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观看这类题材的电影,怎么说呢,有两首歌很适合回味思考的时候来听,一首是《囚鸟》,一首是《病名为爱》。
虽然未曾切身感受过这种病痛,但作品里的各种意向投射和演员投入的表达,有让我和这种感觉去靠近、去理解。整个故事围绕着一对特殊恋人相互救赎而展开,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青春阵痛片,这部作品揭开爱的视角是更深刻、更现实的,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爱是捕捉美好,爱是传递勇气。
非常喜欢里面尹昉和子文的表演,这种特殊角色对已经身经百战的他们仍然极具挑战性,毕竟主演们没有真正的经历过这种疾病,光凭体验环境与病人交流也很难完全精准体会到那种感觉,但两人的表演可以让我深深地去信服并捕捉角色和这个世界交流时的那种状态,比如尹昉有时不经意的笑或动作,传递出了病人在那种状态下的纯粹感,这就是无刻意压抑下人类最本真的样子。而故事的巧妙就在于相恋的两个主人公都是这种本真的“病人”,也让这份爱变得更加洁白无瑕没有杂质,抛开的世俗的纷扰,剩下就是可以一起携手活下去,这种对爱和生的渴望与勇气尤为动人,也不经意间催动了无数观众眼眸中的泪水。
个人认为是上半年上映的电影中非常有深度的一部作品,后劲很足值得回味思考,通过电影也更能理解身边相似的病人,把大家之间这堵容易误解的墙推倒,让爱不再吝啬的照进来。
题图:《温柔壳》剧照
你还可以:
夕阳自由计划:
//去年7月初,建了个叫做“让我看看你那里的夕阳”的群(后台回复“加群”)
只要不抱着看一部温情、纯爱、治愈、小清新文艺片的心态走进影院,《温柔壳》就不会让你太失望。也许是前期物料给了我错误的期待,于我而言,这部影片是残酷现实的写照,实际观看过程也是比较痛苦和揪心的。这种痛苦不是说影片质量有什么大问题,而是因为它选择聚焦在躁郁症、抑郁症等严重精神疾病,在这样的题材背景之下,观众会看到角色们饱受折磨,他们不仅遭受着各种命运的不公,还接连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银幕内外,对觉晓的两次遗弃】
王子文饰演重度抑郁的觉晓,影片前半程陆续交待和暗示了她的成长环境:母亲出于某种原因而离开,但这种遗弃又不是彻彻底底的,小姨将她一手带大,还为她找了很多工作。对这个人物来说,观众自然会认为她的主要目标为“寻找”。有了这一目标,角色身上便带着强烈的、天然的主观能动性。她需要向母亲求一个答案,又或者她需要一个了结,不然她就无法从过去走出来,永远无法开启下一段人生。遗憾的是,创作者在银幕之外对“觉晓”进行了第二次遗弃:影片后半段,她沦为戴春身边彻底的配角,先前的种种伤痛消失殆尽,没了一丝踪迹。这样的处理容易让观众觉得割裂,也不太能够使我信服。为了戴春,觉晓化作一个极其理想化的人生伴侣,为他做出种种付出。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爱的力量治愈了她。在故事最开始,真诚善良的戴春主动向觉晓靠近,也逐渐获得了她的信任、爱慕,从一个苹果开始结缘,两人一路相伴,到电影结局,也迎来了下一代。但作为观众,我也不得不发出和弟弟戴河一样的质问,父亲的精神疾病使他不敢要孩子,这个阻碍在觉晓和戴春身上却没有任何体现。
在角色戴春的成长中,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不幸,仿佛世间所有惨绝人寰的痛苦都降临到了两位主角身上。失去母亲的惨痛经历本就已经需要一生去治愈了,又有一个那样残暴的父亲。任何一个普通人,遇到这些事情,都恨不得调动生命里所有的爱与正能量,来化解创伤、仇恨。可是即便如此,戴春依旧勇敢去爱。为什么呢?我想不明白,影片也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
导演应该是有一些戏剧导演经历的,迷雾之中,戴春抱着觉晓,像极了舞台上才会出现的场景。在好几场戏当中,演员的走位都给人强烈的刻意感。这种处理往往会给观众一种疏离感,让我们很难去和主人公共情。两个角色的名字连起来,组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影片的英文名“awakeing spring”也点明了这一主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影片对精神健康、养老院现状的社会关注值得肯定,但这场春雨过去之后,又能留下些什么呢?
作为双相患者,并没有感受到宣传和高分剧评里所谓的“人文关怀” “救赎”,只看见导演杂糅了各种刻板印象,自以为是的漂浮的傲慢 。
男主症状杂糅,看起来更像癫痫 智力障碍 或者ptsd…为了增加“虐点”,电休克疗法不回避家属不打镇定剂直接电…
不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药备孕,而且是让主角意外怀孕,完全不考虑药物影响和遗传概率…
如果不了解不清楚,是编剧自我感动功课不到位,是无知;如果明知故犯,是绑架观众 隔应患者,是无耻。
更难受的是,看到女主在编剧的男性叙事里渐隐。爱情和母职并不能包治包病,遵医嘱和足量足疗程才有可能。 看到最后越发可笑,请收起你们高高在上廉价的怜悯。实际上,去掉病名并不影响这个片子的走向,想拍爱情片就好好拍,不要硬套进精神疾病的壳子,故作戚戚。
————
冷醒下来回想,电影的美术设计演员演技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雨中跳舞和茶园奔跑我也看得泪流不止,唯一让我感到反感的是编剧导演的想当然。
对怀孕情节产生厌恶的本质,是不希望延续痛苦,是厌恶这个世界,更厌弃自己。
英文名Awakening Spring,觉醒之春,片中对应的应该就是女主的名字“觉晓”。春眠原本不觉晓,但影片讲述的就是一次两人扶持下在春天醒来,看向未来的故事。
但春天醒不醒来,都不能改变四季轮转,区别只是在于到了冬天是在睡梦中,还是自觉地挣扎求存。所以我觉得影片并不是在表达“孩子”就是一切问题的解药。恰恰相反,白客的角色的存在恰恰表明了他们的孩子、包括他们自己,以后所必然要面对的苦难。孩子只是他们醒来所抓住的一根稻草、是尹昉走向淹没时的那个呼喊、是尹昉坚持托举着想送到对岸的寄托(哪怕从距离来看,最终结局只会是两者共同被淹没)。
一个有意思的点是病院的枕头上写着“雁南飞”。大雁冬天南飞取暖,直至“春眠觉晓”飞回北方。病院才是那个温暖的南方,一切都有人包容、是最适合的环境,可以放松地睡过春夏秋冬。可是总有一个向往的、视之为归宿的世界在引诱着他们回去,哪怕要面对现实的寒冬。
为什么是归宿?因为岛的那边是没有壳的螃蟹,它们先天失去了壳,就像男女自生下就失去了童年该有的完满家庭一般。而男女主想要给它们一座城堡,想要让它们健康成长,想要看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
虽然王子文线完全不够丰满,虽然片中对男女主的精神问题一直处于工具化的呈现。但还是感谢这些主创们对这个题材的支持,起码院线有几十万人看到了这个电影,比更加真实的纪录电影死在流媒体甚至查无此片的结局要好多了。
这片子还差一首好歌,所以我没有哭。但同观影的六七个陌生人都没有玩手机地坐到了演职员表最后,我想他们也是有触动的
1.电休克只是一种治疗手段,不是满清十大酷刑,很痛苦但是有时候必须做,就像有的伤口要缝针才能止血。
2.两个都处于发病期的病人深度交朋友或恋爱根本不利于治病。(不包括团体治疗时在有医生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深度交流)
3.不要没经过评估就强行要求重返社会,伤人伤己,缺大德。
4.擅自停药不会痊愈,阶段性好转之后就是复发甚至病情加重。
5.只有遵医嘱坚持吃药和坚持治疗才有可能痊愈,女主通过生育和爱情就被治愈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还有,我想问下到底是谁教你们用消费精神病人来催生的啊?
想到再补。
《温柔壳》所讲的故事可概括为七个字,边缘人群的爱情。
什么是边缘人群?被社会忽视或极少关注的人群。说白了,“边缘”是区别于“主流”的,他们遇到的问题,很多情况下主流人群并不能感同身受,于是会造成很多新的问题,所以他们会主动或被动地在主流社会中“边缘化”。
《温柔壳》里的边缘人群,是精神疾病患者。
王子文饰演的女主角觉晓,患有重度抑郁症,已经有自杀行为出现;尹昉饰演的男主角戴春服用的药物是卡马西平,应该是患有严重的躁郁症。
和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相关的电影,国外有很多,日本有堺雅人主演的《丈夫得了抑郁症》,美国有阿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超脱》,丹麦著名导演拉斯·冯·提尔也拍过一部《忧郁症》,在戛纳拿过大奖。
但国产片对于类似题材,拍得太少。拍得少,原因很简单,一是不好拍,二是不赚钱,但这不意味着拍这样的故事没有意义。
有人愿意拍这个题材,本就已经值得肯定。更何况,导演王沐作为新人导演,拍片并不功利,他没有去消费这样的题材,消费这样的人群,他只是温柔而平静地讲述了一个有些残酷但又足够浪漫的故事而已。
平视,不带任何猎奇视角的平视,是这部电影的优点之一。
我们能看到的是,在导演的镜头下,不管是觉晓还是戴春还是影片中出现的其他精神病患者,他们都只是病人,而非怪人。边缘人群为什么会被边缘化?说白了是因为主流人群认为他们和自己不一样。很多人对待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有不同的态度,他们认为精神疾病无药可救,得了之后就不再是“正常人”了,就成了“异类”,成了所谓的“疯子”。
《温柔壳》好就好在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病患者“人”的一面。
他们也是正常人,只不过是精神上得了病的正常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他们面临的问题或许要更会特殊一些,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途径。
展现“人”的一面,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爱情。
导演对觉晓和戴春这两个人之间爱情的处理,非常唯美,也非常细腻。我很喜欢戴春在天台上偷吃觉晓苹果的那场戏,戴春身上阳光而又单纯的大男孩气质和觉晓身上的疲惫与脆弱形成了鲜明对比,而通过苹果这个带有几分荷尔蒙暗示的道具,也让两人之间迅速形成了张力。
要拍出令人信服的爱情,得编剧会写,也得导演会拍,但最重要的是演员的颜值和气质得相衬。《温柔壳》选角做得极好。
王子文虽然乍一看挺少女的,但她身上有成熟知性的气质,眉宇间也能释放出强烈的脆弱感,而尹昉则是国内最有少年感的男演员之一,纯净得发光,像是山间清泉成了精。这两个人搭在一起,很适配。
这里也要多夸几句二位主演。
王子文在《温柔壳》里贡献出了自己的生涯最佳表演。她无疑是很有潜质的演员,只演曲筱绡那种角色,太单一化了,很浪费她的天赋,要感谢《三体》和《温柔壳》这样的作品,给了她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得到古灵精怪,也看得到成熟知性,看得到青春感,也看得到破碎感。换句话说,她长了一张可塑性极强的电影脸,而这样的脸,越来越少了。
尹昉更是惊艳,他是那种会吓到你的好演员,极具性张力的颜值和气质已经是难得可贵了,他的表演更是兼具爆发力和分寸感,总能在关键时刻让观众动情,这样的演员,配得上更好的资源。
觉晓和戴春之间爱情的关键词,是“保护”。
影片片名叫“温柔壳”,我们可解释为“一层温暖却脆弱的保护壳”,这个保护壳,是双方给予各自的。对于觉晓来说,戴春的出现像是一道光,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火焰。而对于戴春来说,觉晓让他得到了治愈,也得到了救赎。
影片中有一个关键情节,戴春给觉晓买了块表,这块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觉晓之前自杀割腕,有伤疤,导致她夏天也只愿意穿长袖,戴春察觉到了这个细节,于是给觉晓买了表遮盖伤痕。
这样的爱情,不是抱团取暖,而是知心真爱,你知道我需要什么,我知道你需要什么,我们都有病,但我们互相成全。
看到戴春拿出那块表戴在觉晓手上的时候,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两人之间的爱意,更是导演王沐的善意,他知道两人用爱打造的这个“温柔壳”是无比脆弱的,但他还是愿意让我们相信,有这个壳子,就比没有好,再脆弱的保护壳,也有强大的一面。
但导演同时也没有忽略影片的现实性。
突出影片真实感的,是两个重要配角。一个是咏梅饰演的觉晓小姨,一个是白客饰演的戴春弟弟戴河。
这两个角色的塑造都是真实而立体的。
小姨和觉晓有一场戏份很重的对话,对话里说明了觉晓抑郁症的成因以及她这些年来的经历,我们能猜想到小姨为了觉晓付出过多少,她一定也被觉晓的病折磨得够呛,而她展现出的状态,一定有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属会感同身受。
戴河也是一样,这一定是个会被诟病的角色,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和哥哥面前,戴河最终选择了逃避,但他的选择也是真实的,作为家庭中唯一没有精神疾病的人,这些年来他遭遇过什么只有自己知道,逃避可耻,但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有用的。
加入了这两个角色,《温柔壳》这个故事才不再是空中楼阁,变得有了现实依托。
但这也说到了影片的缺点,或许是因为导演的视角太过温柔太过善意,这个故事也就显得太过提纯了。
虽然小姨和弟弟这两个角色已经给了整部电影一些具有现实感的底色,但显然还是不够的。整部电影最大的槽点,在我看来,是两次“机械降神”。
救赎两个人的关键,是新生儿的出现,这是第一次“机械降神”。“新生”这一设计,虽然老套,但算是有效,用这个桥段推进两人感情的发展,非常自然。但我们如果深究,问题就出现了,两个曾被原生家庭深深伤害的人,为什么从未想到孩子将会面临的处境呢?其实,导演如果拍了怀孕之后再对两人面对怀孕这一事实所产生的焦虑与不安进行细致刻画,这个故事就会变得完成度更高了。
与第一次“机械降神”相伴的槽点,还有女主角觉晓的病情。严重到要自杀的重度抑郁症,在遇到多次刺激之后竟然从未复发,这也并不合理。
第二次“机械降神”,则降低了剧本的写作难度,即戴春父亲戴国平的自杀。戴国平这个曾给戴春带来过严重伤害并已经因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角色,是影片中戴春和觉晓幸福生活的最大阻碍,当戴河选择逃避,照顾戴国平,就成了摆在戴春和觉晓面前的难题,而他们显然是自顾不暇的。解决这一问题,导演选择了让戴国平自杀,这个处理显得较为草率了,说好听点,导演还是太过善意了。
导演自己说痖弦的诗句给了他灵感,温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他忽略了,那首诗的后面还写了,暗杀之必要,晚报之必要。
现实总是更残酷。
现实中如果有戴春和觉晓这样的恋人,他们要想获得幸福生活,一定要比影片中更加艰难。光是不用愁房子这件事,就是导演给戴春觉晓开的外挂了。
比方说,那场戴春和觉晓的床戏,如果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其他精神病患者的身上,很可能就真的是“强奸”或被误解成一场“强奸”了,在没有提纯过的社会环境下,边缘人群的故事,往往会有更残酷的细节。
更残酷的影片,可能就是《绿洲》了。
但年轻导演毕竟是年轻导演,要成为像李沧东那样更厉害的导演,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无论如何,在院线能看到《温柔壳》这样的电影,我已经非常惊喜了,国产片需要多元化,多元题材,多元视角,电影,理应多元。
也许戴春和觉晓才是最纯粹的一对爱人,没有世俗的顾虑和外界的压力。王子文和尹昉的表演深入人心,父亲扮演者王琪的最后一场戏也让人在一瞬间失去了呼吸,可以说演员的表演百分之六十成就了这部电影。
我看明白男主的病之后觉得尹昉演得是蛮好的,可是哪里来的相互救赎,一直是女主单方面对男主的救赎罢了,就像最开始女主进“病院”一样莫名其妙,我不理解她是如何爱上,也厌恶最终用一个孩子来完成救赎的结局。感觉就像是在意淫,不管多悲惨的男人总有一个心甘情愿的女人无条件用命来补偿你一样。
3.5 虽然新导演在部分情节处理上仍有顺拐/生涩感,但那种卯着一股劲想做出一部能留得住的「电影」(而非赚票钱就走的「项目」)的心气,能让人切身感受到,非常实在。从情节到表演,全程情绪激烈饱满,但并不过分,没有对精神病患者的“消费感”,整体的情绪沉浸感染力很强。不少时刻就像屏蔽了整个世界,两人“只能看到彼此”的“小世界”,彻底压倒了现实。尤其是电休克/天桥崩溃这两场戏,出影院后回想,还是忍不住会含泪。尹昉和王子文在片中的表演,可以说是两位从影以来的高光。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应该就是树林的绿色逐渐被渲染成红色的那段,太窒息了,看电影之前我还担心自己会看不进去这类型的,没想到一下代入了。其实整个故事很平淡,没有太大的起伏,但是其实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反而是奢望,因为能正常平淡的生活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了,这点非常真实。整个过程都没有刻意营造强烈的感官刺激,反而是细水长流,很治愈。
没有出口的迷宫,用自戕血祭不公的命运。导演想要的点太多,但一个都没讲透。无意义的符号没必要加那么多。尹昉很努力,可表演依然没有预期的好。两星给题材,少数边缘人群需要被关注。
虽然有新导演在煽情上的不够节制,但尹眆真的太太太好了,贡献了一个完全沉浸于角色内心世界的入魂表演。笨拙的眼神里写满了直勾勾的爱意,蜷缩颤抖的肩臂透露着深深的无助,太动人也太迷人了。
浓浓的忧伤,淡淡的幸福。
导演的想法大于拍摄能力
其实不是爱情片,爱情线占比很小,更多的是精神患者这个少数群体怎么融入社会的缩影,是两个孤独灵魂的彼此慰藉,演得特别好!
重新发,再降一星,不吐不快。抑郁症患者不要看。电影完全没有尊重身为抑郁症患者的觉晓,让她解决自身课题的方式竟然是怀孕,捡了个精神不稳定的情绪男巨婴回家。男主惨是惨,但谁来心疼女主,故事后期直接失声,成为彻头彻尾的工具人。尚未出生的孩子也是工具人。一个被母亲抛弃,一个被父亲家暴,成长于这种原生家庭的两个人对能否承担起父母的责任没有半点迟疑。妻子、孩子,一定程度上都成为父亲成长路上的牺牲品。戴父拿起刀片时我暗想,要自杀吗,死了好,死了所有人都解脱了。果不其然,男主开始新生活了。结尾得挺省事的。某种程度上完成了一个闭环。不信女主跟着他会幸福啊
没想到是一个包裹现实关怀的爱情片,但相比两个残缺的灵魂之间的动人连接,我更在意的是片中呈现出的某种疾病的“隐喻”。母职的追寻总要伴随着自我主体性的确立,而父权的戕害却不得不以自我毁灭的方式达成救赎。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伴随着所有人,无论是否健全。从这点上来看,这个爱情故事是治愈的,但底色也是悲凉的。就像片名一样,再软的温柔,也会有壳,虽然抱在一起仍然会有点硌得慌,但是至少能共同抵御来自外界的冰冷风霜。
这辈子不指望了,但下辈子一定得谈个尹昉这样的。
男女主的名字,戴春和觉晓,取自“春眠不觉晓”,电影英文名“awakening spring”,于是戴春和觉晓双向奔赴,完成了双向救赎。疗愈还需爱。现实中的精神病患者可能一辈子无法得到缓解和治愈,但影片是对精神病患者及家人最理想化的解读和呈现,结尾也是最理想化的出路。我们需要理想化的东西,才能校对现实中的千疮百孔。
王子文在影视剧里最美的一次,开始还有病的时候,拥有一种破碎感的美丽。尹昉好帅,谁人不想被尹昉拯救。其他演员,咏梅,白客,周依然也很喜欢~
装在所谓“温柔壳”里的是对精神疾患的比田晓鹏更自以为是的理解。女主严重到紫砂的抑郁症说好就好从未复发,血条扣不完的阿兹海默老毕登突然觉醒给自己来上一刀,前一代留下的心灵创伤一定要通过生育下一代来治愈。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就这么急着生下个娃娃叫爸爸?万一娃娃把病遗传下来,你当爹的又要师徒四人journey to the west去鸟烧窝找孙一通治愈自己?既然恰饭饭的影评人这么喜欢生娃桥段,那你打几星就奖励你生几个吧,生一窝小崽子治愈治愈你父辈留给你的伤疤
尹昉的锁骨、肩窝、喉结、下颌线、脖子上的青筋无一不美,但并没有美到让人愿意给他生精神病可能小孩&养精神病老爹……
【8】不是《绿洲》,而是现代化的《隐入尘烟》。可爱,温柔,血腥,浪漫的电影。落落郭敬明之流的反面,落落的《如果声音不记得》消费了抑郁症,挖了个坑,吐了口水,踩了两脚就走了,那这部就是在这个坑挖栽了一颗种子,填了土,浇了水,不求开花结果。声音总是若有若无,情感总是忽强忽弱,用一个残缺的灵魂去拥抱另一个破烂的身体,螺蛳壳里做道场,枯木逢春又一遭。以温柔冷静的镜头推进苦难的生根发芽,但总能找到舒服的视角瓦解。没在华语电影语境看过这样的电影,不会再去质疑他们的虚实与否,他们的快乐很简单,它们只需要一支舞曲。
健全人的臆想
别看片名超治愈,其实内容更致郁。从《宇宙探索编辑部》到《温柔壳》,我发现平遥片子的质量吊打野烂➕破⌚。从《长沙夜生活》到《温柔壳》,尹昉告诉我,他什么都演,就是不演正常人。
啥是少年感啊,要有蓬松柔软的头发,要有笔直宽厚的脊背,要有热烈羞涩的眼神,要有被世俗伤害过依然能够爱人的能力,要有张开双臂骑车哪怕下一秒就摔倒的勇气,要有不在意旁人眼光在广场上跳舞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