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廉价心态导致电影溃败
就今年来说,已经有多部打着“喜剧电影”幌子、内核却空洞无稽的小成本华语片来忽悠观众了,而这其中,只怕最烂的就要属这部《重庆美女》了。粗糙的画面、生硬的情节、浮夸的表演、廉价的心态……从影像中看到的这一切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重庆美女》已经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原本以为之前的《气喘吁吁》、《皇家刺青》、《大胃王》等片已经相当烂,可直到看完《重庆美女》后才发觉,那些电影至少还可以笑笑,总比笑点全无的《重庆美女》令人昏昏欲睡要来得强。因为本片的喜剧效果做得实在太烂,导演采用过分强烈的夸张手法,造成光装疯卖傻、哗众取宠,而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被否定的事物加以辛辣的讽刺,并且丧失了无厘头喜剧电影最基本的精神内核。从整体上看,《重庆美女》的喜剧部分做得毫无诚意与创意,黔驴技穷地照搬许多经典喜剧的桥段,孰知出来的效果是东施效颦,差强人意。于是,虽然本片标榜着自己是部喜剧电影,却笑果尽失,令人大感失望。最拙劣的就是影片的最后效仿《食神》,痴心妄想地提出了一个“秘方就是用心”的主题,可惜此积极严肃的主题与单薄无稽的剧情显得格格不入,最终也无法承载起这励志的主题,显得十分苍白。
影片围绕“偷秘方”展开故事,各路人马汇聚,本来这么俗套的故事认真拍也能看,可惜影片的逻辑性实在太烂,编剧设计的那俩啥马家兄弟,典型两个二百五,就这智商也能做不法之事?而于娜饰演的孙小舞放着几个好友不合作,轻易相信陌生人去合作偷秘方,结果咎由自取,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另外,孙小舞和唐少爷的爱情戏也够呛,没有做一点情节铺垫就莫名其妙地相爱了,实在让人无法有共鸣。而孙小舞和父亲之间的亲情戏也犯了同样的毛病,缺乏精妙的情节设计,最终沦为无法令观众感动的鸡肋。
这样一个错漏百出的故事,本来就与片名“重庆美女”几乎沾不上边,可导演偏偏取了个揭自己短的片名,企图在影片中走过场地用变脸、美食、方言、经典来标榜自己这部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影,可惜这一切都流于表面。而作为观众的我们,最终的结果当然的既没有尝到美食的甜头,也没有看到一群美女可以养眼,恨不得把导演找出来抽一顿。
本片不仅摄影粗糙、故事推进奇烂,人物形象塑造得也相当肤浅。而演员的发挥更是失败中的失败。如今的于娜尽显老态不说,还非来演一个23岁的青春少女,不过如果有足够的演技,可以像《爱有来生》里的俞飞鸿那样,用实力掩盖外表,可于大小姐毫无演技不说,一张可塑性不强的脸还给整部溃败的电影再增加了烂片指数。袁成杰就不说了,和于娜的烂演技基本持平,编剧甚至给这家伙起个啥“詹姆斯·唐”的名字,合着007就这痞子模样?还有姜超除了二百五似的手舞足蹈、搞搞乌龙,基本没有任何用处。罗家英最惨了,导演放着这么一个喜剧高手不用,非让那些演技为0的年轻演员使劲折腾,最终导致罗家英的喜剧才华在片中竟然一点也没显露,佩服!
因此,《重庆美女》的彻底溃败,正是因为主创们缺乏一颗热爱电影、对影片认真负责的心,不仅如此,主创们还反其道而行之,不加节制、变本加厉地胡来,最终以“廉价、粗糙”这样的字眼来填充这部所谓的无厘头喜剧电影,自取灭亡必然在情理之中。
更多影评:
http://blog.sina.com.cn/jiayao 2 ) 不如重庆黑帮
如果题材挖深一点,让马丁斯科塞斯过来拍一部《重庆黑帮》估计大有看头。当然,退而求其次,杜琪峰、刘伟强也能试试这个题材,演员不用外聘,全部用重庆本地的。
3 ) 捣多了就会烂——《重庆美女》撕了80后的面具
文/满囤儿
80后一代确实是充满创新力的一代,但是在做电影这件事上,经验往往起决定作用。号称完全由80后鼓捣出来的《重庆美女》撕掉了他们伪装成熟的面具,露出下面幼稚的面庞。如果手上真有头蒜,就还是装着吧,别因人一句话就拿出来乱捣,捣多了,不就烂了吗?
可以看得出来,主创人马是真的希望打造一部能够标志80后特色的影片的。这至少保证了本片能比《欠我十万零五千》、《皇家刺青》以及《大胃王》这三部态度有问题的影片赚些同情分。可是态度归态度,能力归能力。况且这帮子80后的态度,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终究还是不如那些真正认真的人来得厚道。单看制片方无所不用其极的宣传架势,就觉得他们不是自恋过度,就是心里发虚。
80第一伪:人气明星。
80后明星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多栖发展。现在明星在成为明星前都是先定义为“艺人”了,也就是说不管入行时唱歌还是演戏,反正都是全面发展。本片选角色就不局限于演员范围,模特、歌手、选秀明星、国民校花样样有。可惜,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此一来可以说本片唯一在演戏的就罗家英一个人。于娜演得还算说得过去,只是渐粗的双腿已经不复当年之迷人。袁成杰是年轻歌手中人气较高的了。虽然没怎么认真听过他的歌,但还是看过他主持节目的,印象中是走灵气和帅气路线的,怎么在片子里如此暗淡呢?袁成杰最大的问题还不在演技,而在于他天生的“斜视”上。没错,袁成杰的右眼有明显的斜视。面对如此天生缺憾的演员,导演竟然没有通过拍摄技巧来予以避免,大量的近景和特写使得这个缺点频频曝光。更让人无奈的是,围绕在袁成杰身边的三个女角色,还各个都有大眼睛。可怜在舞台上灵动的袁成杰被如此无情地揭了伤疤。戚薇和孙文婷就别提了,俩都是花瓶人物,没演出啥戏来,在镜头里除了说台词做基本动作之外,没什么表情,更没情绪。
80第二伪:美女导演。
媒体上能够看到的介绍《重庆美女》导演的报道相当多,如果没记错,名字都是“杨紫婷”三个字。可是片头打的字幕却是“杨子葶”三个字。估计现在就算是动用人肉搜索也搞不明白谁该对这个错误负责。也许压根人家美女导演就喜欢给自己多起个“笔名”呢。要说这个导演还真是不一般,非常喜欢写真。真的是非常非常喜欢。不仅自己喜欢被别人拍,而且喜欢自己拍别人。片子中的镜头,各个都像拍写真一样——“一动不动”!我真怀疑本片总共的镜头数能否超过150个?如此单调的运镜,都可以去给电视剧做教科书了。节奏的把握就更让人汗颜了,讲述中心忽左忽右,还时不时加进港台like的煽情桥段。真不知道这位美女导演对这部戏到底有多大的权力,究竟是胸大无脑,还是被人架空了?
80第三伪:刻意表演。
80后对《大话西游》为代表的港产无厘头喜剧极度推崇。这种无厘头的表演风格,是我们老一辈电影人看不上眼的,却在80后一代心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于是当内地的80后终于可以做一部自己说了算的喜剧时,无厘头风格成为了他们急切渴望打上的标志。尽管王晶不太招人喜欢,但他和刘镇伟对无厘头风格的把握,真的是不能不让人叹服。无厘头风格乍一看是在恶心人,如果把握住度,就能给人很新鲜的搞笑点。可是如果把握不住度呢?那就真成了恶心大片了。本片为此还专门请来了无厘头表演的祖师级人物——罗家英。只是从罗老师一脸无奈就可以看出他跟这群内地80后的合作不甚愉快哈。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无厘头表演常用的一个笑点就是“突然变娘”——彪形大汉一脸凶相地威胁,却突然变成娘娘腔说着“讨厌”。这个笑点可以说是最没技术含量,也最恶心人的。可是姜超这个本身就带着喜感的“李大嘴”在本片中频频使用,就让人觉得非常刻意。非常非常之刻意。姜超步入电影后感觉就像进错洗澡堂子一样。之前的《大胃王》里,他也是这种“变娘”表演,真是浪费了由《武林外传》积累起来的喜感啊。
这三个方面本来都是很受80后喜欢的,却因为捣乱了而严重影响了影片的素质。内地80后做电影的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协同。自私最大的害处是导致团队的运转不能通向最好。本片在一大堆80后的七嘴八舌中诞生,就夹杂了80后杂七杂八的想法。这些想法有些可能是闪光的创意,有些则是无光的糟粕。在没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把关人时,这些思流一股脑地捣在一起,不就成了烂片之源了吗?
4 ) 《重庆美女》·城市·饮食·方言·电影
毫无疑问,《重庆美女》是一部烂片,但正是这部烂片,让我思考了城市、饮食、方言、电影四者的关系。
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的半壁江山。香港不过是一个人口六百多万的城市,而且香港是一个方言城市,何以它生产的电影能够深入影响十几亿人口?这除了历史、制度、人才等因素,最重要的便是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饮食文化和方言文化。
作为一座城市,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也是重要的贸易港口,还是金融家的乐土。但就电影而言,为产业输送营养的却是香港特有的饮食文化和方言文化,而非摩天大楼。随着国内一线城市的高速发展,香港的高楼大厦已经不再是什么特色景观,但随处可见的粤式酒楼和茶餐厅仍然是香港的一道风景线,而这道风景线在香港电影中也无处不在。香港是一个粤语为主、英语次之、国语再次之的城市,随着香港和大陆的关系日益密切,国语已经逐渐上升为第二语言,但仍然无法撼动粤语的地位。懂得粤语的内涵与趣味的人看香港电影,会别有一番感受,能够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如今的香港电影(多是合拍片,并不纯粹),多半有国语版,只懂国语的人一般也愿意看国语版,这在我看来非常可惜的,因为在我个人的经验里面,原汁原味的语言对观影的感受影响殊深——哪怕你并不懂得这门语言。许多人看好莱坞大片,喜欢看英语原版,何以看香港电影,反而不喜欢看粤语原版?也许很多人只是缺乏尝试,他们多看几部粤语原版的香港电影,想必也能慢慢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非常快,曾经创造惊人的观影人次(这个不能以票房算,否则还要换算才能看出当年电影业的兴盛)。十余年前,中国的电影产业突然陷入低迷,但自“中国制造”的大片《英雄》(2002)横空出世后,开始了复兴之旅,近几年中国的票房数字更是高歌猛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大约10年前,导演王晶扬言中国电影将迎来“黄金十年”——如果仅以票房来看,这个“黄金十年”已经实现。可是,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大陆却未能造就一座堪与香港媲美的“电影之城”,甚至连望其项背者也没有。北京、上海都有不少影视城,浙江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横店,它们确实中国影视业勃兴的标志,可惜的是,这些影视城并没有自己的特色,更遑论造就一座城市的影视文化了,“电影之城”乃是痴人说梦。
我个人认为,北京、上海、横店都不具备成为香港那样的“电影之城”的条件,理由很简单,它们的饮食文化和方言文化都不够突出,辐射有限。有人也许会说,横店是没有自己的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方言文化,但北京、上海不是有吗?北京的京片子虽然有一定的特色,但基本就是普通话。上海话很有特色(特别是周立波用“海派清口”把这种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吴侬软语影响有限,覆盖面太小(不过上海和江苏的几个城市,覆盖人口应该不足5000万)。而说到饮食,北京菜、上海菜连四大菜系都进不了,况且这两个菜系出了这两座城市,就基本没有立足之地了。我考察来考察去,觉得大陆最有可能在文化上创造“电影之城”的乃是重庆,当然,若有成都加盟,更是所向无敌。
我想,假如《重庆美女》完全用四川话来拍,虽然难逃烂片的命运,但必然会好看、好玩得多。导演杨紫婷既然打出“重庆”这张牌,就应该将电影彻底重庆化,而不是浅尝辄止——不仅仅是四川话,该片对火锅文化的表现,也不过蜻蜓点水。
多年前,网络上非常流行一段重庆交警与记者的对话。我在上班的时候看到,十分好奇,便让一位来自四川的同事用四川话将这段对话给我演绎了一遍,我个人觉得精彩绝伦!我去过不少中国的城市,因此也领教过不少各地方言,若说味道、魅力,首推四川方言!我熟悉粤语,当然知道它的妙处,四川方言我只是“略懂”,而这“略懂”已经让我心醉神迷,这是何等美妙的方言!
至于四川的饮食,我想不用我多说,随便那一座城市,都离不开川菜!我本人也是一个嗜好川菜的食客,论材料,它不如粤菜,但说到味道,粤菜逊之。
再说,四川人遍布全国各地,四川饮食文化和方言文化辐射之广,居全国之冠!重庆虽然已不再属于四川,但它无疑是集四川饮食文化和方言文化之大成者。
自从方言不再是电影创作的“禁忌”,一些导演开始有意识地把重庆作为电影的拍摄地,并在片中彰显重庆的饮食文化和方言文化。张一白是最有“重庆意识”的导演,他相继拍了两部以重庆为背景的电影:《好奇害死猫》(2006)、《秘岸》(2008)。这是张一白的“重庆三部曲”的前两部,但第三部至今不见踪影。但要说最著名的以重庆为背景的电影,当数《疯狂的石头》。网络上面甚至出现了该片的网友自配的重庆话版。而更为有趣的是,《疯狂的石头》让一句来自粤语的俗语——“我顶你个肺”——成了著名的流行语,这种巧合在我看来乃是香港、重庆两地方言文化之映射。2010年,《让子弹飞》引发观影热潮,片方顺势推出川话版,又割了一轮影迷的“韭菜”——我就是为了看川话版,专门去影院二刷的。《让子弹飞》不推东北话版,也不推粤语版,只推川话版,足见四川方言在电影中的独特魅力。
此外,重庆作为一座山城,孕育了无数腿美肤细的重庆美女,在重庆街边“打望”乃无数男人的一大乐事。美女从来都是电影的重要资源,重庆美女将为“电影之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山城还盛产棒棒军,他们虽然不像重庆美女那样秀色可餐,但也不失为一道独特之风景线,一如“送外卖的”之于香港和香港电影——熟悉香港电影的人都知道,“送外卖的”乃是香港电影中深入人心的特有角色之一。
饮食、方言、电影,加上美女和棒棒军(其他的我还没有发现),重庆必定是中国大陆最有希望成为“电影之城”的城市。可惜,近年“重庆制造”的影片越来越少了。我希望看到更多“重庆制造”(更希望有一天“重庆制造”能够像“香港制造”那样,成为一张城市的电影名片)的电影,当然,前提是它们一定要说四川话,吃火锅,露美腿,晒棒棒——我心知这是痴心妄想,却仍忍不止天马行空起来。
5 ) 联想
看名称让我想起了《猪都笑了》;看剧情,让我想起了《同居密友》;看场景,让我想起了桂林的阳朔,尤其是张飞牛肉宣传者;看唐少爷想起了罗志祥,就是个山寨版的.....
6 ) 烂到无以复加
自从疯狂石头以后对国产片抱有几分信心,观看此看的动机是有几个重庆的朋友,心想至少也不会太差吧。没想到这么无聊的电影我都能坚持看完,一边看一边吃着晚饭,感觉拿来送饭都嫌无味。还说是中国第一女导演,DV的摄影品质,比故事会还无聊的故事,外行的比学校DV协会还烂的导演,美食?就是一汤料抢来抢去,没看到好吃的东西在哪。美女?一个也没瞅着。美景?就在那条街里串来串去。 真是烂得无以复加
7 ) 看了点开头,没看完
会打开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室友在重庆读的大学,就打算看看,没想,我们2人只看了十来分钟,就昏昏欲睡啦,就看到于娜“英雄救美”那段,实在是不咋滴
就名字招人。。。。
袁成杰你个大傻逼,于娜你个大傻逼,戚薇你个大傻逼,导演你个大傻逼。
瞎了我的狗眼。
基本上是一部浪费时间的影片...
只有一开始解放碑的MM比较好看
我一直以为戚薇是上海人。。。
重庆美女跟美女无关
我把杨紫婷看成杨紫琼了。我勒个去 我说那么不好看。
除了几个漂亮的,一无是处。
看过差的 没看过这么差的!
哎。
国产影片最近怎么了 一部比一部烂
戚薇,戚薇
You must be fooling me
确实是一塌糊涂。当观光片都不够格
实在看不下去
看在于娜和家英的份上给2星,否则1星
烂
很平淡。
没看出有什么好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