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能被魔鬼改变
男人也是会脆弱的,孤独的,无助的,尤其是片尾的时候,主角回到家,看着摇篮里自己幼儿,又倒在妻子的怀里哭泣着,他是否在渴求从家人那里得到救赎和谅解。虽然家人并不知道他杀了人,即使他杀人是为了复仇,但是他的内心是煎熬的。当你和魔鬼在一起的时候,改变的不是魔鬼而是你。主角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想被魔鬼改变,但是又无法忍受那几个杀人犯逍遥法外,尤其是他自己也是有妻儿的人。所以,主角希望从家人那里得到救赎和谅解,从而让他从魔鬼的改变中回归。这也是为什么当他收到受害者母亲寄来的信时,紧绷的脸上才露出轻松的表情。片中他的家人出现的场景不多,作用仿佛也不明显,但在这里,在主角的心里和生活里,是非常重要的。
2 ) 让你看到人兽性的一面
凯奇把人物矛盾的心理表现的挺好,拍摄取材也较为真实,不过可惜最后有点虎头蛇尾……另外,有些人性虐待包括暴力倾向应该是先天的,不需要任何理由,符合人兽性的一面……之前也看过一点岛国类似的重口味片,不得不说人性都有阴暗面,只是你受到的道德约束限制了你的想象,当然,这种约束多数情况下是有必要的……记得影片里情色业小马仔的那句话魔鬼要上身了……
3 ) 2008-04-11 8MM
2008-04-11 8MM
看了《8毫米》后不免感到惊讶。当得知Nicolas Cage新任务居然是调查一盘虐杀电影时,我顿时想到了前不久所看的劳伦斯·布洛克的《屠宰场之舞》,对比他们的简介你就会发现原因所在。
在看《屠宰场之舞》时,我被凶手的残忍而感到震惊,与其说是震惊,不如说是恶心。太丑陋了。而当几乎同样的情节突然以“鲜艳”的方式展现在我眼前时,我似乎可以体会到片中Cage与书中马修的愤怒了。只是前者更直白,后者较含蓄且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Cage的影片中,很少给我如此绝望的感觉,无论是他的眼神还是暴力行径,都蕴涵着濒临崩溃的情绪。他把一个普通人面对另类残酷事实的状态演绎得入木三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而他就是超越了自己的极限却仍然执着的人。
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悲哀哪。
马修的愤怒是隐忍的,而Cage则在疯狂的边缘。这种愤怒却无时无刻不吞噬着他们的内心。最终,他们的选择都是以暴制暴。
4 ) 在黑暗的世界里寻找一丝光明的希望
沉闷,压抑的格调
笼罩着灰暗,无序的冷漠
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寻找生命的气息
最终还是毁灭
5 ) 一部向钱德勒致敬的影片
20多年前,那时候高中刚毕业的我受表哥影响,看了《空中监狱》和《变脸》后疯狂迷恋尼古拉斯凯奇,于是在上大学前那个暑假,频繁出入录像厅寻租凯奇的影片。
现在谈起来大伙都说凯奇是烂片之王,为了钱什么片都敢接巴拉巴拉之类的,殊不知20多年前的凯奇火得一塌糊涂,他强壮又不显得粗壮身材看上去甚至有点修长,发型永远是像后梳的大背头,气质有时看去优雅,有时又粗鲁,有时正派,有时又邪魅,最关键每当影片进入关键时刻他脸上总会流露一种恍惚而忧郁的气质很吸引我,总之很有魅力无法抵挡。
这片子我只看过一次,20多年本该忘了这部影片,偶然在抖音看到一部带讲解的减缩版,瞬间打开尘封的记忆。当时不以为然的几个龙套,行尸的弩哥,越狱的阿布,以及影帝华金都在里边有精彩演出,唏嘘不已,20多年后物是人非,龙套功成名就大红大紫,主角凯奇却破产被封为烂片之王。
结局也很符合那个年代的设定,恶人必须死,主角英雄伸张正义,没什么,有那么一瞬间想起了雷蒙德钱德勒,那个定义了美国现代都市正义骑士的男人,原来早年的尼古拉斯凯奇是这么契合钱德勒笔下的侦探,可惜了我的凯奇没在鼎盛时期出演钱德勒的作品
6 ) 看到少女被切开,你也会和他一样兴奋吗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最近给大家推了不少清新文艺的片子,搞得我觉得自己都不自觉变得文艺矫情起来,为了打破这个现状,我决定今天上一部口味略重的片子。
《8毫米》
《8毫米》。
尼古拉斯凯奇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对这个演员的评价,尤其是近几年,总是显得有些暧昧。
你说他好吧,他最近几年接的片子是一部比一部烂,也不知道是要赚奶粉钱还是怎样(我没怎么关注他私生活所以不知情)你说他不好吧,偏偏他演艺生涯中有那么几部电影是相当优秀而值得一看的。
这其中,就有这部《8毫米》。
1999年的片子,距今已有快二十年。算起来,比我之前推的《无间道》还要大几岁。然而,即使是上个世纪的片子,直到今天,我看着,还是会时不时的发寒。
故事讲述的是凯奇饰演的私家侦探汤姆接到一个贵族老太太的任务,让他去调查自己已经去世的丈夫保险柜里留下的一盘让人发寒的虐杀少女的影片是否属实。
既然我说这部电影让人胆寒,那我自然要说说为什么。
首先,我不想去说电影里时不时出现的血腥虐待画面,因为这其实还算承受范围之内。大部分的虐杀画面,是由侦探汤姆为了查案在电视里播放出来的,而不是直白的赤裸裸的拍出来放在你面前,所以这远远不是最吓人的。
这部影片最让人胆寒的,是人心之恶。
说到这点,就不得不说,最后汤姆发现的,那名贵族丈夫私藏的电影里的少女的下场和真相。
少女的下场,也就是真相,这真相,正如你所见。
那盘录像带,不是什么借位的cult电影,少女身上的血,也不是番茄酱,如此逼真的虐杀场景拍的让人信以为真的唯一原因就是——它本来就是真的。
这不是什么恐怖片,一切都是真的。为了满足一名有钱人的变态血腥的“癖好”,六年前,一名怀着明星梦的无辜少女,被活活虐杀,并且一直在一旁观看全程,还录了下来全程记录,留在这名富翁的保险柜里,以供时不时拿出来回味。
这世界上,真的有人,有这种极度变态的癖好,并且,会为了满足这种癖好,出钱让人虐杀一条鲜活的生命。
如果看到这里已经让我发寒,那么汤姆调察过程中抽丝剥茧引出的巨大的黑市相关市场则更让我脊背发凉。
有这样一个地下系统,他们高价贩卖各种恋童,强奸,虐待的影像,越猎奇的越价高。
地下市场的以儿童为主角的色情影像
或许电影导演不想太过吓到观众,所以还是留了一丝曙光,调查过程中汤姆发现其中两部电影的女主角是同一个人,而她们在电影里最后都死了,所以可见绝大部分黑市上的影像还是假的,只是演戏而已。
然而六年前虐杀了少女的公司六年过去仍然屹立不倒。这六年间,他们手上又沾了多少无辜少女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有多少道貌岸然,甚至算得上社会名流的衣冠禽兽们,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黑暗角落,露出嗜血的微笑,和魔鬼做了这种交易?
最让我胆寒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处,是那名道貌岸然实际上在六年前一手促成了肮脏交易的律师在事情败露后面对汤姆大声的质问“他(已经去世的买家)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律师的回答。
因为他有钱,因为他可以。所以他可以花钱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包括将一个少女的生命扼杀。
仅仅因为他有钱,所以他可以。
第二处,当然就是最后,汤姆终于揭开了数年来参与了无数虐杀电影制作,杀了无数人的代号“机器”的杀手的面具,看见了面具下平平无奇,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一张脸时,“机器”说的话。
没有童年阴影,没有悲惨回忆。什么都没有。
他虐杀生命的唯一原因,是他喜欢虐杀生命。
这,才是最让人胆寒的地方。
如果最后这个恶魔说出了他有什么童年阴影之类的,我自然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对恶魔的同情等于对无辜惨死的受害者的不敬。然而如果是这样,起码观众可以想: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有原因,就可以避免。
但是,如果没有原因呢?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那么极少数的一些人,他们没有任何原因,也没有任何委屈愤怒,他们就是纯粹的嗜血残酷呢?
你还有办法避免吗?
你没有办法。
因为这就意味着,恶魔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们掩饰的很好,他们甚至可以是爱妻爱家的好男人,但是你永远不会知道,你身边的人,其实是恶魔。
我也算看过不少有些致郁的,反映人性的电影。但是像《8毫米》这样,赤裸裸的反映出人性最阴暗,最残酷变态的那一面的,还是很少看到的。
它反映的是人性最深处的恶,而且毫无掩饰,嗜血残暴。
而且它对于“机器”的设定,是十分巧妙的。坦白说,如果“机器”在最后阐述一段自己的悲惨往事,我可能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发寒。
毫无来由的,天生的恶,才是最让人无法防范的。
我并非在要求大家做卫道士,不能有一点阴暗,因为这是基本上不太可能的。
有一句话,我认为大家应该都谨记在心:凡事论迹不论心。意思是凡事最终还是要看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一个人的想法,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阴暗面,但是所幸,他们知道自己想法的错误,所以他们会控制住自己。
这才是正常世界的正常人。你可以在压力巨大或者心情不佳之时多少有点阴暗的不好的想法,但是当你回过神来,看看太阳,心情回转,你依然是那个相信真善美的平凡人。
这个世界上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
但愿你能在见过人性之恶后,依然保持一颗相信真善美的心灵。
乐视vip有资源
7 ) 兽性,人性
转自,日落大道60号 《8mm》
一卷八毫米的影片,一些本已尘封的罪恶,在一个道貌岸然的老家伙死后突然重见天日。于是,一连串的血案不可抑止地发生了,先后有6个人因此而丧命:有好奇的成人书店店员,有心怀愧疚而自杀的议员夫人,有吃钱不吐骨头的败类律师,当然还有那3个策划残杀少女玛丽的3个罪犯。
尽管片子拍得有些血腥,但总感觉导演想说的其实与这些无关。说到底又是一个关于人性的问题,在人性深处总是隐藏着这样那样的恶魔:渴求变态暴虐引发的兴奋,寻找感官极限的刺激,以及很多奇奇怪怪的癖好。但你却从外表上根本无法看出他们的畸形心态。
老议员因生活的平静而困乏,于是想来点过瘾的,不惜花费百万巨款看真人杀人秀的小电影;“机器”杀人时冷酷无情,平时却是一个带着眼镜、外表极端平凡的中年人;即便是那个色情电影小老板,他在现场观看虐杀时也仅仅是因为好奇。
“你在期待什么,满脸的横肉?这种脸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所以我才会戴上面具,这样才能发挥我的本能,而本能是天生的。”“机器”在汤姆强迫下脱掉面具时说,“我没有可怕的童年,妈妈没有虐待我,爸爸也没有强奸我,这完全是天生的,仅此而已。”这就是一切,导演想透露的一切。人性中的恶魔是先天生存在的,也可以通过后天改变。麦克斯告诉汤姆“圣人改变不了魔鬼,而魔鬼却能改变圣人”。
性本恶是每个人永远挥不去的梦魇。即使你一直渴望做一个正直的人,拥有一个正常幸福的家庭,但当你在特殊环境下受到外界刺激时,却会忍不住做出一些自己都无法预料的事来。当然,更多的人是通过观看一些影象以及独处时的意淫来获取一种变态的满足。那个小老板因好奇而去看杀人,他说“你以为我会很兴奋吗,翻胃都来不及”;而汤姆自己也不知不觉中走向地狱,虽然他以为被残杀的女孩报仇的名义,甚至还可笑地去获得女孩家人口头上的支持,但当他用几乎同样残暴的方式杀人时,他已经彻底成了恶魔的信徒。
人类的悲哀恰恰在此,我们始终都在掩饰自己身上原始的兽性的存在(或许这样说并不准确,一个朋友曾对我说兽行比人性干净多了),但却又迷念内心深处的本性受到刺激时的那种快感。欲望会带来动力,人不会没有目的的生存,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动作都有着不同的目的,而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是原始的还是所谓先进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获得一旦不停地重复就会让人厌烦,新的需求又出现了,人生就像被鞭子抽打的烈马向前狂奔,一旦骑者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
老人曾说过一句话“一步错,步步错”,想想其实也就是这样了,假如那个圣人不去地狱会见恶魔,那他很可能就会永远做他的圣人了。至于结尾处男主人公抱着妻子,不停重复着的“救救我”,与其看成是一种救赎,还不如说是人类在嬗变后的懦弱引发的一种自救机制,用这种祈祷、忏悔来减轻负罪感,但真的有用吗?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最后想说一下本片的导演。乔尔·舒马赫拍摄的电影节奏都相当紧凑,视觉冲击感相当强,“剧院魅影”、“狙击电话亭”以及两部蝙蝠侠系列的电影莫不如是。导演在人性的刻画和探究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杀戮时刻”里关于种族歧视中人性的冲突,“狙击电话亭”里方寸空间里人在生与死之间的挣扎等等,这个67岁的老家伙眼力也不错,一手捧起科林·法瑞尔这个坏小子,够水平吧。
而对于尼古拉斯·凯奇就不说了,因为他的表演基本上就叫人没话可说!
8 ) 《8MM》:性、谎言、老胶片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10076343.html
8mm-1999
补完系列电影,为了看《8MM》第二部,重新看了这一部。以前看过的电影里,这一部算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一部。重新再看,很多场景依稀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所以,这一次看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惊喜。
这是一部典型的黑色犯罪片。故事不能说简单,但也不是很复杂。一个私家侦探受雇调查一盘电影胶片的真实性。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一个充满着阴谋和黑暗的行业也渐渐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影片最后,私家侦探成为了一个正义使者,在法律之外惩罚了那些罪魁祸首。这是一部很压抑的电影,看得过程中并不舒服,即使看第二次也是如此。
影片的叙事方式是很常规的手法,按照故事的发展,随着侦探的调查一步一步接近真相,也一步步让观众深切的了解到一个潜伏于地下且肮脏的行业。影片的整体结构非常好,不快不慢,缓缓地接近事情的真相,抽丝剥茧般。不像现今的各种电影,玩弄花哨的叙事手法,什么插叙、倒叙等等。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正统的犯罪片了。看着相当的过瘾。
随着影片情节的深入,随着故事的推进,影片的基调也越来越阴沉、越来越黑暗,等到影片结尾的时候,男主角要杀掉那个蒙面人时,已经将场景搬到了墓地里,做到了极致,宛如一出恐怖片。从整体来看,全片的氛围也是阴郁的,在出色的电影音乐烘托下,更加凸显了这一点。比如全片几乎没有暖色调的镜头,很少有见阳光的房间,大部分的室外景都是在背阴处,主要故事都是发生在黑夜,全片的大部分角色基本没有笑容,而且对于每一个城市的描绘都是那种混乱、低俗的镜头,根本不似其他电影里的洛杉矶和纽约。就是这么一部影片,在低沉、灰暗的音乐中观看两个小时,肯定不是什么好的感官体验。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美国的真实状态。这是有钱人的天下,不是穷人的天堂,有钱人为所欲为,穷人任人“宰割”,而且不会有任何人在乎。还可以了解到美国地下摄影行业的现状,以及人性的阴暗面。不过影片还是留给观众希望——即使这个世界再灰暗也是有好人的,男主角就是这样一个人。
通过本片,再结合我以前看过的美国电影,发现美国九十年代有好多好多的人失踪,而且并没有人真的在乎。描述类似失踪人口的电影太多了,比如最近看的《沉默的羔羊》就是一部。难道美国九十年代真的如此吗?父母不在乎孩子离开,警察不在乎是否能找到人,杀人案件也并不是每一个都能结案?美国的治安真的不怎么样。还有一点,为什么2000年以后就还很少看到类似的片子了呢?社会改变了?
演员方面,不需多说了,几位角色都很出彩,无论是主角与配角。Nicolas Cage、Joaquin Phoenix、James Gandolfini、Peter Stormare、Catherine Keener,这几位现在都小有名气,现在要想凑齐他们拍一部电影,很难了吧。最后赞一下Nicolas Cage,他在本片的表演很出色,不张扬,内敛,坚韧,不愧为影帝。
总的来说,一部很压抑观影体验并不好的黑色犯罪片,这样的电影,看一遍足矣。而且随着本片的结束,故事也结束了,续集能拍出什么呢?拭目以待。
序列:0230
8mm.1999.REMASTERED.COLLECTORS.EDiTiON.iNTERNAL.DVDRiP.X264-KiSS
2011-03-21
6,想走新派冷硬黑色电影的路子,可惜稍微显得有点局促。电影还是能看到不少布洛克和康纳利小说的影子的。但挖掘还是浅了一点,只看到猎奇了
很难想象凯奇会参与这么一部血腥+色情的惊悚片,片中对地下色情电影产业的描写很深入,且触目惊心。情节展开的有条不紊,虽没有太大悬念,但是在调查事件水落石出后的爆发,确实很有感觉。凯奇大叔在97到99年之间的电影是一部好过一部,包括这部《8MM》。
小小的胶卷,承载了一个16岁少女最后的时间和人性无下限的黑暗。想成名却沦落去拍av的日本女u也是听过,而为钱杀人也不鲜见,伪装一辈子的老议员的黑暗癖好恐怕也不是一两个人的特例,这次他们聚在一起,令人看着格外触目惊心。阳光下无法示人的情色暴力光盘却令很多人为之疯狂,只是耻于承认。片中有两句台词:恶魔已经改变了你;恶魔在等着你!每个人都从无辜开始走向罪恶深重!影片表现力差了一些。
有些虎头蛇尾
不让儿童看暴力影片是有原因的,人类最初始的本能就是模仿。然而把人类残忍一面的真相一直掩盖也并不现实,让孩子知道世上同时存在恶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最关键的是一个人最后如何作出选择,在他明知道世上存在善与恶的情况下,自愿去远离恶,而选择善。这也便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意义。
6.5/10 分。2022.09.05,初看,蓝光。那阴暗的画面,粗糙的画质,我一度以为是1990年以前的片子。整体节奏太慢,剧情流于表面。。。演员方面,小丑+弩哥+黑道老大+《越狱》老大,呵呵。。。
还可以吧,技术方面,那个虐杀录像做的太假了,黑皮男的第一拳就是挥空拳……这实在没法让人满意,别的都还可以,舒马赫毕竟是老手了。观点上,比较幼稚,当然我承认自己第一次看暴虐系A片的时候还是有点义愤的
挺好的一部片子,节奏很紧凑,题材很刺激,凯奇大叔的演技在这部片子里应该达到了高潮。能把暗网做的那些血腥勾当搬上大屏幕公之于众,就是这部片子最了不起之处。Machine摘下面罩后那张你很难将它与杀人机器联系在一起的,人畜无害的脸,是这部片子给世人最大的警示。
一个读书人说他之所以杀人是因为他喜欢看刀刺入别人身体时,对方的表情,大部分人也热爱看到高潮的表情,那个执着拍摄的导演说他死的不够艺术。。。我们到底是为了看到那些非日常的猎奇罪恶?还是热爱看到这样的罪恶也有人性光辉?再或者只是为了真相大白?观看的理由都不同,却都是人性的一个原因
虽然我也明白妹纸死得很惨,但正义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就像“机器”说的,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嗜好。供求关系催生色情行业……这片子尺度着实有点大 == 别总想着妹纸和她妈,也想想帮了你那么多却被戳死的基友吧!
极具挖掘力的剧本,可惜导演处理的不好。前半段悬疑尚可,后半段缺少对人物和剧情的深度挖掘,凯奇决定替小女孩报仇前应该进行深刻痛苦的人性思考,只有上升到人性了,主题才会得到升华,这样草草了事,以暴制暴,完全流露于表面,浪费了剧本和凯奇的演技。
一部催人泪下的励志电影,讲述一位伟大的父亲背井离乡、出生入死为襁褓中的女儿挣奶粉钱和学费的故事。
剧情紧凑,真相层层剥开,看完后非常不舒服。但不满意于结尾,少了一些震撼。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恶。“和魔鬼共舞,你不会改变魔鬼,而魔鬼会改变你。”怎样可怖的欲望和扭曲的人性才会做出如此兽行。
又名: 八毫米 / 八厘米 / 8厘米感官谋杀案 / 8mm导演: 乔尔 舒马赫 (Joel Schumacher)主演: 尼古拉斯凯奇上映年度: 1999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美国imdb链接: tt0134273
重新看这部片子,只能说编剧很无耻。主角的特殊身份、虐杀录像带这一线索和犯罪方式、最后主人公私了罪犯、甚至是被害人来自修道院收养所这样的细节……都照搬了劳伦斯布洛克的《屠宰场之舞》,而在字幕中全无提及这位侦探作家对这部电影的影响,看来惊悚编剧凯文沃克的想象力和人品不过如此。
最后杀人魔拿掉面罩后说的那段话:“你以为我是个怪物,但我不是。你很难理解是吧?其实我也没有答案。我说的话可能会让你晚上睡不着,我没有被毒打过,没有被性侵过,妈妈没有虐待我,爸爸也没有强奸我。我就是我,事情就是这样,没有秘密,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因为我想做。”这段话,诚实面对了罪的本质,而不再去找外部的理由,恶就是恶,它不需要来源,它就是和人长在一起的东西,与生俱来。
凯奇在这部的表演是他在所有影片中最好的一次,超过鸟人。在看导演是舒马赫就懂了。这个电影使我深思,反思,片中男主角的不对叩问。性和暴力好像在一时间会偷偷过界。想想岛国的爱情动作片,一种控制感无不贯穿,也许这就是暴力的萌芽。evil eats you. 是否在不经意间自己的好多事和想法是错的呢
对于一部99年的片子来说,想法已经不错了。手段还是很高超的,但还是缺了点更加深度的东西。比较欣赏最后那段机器摘下面罩,只是个戴眼镜的胖屌丝,他的童年没有任何被伤痕,他生来如此,只是喜欢杀人……这还是相当有魄力的一段对话。
人性中的狗性 为钱唯利是图 有些人拿变态犯罪,性虐的嗜好,与其是让人恐惧更体现出人性的悲凉与黑暗 影片紧张得扣人心弦又人让人产生恐惧 最后当尼古拉斯•凯奇看到蒙面人machine的真面目时,我和他同时一惊,原来最恐怖血腥的变态分子竟是长相最普通和看似最”弱智”的,那些生活在我们四周无处不在的人
有些门是不应该打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