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爱情是相守还是别离?
电影实在无趣得很,午后看的话,估计很多人会昏昏欲睡。实际上这样的电影不管在什么时候看有些人还是会昏昏欲睡。还好我不是这样的人,很多时候看这样的电影会让觉得放松,影片的情节舒缓地流过,我享受安静的感动。
但这部电影在挑战我的极限(可能也没那么夸张),要不是在开始的时候看见了岩井俊二的名字,还真有放弃的念头。日本的影星,不管男女,长得好的实在是少,加上身高的限制,真没有让人幻想的念头。而且演员们的演技还有待斟酌,即使有中山美穗在,还是让人感觉各种不搭。有时候对日本人过度的谦卑繁琐的礼节感到神烦,能不能好好说话了,影片从头到尾正常流利的对话没有几段,全是“嗯嗯啊啊”点点头鞠鞠躬就过去了。
不过还好,影片从头到尾都散发着属于岩井俊二的独特气息,这种魅力无人能挡。电影就像是一个手持摄像机的人随意拍出来的纪录片,偶尔会有阳光投射形成的光圈,迷路的旅人,偶然的相逢,痴情的少女,富有艺术气息的城市街景,还有岩井俊二喜欢的莫扎特,短短三天的故事,正像这首安静的曲子一般,缓缓流过,细细品味,越听越舍不得放下。
迷路的旅人与异乡的漂泊者相遇,这是影片的第一个故事。这种短暂的相遇相知,照理说最是感人,然而我并没有感同身受的经历,也或许是电影的两位演员没有来电,因此我并没有很大的触动,只是随着他们的脚步,感受着醉人的巴黎气息。一个年轻的摄影师,一个有着伤心往事的女人,再加上那几千公里的距离,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很长很长的距离。这样的关系,不必奢求什么天长地久朝朝暮暮,他们从来也没有捅破他们之间的窗户纸。影片结尾,远在日本的千寄来了一双新鞋,小葵姐欣喜得立刻穿上,举动形态像一个少女。他们之间最终会不会有一个结果,我们不知道。他们自己,也会不知道。但在埃菲尔铁塔下的相拥,温暖而舒心。在这里,爱情不是相守。
不喜欢饰演八神千妹妹玲爱的演员,因为她貌似只知道嘟着嘴扮可爱。但这并不影响我这个角色的喜欢。玲爱千里迢迢从日本过来追寻她的爱情,是影片的第二个故事。从两人不算热烈的相见和男友稍不自然的闪躲中,基本可以预见两人的悲剧结局。一个自以为只要在一起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小女生,一个胸有抱负心事重重的男人,或者可以这样说,一个用情不那么深的男人。如若不是影片的最后他情绪激动地问玲爱“我们就这样结束了吗”,我甚至怀疑他有没有在用情。这样的男人,玲爱确实等不起,因为她还不够成熟。然而我很欣赏她前来巴黎的勇气,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尤其是这样娇滴滴的女孩子,这样的举动需要莫大的勇气。按我的理解,他们是没有了未来的。玲爱放手了。在这里,爱情不是离别。
第三个故事,不是故事的故事,八神千与玲爱的兄妹之情。我以为旅途一开始就被抛下的八神千,会对任性的妹妹非常生气,至少会有一句责备。结果是,当他看到在椅子上睡着了的妹妹时,只是坐在另一张椅子上,长舒一口气的样子。没有询问,更没有一句责备。他这个哥哥,真的很合格。
我想,爱情应是永恒。像埃菲尔铁塔般的永恒,不管经历多少变迁,它依然在那里。不管去到何方,依旧可以看得见。现实只是逃避爱情一个完美的借口。
影片的剧情基本集中在最后的半个小时,离开的离开,告别的告别。一向不喜欢听纯音乐的我,却在影片结束后,沉浸在这缓慢舒缓的音乐中,舍不得关掉。我想,这正是这部电影的无形中的魅力。
原文首发:
http://review.51oscar.com/detail/3406
2 ) Before The Sunset In Paris
电影的剧情非常简单,简单到不需要剧透,异地恋的妹妹拉着哥哥千里迢迢从日本飞到巴黎来看望男朋友,结果哥哥邂逅了旅居巴黎的中山美穗,三天时光倏忽而过,妹妹分手了,哥哥也回到了日本,他们相继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轨道,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这种剥离了男女暧昧不清错综复杂的感情,如果让侯麦来拍,恐怕要不了30分钟故事就讲完了。他们之间的大部分对话无非就是促膝长谈抱团取暖的生活琐事分享,我想起了另一位亚洲导演在巴黎拍的电影《夜与日》,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洪尚秀,它的情感纠葛要比这复杂得多,而这部电影里没有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一切都非常克制,可能最大的不克制就是中山美穗故意没有告诉男主酒店的名字,把他留在了自己的公寓里。
中山美穗孤身一人生活在巴黎,做着一份简单的报刊编辑的工作,报纸销量不好,所以她的工作很清闲,也很枯燥,薪资也不高。年轻时她曾舍弃一切随着法国男友定居巴黎,但巴黎的男人都喜欢到处拈花惹草,最后以离婚和丧子丧猫收场,她唯一的朋友就是那个在地下工作室做服装设计剪裁的法国老太太,异国他乡孤苦伶仃。一双断了脚跟的高跟鞋让她和男主在巴黎相遇了,短短三天的相处,没有滚床单,甚至没有一个吻,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死去活来,唯美地有些对不起巴黎这座以浪漫著称的文艺之都。可能大家平时偶像剧都看多了想象力都有点过于丰富,我反而觉得这非常贴合实际,因为我也亲身经历过,生活没有电影那般唯美,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庸俗的记忆都是电影无法给予的,它比电影的戏剧化的情节更强烈。中山美穗带着男主去了她的secret spot,当他们坐着游船穿过la seine的玛丽桥时,因为巴黎的建筑都很低,所以哪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埃菲尔铁塔,这个桥是情侣许愿桥,在这里他们假扮了一回情侣,然后男主深情地说了一句:如果我是你的埃菲尔铁塔就好了。
最后他们在广场拍照,在黄昏下分别,一个拥抱,一场邂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中山美穗穿着那双用速粘胶粘的高跟鞋消失在人群里。后来她收到了从日本寄来的一双高跟鞋,雀跃地坐在公寓门前的长凳上,开心地像个小公主,穿着白色花边裙,回忆起那个曾经在巴黎遇见的人,久久不能忘怀。纵然电影有些寡淡无味,但巴黎最后的落日的和长凳上的思量,还是把我的回忆重新翻涌了出来。可能人对这种自己生活半径之外的相遇和感情会不自觉涂上一层滤镜,它就像书签一样定格了生命中很与众不同的那几天。另外我很不喜欢什么半老徐娘撩小正太之类的词,太油腻了,现在的偶像剧害人不浅啊。
3 ) 我认识过你,这样就很好
发现自己总是喜欢有类似萍水相遇,毫无设防互相了解扶持,虽然相处时间短暂,但彼此更耐心真心这样情节的电影,比如《Before sunrise》,比如 《Once》。短短相处里的珍惜和尊重总是更让人动容。
说回这部电影里的细节。整部戏里清澈如水氛围的塑造跟一直细细流淌着的音乐密不可分,男主听葵指示拎着行李箱行走巴黎的时候,音乐是轻柔又带点神秘和浪漫气息的,很符合巴黎的气氛和跟随男主一起游巴黎的观众们的好奇心理;在葵因为男主的出现生活有了亮色上街买花时,音乐是轻快愉悦的,暗合葵的小兴奋小期待;就连俩人在房间里聊天时随手按出的音符都与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的转折息息相关,在这些小细节的累积下,默契感逐渐发酵。
生活忙碌艰辛,我们需要的不过是一点善意一点倾听而已。被妹妹抛在异乡街头的男主,正无奈时护照页还被匆匆经过的女士踩个稀烂,按理说真是倒霉透顶;而女主葵呢,正赶着去采访,却在路上被本护照绊倒,还摔断了鞋跟,运气也好不到哪儿去。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却愿意用最大的善意,去帮助这个原本是破坏自己计划和耽误自己时间的人,并慢慢熟稔起来,实在太温暖。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把它看成一部展露人性脆弱一面但更多是善意一面的温馨小故事。年轻帅气的男主,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好风景。中山美穗确实老去许多,我只能从她的眼神和表情里,才能隐约看到当年藤井树的影子。这样的两个人,照理说没什么交集,也没必要有什么交集,互相吸引的理由不足,暧昧的铺垫少,但他们的共性就是都温和善良,都愿意交换。
温暖可以是初见面时为一个陌生人的担心,可以是酒醉时送人回家却忘记了自己酒店的名字然后在别人家的浴缸过夜,可以是提到对方伤心事慷慨的一个拥抱,可以是夕阳西下的游船上紧紧握住的手。温暖,更可以是"巴黎对我的意义只是埃菲尔铁塔和你"这样轻易出口的年轻的誓言和听到时的微笑,可以是明知道只是过客还不惜远远寄双补偿的带着美好祝福的新鞋子这样的行为。
哪怕明天就褪色又怎样。哪怕只是过客又怎样。哪怕越是容易说出口的誓言就越容易改变又怎样。哪怕今天的甜蜜和微笑换来的会是明天的心痛和眼泪又怎样。成长让我们学会的不该是在当下就不信,充满设防,而是享受每一个当下的真心和美好,然后知道过去的就该过去,望着回忆温暖一下就好。世间就是因为没有那么多令人满意的长久关系,才更该珍惜一路陪伴的人啊。至于其他,要求那么多干什么呢。只要能看得到当时的小心和努力就好吧。
所以在拥抱告别后男主不回头地跳上了出租,所以妹妹在说服男友失败后默默离开,所以哥哥和妹妹在酒店大堂安静地睡着,所以收到新鞋的中山美穗只是微笑着穿上它坐在家门口的椅子上小憩而非流泪或是仰天45度怀念或者忧伤。。。。
虽然中山美穗已经年华不再,虽然觉得这样风华正茂的小正太不太有迅速爱上一个半老徐娘的可能,但,如果真的到了这样的年纪,还能有这样单纯的眼神,可爱的动作,经历风霜不为所动的优雅气质,真的值得庆幸呢。
谁知道下一秒是谁遗忘或者后悔呢,但是,嘿,没错,我认识过你,这就够了。
4 ) 不要盖那被子。
他对裹着被子的她说,我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不要盖那被子。
她对即将离去的他说,
人总是来了又走,但铁塔一直都在。
他说,我要是能做你的铁塔有多好啊。
她说,马上要离开的人,不要说这种话。
他说,在我心里,巴黎就是铁塔和你。
三天能产生爱么?
那爱又能有多深多长多浓?
我只知道,我这一生只和一个几乎陌生的人在屋顶的星空下说过心底最深处的恐惧和脆弱。
遇上那么多人,却只有只能是那么一个,改变你的一生。
5 ) 换一双鞋 换一种生活
“过去经历了那么多,只有艾菲尔铁塔还在那里。”
“我多想成为你的埃菲尔铁塔。”
简单的两句话,却是小葵姐和千先生之间的爱语,是他们留给巴黎最后的心意。
巴黎是个太梦幻、太文艺的城市,让受伤千万遍的小葵,在这里安抚心伤;让被淘气妹妹拉到这里的千先生,最后说了句,“我不想走。”仅仅三天,两个陌生人,在巴黎慢慢靠近,依依不舍,他们除了互述衷肠,便是莞尔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千先生梦想成为一名成功举办个人摄影展的年轻人,却不得不在浮华闹热的社会中,博人一笑,讨得生计,慢慢变得麻木无奈。小葵姐梦想专攻美术,来到巴黎成就目标,身在异国他乡,她嫁给了一个骗的她“体无完肤”的男人,离异后的小葵带着孩子艰难生存,最后,孩子离世,连家里的猫也离家出走了。就是这两个在现实中失败落寞的人,却在巴黎觅得希望。《得买新鞋了》算的一部异国邂逅的故事,却谈不上一部爱情电影。他们之间的情愫来的悠长而温暖,就像塞纳河水,缓缓晃人入眠。两人三天的接触,喝喝酒、谈谈情、聊聊天、述述梦,每当千先生要离去,小葵姐都以忘记千先生旅馆名而留住他;此刻的千先生也故作酒醉,迷迷晃晃。
很久没有看岩井俊二的电影,多年未见中山美穗的羞涩,尽管时间在她脸上留下了抚慰,但她的笑容还是那样羞涩可爱。她的搭档从柏原崇换成了向井理,却掩盖不了她的魅力。影片的画面仍然能见《情书》的窒息感,慵懒的阳光、柔柔的轻纱,掩盖不了欲说还休的情愫。可岩井俊二的风格还是那么传统和隐忍,既苦了角色也痛了观众。最后,千先生终于如愿举办自己的影展,小葵姐穿上千先生寄来的高跟鞋。当小葵穿上新鞋,坐在庭院里时,满脸不知道是苦笑还是内心的满足。
生活有太多不如意,就像电影名《得买新鞋了》一样,但有时不仅要换双鞋,或许还要拾起梦想,换上另一种生活。
6 ) 新鞋子——新生活的开始
一部好的作品可以提升我的品味,让我的时光变得更加优雅,《该买新鞋了》确实是一部小清新电影,唯美,没有伤害,看起也轻松,让我忘却了生活中的许多不快。所以我平时多看些类似的,会让我的日子变得更开心。
电影有好多切入点。
1、 小葵,一个坚强的单身日本女人,被老公离婚,独自抚养孩子,又遭遇孩子不幸夭折,心爱的猫又离家没回,一个人在巴黎生活。有一天,穿的一双鞋在街上无意中断了跟,踩坏了日本人千的护照,当时千和妹妹来巴黎旅游又被妹妹甩掉,走投无路之时,千帮助她粘好鞋,她帮助千去找领事馆重办护照,也帮他找到了酒店。结果酒店没有机会去住,千找不到妹妹,人生地不熟,索性叫小葵当导游,一起游览巴黎,小葵喝醉了,千把她送回家,小葵弹起了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说她以前养的猫只要一听到这个曲子无论在哪里都会回来,弹完就睡了,千忘记了自己酒店的名字,又叫不醒小葵,只好睡在浴缸里。第二天,小葵的房客琼安娜来工作,以为他们认识好久,说起小葵的可怜身世,还邀请他俩去参加PARTY,不过PARTY没能参加,在小葵外出买花时,千接了电话匆忙离去,小葵以为他走了,没有心情参加PARTY,又弹起了小步舞曲,让她惊喜的是,千果然像小猫一样回来了,告诉她是去办护照的事,小葵这才放下心来,千提议两人开个PARTY,又喝了许多酒,弹琴,说自己的故事。天不早了,该回去了,又问起酒店的名称,小葵故意说忘记了,千又留了下来,睡在地板上,叫小葵一起来,和她聊起过往,千心疼地把她搂在怀里。第三天,他们相约一起度过,一起去工作,坐船去看他们相约的地方,去了能许愿的玛丽桥,途中,小葵提到了埃菲尔铁塔,说虽然发生了许多事,但埃菲尔铁塔一直在,心里就踏实了。千紧紧地握着小葵的手,说要做她的铁塔,小葵很感谢,但也非常理智,知道和千是不可能的,毕竟相隔太遥远。分离之际,两人在大街上紧紧相拥,然后离去。不久,小葵收到了快递,打开一看,竟是一双崭新的鞋!穿着这双新鞋,小葵走上街,坐在长椅上,仔细地欣赏着,憧憬着她的未来,感到生活不再孤单,美好的日子再一次到来。
2、 千是被妹妹叫来巴黎当保护神的,可一到巴黎就被妹妹甩掉了,走投无路的千巧遇小葵,帮助了小葵,也得到了小葵的帮助,两人还一起浪漫地度过在巴黎的几天,千阳光帅气,聪明善良,用他微薄的力量,给了小葵暂时的精神支撑,由于地域的限制,千不敢承诺,也无法承诺,使得这段邂逅发乎情,止于礼。看着虽令人惆怅,却不至于伤痛。
相比之下,千的妹妹就有些傻了,千里迢迢,来到巴黎,指望能与恋人结婚,却遭到拒绝,恋人不愿因为她放弃自己的梦想,所以妹妹只好分手,和哥哥回家。
3、 酒店
酒店的名字很长,不太好记,所以才有了千和小葵的故事,酒店又容易识别,因为它和别的酒店不一样,有特别的点心。
4、 法日文化交流
片中看到了日本人在法国的学习和生活,看到他们居住条件还不错,在法国求学居然能住那么宽的房子,可见去留学的人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巴黎是世界艺术之都,很多日本人都选择来此求学深造,所以法语是许多日本人的学习任务之一。
5、 新鞋,预示着新的生活,重新开始。千送小葵新鞋,就是要让她好好地重新开始自己的。
6、 音乐,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从始到终贯穿, 不管是话面外的还是主人公亲自弹的,让整个片充满了幸福和温情。
7 ) 雾里看花的浪漫
听说是日本版的《爱在日落黄昏时》,于是慕名追来看了这部日剧。剧中不像很多以巴黎为背景的电影中加那么多矫情煽情的桥段,亦没有Celine与Jesse之间那么多机智的对话与依依不舍的情节。真实的法国生活就是这样低调华丽的,虽然讲的是日本人的故事,每个镜头都看清新讲究又随和亲切。
在巴黎及周边旅居这么久,如果完全用法国人的眼光来审视这座城市,对法国文化的领略与见解必然会更深刻地道,但平时的体会到的却更多是交通与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年轻人的幻灭与颓废,中年人无止境的抱怨;虽然对巴黎有故乡般的依赖,但却着实感受不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完全从游客的角度看巴黎,却又过于天真肤浅;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带着心中的种种对名胜与名牌的幻想来到这里走马观花一趟,却与这座城市其实毫不相干,他们走过的那些路线,去消费的那些场所,其实是本地人根本不屑于路过、光临的地区。
或许,以一个“半融入”的亚洲文艺工作者移民的身份来体会巴黎,才是最理想的审美视角。既对历史底蕴,对巴黎人的习性以及各种好去处有了一定的了解。虽已和当地人打成一片,三观已被重塑,生活习惯与节奏已经被“带坏”,明知很难回去了,却依然思念着家乡,见到同胞也会格外热情。放下自己对两种文化的已知与见解,将自己切换到视线朦胧,一知半解的模式来雾里看花,方能发现另一种中西结合的含蓄美,一种亲切的高雅,一种贴心的神秘感。
8 ) 沒有說不要走就好了
畢竟是北川拍的故事,而不是岩井俊二。
岩井俊二的藤井樹在圖書館裡借了最生僻冷門的書,在每一張書籤的背後畫了藤井樹的模樣。
北川的葵在塞納河的遊艇上握著千的手說,不要走。
明明可以更瀟灑的。卻還是說了,不要走。
明天就要走的人這樣說可不行呢。葵對千說。
可對明天就要走的人這樣說也同樣不行啊,葵。
不同於sunrise或者sunset,這個三天的故事結束在了巴黎,不會有下一站東京。日出系列將三天的故事,延伸出了覆蓋了將近二十年的長度。葵和千一直在一起,將二十年的故事濃縮成了三天的奇遇。
就這樣就好了。沒有說不要走,在最後彼此親密地靠坐著遊覽完塞納河,寫下拉普塞路·魯萊安旅館的名字,擁抱之後乾脆的告別就好了。
吶,聽說呢,好的鞋子會將人帶到好地方去呢。
这么清新的年下邂逅(不算是年下恋吧?两个人都很成熟很懂得掌握分寸),实在是太美好了。以游客视角看到的巴黎美丽景色贯穿着整部电影,两位女性角色演出的细节,透露的小兴奋、不安和期许,特别烘托气氛的bgm,好久没看到这么让人沉醉的电影了,作为多年在海外的移民,对在法国扎根的日本女主特别能感同身受
“对于我来说,巴黎就等于你和埃菲尔铁塔”。异地恋的妹妹硬拉着哥哥来到巴黎看男朋友,结果哥哥邂逅了旅居巴黎的中山美穗,来了一段唯美的艳遇,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这三天却像三年一样漫长,足以在他们二人的回忆里珍藏一生,有点类似Before Sunset的一个故事。作为浪漫之都、文艺之都、时尚之都,电影却拍得有点日式小清新,受限于制作预算不足吧,大部分都是手持,不太符合影片的基调,即使有岩井俊二和坂本龙一的加持。结尾中山美穗坐在长凳上的那个长镜头算是电影最美的一幕了。哎,勾起了很多回忆。
完全没有波澜的艳遇系放在午后观看,而且没有看睡着,说明还是不错的嘛。阿姐和经理相当不搭,藤井树的气场需要丰川悦司才hold住,但比之前那部《再见,总有一天》自然舒心不少。至于始终没有演技的美铃,你为毛要向那个人提出结婚?你知不知道他不会把结婚申请书提交上去的啊?!
「我,就是你的埃菲尔铁塔。」最深的孤独,诉说给生命里只有三天交集的人。
在一个浪漫的城市相遇,相知,然后分离,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把这短暂的浪漫当做一生美好的回忆,真好!
巴黎真美
No.27 实在是太小清新了
塞纳河畔,骄阳花簇,魔幻艳遇。
说点什么好呢?
七八十分鐘就足夠。怎麼覺得中山美穗越老越不會演戲了。
The most romantic movie I have seen in a long while. 中山美穗的一些小表情让我想起了情书中树的表情,一晃已经20多年了,还是这么少女也是神奇。千说她很可爱,一点也不牵强呢。
岩井俊二+北川悦吏子的组合依然没法掩盖剧情的缺陷……岁月不饶人,中山再也不是情书里的那个中山了,柔和的色彩把巴黎拍得太美
好喜欢啊!
电影最后和小说有差别嘛
見っとも無いなぁ……不是姐弟恋有什么问题,是好多姐弟恋题材的作品,总把女方描写成日子枯燥寂寞,心境沉沦,既自卑,又欲求不满,等待生活中能有一个搭救者出现,渴望谁来施舍感情的中年老阿姨,而年下男的出现,就像射进她无望人生的最后一道曙光。麻烦您去看看,如今四十岁的姐姐们,活得多么有声有色,还有那种活明白了以后,在感情中的主角和主场感。所以,不是美穗姐姐容颜衰老,而是在剧中瑟缩、忸怩、又试试探探、装疯卖傻、欲语还休的做派特别衰老。简直没眼看。
比晚秋好看。三天的爱情。让人心生怜惜。镜头干净唯美,各种逆光。背景音乐好听。看完对向井理莫名花痴了好久。
别侮辱岩井俊二了救命!那个情书里的大姐是演的男猪他妈嘛?这俩小日本真就是巴黎脸上的渣渣………………
就是喜歡日本才可以拍到的輕鬆愛情小品。最重要是看得舒服,對白多。可是感覺自然。編劇(寫過Long Vacation!)不會為給觀眾資料寫多餘獨白/V.O.。當然,只有電影的巴黎才會那麼好看。
巴黎我爱你
你看,人家去巴黎就能邂逅帅哥美女,蜗去巴黎只能邂逅小偷s和卖A货的 (ŏ_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