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gora的脑补版
从前在亚历山大里亚有一位老师教授古典学问,他有许多的学生,其中两个学生最出色,私交也最好,后来基督教新思潮席卷而来,为了谋求前途其中一个皈依基督教当上了执政官,另外一个继续沉湎在古典世界里死活不肯改变信仰,并且还宣讲反基督思想,于是两人分道扬镳……
当反基督的先锋尤里安皇帝死后,罗马掀起了迫害多神教徒的运动,执政官一直力图劝说昔日同窗归依正统信仰,多神教徒一直死不悔改,并且扛起了反基督的领导旗帜……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被焚烧,老师为了保护浩瀚的古典世界的宝贵文献牺牲……多神教徒学生逃走了。
执政官很suffer,一直反思自己的动机不纯,既背叛了老师和同学,又没有真正寻找到新的精神家园,于是他迷茫了,但是逃走的多神教徒继续以秘密身份出现在帝国的多个地方,领导地下的反基督运动(话说有这个东西么),为了稳固民心,帝国某大主教亲自前来找这位执政官同学(他这执政官当了太久了吧),因为据秘密情报执政官同学和多神教徒同学曾是好友,当初多神教徒同学本来要上火刑架,也是因为他的“疏忽”而放走了。大主教一边循循善诱,情理并进,一边坚持暗示执政官同学要将功赎罪,把多神教徒同学抓拿归案,这样撒到野地里的一点点坏苗子才不至长成邪恶的森林,他的政治前途才能得到保证以及进一步发展。执政官继续suffer,他在现实和精神世界两方面都很迷茫了。如果他是个纯正的惟利是图者倒也罢了,定会毫不犹豫,问题是他不是,他对古典学问也有精深研究,曾经有很阳春白雪的时代……深夜里执政官独自跑到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废墟中,在昔日的学堂前彷徨,多神教徒出现,二人展开激烈的辩论。Agora里的下跪场面,但不抱腿= =
反基督在各地被扑灭,镇压多神教徒的政策愈演愈烈,古典世界早已分崩离析。意识到时代不可逆转的多神教徒同学孤独地被命运的车轮碾压粉碎。执政官同学离开了政治道路,成为一名修士,遁入亚历山大里亚的海边悬崖。
火焰熄灭。微弱的星辰隐没。世界沉入纯粹的黑暗。半分钟以后,在黑暗中亮起火焰。火焰中出现尤里安的影子。
片尾打出《诸神之死》里的台词“太阳,啊,太阳……”
-----------------------------
被我自己囧死了= =
2 ) 有一些期待,只是为了刺痛你的心而已。
如果要为电影写一句短评,那么我所能想到的话就是:这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但是作为电影,它被处理得如此单调且冗长。 Hypatia若是生在这个时代或许依旧还是会被归为异类,只因她所爱的是天文和数学,而不是一个男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道德观的形成是莫须有的,它们给“爱”这个单纯的字眼强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枷锁。若是一个人或一个时代追求自由,就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眼中的“自由”,而无法包容他人眼中的“自由”。恶意的诋毁和践踏像是农药,摧毁一代又一代人的彼此的芳华。
这个影评其实讨论的是爱情,而不是电影本身。总有那么一些人,就是缺少“宁缺毋滥”的感情观。出于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事实上他对于一个人根本没有好感,甚至说不定还有一点反感,却因为受不了自己一个人寂寞,就草草决定开始一段友情或爱情。因为身边总是有这样的人,自己谈起情感来就更加宁缺毋滥。何况也不乏莫名其妙的情感决裂,总是对于一段陌生感情的萌发怀揣着更加不确定的心态。要是不想受到伤害,恐怕要抱着这样的想法:反正现在也没有恋爱,去表白获得回应就是收获,没有获得的话也只是回到原点而已。只是这种希望到失望的落差,是不是总免不了让人难过呢?
我的一个友邻,读高中的时候喜欢着一个男生。高中三年过去,这段感情依旧藏在心底没敢说出口。他注册了一个豆瓣账号,然后用那个男孩子的照片做了头像。不过后来,一个认识那个男孩子的女生,上豆瓣发现了他所注册的页面。女生在Q上跟男孩子提了这事,男孩子最后跑来跟他求证。他只好装疯卖傻,然后悄悄改掉了主页的所有信息——包括账号的名字和那个头像。他带着苦涩又酸甜的语气,跟我分享这段根本就未曾开始的恋爱。一段本来因为喜欢而开始的情感,不知为何最后却落得“过街老鼠”般的下场。
原本写《一个人的恋爱》这篇文章,多少是为了自勉。却没想到触到了许多友邻的年少回忆,纷纷都发来豆油跟我诉苦。有时候感情还真是奇怪的事情,藏着掖着一辈子不说,其中一个当事人或许一辈子都不知情。而感情被曝光后,未必又一定有好结果,我那个无奈的友邻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是映画,也有很好的佐证:《情书》里的藤井树喜欢着与自己同名的女子,然而答案揭晓后只是落得一阵唏嘘罢了。有一些期待,只是为了刺痛你的心而已。感情的复杂还在于它除了原本两情相悦的本质外被强加了太多东西。且先不讨论“宝马”和“自行车”这种低端问题,单是人的属性就已经千差百异。
活在当下,看起来似乎是前所未有发达的一个时代。然而科技的发展,就代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代人膨胀和虚荣的心理,在大大小小的社交网站一览无余。事实上,这并不是这个时代才有的问题。上文提到的Hypatia,就是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最后惨死。Hypatia死后的1700年,才有人再次证明了“行星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运行的”这个她早已发现的论点。关乎于群居社会的群体性攻击行为,也是我早就讨论过的问题了。先于他人,若在一个群体来说注定是可悲的。而先于他人的情感,多少也将是一样的下场。
有一些期待,只是为了刺痛你的心而已。但是那用如何呢?执念于一些美好,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得不到回应也并不是你的错。没有人能完全正面判定一个人的功过,正如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对你下一个属性或者定义。你又不是他人精神上的提线木偶,何苦要跟着他人的思维和意念走?“做自己就好”这样的话听过很多吧,缺的只是下定决心去行动罢了。道德伦纲和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求证或臆想出来的,你当然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世间万物本无常,做跟逆风的芳草那又怎么样?反正人生啊,过下去就是了。
3 ) 意在当下的新史诗
看Luc之前的评论,我其实是把这个片子当作好莱坞黄金时代“罗马大片”东山再起来期待的,结果相当出乎意料。
尽管都有满银幕的宽袍大袖和大理石建筑,可当年的好莱坞,决不可能拍出这种电影。
新意之一,是女性的视角。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世上有什么铭刻在女性DNA里的“女性视角”,虽然很多女性主义很爱讲这个,我只是说这片子是从一个女性的眼光来反映时代的。希帕提亚根本不在乎肉身的性别,她把沾满经血的碎布丢在Orestes面前,用肉身的丑陋击碎了少年的痴心妄想。她认为只有精神的追求才是导向完美的唯一途径,这就是古希腊理性精神一脉流传的魅力。
我说的女性视角的新意,是指用女性角色来担纲一部史诗大片。这在当年的好莱坞大片里,是极少出现的(除了《埃及艳后》和《圣女贞德》等有限的几部)。男人古铜般的肤色和晶莹的汗水,照罗兰·巴特的话来说,是罗马神话永恒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广场》讲述的,却不是男性彰显荷尔蒙的history,而是一个女性追求和谐与完美的herstory。
新意之二,是对基督徒的刻画。发生在庞大的罗马帝国的故事,总让人联想起《宾虚》、《十诫》、《圣袍千秋》等宗教传说。实际上,居住在当年的罗马帝国的,还有摩尼教、犹太教和罗马多神教的信徒。那些好莱坞宗教故事反映的,只不过是被基督教化的西方社会对自身历史的想象而已。早年对这些民间故事的影像化,跟《孔夫子》、《武训传》一样,都是在利用一些民间口口相传的道德故事来与大众接轨,以完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再生产。
而《城市广场》对基督徒不但没有一点美化,还揭开了历史上他们偏狭残暴的一面。当然,多神教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毕竟罗马多神教已经随风远去,对基督教的批评,才是与现下相关的。联系到欧洲今日的种族和宗教冲突,阿曼巴的诉求可谓用心良苦。
查了一下维基,历史上的希帕提亚死得比电影中凄惨百倍,据说是被基督徒从马车上劫走,拖到Caesareum教堂,活活剥皮斩碎,死后肢体还被火焚。片中让她被达乌斯闷死,算是稍微照顾了一下观众的神经。
影片在Orestes求爱那场,伴着笛声将镜头一直拉大宇宙的“超大全景”,乍看觉得奇怪,后面看多了,才明白这是导演在对比宇宙的浩渺、有序与人间的自大、纷扰。包括多神教徒与基督徒冲突那一场,也多用高空俯瞰的视角。与黑泽明的《乱》一样,是在悲悯世间的残忍。不一样的,是阿曼巴没有相应加入个人仰望天空的主观镜头,高调的用意表达得急躁了些。
这片子里的CG技术用得既承载用意,又不脱离实况,算是比较好的。不过能撑起“史诗电影”名号的,远不止这些技术层面。影片对罗马人的生活表现之细致,令人赞叹。饮食、体育、教育、娱乐都有精细的表现,足见西方罗马史学的发达。中国要做到这一步,还早得很。我们忍受古装烂片的骚扰之路,看来还遥遥无期。
在我看来,影片唯一的不足,是对希帕提亚的学术先进性强调得过了一些。古时候的学术照现在的眼光看,往往是巫术、数术、科学混杂的,即使在理性昌明的希腊哲人中,也是这样。过分强调她取得的成就与今日科技的合拍,固然可以加强用今日理性破除宗教执念的诉求,却反而可能埋没历史的真相——难道一个绝不出卖自己信念的巫婆,就不如一个女科学家高贵了么?实际上,科学理性正是今日最大的邪教。
蕾切尔据说是剑桥大学毕业,尽管如此,或许是《木乃伊》里面那种胸大无脑的印象太深了,对她出演这种知识分子角色,我总会产生屠妇绣花的不雅联想。其实她沉静的一面表现得还不错,只是在人前阐述观点的时候,总表现得有点女高中生般的手足无措。这可能是有意设计的,但历史上据说希帕提亚可是“懒见生人,但是在一群男人面前也落落大方”啊!
片中多次出现了埃及科普特教会的象征,我忍不住想象,欧洲宗教界会不会因为这部电影是批评科普特“异端”的,就能稍稍放开一点胸襟呢?待考。
我一直认为,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从这部电影在欧洲票房飘红,已经可以看出欧洲观众素质之高。妇女运动、后现代史学、多元文化观,已经在电影市场上开花结果,足以容纳这种气味独特的“人文史诗”。而对宗教偏执的反思,说明导演对如今欧洲的族裔冲突不但关注,而且跟希帕提亚一样,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这部批判宗教偏执的电影,却在历史上宗教审判为祸最烈的西班牙诞生,岂非一个奇妙的耦合?
那我们呢?难道说,别人已经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刺,我们却还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么?
4 ) Hypatia。【 勇敢的 让人想哭】
Hypatia,世界公认的第一位女数学家。
Hypatia,古希腊文明的最后一位智者。
当她坚定在政府议会庭,对着众多质疑她的人,说出:“我信仰哲学。”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就落了下来。
就算是现在,当人类所谓的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时今日,又有多少人可以避开沉默螺旋中的上升气旋,而毫不犹豫地表达出自己的信仰,而这样的信仰还是,哲学。
我想说,在我看来,Hypatia的光环,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如若这样,我们也就陷入了男权社会下的思维定势。因此,我把这光环,定义为:坚守。坚守信仰,坚守原则,坚守一个人作为真正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尊严。
然后,我才又接着去想,去思考,为什么让这光环穿越时空历史的,竟然是一位女性。强大的男子们,去了哪儿?是的,我们无法否认,这世界上仍有许许多多的男性也同Hypatia一样,有自己的坚守。可,真当沉浸在影片中,注视着Hypatia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我会发现内心的感动与怜惜,是如此的不可抑止,超越一切的比较。
看来,虽然有了意识,但我们还是无法跳出成见对人的影响。我们还是无法,走出那样的固定思维:她是一个女人。
在基督教之前的许多宗教中,女性神是广受追捧的对象。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也有过许多关于这一点的叙述。因此,我们才会在影片中,看到Hypatia为学生授课,看到有如此多的人敬仰她,爱慕她。这是在一种意识形态下人们所作出的正常反应。优秀之人,定受喜爱。然而,基督教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状态。Hypatia被当做了巫女,妖孽,一个对上帝不敬的罪人。
或许,这并不是基督教义的本意。只是别有用心之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邪恶伎俩,毕竟,我们在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历史一轮一轮重演,悲剧的色彩从古希腊延续至今,我们真的找不到方法解决吗?
我开始同意这样的观点了:不是基督教杀死了Hypatia,而是历史。
当一种文明开始衰落,个人的力量就算再坚定,也无力回天。
尤其是当宗教和政治互为战友,真理只有被牺牲。
如同,这个将哲学作为自己一生信仰的女人,Hypatia。
有人说,Hypatia之死,是古典世界里的最后一场悲剧。
但想想,欧洲从13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和现世多种所谓新古典主义的兴起,算不算也是对Hypatia精神的一种缅怀和安慰呢?
尽管,人人都知道,它们的出现总是和经济与政治紧密相联的。
不管如何,从今以后,我的人生里,又多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值得记忆了。
她的名字就是,Hypatia。
勇敢的,让人想哭。
5 ) 所谓悲剧
Agora,西班牙Goya奖上,这部电影大出风头。初看预告片,以为这又是一部被古典主义外表包装的俗烂的英雄美人故事,看过以后才发现,自己几乎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一)
这个故事里,女人终于不再是历史的配角。Hypatia,她不是海伦,即使挑起一场史书上浓墨重彩的战争也不过是胜利者用来炫耀的战利品。她是一个真正征服了男人的女人,用智慧,用学识,用思想,但讽刺的是——她最后还是要死于被她征服的男人之手,即使以爱的名义。当战场上的男人可以用一场壮烈的死被纪念时,不输于任何斗士的她却只能被剥光衣服,屈辱的死去。男人,在他们无法从精神上征服一个伟大的女性灵魂时,他们永远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羞辱自己的对手。
有罪的不是她的学识,而是她的性别,是她高于男人的智慧。女人不该有思想,女人是这个世界的附属,于是Cyril可以堂而皇之地宣判她的罪过——因为这写在了基督教的经典上。呵呵,经典!男人就只剩下这样的武器来挽回自己的颜面了么?曾经敬重她的学生因此而背叛了她,曾经的爱慕者因此而无法再保护她,一切却只是因为写在一本书籍上的几行可笑的字句。Hypatia,她所信仰的书籍所传承下来的智慧和思想,这一次却终结了她的生命。这,算不算一个更大的反讽?
和许多历史上智慧的女性一样,她最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一个女人。
(二)
人类每天都在制造着不同的荒诞,忙碌的为世界划分各种集团。男人,女人;基督徒,穆斯林;有神论者,无神论者;黑人,白人……而集团与集团之间则永远重复着征服、打压、屠杀、侵略、毁灭的主题。一个信仰抹杀另一个,一个种族奴役另一个,人类的历史,说白了不过如此。即使到我们自诩为已高度进化了的今天,人这种生物的本性依然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进化。战争仍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行,大国仍然可以决定小国的生死,极端XX组织——不管是以宗教还是动物保护为名——仍然在强制性的向人们倾销他们的思想。不论如何粉饰,这个世界,骨子里就容纳不下多元。
我相信所有神被创造出来的时刻都是出于善意,但我也相信所有的善意最后必将被恶意利用。宗教从最初的心灵慰藉到最后的政治武器,往往要背离了创始者的初衷。《Agora》里,基督教与异教的冲突一如既往地是矛盾的导火线所在。当Davus把面包分给信仰基督教的穷苦人们,当他第一次在这个宗教身上看到了平等和关爱,他的喜悦是真诚的。然而,当狂热的基督信徒占领并毁灭曾经的讲堂,当那些代表着文明和智慧的书稿与模型被付诸一炬,分享了破坏者狂热的他却无法拥有相同的喜悦。一个精神世界的建立却伴随着另一个精神世界的消亡,心灵的一块地方被填满,另一块却只能重新陷入空虚。于是当人们问他天和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答案了然于心的他却只能模棱两可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有上帝才能解答。”也许他想在两者之间寻求妥协,但当两种信仰已势成水火,他仍然徘徊在两极之间无从选择。
无法回应自己内心的他最后还是没有挺身而出拯救Hypatia,但他也不能绝对的忠于宗教,选择了私下帮助她更快的解脱于痛苦。我相信,做这一切的时候,他所感到的不是懦弱的痛苦,只是更为深刻的迷茫。但这种迷茫已经决定了他终将成为两种信仰的叛徒,终生背负更为沉重的心灵枷锁——所有的从前化为乌有,所有的未来已成苍白。当你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毫无保留的相信,这,是否也是一种深沉的悲哀?
谁说宗教是为了救人?谁又说神爱众生?就像电影里所描绘的画面一样,那些原本应该成为和平和进步的指导思想却带来杀戮和疯狂,带来愚昧和倒退,这是谁的错?明明看到一切已经背离了初衷,我们却仍然不肯放弃信仰,因为我们孱弱,我们不敢奉自己为神,我们需要崇拜别人来填补自己心灵的空虚,而这便必然给了别人以煽动和蒙蔽的借口,那么当错已酿成有罪的人又该是谁?也许,错的不是宗教,而是这种东西注定与人类本身气场不合——人类的悲剧,莫过于此。
6 ) 解析:乌达斯的视角
由于不断转换的视角,这部关于女哲学家希帕提娅的传记电影多少显得有些主旨不明。
起初是奴隶乌达斯的视角,他以一个暗恋者的身份默默注视着女主人【这个视角随故事推进过程中乌达斯的站队抉择而被迫中断,在随后他担任基督教圣战士的一些镜头里,我们看到当他在街头瞥见曾经的女主人时,目光是逃避的。】;随着多神教、犹太教与基督教矛盾的激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暴力事件的过渡中,导演倾向于采用一种超然物外、俯瞰长河般的宇宙视角;在有些场合,女主角终于站到了叙事的中心,她会关心这座城市日渐分崩离析的政治生态,更多时候她选择沉浸于对天体运行的谜题解答;偶尔有些时候,视角会聚焦到她的两个学生(奥利斯蒂斯和辛奈西斯)身上,但这样的场合为数不多。
在电影结尾部分,希帕提娅被基督徒们当作女巫俘虏并准备行以私刑,此时视角再度移回达乌斯身上,他选择在她遭到侮辱与伤害前将她杀死。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结局。但令我几乎热泪盈眶的似乎并非女主角为科学真理的「献身」,而纯粹来自于达乌斯的亲手葬爱。画面插入了早年他守在女主角身边时一些极其细腻、温柔的时刻,这种人生美好瞬间的闪回让人对于当下正在进行的惨剧感到无比痛心。但这种痛心无疑消解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喟叹,而使之完全局限于一个小我的爱恨痛苦之中。【尽管它表现得是如此浓烈。】在游移了大半部影片之后,导演似乎终于下定决心,在首尾相接的统一中完成自己最终的立场选择。【关于这点我们最后再谈。】
在电影开场希帕提娅讲授的第一堂课上,她表达了自己对地球中心论的信念,而最终她怀疑它并试图找出更为合理的解答。在日后与自己的学生辛奈西斯的对话中,辛奈西斯指责她背弃了曾经对他们所做的谆谆教诲,而她的回答,面对各自的信仰「你是不能(怀疑),而我必须(怀疑)。」听起来的确很像一名科学斗士所应秉持的豪情状语与行事原则。
她的另外一名学生——忠实的拥趸和仰慕者、日后常伴左右,对其保护有加的提督奥利斯蒂斯则似乎更看重情义与忠诚【不妨回想一下他在多神教徒与基督教徒首次冲突溃败后对平日里与自己争锋相对的辛奈西斯的维护。】,在面对信仰之问时,他会像一个茫然无措的小孩,不明白自己何以犯错,并在辛奈西斯更为恳挚的劝诫下颓然跪地、痛哭流涕。
令奥利斯蒂斯无解的还有希帕提娅对天体星系的痴迷,她曾向他解释解开宇宙奥秘可获得到的那种「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快乐与荣耀。
「就在这一秒,整个世界都在移动,而没有人意识到这些,只有你和我知道。」
在我看来,她所追求的知识【至少在希帕提娅那里】是种极为实际的能力。它隐含的是权力。
由这个角度来审视占比过重的乌达斯的视角选择,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由他的角度出发,恰好最能展现希帕提娅身处的权力地位。她平时的关爱【为他涂敷药膏】、称赞【声称乌达斯的聪明智慧超过课堂上她的学生们】都或多或少出于某种位居其上者的仁慈与施舍【这么说似乎有些不妥,但想想在基督徒意图攻陷图书馆的紧要关头,在气急败坏之下她对乌达斯的咒骂,正是这一点让乌达斯感到悲愤,随即立刻倒戈相向】;而当乌达斯意图强暴她旋即又跪倒在她脚下失声痛哭时,她从起初的恐惧也旋即恢复了冷静,并以一种神衹式的宽容「归还」了乌达斯的自由【而不是像一个被企图强奸自己的暴徒惊吓到歇斯底里、手足无措的女人】。
希帕提娅在解开日心说公转圆锥曲线之谜时所露出的胆怯和谨小慎微,看上去都要比她在几乎遭到侵犯后的神态复原来得更加真实且充满「人气」,因为相比她所掌握的知识的权力,宇宙【或者可以说造物主】的创世之谜无疑更为强大,而对于这种远远凌驾于自己的未知事物,哪怕是带着挑战的勇气,也会流露出某种不可置信的退缩【或者说,对于即将攫取智慧果实的激越与恐惧】。她在惊觉自己可能真的获得了真相【通过另一位年迈的仆人的认同】之后,快乐地拥抱了老仆人,随后略显尴尬地重新摆正姿态。这里的失态要比她面对乌达斯时更接近一个天真的女性,在这一刻,她更像是一个索取者【获得某种启迪、得到某种奖赏,像是刚刚收到主人表扬的谦卑而自鸣得意的曾经的乌达斯】,而非身居权位的施予者。
选择乌达斯的叙事立场是安全的,因为他身处新旧两个阵营,即不具有精英主义的傲慢,也不属于乌合大众的盲从,并可以选择在权力更替之时,带着一种不忍且缅怀的心情抹去自己曾经的理想和欲望。
7 ) 哲学的慰藉·历史的雾霾——《城市广场》的科学、信仰和正义
现实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病场,问题在于怎么应对它。……本文偶有虚写,不缚实情。
哲学的慰藉·历史的雾霾
——《城市广场》的科学、信仰和正义
文=空语因明
唯有哲学,带来自由的正义,
却总有人被奴役,甚至被,虚浮的哲学奴役。
——《哲学悲剧集》页七
在哲学所遇到的悲剧遭遇中,希帕蒂亚之死要比苏格拉底之死可悲得多。如果说苏格拉底之死成为哲学寓言,那么希帕蒂亚之死则铭刻了文明的顽疾。他们都是由于不信世俗秩序中的神灵,并且被认为蛊惑人们的想法,而被谋害的。苏格拉底被审判,因为被认为不信城邦的神,而被判死刑。至少,苏格拉底可以申辩,审判是按照文明的方式,按照当时的程序正义来进行的。而且那些污蔑苏格拉底的人,后来遭到了报复。然而,希帕蒂亚之死,却是被残忍的基督徒们,以野蛮的方式杀害的——据说她的头发被硬生生地拔掉,皮肉被刮去,残骸被侮辱。而且那些进行残忍谋杀的基督徒们并没有被报复。相反,那些信徒更可能觉得自己在进行一场圣战。现在,基督徒们漫布世界,甚至占领了历史纪年。恰似抗争之人面对着命运的诡计,哲学理智沉浮在历史的雾霾中。
《城市广场》讲述了希帕蒂亚被谋害的过程。虽然这个电影故事不能被当做历史纪录片来看,部分情节作了简化和浪漫化处理,但是它展现的精神还是可靠的。它展现着,希帕蒂亚的哲学精神;它展现着文明与野蛮交织的历史精神,在希帕蒂亚之死事件中,由偏执的宗教信仰驱动的群民(基督徒们)的疯狂,对理智文明的破坏。除了世俗情感的线索外,该影片主要由两条情节线索构成,一方面是希帕蒂亚在哲学中获得的慰藉,她对哲学-科学的热情,在哲学-科学研究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是希帕蒂亚在历史尘暴中的脆弱,她在与偏执的基督教信仰对抗中的惨败,以至于惨死。其实,世俗情感的线索也已经渗透在这两方面线索里了。
【哲学的慰藉】
影片《城市广场》从宏阔而静谧的太空开始,希帕蒂亚在课堂上讲述着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虽然影片开始的希帕蒂亚讲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但她实际上是个著名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她进行天文观测和数学研究。亚里士多德更加重视地球-经验秩序,柏拉图主义更加重视天文-数学秩序,恰似拉斐尔在《雅典学院》里绘画的那样,柏拉图以手指天,亚里士多德用手覆地。它们之间看似冲突,实际上是互补融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天体按照完美的圆周运动运转,而地球上的事物则被各自的自然位置所“牵引”。柏拉图主义认为人间事物是不完美的,应该用数学或理型去认识太空和现实。
与静谧的太空相比,人世则显得纷乱而吵杂。哲学-科学的起源就在对太空-人世的沉思,太空的有序运转是自然的理智的体现,自然的理智为人世的纷争提供了参照。人世总归是缺陷的,而哲学在沉思中发现了理智的完美。甚至可以说,对应沉思中的完美精神而言,现实世界在本质上患有精神缺陷症,世界就是巨大的精神病场。哲学是一种理智疗法,为在人世纷杂中苦恼的人提供疗愈或慰藉。
在某种意义上,基督教和其它某些超越民族的宗教,其中蕴含的精神里也有类似的看法,将尘世看作精神缺陷场,为信徒提供慰藉。然而,哲学的慰藉与宗教的慰藉有很大的区别,哲学的理智有更优越的生命力,哲学不会给某些人编撰出来的神怪故事提供专断的权威,哲学也不会纠结应该怎么处理某个先知的人性和神性之间的关联。在《城市广场》故事的历史背景中,关于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之间的关联的争论是引发纷乱的原因,而这并非只是信仰上理解差异的冲突,更是为获得世俗权力而进行的争端。
与宗教相比,哲学更具包容,但不会包容蒙昧。这大概也是宗教能获得更大权力的缘故之一,让人盲从,奉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在哲学的开端,哲学理智就已经批评人神同形同性论的看法,但是宗教神话和世俗的融洽并不是哲学所反对的。哲学中往往也会陈述神,但那往往是自然理智的象征。在影片《城市广场》中可以看到,希帕蒂亚的学生中既有基督徒也有异教徒,他们通过分享柏拉图主义的理智而融洽相处。《城市广场》给出一种感觉,似乎希帕蒂亚只是个教师,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偶尔通过自己和执政官的友谊去发表看法。不过实际上,希帕蒂亚是个公共知识分子。根据当时的编史作家的叙述,希帕蒂亚也会在亚历山大城的城市广场上向任何有兴趣的听众宣讲哲学。当时的亚历山大城是一个混杂许多种信仰的城市,如果没有共同理解的思想基础,难免会有冲突。而哲学就可以在基督徒和异教徒之间提供可理解的思想基础。向公众宣讲哲学可以被看作是维系民众秩序的一种努力。然而,这种努力与权力欲或权谋相比是非常脆弱的。
既然一个哲学家在给社会带来和谐的努力中遭到了阻碍,那么就在哲学中获得慰藉。这类似“达则兼济天下,穷着独善其身”。但不同的是,“独善其身”缺乏哲学精神。在哲学中沉思,学习和创作为希帕蒂亚带来了难以被剥夺的哲学慰藉。唯有哲学让这个思想者体会到了自由,让她成为自己。希帕蒂亚为此舍弃了世俗的情爱,终生单身,因为与哲学理智相比,处在尘世中身体是不完美的。
希帕蒂亚不仅自己用哲学的慰藉舍弃情爱的慰藉,也教育她的学生,去意识到哲学慰藉超越情爱慰藉的地方。这表现在《城市广场》中,希帕蒂亚拒绝学生求爱的过程。求爱是情爱慰藉所引发的冲动。对此,希帕蒂亚先是比较含蓄地拒绝了他,让这个学生转向对音乐的爱。在当时的哲学语境中,音乐是自然的数学式和谐的体现。这个学生似乎没有领会到这个建议的含义,于是改用演奏音乐向希帕蒂亚求爱。对此,希帕蒂亚则采取了直接的方式,去拒绝求爱者。希帕蒂亚给了这位求爱者一块血布,它象征身体的不和谐或不完美或不洁净,以此提醒那个学生要追求和谐而完美的理智,而不是不和谐而不洁的身体。《城市广场》可能是意识到去表达身体的不洁,带有类似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色彩,并且和现代的意识形态不照应,可能会引起误解,故而对这段话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是让他追寻真正的和谐。
希帕蒂亚所处的五世纪,正是古典文明终结,基督教文明开始主导地中海文明的时代。希帕蒂亚试图用哲学传播思想的和谐,试图照亮哲学灯塔,但在时间的迷雾中,只能是失败的。那些身体的欲望都难以得到满足,更没接受过多少教育的基督徒,根本难以领会哲学式的和谐,他们已经沉迷于一神教信仰里幻想式的应许。于是,他们推倒毁坏异教徒的神像,烧毁撕毁异教徒的典籍,有《圣经》就够了。然而,对于古希腊哲人而言,《圣经》是野蛮人的记载。《圣经》并不是什么神的启示,而是不同的记录者和幻想家们写成的故事汇编和伦理准则。其中充斥了虚构和矛盾,因此后来人可以从《圣经》里摘取几段话,进行符合当时情境的解释,就会看起来合理了。即便如此,尤其《新约圣经》更多地是文学或伦理内容,它不会告诉信徒们地球是圆的,也不会告诉他们什么是数学实在,不会告诉他们圆锥曲线论。不过明确的是,中世纪知识分子所领会的《圣经》,和文盲所领会的《圣经》是显著不同的。
没有写进基督教教义中的内容,是不能胡乱说的。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在《城市广场》中,当一个不了解古典文明的基督教信徒宣称“地球是平的”之类的看法时,曾经跟随希帕蒂亚的男奴虽然知道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解释,但也不会告诉这些信徒,如何用目的论来解释地球可以是圆的。几百年后,基督教会采用了亚里士多德对地球和天体运转的解释,并且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不再属于理智,而属于信仰了。
与独裁的宗教不同,宽容的哲学会按照理智去修正理论。《城市广场》虚构了希帕蒂亚反思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理论,发现行星运转的椭圆轨道理论的过程。影片中的希帕蒂亚,在领悟到太阳中心论的可行性和行星的椭圆轨道后,满眼泪光地目视太阳的升起,满怀欣慰。她走出了束缚着灵魂的洞穴,哲学理智像太阳那样明朗,又神秘;似乎永远难以企及,又在不经意间显现。实际上,希帕蒂亚没有什么思想成果流传于世,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轨道的过程也没有那么简单。然而,这个情节的意义已经不限于希帕蒂亚自己了。它以虚构而合理的科学成就,让对极端宗教之野蛮的谴责变得直达星空。如果没有极端宗教对文明的破坏,很可能科学发现会提前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个情节也让哲学的慰藉,可以在太空中俯视尘世的疯狂。然而,就算她并非貌美,也没有思想成就,希帕蒂亚也更具精神意义。希帕蒂亚的悲剧之感动,不应该是由于她的美丽或她的科学成就,而是她在哲学的慰藉中所获得那种和谐。
【历史的雾霾】
抛开哲学的慰藉,唯有历史的雾霾。
希帕蒂亚之死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她自己了,甚至已经遮蔽了她自己。有看法认为她的死代表了古典文明秩序的衰亡;有看法认为她的死代表了宗教的邪恶,或极端宗教的邪恶;也有看法不看重她的死,而看重由她的死所导致的她的名气,可以从她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中看到女性主义的主张或知识分子的价值。影片《城市广场》比较偏重的历史意义是展现极端宗教的邪恶。影片里的基督徒的衣服更像当代的极端主义恐怖分子,而不是古代的信徒。不过对于很多无神论者而言,这丝毫不会减少对古代基督教之疯狂和极端的厌恶。从现代早期开始,希帕蒂亚之死就被无神论者用来谴责和批评基督教体制了。可是基督教已经渗透进了历史,甚至在信徒的心中已经取代了历史,并仍然掌握着某种现实。然而,疯狂并不限于基督教,或其中的极端思想,而在于人们建立秩序的时候所附带的那种野蛮。希帕蒂亚并没有要求现实必须纯粹,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历史能够纯粹。
愚昧消灭了文化,但文化总是不会消亡。伯林说,“哲学涉及的对象往往是以许多寻常信仰的基础作为假设。但是人们不希望对他们假定的东西刨根问题。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这是因为有了这些疑问,我们知道地球不是方的。在这里,让人看到数学家的追问,和人们对于打破这种假定的恐惧。
让人深思
片子的美工确实不错。google earth式的视角真是有点好玩了。问题在于叙事支离破碎,吐槽基督教又着实有点狠。用性别叙事来消解其他的叙事路径,很狡猾也很有效。精英主义大尾巴暴露无遗。可贵的是略略有些反思西方文明的味道。不过女人终归是祭品。
好恢宏的悲剧,看得我心都流泪了
希帕提娅在死前那一眼,看着图书馆空心圆形的屋顶,从明转至暗的阴影,再到她从明转向暗的眼神,那一刻,她的眼神在告诉世人她对她所追逐的坚定不移。所谓基督教徒利用信仰,使他们举起了无知与愚昧的石头,是整个历史的悲哀。
希帕提娅(Hypatia)的死和基督徒对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焚烧 不只是让人类文明的进程推迟了1200年。。。她用一生求得的答案 那比圆更为完美的椭圆轨迹 并不能像明灯照亮整个城邦 或后面的世代。。。人类追求信仰 总是变成对屠杀的呼唤 如今的世界一点也没有比过去进步多少 一点也没有
史诗片,故事却讲得细腻,大场面作为背景也让我这个对基督教历史稀里糊涂的人看得很明白,两个男人和Hypatia的感情戏很动人。知识和智慧在狂热的宗教和无知的暴力前不堪一击,更何况是志在追寻日月星辰,昂首说自己只信仰哲学的女人。人类曲折前进的文明史就是部一桩桩毁灭美与真理的杯具史。
哪有什么宗教,全是男人的政治。
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不是上帝,是追求正义、真理,怀疑一切!
新柏拉图主义女哲学家Hypatia所代表的真理与理性之光,宛如暗夜里最后一支火力微弱的白烛,摇曳在宗教清洗与杀戮的腥风血雨之中,渐渐消匿。她的被害,预示着希腊科学文化的自此衰落。人类的文明也许是走三步退两步,蹒跚前行。可人性却自始至终在自私蒙昧、愚蠢残暴的三寸之地匍匐不前。基督在架上不止流血还将流泪。那“要相爱”的呼喊,莫非人类永难明白?
一个女人的史诗,两个男人的杯具,一群疯子的传奇
你关心着日月星辰,而我,只关心你
信仰本身没错,但任何有组织的信仰到最后都毫无意外变成政治,以信为名行恶,且邪恶的方式古今大同。电影效果大气磅礴,细节丰富,多个视角并行。理性和美好之光的魅力得到了充分表现。
有多少贪欲与阴毒假借圣神之名?宗教的可怕之处正在于:它令人丧失最基本的常识,犯下残忍暴行后还陶醉在虚幻的荣光之中。我们只知道信仰的最高境界是“天国”,却不知道它的底线叫做“同情”。当你逾越了同情的底线,你也就跨入了地狱的边界。
也许历史就像海帕西娅的椭圆的轨迹,你以为已经渐行渐远,转了一圈却又回到了最近点。
那些牛逼的俯拍
无论你信与不信,信什么教派。人类的屠杀不是归咎于某一个宗教,宗教本身不是原因,人的狂热才是罪恶的根源,宗教无法粉饰人性的恶,他们所犯下的杀戮,都是我们所有人的罪恶,在这里我们都只有一个名字
(8/10)其实我不喜欢给本片贴一个“女权”标签,这太狭隘了,希帕提娅被基督徒杀害并非只因她是女性,而是因为她“不膜拜基督”,早期的基督教就像现在的伊斯兰教、以及今年50周年的某个“十年运动”一样,经常强迫别人信教,否则就打为反动,而希帕提亚是哲(科)学家。
她依然这么漂亮~不过这导演老是拉超大的宇宙镜头让我很无语
王小波: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