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事后看巴林银行倒闭
整个故事的一个很核心的东西就是88888错误账户。
故事最开始只是因为尼克手下的一名交易员将为富士银行买入20手错误地卖了20手,直接损失两万英镑。于是尼克准备市场变坏再沽货,认为只要在月底保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所以用自己的账户进行买卖,直至填补损失为止,再利用客户下个月的利润填补客户。之后尼克的朋友也犯了一样的错误,尼克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填写。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尼克承担愈来愈大的风险,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最后越赌越大,越陷越深。由于尼克对日本股市走向的错误判断,最终导致巴林银行倒闭。
分析尼克,其实整个期间他并没有从88888账户中获利,做这个是更多地为了保全新加坡分行职员的工作和迫于公司利润要求的压力。所以很多责任在于巴林银行自己本身。
对于新加坡主管和英国总行派来的人员,尼克竟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这笔亏空隐瞒得天衣无缝,而且不断扩大直至其成为无底洞,除了他良好的应变能力以及幸运之外,不得不让人怀疑巴林银行对员工的监管究竟是疏忽到了何种程度。作为巴林银行,高层们并不是不知道尼克在从事未经授权的业务,但是为了名利、利润纵容尼克的行为,回避这个问题。那么这样的话,即便没有尼克李森,也会有森1、森2、森N钻公司的空子把巴林银行搞垮的。其实他们与尼克一样都克服不了心中的赌性。赌赢了还好,大家都有利可图,有钱可分,而且尼克的违规操作也会被高层庇护,可是赌输了呢,最后事情越闹越大,不可收拾。就好比是贪官贪污,刚开始贪污受贿的时候,存在侥幸心理,虽然也有胆战心惊,可是没有人发现,于是就越来越放肆,胃口也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数额已经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保持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以前就曾有人调查过,财经专业的人入职后平均待遇最高,可是犯罪率也最高,所以做事情要坦坦荡荡,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除了感性的一些东西,还是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巴林银行倒闭,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1)内部管理不善,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
尼克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一身二职,说明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严谨。同时,巴林银行也没有风险控制检验机构对其交易进行审计。巴林银行管理层知道尼克在日本地震后仍在增加仓位,却继续在1995年1月至2月间将10亿美元以上资金调拨给新加坡分行,充分说明巴林银行风险意识薄弱。巴林银行设立新加坡分行,在组织形式上也欠周详考虑,如果注册为全资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也就不会招致巴林银行全军覆没的后果。
(2)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应增强监管的力度与透明度。
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三分之一。单一的经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加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明显存在监管漏洞。
(3)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严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许多投资衍生产品遭受灭顶之灾的,都与超出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从事过度投机有关。
(4)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2 ) 《巴林银行倒闭案》
《巴林银行倒闭案》
这是谁?尼克·李森(Nick Leeson)
这个摩根斯坦利出身的期货与期权部职员,在1989年6月16日进入巴林银行,更在1991年3月,尼克·李森回到伦敦。在雅加达获得的成功,以及摩根斯坦利银行对他的培训使尼克·李森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
当然,也在之后的新加坡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超额交易,投机失败,导致损失14亿美元。使巴林银行在1995年2月26日倒闭。这是巴林第二次破产,头一次是于1890年,巴林在南美的投资随着阿根廷发生革命而被蒸发。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想必不陌生吧!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下!
本片根据尼克·李森在狱中完成的《我如何弄跨巴林银行》一书改编而成,因此视角是始作俑者自己了。
尼克·李森只是想弥补自己的错误,他太过自信自己的运气,精英在没有监管和过度放任的情况下也许往往会犯下滔天大错,错到需要付出全部代价。他的神秘账户没有一分为自己而赢,新加坡甚至亚洲市场的顶尖交易员,他忘记了一条基本道理:永远别和市场斗气。任谁都要尊重市场和规律,巨额财富的力量足以扭曲人性。
一些事实,未得到影片展示,这里转述一下:
“无论做什么交易,错误都在所难免,但关键是看你怎样处理这些错误。在期货交易中更是如此,例如,有人会将“买进”手势误为“卖出”手势,有人会在错误的价位购进合同,有人可能不够谨慎,有人可能本该购买6月份期货却买进了3月份期货,等等。一旦失误,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在出现这些错误之后,银行必须迅速妥善处理,如果错误无法挽回,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该项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向她咨询是否可以另立一个档案。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问他需要什么账号。在中国文化里,“8”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因此,里森以此作为他的吉祥数字,由于账号必须是五位数,这样,账号为“88888”的“错误账户”便诞生了。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按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如果当时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仅1个星期的交易员金·王犯了一个错误:当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份,这个错误在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欲纠正此项错误,须买回40份合约,表示至当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但在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8”,承接了40份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然而,如此一来,里森所进行的交易便成了“业主交易”,使巴林银行在这个账户下暴露在风险部位。数天之后,由于日经指数上升200点,此空头部位的损失便由2万英镑增为6万英镑了(注:里森当时年薪还不到5万英镑)。此时,里森更不敢将此失误向上呈报。
另一个与此同出一辙的错误是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犯的。乔治与妻子离婚了,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并开始自暴自弃,里森喜欢他,因为乔治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棒的交易员之一。但很快乔治开始出错了,里森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有填写。
如果乔治的错误泄露出去,里森就不得不告别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将乔治出现的几次错误记入“88888”账号对里森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88888”账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们追加保证金,他们会计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赔进多少,“88888”账户也可以被显示在SIMEX大屏幕上。为了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账户,但其前提当然是这些失误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也不是太大,但乔治造成的错误确实太大了。
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了愈来愈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此交易中赚取期权权利金。若运气不好,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银行遭受极大损失。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还极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号账户亏损的600万英姿转为略有盈余,当时他的年薪为5万英镑,年终奖金则将近10万英镑。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的历史也会改变。
除了为交易员遮掩错误,另一个严重的失误是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交易的入账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到发现各种错误时,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将近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
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账户的损失由2000万、3000万英镑,到7月已达5000万英镑。事实上,里森当时所做的许多交易是在被市场走势牵着鼻子走,并非出于他对市场的预期如何,他已成为被其风险部位操作的傀儡。他当时能想的,是哪一种方向的市场变动会使他反败为胜,能补足“88888”账户的亏损,便试着影响市场往那个方向变动。
里森在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把我抚养成这个样子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0907.htm
一个毫无技术可言的方法就让盲目追寻“潮流”的巴林银行落得这样的结局,讽刺的很!!!
这个泥瓦匠的儿子,终于因为没有真材实料的市场功底,被市场打回原形,同时也告诉我们,出来混,运气是多么重要啊!除非您真的一直有超级神秘客户X在支持!
3 ) 勿忘心安
故事里男主角本来干的应该是做经纪的活赚取佣金的 但是他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动用客户的闲置资金交易 结果一赔到底
这样的情况在券商 银行 客户 三方存管的今天 应该是不容易发生了
男主角的动机很大程度上不是出于人性中的贪婪
应该说他做这些事情是有苦衷的
最开始是因为下属员工的犯错
后来是迫于上司对利润的要求
当他走错了第一步 他就再难回头了
He no longer runs the position the position runs him
让我想起了商业银行学老师讲的一句话: 有些事 就算丢掉工作 就算不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你也不能做
嗯 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比起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很多东西真的not worthy
与其说这部片子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贪婪 不如说是人的赌性
男主角在第一笔错误交易亏了两万英镑的时候选择了观望 直接导致亏空到了六万
他和手下的雇员说股市是一个big casino
他和女主角说只差一点 只差一点我就会成为英雄
也许 差的真的就是这么一点
他不做分析 就像赌大小一样的做判断
赌赢了他就算是挪用了客户的资金也不会有什么事
过程很刺激 很有爱 但很可怜 他赌输了
在压力之下 他终于疯狂 他不是不知道他不可以和市场作对
他还是决定把所有筹码压上去 再豪赌一次
芝加哥最有名的期货投机商老哈奇在他儿子把他们描绘成一群衣冠楚楚的绅士的时候 说 他在说什么啊 我们就是一群赌徒
模型 理论真的比运气更值得相信吗 不懂 或许市场就是非理性的
最后 男女主角演技很棒 赞一个
4 ) 音效音乐鉴赏
影片的开头是一段狂野的男歌声,伴随着新闻播音员的播报财经信息。播音员的声音渐行渐远,歌声与迪厅快节奏的舞曲衔接起来,非常自然。画面转到一个迪厅,人们大声讲话,声嘶力竭。直到一个黑人抡起椅子,打向主人公尼克。
伦敦市的远景、中景、近景交替,一群身着黑色西装的交易员,顺着楼梯上来,悠扬的背景音乐伴随画面切换,主人公的画外音开始陈述。办公室里,主人公尼克正在和上司汇报工作,背景时不时地响起电话铃声,银行一片繁忙不言而喻。
随着尼克被派遣到另外一个城市开始工作,影片以轻快的音乐描述他生活的点滴,以及遇到助手丽萨,展现了小伙子对工作的冲劲和满腔热情,在台词上也表达了他立志要成为经纪的雄心。
在尼克阐述对丽萨情感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性感女性的歌声作为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始终萦绕着直到他们结婚,看房,沉浸在这样一个浪漫的曲调中。
尼克由于工作的失误而让公司职员创建88888帐户,为了将来填补过失。然而这个全是幸运数字的账号却是导致尼克最后牢狱之灾的罪魁祸首。在女员工输入账号的时候,影片采用了紧张的音响效果,以作警示也为后来东窗事发埋下伏笔。
之后剧情的发展变得顺利,尼克渡过难关,时来运转,年终分红也十分可观,背景音乐轻快、欢乐。而当88888帐户开始越亏越厉害,到无法填补的地步时,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听到在影片中持续不停的心跳声,告诉我们尼克的心情是紧张压抑的。
在得知外界揣测不明帐户来历,事情快要被揭穿的时候,雨天雷声的老套路必不可少,即便如此,影片也没有完全把压抑不安的情绪爆发出来。我们随着豪车和尼克一起来到公司年终酒会,人们欢声笑语,仍然停留在尼克成功的喜悦中,只有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始终强颜欢笑,心跳声不曾停过,夹杂席间交谈声、用餐的声音,表现了尼克完全完全无心酒会,一直处在焦虑的状态下。
影片中,尼克用矿泉水浇头的那一幕,模糊了大环境的声音,终于让他在这混沌的现实中稍稍放松一下,可惜片刻之后,又是那恼人的心跳声。
很喜欢影片最后一段。事情败露,携妻准备逃亡的尼克还是在机场被警察逮捕。走出机场的那一刹那,无数民众围堵在线外,人声鼎沸,谩骂声,怒吼声……主人公不自觉地开始做起了持沽手势,宛如身在交易所,看到了曾经一起工作的同僚。
结尾处悠扬的男高音总算是稍稍平复了各种紧张焦虑、压抑不安的情绪,同时也代表了尼克入狱后,使其惴惴不安的心情得到安定。
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中,可以说音响效果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心跳声的运用,实在是点睛之笔。而片中采用的音乐却完全是轻松的、愉快的。起初看片名还以为是恐怖片,而分类也归为悬疑,看完全片后才发现,整部电影完全记录真人真事,可见其归类为悬疑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出彩的音效。
5 ) 实在一般
一般,实在一般。
不过期货交易本身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描绘的地方,而且做为交易员也只是完成客户的指示而已,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本片也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制作而已,就是借了一个热门的新闻来吸引一下眼球。
建议因为对金融交易感兴趣而想看本片的人和想看到史诗般的传记般的影片的人不用看此片了,因为绝对会失望。
6 ) 和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建议看看Leeson的自传,他做的是日经期货JGB,也不是利用客户的闲置资金,他完全不是为了耍小聪明是为了保全新加坡分行的职员的工作和迫于利润的压力。其实很多责任在于巴林银行自己内部监控有问题,人们明明知道里森在从事未经授权的业务,却为了名利、利润侥幸地纵容回避这个问题。
7 ) If you lose, you can make money from a book telling the story about all the money you lost
This movie just goes to show you how stupidly greedy the top officials are at the investment banks:If one person can bring down a well established bank from within then they all are vulnerable to the same thing. Nothing but vultures of getting rich off the hard work of others.
As for why so many bridges of his wife, just think about how and where they met then it’s all clear. They were clerks in charge of dealing with tons of bad debts of Baring bank in the confidential basement. Show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it set the tone for the step by step crack down and the aftermath of all these. In fact, this old bank was long been problematic before Nick Leeson was in his position. He helped accelerating the big failing by paying his own price. He's just a fresh young man in his 25, packaged with a green-handed team after all.
Speculating is extremely risky without the underlying assets and hedging strategies. In this sense, no wonder Nick Leeson deemed the exchange as a big casino in the film when he bet on Nikkei 225. I believe he wont say that in his fifties. The risk will always be there but the risk to return sometimes are not that satisfying as one supposed it to be.
Triumph, a feeling that people would like to experience all the time, is not sustainable. One seek for triumph all the time is like seeking a pattern to be succeeded over and over again, which is likely to cause sever path dependency. With arrogance and over confidence coming along with every selection Nick Leeson was to make during the process, he is on the way of self devastation. When Leeson made back the $10M loss by sitting on the position, it was like closing his eyes and walking through a minefield without blowing up. He mistaken the 88888 account, his temporary safe net (before he can earn the money back )for the safe net for good.
8 ) 散户在股票市场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一直是金融学课堂的经典案例。
“天才交易员”尼克李森在投机中犯了一些最常见的错误。作为散户如果能够吸取这些教训,将能避免股市中的亏损。
第一,尼克连森的团队为了引人注目,穿了与众不同的衣服。
特立独行的性格会和市场对着干。
装帅,耍酷会让你不断挑战高难度任务,同样危险也会越来越大。不要为了证明自己,挡在飞奔的火车前面。
第二,尼克连森在下单出错后没有立即平仓。
匆忙中下单错误是常有的事。买入变成抛空,买入数量打错,买入价格打错。
交易前应该核对订单。下单出错后,无论输赢立即平仓。
第三,尼克连森后面做的所有交易,都是为了弥补前期的亏损,这会导致翻本心态。
也许刚开始会让你大赚一笔,但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不要为了弥补错误而交易。亏损后的翻本心态会导致更大的亏损。
第四,尼克连森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建立了与市场相反的头寸。
不要为了赚钱而交易。不要为了奖金拼命交易。要根据市场的方向建立头寸。
第五,尼克连森疯狂地饮酒
不要喝酒,抽烟,吃垃圾食品。麻醉自己会丧失思考能力。
最后,1994年下半年起,他买进了大量的日经指数期货,并卖空日本政府债券JGB。这种对冲交易策略很普通,可以说尼克连森没有冒任何风险。但是他忘记了黑天鹅的风险。
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后数日,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而债券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尼克完全做反了方向!!!(地震后政府会降低利息,稳定经济。债券价格会上涨。)
市场不会永远风平浪静,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意外。
对股票不懂,所以精彩的地方不是很明白。。整的来说,还是挺不错的。
Youtube上居然有完整版,而且居然有露点!Ewan Mcgreg是因为拍电影才有露屁股癖的吧?最可悲的是,我拖着看了看这片子居然是因为要对付Lead Individual and Team课上的案例……
本来不觉得期货什么的很有趣 老师讲了很多故事才觉得!
内审的教科书啊,看吧,内审不严,百年基业也轰然倒塌
1995年,巴林银行,这家全球最古老的银行之一破产了,曾经是英国贵族最为信赖的金融机构,拥有200多年优异的经营历史,却没能逃过破产的结局。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一个惨痛的结局,却出自于一个普通的证券交易员尼克•李森之手。这部出自真实案例的电影是大家学习银行业务,尤其是投资业务最好的教案
好吧。。我承认英国人最淫乱了。。。。
搜,that‘s it
还是一句话,止损至上!
长的太正太不适合这个 ps..那女的的戏是用来做海报吧- -
哈佛20之16《魔鬼营业员》。印尼,新加坡。88888账户,日经期货。SIMEX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1984年成立,亚洲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年轻,欲望,其实本是普通人。Nick的上级Ron有推波助澜的危害作业,尤其在年会上的演讲,几近贪婪。有必要找书看《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银行
1. 爱尔兰男演员看起来水准都很高啊,口音也可爱性感。2. 法律处罚真不算重,为什么得了癌症?压力所致?3. 银行内部的监管也没有那么严格啊!
伊萬同學他就是具有著英國演員那種演誰像誰的優良品質。
电影拍的挺糙的 但不妨碍对巴林银行倒闭案的描绘。我看完以后对银行业内控如此白痴表示吃惊 看了5遍《大空头》的波特表示 没啥好吃惊的 银行这么放纵就是因为贪婪。 然后我们一起复习了大空头的结尾:金融海啸后,银行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不会的,它们还是会孜孜不倦做高收益,正经的不正经的手段都会用,然后给高管发bonus,亏损以后就会责怪immigrants and poor. 波特还补充了一句 说 这不是就是两个金头发的英美狂人正在做的事吗?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银行业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案,为题材喝彩!
巴林银行的崩溃并不是Nick一个人的问题,这个每次在货币银行学课上被老师津津乐道的案例,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告诉我们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一个毫无技术可言的方法就让盲目追寻“潮流”的巴林银行落得这样的结局,讽刺的很啊~~电影本身还是比较写实的,没什么好评价的~~
说实话我看不懂这片子在讲什么。。。。。不过剧情很无聊是真的。。。。。不过中文译名《我是如何搞垮了巴林银行》这个名字真是太牛逼了太牛逼了,忍不住就找来看了。可见有个牛逼名字很重要。男主角心理素质硬是好,换成我亏空几十亿,早就自杀去了。
一万让我频频出戏,实在想不出任何借口一万可以演Trader,他和丹尼的戏不断穿越到天鹅绒金矿。这片子的细节还原糟糕透了,完全是透过一万的露鸟来展现事情发展经过的。话说回来,只有一个甘心卖肉的才能把一个割肉的Trader演得这么文艺范儿~PS:要是尼克·利森真有10000的卖相,那就是真正地红颜祸水!
巴林银行倒闭案改的,因为背景是新加坡整个交易所的戏都拍的好像大时代。。。男主角莫名的神似罗嘉良。。。
拖了很久才看的片子,要真是五年前就看了的话感受应该和现在完全相反吧。
哎...名字那么伟大,叫我如何搞垮了巴林银行,可是拍的感觉那么小成本…… 要不为了审计课,我才不看~~ 虽然,看了也没什么帮助…… 可是,话说,干嘛非要搞一段段他和他老婆呢~ 又不推动剧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