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贝贝在写时下流行的“姐狗恋”模式时提出,高质量的“姐狗剧”,需要“姐姐”这个角色先成立,才能进一步讨论这份情感关系的质量。过往的很多不如意的作品,总是在“年下弟弟”这个位置上努力,其实完全错了方向。
在看《忠犬八公》的时候,我想,在这种“人狗温情戏”里,这个逻辑一样成立。太多所谓“宠物电影”,主要核心在表现人的“宠”,或者人给予了动物多大的“恩”。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归根结底并不是真的爱动物,而是更爱那个喜欢动物的人类自身,因此一旦过火,便显得油腻,最后依旧落入人类中心主义。
但《忠犬八公》这个故事,温情脉脉,没设置什么山崩地裂的灾难冲突,没有把狗狗放在极端处境去做非分要求。仔细看片头的话,你会注意,在所有人类演员名字出现前,狗狗演员们的名字先出现了,就是这样一份尊重,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在暖融融的调子里,它像一首散文诗,柔情地讲完了狗狗八筒一生的故事。
片子的取景地选在重庆,刚开始我是有点害怕观感“疲劳”的。都知道重庆这个城市很有电影质感,所以近年来已经有太多太多电影在这里取景了。《忠犬八公》也选择了这样的一个城市来展开故事,如果要把故事讲好,那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需要凸显的。不然为什么不选择北上广呢?
好在这部影片确实是用对了重庆,用好了重庆,充满了烟火气。
最感动我的一幕是,在狗狗八筒小时候,冯小刚饰演的陈教授,曾经“警告”过调皮的八筒:要是在家里不听话,妈妈有可能把你从阁楼的窗户里丢出去哦。但在八筒成年之后,在这家人有急事发生,需要它奔赴的时候,它却恰恰是从这个小窗户飞身出去,跑向主人身边。
都说重庆这种山城的地势,让人闹不清哪里是一楼哪里是二楼,所以其实八筒飞身而出也有路面承接,并不会真的“摔”伤,但狗狗并不一定有人的这种空间概念,对八筒来说,那次“另辟蹊径”,就是在为主人勇敢一次,镜头伴随它的跑动快速向前,狗狗那种认定了一个方向或目的地,便不畏山城崎岖路的冲劲儿,瞬间就让人鼻酸。
片子里有非常多这样细小的伏笔与呼应。
八筒小的时候,陈教授背着“悍妻”,偷偷给它喂火腿肠,从此,吃火腿肠好像就成了“狗爸爸”和“狗儿子”之间的默契。陈教授甚至在女儿的婚礼上,衬衫胸口别着红花的那个口袋里,都始终摆着一根火腿肠,随时随地就可以给八筒一个爱的小奖赏。而后来,当变故发生,八筒依旧风雨无悔地守望主人时,与它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一位“棒棒”,也给它买了一根香肠,一口口喂给它吃。一根简单的肉肠,人们对这只狗狗的喜爱、尊敬与善意被延续了下去。八筒的忠诚,与影片里每个人对它的爱密不可分,是双向流动的守望,才成就了人与狗的一段段奇缘。
也喜欢片里陈冲老师饰演的李佳珍,这位“重庆泼辣婆娘”,从一开始的“悍妻”到最后见证八筒全部的“狗生”。她对这个角色历经十几年变迁的层次把握,精准而细腻。无论是生活流的老夫老妻拌嘴,还是需要情感集中爆发的吃着汤面的哭戏,抑或者送走八筒那一刹那,远景里都看得出演技的欲言又止百感交集,她都可以把人物的情感细节传达到观众心底。如果说一个始终喜欢狗的人来看这个片子是顺理成章,那陈冲老师这种从抵触到深情的展开,可能又可以吸引一部分狗狗的“路人粉”,来体验“路人”转“真爱”是什么感觉。
我没看过其他版本,也无从比较哪国的狗狗更感人,不过我想,各国纷纷拍摄同一主题电影的底层原因,肯定在于这个故事本身就比较动人,从这个层面讲,我觉得这次本土化的尝试是成功的。全片放完的时候,可以看到伴随着字幕出现的幕后花絮,主创团队几乎每个人在片场都深度亲昵地和所有的狗狗演员互动交流。可以“剧透”一下:片子里饰演八筒的“大黄”,本身有从影十年的经验,是资深的狗狗明星,但这部电影,也是它的息影之作。它和片中的角色一样,与自己热爱的生活,喜欢的人类共同创作了一段段佳话,是时候休息了。
是生命影响了生命,爱创造了爱。我很喜欢影片放映过程里,大家默契地共同欢笑和啜泣,这些默契让陌生的人们知道缘何大家坐在一个影厅。这,也是狗狗把我们连接起来的意义。
作者:杉姐,给个小鼓励,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我最大的动力哦!
一只叫做“八公”的狗,每天送主人上班,接主人下班,十年来,风雨无阻。
它的故事曾感动全球上亿人。
日版美版,我都看过了,说实话,这次去看中国版的《忠犬八公》,没有太多期待,只想隔空撸狗。
但意外的是,连纸巾都没备够的我,在影院遭遇了眼泪暴击!
人到中年的大学副教授陈敬修(冯小刚 饰),在某次下乡考察的路上,遇到了一只中华田园犬。
刚刚满月的小萌狗,在车底探着脑袋,奶呼呼的叫,几乎没人能拒绝。
妻子李佳珍(陈冲 饰)婚前就立下约定,家里不许养狗,送狗无门的陈教授,只能把狗藏在包里,遮遮掩掩的带回家。
但狗是活的,三下两下就暴露了。
被发现偷偷养狗的陈敬修,只能郑重对妻子承诺,尽快为它找到一个好归宿。
陈敬修为了给狗找新家,又是拍照,又是印广告,下了一番大功夫。
但每次有人想来领养,陈敬修就冷着脸开始盘问人家的户口家底,他否定了一家又一家,就这样,狗狗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主人。
这当然可以理解为陈敬修的“有意为之”。毕竟,他看狗的眼神,比儿子还要亲,抱起它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他再也不会把小狗送人了。
于是,家人也慢慢接受了狗狗, 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八筒。
陈敬修每天坐索道去上班,八筒送他到进站口。
等到下班时,狗狗又早早在那里接着他,就这样十年如一日。
但有一天,送陈敬修去上班的八筒,忽然不听话的冲进了站台。
自那之后,陈敬修,永远的走了。
家人开始各奔天涯,房子也拆了又建,只有八筒,还留在那里......
我们通常会认为,狗狗的意义,是陪伴。
但“八筒”狗生,在这个故事中,显然已经超越了通俗的认知,它是陈教授一家的镜子,也是日积月累的旧裂痕的修复剂。
在外人看来,陈家是人人羡慕的圆满家庭。
丈夫是大学教授,有诗和远方以及不错的收入。妻子喜欢打麻将,开了个小卖铺,每日守着小卖铺从白天打到晚上。一儿一女,更是凑成了一个“好”字。
但一个屋檐下生活几十年,怎么会没有磕磕绊绊?一锅热汤烧上几十年,也难免会有降温的那一天。
只有陈敬修明白,他每天要面对的家庭是:儿子天天守着电脑,昼夜颠倒;女儿谈了个对象,每天守着电话;妻子呢,天天守着麻将。
虽然没什么吵闹,但每个人都各忙各的,回到家连个陪自己看球的人都没有。
隔阂与淡漠像一张生长迅速的网,在无形的时间中,越织越大,等到猛一抬头,才叹气“唉,已经解不开了”。
八筒没有到来之前,陈家的生活已经太久没有涟漪了。是八筒的到来,打破了死水一般的日子。
一向温柔的妻子,发了大火,坚决要把狗送走。
但送着送着,事情就渐渐变了味道,从“鬼迷日眼”到“宽限一晚”,从随便送人再到仔细“审核”送养小狗的人家,李佳珍不仅亲手给八筒做了第一根脖圈,还把它喜欢的那张八筒麻将牌,镶在了上面。
妻子的接纳,当然有八筒本身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它映照出了陈敬修和李佳珍的感情,李佳珍喜欢八筒,最本质的原因还是爱屋及乌。
儿子日日埋头写代码,准备有出息了去北京,老父亲不想他远走,故作冷漠、不理不问,但火车站上八筒单狗送别的场景,让儿子明白,父亲也来了,父亲还是爱他的。
女儿谈的对象他不喜欢,但从见面到拍全家福,再到办酒席,身边有一个八筒,就不至于太尴尬,就不至于把脸拉的那么难看。
毕竟,大家都去关心女婿的时候,他都在忙着照顾狗。
而表面看上去最平和、最悠闲的一家之长陈敬修,其实是整部电影中最需要疗愈的那个人。
在工作中,陈敬修有学识,有能力,但多少年了评不上一个正教授,回到家天天被妻子唠叨,和领导同事的关系,就像那包永远也送不出去的猪肉脯一样,开不了口。
在生活中,他努力扮演好中国式好父亲,主动扛起家庭责任,对待子女严厉又沉默,想关心却又笨拙的不知如何靠近,索性更加沉默。
而且,他是一个北京人,为了工作来到重庆,虽然娶妻生子有了家,但几十年了依然不讲重庆话、不吃辣椒、不吃折耳根。
和妻子为了养狗battle那场戏,一家四口三个人说重庆话,而他只能故意在那里装作听不懂打马虎眼,好像初来乍到。
一张嘴,全是“你们重庆”,让妻子都忍不住调侃他“狗都养熟了,人还这么见外”。
他总是有意无意表现出格格不入,是因为从心理上,始终没办法完全融入这座城市。
但陈教授并非个例,也不是不爱这座城,他遛弯上班买份报纸,下班回家买份凉菜的惬意,早已经和这个城市的气质融为一体。
第一次和未来女婿见面,一句“城口也能算是重庆吧”,早已把重庆人的样子,拿捏的相当到位了。
他的不相容,是所有身在异乡人逃不掉的痛——乡愁,那是从心底生长出来的东西,时间越久,越壮大。但回不去的故乡,除了默默说道别,只能努力埋没和遗忘。
人到中年,生命变得越发轻盈,也让这个异乡人有着更多不能为外人道的焦虑。
可以说,陈敬修是整个家里,最孤独的人。
八筒是陈敬修人到中年的一次叛逆,他坚持要“雄起”一次,留下这只狗。
然后,我们就看到,陈敬修的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和孩子气,他抱着八筒亲亲抱抱举高高,一口一个儿子的叫着,还会不停的夸“咱们漂亮着呢”。
邻居见到都要惊讶一句“原来陈教授这么活泼啊!”
陈敬修一家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父亲虽然话不多,但却是妻子和女儿的中心,父亲的心情,往往影响着全家人。
可以说,八筒的到来,给了陈敬修,给了整个家庭一个重新粘合、焕发生机的机会。
中国版的《忠犬八公》,狗狗依旧是主角,但在强烈的地域化碰撞下,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重庆生活过十年的我,忍不住对电影中的重庆特色表白。
露天麻将、泡菜坛子、凉虾、路边的凉拌小菜、青石板路、过江索道、重庆嬢嬢的红色烫发头(重庆的中老年人,真的很喜欢小卷烫发,红色黄色是最常见的)、夏季湿了半个胸口的T恤、城口的腊肉、蜿蜒的小巷、苏联式建筑的重庆大学教学楼、以及地道的方言……让整座城市的气质,跃然银幕。
而且,有些情节,是只有在重庆,才会发生的。
比如:陈敬修需要坐着索道去上班,重庆地势复杂,但重庆人的智慧和胆识可不小,于是就有了这种极其刺激的过江方式。
李佳珍在灶台边忙着做饭,陈敬修就趁她低头的时候,在小卖铺偷偷把火腿肠喂给八筒,两个这么近的房间,要想互相看到,只有在地势高低不平的山城才会发生,一座大楼从前面看是一层,从后面看是四层,并不稀奇;
陈敬修带八筒在树下埋骨头,可是后来大树就被长江淹了。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重庆全境,重庆部分地区每年都被淹,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陈敬修去考察的前一晚,李佳珍做了一桌菜,两人吃到实在吃不下,陈敬修就让李佳珍把两块烧白留下,等他三天回来后下面吃。
重庆人喜欢做菜,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喜欢浪费,一桌菜往往是精打细算,上一顿吃了肉,下一顿就用菜底或者汤下面,而重油重辣的菜不容易变味,被老一辈的父母,一放好多天,也是常有的事。
......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忠犬八公》不是把地方特色融进故事情节,而是用地道的故事情节,顺便带出了浓郁地、充满着烟火气息的地域特色。
八筒的故事,好像从萌芽出来的那一刻,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的。
在这里还特别想提一下陈冲,上海人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连重庆女人身上那种爱美、表面厉害实则传统的气质,都演绎的特别到位,完全被带入了。
电影中,不管是城市,还是陈家人,一直都在经历着变化。
八筒作为陈家的小儿子,是陈敬修最后时光的陪伴者,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重要时刻。
儿子外出工作,女儿结婚嫁人,一家四口的餐桌,最后只剩下夫妻两个人和八筒。
热热闹闹的四口之家,开始越来越安静。
但好在有八筒,他陪陈敬修拍照、看球、兜风,听李佳珍唠叨、炒菜。
陈敬修每天让八筒送回来的报纸,不止是给了八筒一个回家的理由,更让成为夫妻两人会心一笑的小默契——一份报纸,让妻子知道,陈敬修已经去上班了。
直到陈敬修去世,八筒的家,也开始风雨飘摇,最终沦为一只流浪狗。
人懂得慢慢去道别,去释放伤痛,去遗忘,但八筒不懂。
他依然一次次扒开窗户、推开门,跑过青苔绿绿的石阶、氤氲杳杳的江水、跑过大雨滂沱、漫漫长夜和时光匆匆。
一刻都不能遗忘的,注视着索道厅的大门口。
热了下雨了它不动、饿了它不走,有小孩子拿水枪欺负它,它也不在乎。
它在原地等啊等,等到报亭大爷变老、棒棒男回老家开水果店、索道站关停,等到自己也变成了胡渣拉碴的老狗,也还是充满了期待。
如果陈敬修会出现,它一定会像原来一样热情,激动地扑过去抱住他。
陈敬修走了,但八筒的记忆,永远地停留在了时光里。
它在车站等待,继续送报纸“回家”,在路边吹风,甚至看球......除了没有主人,主人生前和它一起做的事,它都记得。
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挖掘机在夜晚推平了他们曾经的家,八筒站在一块高地上,看着这一切。
它知道家被拆了吗?它当然看到了,但它依然要回去,在破墙烂瓦的碎片中、小熊猫和小铃铛的旁边蜷缩下来。
狗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狗不懂永远,但永远就是它的标尺。而人总是在承诺永远,却没有一件能实现。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习惯了轻易说分手,习惯了“认清当下,看理想擦身而过”,习惯了“爱的少一点”“爱的淡一点”,说一生一世,说白头偕老,已经成了当代年轻人最梦幻的童话故事。
但八筒的爱,让我忍不住去相信,人世间有一种爱可以没有条件,永恒不变,地久天长。
《忠犬八公》是一颗催泪弹,我在影院哭惨了,它是一个关于狗狗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我特别建议你约上心底最珍贵的那个人,去影院狠狠感受一场爱的暴击,让“爱的浓一点”“爱的久一点”这件事,也发生在我们身上吧!
看完文章,记得给个点赞+关注吧!
比心❤感谢!
更喜欢美版,日版没看过不评价,美版的教授温文尔雅,一看就是文化人,更有一颗仁爱之心,从气质,谈吐上,还有对小狗的态度方面,完完全全展现出来了,特别是趴在地上,叼着球和小八玩的时候,真的把他对小狗的喜爱显露无疑,还有日本朋友对秋田犬的叙述,让小八的形象,以及性格,对主人的忠诚也做了铺垫,很自然,国内的这个版本看不到那种男主人对小狗的友爱,感觉就是一直在使唤,台词上,情绪上都不如美版的生动自然,一对比的话,我真觉得是翻拍的烂片,镜头上美版更温馨,国内拍的,太过沉闷,太过平淡了,美版的配乐也更加轻松,诙谐,到后面的几个情节也算是自然呈现出来的高潮泪点,国内版本那个去老房子看10年来八筒搬来的报纸,无论怎么看都显得太过刻意,另外加入的一些川渝元素,也没给这个电影润色,可能不是重庆人,我没有啥代入感,美版的男主人收留小八,到最后女主人同意留下小八,这之间的过程,更加自然,更能看出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更为后期男主离世,女主人那种悲痛,以及对小八的无奈和心疼,更是一个看点,国内翻拍的在收留八筒这块,以及留下八筒这方面,太过刻意了,首先是收养狗狗,要查户口,然后陈教授的意图太过明显了,后面加上讲道理的环节,整体太过突兀,然后是美版的教授在去世之前也做过一些铺垫,能感觉到教授的身体状态变差,国内版一直是吃药,然后上船一下子就没了,这里太过潦草了,国内版本让我觉得尴尬的地方,就是陈教授喜欢足球赛这块表现的太过刻意了,台词相当呆板,在谈谈演技上,冯小刚的眼睛里没有透露出对八筒的疼爱,喜欢狗狗的人看狗狗的感觉,应该是不一样的,冯看起来太过平静,情绪上的递进不行,陈冲演技确实好,我挑不出毛病来,子女,女婿三个人我建议从头学表演吧,国内翻拍的情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叙述的不清不楚,在我看来确实比不上美版.
重庆燃烧的夏天温不了渐冷的人心,十年孤候等来的不是陈教授,而是死亡。 索道从人间接到了天堂,就如旧宅从昨日拆弃到了今天。 漆黑的犬毛遮盖不住忠诚黄金般的色泽,就如生死隔不开陈教授与八筒阴阳两分的罅隙。 瞬息变化的时代,那尊忠犬铜像隽永在站台门口。 寒寒趋麻的人心,让陈教授揉碎在八筒送报落叶铺满的小路上的绵延的善念弥坚。 如山的报纸,是一条狗十年的回响。 遥遥的索道,是忠犬一生的生命廊。 我们需要这样的本土化电影,将自己的文化融合在感染世界的故事里,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今天是电影的首映(不算点映),离学校比较近的电影院只排了两场电影,笔者选择了19:00的黄金时间场,人数却寥寥无几。这也正好,因为电影院满是抽泣声的话,只会让我更加无法压抑自己心中的情感。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部《忠犬八公》相较于美版与日版,丝毫不逊色。它打破了我心中的固有思想——续作、翻拍最多只能是前作的影子。我在这部片子上,看到了中国电影新的希望。(这丝毫不夸张)
想拍好忠犬八公这样题材的电影面临着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就是狗狗在电影镜头前的表现,还有一个就是电影重要节点的衔接。在选角(狗)上,导演一改美版使用秋田犬的老路,使用了更加中国化的本地狗狗。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尝试,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来自于日本,前面所有版本几乎在选狗上并没有很大出路,一旦得不到观众的认同,那么就会像即将上映的迪士尼《美人鱼》(黑人演员)一样,得到很多人在文化认同上的排斥。导演深知这方面的弊病,所以在选狗的本土化上还是有一定保留,比如说狗狗的颜色、体型上都选用了与传统秋田犬相似的狗狗。
在镜头表现上,可以看出导演组废了很大的功夫,狗狗被训练的很好,基本可以完成基础指令的动作和视线的转移。吹毛求疵的话,其实有一个镜头,在八筒小的时候,就对报纸这个物品有着相当大的动作反应,其实当时我就有猜到报纸会变成电影后期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八筒对报纸的动作反应明显是有奖励机制的,家里有狗狗的人其实也会敏感的发现这一点。不过这只是小小的细节,也是我自己的看法。
在重要节点的衔接上,我觉得全片最重要的两个节点是1.在教授死后八筒怎么才能脱离其他亲人的监护从而达到电影结尾的重逢与升华2.狗狗最后的结局。
这里我们对标一下美版。由于笔者美版看的时间有点长了,有些细节的剧情记得不是很清楚,如有说错请见谅。美版重点刻画了在教授死后,狗狗如何在车站一个人生活,有很多人捐款给它买吃的,把狗狗等待的地点作为旅游景点之类的,但忽略了丢弃这个过程,女主人的搬离显得有些匆忙,为什么不带上狗动机也显得有些讲不过去(好像是有领养剧情的这里我记得不太清)。当然这也与欧美传统价值观有着一些密切联系。在这一点上我们再来看中国版的,女主人要搬到北京去住,房东不让养狗,所以女主人把狗给了女儿一家,女儿一家因为狗老是乱跑,在家里捣乱把狗送给了朋友,带回了农村。两次的辗转,把这个尖锐的,抛弃的剧情给过渡了过去,使这一段剧情不跳脱整体电影的一个感情基调。似乎家人们的选择都是出于无奈,但是细细想来感情的割舍似乎合乎人情但又感觉不适。其实养狗的人最能感受这种氛围,如果你真的把狗当作家人的一份子,似乎有些抉择会有让步,当然电影的选择也没错,这个过渡已经是十分完美的了。
再来看结局美版电影把结局的重逢当作后期电影的一个高潮,以这样戛然而止的结尾把思考留给观众(记得是这样的,不太清晰,就算有死亡的情节但也不是重点),当女主人多年以后重逢说出那句 我陪你一起等的时候 电影已经完成了它最后需要有的升华。中国版没有把死亡当作最后的结束,而是加上了一段重逢,其实这一段在《一条狗的使命》系列电影的结尾也采用过。最后狗狗与主人相逢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金黄色草原上(有点古埃及死亡后人会去的地方)。电影很好的采用了这个重逢的结尾,在一堆报纸前,镜头从现实来到梦幻,他们又回到了相遇的样子。
只是这一次,他们再也不会分开.......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伟大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走进电影院不是为了再被说教,而是去表现我们最真实的情感。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八筒,它在等待,等待着有一天我们与自己的重逢。
忠犬八公! 这翻拍的意义何在!本土文化这点不得不说值得点赞 .
整部电影一直在刻画教授多么爱狗 狗狗多么喜欢教授 除了狗狗把那种爱体现出来了 我是真的一点都感觉不到教授那点爱狗了! 全剧都是教授那种无形的嫌弃狗狗 全剧没有狗狗舔教授的画面 唯一一个教授愿意贴狗狗脸的 还留了点距离! 第一幕狗狗在车底下弄的浑身脏兮兮 转个镜头教授抱着的狗狗就干净了! 你在演 你那骨子里对狗狗的嫌弃 那种眼神 养狗的都能感受出来! 前一个小时 都在强调教授跟狗狗很好 真的都是强行告诉我们很好 而不是让我们感觉到很好 不是我崇洋媚外 看看美版的 男主人哪些小细节 狗狗一个人睡仓库男主人关了灯又打开怕狗狗害怕黑 狗狗不会捡球 男主人趴地下用嘴捡起来教狗狗 还有很多狗狗舔男主人公的镜头 男主人都是很享受的被舔 反正中国这部 全局没有一个他很享受狗狗的表情 全都是为了演而演 前面好像就是为了草草了事让我们去看狗狗等待的故事 这电影要是没有这个狗狗 我估计4分都高了
虽然看过原版,但这版依旧感动了我!
还算比较接地气的翻拍吧,演员演技都挺好的,狗狗也很可爱,但愣是没看哭。影片节奏有点成问题,花了太多篇幅去铺家庭关系,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又很有限。比较好的地方其实是在讲一个时代的逝去,借狗的忠心专情来对比人情的淡漠,儿女离家,老屋拆迁,物非人也非,但最后这一点又没太深入,还是浮于比较表面的煽情上,有点可惜。
0326点映看完。卧槽最后堆积如山的报纸这一下差点要哭死,小狗能有几个十年啊卧槽!
冯小刚+陈冲的组合很靠谱,没让我失望,很喜欢属于我们的忠犬!
“爸给你们拍了好多照片。”“就是没有人给他照。”自你走后,我四处寻找你留下的踪影,并用余生的等待回报你最初的善意。
前半段是翻拍欧美,教授去世以后才是国人养狗实录吧,房东不让养就不管了?不会换个房子租吗? 拆家就送人不要了,最后当了十年流浪狗……所以这电影真不催泪,作为真正养的人,越看越觉得讽刺……
他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那座近在咫尺的缆车。
这个世界没有小狗就是不行!!狗狗就是最棒的!!
翻拍自日本同名电影《忠犬八公》,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山城重庆,配合着重庆特有的地形地貌,改编的很本土化,很生活化,想坐一次长江索道缆车看江景。一条狗,十余年,从收养它开始,到回归它曾经幸福的生长地结束,剧情简单,但感人至深。八筒虽不会说话,但对陈教授的忠义,让人泪目。重庆人自然的生活状态舒适安逸也贯穿始终,有着温馨的人间烟火。一人一狗的双向奔赴,你养我长大,我用一生来等待你的归来。短短两年的快乐,狗狗用一生去怀念。想起那句话,“我们的世界可以有很多人,可狗狗的世界只有我们”。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美版忠犬八公的故事是影史中的经典,中国版“八筒”的故事依旧让人感动,讲好了中国故事。影片的本土化处理很优秀,展现了重庆的风土人情以及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之前太小瞧这片子了,看过之后,完全超出预期。原作就是个哭成狗的电影,这一版导演把人和狗的关系,放置进了人与时代的关系之中。它讲的是三峡移民,也是时代弃民,是投身三峡工程最终客死他乡的老炮儿教授,是生计无着的棒棒儿,是迅速破败的报亭,是成了观光景点的过江索道,也是被不断上涨的水位吞没的房子、街道…这个片子把一件小事拍大了,把一条小狗的等待拍成了时间本身。它就一直等在过江索道的门口,等着一种永远逝去的生活方式的归来。当然,它不可能等到了。堆积如山的报纸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些日子已无人再愿拾起,再肯阅读,遗忘就是一切苦难的归宿。
如果大卖,狗记首功,请善待参演的这些狗狗们。
本地化做的很好的改编片,土狗好可爱哦没想到狗狗演员有十来只!有一只狗狗最后拍完退休了,祝它生活幸福。
为什么要超越原版,而不是与原版并立于世界电影之林?我觉得中国版做到了。
两星都是给狗狗的,整个片子非常矫揉造作,看到冯裤子那故作文雅的样儿真想踹他
报上日期每日更换,索道运作日复一日。树下骨头早已淹没,凉虾沁脾炎炎夏日。麻将赢了,球也进了。风铃落地,家却没了。时代洪流促使城市变迁,怀旧情脉回望故人归来。
别的评价先不做,就本土化这块真的没话说。
三个版本中,中国版的时长最长,情绪最多层;但难得地不因此而感到臃肿,或是泛滥,值得肯定。感觉在地化的改编后,强调了这个故事中的“陪伴”意义而非对“宿命”的讨论,尽管直接找一个中华田园犬的真实故事来做材料效果会更好(相信这个事情并不难吧)。女主人的着墨相对多了不少,还有一对儿女各自与这个家的断掉与联系或是“《背影》戏”,都算值得肯定的点缀;算上库区移民背景以及长江索道写尽的沧海桑田,更可能是对川渝观众极为实用的情绪大杀器。一个很温暖也绝不出错的故事,尽管它可以去到更独特的位置。
骚凹瑞,不知道怎么选的演员,冯小刚看起来像会吃狗肉的~
这样的煽情题材,又有珠玉在先,放在平庸的导演手里,一定会极尽所能处理地声泪俱下、情绪激涌,但导演拍的很克制,反而更加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