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年少不懂此中意,看懂已非少年人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婚姻题材的电影。或许是自己也步入了人生新阶段,因而有所感触。
提到梅丽尔.斯特里普,人们总能想起那些独裁刚毅,拒绝循规蹈矩的角色。
而荧幕外的她,却选择默默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从影多年,几乎没有绯闻,与雕塑家丈夫过着平凡的生活,养育了四个子女。
可以说,对于家庭,她非常重视。
剧中,梅姨饰演的凯,是一位儿女已成家立业,自己却步入中老年婚姻危机的家庭妇女。
这个角色从年龄到家庭状态,与现实中的梅姨相差无几,完全可以相信这是她融入了亲身感受来演绎的一部影片。
电影开头,凯按捺着肌肤之亲的欲望,敲开了与自己分床而睡的丈夫的房门。试探失败后,她失望地回到了卧室。这肯定不是第一次碰壁了。后来在咨询室,凯提到他们已经四、五年没有过性生活。
有人说,这么老了还惦记性?真饥渴。
引用《逃耻》中的话:“现在你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也会出现在你今后即将迎来的人生中,你将成为你曾经看不起的那种人。不觉得很痛苦吗?”
谁都会变老。更何况,年龄并不是衰老的评判标准,当一个人开始拒绝新思想和事物,固执己见,才是真的老了。
在医生的帮助下,凯与阿诺德逐渐打开了各自的心扉。丈夫的心理变化更为明显和波动,先是不屑,而后愤怒与抵抗,最终趋于配合。
像什么呢?像一个孩子。他多次抱怨这很“幼稚”,其实“幼稚”只是他想逃避的借口罢了。不愿意也不善于表达内心,是男人的通性,面对妻子的情绪,他们真心感到茫然无措。
好在,这对夫妻愿意努力,过程中虽有反弹,也是正常。正如破鼻效应,你不可能慢慢把鼻子弄断。因为已经形成了舒适圈,就算小心翼翼地迈出脚,也会因为小小的刺痛就赶紧缩回去。
只有破釜沉舟,抛却顾虑才能重生。
这令我想到破茧。很多时候,隔阂的产生就像织茧,一层一层,越来越厚,直到把各自紧紧包裹在其中。早已忘记从何处开始,又该从何处抽离。此时,惟有勇敢地由内向外打破,方能生存和延续。
不仅对于婚姻,我们的很多烦恼,其实都源于内心的执念。就看愿不愿意打破思想桎梏,焕然一新地面对生活。
在我看来,凯非常可爱,虽然步入中老年,却拥有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的勇气,着手改善自己的婚姻,改变生活状态。
很喜欢片尾,凯与丈夫在海滩上重宣婚誓。他们决定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不忘表达对对方的需求。这是一种经历过才拥有的坦诚。
“再好的婚姻也有困难的几年,最糟糕的是你们打算放弃,但是,千万别,坚持住。当你们以后再回首看看这段时间,会将其视为完美生活的序曲,会比任何时候都让你们感到内心满足。”
共勉。
2 ) 让干柴烈火把已经煮成的熟饭再煮的喷香些吧!
一部关于久婚couple如何在遇到中年危机后重燃熊熊爱火的教科书式神级电影。别说是那些柔情万种的调情片段了,就是纯看汤米·李·琼斯和梅姨两个人老戏骨疯狂飙戏观众就已经看得高潮尖叫了好嘛!!!!!!!BGM太亮!老夫聊发少年狂,雄起吧!男人们!
Sometimes, Even great marriages have terrible times.
短评开坑,FINAL周考试结束统一补写。
3 ) 凉白水
为演员点赞。其他的有点糟糕,情节没亮点没高潮。
梅姨和汤米·李·琼斯同场飙戏,非常出彩而且张力十足。梅姨饰演了一个渴望生活激情却终日与家务为伍的主妇,汤米则饰演了一个生活墨守成规的刻板丈夫形象。多年的琐碎生活已经消耗掉了夫妻激情以及生活热情。当妻子得知大希望温泉小镇的婚姻专家可以拯救他们的婚姻时,满怀期待的踏上了旅程,丈夫被迫与之同行。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坦白说看着电影的时候有些绝望,多年的生活在婚姻专家的抽丝剥茧中赤裸裸地展现人前,夫妻间的秘密展露无遗。除了歇斯底里,就是痛哭流涕。当感觉一切都支离破碎无法再拾起时,唯有爱才能让人们继续下去。这也就是结尾处两个久违激情的老夫妻在厨房再次欢愉,在沙滩再次读起誓言时让人既感动又温暖。史蒂夫·卡瑞尔演正剧还是挺好的,不过本片的局限性小,戏份太少,只是作为夫妻的串场嘉宾出场。值得一看吧。
4 ) 《爱情回春》: 来一场婚姻辅导
《爱情回春》中的老夫老妻,正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夫妻关系的写照。
结婚多年,儿女长大远去,独剩两老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他们貌合神离,不再亲近和交心,简直比陌生人熟识一点而已。假如夫妻俩接受这种感情关系都还好,若然其中一方不甘心,关系破裂指日可待。如何重建婚姻中已淡退的爱情,成了本片的主题。
电影以平实的手法,告诉观众一段数十年的婚姻,可以演变成有多纳闷。当婚姻关系变成一池死水,有些人会选择开展另一段关系,并从中得到恋爱感觉,反而不是如戏中女主角一样,思考旧关系的问题所在,然后破釜沉舟,重燃爱火。
女主角希望重建爱情,看似无病呻吟,但试问还有多少人会如她一样竭尽所能去挽救婚姻?假如觉得上了年纪便毋须爱情,其实是有所偏见,毕竟任何年纪的人都有得到爱情的权利。
这段老夫老妻的关系看似遥不可及,难有共鸣。但以不少时下人对婚姻的态度,或许未必需要经历三十年,已比戏中的夫妻关系更糟。况且本片其实很有警剔作用。
防患于未然总比问题出现才去挽救容易,有谁敢肯定自己与伴侣经历了这么多年后仍恩爱如昔?编导特别加进几段婚姻专家辅导男女主角的戏份,似在教人挽救婚姻之道,但细心去想,不难发现其道出了维系婚姻的症结所在。专家问他们的问题,正好给观众一个思考机会。不坦白、不再亲近、对另一半失去兴趣,这些都会让关系不知不觉地走向覆水难收的地步。这些婚姻问题,不知观众又中了多少项 ?
我想,好多时人们都会抱持一种想法,就是都已成老夫老妻了,还亲近来干么 ? 亲近,不单代表着满足生理需要,也包含轻吻,拥抱、倾心事。因为觉得老夫老妻而不需要或不应亲近,久而久之,彼此的心灵便越来越疏远。
好多人也觉得,都已结婚数十年了(有些人数年已嫌多),早已接受夫妻由爱人变成亲人的关系,但其实结婚多少年,只要维系得当,也可以持续爱人的感觉。
《爱》片给观众预视了未来的婚姻状况 : 假如由得爱情消逝,就算两个人一起,也比独自一人更寂寞;假如不断维系爱情,就算过了三十年,甚至六十年,也可以相处得很快乐。
电影意义深远,男女主角精堪的演技,更为其锦上添花。梅丽史翠普向来好戏,毋庸置疑。至于演惯黑超特警队的汤美李钟斯,今次继续不苟言笑,加上不解温柔,板起嘴脸,也多了一份老丈夫的啰唆,很配合戏中角色的性格。
一冷一热的夫妻角色设计,代表了每个人对表达爱的方法不尽相同,以及彼此对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婚姻,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假如因为误以为对方不再爱自己而轻言放弃,便相当可惜了。
祁佳仕
5 ) 做出来的爱
做出来的爱
——《Hope Springs》观感
《Hope Springs》(中文译名《希望温泉》)是一部美国生活片,男女主角均由奥斯卡金像奖得主扮演。Arnold(汤米•李•琼斯 饰)和Kay(梅丽尔•斯特里普 饰)是一对结婚三十一年的夫妻,两人已分房多年,彼此熟视无睹。为重拾恩爱,妻子Kay拉丈夫Arnold踏上为期一周的“婚姻拯救之旅”。婚姻治疗师Feld(史蒂夫•卡瑞尔 饰)毫不客气地紧盯夫妻间的性问题,并开出一系列的治疗作业:从相拥而眠到在电影院里口交……这样的治疗虽然令老夫老妻尴尬不已,但最终让他俩重燃爱火。
《滚石》杂志评述:“片中的老夫老妻重新发现人生的启示永远也不会过时。”这对老夫老妻通过身体交流,重新发现的人生启示就是:爱是做出来的。夫妻之爱不是虚无缥缈的臆想,而是真真切切的接触:眼神凝结,气息交融,耳鬓厮磨,唇贴舌绕,肌肤相贴,肢体缠绵,阴阳契合。
然而在中国,似乎大多数人认同这么一个观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后爱情转变为亲情。中国式传统婚姻里,理想的夫妻关系是相敬如宾,夫妻的主要责任是养家育儿,鱼水之欢居于次位甚至末位。现实生活中,婚龄5年以上的夫妻日常极少亲昵动作,在性生活以外几乎不接吻、不拥抱,许多夫妻对性爱讳莫如深从不相互探讨。
记得有一次在广州电视台做节目,我提出“夫妻应该每日接吻和拥抱”,观众席上一位老伯忍不住当场拿起麦克风反驳:“Kiss 不能当饭吃!”Kiss确实不能填饱肚子,可Kiss是绝佳的心灵食粮。常言道夫妻“相濡以沫”,“濡”指沾湿,“沫”是唾沫,“相濡以沫”的字面解释为“相互用唾沫沾湿”——不就是接吻么?不接吻,夫妻如何相濡以沫?
有人会说:“爱爱时接吻和拥抱就行了,用得着每天吗?爱情不需要形式。”依我看,接吻和拥抱是爱情必不可少的形式,应逐渐形成习惯。因为爱情还是一种信念,犹如宗教信仰,你对爱情越虔诚,爱情便越长久。基督徒每日三顿感恩,穆斯林每天五次祈祷,佛教徒口不离“阿弥陀佛”,形式和习惯都能增进信仰和信念。
有人会问:“做不了的时候,还有爱情吗?”影片中有个情节:丈夫精心安排了盛宴和房间,待夫妻亲密时却发现自身不能人道,十分羞惭;妻子以为自己对丈夫失去有吸引力,非常痛心,顿时萌生分手的想法。其实,小弟软,可嘴没软嘛,手也没软啊,解决办法多着呢。如果夫妻间在性爱方面的沟通良好,何至于为此产生隔阂呢?
祝天下夫妻百年好合!一百年爱不够?下辈子继续做!
6 ) 改变恐惧症
一个新鲜的环境的确会让人有改变的动力。Arnold每天生活的一成不变,是因为习惯一旦形成,会对改变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当然起初冷淡的成因或许是因为赌气,但久而久之,即使情绪已经烟消云散,习惯却已经形成。所以说时间是个很可怕的东西。
Kay每天就是帮着朋友顾顾店,工作相对轻松,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回味生活,所以当她发现生活本身无聊到毫无可回味之处时,那时间就只能用来惆怅了。
Arnold对于婚姻的倦怠感是时间加诸在他身上的,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所以当他什么都不想到时候,这种氛围就一直围绕在他周围。他其实和Kay对婚姻的态度大体相同,差别就是可以拿来胡思乱想的时间而已。
在小镇上一切习惯的生活都被打乱,新鲜的事务的确可以强迫思维。Arnold对于婚姻可能面临的走向不是想不到,而是没想过,所以当他放下自尊,当他知道后果,当Feld对他说,你是不是已经百分百尽力了的时候。他开始扪心自问。其实只要你肯真正的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只是看两个奔70去的人,在那里颠龙倒凤稍显有些不适应。
7 ) 《希望温泉》
影片除了最后的大团圆结局影响了整体的社会现实意义外,其实比我想象中有深度。当然了,好莱坞主流剧本怎么可能会让观众带着不爽离开影院呢。
整体也不算纯喜剧,大部分的幽默来源其实是人物自身产生的某种悲哀感。梅姑也少有的收着演喜剧,两位老演员的银幕魅力和化学反应也是影片最关键的可看之处。
不得不说虽然有两个老戏骨支撑但是整部片实在乏味无聊无高潮,他们与专家交流的几场戏甚至让人昏昏欲睡。。最后转变也好突然,让人觉得原来有了性生活就是幸福的。其实完全可以拍的有趣欢乐些。
还是无聊了些,和几年前的爱很复杂基本上没什么两样,没有什么特别的桥段让我印象深刻。优点是虽然平庸,但是让人看得舒服,两个老戏骨即使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但是举止之间都显露着帝后气场,不掉价也不太出风头,所以金球提了梅姨一个最佳女主也算情理之中。
梅姨的造型真心棒!
共同生活几十载,曾经的热情化为无声的对视,这是一部探讨老年人感情生活的电影,不少细节还是能体现问题的,但是想找回往日的激情未必一定要通过性来实现。整体来说片子很平淡,而且配乐降低了影片档次,还好有梅姨和汤米李的演技支撑~
中老年爱情喜剧,梅姨的少女范儿太正了嘻嘻,汤米李琼斯这冷面笑匠的感觉很值得深挖啊!
其实还是会让一些人有所感触的,毕竟被时间磨淡的感情并不是少。也许现在看这种片子还有些早,因为缺乏共鸣。关于老夫妻失去激情的爱。其实片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口,就是先要承认出了问题,这事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却也是很难迈出的一步。他们在影院看的是《笨人晚宴》,斯蒂夫·卡瑞尔翻拍过
这部片是“BGM如何毁掉一部还不错的片儿”的典型例子,音乐差到直减一星半的地步,但是还能被演技和神经刀一般时而神作时而脱线的剧本救回来。梅姑这片完全颠覆形象,起码值一个影后提名哦亲!不过为啥我有种在看老年版TBBT莱纳德和伯纳黛特的赶脚——会计男跟理工宅一样可怕……
三星半,两位主演演技都很棒,故事非常流畅,很难想象这是美国人的叙事风格,对于这种羞涩题材如此直白的探讨,也颇为惊喜。很可爱的生活小品,完成度也很高。
中老年的危机
日渐天长,爱情难免会少些交流和激情,人到中年则需要更多的沟通与理解。当爱情缺乏动力少了兴奋点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两个人能够直面问题并共同解决,逃避没有任何效果,所以爱情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保持的,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都一样。梅姨演了回小女人、汤米沉稳老练的演技都是很好的看点!
小清新带点重口,重口又化为温情。最重要的是身边那个人。
梅姨没有演坏了的能力,这点事她演就太轻松了,甚至没空间去发挥。遗憾的是剧本,矛盾不够的时候就来段歌曲,快成印度电影了。总之,剧本很一般,糟蹋了倆大咖!配角完全不存在,更没看点。
……别这样··奥奖拿腻了想拿金酸梅吗……
本以为是《爱很复杂》的升级版,但殊不知是《爱很复杂》的纵向延伸,少了直接的笑料,但多了对暮年之爱的探究。我相信以诸豆友的年龄,没有人能真正体会里面的感触,我们更多的是被梅姑和李琼斯精彩绝伦的演技揪着走,所以两星给演技!
真佩服这一句话剧情的片子居然能拍俩小时…… 而且俩小时就为了解决一个那啥的问题 =。= 铁娘子梅姨扮起小媳妇充满了违和感…… 大叔的造型完全就是UP里的老头…… 场景简单 人物极少 倒是可以当成场面调度的标准教学片看
梅姨啊梅姨。。
剧本流畅,50岁的少男少女心,所以不管任何年龄层次的人都可以找到共鸣,他们的尴尬能让观众开怀一笑又能投射于角色当中感同身受,故事就像在引领着观众一起探戈。PS:梅姨的演技还是那么好,真是百年一遇的演员。
老女人真的有那么饥渴么。老男人真的有那么无趣么。
结尾很浪漫,学来!
我觉得里面tommy比梅姨演的更出色。后半部分剧情有些急转之下,结尾有些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