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是潮汕人,这片子那时候在潮汕地区甚至广东地区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级别。光珠江台就不知道重播了多少次,至今我还记得跟着父母守在电视机前的场景。
这阵子疫情被关在家3个月,把这些老剧也重新翻出来重温了下,发觉这故事其实漏洞逻辑硬伤不少,甚至有些地方让我不得不吐槽。
男主角阿琛人设实在是太烂了,标准的烂好人,而且是烂好人到你想揍他的那种,烂好人的没有原则,起码的一些是非都不分。里面的很多人物的行事逻辑飘忽不定,智商也忽高忽低。女主角倩茹的爸爸撑死也就是个很牛逼的企业家,正常情况下,一个企业家能和黑帮大佬玩手段,斗狠?
当然了,这些毕竟是演戏,有些逻辑问题也就当他去了,毕竟当时主流看剧的都是师奶,不会过多的纠结于剧情合理性和剧情逻辑。
但是阿茹这么重要的女主角,戏份这么重,这么完美的人设,却给她安排这么个结局我是真的忍不了了。男主角乡下的老婆阿秀这个角色意义何在?你把这个角色拿掉对于剧情不能说无足轻重吧,那简直就是毫无影响,所以编剧你要加这个角色为了干嘛?一个富家千金,人品样貌才华气质全部满分的六边形女性喜欢乡下来的穷小子已经很魔幻了,你这穷小子乡下还有个老婆,这老婆后来还跑香港来了,倩茹居然还大方的愿意共侍一夫,这是什么神奇的逻辑。为了表现男主角有情有义?你对阿秀有情有义了,那倩茹呢?从来到香港开始,全剧倩茹救了阿琛n次,等了阿琛10多年,甚至阿琛很多次自作主张没问过她意见的决定她也从不说什么,这样的女子你就忍心这么辜负她?从头到尾乡下老婆阿秀这个角色几乎对剧情没有任何影响,甚至不要这个角色,整部剧会舒服很多,男主的人设会好得多。我记得当时一家人看到倩茹挂了的剧情都惊呆了,谁能想到这么重要的女主居然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后面的剧情我就兴趣寥寥了,而且从阿琛结婚之后的剧情就很没意思了。
杨恭如在97年确实拍了很多戏,3部剧《雪花神剑》,《我来自潮州》、《撞到正》都是大女主,戏份极重,还有2部剧是配角,同时可能还在拍《风云》或者《行运一条龙》等电影,所以档期不够不得不把角色写死可以理解。但是全剧45集,倩茹这个角色死的时候已经38集了,故事基本上就是收尾阶段了,如果不要加倩茹父亲那段插曲40集都可以大结局了,剩下这点狗尾续貂的剧情没有女主角又如何?一个身家百亿但是孑然一身依旧痴情缅怀自己逝去妻子的男主,不比这种“不忘糟糠之妻”的男主人设更加有情有义?更加深情?
相对来说,阿润和阿强这两个男二男三其实更加立体和真实。阿强一辈子都在想念乡下的爱人阿贞,哪怕自己对家燕有意,但是担心自己忘不掉阿贞,可能会辜负到家燕,所以他宁愿打一辈子光棍,想念一个人一辈子,也不愿去伤害其他任何一个女子;阿润虽然缺点一大堆,但是娶了阿兰之后,踏踏实实的做起了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爸爸,和若兰相守一辈子。这两个不比阿琛这种虚伪的好男人好得多?
相当励志。
从未怨过命 一生都打拼
网上的分集很多不对。有一个粤语的,只有27集,却是全的,只是最后三集合成了一集。这是个很多正能量的片子,人物非常的爽朗,看得人开心。里面的兄弟情,邻里情,让人非常的羡慕跟向往。剧情方面风格有变化,时是喜剧,时是正剧,时是都市片,时是商战片。
多年以后我们回忆起往事,会不会发现彼此如同他们一般携手度过少年时,却走向不同的路途
印象中ATV都有唔少好剧,肥猫、纵横四海、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仲有就系我来自潮州了~
年少回忆。
-- -貌似也是那段时间很红的剧~
荡气回肠的大时代经典。
小时候天天守着本港看
郑佩佩、谢雪心分饰杨恭如的生母、养母,联想起3年后亚视拍《纵横四海》,叶德娴、鲍起静分饰陶大宇的生母、养母。那个时候的ATV是有好多很棒的女演员的。
亚视经典!陈庭威一直都是身边三姑六婆眼中最具代表性的靓仔
童年回忆。。。杨恭如。。。
杨恭如中间为何走了啊
是45集。ATV的剧台词常常会有点做作,人物塑造弱了些,坏人都是被好人惯的。爱拼才会赢——我是潮州郎
幼儿园还是小学时看过!我觉得很好看!那时候阈值奇低!我很容易被感动被惊吓被吸引!
我现在还是不知道潮州到底在哪儿啊
加几令
我的童年记忆啊!!!啊!!!!!
哈哈,那条主题歌啊~~
喜欢陈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