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檀沽
从片头开始,主人公用两根铁丝就能找到水源的位置,难以理解。接着出现主人公在念诵,妻子在缝补,仿佛一幅画,安静恬美,引起无限遐思。妻子无奈的哭笑,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愤怒之情。布满灰尘的日记,引起主人公凄凉的回忆,纵然记忆美好,物是人非,如今只有自己从记忆中存活下来。妻子抚摸主人公的脸庞,画面太美,相视一笑,主人公进入梦中,妻子缓缓离开,身穿白色裙子像天使一样。清晨,狗吠中,主人公呼唤着妻子,发现妻子自杀了,风车在转,溅起的水滴如主人公的心情一样咆哮着,悲伤,愤怒,主人公亲抚着,无奈天使陨落。埋葬后,留下一句“我会找到他们的,并带回来”,便只身离去了。精灵般的小孩牵诱着老头,让我笑了。宾馆的房间,一幅画,一张床,静美。酒店的女主人忙碌着,父亲拔着鸡毛,女主人劝告着父亲,脸庞相触。在办公室中,士兵的尸体随着马等变成肥料,而主人公执意要将儿子带回家并安葬在他们的母亲身旁。清真寺的宏伟,蓝色金色的苍穹让土耳其人膜拜跪伏着。女主人携儿子欢快的跳舞,一位身穿白色裙子的女子弹着钢琴,主人公茫然的看着这位女子的背影,或许......低头,转身,离去。来到苍苍树下,喝口酒,深呼吸,释然着无法释去的记忆。战争的画面伴随着脚步、话语声一段段展现着。三兄弟在漫天的咆哮中,躺在了一起。寻找的过程中,看到了风车。爬上地毯,离开这里,带我回家,只有闭上眼睛才有效,檀沽。砰。带着儿子来到酒店,女主人说一切都在咖啡里。苦的,甜的,相视而笑。檀沽。
2 ) 这个占水师,要细细感受。
这部片似乎很普通,但是要细细感受。男主角挖出水时你感觉到了即将丰收的感觉了吗?媳妇淹死在自己的蓄水池里时,你感受到了那种撕心裂肺吗?当寻找儿子们遭受种种阻挠时,你感受到了那种坚决吗?当被土耳其人敌视时,你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宽容了吗?当面对那个孩子时,你感受到了那就像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了吗?如果没有自己对孩子的了解,你能找到他们的骸骨吗?如果没有对孩子的了解,你能发现那扇风车吗?当儿子说:”你走吧,我要留下。”你会坚持吗?当故事中的一切悲惨都发生时,你还会继续爱下去吗?
3 ) 答案就在咖啡里
伊斯坦布尔的一个旅馆后院里,阳光如同花朵溢出来的香气,她的脚步轻盈,衣裙被风撩起。她给了他一杯咖啡,说:答案就在咖啡里。
如果单看片名,容易误以为这是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然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信念与寻找,亲情与人性,放下与重逢的感人故事,从澳大利亚一望无际的大地蔓延到土耳其伊斯兰屋檐下,从过去延伸到未来。
影片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各具张力,彼此交错,一种情感开启了另一种情感,反过来也为其找到了依靠与归宿,耐人回味。
男主角为了完成妻子遗愿,只身来到土耳其。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被他拙劣地掩藏在了疲惫而刚毅的脸上。与此同时,关于儿子的回忆被插叙进旅程里:沙尘暴来临前,他策马狂奔,将三个孩子保护在怀里,这时他讲起那个神奇飞毯的童话,和孩子一起闭上双眼念起咒语。影片的开头,他在空荡荡的床前讲着故事,翻开儿子带血的日记,如此种种,让人不忍回想。
在寻子过程中,一位外邦军官的善意萌发了一段生死之交。经历过杀子误会,临危解围,军官救了他,他也救了军官,也许善良就是循环的吧,因为无法坐视不管,所以挺身而出;因为于心不忍,所以拔刀相助。本没有联系的两个人就这样惺惺相惜,即便随后分道扬镳,也能豪迈而潇洒地祝福一句:再见!
面对一个被孩子引到家中的异乡男人,她的眼中刚燃起的希望又很快熄灭。但她却意外地发现,儿子与这个男人分外亲近,于是她试探性地接近,随即发现自己陷入了致命的心动。她告诉他,如果女子给来做客的男子的咖啡是苦的,那就不喜欢他,越甜,爱就越深。然后,她帮助他逃走,不去想他有一天是否能回来。本来人就是被很多事情羁绊的,何况一份突如其来的爱呢?
异国大地上的风车,埋葬了一个被战争重创的青年的回忆,他出现在父亲的梦里。那时,他目光空洞,守着一个回不去的故乡。为了减轻兄弟的痛苦,他扣下了扳机,从此的时光便变成了那一声恐怖的枪响。加里波底战争,本与远在大洋深处的澳大利亚无关,但为了向世界证明国家的独立,成千上万个热血青年来到了异国的战场,与根本无仇的敌人浴血奋战,于是他们中的很多永远地倒下来,独立的澳大利亚就此冉冉升起。但站在废墟中的胜利,好比苍白而刺眼的日光,那用伤害来显示夺目,用痛苦完成某种意义与无意义。
“愿你活得比你的孩子更长久”不是一句祝愿;战争里,有国家胜利了,但每个人都是输家。
在结尾,父亲终于找回了孩子,他们一起回到旅馆,热枕的小门童喜出望外,她的母亲低头一笑,递上一杯咖啡。
满满的一杯砂糖,来不及化开,正如过往的一切,总是会融化的,只是需要时间去品味它的甘甜。
片名“占水师”并不是对影片的一个概括,更大程度上接近于一种象征。我们寻找水,也寻找所有我们深深爱着的,美好的,赖以生存的事物。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或喜悦,或悲伤,总会开始,也总有结束。今天满目疮痍的土壤,明天就有新的生机萌发;那些令你痛彻心扉的伤口,也会有一只温柔的手来抚平。
这是一个俗套的故事,但我喜欢。
越甜,爱的越深。
味道与爱,都是一种共通的语言。
4 ) The Water Diviner观后感
从片头开始,主人公用两根铁丝就能找到水源的位置,难以理解。接着出现主人公在念诵,妻子在缝补,仿佛一幅画,安静恬美,引起无限遐思。妻子无奈的哭笑,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愤怒之情。布满灰尘的日记,引起主人公凄凉的回忆,纵然记忆美好,物是人非,如今只有自己从记忆中存活下来。妻子抚摸主人公的脸庞,画面太美,相视一笑,主人公进入梦中,妻子缓缓离开,身穿白色裙子像天使一样。清晨,狗吠中,主人公呼唤着妻子,发现妻子自杀了,风车在转,溅起的水滴如主人公的心情一样咆哮着,悲伤,愤怒,主人公亲抚着,无奈天使陨落。埋葬后,留下一句“我会找到他们的,并带回来”,便只身离去了。精灵般的小孩牵诱着老头,让我笑了。宾馆的房间,一幅画,一张床,静美。酒店的女主人忙碌着,父亲拔着鸡毛,女主人劝告着父亲,脸庞相触。在办公室中,士兵的尸体随着马等变成肥料,而主人公执意要将儿子带回家并安葬在他们的母亲身旁。清真寺的宏伟,蓝色金色的苍穹让土耳其人膜拜跪伏着。女主人携儿子欢快的跳舞,一位身穿白色裙子的女子弹着钢琴,主人公茫然的看着这位女子的背影,或许......低头,转身,离去。来到苍苍树下,喝口酒,深呼吸,释然着无法释去的记忆。战争的画面伴随着脚步、话语声一段段展现着。三兄弟在漫天的咆哮中,躺在了一起。寻找的过程中,看到了风车。爬上地毯,离开这里,带我回家,只有闭上眼睛才有效,檀沽。砰。带着儿子来到酒店,女主人说一切都在咖啡里。苦的,甜的,相视而笑。檀沽。
5 ) 孤独,宽恕,爱和幸福。铁汉父亲的希望之旅。
占水师是一种土澳式的浪漫——直接,真实,动人心魄。三条主线,并不是每一条都处理的很好,但是却让你无从挑剔,是的,因为事情就是这样。
第一条是战争剧情,围绕土耳其内战和澳新军团登陆战展开。宽恕,最后帮助找到自己孩子的,竟然是当年杀死自己孩子的机枪手。而在生死关头,父亲居然救了昔日的杀子仇人。战争不是人与人的仇恨,而是一种准则的体现——是的,我们来了,我们死了很多人,我们走了,什么都没有带走。但是我们为之骄傲,这是我们的准则。这是一种普遍的澳洲文化认同吧,导演骄傲的讲了出来。
孤独。这个电影我是一个人去看的,而且全电影院只有特么三个人。。剩下还有是一对情侣坐在最后一排。那种包场式的气氛和音效(……)真真正正能够感受到那种内心的震撼感。片子开头的回忆以及父亲在妻子死后决定去寻子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了飞屋环游记——(当然我觉得飞屋环游记梦幻开场100分后面只有不到七十分)。战争场面的真实,遍地的白骨堆积,没有任何花俏,没有所谓的大场面,大制作,魔幻主义手法,小资主义情调,文艺逼范儿,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动人心魄,却在一幕一幕之中让你捂着胸口觉得如此压抑。
老板娘和父亲的感情线就不应该这么简单粗暴了,这也是一种遗憾。导演在战争,父子情,宽恕,这类历史性的主题上处理的非常好,但是在感情上就不尽如人意了。不过妻子和女主角实在太漂亮,女主的熊孩子也长得太可爱了= =。大叔式的父亲着实有魅力。
Brother against brother. Nation against nation. Man against the creation. We murdered each other. We broke the world, we did this. Man did this.
战争过于残酷,但是人性,却是人世间沟通的桥梁,宽恕,是和平决定性的方式,爱, 能够化解不理解和不认同。当他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他已经在寻找和平和希望,虽然就像纪录片一样的记录了铁汉一般父亲在异国他乡的故事和日常,但是足以打动人心——因为这种主题,不需要你了解土耳其内战和澳新军团,就可以理解,让你为之震撼,因为全世界的人,人性是共通的。
对于爱情的描述,三分半,对于亲情的感触,四分,对于战争的解读,四分半,对于人性的拷问,满分。但是我还是给了五分——因为你值得去看这样一部电影,因为电影已经超越了自身本身。
P.S. 父亲和女主用餐那段凝视那段真的美爆了!半夜惊醒又让他拉回残酷中配上当时的配乐真的胸口感觉沉沉的。另外哥哥开枪打死弟弟的时候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p.s.2 = =这电影好像之后澳洲美国和土耳其放映吧,看不到的人,真是太可惜了。。。
6 ) 逃出了过去的禁锢,开始了新的生活
尽管是一名文科生,尽管自认对历史这一门还是挺在行的,但在看着电影之前,我却从未知道加里波底战争,一战的故事,澳大利亚的参战,父亲寻找儿子们的骸骨,土耳其的战场,原谅和宽恕...寻找,是这片子的线索。一开头,父亲在寻找水,在澳洲的草原上,掘地三尺,终于挖出了水,他浸在水里,却没有半丝的喜悦,如果不是他的狗把他唤醒,估计他就决定要淹死自己。回到家,妻子让他去给孩子讲故事,他欲言又止,然后走进房间,拿起一本故事书,对着三张空的床,读起了故事...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加里波底战争中,陨在了土耳其。当他告诉妻子,他找到了水,她说,你真聪明,你什么都找得到...那为什么你找不到他们...那天晚上,妻子跳进水塘,自杀了。他在妻子的坟前起誓,要把儿子们带回来。他变卖一切,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了土耳其,不管军方的阻止,来到了儿子们牺牲的地方,寻找他的儿子。此时,战事已结束,协约国胜利了,英国人正在和投降的土耳其将军,两个曾经在这片土地战得你死我活的人,为了挖掘尸体,成了伙伴。父亲冲破困难,在土耳其将军,恰恰是指挥那场杀死他儿子的战斗的人,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了二儿子和小儿子的尸体,当英国人逼迫父亲离开土耳其时,父亲在土耳其将军的帮助下,寻找可能还生还的大儿子。当年大儿子在战场上受伤不能走动,两个弟弟冲出战壕去救他,却被机枪打死,大儿子一直无法面对自己无法照顾好弟弟们,弟弟因他而死的事实,被俘后留在了土耳其。最终父子相聚,面对逼近的敌人,父亲对不肯离开的儿子说,今天,要么我们一起走,要么一起死...最终他们都逃出来了,逃出了敌人的包围,也逃出了过去的禁锢,开始了新的生活。
7 )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好人有好报。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好人有好报。
3天时间,澳土双方9000人的死亡,战后有且仅有一位父亲来寻找未能归家的儿子们,这也是故事的起因。影片中充满了未知的力量总是指引这这位一无所有了的父亲。开头的时候我就迷惑,两根铁条一匹马一只狗,挖点土就能找到地下水,好牛!之后妻子忍受不了丧子之痛投湖自尽,丈夫这才踏上寻子之路。偶因小猪脚指引来到一个明明是土耳其女人非得英伦范打扮的女人经营的旅店,这就为把妹而归埋下伏笔。再加上整个寻子之路上一位土耳其降军军官的道义相助。剧情在这两个副猪脚身上来回交错,构成了整个行程线索。高潮是被己方军队逼着遣送回国,没办法之下投靠土叛军随行去新德里找最后一个被俘虏的儿子。在火车上教粗汉们打板球的时候,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就害怕克劳一板子把球扇到哪个粗汉脸上引来一顿暴揍~~(≧ω≦) 。终了救了军官一命的占水师终于和儿子踏上归途。其中我想说的是,2次去战备处去求通行证,那兜兜齿己方军官的表现和土耳其降军军官的态度明显成反比,有的时候自己人不如敌人靠谱。()
在一个大的背景下把这种小的世界观演绎的如此轻松生活化,罗素克劳的真情表演也是蛮到位的。军队的大背景,小市井平民的战后生活衔接恰当,毫不突兀。
8 ) 澳新军团日 重温占水师
4月25日,是澳洲公共假日Anzac Day(澳新军团日),这一天,澳洲全国各地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纪念百余年前他们在万里之遥的欧洲参加的一场战役,加里波利战役。
1915年的今天,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英国及协约国军队在加里波利半岛登陆,计划取得海峡控制权并长驱直入君士坦丁堡,但却遭到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胶着八个月,最后惨败,同时参战的澳新军团也损失惨重。澳洲当年视英国为母国,所以也派出了军队远赴欧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了一战。虽然一战以协约国获胜而告终,但作为同盟国的奥斯曼帝国至少在加里波利战役给了对方以沉重打击。随着1918年11月一战的结束,这个统治近五百年的大帝国分崩离析,面临被英法等国瓜分的命运。
本偏安一隅的澳洲当时全国总人口不到五百万,但却有41万多人入伍奔赴战场,光加里波利这场战役,澳洲士兵就死亡八九千人,这也是澳洲整个一战中单场战役中阵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在电脑上重温了罗素·克劳导演和主演的电影《占水师》,15年初在它上映没多久后去电影院看过,当时还在豆瓣上做了标记,“《星际穿越》之后在悉尼看的第二棒电影”。
▲此片当年应该没有在中国上映,豆瓣标记人数不多,评分也不是很高,但不妨碍我觉得它是部好电影。
影片中,罗素·克劳的主演的康纳和一家人生活在澳洲内陆地区的一个大农场,康纳是占水师,在三四年可能都不下雨的干旱地区,这也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和行当。家里有三个儿子,后一起入伍,远赴欧洲,加里波利战役战败的消息传来,他已默认三个儿子都已阵亡,但妻子一直幻想着他们还活着,以至于都有点神经质,这样过了四年,还是走不出这份丧子的悲痛,最后投湖自尽。临死前一晚,她还怪丈夫找得到水却找不到儿子。悲怆无比的康纳给死去的妻子许下了承诺,一定要找回儿子的尸骸,带回澳洲和她陪伴。
就这样他踏上了去奥斯曼帝国的漫漫长途。行船三个月,到达君士坦丁堡,去相关部门申请去加里波利的通行证,但被告知平民禁止去那里。可能是因为看了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这本传记,我不是很想用现在的土耳其和伊斯坦布尔来分别指代奥斯曼帝国和君士坦丁堡,毕竟,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前序,伊斯坦布尔作为城市名也是在1923年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才正式广为采用。
初来乍到君士坦丁堡的康纳体验差到极点,在求官员网开一面的时候被也叫奥尔罕的一个拉客小男孩拿走了行李包,以为被偷了东西的他追着小奥尔罕满大街跑,最后被引向了小奥尔罕叔伯家的家庭旅馆。天真无邪的小奥尔罕靠着这特别的方式成功揽客,开心无比,康纳因为也需要住宿,于是就住了下来。
官方合法途径去加里波利无望,只能走小道。他听了小奥尔罕母亲爱莎的建议,去轮渡到某个地方,然后出高价找那里的渔夫搭船前往。此时帝国战争善后部队正在加里波利区域开展善后工作,对于“一叶轻舟”冒然过来的康纳几乎是立马下了逐客令。但听了康纳的故事,奥斯曼前军官、现协助英国开展善后工作的哈山少校(伊尔玛兹·艾多甘饰演,看过锡兰执导的电影《小亚细亚往事》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位土耳其知名男演员)动了恻隐之心,力排众议决定提供必要的帮助,理由就是康纳是唯一一个只身远道而来寻亲(尸骸)的父亲。
凭着当地军官的回忆和叙述,以及作为占水师的特殊感应,康纳终于找到了两个儿子的尸骸。之后哈山少校更是给康纳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另外一个儿子,从电报得来的名单列表看姓氏,如果没错的话,当时并没有死,而是被俘虏并送至别处。因为此时离那场战役已经有四年,随着一战后来的进展和最终结束,战俘也已被释放,但这个儿子并没有任何消息,所以很有可能也已经死了,只是可以确定的是他没有死在加里波利。
于是又返回君士坦丁堡。当年战俘被送往的战俘营位于现土耳其的内陆小亚细亚地区,时值希土战争开打,希腊人派兵那边,局势非常混乱。出于安全考虑,哈山少校无力进一步帮助康纳去十面埋伏的内陆寻子,康纳被安排翌日清晨乘船离开,将经印度加尔各答然后回澳洲。但寻子心切的康纳没有接受安排,翌日清晨在爱莎的协助和指点之下,逃脱了本要接他上船的工作人员。后康纳又被押至哈山少校处,父爱如山真心可见,于是哈山少校和一众下属带着康纳踏上了去内陆的火车。
火车后来被埋伏的希腊武装军袭击,车上的人除了康纳因为协约国的澳洲身份,被网开一面,哈山少校等人都面临被当场处死的危险。关键时刻,在火车车厢上还教了奥斯曼军官们如何玩澳洲板球的康纳拿着球棒偷袭了正准备枪毙哈山少校等人的希腊武装军,成功救出哈山少校,并迅速骑马逃脱。路上看到了有风车,康纳想到了前一晚的梦境,想到了家乡的风车、水井和儿子们的童年往事,预感儿子可能就在这里。于是上前打听,果然不出所料。大儿子因觉得自己没能保护到两个弟弟,辜负了父亲的嘱托,无颜以对,而是在这边离群索居,造风车、挖井,倒是很好地传承了父亲的手艺。在希腊追兵赶来之后,他带着父亲来到了一口深井旁,跳下去可以通向别处从而成功脱险。起初他不想走,但面对父亲感人至深的话和浓浓的亲情,他答应和父亲同进退。
再次回到君士坦丁堡,回到小奥尔罕的家庭旅馆。小奥尔罕早就特别依恋康纳,感觉有如父子,而女主爱莎的甜咖啡,一表钟情。当两个人起身,四眼相对,我都想象到了康纳带着他幸存的大儿子还有小奥尔罕和女主回澳洲的情景。
当然,这份在异乡生发的情愫在整部影片里并非主线。我更关注,也更多思考的是,关于一战,关于澳洲,关于土耳其。宏大叙事,但也可以细致入微,从《占水师》看澳新军团日,突然有了一种和往年不一样的视角。火车上,哈山少校旁边的军官对康纳说,“如果你不知道一个国家在什么地方,那就不要侵略它”,澳洲当年,确实是仿佛打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仗,付出了单场战役中伤亡最多的代价,但这场战役对澳洲的国家身份认同、对澳洲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土耳其来说,前朝奥斯曼帝国因一战而瓦解,近五百年的超级大帝国,曾经征服了在更之前的千年拜占庭的奥斯曼帝国,就这样分崩离析,想来令人叹息。1923年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再也没有了拜占庭和奥斯曼的荣耀,“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我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就是(跟每个伊斯坦布尔人一样)让她成为自己的忧伤” ,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书中如此写道。
而影片中十岁的小奥尔罕,不仅让我思念起和他同龄的小外甥,也让我想起了帕慕克写的这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便相信我的世界存在一些我看不见的东西:在伊斯坦布尔街头的某个地方,在一栋跟我们家相似的房子里,住着另一个奥尔罕,几乎是我的孪生兄弟,甚至我的分身”,通篇我都在用小奥尔罕,满满的亲切和喜欢。看到在土耳其取景的镜头,我脑袋里都会冒出帕慕克笔下的点点滴滴,很多次,我甚至就觉得小奥尔罕就是帕慕克这个大奥尔罕儿时的分身,穿梭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经过蓝色清真寺、博斯普鲁斯海峡、托普卡帕皇宫,串起了我很多身未至但心向往之的地方。
澳新军团日,重温《占水师》。愿世界无战,愿和平永远。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囧在澳洲 (Jiong_2046)
感觉就是拍着拍着,想到一条新的线,给硬塞进去,如此往复几次就成了一团乱麻,结尾更是俗套到翻白眼——然而我的私心不允许给低分啊,谁能拒绝克劳蜀黍这头大萌熊,笑起来心都化了,尤其是片头挖井的样子,哦哦哦哦哦!!
反战主题能拍成这样,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您这导演水平也忒差了
片子拍的比较松软,没什么力度,关于土耳其总是历历在目,一战时期的伊斯坦堡肯定不是这样的,街道建筑服装都太新了
想说很多,又说不出来……不过真是一部很好的影片。顺便说一下港台的翻译是什么鬼。
关于有一战绞肉机之称的加里波底战役,关于一个父亲不远万里的寻子之旅:Russell Crowe这部导演处女作完成得不错,各方面都有“漫长的婚约”八成的水准了~
听袁老师讲这部电影,听的如醉如痴.又找来看了一遍,真实的历史果然比虚构的故事更能打动人,镜头好美!
想讲的太多,导致完全散乱。风光倒是挺美的。对白和叙事还在初级水平。看在是Russell Crowe处女导的份上给三星。
异国风情。超美女主。好故事。
《加里波利》止于澳新军团冲出战壕,本片始于土耳其军冲出战壕,战争并非止于停火一刻,这次是两方剩下的人到一起看一看谈一谈,算国民电影更客观的后事谈。又跟前日看的《切口》凑成镜子两面。裸泳海湾会心一笑。整体面貌通俗这点比较像雷德利斯科特
帮弟弟解脱那段让人泪崩
不温不火,没什么亮点,看来罗素克劳这当导演的水平和乔治克鲁尼也差不多...
比较粗糙,略俗套。克劳叔导演处女作,把自己始终打扮得干净酷屌。
m2144:刚好在看完纪录片《奥斯曼帝国:欧洲的伊斯兰王室》之后看到这部含有一战加里波利登陆战及1919一战后在英国的放任下的希土之争历史。土军上校讲的小偷故事很一战化(战场尊重)。索菲亚穹顶和土耳其毡帽很有味;土耳其咖啡的糖浓度会告诉你是否有人会爱你。赞历史背景!
导演功力还是太嫩,夹杂了太多私货,喧宾夺主反而模糊了主题,面面俱到反而都点到为止,土耳其民族主义、反战、父子情、希腊入侵和爱情等材料结合起来,想做一品佛跳墙,不料炖成了大杂烩。结构松散,煽情老套,转折处尤其拐得不到火候。还有那段爱情,实在是太生硬了。
结局美哭。
说起澳大利亚,第一反应竟然是这部电影。即便电影后来主要都在土耳其,但罗素·克劳开篇在西南澳挖土挖井的镜头真是荷尔蒙爆棚,令人印象深刻。
土耳其拍的“恰纳卡来1915”像是20世纪初的电影。80年代的“加里波利”像是21世纪初的电影。这一部则是20世纪中后期的电影。
四星全给熊叔!一笑起来就化了!啥电影咋样我管嘞!
一战加利波利战役后,罗素克劳寻找战争中失踪的三个儿子。打分还是偏低了。战争母题,先是互殴的澳洲兵与土耳其兵,然后是互殴的土耳其兵和希腊兵。想起在埃及,埃及导游说他们恨土耳其人。斯里兰卡导游说他们恨印度人。柬埔寨恨越南人。跟邻居好好相处很难么,还是并没有进化多少四肢蠢动的猿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