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野战排

剧情片美国1986

主演:威廉·达福查理·辛汤姆·贝伦杰凯斯·大卫凯文·狄龙马克·摩斯约翰尼·德普福里斯特·惠特克

导演:奥利佛·斯通

播放地址

剧照

野战排 剧照 NO.1 野战排 剧照 NO.2 野战排 剧照 NO.3 野战排 剧照 NO.4 野战排 剧照 NO.5 野战排 剧照 NO.6 野战排 剧照 NO.13 野战排 剧照 NO.14 野战排 剧照 NO.15 野战排 剧照 NO.16 野战排 剧照 NO.17 野战排 剧照 NO.18 野战排 剧照 NO.19 野战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10:02

详细剧情

  泰勒(查理•辛 Charlie Sheen 饰)是越战期间的一名美国大学生,他前往越南前线去服兵役,被分到了一个步兵部队。部队里有两个人一直对他影响颇大——伊莱亚斯(威廉•达福 Willem Dafoe 饰)和巴恩斯(汤姆•贝伦杰 Tom Berenger 饰)。他们两人对战争的看法截然不同,前者不忍残杀无辜,而后者却杀人如麻,泰勒心里非常迷惑,到底谁对战争的看法才是正确。  巴恩斯展开了一场残忍的屠杀,越南整条村落都流血成河。伊莱亚斯力劝好友不要如此残暴,却遭致二人关系的裂缝。巴恩斯更怀疑伊莱亚斯向上司打小报告,友谊变为妒恨。于是,在一次丛林战争中,他背着所有人,向伊莱亚斯扣下了扳机。  泰勒却洞察了这一切,他心里终于有了答案。

长篇影评

1 ) 斯通大叔这只老愤青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淡定的人。社会上有什么值得许多人大大愤青一把的事情我都看得淡。心里也许会小有波澜但不会情绪激动起来要拍桌子上街抗议神马的。但斯通大叔这个老愤青却次次要让我看着他的电影激动万分。也许这里才是我愤愤不平的情绪积攒下来的发泄点吧。忍不住要吐槽几句。
教授上课讲到斯通的时候以JFK为例子,说之前一个学生,不知道JFK事情的始末,只是看了斯通的电影版本就信以为真,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和他解释清楚这不是真的。我记得当时看JFK也是颇信以为真,以为这整个事件背后真的还有个巨大的conspiracy。甚至在看完的一阵子都以为这只是个稍稍煽了小情的纪录片。斯通的力量很是强大。但看完野战排,我的第一感受是华氏九一一刚出来时候还颇崇拜的Michael Moore原来太嫩了= =
在嘈杂的大教室看没有字幕的战争片,可想而知是有很多台词听不清的后果,虽然这样但还是深深震撼。整部片子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大兵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茫然和绝望,一如丛林里散不去的雾气。
越战和二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越战的争议性。所以越战片甚至是提到越战的基本上都是包涵各种对争议的讨论。
明确到这部片子,一是士兵们从来没有被下过一个明确的命令。每天除了挖坑埋人打杂神马的就是穿丛林,被ambush,然后数着回家的日子,希望把命留到回家那天,如果真保不住了就自己射自己一枪,笑着坐上直升机回家。
二是杀的不是越共,而是自相残杀的极致的残忍。这就上升到人性的层面了。
最后,不知这一点是否有夸张成分(还是要相信斯通自己作为一个veteran的描述呢)美国大兵在越南居然像我们熟知的日本鬼子一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别杀他,他只是害怕。”“害怕?那我呢?那我不害怕吗?”老人妇女甚至孩子无一不放过,甚至杀的人太多要用推土机掩埋。而达福的角色之所以招恨被杀我觉得和他对平民的保护也不无关系。人在jungle里呆久了也会回复野性吗?
然后我个人以前一直非常无知的以为这个经典的抬手望天动作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出的典,而后的homage都是对于肖申克,为了自由嘛说起来也很通是么= =,原来典是出在这里。不得不说达福的角色死的那段拍得太震撼了。先是被杀时的那一刻,再是被追打了七八枪,slow motion的倒地。太经典了。
最后必须再吐个槽,全片都在努力寻找johnny。却只有在最后字幕的时候写到他的时候,看到了稚嫩的带了帽纸的侧脸= =。。。

2 ) I don't know what's right or wrong anymore.

Oliver Stone的越战三部曲首部。1986年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影片。导演本人亦斩获最佳导演。
本片的拍摄初衷是反击John Wayne在20年前自导自演的影片《The Green Berets》,因为该片极度美化自我丑化越共。而在本片中,劫掠、强奸、滥杀、烧村,这都是美军干的事;吸毒、无能、互相算计、乃至自相残杀,一次次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绝望而深刻的台词:“若在越南战死,最好是在最初几周,这样你就不会受太多的苦”;“-你相信你做的事情吗?-1965年?我信。现在?不信。”;“我们不是对抗敌人,而是自己”。这才是真实的战争,对与错就像被炸开的血与肉一样模糊,留下的只有肉体的残缺,和精神的崩溃。
本片的经典之处就在于教科书般的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而又不像《现代启示录》或《全金属外壳》那样晦涩难懂。影片的成功与导演的一年越战经历分不开,事实上,主人公Chris Taylor的身世正是来自导演本人——出身名校、家境殷实、风华正茂、却脑子一热的跑去参战。片末字幕写道——谨以此片献给在越南战斗和牺牲的人们。这等于既包括了导演本人和无数无名烈士,也包括了像片中Barnes那样的杀人狂魔。可见,导演抨击的是战争本身,至于个人,无论是保有良心的Elias还是心理变态的Barnes,都只是战争的牺牲品而已。Taylor是幸运的,最终活着走出了战争。但从Elias般的善良,到Barnes般的复仇,他将从此纠结在两种灵魂中。
演员方面,主演Charlie Sheen凭借本片一鸣惊人,但后来却星运欠佳;反倒是片中那个不起眼的翻译官最终大红大紫,他就是Johnny Depp。此外,导演本人也在片中客串了一个指挥官的角色,不过电话还没打一分钟就被一个人体炸弹炸飞了。
海报很酷。那是本片最悲剧的人物Elias企图逃脱围捕却无力回天时的仰天长叹。

3 ) 贡献

此片不完美,可是拍成后,再拍同题材影片难矣。
这部片子另有两大贡献。
一是经典镜头着实是多,而且不好模仿,比如海报上那个。
二是似乎不少日后的名角在跑龙套啊,有种重看83版射雕往外抠人之快感。

4 ) 野战排

(写于2007-05-01 11:42:00)

回家带了几部片子,看了《野战排》(《platoon》),拍摄于1986年。
这是我第一次看有关越战的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眼泪和感动,除了颠覆,就是震撼。
影片没有强加给观者任何是非黑白的概念,没有好莱坞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没有“黑鹰坠落”或是“拯救大兵”所宣扬的兄弟情谊,只是一群数着365天役期何时结束的士兵。
也许,这就是越战给美国人民带来的最深刻创伤吧,那么不堪回首,那么晦暗苦涩。

杀机四伏的越南战场,是个不折不扣的可以吞噬一切的人间地狱。
阴暗恐怖的热带丛林,神出鬼没的北越游击队,遍布战场的地雷阵,
一分钟之前还和自己有说有笑、生龙活虎的队友却在转瞬之间中弹身亡、血肉模糊……
梦魇般的遭遇令每一位士兵的神经饱受折磨,犹如身处炼狱,恐惧导致人性的扭曲疯狂,甚至道德沦丧。
一部分人开始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越南平民,队内出现内讧,自己人互相残杀。。。
这是我从未看过的战争另一面,就那么赤裸裸的刺激着我的双眼。

当伊莱亚独自在丛林中撤退时,遇到了举枪的巴恩,先是惊喜,继而笑容消失,因为枪口再次对准了他
疑惑,失望自他眼中一闪而过,枪声骤响,我的道德底线几乎也在瞬间崩溃。
伊莱亚高举双手仰天跪倒的画面在脑海中定格,战友,敌人?希望,绝望?
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只剩下对这场战争的无比增恨。
没有信念,没有正义,没有准则,有人变成杀人恶魔,有人为了能够负伤回家而自残,还有人躲在战友的尸体下装死以求得一线生机。。。。越战政策的愚蠢,被影片以无比残酷的手法和画面揭露,令人触目惊心。
“我们仿佛不是在跟敌人战斗,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这是新兵克里斯离开战场后的内心独白,战争的本质昭然若揭。

手上还有一部《现代启示录》,依旧是越战题材,还要不要看,我有些犹豫了。

5 ) 野战排

野战排最大的贡献就是直面清晰的展示了历史,冷战当前,里根政府大肆扩充军需鼓吹战争,消极情绪的充斥让整个美国对战争的恐惧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越战为切入点却证明了一个战争造就疮痍的不变定律,又颇有些与时俱进的时代眼光,绵延十二年的越战已经可以算作现代化战争的开端,不仅体现在武器.运输工具和战术的更新换代,一些名词不经意的出现:俘虏人性化处置,战争法庭,战后创伤等等,无比真实,无比可怕,如果一战和二战是为了生存,那么此后的越战和任何一场战争就变成了赤裸裸的掠夺。
战争场面姑且不论,86年而已,资源有限至少诚意可嘉,柬埔寨实景拍摄,走不到头的雨林,数不尽的蛇虫鼠蚁,连水蛭都是真的,战争残酷,战争戏也没柔和到哪去,我真心佩服这群敢于面对恶劣环境的小伙子们!
charlie当时年方二十一,没被毒品弄残之前脸嫩的可以掐出水来, 没被香烟和酒精污染的嗓音好听到爆,听着野战排的旁白也是一种享受!意外发现了德普叔,当时的德普还是美少年,no胡渣,no皱纹,可惜戏份不多,寥寥几个镜头,中段就被流弹射杀,临死前还在叫着sheen的名字叫他不要离开他~我~又开始YY起来~~心疼啊心疼!!
总之,既佩服oliver 的勇气又欣赏他的才气,真正能够拍出震撼人心的电影的人一定是了解并尊重人性的人,战争电影更是如此,影片最后的那句:献给越战中阵亡的将士们。绝对字字斟酌发自内心,影片中出现的每一张脸,每一个镜头,都真切的证明了这一点。我想,这些血气方刚的男儿们确实是为世界和平做了贡献的!

6 ) 野战排

《野战排》是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的成名之作。影片在1987年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等四项大奖。此外《野战排》一片还得到了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的最佳影片、导演和男演员3项金球奖。
  越南战争结束后不久,斯通为筹集资金拍摄《野战排》四方奔走,太多的制片厂以“太残酷”或“太压抑”为由拒绝投资。几年以后,影片虽然在英国赫姆达利制片公司的资助下拍摄完成,好莱坞仍没有把它放在眼里,连发行它的奥利安公司也对其卖座毫无把握:它太像一部纪录片,并且没有一个大明星参加演出。一开始,《野战排》只在6家电影院上映,出乎意料的是影片首映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观众纷纷议论,各报的介绍也称得上是连篇累牍。一个半月后,影院增加到600家,并且场场爆满,而票房收入也在3个月达到了1亿美元。取得如此的收益和反响,是制片公司和导演本人都没有想到的。斯通数年辛苦换来一句话:《野战排》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越南战争片。
视角与主题
  《野战排》讲述的是一名天真的新兵被编入一个步兵分队,在与其他战士一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很快就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战斗的唯一理由其实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可以活下去。影片是根据奥利弗·斯通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没有进行任何说教,也没有求助于流行的电影特技,只是让影片真实再现了战时的情景。影片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大量的电影语言交给了画面:直升机降落时,气流吹开地上的塑料布,露出了下面摆放着的美国大兵的尸体;炸弹从天而降,正在谈笑的人突然失去了一只胳膊,笑容还凝结在脸上……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感成就了这部影片。许多观众尤其是参加过越战的老兵认为,影片真实地反映了越南战争的实际情况。
  影片不像《现代启示录》那样着力渲染战争的破坏性,也不像《第一滴血》那样着力刻画超人般的英雄,而是具有强烈的反省意识。战争使人丧失了理智,最恐怖的不是美国人与越南人之间的杀戮,而是战友之间的自相残杀。关于越战,影片的结论是美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或者说是美国文化自身的矛盾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重温了《野战排》,斯通不禁感慨万千:虽然伊拉克战争仍在继续,这部曾经赢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和导演奖在内4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却被很多人淡忘了。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斯通表示:“这真是令人羞愧,因为你拍了这些影片,你就会希望人们能够更充分地意识到战争是什么。这部影片做到了这一点,当时让全世界为之震憾,这部片子改变了我们这些人的职业生涯。可是,20年后,准确地说,其实只过了10年,15年,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又开始发生转化,人们忘记了战争的种种灾难,他们又站在军国主义的立场上看问题……直到伊拉克战争爆发。”
演员
  主演查理·辛凭借《野战排》一鸣惊人,只可惜星运不佳,出名不久就因涉嫌嫖妓而传出绯闻,之后在好莱坞与好人角色绝缘,只能拍诸如《反斗神鹰》和《无敌波霸》这样的搞笑片,虽然卖座却被禁锢于喜剧路线。直到近年他才凭借电视剧《政界小人物》再次得到主流认可。
  该片另一主演威廉·达福几乎就没有当过一线明星,却被称为“千面人”。他所参与的影片有《生于七月四日》、《基督最后的诱惑》、《妖夜荒踪》、《我心狂野》、《身体的证明》、《英国病人》、《生死时速2》等,被称为“意料之中出演最意料不到角色的演员”。也许正是由于他始终徘徊于主流与边缘之间,才演绎了如此众多而又性格迥异的角色。
“越战三部曲”
  《野战排》是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另外两部是《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1989年斯通凭借《生于七月四日》第二次成为奥斯卡最佳导演,并为主演汤姆·克鲁斯争到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虽然最后不敌《我的左脚》中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却使克鲁斯成功摆脱了奶油小生的花瓶地位。1992年的《天与地》由喜多郎配乐,影片的音乐自是十分出色。
  为了真实再现越战时的情景,奥利弗·斯通对演员的要求简直说得上是苛刻,让他们在菲律宾丛林里过了两个星期严格的军营生活。一名退伍军人带着他们挖战壕,用绳子攀上悬崖峭壁,在只能容下两个人的掩体里睡觉,晚上两小时换一次岗……经过切身体验,演员的表演自是十分生动,观众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几乎可以感觉得到东南亚丛林地带令人难以忍受的闷热、泥泞、蚊虫、老鼠、毒蛇,体会到士兵的恐惧与战争的歇斯底里。

短评

与《黑鹰坠落》《拆弹部队》等片子相比,斯通对暴力的理解明显更为深刻,既没有英雄主义,也没有刻意描述死亡,而在美国军人射杀越南平民时,更能体现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心灵扭曲与失控,当面对着遍地厮杀时,谁又能区别谁是对或错?真正错误的是战争,只可惜战争如片子的氛围一样,既无开始,也无结束。

5分钟前
  • Comel
  • 力荐

【B】作为个战争电影,这片子的气质……太癫狂了。

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现在回想一切,我们不是对抗敌人而是自己,敌人就在我们心中,战争对我来说哦现在已经完结,但它永远会存留在我的心里,伊利亚和巴恩会继续作战,我有时会觉得我是那两个父亲的儿子,但无论如何,我们呢有责任重建社会,教导别人我们所认识的一切,我们用留下来的时间尝试找寻生命的意义

11分钟前
  • 邹逊
  • 推荐

这片好就好在它足够的诚实和足够的深入,并不对战争某些行为遮遮掩掩,对普通士兵们的各种心态也展现得非常的真实

13分钟前
  • 派翠克
  • 力荐

1986年的幾項奧斯卡的最佳,還有imdb100多位的排名,不能不讓我不看看這部野战排,還行吧,戰爭場面也就那樣,主要是現在戰爭場面都見過了,畢竟是86年的片子,以前也看過關于越戰的,梅而.吉普森的,這部關于人性刻畫的不錯,看片的時候一直關注巴恩斯和伊莱亚斯,主要是前者殺了後者之後,順便說一句,後者是蜘蛛俠第一部裏面的大反派 ^_^

18分钟前
  • Wayne
  • 还行

在军队、在战争中,无人性可言。同情、怜悯都要在战争中,训练中统统丢掉。

22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推荐

不义之战,为谁而战?荒野丛生,战火连天。真相是何?活着就好。

2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大过年的我看了一部我出生那年上映的美越战争片——有时候我们在生活里必须制造敌人,以此来发动与他人的对抗。仅仅是因为,我们无法真实的面对自己——真正的敌人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丑恶。

27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万恶的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好!2013.12.13

3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敌方人影幢幢,“我们对抗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贫与富,黑与白,下级与上级,炮火一视同仁。高材生上前线,再分不清是非善恶。全片弥漫着疲惫与绝望,内外纷争不断,失败已成定局。

3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有別於之前的越戰電影,一味地對軍隊歌功頌德,完美無缺的美國大兵打敗邪惡無能的小越共仔,脫離了現實情形,是經典的反戰電影。越戰美軍的黑暗面完全曝露,屠村、虐殺、強姦、侵奪、吸毒、自殘、畏戰、同袍間的互相傷害與猜忌等,跟落後國家的野蠻軍隊,一點也不像是一個自許為現代文明大國的正義之師

32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战争里都是巴恩斯 哪来的伊莱亚斯

36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斯通代表作,有力,有引人深思。音乐好好听~

4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真正的敌人来自于我们内心”。自有人类文明开始,战争这事就从未停过。8.1

43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伊莱亚斯力劝好友不要如此残暴,却遭致二人关系的裂缝。巴恩斯更怀疑伊莱亚斯向上司打小报告,友谊变为妒恨。于是,在一次丛林战争中,他背着所有人,向伊莱亚斯扣下了扳机

4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当年的查理·辛真算名门之后,大众情人,要是不自毁前程,完全可以走汤姆·克鲁斯的路线,现在算什么啊。

51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首部,他最为知名的作品,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也让斯通第一次拿下最佳导演小金人。斯通的战争经历也使得影片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越战的实际情况。查理·辛和他老爸一人演了一部经典越战片,约翰尼·德普和福里斯特·惠特克此时还都是初出茅庐,斯通自己也打了个酱油。

54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1.草丛里出现一只驯鹿。越南不可能有驯鹿,象征十分明显——幸福和心灵的平静。2.不喜欢Oliver Stone在《天生杀人狂》里的黑白和彩色变换,但《野战排》中的一处色彩转换,相当不错。

57分钟前
  • 世界微尘里
  • 推荐

和预想中的奥利弗·斯通不太一样,感觉这部在越战四杰中算相对温和了,虽然最后一段的复仇戏很灰色,但整体看,还是很容易被大众接纳。当男主击毙背叛队友的队友,已意味着被战争炼狱同化,无从安置的恩怨,杀戮的理由种种,死己死彼,仇恨与狂怒逐步失控演变成目标性缺失的常态

5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很多人都觉得在越战片里这部有点非主流,但又说不出奇怪在哪里,实际上奥利弗斯通很聪明的选择了一个绝对的小结构方式来阐述战争。整部电影没有英雄,没有主线故事,没有绝对的外在矛盾,导演吧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战争中人内心的挣扎和迷惑,这种在当时很非主流的做法却得到了很大的成功。

1小时前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