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情欲游戏
执导过《冷水浴》(2005年)的法国导演安东尼·科尔迪尔,于2010年再次以左拉式的“自然主义”手法,拍摄了《四个情人》(又译《少数幸运儿》)。
咂舌之余,想起前些年很火的另一部法国影片《绘画与作爱》,同为换妻游戏,只是《绘画与作爱》的换妻游戏放在了一次旅行中,而《四个情人》的换妻状态,则悠长的多,直到大家都无法再次承受这种“美丽”才罢手。
超越夫妻规范,借性爱达至极乐的愉悦,满足四人好奇的本能,正是换妻游戏乐此不疲的现实版。几年前南京某大学老师玩的“群交”刺激,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换妻游戏的一部分,只是毫无感情可言,纯粹的性放纵。
《四个情人》则掺杂着虚虚实实的情感,以尝鲜为诱饵,以交流促色情,再以玩乐来品味,把个换妻游戏玩的风生水起又欲罢不能,以至最终成为双方夫妻的隐痛和失憾,更需时间去消化各自的肠胃。
情寻色香味,或是换妻游戏玩下去的必备要件。显然,导演把道德评判倒置于镜头外,这是封闭国家不可想象的。即或在已暗藏换妻游戏的西方世界,大多数人恐怕还是无法接受和认同,且受到伤害应比游戏时所得到的那点可怜快乐要大得多,所谓快心事后恐遭殃,往往片刻的欢愉是要以漫长的无聊为代价的。
但《四个情人》未拍得如此简单,它所呈现的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合与分,都非刻意的选择,而是必然结果。细腻之处很地道。所谓少吃多有味,最后双方都在品味已结束的“感觉”,依然认为是仅次于子女的“美好”。
其中的妻子扮演者艾罗迪·布歇是非常有个性的演员,她在《野芦苇》和《两极天使》等片中的出色演出,至今难忘。法国有一批如其长得并不惊艳也不出众却过目难忘的女演员,这是导演挑选演员的独特眼力。
死水一潭的生活亟需活水滋养,而当一番云雨过后,便是困扰后的安静。无疑,《四个情人》的情感旋风,在猛刮之后,不知不觉掉进了无所适从的旋涡,唯回复如常的平庸才是处世的正道,这是无可选择也是必须选择的最终现实。玩世只能一时不能一世。但这种特殊的隐秘心事,总是会长远的影响着他们。这或是法式浪漫的一部分,抑或法国电影人的拿手好戏。
2012、10、6
2 ) 《少数幸运儿》
快被法国拍烂了的题材,即使是被更坦然的放到了台面上,最后结局也还是落入俗套。本来也就是逃不开,如今已经太多人选择非婚的开放性关系或者DINK家庭,既然选择了“婚姻”“育子”最终还是归于自我内心的家庭观、道德观。法国人就是爱把爱情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从其出发也就找到疏导口。
影片的掌控倒是不错,配乐中钢琴的主导以及其它乐器的加入,演员也一如既往的令人舒心,整体也不难理解。
3 ) 异色
人类好像永远囚禁在选择题里。“如果最爱的两个人——譬如你的一双子女——当中必须挑一个去死,你会怎么选”美国人在《苏菲的选择》里这么问,中国人在《唐山大地震》也问, 法国人也问……有趣的是,要做出这个选择的永远是女人是母亲。有一天J问我这个没什么母性的人同样的问题,于是我说我才不要选,如果由我亲手选将来要后悔要不安要永远生活在这个遗憾里的人就是我,无论是选A还是B都注定了不快乐,我不要这种注定,所以我会给天来选——老娘我会随身带一个硬币,正面是儿子反面是女儿,抛上去,最后掉下来的就是他们的命运,50per与50per,只是概率问题,我绝对不要参与。
但是有的时候,不可能这样来选。我们一面说“听天由命吧”,一面从口袋里掏出硬币,抛上去,掉下来,然后说“三胜两负吧”,再掉下来,就说“五胜三负吧”,这种时候也是有的——因为心里早知道了“正确”的答案,“正确”但是“不情愿”,就有这样的困局。而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这个选择题是“没事自找来的”的情况下。苏菲必须得选,因为她没有办法,她面对的是枪口,徐帆(实在不记得角色名字了)必须得选,因为她难以两全,她面对的天灾,这里Rachel和Teri也要选,因为她们“明明已经拥有一切,却渴望更多”。
整个故事让我想到《异色》,我不知道Antony Cordier看过这本小说没有——我猜伊是看过的。甚至连女主角也是照雏子的描写来找的——我清楚地记得小说里写雏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女,有着一张“好像化过妆的gay的面孔”,就性格上来说Teri也跟雏子一样的精力旺盛。Teri和Rachel也“亲密接触”(而且Élodie Bouchez还出演过The L Word,这绝对是故意的)。那个度假的湖边小屋好像信太郎他们去度假的别府。这两对男女,在滚完面粉(话说这个场面很经典啊……)后,赤身裸体地走在果林里的样子也完全符合《异色》里所描写的“一个是Adam,一个是Eva,男人的原型和女人的原型,最完美的结合”(当然遗憾的是Zem没有光屁股——大约是因为他的宗教有规定不允许露屁股吧)
看《异色》的时候,很奇怪,我跟布美完全站在同样的立场上,觉得雏子和信太郎那样的结合,那样的生活,是很美好而平静的。大概那个时候我也跟布美一样,在精神上失去了重量,对周围的世界开始有隔离感,只向往最本质最生理上的平静。而这种平静,在看小说里男女,女女之间看似混乱荒诞的关系,飘浮的精神就像得到了地心引力一样,不再荡来荡去,稳定下来。基于人类最基本的“喜欢”和“想做”的欲望上的“关系”,在摒弃了责任的束缚逃避了旁人的眼光之后,反而变成最单纯最没有负担的关系,没有嫉妒也当然更不会有仇恨,虽然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显得很荒唐,然而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却是完全美好而和谐的。而一旦出现了“精神上的吸引”,就开始要占有,想破坏,需要关住对方的同时也自我囚禁。所有男男,男女,女女关系之中让人厌烦和恐惧的那一部分都是因此而来的。“柏拉图”什么的其实是比“一夜情”更可怕的东西,因为精神较肉体远远难以控制。好玩的是,身边多数的人似乎比较介意“肉体出轨”多于“精神出轨”
虽然这部电影里的夫妻没有革命的时代背景做渲染,不具有“避世”的功能,但在“补完”的效果上还是一样的。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换妻”,而是彼此生活的补完,一对夫妻对另外一对夫妻的吸引——就像同性或者异性之间的吸引一样,更妙的是,当“资源完全共享”之后,罪恶感也就不存在了——人类的心理实在是很无赖。Franck能对Teri举起镜头留下满是爱的注视的照片,因为他知道Rachel在家里,和Vincent在一起。可惜“四个人永远开心快乐地生活下去”这种童话是不存在的,一个Adam只能配一个Eva,如果事情继续发展下去,就会从“喜欢”和“想做”的欲望上建立起来的平衡单纯的关系进展到精神上依恋倾向的关系,势必要造成动荡——无论任何一个人将来都会遗憾的动荡。这就回到最初的选择问题上。实际上是两个女人做了选择——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有别的选择——实际上无论怎么选四个人都要遗憾的。
相比之下,倒是《异色》有个在我看来很好的结尾,那个受布美之托去看信太郎夫妇的人说“你们三个人的感情果然很好啊”。而这部电影最后用一组体操镜头做了发言:在影片开始,Rachel和Franck在youtube上找到了Teri当年参加奥运会的视频,他们当时看的项目是自由体操——只要遵守基本的规则,整块场地任由发挥——而且Teri也没有出现失误,而在影片的最后,出现在屏幕上的奥运视频就是高低杠和平衡木了,而Teri在这个项目上出现了明显的失误,她摔下来了。四个人都摔下来了。
极少人能够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因为大部分时候,并不由我们随心所欲。
PS:看过这部电影,民那就会知道当年对《色·戒》的尺度所起的争议是多么无聊了,这部影片是Avertissement,跟《生化危机》分在同一个等级里……
4 ) 少数幸运儿
HAPPY FEW 。谷歌一下,大多数网页给出的翻译是少数幸运儿。
一部法国片,带着浓厚的文艺气息。不同于典型的法国片,情节没有晦涩抽象,不过依然透出来导演安东尼的孤芳自赏。
片头以长镜头美学的开场,女主Rachel和男主Vincent在她工作的珠宝店里相识。大众生活开始,日常的琐碎画面,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是人物动作装束表情的描画,开始了影像写作。片中会有大片的对话空白,只是看着画面,会有恰如其分的音乐和特效音,一直到最后,会延伸到导演所要表现的人性。
看到有些网站把影片的中文译名写作《少数性运儿》,很直白的表达了情节,但着实过于肤浅。
Rachel丈夫Franck决定邀请Vincent和妻子(Teri)一起来家里做客,然后赤裸裸的玩起了感情与肉体纠葛的问题。最初的羞耻心和新鲜感,让四个主人公玩的不亦乐乎。片中用大量的抚摸和性爱来表现人性的欲望,一种冲破了世俗伦理的东西。他们活在自己的失乐园里,内心的空虚无力感令他们试图用性爱——这种最底线的欲望来填补。但是在这段纠葛中,两对肉体上的情人产生了感情,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来释放,没有规则没有约束,直到他们发现互相不能分离。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他们还有孩子还有家庭,社会道德把他们召回现实,假装一切没有发生过。
整个剧情不是太难理解,只是看了之后,会在电影院门口,懂得哆哆嗦嗦的抽根烟取暖。借着烟头的火光,会在脑海里一遍遍过画面,等到烟尽,长长舒一口气。
毫不犹豫的来说,我比较喜欢情人Vincent和Rachel,两个人在床上纠葛的场景很让人回味。Vincent身上有纯粹的男性征服欲望,无论是胳臂上的刺青,还是腮边的胡子,都有散发着费洛蒙。他用手掐着Rachel的脖子,会在每一次抽动时用手轻轻拍打她的脸颊,然后亲吻,爱抚。他不会有很多话,但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他会享受于性爱对象的快感,也会因为自己的女人被别人享用而妒忌。
而Franck和Teri之间的精彩在于他们的照片。Franck用相机记录下Teri的一点一滴,像孩子们的恋爱,恨不得把每一刻她的美都收在心里。
四个人一起度假,这是他们的失乐园。远离了城市的道德伦理,远离了家庭孩子,有的,只是快乐。把衣服脱掉,在木质小屋,洒一地面粉,尽情翻滚,他们找到自己的爱人,吮吸对方的肌肤享受这种偷来的欢愉。
Teri和Rachel在床上的女女情节让我身边的同伴倒吸气,用他的话说,原来这并不是单单是换妻游戏,还要玩女同。有的时候,同性能给的,异性绝对给不了,反之亦然。所以,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事物的发展。
电影结束。演员表即将放完,大家依旧坐在自己位置回味。有的时候艺术哲理的东西,远不如一场性爱来的爽快,现代人直接就懒惰的忽略了过程,奔向快感。
之前看有人写,这是一场三俗的换妻游戏,那么请你,永远远离三俗。或许这是一种虚无,都市带来的迷失,但是这种绝望感而产生的情节却是存在的。
想结尾一样吧,看着一处,会默默地发呆,但是清醒过来,又是新天新地。
5 ) 导演在片尾已经给出了态度
我想,四个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学识、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 能在一起如此理智、自然、坦诚、愉快地生活,并且思维清晰,将事态的发展又掌控得那么精准,最重要地是四个人都能无障碍沟通并相互认同和理解,在我看来这 种事儿出现的机率几乎为零。如果真的有,具备如此心智的四个人怎么可能会在这样的情境里纠缠?所以,不管你从影片里看到了多少美好,它终究还是虚幻的,如果你真想尝试一下的话,可能你就真的离死不远了。其实导演在片尾已经给出了态度:做着平衡竞赛的运动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跌落在地,四人满身粉尘的走向干净的海洋。
人控制不了欲望的增长,但是借助外力也许可以
决定交换爱人的那一刻,心已经变了,当自己真正意识到,就是该了断的时候,能适应精分的人,确实不多。。
人,无论生理或心理上,注定是不能完全自由的动物。自由的方向是自由的反面。
2010年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影片。
当人性显露出来,四人的自由关系就突然轰然倒塌
-½.
换妻游戏累人累己,一夫一妻,一次只爱一个人,应该是比较科学和舒适的状态。
还是那句话:法国人啊。
看的没有字幕版本,还不错
A男-A女,A男-B女,B男-B女,B男-A女,A女-B女。。。性和爱,真的是混淆不清,尽管导演希望在这其中找到一个中和点,但最后的结果告诉人们,这两者真的是分不清,分不清。。。
这就是换妻呀,也可以是换夫
换妻这事儿法国人做得出来我一点也不奇怪。
交换夫妻,4P,女女。好吧。。。。推荐一下。。。
已经是剑走偏锋的电影了,还不讲述的彻底点。对于换妻这一敏感话题讲述无力,摆出剑走偏锋的姿态,却无法探究其情感因素。所有戏剧转折都很突兀,情感走向也很不自然,就更不要说共鸣了。最后,既然已经这样了,要露就彻底点。
如果这不是两对夫妻而是,两男两女的故事就会简单好多吧,但是就像Teri问如果她早遇见Frank会怎样,其实不用考虑,因为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没有别的假设。不知道这个答案怎样,我还是想不到别的答案来解释伦理。
换妻,各种P,還是要說法國人真是世界上最開放的人種
只做爱 不过问
这俩女的就不能再发生点什么嘛
“极少人能够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因为大部分时候,并不由我们随心所欲。 ”
【补標】快播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