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争猛兽被囚禁了,却留下了一把打开铁笼的钥匙!
日本侵略了大半个环太平洋地区,最终却只付出了被两颗原子弹轰炸的代价。战后又在美国“对抗赤色浪潮”的战略意图下成为亚洲的桥头堡和前进基地,从而开启了民主化进程和现代化重建之路。这是对中国最大的不公!没有中国战场艰苦卓绝的对抗和消耗,日本人不会被美国人轻易打败。然后战后的日本,却对中国没有丝毫愧疚之心。被称为“日本第一高塔”的“八纮一宇”塔,至今还伫立在宫崎县西北60米高的丘陵之上。(这座塔的设计和用心就是天皇统治全世界。)被称为“小靖国神社”的兴亚观音院,里面的兴亚观音像至今还受到日本民众的供奉与参拜。(“兴亚观音院”是日本二战甲级战犯松井石根为纪念日本发动的所谓“圣战”的战犯以及其他牺牲者而设立的。)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谁?就是裕仁天皇!这部片子刻意美化了裕仁的形象,把裕仁塑造成无意的参与者,事实上,裕仁才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
让我们回顾历史。
1932年5月,致力于避免中日战争的日本首相犬养毅被军人暗杀,此后,日本举国进入军国主义时代,开启了战争机器。从此,亚洲一片血雨腥风。
时至今日,日本史学家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就当年日本的政治转型提出了三个理由:
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对日本的压迫、尤其是美国的压迫。
美国主张废除日英同盟、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海军主力舰的吨位、废除石井/蓝辛协定、限制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制定排日的移民法案等,给日本的前途投下阴影。
其二,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经济排挤。
随着工业化的跃进,日本日益需要从海外进口物资和向海外开辟市场,但欧美国家纷纷高筑关税壁垒保护自身产业,面临人口过剩、资源贫乏、资金不足的日本,逐渐被从世界市场上排挤出去,生存从根本上受到了威胁。
其三,中国的排日运动。
认为中国收复国家权利的运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自决运动相结合,矛头直指日本,排日政策同时为中国提供了统一国家的手段,抵制日货运动弥漫中国,发展到了叫喊要收复旅顺大连和南满铁路的地步,终于酿成满洲事变的爆发。
这就是服部卓四郎在《大东亚战争全史》中提出的日本转向法西斯的缘由。
核心其实就一句话:都是别人的错。
侵略别的国家,占领别国土地,屠杀别国人民,掠夺别国财富,不但不应由日本负责,日本自己还满肚子牢骚、满内心委屈、满脑袋不服。至于日本应负什么责任?一点儿也没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珍珠港”事变竟然都是别人的不是,没有日本的不是。
这样的书竟然被选定为日本的教科书,看来还不仅仅是用岛国国民性的狭隘来解释那样简单。如果早些把这些堂堂正正的法西斯理由、战争理由炮制出来,当年的日本为什么还要无条件投降呢?
日本现在年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为日本的战争受害者搞和平祈祷,却从来不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死难的中国人、朝鲜人、菲律宾人、马来西亚人、印度尼西亚人、越南人、泰国人、缅甸人这些战争受害者的和平祈祷。只记住两颗原子弹,只记住自己受了原子弹之害,忘掉当年雪片一样支持法西斯分子的信件,忘掉主动愿意嫁给他们的姑娘,忘掉剁下来泡在酒精里的那些手指,忘掉当年张灯结彩、扶老携幼为其军队攻城夺地而欢呼、游行、庆祝,能够总结出真正应该铭记的教训吗?如果仅仅祈祷把和平和生存留给自己而不在乎别人的死亡和苦难,甚至还要删改教科书中的有关记载,甚至再编纂那些满纸谎言的所谓“教科书”,军国主义真的能够在日本根绝吗?我们也有一些“胸中有数(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目中无人(国民特质、思维习性)”的学者,认为日本转向法西斯的原因虽然在内部,却主要是少数军人不满现状所致。认为1921年华盛顿九国会议后,日本开始实行裁军,军费由1921年的7.3亿日元下降为1930年的5亿日元以下,减幅达40%,引起军人的强烈不满。“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东郭先生一样善良的学者又为对方想出一条多么绝妙的出路:军费削减竟然也成了转向法西斯的理由。前者说转向法西斯不是日本的选择而是美、英、中迫使日本作出的选择,后者说即使是日本的选择,也是日本军人的选择而不是日本民族和日本国家的选择。
法西斯禾苗为什么在日本长得如此茁壮、如此疯狂?其土壤在哪里?养分是什么?根须在何处?仅仅是少数坏分子蒙蔽了广大人民群众?
以少壮军官为主的日本昭和军阀集团的疯狂,根源于日本社会情绪的疯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热血青年。都想用热血开辟出一条理想的前进道路。但一个人会走入误区,一代人也会走入误区,甚至包括一个民族。导致整个国家转向法西斯的责任,绝不能仅仅归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几个甲级战犯。当俄国的热血青年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实现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国的热血青年推翻了爱新觉罗王朝,实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并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日本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1926年12月25日,当北伐军正在中国大地摧枯拉朽、莫斯科的斯大林与托洛茨基正就中国革命问题争辩不已的时候,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裕仁即位,改元“昭和”。由此开始了一场以少壮军人为前导、以清除腐败为旗号、将整个日本拖入法西斯深渊的“昭和维新”运动。
这伙少壮军人也是日本的热血青年。他们对日本现存社会充满了批判。但他们批判的武器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法西斯主义。
这些少壮派军人逐渐掌握了日本这台战争机器的控制权,进而将战火烧向了整个亚洲,而直接培植、间接支持少壮军官们的,就是躲在幕后的裕仁天皇。从河本大作到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无法无天的少壮军官们不是参加过宫内的大学寮、就是反长州藩的驻外武官集团,基本都是日本法西斯组织一夕会或樱会的成员。而这些组织,都或明或暗地受到了天皇的支持和资助。
天皇乐意与他年龄相仿的这些年轻军官在前面打头阵,却不用承担他们失误的责任。所以表面上一切都由参谋们越权直接指挥部队进行,实际一切早已规定停当了。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美国主导下,制定了永久性的《和平宪法》,在其制约下,日本的军事战略由“对外扩张”变为“被动防御”,军队进行整编,武装力量以自卫队的形式存在,武装规模和编制被大幅压缩,日本的军事安全由美国负责保护。“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潮暗自涌动,右翼势力沉渣泛起,变为“普通国家”的思想称为日本主流思想,从“安全保障厅”到“防卫厅”,再到“防卫省”;从《国防基本方针》的通过到《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出台,日本军事战略一步步从“专守防卫”向“海外进攻型”转变和调整。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日军军国主义的幽灵并没有随着二战的战败而灭亡,而是正在悄悄复苏,并逐渐挣脱战后宪法的制约!日本的军政要员,其父辈均是二战中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实力派人物,日本的右翼势力,从来没有忏悔,更不会自然消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日本还会继续像军国主义道路愈行愈远,中日间终将一战!
2 ) 行恶这的角度
是一部超越民族与民族间的影片。影片站在人类面对战争的角度上去诠释,某一方胜了,可全人类输了。如果我是一名日本人,为自己民族流的眼泪会让我忘记战争是自己发动。如果能以这角度拍摄一部德国二战后的影片,想必盟友国会引起轩然大波。日本国土未经历真正战争,政权也未被真正瓦解,反有受害国的意味。当然,战争无论是对侵略国还是自卫国,战胜国还是失败国都会承受巨大的灾难。但就像一个杀人犯,他可能是个孝子,但毕竟还是犯了恶行。
3 ) 虛實結合的好萊塢式演繹
天皇是否有罪,對「太上皇」而言只是個不置可否的問題。他在東京第一大廈第一次和第二次召見費勒斯的時候已經闡明了自己的意圖:建設一個信奉美國價值觀的新日本,甲乙級戰犯自然要審判,至於天皇的有罪判定,則幾乎完全取決于費勒斯本人的調查。
「太上皇」看似是以「作秀/親民者」的形態出場,卻是真正掌握著全體角色命運的人物。以前述的兩次會見為例,他就在明確傳達了自己意圖的同時,卻把責任作為一塊燙手山芋丟給了費勒斯,如果說這還帶有一絲掩飾的話。最高司令官宴會那場戲中,某准將勸告費勒斯那一幕則完全是赤裸裸的威脅。了解麥克阿瑟司令部人事構成的人,八成能猜到某准將究竟影射了誰。 精通體制運作規律的「太上皇」精巧的操縱這些性能各異的「工具」,讓盟軍司令部這部機器按照自己的意志前進。當事人只要具備中人之資,就能明白自己正被「最高司令官」裹挾而行,但不明就里之下,哪怕身為高級將官也只有聽憑驅策這一條路可走。
實際上,不是天皇或費勒斯,麥克阿瑟才是本片真正的主角。
說到主角費勒斯,正如這篇影評標題所言,他是虛構和真實的混合。費勒斯本人1918年畢業于西點軍校,隨後一直以情報軍官的職務服務于陸軍。二戰爆發之初,他作為一名才幹得到承認的中級軍官被派往英軍司令部擔任觀察員,並有直接向總統報告的權力。轉調至麥克阿瑟麾下後,他又作為心理專家屢有建樹,在同期畢業生中第一個晉升為准將。
正如開頭說的,指派給他的任務,其主旨是為推行美國價值觀鋪路,所以他在情報分析和心理學方面的建樹,才是「太上皇」指派他調查天皇「有罪」與否的主因。他要在十天內查明的是日本的「民意」,而不是要像律師那樣整理出一套在庭審中經得起推敲的案卷。基調早已定下,天皇有沒有罪是最無關緊要的,又何來為天皇洗白一說?
劇情的主幹那麼腹黑,對於知道日本在哪裏的觀眾們,天皇是否保留了下來又沒有懸念可言。所以只能用一個愛情故事來平衡整個故事的結構。若干個場景中,給予觀眾費勒斯在感情刺激下撰寫了決定天皇命運的報告的錯覺,可惜戀人和跨越國家間敵意的愛情都祇是戲劇性的演繹而已。也沒有必要多做鋪陳。
作為標題的天皇,在經過美日雙方的默契運作後保留了下來。後來還給主角費勒斯發了一枚二等瑞寶章。「太上皇」雖然在發表了老兵不死的演說後黯然隱退,但已經在歷史書上占了很大一個位置。大家都很開心。儘管影片結尾搞得很沈重:一干人等或撤職,降級,或者絞刑,監禁,但這確實是如假包換的大團圓結局。
4 ) 这里的角度也许更好理解
一些观点:
对于古代人而言,战争与罪行无关, 只是一场输家要赔上性命,赢家获得天下的赌局;
近现代战争中那种几乎灭绝文明的武力唤醒了西方人的良知;
将战争视为一种罪行,体现了文明的进步;
公正的审判是惩罚罪行、化解仇恨、防止惨剧再次发生最有效的方式;
一场不彻底、不公正的审判可能会平缓一时的愤怒,但是带来的确实更大的扭曲,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三十年。
一些事实:
远东军事法庭共计审判了28名战犯;
从1945年8月至1947年5月,中国国民政府共逮捕日本战犯2357名。经南京和上海、北平、汉口、广州、沈阳、徐州、济南、太原、台北等10处军事法庭的分别审讯。其中谷寿夫、田中军吉、向井敏明、野田毅、川岛芳子等149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国民政府依法判处死刑。696名日本战犯被国民政府检察机关起诉判刑,400多名日本战犯被判处无期徒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开始接手国民党政府所处置的日本战犯。另外新中国还接收了从苏联引渡回国的战犯。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对于日本战犯要以“感化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因而所有被国民政府判刑的战犯暂时获得特赦。
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对关押的1000余名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无一人被判处死刑。8名战犯分别被判处8-18年有期徒刑。
1956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在押日本战犯上中正高、大矢正春、川田敏夫等335人,宣布免予起诉并释放。
196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将所有战犯释放回国。
一些摘录
每人每一条罪行就够判死刑了
首次开庭以后,就由两个审判庭分别审理各主犯了。开始时每个被告的罪行列得很多,平均每人可以写100条,十个主犯集中起来有7000条,但是在准备起诉的过程中,逐渐把他们的罪行减少了条数,压缩在每人平均10条,到我们审判时又加以压缩,每人只剩了3至5条,其实他们的问题不在条数多少,每人有一条就够判死刑了。如【】,最主要一条就是改朝换代,阴谋夺权,推翻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他们自己的反动统治,这一条就可以杀他们的头了。第二条是他们迫害大批干部,其中许多人被迫害致死,这个数目本来很大,后来我们就将间接被他们迫害的数字都勾掉,只提直接受他们迫害的。第三条是他们侵犯人身自由、进行诬告陷害等等。再如【】的主要罪行是进行反革命宣传。他从1965年批判《海瑞罢官》起,就在制造反革命舆论,以后接着批“三家村”,批陶铸的两本书,批悼念【】的所谓“【】”,证明他早就是个反革命吹鼓手和蛊惑者。这样,他们每个人的罪行不超过五条,就很大了。
在如何判刑的问题上,是经过不少争论的,轻判、重判和不轻不重的判法都有。当时全国到处都是一片喊杀声,这对我们也是一种压力。在全体审判员会议时,关于首犯杀不杀的问题,经过多次反复讨论,老是定不下来,最后提交到中央政治局去讨论,我也去参加了。政治局多数同志提出判“死缓”,即判处死刑,但暂不执行,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开始讨论时江华同志说,根据法律应该判处他们死刑,但是为了照顾国际影响,可以判为“死缓”。我在他发言后接着讲,赞成江院长意见,我说我们都是【】进行反革命活动时期的当事人,曾经亲身受到他们的迫害,正因此,我们要克服可能有的感情作用,要更加冷静客观地来处理这件事,要经得起后代人的检验,我认为将来人们会承认我们现在这样判是正确的。我们充分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后很快得到了各审判员的支持,最后又得到了中央的同意,即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别的主犯则分别判以无期或有期徒刑。王洪文主要因为他还年轻,他自己就曾说过,十年以后再看分晓,对他判轻了可能还会出来起作用,此外他的地位也最高,罪行及影响仅次于【】和【】,所以将他判为无期徒刑。【】本来也应该重判,后来考虑到他搞的宣传活动,许多都是上面指示了叫他办的,对他判重了就不大公道了,所以判了20年徒刑。黄、吴、李、邱等人,1971年9月就被抓起来了,被关已近十年,【】被关得更早,他的年龄也很老了;江腾蛟则是最早主动交代的,一直态度较好,只是他的罪行是谋害【】,太轻了人民通不过,所以分别判了16、17到18年的有期徒刑。
一些感想:
犹抱琵琶半遮面,穿着枷锁地舞蹈总是让人觉得恼火,难受。
5 ) 西方文化中的日本热毁了一个本来可以更好的故事
英语里面有个词叫做“Japanophile”,大概可以翻译成“日本热”。按照国际版知乎 Quora 上的一个高票回答,“Japanophile”就是不理性地喜欢日本,超过其他国家。据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朋友说,西方人中有 Japanophile 的不在少数。 西方人对日本文化的追捧,至少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那时,作为广告版画的浮世绘随着日本的对外贸易被引入西方,促进了印象派兴起,梵高、莫奈等等大师都受过日本文化的影响。有一位爱尔兰希腊人Patrick Lafcadio Hearn,因为醉心日本文化,不仅留在了日本,而且还给自己起了个日本名字小泉八云,完全归化了。而且归化后,小泉八云整理了民间的志怪故事,是现代日本怪谈文学的鼻祖。除了历史悠久,日本的现状也容易让西方人产生“Japanophile”。二战后日本经过美国的改造,在政治形态上更接近欧美,上世纪末的金融危机之后,在经济和政治上日本对欧美没有威胁,欧美没有在宣传上刻意抹黑日本的点。而且日本文化本身精致优美的一面,确实很吸引人。 很多电影戏剧都让我看到了“Japanophile”的影子。我这里定义的“Japanophile”是指作者喜欢日本文化,写了一个日本文化背景下的美丽故事,但仔细琢磨一下背后还是西方式思维面对东方文化的圈地自萌。这样故事,我认为最早的应该可以从《蝴蝶夫人》算起了。《少年汉尼拔》里紫夫人是汉尼拔的人生导师,《艺妓回忆录》里描写了美丽又痴情的艺伎小百合,也是“Japanophile”。我正好在七七事变纪念日不小心看到的电影《战争后的天皇》,更是Japanophile到了扭曲史实的程度。 这部电影讲述了二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一位亲日派的美国日本问题专家 Fellers 准将奉麦克阿瑟将军的命令,在10天期限之内做出如何处置日本天皇的提案。 Fellers一边回忆着十二年前他在道格拉斯顿大学邂逅的日本留学生绫,一边在时间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克服种种阻力,寻找天皇是否真的应该为战争负责,或者说可以洗白天皇的证据。最后在听了天皇为了宣布投降,引得陆军兵变围攻皇宫的故事之后,Fellers 在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证明天皇无罪的情况下,提交了保留天皇可以更好地重建日本的提案,理由是“虽然不知道天皇是不是挑起了战争,但没有天皇日本肯定不会乖乖投降”。当然,影片中还穿插了喜闻乐见的小插曲,比如 Fellers 和绫的爱情故事,Fellers 的同事嫉贤妒能,向麦克阿瑟打小报告说 Fellers 是“Jap Lover”但最后被麦帅嗤之以鼻等等。 单就故事本身而言,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中等偏上:通过插叙手法讲述了两个故事:1945年,Fellers 在10天之内完成如何处置天皇的报告,和从1932年开始的 Fellers 和绫相知相恋,但由于绫的家庭和两国之间的战争而终于不能相守,终于在1945年知道了原来绫已经死于空袭,生死永隔的故事。这两个故事讲得都十分清晰,叙事始终保持着适度张力。 但是从是否忠实地反映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上说,和大多数有 Japanophile 味道的电影一样,《战争后的天皇》展现的只是西方人想象中的日本,在很多细节,甚至是有关美国的史实上都失真了。
按照史实,这部电影的主线故事本身就很没有合理性,怎么处置天皇完全是美国的政治牌,不管史实如何,麦克阿瑟都要留着天皇稳定局势顺便让美国或者说他自己当太上皇的,所以片中对天皇的调查根本没必要。 片中展现的主角 Bonner Fellers的经历也很失真。这个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历史上如何处置天皇的提案,确实是他提出的。但随手搜了一下,Fellers 在1925年已经结婚了。这么看来,电影里他和绫的感情其实是七年之痒的外遇。看维基百科,Fellers 的教育经历是一水儿的军校,军校不太可能会有女性日本留学生,就算是考虑到军校生可能偶尔去隔壁文学院散个步,这个邂逅还是十分牵强。
再比如,片中对日本女性的审美,也十分的西方化。女主角绫的面孔,骨架清晰突出,浓眉大眼,嘴唇比较丰满,看着有点巩俐的感觉。但日本人传统上推崇的向来是骨架不突出,柔和、有点萌的脸庞。而且影片里面有一段女主在和室里的举止(大约在43分钟,包括站着推纸拉门,而且是很随意的推过去等)也略违和。这种举止在现代看来没什么,但如果考虑到绫出身高贵(按照电影里的说法是“半贵族”,我猜应该是华族或者公族),这个推门的动作就不对了。参考历史影像、大河剧里面的女贵族,和现代艺伎们,这样的举止虽然在现代西方人看来非常自然,但作为一个二战前的大家闺秀,就显得过于平民化甚至轻浮。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尽管片中的男主爱上了日本女子,但他爱上的真的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可能身材没有那么高挑,举止在西方人看来过于拘谨严肃的日本女子吗?
不过,和《艺妓回忆录》让三个中国演员演日本艺伎相比,至少这是让日本人演日本人。 如果仔细考究,西方人写的日本元素的故事,常有禁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我一直不明白,艺伎培养起来那么费钱,又是摇钱树一样的存在,给艺伎赎身时,艺伎的雇主都会狠宰一刀,更何况蝴蝶年轻貌美以后大有钱途。美国军官平克到底是怎么拿出这笔钱娶了蝴蝶的?难不成蝴蝶夫人的雇主给国际友人打了个跳楼折扣? 和其他Japanophile一样,《战争后的天皇》对日本的失真描述通常有“洗白”日本的成分,可仔细推敲,其实是越洗越黑了。比如在《战争后的天皇》里,关谷为了委婉地说明昭和天皇实际上是个和平主义者,提到了天皇在战争前的御前会议上吟咏了祖父的诗歌。
看上去很和平主义是不是?但昭和天皇的祖父,难道不是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明治天皇吗?吟这首诗难道不是说明自己要继承祖父大东亚共荣的遗志吗?关谷大臣你告诉美军这个,真的是想让美军觉得天皇其实不想打这场仗? 因为并不完全了解异国文化的语境,追捧异国文化结果闹出笑话的也是古已有之。比如这这张梵高临摹的浮世绘。并不懂汉字的梵高可能不知道,他在两边加上的文字实际上是新吉原的红灯区广告。
总结一下,就像影片中Fellers很喜欢绫,我也能看出来写故事的人很喜欢日本。但爱日本爱到不顾史实,就让人很出戏了:Fellers明明是个老谋深算身经百战的军官,早就娶了美国女人,对日本也没啥特殊感情;美国该怎么处置天皇也完全是政治和利益考量,其实做不做主线故事里的那个调查都无所谓;再加上一些莫名违和的细节比如女主的举止……感觉作者喜欢的是一个异世界里面的日本,而不是真实的复杂的日本。
作为支线故事的美国青年学者和日本大家闺秀的生离死别当然很美,这样的故事用在反战主题上也很合适,在其中顺便介绍一下日本文化也很自然。只可惜这个支线故事被放在存在史实硬伤的大故事框架之中,除非对影片中失实容忍度极高,否则总觉得违和感十足。如果这部电影能更尊重史实,这样的支线故事可以表现得更美好。 文化的碰撞让人有机会重新审视、更新自己的文化,但也提供了很多对别人家的文化产生误会的机会。“Japanophile”虽然是“喜欢日本”,但很多情况下,他们喜欢的并不是真正的日本,而是对日本的幻想。喜欢一个文化漂亮的外壳是很容易的,比如烂漫的樱花,比如幽静的日本庭院,比如锋利的武士刀;喜欢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异域风情,也是容易的,比如看惯了做派豪放的金发美女,听腻了民主自由的政治宣传,不觉被日本女子的柔美温顺和武士们的一言不合就切腹谢罪吸引。但这些并不是日本文化的全部。任何文化都有其黑暗面,包括日本文化,也包括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厌倦了西方文化,就躲进对东方文化的幻想中,这和中国网上的年轻人一旦对现实不满,就开始“你国”和“还是外国的月亮圆”一样,都是心智不太成熟的表现。 我目前看到过的对西方喜欢东方文化又不求甚解的最美的反讽,是另一部电影《蝴蝶君》。男主人公,一位法国外交官,以为自己遇到了蝴蝶夫人那样无辜、逆来顺受、愿意为爱而死的东方女子,却不知道他的蝴蝶是个中国特务,而且还是男扮女装。男主为她毁了自己的事业,最后因为间谍罪锒铛入狱,在狱中自杀。
《蝴蝶君》本身是个美到邪性的故事,但从功利的角度上说,你不知道蝴蝶夫人只是你们西方人心中的幻影吗?你被自己骗了怪得了谁? 而《蝴蝶君》比《战争后的天皇》美得多,也正说明对任何一种文化的欣赏,只有在正视了其阴暗而复杂的一面之后,才能得其真趣。
6 ) 题目就叫回天皇吧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当然不假思索地会希望裕仁天皇能被送上军事法庭,为他做出的种种血腥、邪恶的决策而接受公平、 正义的审判。当时,众多二战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乃至日本国内都存在这一想法。
但最终,裕仁天皇和整个皇室都逃过一劫。起初,我想说是“侥幸”,可转念一想,政治与人类的发展其实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它们的真实面貌不应有太多的传奇色彩与个人情感。它们应该是博弈与妥协、利益与权力、欺诈与掠夺。裕仁天皇不可能心血来潮地就决定去和麦克阿瑟会晤;麦克阿瑟也绝对不仅因为与裕仁天皇的一次见面,就做出足已改变日本命运的一个决定;华盛顿最终的谋划,也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所以,虽然,我并没有太过深入地了解这一史实,但我认为这一切是一场双方经过反复思量、多次谈判,才得来的政治斗争的果实。美国当然不愿意日本会变成和德国一样的局面,全面的军事管制也不会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天皇自然不愿意被送上法庭,也不愿意看见君主制被推翻。双方利益有冲突,但不乏相近之处。所以才会有天皇和整个皇族的保留,共产主义也没有全面渗入日本。
政治从来都不是风花雪月的事,而是参与者利益的冲突、协调、对抗与妥协。
7 ) 菊与刀的国度
历史无法假设,但历史的潮流却是存在的。真实发生的历史,并非就是最为合理的历史。
常常说勿忘历史,却总在模棱两可的时候模糊了自己的历史观,慢慢地随波逐流。
美德,被我们所称颂的美德,被他们所认可的美德。那些所谓的忠诚,所谓的团结,所谓的坚持,所谓的勤劳,所谓的细致,等等如此。
永远不会明白完全献身于一种价值的感觉。
菊与刀的国度的矛盾性。
8 ) 《二.二六事变、天皇与中国》
《二.二六事变、天皇与中国》
看了纪录片《二.二六事变》及美国影片《天皇》,感而发!
纪录片因为是国内拍摄,因此史料缺乏、政论苍白,不过也算可一观!
20世纪前半世纪的中国,实为砧上鱼肉!
日本自船中八策后的明治统策,早就将满洲、朝鲜,乃至整个中国纳入计划版图!即是资源宏略,也是实现其大和摆脱岛国困境的幻想!
满洲、朝鲜都被其很好地实施了,那整个中国如何、何时下手呢?在日本高层分成二派,那就是内阁与军部的意见相左!
内阁认为,就日本国当下之实力,应该图缓进,利用相较中国的强大实力,尽量压榨其利润,同时消化满洲的各类资源后的恰当时机,才是吞噬中国之时候!
军部认为应该图急进,因为30年代或许就是日本的黄金时机,过而不来,速进得全!
于是形成了二大势力,而无论缓进还是急进,求的都是进,都是吞并中国,大和登陆!
包括东条在内的军部首要份子们,如何实现自己的诉求呢?
他们想到了利用天皇、利用军队内部的少壮派!于是有了或蛊惑、或默许、或旁助的二.二六事变。
利用此次事变,从肉体和精神上消灭了内阁派缓进的念头,同时绑架裕仁天皇那一心实权的欲望,达到了全面侵华、乃至环太平洋军事行动爆发的咄咄野心!
军部,成为实际的日本国主宰。最后虽然全面失败了,是明治统策过时了吗?是施行明治统策过激了吗?还是日本国民心中登陆的念头本就不现实呢?
我想,至少目前为止,日本的一些重要人物,乃至某些势力团体,依然努力、顽强、坚持着要梦幻般再实现!
这就是有着悠久“下克上”历史的日本,有着下被上充分愚弄、利用,最终到极欲而动的“上克下”!
那二战中,日本天皇究竟是否有罪呢?其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美国影片《天皇》就来从美国主流观点,阐述这个问题!
站在1945年3月的时间节点上看,对于过去的历史,天皇是有责任的,对于血腥的二战,毫无疑问其实有罪的!
对于未来的展望,天皇是需要赦免的,他可以被宣布为无罪,甚至无责。无论从那个时间节点的日本国内稳定与发展出发,还是美国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盘踞东瀛出发,都是需要做出这个决定的!
《天皇》一片,就来说说那个时间节点的人物心路!
'we are the occupying power, but we must be seen as the liberators, not conquers'
豆瓣评论超少,严重怀疑大量影评被豆瓣雪藏。片子还是很好看的,但男女爱情有些违和。
日本人的逻辑就是天皇第一,征服者第二。
虽然知道结果,看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拍的什么玩艺儿。这种文艺小清新的抒情调调二十年前都不新鲜,现在看更是陈腐。
睽之用大矣!
完完全全的个人回忆录,私密与大视角两线皆不得法,相当沉闷的一个半小时。好久不见Matthew Fox。被西田敏行的英语吓了一跳,虽然口音重但也比演翻译的演员讲得好,爷爷们都深藏不露啊......
感想不多。。
聽了一遍,只能說感覺與愛情線無關, 看過後再寫影評。
值得肯定的是从人道主义反战的角度切入,在弘扬美国价值观的同时,也不失对战败国尊严的尊重,贯穿的爱情线是向往古典东方的西方男人对东方女性美好的幻想,不过女主角确有恬美的古典韵味。不过深受战争伤害的中国却缺席对战犯的审判这一事实的确会让国人受伤。
「看電影補歷史,這是我喜歡電影的一個原因。至於這部電影所講的歷史是否有失偏頗,至少給我提供了一個切入點,讓我去鑽研。就故事而言,片中的愛情在戰爭面前,太勉強、太脆弱、太站不住腳。」
6/10。充满了美国改造世界的战胜者书写,天皇是日本的立国之本和民族象征,保留天皇制是战败后日本人的最大诉求,影片随意由一个准将决定天皇的生死,转而强调美国对日本重建发挥的作用,消解了日本人因效忠天皇而选择投降的历史主动性。叙事缺乏亮点,以爱情经历,与准将调查日本各大政要以取证天皇是否发动战争的主线相协调,爱情线俗套而多余,调查任务又没有追究天皇的责任,保护天皇取决于和平占领的目的。情节的呼应设计不新鲜,通过向准将丢石头的学生和小饭馆里投花生的普通民众,表明民间对占领军的敌意,只能通过天皇来牵制整个国家。也就狂热的士兵搜寻玉音一幕猩红色的戏剧化用光,比较有特点。
男一毁在脸上。政治就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日本上映了吗?
美日同盟的由来
标签里竟然没有Matthew Fox,搞错没,他是第一主角!脑残粉表示抗议!
冷门神片!天皇对战争是否该负责是此片切入角。因为天皇没说战败,所以我们没败;因为投原子弹的是美国,所以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不反省;说我们侵略中国菲律宾,我们那也是从其他侵略者手里抢的,它们没罪,我们更没罪——看了此片,你们就会明白这些神逻辑的出处啦!
看看还不错。
赤裸裸的洗白啊
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讲了个文艺故事,看完有一种把小时代里的男主们换成了十大元帅的感觉
驯养成美帝的走狗还是灭了呢?嗯,想想还是驯养起来比较有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