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fear eats soul
原来很不习惯德语的硬邦邦,但现在也习惯了,更何况是法斯宾德的作品。本片荣获1974戛纳电影节FIPRESCI双周奖以及普通评审团奖.
60岁的清洁女工埃米与外籍工人阿里认识了,两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产生了相濡以沫的感情,一个是面临老年的底层女工,一个是来自第三世界的外籍劳工(极受歧视),对于他们的结合,周围人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敌视与冷酷的态度,仿佛尊贵的德国人受到侵犯似的,房东的儿子、儿女们、邻居们、同事们无不都在指责为难他们,埃米不安了,但阿里安慰她说恐惧会吞噬心灵。旅游回来后情况好转,儿女和邻居需要她的帮助,她的同事需要她一起对付新从南斯拉夫来的清洁女工,食品店生意不好争顾客,不管怎样人们因种种原因容忍了他们。但就在影片终于向着温暖前行时,阿里受不了社会的歧视和文化习俗的冲突,又和吧女芭芭拉重归于好,埃米在初次相逢的酒吧找到阿里,再次相拥跳舞时,仿佛又找到了幸福。阿里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是外籍工人常见的病症,无法痊愈,医生诊断说是面临压力、紧张的生活和充满敌意的环境造成的。
这显然不是常规模式下的爱情,但这种感情显然也很真实,但若要强调爱情的美好,注定是要失望的,因为他们没有美好的脸庞,也没有光明灿烂的未来,他们是小心翼翼地扶持走着,在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和狭隘时,彼此寻找到的温暖和依靠,他们之间的感情更是一种对恐惧和空白的回击,拥有对方能让彼此更强大,因为生命实在太让他们难以掌握了。但阿里和吧女上床的镜头如此冷酷,正对应着他和埃米从无正面的做爱镜头,揭示了感情的软弱和无力,埃米说“你是自由的,我老了” ,这是她认命后的安然,因为无法改变,所以只能被动接受,原以为是生命得到延伸,其实梦幻破灭之后的痛苦让她更手足无措,恐惧依然会吞噬心灵,相对于环境给他们的恐惧,自身对“爱”的恐惧更致命。最后的镜头是埃米在阿里病床前的哭泣,我们无从知晓他们以后的走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的生命将会更荒凉,法斯宾德在铺展了温暖之后,终于还是让他的恐惧和死亡再次主宰了全部。
法斯宾德电影作品年表
爱比死更冷 / Liebe ist Kalter als der Tod 1969
外籍工人 /Katzelmacher 1969
丧心病 /Warum lauft Herr R.Amok 1969
黑死病的神像 /Gotter der Pest 1969
美国大兵 /Der Amerikanische Soldat 1970
旅程 / Die Niklashauser Fahrt 1970
死之河 / Rio Das Mortes 1970
咖啡屋 / The Coffee House 1970
一点点 / Whitey 1970
当心圣妓 / Beware of the Holy Whore 1970
艾高史特的先锋 / Pionees in Ingolstadt 1970
佩特拉·冯·康特的辛酸泪 / Die Bittere Tranen der Petra von Kant 1972
四季商人 / 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1972
鹿群交会点 / Deer Crossing 1972
八小时不是一天 / Eight Hours Don’t Make a Day 1972
布莱梅的自由 / Bremen Freedom 1972
野蛮游戏 / Wild Games 1972
恐惧吞噬灵魂 / Ali:Fear Eats the Soul 1973
玛塔 / Martha 1973
铁丝上的世界 / World on a Wire 1973
诺玛·海曼 / Nora Helmer 1973
自由武士 / Fist-Right of Freedom 1974
艾菲·布里斯特 / Effi Briest 1974
福克斯和他的朋友 / Fox and His Friend 1974
卡然达婆婆上天堂 / Mother Kusters Goes to Heaven 1975
恐惧中的恐惧 / Fear of Fear 1975
中国轮盘赌 / Chinese Roulette 1976
绝望 / Despair 1977
德国之秋 / Germany in Autumn 1978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 /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78
一年十三个月 / In a Year with Moons 1978
第三代 / Die Dritte Generation 1979
柏利亚历山大广场(15小时电视片) / Berlin Alexander Platz(MS) 1980
莉莉·玛莲 / Lili Marlene 1981
罗拉 / Lola 1982
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 / Die Sehnsucht der Veronika Voss 1982
雾港水手 / Querelle 1983
2 ) 摘抄文
在法斯宾德诸多电影中,《恐惧吞噬灵魂》(Angst essen Seele auf)仅仅花费了2个星期的拍摄时间,初衷更是为了之后所要拍摄的《玛尔塔》(Martha)与《寂寞芳心》(Effi Briest)作一次电影制作技法的试练,但万万没想到,此片成为了法斯宾德又一部杰作。
法斯宾德采用一系列的布局展现外界给予这一对忘年异国恋的难堪,并从侧面表现战后德国人民对于外籍劳工的歧视。他不失时机地以面部表情特写来表达旁观者对于这对恋人的冷漠的态度,这样产生的画面,在力度上比起谩骂更为强烈。
他也延续着一贯疏离的笔调,刻意地在镜头与镜头间留下静默的停滞,以此来制造电影与现实在时间度量上的不对等,使观影者产生压抑与不适,夸大疏离造成的心理效果。
镜子的意象也反复在影片中出现,不但在此片内,甚至在法斯宾德绝大多数的影片中,他往往以摄影机来捕捉镜子中的人物,以此来造成空间与现实的错位,增加疏离的意境。甚至可以这么说,通过镜子这一道具,使得法斯宾德电影中的人物同自身都存有隔阂,更别说人与人之间了。
然而,在法斯宾德的影片中,人与人的关系永远脆弱不堪,这一理念造成了疏离的产生,同时也使得剧中的人物永远在背叛、欺骗中徘徊。纯良而憨直的阿里,即使笑颜如阳光般温暖,还是背弃了艾米,与其他女人上了床。法斯宾德有意将外遇时男女的裸体镜头,往后拉伸,带入门框,形成完整的构图,就如同先前在意大利参观中,吃着牛排时的艾米与阿里一样,形成鲜明的反差,表达着无声的嘲讽。
法斯宾德对于男性雄性象征的态度,格外的冷静。在他的影片中,不太见到肉身相搏的激情,但他也绝非善类,他乐意给剧中的男性制造赤裸相对的机会,镜头不加修饰的将雄性象征扫入。可能是因为双性恋身份的关系,法斯宾德对于男性肉体表现得并不如同性恋身份的帕索里尼那般——追寻着自然主义的雄性之美,也绝不会直接给予阳具特写,来展示对雄性的仰慕。在法斯宾德的类似场景中,他的态度总是暧昧不清的。
法斯宾德对于自己的演员,几近玩弄,他往往明知道演员想要得到某一角色,却让最终有意让其失望。对于电影中的人物,更是如此。法斯宾德一面扮演着造物主的角色,给电影中的人物制造着种种戏剧性的悲剧,一面有时时在影片中客串,以路人甲的姿态参与世人的生活,欣赏着自己所制造的杰作,而最终以死亡了解一切。
影片《恐惧吞噬灵魂》中,法斯宾德对原影片中的人物身份,情节设置,都做了相应的调整,这并非是为与瑟克影片区别,而是由法斯宾德个人表达的状态需求所决定的
[编辑本段]《恐惧吞噬灵魂》-评价
熟悉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人可能知道,这位世界电影史上的大师级导演叙事手法相对晦涩,偏爱采用隐喻,色调灰暗沉重,带着绝望的气息。这部名为《恐惧吞噬灵魂》(Angst essen die Seele auf)的影片名字虽然听上去保持了法斯宾德一贯的灰调,但其实这部影片是法斯宾德难得的温情之作。叙事方面明朗易懂,形式通俗而完满,第一部分甚至温暖感人,充满了人性关怀。
可是,《恐惧吞噬灵魂》这个导演的作品以残酷著称,所谓美丽,也是令人近乎窒息的哀伤。画面上丑陋的面孔,眼神里的冰凉和恐惧,心里无限的压抑却无法释放。
影片中,年老的清洁工爱弥和外籍劳工阿里的社会底层身份,使人物的社会属性状态减少了因身份地位所具有的虚赘成分,因而也避免了过多的内心顾忌挣扎可能。这使人物更具状态的单纯性和韧度,这无形中强化了两人关系发展的情感本能性。因此,爱弥和阿里从相遇到相爱的过程不用更多笔墨而简洁自然。很显然,具有社会地位而内心复杂的人不可能如此。
影片中,法斯宾德有意将细节的重点赋予两个人结合过程以及这份情感摆脱周围压力之后。一份不被认可的情感所要面临的种种:亲人,邻居,商店老板,爱弥的同事等等有形与无形压力在影片中都被清晰而真切的呈现。法斯宾德更用细节呈现了这一切压力最终溃败消散时的状态,其本质的虚伪性和虚弱性因此随之显露。法斯宾德用细节的力量将整个过程自然完整的呈现,让生活的真实本身表达了自己所想诉说。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法斯宾德对情节超强的控制力。如影片中,爱弥和阿里的外出旅行,是情感压力溃散的转折点,也同时成为两个人之间的问题显现的开始点,两者实现了自然的交替,在法斯宾德的处理中显得干净而自然有致。避免了叙述拖沓和凌乱。
法斯宾德用各种手段,自然地简化人物情感生发的过程,强化了在两个人结合过程中因个体具有的社会属性所遇到的压力。如此设计,使影片中当这份不被世俗接受的情感所面临的一切外在压力都渐渐淡化后,这份情感中来自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对这份来之不易情感的吞噬,以及他们此刻面对这一切的无力感,也因此更加凸显。这份情感,因他们最初结合时爱的本能性存在,因他们曾经压力时的艰辛和勇气,因情感的本质问题凸显出的致命性,此刻,直抵幽暗的本质深处。
法斯宾德对情感、生活本质状态的清晰把握,以及他所拥有的掌控人物和情节状态以及电影语言使之为其表达服务的能力,使法斯宾德能使他的影片从更本质处切入生活,在最贴近事物的本质层面,实现自己的表达需求。但生活在法斯宾德这里并没有被简化,他只是更贴近,用自己的手段和方法贴近它,甚至挤压它,使它自己将其本质显现出来。影片〈恐惧吞噬灵魂〉中,生活并未因为切入的底层性状态状态而失真。一切真实的存在着,社会的阶层性即使在最底层也依然存在着,人的工作,情感,皮肤,甚至国籍都可以成为划分的因素。当人们跟随爱弥的视线,注视那个孤独地坐在爱弥不久前坐过的楼梯位置上的新来的外籍女工时,生活因这注视,而格外的冰冷真切。
对于清洁工爱弥和外籍劳工阿里这份情感来自各方的压力,爱弥无法找出更合适的原因,她只能认为一切是出于“忌妒”。亲人,邻居,商店老板,爱弥的同事甚至餐馆的服务生,人们也许并不会单纯因为妒忌一个清洁工人和一个比她年轻的外籍劳工之间的情感而抱有如此统一性敌意。即使他们再怎样幸福。影片中,正是因为对排斥者们的暧昧状态的展现,揭示出生活的暧昧本质,生活对违反其惯性统治的一切就是这样从各个层面各个角落生发排斥,不会有任何具体的原因,如果有,那也只是因为不同。
影片中,周围压力的淡化原因也许并不能只用“爱弥对其他人的可利用性”解释。原因是复杂的:时间,情感的支撑,楔入的坚持等等,包括人物所具有的可利用性所起到的中和作用,但这显然并不是最主要的,可如果贴近,你就会发现,它虽然并不是最主要的,但却会是最明显的。因为生活中“有用”是社会对个体最本质的需求。而当社会表示对个体的接受时,也必然会从其“有用”状态开始。在展现压力淡化的过程中,法斯宾德抓住了人的这一社会性特质所具有的显现性,作为影片中压力消散淡化的呈现手段,但影片中从法斯宾德对商店老板,对儿子态度变化的展现过程中你可以感觉出,这变化只是因时间、因需要而作出的一种妥协,排斥依然存在。生活正是如此。
影片《恐惧吞噬灵魂》中,爱弥和阿里情感裂缝开始显现,阿里茫然来到酒吧女主人家里,当阿里在昏暗中慢慢脱掉衣服,女人走过去,两人在昏暗中上床,此刻,镜头和人物的距离,门的轮廓对屋里空间的挤迫,光线,以及人物的动作状态,准确地揭示出阿里此刻的内心:他感觉到和爱弥情感裂痕出现的烦闷和茫然。而情感吞噬的茫然性此刻也同时被准确清晰的显现。
影片中,这些因其切入生活的准确及因法斯宾德的把握其贴近本质状态的准确自然,使影片处处显露出其准确真实之美。影片《恐惧吞噬灵魂》中,爱弥和阿里最终并没有分开,这虽然是法斯宾德有意的安排,恐惧因此而存在,因为,茫然依旧会存在,而吞噬也仍会继续。但这本就是生活的真实状态,而法斯宾德只不过是让它自己呈现出了它的真实面目。对于真正爱着的两个人来说,来自外界的任何压力都并不是其情感的致命所在,恐惧来自相爱着的两个人之间,因为它来自“爱”本身。
但其实客观来说,这一切存在于电影之后的评价与分析,全是枉然。法斯宾德很难被理性定义归类,也无法用固定的方式方法去定义法斯宾德任何一部电影,或许这也正是法斯宾德的天才之处。
“越自由越解放则越美丽”:法斯宾德自称浪漫的无政府主义者,喜欢独辟蹊径,追求尖锐、强烈的效果,“以血、以泪、以暴力、憎恨、死亡与爱”不断向观众挑衅,赢得了在美学和社会学上的奥义,从而以电影解放了人们的心智,给予了“人们激动做梦”的自由。我们都是自己内心的审讯者。你难以逃逸这个时代种种不安而可悚的现象。你甚至感觉到现实世界比虚构作品更有戏剧性。可是更多时候我们宽恕了现实,变得有限制。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家都想写一部自由之书,他们崇尚天马行空的灵感及荒诞不经的奇思异想、腐坏神经系统中的愤怒与冷酷无情的狂喜。法斯宾德也是一个孤独的大男孩:他喜怒无常、无耐性、报复心重、生活混乱,经常无理取闹:“惟有存在于艺术家腐坏神经系统中的愤怒与冷酷无情的狂喜,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灵感泉源。艺术家必须成为非人与超人;他必须与我们全人类保持一种陌生而疏离的关系。”
“没有爱情,只有爱的可能”:法斯宾德多选择了女性作为银幕上的主角。但是女性在他的影片中,只不过是一个载体,在他的眼里,再也不会找到比女性对于他那幅无爱的图画更具有那么强烈象征意义的表现手段。爱情不再存在,它演变成一种“经过美化的剥削形式”、一种“最恰当、最阴险、最有效的社会压迫手段”,它激发着人类潜意识里的兽性,把历史的进程变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相互折磨、相互撕咬最终相互吞噬的过程,它是“魔镜”打碎后一堆反射着尘世幻象的残片。法斯宾德,用电影的方式完成了一位西方哲学家的遗愿,那就是“希望人类认识到自己的缺陷:缺少爱”。
法斯-宾德的四部经典作品
《恐惧吞噬灵魂》
《维罗尼卡福斯的欲望》:女性视觉的最终章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
《水手奎莱尔》:同性爱的恋歌
法斯宾德电影作品年表
爱比死更冷 / Liebe ist Kalter als der Tod 1969
外籍工人 /Katzelmacher 1969
丧心病 /Warum lauft Herr R.Amok 1969
黑死病的神像 /Gotter der Pest 1969
美国大兵 /Der Amerikanische Soldat 1970
旅程 / Die Niklashauser Fahrt 1970
死之河 / Rio Das Mortes 1970
咖啡屋 / The Coffee House 1970
一点点 / Whitey 1970
当心圣妓 / Beware of the Holy Whore 1970
艾高史特的先锋 / Pionees in Ingolstadt 1970
佩特拉·冯·康特的辛酸泪 / Die Bittere Tranen der Petra von Kant 1972
四季商人 / 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1972
鹿群交会点 / Deer Crossing 1972
八小时不是一天 / Eight Hours Don’t Make a Day 1972
布莱梅的自由 / Bremen Freedom 1972
野蛮游戏 / Wild Games 1972
恐惧吞噬灵魂 / Ali:Fear Eats the Soul 1973
玛塔 / Martha 1973
铁丝上的世界 / World on a Wire 1973
诺玛·海曼 / Nora Helmer 1973
自由武士 / Fist-Right of Freedom 1974
艾菲·布里斯特 / Effi Briest 1974
福克斯和他的朋友 / Fox and His Friend 1974
卡然达婆婆上天堂 / Mother Kusters Goes to Heaven 1975
恐惧中的恐惧 / Fear of Fear 1975
中国轮盘赌 / Chinese Roulette 1976
绝望 / Despair 1977
德国之秋 / Germany in Autumn 1978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 /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78
一年十三个月 / In a Year with Moons 1978
第三代 / Die Dritte Generation 1979
柏利亚历山大广场(15小时电视片) / Berlin Alexander Platz(MS) 1980
莉莉·玛莲 / Lili Marlene 1981
罗拉 / Lola 1982
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 / Die Sehnsucht der Veronika Voss 1982
雾港水手 / Querelle 1983
3 ) 艾米的咖啡能让死人复活
智慧的女人知道别人在妒忌。如清洁女工艾米,如那个眼圈青黑的酒吧老板娘。
其实相爱很简单,有时一起跳一支舞就足够。“我经常听见这里的外国音乐,很好听。因为外面雨下得很大,所以我想为什么不进来坐坐呢?”60岁的艾米很天真地对酒吧老板娘说。“那个女人神经病,讲话不用大脑。”老板娘走回吧台时跟一群充满敌意的“外国人”说。她孤零零地坐在靠门的座位,面前摆着没有喝的可乐,听着音乐,被人们敌意地看。后来阿里受到怂恿去邀请她跳舞,聊得高兴,替她付帐,送她回家,因为被她的善良吸引。
“艾米的咖啡能让死人复活”,在她家里她笑着对第一次见面的阿里说,她做咖啡,后来还请他留宿,因为得知他居住在拥挤的小屋,“一个小房间里住六个人,太不人道了!”夜里他来敲她的房门,说:“我睡不着,想跟你聊聊。”
她有那么善良的眼睛,他也善良。两个善良的人相爱,不令人厌恶,却更加艰难。
她问了两次:“希特勒,你知道吧?”他都回答:“知道。”第一次是跟他讲述自己的父亲,说他曾经为希特勒工作过。第二次是他们刚刚结完婚,乘出租车到她奢望已久却一直没有舍得去的餐馆,在门口,她说“希特勒曾经在这里吃过饭。”有点尴尬的点菜过后,服务生离开,他们面面相觑,她解嘲道:“他让我非常紧张,我不习惯这种地方。”镜头中餐馆里只有他们孤零零的两人,被一扇绿色的门框住,门口的屋顶吊着一个美丽的有四个灯泡的金色吊灯。因为新婚幸福,所以想挥霍一次,但看了却依旧辛酸。
因为对身为摩洛哥人阿里的歧视,艾米所习惯的世界对她关闭了,得知他们结婚的消息,儿子砸了她的电视,女儿拂袖而去:“我们不在猪圈里呆着!”有一天,恋爱中的他们握着手,坐在空空的露天咖啡座,桌椅是明亮的黄色,应该是春天吧,周围的树绿得很美丽。艾米泪流满面,坦白道:“我装做不在乎,其实我非常在乎。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愤怒的她对着远处面无表情冷冷观望的酒吧工作人员大骂:“你们都是猪!”处于困境中,艾米幻想着一次旅行,“我们到一个只有我们俩的地方,等回来的时候,一切就都变了,大家都对我们很友善了。”紧接着,令我惊讶地,法斯宾得给了我们一个辛酸的奇迹,他们旅游归来,出于对艾米各有所求,周围人果然又变得友善,但是他们的爱情却开始瓦解。
阿里夜不归宿,痛苦的艾米第二天找到工厂,阿里沉默,他的工友们嘲笑艾米:“她是谁?你摩洛哥的奶奶吗?”轰然笑声中,艾米眼神中的痛苦清澈而锐利,阿里则低头跟众人一起笑着。最后,他们在同样的沥青酒吧,她坐在靠门的那个座位,请老板娘为她点一首吉普赛歌曲,望着牌桌边的他。歌声中,他缓缓起身,邀请她跳舞,“我跟别的女人睡觉了。”他低头求她宽恕,她说“这一点都不重要。我知道我老了,我每天都从镜子里看到这一点。你是自由的。但我们在一起时要对对方好一点,否则人生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他来不及回答,突然倒地,痛苦地抽搐。
而人们都见风使舵。例子充满整部影片。"We are influenced by more blatant aspects of the society in which we live. His characters' crises, a critic has rightly said, are private re-enactments of the patterns of power and manipulation that surround them in society."
Fassbinder总是讽刺得深刻而悲观,愈发彰显出人生的徒劳。
4 ) 不纯的恐、不彻底的吞
.
.
.
.
1974年,《沙家浜》、《杜鹃山》、《平原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带响的弓箭》、《向阳院的故事》、《渡江侦察记》强势席卷全国院线。同年,法斯宾德花俩礼拜亮出《恐惧吞噬灵魂》。《恐》的女主艾米的文本塑造在那个年代得说算是结实的,丈夫是波兰人、1955年因肝病去世、艾米守寡快二十年、艾米为人善良、以德报怨、孤单、极度渴望温情、敢大胆去爱、追求个人幸福、偶尔会sentimental——对别人好奇不解敌视的眼光“老装作不在意,可其实我很在意”。敢拿60岁老妪作一号,挖掘其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凭此一条,足见阿宾冲击电影界气势汹汹。
下雨、酒吧邂逅、可乐、送女到家、上楼避雨、白兰地、咖啡、酒后H,这套路数在当年是否新颖不得而知,反正现如今已经彻底俗不可耐了。《恐》里,楼道邻居卡齐好奇探究的注视目光异常深邃,而艾米跟阿里闲聊提到的一句更入骨髓——“我父亲讨厌所有的外国人。他是党员,希特勒的政党。我也是党员,每个人都是,差不多每个人都是”。这句貌似无意的台词揭示出战后全德国民众信仰全盘崩溃,以前多年坚持的忽然被告知是错误疯狂的,全盘否定,这多可怕,泥石流,瞬间灭顶。两人订婚下馆子那场戏格外悲凉,残酷得撕心裂肺。饭馆冷冷清清,没人气,还不如殡仪馆呢。艾米、阿里这对新人不被认可、没人祝福、没有欢笑。彻骨冰凉。俩人强努着点菜,牛排、酒全是自己不熟悉的,能猜出这是这俩这辈子头一回进这么高档的地方消费,提示二人在经济上捉襟见肘。你想啊,一60岁保洁寡妇,一摩洛哥修车工人(六个工友住一屋),能挣多少钱?
小铺老板跟阿里/艾米的矛盾冲突有点做作,整大了,没必要,要整冲突不是这个整法,这是为了冲突而冲突,不自然。跨国的语言沟通障碍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母题,可以单独做、往深挖,写人在异乡那种无助;不过往《恐》里这么揉歧视老感觉太生硬,没想好。阿宾好象老这样,每部作品里想说的都太多,总在抓空档玩命往里塞素材塞idea,单《恐》就试图表现底层人为求生的挣扎、精神的孤苦、跨国/跨种族、忘年、追求真爱的勇气、种族歧视、妒忌、代沟/儿女阻挠、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社会压力[“没有人能离开别人活下去的,没有人能”]……要在短时间内表现枝条繁茂的大树,必须用减法,得概括,得取舍,否则容易抓瞎。
阿宾是个精力旺盛的主儿,这样的脾气禀性是idea集散地,可是注意力容易分散。毛坯精彩只是成功了一半。
另,《恐》的表演感觉没下舞台,整个一话剧胶片版,尤其1、阿里第一次送艾米回家、进公寓楼门、艾米在公寓门厅踱着四方步生硬背台词[08:34-11:50];2、阿里去找过去时gf发泄、傻望窗外半天然后硬梆梆脱掉上衣俨然僵尸、3、阿里突感不适[胃溃疡,缺乏铺垫],跳着跳着舞蜷伏在地,表演简单幼稚还不如样板戏呢;4、法斯宾德的客串演技也僵化做作,情绪缺转折过度。
整体上,《恐惧吞噬灵魂》色调刚毅、沉闷。整体节奏缓慢、压抑。《恐》并不完美,本身就当习作拍的,现在看也确实是习作。《恐》笔墨简洁,干净利落,不拖沓,不过越是追求极简主义就越应该讲究每一处细节,让每一帧画面更立体、每一处情节转折更雄强,而不是简单。现在看《恐》就好比一拳师,摆好了架子,随时深吸气、耸着脖子提肩沉肘围着你转来转去,可重拳一直没打出来,积蓄起来的气场和力量总被自己化掉。当然历史必须跳回去读。《恐》对1974那个年份来讲已经超前了。现在,跳出历史审视历史并不是苛求阿宾。这是纯技术活儿探讨。
我不觉得《恐》算什么杰作。即使对阿宾,也没必要谄媚吧?阿里的设置有问题大家为什么都不敢说?皇帝的新衣吗?话少、呆板、光有礼貌、哪儿可爱?哪儿闪光?他对世俗的忍无可忍、对艾米的背叛、欺骗、他自己内心的徘徊、苦闷、犹豫不定都是不错的有爆发力的点,都表现出来了么?都一笔带过,就一急就章,杰什么作?恐惧的是——奴性吞噬灵魂。
《恐》最大的遗憾,是艾米、阿里面临的种种压力都摆出来之后,“解题”过程神速、太顺,德-意几日游,回来就阴转晴了,蓄势化解太简单,不够曲折惊心。尤其是对主题“恐惧”挖掘得不够。其实不如让艾米、阿里出去转一圈回来之后发现环境依然如故、甚至敌对歧视变本加厉、被轰出公寓、居无定所、失去工作、没了收入来源、又没一技之长、彻底给这俩扔到最底层去磨练他俩的爱情,让他俩互相猜疑、互相怨恨、互相伤害、在深深恐惧里丢失自我,怕什么呢?社会正在彻底吞噬他们、根本就不容他们。大家怕他们幸福,女人们怕体内的娼妓性被唤起,怕孩子们受毒害……艾米的孩子们忍无可忍、因为同事朋友知道艾米嫁给一个满脑子只想着性和强奸的野蛮人、都嘀嘀咕咕说艾米是“臭妓女”,还议论艾米有恋儿子情结、阿里有恋母情结、这对奸夫淫妇实际上是在实现并满足各自的变态幻想。还有人说阿里其实是贪图艾米的德国公民身份,提醒艾米当心。艾米开始怀疑人生:我对阿里这到底算爱情还是同情?
两个年龄相差这么多的人能真心相爱白头偕老么?艾米的忍耐力遭受严峻考验,把一线希望寄托在摩洛哥,阿里却说当初就是因为想离开才出来的。艾米以60高龄背井离乡跟阿里回摩洛哥,去了才发现阿里的老娘比艾米还小三岁,二老妪在称呼上很别扭,而且跟她醋醋的。阿里老家的人都拿怪怪的眼神打量艾米,说她是贪图阿里的强壮肌肉才嫁给他、是个老淫妇。紧接着艾米发现阿里跟老娘关系暧昧,不清不楚。这个小镇经济落后、高温多病、医疗落后、环境恶劣、饮水污染、霍乱痢疾爆发、艾米染上怪病、好不容易找来一赤脚大夫,却发现语言不通。
艾米命若琴弦、叫天天不应、高烧不退、泻肚不止、濒死体验,艾米开始彻骨恐惶,她怕死、怕孤单、怕失去理智,但她发现自己正在失去理智、不断干出自己都不理解的蠢事儿、说着冒犯当地宗教信仰的疯话。这时她终于自己悟出阿里家乡那句老话儿的含义——“恐惧吞噬灵魂”,但已经晚了。
.
.
.
.
5 ) 恐惧吞噬灵魂的镜头运用
如何表现具有疏离感的亲密,如何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法斯宾德通过这部影片告诉了我们。
1,阿拉伯人的阿里和大他20岁的德国女人艾丽有着种族,年龄之间的差距,他们的亲密关系始终具有一种隔阂。一开始艾丽走进酒馆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警惕的眼神毫不避讳地盯着她,这是一种看“局外人”的眼神。而女清洁工同事们对阿里这一类毫不掩饰的鄙夷和艾丽的女儿儿子漠不关心的嘲笑都在提醒这两个相爱的人:你们不是一路人。这种隔阂仅仅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吗,我不这么认为,所有人都会被集体无意识所影响,他们自己一定也确确实实明白两人之间的巨大差别,恐惧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心底。他们拥有的共同语言,是灵魂层面的,恐惧也是灵魂层面的,两种力量始终在拉扯这段亲密关系。
2,法斯宾德在影片中运用大量前景遮挡镜头,营造出逼仄空间和不舒展的氛围,楼梯,窗户,桌上的摆件,无一不在提醒着:隔阂,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包括阿里和艾丽的隔阂。哪怕是阿里在艾丽家吃饭这种极为私密性的场景里,这种遮挡也无处不在。而前景具有明显遮挡物的固定镜头,给我们一种稳定压抑的感觉,最典型的是女清洁工们聊天的那一段,楼梯几乎不做太多调度。两人在吃饭时,始终存在的沉重的红色门框,也是同样的道理。
3,两个相爱的人,本应该有多种亲密的举动,法斯宾德省略掉了,多用中景和全景镜头,使我们始终在视觉上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除了省去亲密举动外,法斯宾德也没有描述两个人领证之前任何的心理活动,我们以间离的方式得知了这个消息,就像影片中其他人一样感到意外。
让观众参与疏离感,法斯宾德巧妙地做到了。
4,而非主角之间的疏离感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拍摄对话的过程中,法斯宾德直面拍摄说话的人物,以此做前景,对焦于此,是实景,而其他人做后景,为虚焦,由此产生了一种虚实结合的视觉效果,例如在艾丽告诉女儿和儿子自己结婚的消息的场景中。
5,除了疏离感,紧张感也充盈在影片中,尽管它并不常见,但就像一剂提味的调料,把影片稍过沉闷的气氛一下子提了上去。除了直接用剧情表现邻居,房东,杂货老板对艾丽的排外以外,镜头的运用技巧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房东排斥阿里时,法斯宾德拍摄艾丽在那一刻的震惊,从中景快速拉近镜头,切换到全景,由此制造出紧张氛围。另一方面,法斯宾德通过直面拍摄人物,使观众产生了代入感,感受到周遭人的排斥和冷漠,关系中的紧张感也由此而来。
6 ) 《恐惧吞噬灵魂》恐惧吞噬灵魂
假借婚姻爱情的话题,刻画一类人,老舍说范彩珠的先生,他的确不坏,可是“不坏”并不就是“都好”。德国导演法斯宾德借电影人物埃米之口说,“他们不坏,但也不好。”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真实的存在,亘古未变:无论在何时何地,一些人活着,他们既不是坏人,但也绝不是好人。这些人占据了71%的份额,却未能像“母亲河”那样以生命之源为使命推助文明的方舟,反而像肆虐的沙漠风暴,在一次次社会进步或倒退的血雨腥风中,抱团鼓吹叫嚣的聒噪之鸣,显示群起而攻之的威猛之势,或阻碍或推波助澜,在蒙昧的勇猛与惊惧中服侍着暴戾。是的,恐惧吞噬灵魂。
新近的电影《帮助》与经典老片《杀死一只知更鸟》,都探讨了种族歧视的社会问题,不难发现,从宏观的社会视角中,窥视个体人的态度立场,会发现无论发起多么冠冕堂皇的歧视讨伐运动,背后的推动力则是一颗颗利益与权力驱使的私心。
我绝非以卫道士自居,我一俗人必然一身俗气,权当自省自勉了。接下来进入这篇感悟的主题电影《恐惧吞噬灵魂》,据说蔡康永推荐的电影中有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他谦卑地解说,是这部电影逼他看见了自己。显然,他是位勇敢睿智的先生,这番话又何尝不是说给所有人听的呢。我以为《恐惧吞噬灵魂》这部电影,不过是做抛砖引玉之用,正如种族歧视的周围还有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新歧视、新攻击、新诋毁、新迫害、新灾难……镜鉴澄澈恐怕是法斯宾德抒发己见后,未期待的伟大衍生物了。
我想,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就是这样子的。讲述简单的生活,却处处流露不简单的人生百态,最后在观者的心里扔下一面可以照出妖魔鬼怪的镜子。电影里,当六十岁的清洁女工埃米与年轻的摩洛哥小伙子阿里共处一室起,生活便在世俗的窥探中呈现出了不可预见的复杂,而我所认为的“不可预见”是能有多糟糕便会有多糟糕的。恐怖的种族歧视,少夫老妻的不同寻常,邻居的闲言碎语,同事的冷落排挤,儿女的谴责鄙夷,现在想来,全片温和地表现,对于一场灾难中的“节目”而言,还真是小儿科了。或许是法斯宾德发了善心,决定把注意力从埃米与阿里所受的精神伤痛中,转移到探讨人性伪善上来。
所以,一次逃离现实的远游之后,人们对埃米、阿里采用了另一种“接受”的态度,因为外族劳工没有犯法,警察就没有权利拘捕他们;年龄也不该是爱情与婚姻的绊脚石:邻居大婶突然需要借用埃米的地下室了,自然而然有了吃人家的嘴短的面目;而尖酸刻薄的小店老板也不得不向钱低头,招揽回老顾客,以解决生意惨淡的局面;至于埃米儿子的回归,也是有利可图的决定,他需要老妈妈当孩子的保姆。总之,这些人看出毁灭别人幸福的希望是渺茫的,转眼又抓紧机会努力向既得利者的队伍出发了。
这样看来,整部剧的反面角色便是持有偏见的群像及病入膏肓的社会了。事实上,法斯宾德看待人性看待社会,的确有一套独特的见解,即便在剧中留下匆匆几笔,依然可感受到他的深度。当观者的注意力从社会环境转移到男女主人公时,似乎以小见大,用情感化的生活点滴昭示了人类共处或厮杀的方式。
男女主人公排除万难,终于走到一起了,他们的问题又来了。幸福的婚姻始终给不了阿里精神世界里渴求的安全、自由、平等,所以他会在无助中自甘堕落,背叛妻子埃米,留宿阿拉伯酒吧女老板家,与工友一起嘲笑埃米的年纪,用酒精、赌博来麻痹自己;埃米也一样,虽然在爱的力量下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与阿里等来了平静的家庭生活,但最终还是在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中捡回了市侩、刻薄、任性的自己,饮食上不再迁就阿里了,情感上也不顾及阿里了,总之忘却了她曾经历过的所有的苦痛。导演说埃米也是凡夫俗子一个,当南斯拉夫女工尤兰达成为替代埃米的受气者后,埃米市侩的表现淋漓尽致。
更有意思的是,两个人彼此深爱,是用挫伤对方软肋的方式找到抗击社会压力的心理平衡点的。人与人间则把它发挥更极致了,所以光明磊落的稀缺,趁人之危暗箭伤人的太多。埃米老得可以做阿里的奶奶了,阿里走出埃米的家就会变成与几个工友合租一舍的可怜劳工,以此为攻击目标,发泄后必然是更深的伤痛,而这展现的也正是真正的人间江湖。幸好,法斯宾德用一个不好不坏的情境收尾了,夫妻重聚,情感的裂缝有爱就能弥合上,但社会的痼疾是得不到彻底治愈的,就像阿里的胃病,外籍劳工被歧视的标识。是的,这要怎么说好呢?还是法斯宾德说得好,恐惧吞噬灵魂,恐惧泯灭人性,而这之前可能早已存在心性不纯良的根基了。
法斯宾德,这位英年早逝的怪才,列入大师行列,并不奇怪。导演若有极具鲜明的个人风格,有些电影就是这么三两下排一排线,便呈现了惊艳生动的实物图。电影《恐惧吞噬灵魂》,延用了法斯宾德一贯的拍摄方式,镜头没做玄虚莫测的设计,如一只静待的瞳孔,就那么直接进入剧情中,从他拿手的长镜头、抽离现实的镜面反观,人物面部表情特写等等托起了整部影片的精魂,并不频繁运动、频繁变换的镜头,及刻意停顿、刻意切割的画面,竟然营造出了波动的情绪氛围,甚至无损于故事情境的流畅连贯。这一切是法斯宾德的个人符号,似乎也是此片令人赞不绝口之处。而影片里有一段法斯宾德客串埃米女婿的戏份,这算全剧最轻松喜悦的点缀了。
7 ) 无法纯粹的理解,但值得相拥而舞
“爱是见之于什么而存在的?”是超越了年龄的理解,还是和传统眼光的对抗?空气中流动的让人窒息的对峙感,感情在群体和个体的对峙中逐渐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集体无意识的鄙夷形成了压抑的漩涡,极具表现力如同雕塑的表演风格有种沉默的压抑。
夸张奔放色彩和稳定的运镜也在暗中角力,感情似乎是隐忍的,但是就算爆发也因为极简的台词回应有距离感的动作而显得孤独而无力。
爱是不仅仅能相拥而舞,更要在爱的瞬间在对方身上看到作为“超越”的人格。外国工人在情感共鸣的对抗恐惧中恍然看到了孤独之外的爱情,老妇在健壮的身躯上看到了自己即使颓然老矣也存在的生命诱惑,但是残酷就在于此,双方似乎对爱情不同的需求在一瞬间相遇,却又互相悖谬,不然男人为何要在肉体上出轨,又为何在情感上回归,女人被迫阿里展示肌肉,却又回应“这是他们外国人自己的情绪问题”,人不能互相理解,但不妨碍相拥而舞,甚至肌肤之亲。
法斯宾德在这部电影中对于孤独的刻画是非常精准的,有群体和个体的对抗,也有属于自我的挣扎
8 ) 法氏“最好最美”的影片
“阿里覺得很孤單,除了工作、喝酒,沒有別的事可干。也許德國人說得對,阿拉伯人不是人……”
“還能花時間在什麽事上呢?只有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等到一天,突然,一切就都結束了……”
除了黑澤明的《生之欲》,這是第二次看到如此動人的關於老人的電影。確切地說,是關於一個異鄉人和一個老人。
法斯賓德1974年的《恐懼吞噬靈魂》。一位做了一輩子樓道清理工的老婦人,結識了一個小她二十嵗的孤寂而誠篤的摩洛哥人,彼此善意的接觸,寂寞的心被不經意閒打動。兩人的婚姻,不得不承受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打擊。兒女、鄰居、同事、商店老闆,甚至陌生的德國人,都像他們投來驚疑和嘲諷的目光。
正如這句阿拉伯諺語說的,恐懼可以吞噬掉靈魂。老婦人泣不成聲,卻最終能等來時間的淘洗。年輕一點的阿里卻被種種害怕繫垮了。儅老婦人只不經意的說不愛吃他家鄉的粗麥面時,溫和的阿里就被脆弱的挫傷了。他開始放縱自己,去找酒吧女郎、賭博、飲酒、夜不歸宿,老婦人找到他工廠時,一群德國汽修工亦笑她是阿里來自摩洛哥的奶奶。
阿里依舊一言不發,不管是面對衆人的奚落,還是老婦人的淚水。直到回到他們最初相識的酒吧,一支吉普賽舞曲讓兩人重新起舞,懺悔的阿里剛令老婦人欣慰,卻又患骨穿孔住進了醫院。
“我們要對彼此好一些,不然就沒有什麽可留戀了。”法斯賓德在兩個底層小人物的平凡辛酸又無望的生活裏,投入了無限同情之淚。生活沒有更多的意義可尋,只求相濡以沫的慰籍。當然,身為同志的法氏還另有懷抱。但我們看來,卻也仍是直指人心。
“阿里,我們有這麽多錢了,應該在天堂裏買一塊地了。”也許,法斯賓德是要借老人的心靈才可體悟人生空幻的意旨。不論是生前身後,人們依舊無望和烏有意義。相愛,兩個人可以遁入的唯一去處。
這部影片據説是据瑟克的《天堂裏要什麽》改編的德國版,亦被瑟克稱爲法氏“最好最美”的影片。誠哉斯言!最好最美未必是青春美麗,比起《麗麗瑪蓮》《佈勞恩的婚禮》,我也寧願說,就像《生之慾》之于黑澤明,最真誠最美好的乃是這兩部老人的影片。
影片亦重復著法氏六十年代《卡策馬赫爾》中關於異鄉人承受孤寂侵蝕,同時亦面對群體敵意的主題。儅那支輕煙一樣寂寥的音樂響起時,阿里一人走在空蕩蕩的街道,我們都能感受什麽叫做孤寂了。這是異鄉人的境遇,也是所有人的境遇。
人世的空虛和無聊賴,只需那樣切實的講述出來,便足以動人。其中的痛切,普通看來,也只是實實在在,樸拙如常,但同時也是恒久如新,人人自可品味。
法斯賓德與伯格曼一樣,是忠實于心靈的作者。
绝望中,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反抗。萨特说,人的主体性和人际关系的交互性是一对矛盾,对交互主体性的探讨越是深入,人们越是陷入困境,越是感到受压抑的痛苦。所以法斯宾德借阿里之口说,想的越多,泪水越多。还有二战后的德国仍然有种族主义,仍然认为别的民族是肮脏下等的,即使大家同样被生活吞噬
Arte大概大前年还是前年播的这片子,有两处镜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其一是在杂货店买东西时,摩洛哥人说的德语他们故意装作听不懂,后来艾米生气下来理论:“就是因为他是外国人才故意说不懂,而要是德国人他们就懂了”这样的种族歧视;其二是最后摩洛哥人病而如死,片子在无奈中结束.别的忘了
男主角是法斯宾德情人。。后来我忽然想到,其实老女人艾米就是法斯宾德自己,其实是一样的。
估计阿基·考里斯马基受其影响很深,主题先行是简约主义的天敌,所谓张力因人而异。男主是导演的男友,男主的女友是导演的女友,导演是双性恋,他在片中扮演女主的女婿,这个八卦比电影更有意思。
法斯宾德有那么好懂的东西真的让我太震惊了,简直不像他。这部电影的核心是孤独,两个人共享一份孤独时,它甜蜜又厚重,但是外界再次向你示好,你抛弃了它关系也就不复存在。所以,叶子唱的好,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就是个人的局限性,它本质上就是剥削的
4.5。第一部法斯宾德。乐观得现实,通俗得高级。探讨了诸多当代电影习惯性回避的隐蔽/延展面,首当其冲即立场的正确决定不了实现轨迹的“正确”。真正引发隔离的不是种族或身份差异,而是即便偏见缓解也不能及时改变的社会语境;当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理由是爱而非呼唤欲,方知幸福和快乐并不总相随。
延续《卡策马赫尔》的排外主题,冷漠社会里,偏见和刻薄才是吞噬灵魂的元凶。布景的撞色令视觉鲜活,却温暖不了两个孤独的边缘人。外部压力内部矛盾络绎不绝,纵然法斯宾德难得温情地用开放式结局来避免主角境遇的进一步恶化,他们之间跨越年龄、种族和阶级的爱情自始至终都弥漫着窒息的无望感。(歌德学院)
开始以为是爱情故事,后来发现是移民问题,再后来变成了种族歧视,最后竟然回归到人性丑恶,甚至反过头来开始质疑爱情本身……阿里被迫展示肌肉之后,艾玛轻描淡写说了句“他有情绪,这是他们外国人自己的心理”,此一句真是永远的伤痛。最后的胃穿孔更像是对艾玛的惩罚,或者说是对爱情的。
有些时候,法斯宾德刻意用矫饰的视觉形象来表达某个观点。他经常用交替的长镜头把艾米和阿里跟社会上其他人分开:首先他们离得很远,然后那些看着他们的人也很远。他让两人挤在双人镜头里促狭的房间中,在摄影机前利用摩洛哥人天生的拘谨,来描绘两个在冷漠世界里互相关心的人。
这才是爱比死更冷吧。法斯宾德把同性恋之间的感触放到这一对异国老少恋身上。你看,摧毁我们的从来不是外人,因为外人总有所求总有顾忌,摧毁我们自己的总是我们自己。#好喜欢艾米,她那么勇敢那么智慧,人生所给予她的她都得到了。所以最后不是她来求阿里回头,而是阿里对她忏悔。她包容。#
与你相拥,心就不再孤独,简洁的叙事与布景,衬托着百无聊赖的生活,大量景深镜头凸显人性的狭隘与冷漠。法斯宾德的这部电影关注的不仅仅是受到种族偏见影响的人群,而是整个带着深深恐惧感的社会~
在我看来,法斯宾德1973年的电影《恐惧吞噬灵魂》里的 Emmi 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通透,开阔和浪漫。她60多岁了,大半生从事清洁工作,清贫而居。身处的环境并没有让她失去自我的开放性和反抗能力。 偶然遇到Ali 后,迅速陷入了这场饱受亲邻排斥的恋情,坚持用自己的风格处理跟外部世界的关系。在旁人冷嘲热讽的热恋中,她脱口而出“我们可以买下一小块天堂”,这个灵魂是诗性的。即使遭遇变故,她也绝不会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你是个自由的人,我老了。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对彼此好一些,否则生活就没什么可留恋了。我很爱你。
相比《深锁》《远离天堂》的细腻,这部更多的是孤独,两个本就是边缘的人,走在一起必然遭到更多的抵触。而这种抵触往往是没有来由的,它来得莫名,去得更莫名,因为这本来就只是因为人们对周遭生活有太多的恐惧。法斯宾德本人竟然还客串了,我没忍住给笑场了。。。
我和别的女人睡觉了。 这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艾米说。 我不想找别的女人,只是感到非常不安。 你是一个自由的人。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对彼此好一些,否则生活就没什么可留恋了。 我很爱你。 我也爱你,我们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了。
“我们好有钱啊,阿里,我们应该去买一小块天堂。”
艾米从坚决维护阿里到夸示阿里,又落入了歧视的窠臼把阿里当作异物。阿里只接受艾米,不接受艾米的食物和她的整个世界。最后两人把壳都打破,还是能够在既非德国也非阿拉伯的音乐声中跳上一支舞,幸甚!大荧幕重看。法斯宾德与斯特劳布夫妇共享一种动静之间的舞蹈性:Emmi出画右坐地铁,Ali出画左坐电车,两人各自回望。Ali压在酒吧主人的身上,像一块岩石叠在另一块上。
只有当被排斥的时候,他们选择紧紧相拥。人本质上是孤独,都是与此作战,战友不同。
法斯宾德是先知者,他在四十年前如此敏锐地捕捉到种族偏见,民族疏离。情节剧以小见大,折射出今日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顽疾。
画面中躁动的黄色和浓稠的黑夜,仿佛法斯宾德狂躁抑郁的内心。他和魔鬼学会的如何蛊惑人心——把心中的敏感,恐惧和厌恶巧妙糅合成简单粗暴的影像世界,然后保存爱的幻影,让它具备儿童式的天真。这里每个人都冷酷又软弱,互相攻击又离不开彼此。在艾米卑微爱情的背后,是她也没有能力给予阿里温暖。对孤独的恐惧就像吃人的黑暗,把他们驱赶在一起,像两个不知所措的孩子。
歧视、偏见与冷酷最终让位于利益,被排挤的受害者翻身后又来迫害新的弱者。写实的镜头语言和简洁通俗的剧情,深刻而精彩。法斯宾德的机位构图极佳,不少以门墙窗棂等障碍物包围主角的远景固定长镜头渲染了冷漠疏离的气氛。片头酒吧的纵深感、踢电视机前的慢摇特写镜头和楼道八卦场景绝赞。(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