声说一句,这里才是华丽丽的数字军团好吗?一众男色啊,環環的果郡王此时都只能淹没在这些或耍帅,或硬朗,或卖萌,或深情的美男下面好吗!还有一个天然萌的小八妹,当时真觉得不火没道理啊!
作为一部偶像剧,还是很有诚意的,故事讲的非常圆满,竟然还让我YY出来了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义真是不容易~
言归正传,没大红还是有原因的其实:版权问题没上星当然是硬伤,剧情也确实不够严谨,虽然在雷剧当道的现在已经不能苛求,但是也许能博得一时的热度,收视率,也不要把观众都当傻子,但凡能口碑收视双赢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观众的智商,比如潜伏,比如最近火的一塌糊涂的環環。
不得不承认,这里还是有一些为了写而写的剧情,比如六郎和郡主盗取陵墓宝藏那里,斧头是这里的重点,本来一切还算是合理,结果人家敌军以来,一句“炸了”~傻了吧~如果可以用炸的,那六郎和郡主之前还纠结斧头什么的干啥~用不着斧头,也就牵扯不出来那么多事情了~
另外,准备看的同学一定要熬过第一集里面的一大笑点啊,千万不要把这个电视剧当成喜剧啊,是悲剧的来的,悲剧的~
“五郎,吃完再战”
(只见一身戎装的将军把手伸进了一个像锦囊一样的随身包包里,我以为是什么锦囊妙计好吗!就算不是也是什么护身符什么的好嘛!结果是~~~两个栗子!)
“娘炒的栗子就是好吃”
笑cry了好吗~
最大的问题,也是唐人在这个阶段,大概就是步步惊心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电视剧的情节是用故事推故事,就是说故事的单元性非常强。这里就大概可以分成,救八妹-醉红楼-寻宝藏-四郎回家-百水城-潘影设计-七郎成亲-金沙滩-后金沙滩
这种模式,在仙剑奇侠传之前已经有了影子,比如比较早期的绝代双骄。在仙剑里面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仙剑本身就是游戏改编,游戏是什么?就是通关啊~就是打死一波小怪兽,再打另一个种类的,一关又一关。到了电视剧就是一个单元跟一个单元,但是之间衔接太僵硬,以至于里面的很多感情线发展的有的转换的过快。仙剑是可以的,因为本身游戏深入人心,大家可以相对忽略这点,但是不代表其他的电视剧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但是唐人似乎过于依赖让他翻身的这部仙剑,从演员,到风格色彩,再到这种故事模式,所以天外飞仙,到后来的怪侠一枝梅都是这样的。
不过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最为一部偶像剧,我是坚信,就算是放在现在,也是上乘的,火是妥妥的。
-------------------------------
都说了看了4遍,有2遍半是花痴的,是看一个人的~耶律斜
这名字就是高端的嘛~你看现在那小白文里面什么高富帅男主角都是复姓好嘛~单字斜,绝对是点题来的。敌军的将领,那必须是对立的,但是他绝不是坏的。
五岁猎狼,八岁打虎,十三岁的巴图鲁,辽军百万雄师的将领。杨家诸郞是英雄出少年,他们的对手自然也不遑多让~战场上厚实的辽军盔甲威风凛凛,潜入宋境一身白衣宋装,自是翩翩贵公子;那一道刻着失败痕迹的刀疤,更是为俊俏的脸上加了几分英武之气~
最爱的是那一身夜行衣,“谁也不能碰我心爱的女人”,深不可测的霸气揉着淙淙深情,实不是只会买白糖糕哄人的杨五郎可比。
该说的都说了,能做的都做了,也许是错入了这个本不是主角的故事,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上京夜下,也许还是那一壶烈酒,这是他的代价,孤独,却不再是同一种滋味~
男演员阵容现在看来那是相当华丽啊,贴纸买了好多!服装发型现在看来也很好,甚至比现在的雷人古装剧强很多
这部剧不知道为什么没上星 也许07还没有这个概念吧 当时看的dvd碟 最后几集就是高潮 连续死人更是泪点
今年看过最好的电视剧,那个荡气回肠
袁弘是五郎,胡歌是六郎,彭于晏演七郎,里面还有刘诗诗,童年的回忆啊,杨家将最后死在战场的时候哭死了,个个都死不瞑目死不倒地啊,保家卫国何其悲壮!
杨家一门忠烈,父子八人同上战场,只有两个人活着回来,何其惨烈!那个昏君!看潘仁美那一脸奸诈,真有一股冲动,想要抓起遥控器,照着他的脸砸去!!
萌点是胡歌和彭于晏!!!!!简直是热血+催泪巨作!!!我从08年拖到2010终于看完了!!!尤其记得七郎死的那集是第39集,看一遍哭一遍~~~~(>_<)~~~~ 后面的几集都是在催泪~~~~
彭于晏死的时候哥都快飙泪了
我能说自己超级爱这部剧吗?当年看得哭死我了,感动六郎七郎的明朗和后来的成长,感动于郡主和六郎的吵吵闹闹,感动于小七和杜金娥的一日夫妻……这部剧第一次认识诗诗,看这剧的时候有点讨厌耶律齐哈哈,不过后来我好喜欢袁弘
完全是武侠片,什么轻功,气功妖魔法术都用上,飞檐走壁,根本不能说什么杨家将。明星很帅,声效很差。胡歌演的应该不是六郎,他应该在演大郎。大、二、三郎都不知道戏份哪去了,剧情很奇芭,但很多人觉得很好看很历史的电视剧,设定乱改一通
推荐16至18岁男性集体观看,加强性别自觉教育;16至30岁女性自己在家观看,HC专用;大陆自产偶像剧先驱者是也.
小时候追的剧,虐得我心肝脾肺肾都疼。七子去六子回,小时候真的恨不得拿把刀把坏人都砍了,我六郎虽然回来了,但是痛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终于看完 苦的甜的痛的开心的都收了一大框 忍不住向身边人推荐 07年的剧不知比现在的剧好了多少。彭于晏演了电影,电视剧真是看一部少一部。多可爱的少年郎
怎么办~我越来越爱这个彭于晏了 太可爱了也~
大结局太虐了。最喜欢这种讲述“家国情怀”的电视剧。有些台词说的很有哲理“在顺境中做到大仁大义很容易,在逆境中做到大仁大义,才是真正的不简单”。顺便吐槽一下演员的帽子。
只看一个男人——耶律斜
最初只是冲这歌歌去看的。最后看得我气贯长虹啊!!
《少年杨家将》这又是一部看似偶像剧般的电视剧,一大堆帅哥美女,但是还是觉得我家六郎胡歌最出彩!绝对值得一看哦!很好看!
喜欢老七、老六和柴郡主
我怎麼能只有簡簡單單看過兩個字去詮釋我的整個心情。我怎能以這麼一種雲淡風輕無關痛癢的口吻去談起我這麼熱愛的楊家兒郎。如果說有時光穿梭機,我真的只想去到這個年代啊。哪怕只是做楊家的一個丫鬟呢。畢竟,我可以朝朝暮暮看到生動鮮活的他們啊。
结尾不咋好看。前面都不错。集体死的那集太惨了。哭的我稀里哗啦的。。。潘仁美死的太舒服了。不平衡。我觉得关红跟耶律耶应该比跟杨五郎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