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克

剧情片美国2008

主演:西恩·潘乔什·布洛林詹姆斯·弗兰科迭戈·卢纳埃米尔·赫斯基艾丽森·皮尔丹尼斯·欧哈拉

导演:格斯·范·桑特

剧照

米尔克 剧照 NO.1 米尔克 剧照 NO.2 米尔克 剧照 NO.3 米尔克 剧照 NO.4 米尔克 剧照 NO.5 米尔克 剧照 NO.6 米尔克 剧照 NO.13 米尔克 剧照 NO.14 米尔克 剧照 NO.15 米尔克 剧照 NO.16 米尔克 剧照 NO.17 米尔克 剧照 NO.18 米尔克 剧照 NO.19 米尔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1 20:03

详细剧情

  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代表人物之一的同性恋政治家。  1970年,年届不惑事业有成然而感情生活却一路坎坷的小商人米尔克(Sean Penn 西恩•潘 饰),偶然邂逅了年轻英俊的男子斯科特•史密斯(James Franco 詹姆斯•弗兰科 饰),两人迅速陷入热恋,米尔克自此也开始认识到自身真正的性取向。不久他们搬到旧金山卡斯特罗街,合力经营一家摄影器材商店。随着两人恋情的公开化,小店逐渐成为同志们的聚集地,最后扩展到整个街区。  然而同志在当时仍不为公众所接受,他们依然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米尔克有感于此,决心从政,竞选城市监察员,以一己之力推动政府改善同志们的境遇。屡战屡败的米尔克最终获得成功,却也遭到保守势力的责难与攻击……  本片荣获2009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Sean Penn)和最佳剧本奖、2009独立精神最佳剧本奖和最佳男配角奖(James Franco)。

长篇影评

1 ) 牛奶

入山的路比想象中的崎岖了些,负担比我预期的要大。

歇个脚,听一下空气进入肺,再上路。

谁不是如此,就是禁果才要尝。

人人都是贱皮子。



道行不够的僧人一般选择长途跋涉,功德圆满的道长都喜欢放干冰,以制造烟雾飘渺的身价。

悟道得多是长者,年少看开的多半也都夭折了。于是,苦海也好,歧途也好总比黄泉路来得轻巧。我是容易被冒犯的,自己给自己下的套,哪有不中招?



我们该不该暴动呢?

若不是先把自己当作怪物,镜子里又怎会出现哥斯拉。身份尴尬的人,总是在一筹莫展时流露出稀缺的美。好比那个桃。

究竟该到大街上去摇旗呐喊呢,还是待在家你侬我侬的好?招摇的容易撞骗,沉默的长夜难熬,没有适中的妥当,岁月静好。



我一路回返,就无人知晓。

每一天,需要说多少的假言,才能保得住一刻的素颜。

这个世界,也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



牛奶,你的问题还不够多吗!


----原本写在博客里的小情绪,算是充数的评论吧。

2 ) 希望在人间

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是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的20世纪百大英雄人物之一,他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位公开以同性恋身份从政的政治家。哈维亲手缔造了美国旧金山的卡斯特罗同性恋区,推动了七十年代的同性恋民权运动,他年仅48岁,在职位上被刺杀,身中五枪,震惊全国。

我搬来旧金山已经两年多,住在游人如织的海边小意大利,平日里并不常去同性恋们的大本营卡斯特罗街,身边亲朋也少有同性恋人士。若不是为了旧金山这段传奇色彩的历史,为了Gus Van Sant这位我非常喜爱的导演,对政治家哈维.米尔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尽管知道是以冷静客观著称的Gus Van Sant作品,对这样的人物传记片还是有所担心的——担心角度偏颇,哈维.米尔克被塑造成高大全的勇士形象,政客一面被刻意忽略;担心这个人物脸谱化,过分宣扬他的死亡牺牲,过分煽情而失了历史的份量跟力度;担心剧情僵硬,走激励——成功——悲剧的套路,只面向同性恋人士,失去大众基础。

11月26日,在哈维.米尔克遇刺30周年之际,《米尔克》在旧金山独立“地标”影院提前点映。购票的队伍排成长龙,基本三小时前便全部售罄。我提前一个多钟头排在队伍中间等待进场,坐在影院地上,努力的想从刚散场出来的观众脸上看出些端倪,未果——这大概是好兆头,起码影片没有刻意赚人眼泪。

西恩.潘的出场对于并不很熟悉哈维.米尔克的我其实并无特别的震撼效果——之前听过一些拍摄花絮的描述,很多哈维.米尔克的旧识看到化好妆的西恩都几乎情绪崩溃,以为哈维还魂。但西恩的表演确实一下子就抓住,甚至打动了我,就在影片开始不久表现哈维于纽约地铁站邂逅后来的情人斯科特.史密斯的当口。西恩的表演有一种柔软和幽默在里面,近景镜头的角度也取得好,大多是侧面,目光的焦点集中在西恩笑起来后眼角与嘴角的纹路之上,这样略微女性化的笑意传达出一种私密的亲切感,从一开始,Gus Van Sant要刻画与表现的哈维,就是这样一种带有幽默感的个人化的形象,这倒也暗合了后来哈维竞选旧金山立法院下院议员的口号:哈维.米尔克对抗政治机器。

片中哈维的政治生涯和个人生活与他多次收到暗杀威胁后录制暗杀遗言的片段交错出现,通过遗言中哈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政治理念的剖析作为线索,来串联起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我最喜欢Gus Van Sant与剧本作者达斯汀.兰斯.布莱克点出哈维发生思想转变的小细节,比如哈维从简单的街区社团活动中意识到团结抗争的力量,对斯科特讲述自己对政治运动的看法,还有他在加州立法院下院竞选失败后,对手艾格诺斯教给哈维至关重要的一点——除了告诉选民你反对对抗什么之外,你所支持的究竟又是什么?除了电影拍摄的这些片段,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镜头也交织其中,通过平实又顺畅的剪辑,行云流水般的穿插,既与影片既定的叙事节奏相融合,又营造出一种七十年代嬉皮风格的怀旧感触,着实精彩。

Gus Van Sant这位个人风格强烈的导演,在这部传记电影中几乎完全藏匿到了镜头后面,影片以叙事为主,展现个人情绪为辅,Gus标记性的长镜头故而凤毛麟角,仅在表现哈维竞选班子各自反应的一个环绕镜头中鲜露端倪,让人浅尝《迷幻公园》或者《大象》的熟稔风采。他的冷静与克制让影片保持了难能可贵的中立地位,让哈维形象的塑造真实客观可信。

除了镜头语言的冷静与沉着,剧本作者达斯汀.兰斯.布莱克对刻画视角的选择对增强哈维的可信度也功不可没。哈维.米尔克除了乐观开朗充满激情,善于演说鼓动群众之外,还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他作为政客的精明,甚至无情,在影片中都得到了相当篇幅的展现。他不仅身体力行参加卡斯特罗区同性恋民众游行,带领并确保游行不演变为暴乱;他也很会使用政治手腕,当选为旧金山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后,让自己的同僚借助一次即将发生的暴乱,先一定程度上煽动群众的情绪,然后自己作为中间调解人的身份在媒体的聚光灯中出场缓解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他虽然在根本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毫不退缩,但在处理与旧金山管理委员会委员丹.怀特的关系上却从狡猾的政治交易开始——影片对政治策略上的进退,竞选设计上的考量表述都很详尽,并没有刻意回避哈维政客的一面。

尽管身为政客,哈维.米尔克依然拥有震慑心魄的人格魅力——这一点我想要再次归功于达斯汀.兰斯.布莱克的视角与西恩无懈可击的表演。哈维在一次一次的竞选挫败后从不气馁,这位草根出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民间政治活动家的着眼点不是单纯的“赢”或个人权益,他全部身心的实践着他所信仰的“宪法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他认为同性恋人士不能仅仅依靠自由派人士自上而下的施舍,而要勇敢 “出柜”,自下而上的斗争,相互扶持,壮大自己的声势,对一切歧视与不平等宣战。尽管他的许多行为都离不开政治策略的影响与对媒体注意力的争取,但草根出身的他确实在任职期间切实为市民做出了实事。在对抗1978年的加州第六号提案过程中,他一意孤行要深入加州最为保守的橘子县与六号提案的支持者,州长竞选人约翰.布莱格斯进行公开电视辩论;面对可能的失败,他沮丧焦虑,却依然心存希望——“我们必须给人们希望,希望更美好的人间,希望更美好的明天”。在终于获选旧金山管理委员会委员后,他告诉自己的同性恋幕僚,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该穿最紧身的牛仔裤就穿”,西恩刻画此时的哈维笑容像孩子一样纯真,眼睛里有故意恶作剧的调皮可爱;在听完一场自己最喜欢的歌剧表演后,暗夜里哈维给旧爱斯科特打电话诉说衷情,目光中真情流露,泪光闪烁,又动人之极。

这样的哈维.米尔克,是一位非常立体真实的人物,他首先是一位富有激情乐观开朗的普通人,其次才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政治家,二者层次分明又相互渗透。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导演Gus Van Sant一贯客观冷静的导演风格,但考虑到他本人也是同性恋,要说电影不表现他个人的政治倾向也是不现实的。电影多次展现的同性恋游行镜头,还有展示哈维.米尔克在得知终于战胜加州六号提案后激动喜悦表情的细节,都显示出导演幕后对哈维.米尔克以及他领导的旧金山同性恋平权运动的尊重与支持。但影片最令人欣慰的一点,是非常淡薄的说教意味,我想,这大概是源于主创人员对哈维.米尔克强烈人格魅力的信心与他所表达的“为人间缔造希望”理念的信仰。除此之外,电影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同性恋民权运动之上,哈维的经历,他所带来的启示几乎适用于任何少数族裔或利益团体——权利不靠施舍,平等不分寡众。

电影在表现哈维领导民权运动对抗加州六号提案时只侧重了他们不眠不休的策划、努力,并没有给出为何能近乎“奇迹”般打败保守中坚势力的原因。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加州最近刚通过的2008年第八号提案,取消同性恋人士婚姻的法律效益。确实,传记电影《米尔克》并不是鼓动同性恋人士再次团结起来的宣传片,也不能为具体的民权运动提供切实的细节参考;它最为重大的意义,便是真实又客观的展现了同性恋人权斗士哈维.米尔克的从政经历,他的信仰,他的斗争,他的希望。

是的,希望,三十年并未间断的希望。我想起11月4日加州八号提案投票那天,我在旧金山城里滨海路上看到一位八号提案反对者,举着小小的“反对八号提案”的牌子孤独的站在路边,沉默而又执着的面对着大海跟过往的车辆,料峭海风里一动不动。我开车过去,从反光镜里不住的看他的背影,一瞬间眼眶突然就湿润了,一个人能够为了自己的信仰孤独的奋斗着,不计较别人的眼光,也不管最后是不是终于有所回报,这世界上理想主义的火苗,就是这样一个人又一个人的传递下去啊,不气馁,不放弃,摔倒了,爬起来再战。

我想,这便是希望的全部意义吧。




《电影世界》2009年一月稿

3 ) You Have to Give People Hope

本文与其说是我对于这部伟大的电影的评论,倒不如说是我观后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以及感悟。

18岁的时候,我从中国来到旧金山,这个北加州美丽的海港城市,我在这里一住就是很多年。旧金山的一切都是色彩斑斓的: 红色的金门桥(golden gate bridge),蓝色的海湾(bay area),绿色的金门公园(golden gate park),褐色的双峰(twin peak),六色的彩红旗(rainbow banner),五光十色的市场街(market street)...... 在市场街的西南角,靠近市政广场的第5区,垂直于Castro St.有一面没有人会错过的庞大的彩红旗所象征着同性恋社区。在这里,在几乎整一条Castro St.上,家家户户的门前,商店和附近的住宅门口,都有一面小型的彩红旗,象征着房屋主人的身份。以至于,在大学文学史的课本里,当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们描述到这些个坐落于第5区的六棱型窗户的免于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的维多利亚式别墅屋时,也会用它们来代表美国的同性恋文化。这些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从封建的家庭中逃脱出来,从美国的各个角落里逃脱出来,躲避到这一个海角天涯,躲避到一起,直到七十年代,他们在这里寻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于是他们在这里把自由的号角吹响,将北加州的阳光和雨露,润泽到每个信仰自由和民主的人心里。而为他们吹响了号角的这一位勇士,正是本片的主角,Harvey Milk。
旧金山有一个白人笑话。1/3的旧金山市民是亚裔,1/3是非裔和拉丁裔,其余1/3是同性恋。她是美国非主流和叛逆者的总部。不仅如片中所说,是全美第一个选举了同性恋当选为市议员的城市,也是全美第一个大麻合法化,以及全美第一个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城市。用Sean Penn的话来说,You commie, homo-loving sons-of-guns,就是再好也不过的来形容旧金山的市民了。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市议会议长Tom Ammiano就是一名同性恋,Harvey Milk种的种子,最终在这里开出了美艳的花。
这部影片让我震惊于我对于这个城市的陌生。也许我只是跟很多无知的人一样,在万圣节夜晚穿着变装来到Castro St.参加聚集了全市人民的变装大舞会,或者和其他一些无聊的人一样只是在寻求刺激时到这里来寻找一个同性恋酒吧一睹其中风采。而对于历史上这一段腥风血雨却一无所知。
我只看到这些人旁若无人地在街上拥吻,只听到两个同性恋的教授教导我的微积分,只读到一些个同样是同性恋的文学史教授教导的论文或者诗歌,自以为也沾染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气息,足以自称为一个San Franciscan。
然后我来到了洛衫矶,同样润泽了加州丰润的阳光和雨露的南部大都市,以及与她左近的Orange County(橙县,既片中所说加州最为保守的地区)。相比旧金山人穿着的色调单一灰暗,南加州的蓝天碧海纸醉金迷,让这里的人们都衣着光鲜亮丽。我在这里接触了上帝和圣经,在这些衣着光鲜的人群里,却也聆听和受教于他们内心深处的腐朽和封建。
Sean Penn在Kodak Theater授奖时如是说:
And finally, for those, two last finallies, for those who saw the signs of hatred as our cars drove in tonight, I think that it is a good time for those who voted for the ban against gay marriage to sit and reflect and anticipate their great shame and the shame in their grandchildren's eyes if they continue that way of support. We've got to have equal rights for everyone.
回忆去年11月4日选举的那一个早上我在认为与自己无关痛痒的Prop.8选案上投赞成的那一霎那,我的灵魂是可耻的。我被那些所谓的虔诚的信徒包括我的至亲至友所唬住了,认为在这个议案上投反对票就等于为自己预定了下地狱的直达车票。他们认为,这个议案在并没有剥夺同性恋任何权益的同时,只是捍卫了“婚姻”这一在宗教中具有神圣意义的字眼的定义。它是仅应存在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信约。而同性恋的法定结合方式"civil union"在美国享有和婚姻家庭同样的权益。
当我看了本片而热泪盈眶后,我知道自己当时愚蠢得有多离谱。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人为了捍卫一个字眼而去剥夺其他人对于它享有的权利,那么他们与剥夺了他人其它权利之间又有什么分别,与纳粹或者种族主义者又有什么区别,与那些我曾经鄙视和不屑的人又有什么区别?这个法案终将会在美国最为自由派的加州再次出台,就如同影片中Harvey Milk为竞选第5区的Supervisor而不懈努力一样,而这一次我不会再无关痛痒于我的政治信仰。
正如片中集会时Harvey Milk所说,每个人都应该给他人以希望。

下面我摘录一段Harvey Milk生前精彩的演讲稿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I can't forget the looks on faces of people who've lost hope. Be they gay, be they seniors, be they blacks looking for an almost-impossilbe job, be they Latins trying to explain their problems and aspirations in a tongue that's foreign to them. I personally will never forget that 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buildings. I use the word "I" because I'm proud. I stand here tonight in front of my gay sisters, brothers and friends because I'm proud of you. I think it's time that we have many legislators who are gay and proud of that fact and do not have to remain in the closet. I think that a gay person, up-front, will not walk away from a responsibility and be afraid of being tossed out of office. After Dade County, I walked among the angry and the frustrated night after night and I looked at their faces. And in San Francisco, three days before Gay Pride Day, a person was killed just because he was gay. And that night, I walked among the sad and the frustrated at City Hall in San Francisco and later that night as they lit candles on Castro Street and stood in silence, reaching out for some symbolic thing that would give them hope. These were strong people, whose faces I knew from the shop, the streets, meetings and people who I never saw before but I knew. They were strong, but even they needed hope.

And the young gay people in the Altoona, Pennsylvanias and the Richmond, Minnesotas who are coming out and hear Anita Bryant on television and her story. The only thing they have to look forward to is hope. And you have to give them hope. Hope for a better world, hope for a better tomorrow, hope for a better place to come to if the pressures at home are too great. Hope that all will be all right. Without hope, not only gays, but the blacks, the seniors, the handicapped, the us'es, the us'es will give up. And if you help elect to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other offices, more gay people, that gives a green light to all who feel disenfranchised, a green light to move forward. It means hope to a nation that has given up, because if a gay person makes it, the doors are open to everyone.

So if there is a message I have to give, it is that I've found one overriding thing about my personal election, it's the fact that if a gay person can be elected, it's a green light. And you and you and you, you have to give people hope. Thank you very much.

--------------------------------------------------------------------
updated on 10/26/2009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今天HBO开始播Milk, 我就又看一遍。有一些电影是如此的动人心魄,它们使我的手指不忍去触摸遥控器上的橡胶按钮。
这半个世纪以来,旧金山出了不少传奇的政客。从前国防部长Robert McNamara到老妖婆#1 Nancy Pelosi, #2 Dianne Feinstein. 但是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也不会有出同名电影的机会了。幸运的Dianne Feinstein在本片中有大概10秒的镜头--作为宣布Harvey Milk死亡的发言人(当时她是 President of the San Francisco Board of Supervisors)。
然而如果没有得到刺客Dan White的"一臂之力",也许今天的Harvey Milk就是老妖婆#3。那么这位白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如何从一名"all-American boy"转变为“the most hated man in San Francisco's history”的呢?
请大家务必阅读他在维基百科的条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n_White,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曲折而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有很多内容是电影当中未能提及的。以下是我的中文梗概:
白先生在高中是全班第一的毕业生。他在越战中服役直到1972年退伍。之后他成为一名警察,在离任前他制止了另一名警察企图对双手被拷的某黑人囚犯的殴打。然后他成为了一名消防员,期间他成功的将一名妇女与她的小孩从正在着火的7层楼公寓中救出。于是旧金山地方报纸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影片中提到过该报广告并支持Milk参选市议员)赞颂他为"an all-American boy"。参选市议员时纽约时报称他所代表的第8选区大部分是排斥正不断壮大中的同性恋社区的中产阶级白人。白先生视自己为议会中家庭观念和宗教信仰的守护者,是反对同性恋、大麻吸食者以及犬儒主义者的先锋。其中有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当时的天主教会提议在第8选区内建立一个社区监狱用来禁闭那些杀人纵火以及强奸犯。白先生严词反对,但米克尔却支持教会。其余直到刺杀的部分电影都描述的很明白了,特别是白和米克尔还有过一段关系融洽的时期(米克尔是仅被白邀请参加其新生儿洗礼仪式的三名议员之一)。白的法庭诉讼是另外一个戏剧化的看点所在,经过几位白的心理医生的强有力的证明,他在案发时患有严重的抑郁障碍,因此罪名由谋杀而减低致故意杀人(注意这里不同于中国法律当中的故意杀人罪,而几乎等同于过失杀人),只判七年。五年后他被假释到洛杉矶,而后他返回旧金山居住(时任市长的Dianne Feinstein担心他的安全劝他不要返回)。两年后白在自家车库中用煤气自杀,车里的磁带播放着Paddy Reilly翻版的The Town I Loved So Well。另外一个由白的法庭诉讼而诞生的词组叫做"Twinkie defense":当时他的心理医生出示他患有抑郁症的证据之一是,得病前白是位健康饮食者,而病后他开始大量服用垃圾食品,包括Twinkie和可口可乐。
Now, that would be another great movie for hollywood.



4 ) 若我为gay

我可能比较害羞,可能内向,可能幽默大方,可能沉默寡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是gay么? 我不清楚。 我可能会怀疑我身边的朋友,可能会一眼看穿某人的心思,可能我可能知悉万物的轨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是gay么? 我不清楚。 我知道的是,或许,我会用另外一种眼光看这个世界,我会异于“常人”,我会拥有别人没有的特质,我或许会唱不一样的旋律,或许会舞不同的舞蹈,或许因为我是gay。可这又怎样。 我是gay,我或许试图隐藏过这一点,也或许在某个时刻急切地想与人分享我的生活,我说不定会想大声地冲着街道嚷嚷,我是个gay,我是同性恋,我爱我身边的男人。 我说不定会质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已久的美它究竟是不是美,我或许会自问那些异性的爱究竟算不算爱,我也有可能会觉得我究竟是不是个应该存在的人,我与身边所有的“正常人”差别何处,我与这世界运转的规则有何不符。 可是,我既然认定了我是个gay,我就要好好做一个同性恋者。这不是职业不是称号不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巧克力棒,这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生存下去的依靠。 说不定那些草地应该是蓝色的,说不定这片天空是紫色的,说不定花朵儿应该散发着朱古力的味道,说不定所有的姑娘其实应该是短头发。 若我为gay,我则要走一遭自己的生活,我有理由也有准备去无视那些他人奇异的目光,我也有理由因为不被承认而感到愤怒。我有激情我有信仰我有我自己应该享有的自尊。 其实我想说的是,若我为gay,我应该和所有的异性恋一样,拥有我独有的生活,即使你们没有,我也要有。

5 ) 死于“史前”

时隔17年,这是Gus Van Sant再次执导同志题材的电影。

第一次他成就了River Phoenix的永恒,“黄风车,颤抖眼睛,38口径枪,你和我,逃走。”青春的欲言又止被铭刻在多少少年心头,每个同志心头都有一个Idaho。

这一次他借着Sean Penn,抛出了一段“史前史”,借着前几天读Sontag《AIDS and its Metaphors》的后劲儿,看这部新鲜的电影,好像刚刚好。

如果Milk活过83年,不知道他最后是会死于同僚的枪下还是被称为“同性恋癌症”的艾滋病?以艾滋病的发现为界限,同志的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被再次一分为二,从这点来看,我甚至庆幸Milk死于“史前”,也许过了这个界限,Milk的故事可能就会被迅速地淹没在米歇尔福柯和基斯哈林的另一种激进中。

影片开头的黑白纪录很耐人寻味:这是真的!条子会去gay bar抓同性恋!镜头下那些衣冠楚楚的小尤物跟老尤物们,一个个眼神战战兢兢,用手挡脸,没有恼羞没有对抗,像被腌好的咸鱼般被推搡入狭小的警车带走,这个夜晚终于太平了……尊严哪儿去了?自诩人权平等的神话起码在那时的美国是不成立的,现在……哦,今晚是周六,工体西路的DES应该正红火,不管你喜不喜欢,但是那里有百态,条子也不会来抄家。

拿“史前”的历史做比较,中国的中古时期对同性恋的问题似乎非常开明,断袖分桃书童戏子……让人浮想联翩。而与之对应的西方中世纪——直接烧死!所以这个态度换到20世纪60、70年代,给几棍子、在夜间的小巷子里捅你几刀,已经算很大的进步了。此种粗暴的根源和美国之所以迅速崛起的原因相同——新教伦理,新移民当自强不仅仅表现在如饥似渴的经济扩张中,家庭观念的巩固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稳定的“高级”人口,在这样的一派祥和下,同性恋无疑是最不和谐的音符,没有生产就没有道德,盎格鲁-撒克逊的后裔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的国家发生。所以粗暴在这个国家从来就没有断绝,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借着方兴未艾的摇滚、嬉皮、反战、大麻、女权运动的劲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上街头,振臂狂呼:GAY RIGHTS NOW!因为他们很坦荡。

本来可以一直这样坦荡下去,直到取得胜利,因为同性恋没有“辫子”。新教伦理在追求自由市场中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它衍生的副产物是个人自由,这与它倡导的稳定家庭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矛盾的,这是它一直理亏的地方。所以这场实打实的、针锋相对的政治激进运动本来可以在英雄主义的光芒下画上圆满的句号,并且,无论Milk死没死,他都应该是这场运动的号角——直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出现为止。

AIDS最初被发现于一些同性恋人群中,那些患病的人消瘦、溃烂、呼吸衰竭,死相可谓惨烈,他们死于免疫系统全线崩溃所造成的各种并发症——艾滋病毒侵入人体免疫细胞,并且复制、扩散,导致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的丧失,这个时侯,一个感冒就能致命。

当艾滋病被第一时间和同性恋联系在一起时,这个隐喻就再也没有在人们的观念里消退:艾滋病是上帝对同性恋的惩罚!而这个惩罚又因为他们被扩散到了那些“无辜”的人群,整个世界都会因为这个而灭亡。站在道德正确一方的人们自动将台面上针锋相对的斗争转入了象征领域,这个象征太可怕了,它瞬间瓦解了同性恋人群心理的坦荡,自觉将群体归入了“不仁不义”的境地,理亏接着词穷,这场胜利一半的战斗不战而败。

真的是这样么?我当然无法彻底解惑,但是客观上(我不想用科学这个词,因为科学同样受隐喻左右)一个HIV阴性的男人和一个HIV阴性的女人同一个HIV呈阳性的男人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做爱,他们的感染几率是相同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避孕套”被唤为“安全套”,语词变迁的背后更多的是功能和意识形态的驱动和影响,“安全”除了“避孕”之外还有“避病”的意思,不管男女,这是公平的。

艾滋病的隐喻就这样在人群中挥之不去了,病毒侵入人体的方式像一种“攻城战”,而医学对待疾病的方式就像一场“反击战”,只是反击的对象在无声无息中从病毒被偷换成了病人本身。在和艾滋病的这场战争中,伦理“把战争转化为对大众进行意识形态动员的时机……用于一切形式的、其目的是打败'敌人'的那些改善运动”。再也没有振臂高呼“GAY RIGHTS NOW”的穿梭于街垒的肉搏勇士,而只剩下在文化象征领域一记记刺入“权力-话语”机制心脏的乌托邦战士。

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那般复杂,各种盘根交错的表象背后潜藏的是某些从来就没有改变也不打算改变的噬人本质,隐喻切实地围绕在我们周围,而本质却像幽灵般时隐时现。我还是庆幸Milk死于“史前”,因为之后的路上不止荆棘密布,而且到处是食人树,这时候,“单纯”不再是一种引导你奔向胜利曙光的好品质,反而会在你不断振臂时拉开你与真实的距离,不知最后他是否看着远去的太阳疲惫地倒向土地,却还不知那太阳也只是空气折射的幻影。

Milk这样的英雄只会出现在艾滋病出现以前,也只有在艾滋病出现以前他才算是英雄,整个人类命运的阴霾被笼罩在他们身上之后,坦荡被自怨自艾取代,对比着看看那部《长期伙伴》,或者就知道,他们承受的是什么。

6 ) 今天,你出柜了没?(与本片大致无关)

《Rescue Me》的主角说过,现在的电视都被gay们占领了,以前觉得是玩笑。30年河东,30年河西,时间到了09年初,当我大致浏览了08年的部分电影后,我只想说,我要漂白,我真的真的很想漂白。在这个全民出柜的年代里,坚持straight的道路才是难能可贵的事,不过,狼性难移,腐是本能,我也很无奈……

兹已证明
《Milk》:和异性恋导演总在窥测这个异色世界不同,Gus Von Sant用理所当然的平常心叙述的个人传奇更惹人怜爱,无需当作政治片来看。

《情色自拍》:超人小哥、Fuckback Mountain、荷兰双转盘不是搞基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科学可以无视国籍、无视立场、无视距离、无视爱情,但不能无视知己,爱丁顿同学更是直接被BBC逼良为gay。

《RocknRolla》: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是双插。

《故园风雨后》:伊夫林沃变成了E.M. Forster。

除以上尚有《午夜巴塞罗那》的养眼couple、《九降风》的苦情小受,《热带惊雷》的美型预告片,等等等。

重大嫌疑
《Doubt》:gay不一定有恋童癖,恋童癖也不都是gay。

《The Oxford Murders》:先碰到一个老变态已经够不幸了,接着又碰到一个小变态,最不幸的是这两个变态还甩了你搞到了一起。

《赤壁(上下)》:不赘述

《梅兰芳》:男人跟男人呷醋,男人跟女人呷醋,女人跟女人呷醋,今年的几部国产大制作都可以套用著名句式改一下名,如:人人都爱梅兰芳,人人都爱诸葛亮,人人都爱叶问……

《Righteous Kill》:从《盗火线》到本片于我的意义如同从《大决斗》到《无名英雄》

《In Bruges》:我其实挺不忍心把它排在这里,毕竟推荐给别人时用的理由是难得英国拍男人戏一点都不gay。

轻微倾向
《暗堡里的三恶人》:看到黑武士出场我以为要出现经典台词,没想到黑武士和猩猩有不得不说的过去,最后猴子离开了公主和另一只猴子在沙滩欢乐的追逐。

《剑蝶》:一直想落实梁山伯是基佬这个观点……

纯属YY
《Frost/Nixon》:意大利鞋、剑桥

幸存下来的,刨除掉单主角奋斗史(《The Wrestler》、《七磅》),一个萝卜一个坑(《本杰明·巴顿》、《革命之路》),N个萝卜配N个坑(《女人不坏》、《桃花运》),甚至一个茶壶N个茶杯(《金瓶梅》),一个茶杯N个茶壶(《爱情呼叫转移2》),或者不知所云的傻X片(《硬汉》),有着一个以上的同性主角且有大量对手戏,剧情正常台词正常演员正常的,所剩寥寥。

我决定郑重提名《Pride and Glory》为年度straight电影。

7 ) 哭不太出来的Milk

终于从头到尾把Milk看下来,最后烛光哭了一点点。



然后我在想,如果我一个哭包,只哭了一点点,是不是说它拍得不够煽情呢?



很沉重的一段历史,Sean Penn的戏骨令人难以置信,Freaking Damn Good.



我想我哭不出来,是因为太多东西在不停的发生,Harvey Milk的40s,不到10年Fight Back,活生生的磨灭了一对爱侣,把肤浅观众的肤浅眼泪也逼了回去。Jack自杀,Milk没时间悲伤,因为下一仗是No on Prop 6,反对开除所有Gay以及支持Gay老师的法案,这一仗输了,所有其它行业的同性恋,所有因为仇恨和敌视不敢出柜的人,所有迷茫和害怕的年轻人,将没有任何希望。Scott,,Milk先生一生最爱,忍受不了无休止的选举和无休止的失败,要离开,Harvey也无力挽回,因为他不能停下,选举,即使不能成功,也是唯一不再活在阴暗角落的方法。暗杀的乌云始终悬在头上,Harvey还是站上讲台,无论在市议会的集会还是最初的肥皂箱子,甚至敌对郡充满仇恨的礼堂,他还是拿起话筒,拿起他标志性的扩音器:



“我是Harvey Milk,我来招募你们。”



预料到他早晚要死于仇恨,死于暗杀的子弹。Harvey录下了一卷磁带,录下他从40岁才开始,最终却走不到50的抗争历程,目的不是著书立说,不是给自己留下什么Legacy,而是,“我希望你们继续。You, you and you got to give them hope”



而在他临死的早上,Harvey刚赢得Prop 6的战争,看了最喜欢的歌剧,因为歌剧里有“Bigger Than Life“的魅力,然后小心翼翼的打给一生挚爱,问我有没吵醒你。聊天到天明,Scott说下次你去看歌剧,带上我吧。于是Harvey愉快的打着哈欠上班,只来得及说一声“不要”就死在枪下。



超过30000的烛光游行,Harvey的遗愿,“我想看到火光,看到希望。”星星点点的烛火,他身边的人都在继续。Harvey走了,运动没有停息。



整个手法表现的,Harvey不过是一场异常艰难抗争中的一个小人物。他甚至不太出彩,说话有点尖细,肢体有点不自在,不果断,没多少个人魅力。只是他倾尽所有,走到了生命的终结。仅此而已。



由是观众觉得眼泪都是肤浅,最后枪声谢幕离场也不伤悲。



Cause the show must go on.运动还要继续下去。



两个人相爱,不是生离,就是死别,没有第三种结局。Harvey和Scott,从地铁站的萍水相逢,到死别前一通电话。我想起那句" You are my part-time lover full-time friend",Juno里小孩子唱来当然是你一直是我最好朋友,只是突然心动成了恋人。如果套到Harvey和Scott,却是一阵心酸,你我不是一直一双一对,但我对你的忠诚和友情不会改变。Scott是难得的爱人,美丽得让人心醉,甚至是Harvey最初投身人权运动的缪斯,毫无怨言的陪Harvey走过最初选举政治游戏的荒诞马戏,直到耐心都被磨光,直到生离。Scott有恒心,只是不相信政治机器。他没有Harvey天真。然而他爱上Harvey的天真,一直爱着Harvey的天真。所以他在那一晚,决定回到这个无可救药理想主义者的身边。次日清早,却等到死别。



我想到这点,禁不住回神想哭。Harvey刚投身政治马戏,收到死亡威胁,Scott拿着威胁信,对嬉皮笑脸的Harvey好气又好笑,你觉得好笑么,人家要你命啊!不知道二十多年前的早晨,那个和小绿魔一样有着英俊笑容的Scott,有没有恍然若失:“我就说了,你个混蛋又不听,看,这下死了吧。”



于是,残酷的枪声,终结了一段历经跌宕也打败生离的爱情,终结了一段险阻重重仍不放弃的抗争,终结了一个不完美但竭尽全力的生命。



但是,运动没有终结,希望没有终结。



因为:



"Without hope, not only gays, but those who are blacks, the Asians, the disabled, the seniors, the us's: without hope the us's give up"



我感谢这部影片,我感谢它还原了这段历史,还原了Harvey Milk的这一小段人生。



我感谢它让我看到希望。

短评

“假如我被暗杀,我希望有五个、十个、一百个、一千个人站起来……没有希望,少数族群就彻底输了。我知道,不能只靠希望,但是没有希望,生命将失去意义。所以你,你,还有你,一定要给人们希望,一定要给人们希望! 2009.6.10 DVD home

6分钟前
  • 蒜 | BOY A
  • 推荐

OMG,太有力量太有煽动性了

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I know you can't live on hope alone, but without hope,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So, you, and you, and you, you gotta give people hope.

1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西恩潘演得真好

16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力荐

影片败在蒙太奇,剪辑混乱、高潮分散是最大败笔。故事讲不好,让这部本可以成为经典的电影功亏一篑。就像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却炒了一盘不好吃的菜。不能因为是同志电影就过赞,确实没有拍好。

20分钟前
  • 已注萧
  • 还行

同性恋全身上下都是自由的,所以它在政治上也必须自由!

23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热泪盈眶。为了那句人人生而平等,我们流血流泪,每次能让我激情澎湃。希望,不能倚靠它生活,然而没有希望的生活,将不值得生活下去。so,give them hope,you,you,and you.

26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同志平权史上饱蘸热泪与热血的一页。“人不能光靠希望活着,可没希望的人生不值得活下去”,他参政不为名利,只想给弱势群体希望。p.s.理想要实现得经过若干代人不懈努力顽强抗争…中国人特殊?更健忘?更懦弱?更热衷内斗?更明哲保身?“别把世界输给狭隘仇恨绝望”很傻很天真?螳臂当车,跑路要紧?

29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也许是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我们总是习惯对超出自身认知范畴的事物抱以恐惧和憎恶的态度,于是“少数派”似乎顺理成章的忍受着世人满怀敌意的目光,这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西恩·潘的演技依然无可挑剔,远去多年的米尔克借由这部电影再次向我们诠释了自由、爱与希望的意义。

31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肖恩潘的演技,啧啧。和张国荣的陈蝶衣一样经典的同志角色

32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假如子弹穿过我的头,让它也穿破每一扇阖上的柜门。这无关个人利益、无关名望、无关权力,而是关于我们少数族群,不只同志,还有黑人、亚裔、老人、残疾人…没有希望,少数族群就彻底输了。我知道,不能只靠希望,但没有希望,生命将失去活着的意义。所以,一定要给人们希望。”——哈维·米尔克

3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古斯范桑特的这个戏很稳,似乎在还原什么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James Franco

37分钟前
  • drnuk
  • 推荐

可以感受到温暖 西恩潘越来越老练【二度看果断被震到流泪原以为已经淡忘的在重看却发现那么多细节原来都记得】

4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米克尔的精神很值得称道……民主,貌似离我们太远。(James Franco很帅,很帅……)

43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I am angry too!

45分钟前
  • 高源
  • 力荐

没办法看gay片

46分钟前
  • 墨山行
  • 较差

在发生任何改变之前,政府至少要给予民众讨论的权利。这是诸多民主政权已经努力要做到的,也是任何民主进程发生的前提

51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没法超越卡波特

55分钟前
  • 乔治丝塔芙
  • 推荐

人间的希望

59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