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 《看电影·周刊》2016年第28期, 限于杂志社规定的篇幅,总觉得没有说透,颇为意犹未尽 。同时,电影杂志有诸如“不要总批评中国国产电影”的指示,因此正式发表的版本去掉了此原稿中的部分内容:
如果说近年来波兰、爱沙尼亚与丹麦在国际战争片市场的崛起,着实令人惊艳,那么2016年爱尔兰战争片《雅多维尔围城战》的出现,简直就是令人惊奇了——作为中立国的爱尔兰,居然出品了战争片。大概正是因为中立国的“血统”出身,导致这部电影有些默默无闻。然而,对制作资金与拍摄战争片经验都十分的爱尔兰来说,能拍出这样的战争片,已经实属难能可贵了。
背景云波诡谲
二战题材的战争片中,二元对立式的正邪之战,非常利于观众明了双方的阵营或“道德倾向”。相比之下,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环境就显得云波诡谲了。中国观众很可能并不了解《雅多维尔围城战》中,出现的各方势力——联合国、美国、苏联、法国、爱尔兰、刚果与闹独立的加丹加省之间,都是怎样的关系。
非洲的刚果,原为比利时的殖民地。1960年,在刚果(金)民族运动党主席帕特里斯·卢蒙巴的领导下,刚果独立。然而,比利时策动了刚果南部的加丹加省政治势力“加丹加部族联盟”,其主席与军阀莫伊兹·冲伯,宣布加丹加省独立为“加丹加共和国”。卢蒙巴向联合国求助,然而西方国家一直将战略资源丰富的刚果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在组织联合国军前往维和的同时,也将部分军事人员以雇佣兵的身份,暗度陈仓地派往加丹加省,支援“加丹加共和国”独立。卢蒙巴表达了向苏联靠拢的意向后,美国、法国与比利时,联手策划了刚果的政变。在电影中,美国总统肯尼迪与法国总统戴高乐,也悉数登场。最终,刚果国民军参谋长蒙博托·塞科上校发动政变,推翻了卢蒙巴,并将其交给冲伯的叛军杀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雇佣兵头目罗杰·福尔奎斯上校率领由法国雇佣兵、比利时侨民武装与刚果卢巴部落武装组成的叛军,向联合国军驻守在雅多维尔的爱尔兰第35步兵营A连发起进攻。电影中的雅多维尔围城战,就此展开。
在这种局势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对刚果的危机产生了两种分裂的姿态。在道义上,他们只能赞成并组织领导联合国军前往维和。在利益上,他们却更希望刚果维持殖民统治的原貌,消极对待并暗中破坏联合国军的维和。
小打小闹也精彩
从兵力上看,这场战斗只是“小打小闹”。在雅多维尔之战中,爱军A连只有158人。不同文献资料对刚果叛军的兵力规模记述也不同,少则300人,多则3000—5000人,刚果叛军占绝对优势。
现如今,中国的很多战争片开始模仿西方,追求大场面或“逼真”的战场效果,甚至模仿《拯救大兵瑞恩》式的主观镜头。然而,在武器装备道具与军事细节的设定上,仍然有悖史实、粗制滥造。相比之下,低成本的《雅多维尔围城战》却尽可能地还原了这场战斗,道具也十分考究,着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电影中,双方的战斗以轻武器对射为主。爱军的武器装备,包括比利时“勃朗宁”式9毫米大威力手枪、FN FAL式7.62毫米自动步枪,瑞典M/45“卡尔·古斯塔夫”式9毫米冲锋枪,英国“李-恩菲尔德”No.4 Mk 1式7.7毫米步枪、“李-恩菲尔德”No.4 Mk 1(T)式7.7毫米狙击步枪、“布伦”Mk 1式7.7毫米轻机枪、“维克斯”式7.7毫米重机枪,美国Mk 2式手榴弹与M2式60毫米迫击炮,后方曾派来1架美国UH-1“休伊”式多用途直升机。刚果叛军的轻武器,包括德国P-38“瓦尔特”式9毫米手枪、K98k“毛瑟”式7.92毫米步枪,比利时“勃朗宁”式9毫米大威力手枪、FN FAL式7.62毫米自动步枪、FN MAG 58式7.62毫米通用机枪,法国MAT-49式9毫米冲锋枪,美国M1919A4“勃朗宁”式7.62毫米重机枪、M2HB式12.7毫米重机枪,苏联Dshk式12.7毫米重机枪,瑞典M48“卡尔·古斯塔夫”式84毫米火箭筒与英国ML式76.2毫米迫击炮。在真实的历史中,刚果叛军装备的是多门81毫米迫击炮与1门法国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当然,刚果叛军还有爱军根本不具备的优势——1架法国MC.170“教师”式教练机,作为空中支援。
电影真实地再现了这场神话般的防御战。在孤立无援且没有任何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爱军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158名官兵,凭借多为二战时期技术水平的轻武器,抵挡了拥有重火力支援的刚果叛军,连续5天的波浪式围攻。在山穷水尽、弹尽粮绝后,爱军被迫投降,但只付出了5人负伤的代价。相比之下,占人数与火力绝对优势的刚果叛军,有300多人阵亡,其中包括30名有阿尔及利亚战争经验的法国雇佣军老兵,另有1000多人负伤。如此悬殊的伤亡损失比,堪称战争史上的神话。在危急关头,爱军甚至想出了用炸药引爆装满空子弹壳的木箱,作为炸弹的创造性战术。这也正是A连连长帕特·昆兰那句悲壮的“我们每颗子弹都用了两次”的来源。在电影中,爱军迫击炮兵以神奇的炮术,摧毁了树林后方的刚果叛军迫击炮阵地。这种看似“抗日神剧”中才有的情节,却是真实的雅多维尔围城战中发生过的。
当然,电影中也有些设定,或许存在争议。例如,刚果叛军的MC.170“教师”式教练机进行扫射,爱军中的角色却能在两条弹道中存活。这种概率实在太小。在狙杀远距离外的刚果叛军“白西装老板”时,爱军狙击手将“李-恩菲尔德”No.4 Mk 1(T)换成了“布伦”,只装1发子弹,并用标尺与准星瞄准。在理论上,无论最大射程还是有效射程,前者都优于后者。无论如何,射击远距离的点目标,狙击步枪的效果都应该优于轻机枪,狙击镜的精确性要优于标尺与准星。很多外国的军事爱好者,也都对电影中的这项设定感到怀疑或不解。唯一的解释是,狙击手是为了使用“布伦”的两脚支架,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精确狙杀的效果。英军中的很多“布伦”射手,也都夸赞过这种轻机枪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自动狙击步枪”。
态度敷衍何谈情怀?
《雅多维尔围城战》的成功,是态度的胜利。既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也没有高额的成本,甚至不太为人所知,但其可欣赏的程度,并不亚于“爆炸贝”的《危机13小时》,足以跻身2016年世界战争片排行榜的前列。比中国那些动辄“投资1.5亿”的战争片,更是“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作为低成本的战争片,整个剧组已经竭尽所能地将“还原历史”发挥到了极致。
《拯救大兵瑞恩》以来,以参战官兵为视角的主观镜头,几乎成了当代战争片的标准配置。中国战争片当仁不让地接过了“山寨”风格的大旗,主观镜头泛滥成灾。某些电影甚至“创造性”地发明了“反打式主观镜头”——不是以主观镜头对准枪口所指方向,而是将镜头固定在枪口,反向对准持枪者。这种毫无代入感的视点,不知究竟是想让观众拥有怎样的体验。相比之下,《雅多维尔围城战》的镜头使用却很传统。只有表现指挥官用望远镜瞭望或狙击手进行瞄准的场景,使用了少量转瞬即逝的主观镜头。然而,电影情节的紧凑与紧张感,战场环境的代入感,却毫不逊色。
《雅多维尔围城战》成本低廉,武器装备道具却毫不含糊。有些中国电影号称“投资1.5亿”,做出的却是炮塔都不会转动的坦克,CG效果虚假的轰炸机,12.7毫米重机枪子弹击中人体四肢,仅打出个小弹孔的杀伤特效。更有导演表示“飞机、坦克的型号不重要,只有情怀才能感动观众”。连基本的史实都不肯尊重,道具都不肯做好,如此不认真的态度,还要空谈“情怀”,这不是比当年狂妄侵略者还可笑么?为了增强电影所谓的戏剧效果,中国战争片市场已经是各种“神剧”的聚集地,影片主角的“光环”已经好到了子弹、炮弹与炸弹,都躲着主角飞的程度,怎一个“假”字了得?殊不知,真实的历史远比不要逻辑或不顾现实的胡编乱造要精彩得多。作为1922年独立后再未有过对外战争的国家,爱尔兰尚能从历史中挖掘出如此传奇的闪光点,而当今的中国战争片却只能用“神剧”来展示中国五千年来的对内对外战争史,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雅多维尔围城战》中,爱军158名官兵的困局,却为爱尔兰战争电影打出了一片天地。中国某些战争片,却只能依靠迎合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兜售“情怀”,着实令人不齿。这值得整个中国战争片市场,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部以最后投降为结尾的战争电影,让看惯了打到最后一人、最后一颗子弹也绝不投降的我还是多少有点不适应!
电影来源于真实事件,美苏争霸年代为了争夺核武器的原材料,在刚果展开了一场政治大战!其中政客的丑恶嘴脸,刚果独裁将军的凶狠,以及在前线将当做弃子,在本部电影中任主角的爱尔兰维和部队战士们的有勇有谋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战斗本身很小,并没有太多的激烈场面!在面对雇佣军10倍于自己兵力的情况下,维和部队没有一人牺牲也算是一个奇迹!
究其原因:
1、同是欧洲的法国雇佣军头领给爱尔兰维和部队留足了体面,不止两次三番劝降,最后也没赶尽杀绝,并且在判了死刑的情况下仍然一月未执行,明显是在等待政治博弈!
2、刚果的武装部队战力也确实怂,在十倍于对方的情况下,对方还没有什么地理优势,这都打不下来!实力确实堪忧!
可能因为超长而又奇怪的名字,这部电影被人们所忽视,但却是近几年看过的非常棒的战争片。作为导演的处女作长片尽管有瑕疵但是无硬伤,气质非常棒。 首先可以称道的是电影对于六十年代外军战术以及武器的真实还原(原谅我还是个军迷),爆点用的很不错,非洲草原的战争戏拍的很带感,尽管有场景单一之嫌。 之所以要特别写这篇影评,是因为电影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而又深刻的真实故事,关于爱尔兰联合国维和部队,联合国如何逐渐摆脱大国强权控制的成长史,一群几代生活在和平中的士兵陷入战争后的抉择。 爱尔兰在军迷眼中是个很弱的国家,这个小国家严守中立,它躲过了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所有战争,也正应如此,才会从这个国家中选择维和部队。而美苏争霸和联合国的暗中图谋使160名爱尔兰士兵陷入困境。 关于历史真相有很多见解,有人说他们是英雄,有人说他们是懦夫,我想说的是,不管他们投降前是否拼死抵抗,他们还是英雄,他们离开家乡为了别国的和平,奉着一个成立不久的国际组织的意愿,改变祖国不打仗的传统。怎么说他们都是值得铭记的。 电影不能准确反映历史真相,但它能表现真实的情感,战争中的人性。 本片还间接体现联合国的成长,从为霸权控制的萌芽到世界唯一,正是由于这些勇士的奠基,联合国才成为今天的联合国,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为全人类和平发展的国际组织。
我们每一颗子弹都用了2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军人并不是政治的理所当然的牺牲品。PS:牢记,千万不要参加UN的维和部队,坑太深!
基本没有女人什么事情。 打仗就是打仗,热血澎湃啊... 4.5星推荐
一段隐晦的联合国维和史
背景挺宏大的,讲得确是一角,这里面甚至公开把哈马舍尔德之死说成谋杀了,但是把屎盆子全扣在冲伯头上,明显是不全面的。说白了美英法一个都跑不了,还有臭名昭著的法国雇佣军。在那样的时代和国家寻求公平正义,真的是奢望了。还好我们活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
吉约姆酷帅呀 保卫战前还在期待独立时代刚果风情 然而此片丝毫没有涉及
对手讲节操,这边讲道理,最low是官员,一枪爆头算了。
热热闹闹的打了几天,一个都没有死,还说是弹尽粮绝而投降,不愧是战争史的“奇迹”。
m21177:1:20比例,平原区又非小高地,瓮中捉鳖的事。(时年戴高乐主义,戴高乐拥护第三世界)
上帝保佑爱尔兰。爱尔兰导演Smyth的处女长片作,尽管有处女通病,但仍是一部精彩的战争片。饰演官兵的主演在南非接受了数周的高强度军训,外景地也在南非。前英陆军军官Dan Hirst担任军指。叛军的CM.170购自比利时,历史上由比利时飞行员驾驶;击落UN专机的F-4在61年未全面服役,据信是暗指美国所为。
隔靴搔痒,联合国这点气质也就是个窝囊废,受气包。
3.5星。丢卒保车?原本打算牺牲掉这连人,好找这个理由出兵干预。结果这连人,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简直是啪啪啪的打脸!
我爱威武,一人不损硬刚一千人部队!不过场面调度太乱了啊
不管电影质量,直接五星,感谢电影给英雄正名
小分队式动作片的典范,几场智勇与意志的交锋非常好看,20比1的悬殊兵力,把每颗子弹用两遍的绝境战术,视死如归的勇气,都令人赞赏,军人永远是政治家的棋子,还好历史最终还了他们应有的荣誉和尊严
子弹壳都能当武器用!够屌!“我们每一颗子弹都用了2次”——这句经典
全是套路,感觉此类片没有一部能超过《黑鹰坠落》。
好看!节奏比《危机13小时》好很多,张弛有度,加上战场横飞的真实感很强,一直揪着心。二十比一的兵力比,围困五天,一个人都没死,不得不说真是上帝保佑爱尔兰。
沒有戰爭經驗的愛爾蘭人在劣勢下已經打得非常好了,昆蘭達到了一個指揮官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讓手下每個人都能活著回家。吉約姆所扮演的傭兵法爾克斯也是個奇人,冷戰時期走遍大部分的熱戰區域。
1961年,亲西方的莫瓦塞·冲伯将军控制了加丹加省地区,并暗杀了当时刚果的民选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昆兰率领他的部队与由法国和比利时雇佣兵指挥的当地3000人部队展开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