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ZZ)张承业为什么要死?
《醉画仙》一度是让我心动心碎的片子,甚至有时候我自认为能在片中的张承业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但是,只能说但是。影片结尾,张承业思索良久后爬进窑炉,一度,也让我思索良久,今天在网上偶然看到一篇这样的文章,觉得不错,遂转载。不多写我的想法,下面两张图,第一张是电影《醉画仙》的海报,另一张是雅昌上提名为吾园张承业的画作,一切尽在画作和文字里。 张承业为什么要死?(图一) 张承业为什么要死?(图二) 韩国导演林权泽的《醉画仙》进入第55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并且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对于民族情结深重的韩国影人来说,这个消息是足够令人振奋的。掌镜《醉画仙》的韩国导演郑日成也受到关注,似乎也可以算做另一个意外惊喜。影片似乎有足够的理由来接受亿万掌声。影片在中国影评人中也受到了褒奖,在来自“网易娱乐”上的一篇文章中(http://ent.163.com/edit/030508/030508_164451.html),作者不惜穷举各类“富有中国古典美学意味”的词汇,借以夸张这部韩国电影作品。 对西方观众来说,《醉画仙》具有东方唯美主义的中景、特写无疑具有别样的吸引力,在视觉上满足了他们的东方想象。但一个中国影评人看不出个种端倪,用“花间煮酒,诗意画魂”这样的文字来吹捧该片,不仅显示出该作者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无知,这种对待本民族文化的随意态度,在林权泽等人捍卫韩国电影的义举面前,还多少有些可耻。 影片所讲述的,虽然是一名朝鲜李朝后期画家的生平,但却处处可见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子。这当然与其时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巨大影响有关。导演林权泽也尽量在影片中做到“理解之同情”,然而在其华丽的影象背后,却只是一幅千疮百孔的文化图卷。 影片的叙事主线是画家张承业的传奇生平,因而有很多人将《醉画仙》看成是一部传记电影。影片给为严肃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张承业的一生来实施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剖析与拯救。林权泽试图表现出朝鲜民族文化从依附到独立的成长过程,通过电影来表达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影片中的画家张承业历尽艰难倍感辛酸,终究成为一代名家。他的生平正好暗示了这一过程。林权泽的态度是严肃的,但是对于影片叙事的把握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轻重得失的权衡中,造成了影片南辕北辙的效果。 历史:中国的如夫人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日、朝两国的影响。朝鲜接受中国文化的开端更早于日本,在隋王朝大业四年,日本的遣隋使与百济使节一同来到中国的时候,百济使节已经能够为日本人充当向导了。 中朝之间的文化交流大抵可以追溯到汉代。汉武帝刘彻曾征服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到了三国时代,朝鲜半岛上的几个政权,都已经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史载高丽的“种田养蚕,略同中国”,“兵器与中国略同”;百济的“婚娶之礼,略同华俗”,“有文籍,纪时月如华人”。新罗的“言语名物,有似中国人”,“其文字、甲兵同于中国”。中国文学艺术的传播,也开始兴盛起来。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百济曾派人到南朝求见梁武帝,请求遣博士前往百济,讲解三《礼》、《毛诗》,还请求梁王朝派遣工匠与画师。梁武帝遂遣学者陆翊及众工匠、画师前往朝鲜半岛。到隋王朝统治中国的时候,炀帝杨广曾多次发兵出征高丽,但战争并未将中朝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历史割断。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间,两国通好,李渊修书与高丽王高建武,曰:“今二国通和,义无阻异,在此所有高丽人等,已令追括,寻即遣送;彼处有此国人者,王可放还,务尽抚育之方,共弘仁恕之道。”可见中朝百姓间的流动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大唐中土的文化向朝鲜半岛传播,分别在太宗贞观时期及玄宗开元时期达到高潮。贞观年间,“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在唐穆宗长庆元年,登科士子中竟有高丽人五十八名。来自朝鲜半岛的崔致远,还官至“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到蒙古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的时候,也就是南宋理宗赵昀景定元年,朝鲜元宗王植开始行元的年号。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清光绪帝二十三年,朝鲜李朝高宗李熙才将之废弃,改国号为韩国。 在某些中国影评人的笔下,却口口声声地称呼《醉画仙》是如何如何地表现韩国文化,孰不知在张承业的声名如日中天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连韩国这个称呼都没有。一个对于中国都缺少必要了解的影评人,却要贩卖自己可怜的民族文化知识来吹捧浅陋的韩国电影。 就影片中所着力表现的绘画艺术而论,朝鲜王国时代的绘画可以划分为初期(1392-1550)、中期(1550-1700)、晚期(1700-1850)和末期(1850-1910)四个时期。影片中的张承业主要生活在第四个时期,也就是中国清代的同治和光绪两朝。这一时期,在中国地区已全部采用清历纪年,而朝鲜除了官书使用清历以外,民间记载还以崇祯甲申为纪。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朝鲜的浸淫绝非一般。此时的朝鲜,说是清廷的附庸也不算过分。在光绪十四年以前,朝鲜的外交和关税都是归中国管理的。影片开头部分点明朝鲜李氏王朝开始没落,也就是这一时期。这时候的朝鲜内外交困,著名的东学党起义就在这时候爆发。朝鲜的内乱爆发后,日本乘机用兵,企图控制朝鲜。日本的野心显然侵犯了清廷的利益,然而清廷上下对于是和是战的讨论却迟迟不能定夺。此时,袁世凯还使朝未还。清廷的软弱迟疑导致朝鲜的亲日反袁势力迅速掌权,在袁世凯的使署前架起大炮,直指使署。日军胁迫朝鲜国王发表声明,不承认朝鲜是大清的属国,宣布独立。在光绪廿年六月十五日,袁世凯下旗归国。三年后,朝鲜改称韩国。 影片虽未着力于史,但处处可见史迹,从影片开头点明朝鲜王朝的局势开始,到影片结尾处,张承业和他的老师讨论国家未卜的前途,实际上都是在进行历史叙述。影片中的张承业受朝廷之命,为袁世凯作画。张承业知道后,愤而掷笔,声称不肯为仇人作画。以影片中东学党人对张承业的态度来看,他本当不会如此愤怒,因为袁世凯只是东学党和亲日的大院君的仇敌,而并非韩民之敌。况且袁世凯使朝,是以为赵太妃办理丧事为名,而深受韩人爱戴的赵太妃是亲向清廷的。 当然,有可能是朝鲜使者看到清王朝的衰败,而不再对这个昔日的宗主国抱有崇拜心理了。早在清乾隆年间,一位曾经到过的中国的朝鲜人金钟厚,写信给他的一位也曾到过中国的朋友洪大容,信中对满清政府充满了鄙视,认为在明亡之后,昔日中华已不复存在,还说他“宁甘为东夷之贱,而不愿为彼之贵也”。在清代出使的朝鲜使者旅行笔记中,还将“朝天”这一带有神圣色彩的说法改成了“燕行”,朝圣天子的使命变成了一趟去燕京的普通差事而已。朝鲜人尤其看不起清朝百姓改变服饰传统,他们自己则不仅还穿着“汉服”,而且使用明代的年号纪年。这样的差别使他们越发鄙视清朝,认为“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如果影片中的画家张承业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而咒骂袁世凯和清王朝,则不仅在叙事上毫无根据,而且还证明了林权泽的意图在于弘扬中华文化,以鄙视清廷还追忆往日中华。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作为韩国电影领袖的林权泽绝不会煞费苦心地去歌颂另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 至于影片对于朝鲜历史的叙述是否中肯,是我之学所不逮的问题,我想在这篇文章中讨论的,是林权泽在《醉画仙》中面对中国文化的尴尬处境及电影叙事与民族文化理想之间南辕北辙的关系。 艺术:夺主之宾 从上文的论述中,不难看出,朝鲜文化的发展实际上一直处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之下,从林权泽的立场看来,这种熏陶似乎被称为阴影更合适。在文化史的意义上来看,这个半岛小邦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偏房,虽然勉强可以争得名分,却因多年的随从,而一时难改亦步亦趋的心理认同。林权泽显然不是要用《醉画仙》来赞扬这个偏房的梳妆打扮,而是要在影片中通过对历史的改写,来实施民族文化复兴的宣言,要在中国文化的阴影之下,让朝鲜民族文化独立出来。影片中的画家张承业身世卑微,始终摆脱不了一个贱民的身份,他卑躬屈膝地跟在那些有素养的士大夫身后,饱受辛苦,但最终成就大器。在林权泽的镜头中,这正是朝鲜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印和比喻。声名遍及朝野的张承业癫狂倨傲,骑在房顶上的这位画家,正寄托了林权泽的民族文化狂欢的想象性场景。 当这样的一个理想在影片中流露出来的时候,却因为影片对于绘画艺术的刻意表现造成了相反的效果。 影片中多次提到中国古人的画论,并且作为箴言一样严格遵守。且以片中多次引用的宋人画论稍作探讨。在《宣和画谱》的记录中,我们大抵能想见宋代宫廷藏画之丰富,就宋代画家的创作而言,也毫无凋敝之嫌。宋徽宗时期曾举办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可见当时对于绘画艺术研究的精细入微。在熙宁、元和之际,出现了善写山水的郭熙,此人著有《林犬高致》一书,书中说“人之学画,无异学书,今取钟、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至於大人达士,不局於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综观影片中张承业学画作画的一生,恰恰是郭熙这段议论的一个绝妙注解。影片中还引用了苏轼的画论还指明学画中的精髓所在,还展示了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并且提到了陶渊明归隐的事情。我之所以如此能如此轻易地举出这些例子,是因为影片为观众提供了太多中国文化的注脚。 影片中屡次出现画家们群聚论画的场景,那些议论不过是将中国古代绘画的画论翻译为朝鲜语而已。影片中多次探讨绘画的意境创造,并且讲到了由技法提高到境界的必要性,我们不妨拿一段中国画论来与这样的场景印证一下。张承业的老师曾怒斥他的这名学生只能画出象,而不能画出意。邹一桂《小山画谱》说:“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者虚而不可形求也”,这一番高论也可用宋人梅圣俞的话来参证,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当然不是说朝鲜绘画就不能有自己民族的美学,而是林权泽在他的影片中用中国古典美学做了替身。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张承业和他的同学在溪边饮酒作画,颇能见得骚人雅士的高尚志趣,但每一个对中国艺术史稍有了解的人,恐怕都能从中看出“曲水流觞”的影子来。对于这些影评人来说,大概还需要做如下解释: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会稽内史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人在兰亭聚会,做曲水流殇之饮。 如果是单独表现这些东西,则并不会妨害到影片的精美,问题在于林权泽想通过《醉画仙》来表达的并不是中国绘画史,而是要在张承业的身上折射出朝鲜民族文化的自觉与独立。影片中的画家们无数次地感慨,哀叹朝鲜绘画对他族的模仿,痛心疾首于不能自成一体。这其中大概还隐喻了韩国电影在好莱坞浪潮冲击下的尴尬处境——这是题外之话,此不赘述。可惜林权泽的论证过程被营造的太美了,以至于这个过程毫不留情地掩盖了他的目的。 他无比的刻意的构图无不在传达影片中的绘画理念,而影片中的绘画理念却又都来自于古代中国。论证独立的目的被证明附庸的结果所代替。 如果不忍心这样来否定林权泽和他的《醉画仙》的话,我们只能找出另外一个原因来解释影片。导演在其中表达了他对朝鲜民族文化自觉、独立、自强这一成长过程的极度渴望,但是这样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所以影片转归为一曲民族文化的哀歌,影片的主人公张承业也在哀歌声中毁灭了自己。 这样的解释不会让上述任何一个《醉画仙》的缺点成为现实,但却造成了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张承业为什么要死? 文化以及它的殉道者 如果影片是一曲哀歌的话,那么这沉痛的声音就只能是由张承业来传达。象张承业的老师将自成一体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一样,这个角色身上同样寄托着林权泽让民族文化独立觉醒的希望,可惜这种希望落空了,影片也因而成为一首绚烂的安魂曲。 张承业在兵荒马乱的李氏朝鲜末年走投无路,在一个大雪天投奔到一家陶瓷作坊去,以为陶器作画来换取食物,潦倒如此。此时,张承业的老师们都已是衰朽之年,或者早已入土为安了,如果这些曾经将希望寄托于张承业的人目睹了此情此景,不知当有何感想,大概也会仰天长叹,力不能支。他们拼了一生的努力来让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自觉,摆脱他族的阴影和困扰,但最终依然没有找到出路。在天下局势动荡不安的时候,张承业的同门与学生也各自为阵,投奔于城头各自变幻的大王旗下。对于这些人来说,完成文化自觉的使命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了。只有兼具天资与毅力的张承业是唯一的人选。但是张承业自杀了。 通过于他前半生生活景遇的对照,我们发现张承业的自杀与生活的困窘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不是因为生计所迫,或者是对于人生幻灭的不可把握而绝望自杀。依照影片不肯淡化的历史环境因素,和刻意营造的以符合角色身份的色彩及构图,对于张承业之死唯一合法的解释,是文化殉道。 当某种文化消亡之时,寄身于此文化的人将与之一同消亡,这是张承业之死的深层原因。他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孩子成长为举国文明的画家,如果导演仅仅是想树立一个天才的传奇文本,他大可不必动此干戈,如此处心积虑地铺开历史画卷。在张承业的坚韧和勤奋之中,浓缩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潜在愿望。这种愿望最后落空了,成为永远的幻象。在这样的文化悲剧之中,将寄身于此种文化的人推向命运的悲剧,这是唯一的解决方式。只有通过对自己的毁灭,才能对他赖以存身的文化献上祭品。 在中国绘画史上,穷苦潦倒的有,自杀身亡的也有,但却都能于《醉画仙》中的张承业来匹配,如果说我们可以用上述的判断来解释这位名震一时的画家,那么,联想到投水自尽的王国维倒更为合理一些。但反过来想想,张承业之死真的具备王国维之死那样的意义么?如果肯定的话,影片的前半部分,更准确的是是十分之九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醉画仙》的大量篇幅都是用来浓墨重彩地渲染张承业之传奇,而不具备承担文化重建的基本能力。他的身世,他的婚恋,他的学习以及磨难,只是造就一位大画家的反弹力,而不是具备别的任何深刻的意义,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精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张承业的隐忍与癫狂,都是一个天才的标志性行为,而不是文化传承重建的受戒人。那些精美的影象,在展示了林权泽良苦用心的同时,却也在时时做做出暗示:张承业必将成功。这里的成功被局限在个人功名的狭小格局之内,无关民族,无关文化。 这是一个二难选择,对于任何一处华彩乐章的肯定都意味着对于全局的摧毁。难道这就是可以用我们所有的古典美学范畴夸奖的韩国电影?是足以震撼我们的绘画史、文化史和电影史的韩国电影?如果稍微具备一些关于历史、艺术和文化的知识,大概都不能信口开河做出轻率而轻浮的肯定。《醉画仙》不过是一袭千疮百孔的华衣而已。 我之所以如此喋喋不休地写下这样长篇的文字,实在是有感而发。在这个信息倍增的时代,垃圾也以同样的速率倍增。关于电影的垃圾同样如此。在上海某高校女教师大皇皇大著《非常*.非常*》中,该老师不过卖弄了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电影而已,戴了一顶香港博士帽子的该老师,在翻译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时,竟然连Nationalist是“国民党”的意思都不知道,而翻译成“民族主义者”,意为“维特式主人公”意思的western hero,竟被捏造为“西式主人公”,该老师的影评却是万众瞩目的星汉。被称为中国影迷第一刊的《*电影》中,有人撰文评论《杀死比尔》,说那个造剑的日本人藏身市井,是一种中国儒家文化的象征,可怜这第一刊的知名撰告人竟然无知到连儒家道家最起码的区分都不知道的地步。在西祠某版上张扬的某先生,就是有一个很长很怪异名字的那个,红编了网络影评地盘,却是靠一些以女性下半身器官名称做题目的噱头,不是泌尿系统系统,就是生殖系统,翻检了一遍该先生的文章,才发现这个热中于下半身的先生的大作,不过是自己下半身失禁的随意产物而已。 任何一个人都有感受一部影片的权力,任何一个人也都有评价一部影片的权力,只是不要拿无知到美德,到处制造垃圾还污染环境。何不回到小学课堂上补充一些基本的文化课呢?这样至少能写一些连环画的评论。 博主又把高丽和高句丽混淆了。汉唐时代的所谓高丽是高句丽,国土的核心在今天中国东北。今天的朝鲜和韩国,传承的是历史上的王氏高丽,国土在朝鲜半岛。今天的韩国人经常喜欢混淆两者,他们的目的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指点别人多读书之前,是不是自己重修一下中学历史? 韩国历史名人:朝鲜天才画家 - 张承业//kr.hujiang.com/new/p537693/喜欢最后的陶瓷上的那幅写意画,寓意着一代醉画仙的人生孤苦伶仃,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老年凄凉,无子无妻,唯有一坛美酒与其相伴终生......洒脱,快哉,佛说八苦都已经尝尽,人生如梦还不如一醉方休,真是学到了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的感悟啊,感谢导演和演员及其他幕后工作人员给我们观众带来了这么一部旷世题材的优秀作品,感触良多,深表谢意! 让我不禁联想起我们中国古代的酒诗仙李白,画诗仙唐伯虎等诸多名人大家“众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众人看不穿。”好题材,好演员,好导演,真是不愧为韩国的一代影帝!
2 ) 东方美学的水墨史诗
林权泽其实是一个很老很老的导演,产量极大,但是好像最出名的就是这部《醉画仙》,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
基本上是韩国版的《战争与和平》,史诗,无处不透露着东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和生命的悲凉,如果说杜甫是诗史,那么张承业就是画史。现实往往是沆瀣、脏乱、不堪、民不聊生;自然景观却是优美、宁静、心旷神怡。导演就在出仕和入仕这样一个东方纠结了几千年的命题上讲述着东方文人应该有的风骨。
摄影基本上没啥说的,内景一般,看外景吧。
崔岷植的表演我一向喜欢,内敛而有爆发力,除了他我想不到谁能主演这部影片。
3 ) 超强转载-醉生梦死,画外飞仙——评韩国电影《醉画仙》
转载-醉生梦死,画外飞仙——评韩国电影《醉画仙》
文/汉唐明月
19世纪的朝鲜王朝,外强入侵,主权沦丧,刀枪四举,内忧外患。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其时,生在贫苦人家,活在劳作终日只能糊口的时代,或许没有才华的人,尚能过着平实快乐的生活,因为自古文人多敏感。可惜韩国历来崇拜文化,吟诗好画的饱学之士甚多,就连畸角旮拉里的才华也要被发掘出来。于是,张承业成为吾圆开始了他不平凡的绘画生涯。
象梵高等历经苦难的名家一样,《醉画仙》中吾圆的一生是艺术家对于绘画的追求与世俗趣味的碰撞;是内心里追求完美的艺术冲动与现实中表现形式的寻规蹈矩之间的冲突和挣扎。无论是夜闯禁室偷窥学艺的鲁莽,还是师长之前当仁不让的才华横溢,人世间的规矩尺度,礼仪进退,都被内心的肆意汪洋抛到九宵云外。从此世界改变了模样,不单只有眼眸里的映像,更有因笔墨挥毫而显出颜色的参差层次。风梢树影间歇的灵动,雨打芭蕉无声的呼吸,世界之大,又何惧无处容身!山川广阔,四季常新,与天地融为一体,就有享不尽的花鸟虫鱼之乐。风来笔起,雨入墨端,梅香侵梦,松柏入骨,大好河山踏遍,记忆如春花般灿烂。更有美女绕指柔情,昙花一现,雁过无痕。任那些个庸庸碌碌家务事,牵肠挂肚儿女情,都如酒肉穿肠,化作南柯一梦。作为艺术家的吾圆,他的世界是诗意的。
只可惜,贫穷是愁,买不到酒喝。柔情蜜意,床榻之欢,终熬不过饥肠辘辘,多情女变成撒泼妇。即便废纸千张,泼墨如流,不过是多一个过客。却为此,留下一幅不朽名作,还情偿债。生物钟象追命咒,艺术家更是自虐狂。不借美酒,怎么能体会苍鹰振翅欲飞的能量?
只可叹,富也是愁,画不出灵动。庭院清幽,皇宫富贵,怎躲得开无形枷锁,老章法变作旧高墙。纵然洛阳纸贵,一画难求,却无奈少一分自我。又谁知,结下几段无缘之恋,过眼成烟。空酒壶作绝情鼓,漂泊者恰似丧家犬。未经风雨,怎么能感悟梅花一生不卖香的高洁?
吾圆一世盛名,直到硝烟四起,山河破碎,良辰美景不再,亲朋好友散尽,方知道红尘悲欢民族忧患,并非事不关己。奈何仓皇落魄之中即使画出毕生绝笔,也不过是区区一张薄纸,怎能逃脱战火的吞噬!吾圆出身贫苦,天才盖世。他出入于高门贵室,却不通人情世故;他流连于酒肆勾栏,却只能遗爱无终。到头来只落得孤家寡人醉生梦死,遁为传说中的画外飞仙。
除了将张承业潦倒而辉煌的艺术人生尽显银幕之外,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它将韩国十九世纪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借助张承业的生活故事,用电影生动的表达出来。挥毫之间的沙沙纸响,做画时奏乐行酒的庄重仪式,画院里人们热衷于中国古画、诗词的研修和的推敲,从民间到巨贾、从贵族到皇室对绘画的收藏和爱好,以及女人们对于张承业高超的绘画艺术发自内心的倾心崇拜,都使我们如同置身于那个花前月下,把酒当歌,吟诗论画的时代。影片充分利用了照明,摄影,音乐等电影手段,表现了艺术家与大自然之间的灵肉相通。树枝用石头砸烂就是画笔,鲜花捣碎成汁就是颜料。花间煮酒,方有勃勃画兴;雨打枝头,始能灵感大发。春夏秋冬,在韩国悠扬的潘索里民谣声中,伴随着画家的足迹,他笔下的山水,重写实更重色彩;鸟语花香,在艺妓们竹笙古曲的伴奏下,跟随着画家的笔墨,他画中的花鸟,重姿态更重情趣。影片中充溢着油画一般鲜明的色彩,似乎是想重现画家对于大自然鲜明的记忆。韩国女人的大红裙钗,化作鲜红如血的鸡冠花,在画家的笔下活色生香;韩国男人的深沉内敛,一如浓绿森森的竹林,在画家笔下暗涛汹涌。同样的景色,不同的感受,更强烈,更鲜明。或许张承业是不解人情世故的边缘人物,只知在艺术的世界里醉生梦死,并最终在传说中成为画外的飞仙。但朝鲜民族,却在他的画里,找到了自己真实的历史,真切的感动。
电影《醉画仙》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充分体现了韩国老一代电影人——导演林权泽,对朝鲜民族艺术与文化一往情深的执着追求。林权泽是韩国的大师级人物,韩国电影的教父,被韩国电影人称为“国民导演”。他从事导演工作已有40年,从影几十年以来共拍过100多部电影,是韩国最勤勉、最高产的导演之一。2000 年他的电影《春香传》曾代表韩国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1998年韩国电影界发起光头运动的时候,他作为德高望众的长者走到了抗议的最前线,带领韩国中坚电影人直击好莱坞对韩国的入侵,为保护韩国电影以及让韩国电影迅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名言是:“为了保卫韩国电影,我们甚至可以去死!”拍片近百部的韩国导演林权泽以一部历史传记片《醉画仙》荣获第5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颇有点加冕“终身成就奖”的意味。他也是继王家卫、杨德昌之后第三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获奖时走上舞台的林权泽哽咽难言,这无疑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事先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他能获得最佳导演奖。林权泽说:“我一直在努力将韩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通过电影带向全世界,你们的肯定令我对自己祖国的文化更加无比热爱。”他同时表示,这一奖项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同时属于韩国,属于全亚洲。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特地向林权泽发出了贺电。在贺电中他写到:“对于阁下(林权泽)在第 55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中荣获最佳导演奖,创下韩国电影史上的辉煌成就,本人与全体国民皆感欢欣,并表示由衷的祝贺。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为促使韩国电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并发展韩国的电影艺术而努力”。这一切对一个电影人来说是一份莫大的荣誉,而林权泽是韩国目前唯一能够当此荣誉的人。韩国电影最近几年迅速崛起,可以说已在亚洲风骚独具,并正逐步迈向世界。而和那些被炒得热火朝天的小字辈们比起来,相对比较沉静的林权泽算得上是真正的韩国电影巨匠,高产的元老级人物。
和电影《醉画仙》中的张承业一样,来自贫寒家庭的林权泽曾以在鞋店工作为生。后来鞋店老板去汉城开电影公司,他才随之进入电影界,真正是从最底层的职位做起,边做边学。26岁时他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终于成为导演。最初十年他尝试了各种类型的电影,不过当时韩国电影工业处于发展初期,各种体制也不够健全,所以他本人对这一阶段的创作十分不满。但是这些早期影片的拍摄经历磨练了他的技巧。进入70年代后,他的创作开始在国内频频获奖。1981年的《曼陀罗》更使他打入了国际影坛,入围柏林电影节。随后,他的作品开始在世界上声名远播。由于张承业这个人物与林权泽十分相似,所以《醉画仙》近乎是一部自传体影片。在片中他让画仙说出了这样的台词:“人们只会从我的作品中领略到他们想要领略的东西。我必须摆脱这种状态。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就会变成他们的囚犯。”
本片围绕着张承业的人生经历,也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如承业情窦初开时暗恋的兰心慧质,性情温婉的李府千金李小姐;在承业成名之初带领他初谙男女之情,委身于他贫困之时的艺妓金环;对承业充满敬佩与关爱,善解人意与他心有灵犀的艺妓麦香等。和西班牙的电影大师阿尔莫多瓦一样,林权泽也是一位对女性充满同情和关爱的导演。女性的温柔、坚忍和母爱是其影片的重要元素。而他在片中对女性的悲悯态度,更进一步折射出他人文主义的思想。他以历史的反思和自我的追问不断深入探讨对人性的理解,并据此来观照韩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林权泽的影片往往以人物为中心铺设情节,近年来他的作品正由早期较为典型的好莱坞剧情封闭的叙事模式逐渐转向强化戏剧冲突、情节构成松散的现代叙事模式。作为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他相对重视电影的教化功能,这一点使其有别于新一代韩国电影人。
相比起西洋画家的传记影片,韩国的《醉画仙》更让中国的观众有文化上的认同感。毕竟历史上的韩国在文化和艺术上长期受中国的影响,就算生活方式有所各异,但在儒家文化的浸淫下精神生活还是很接近的。本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虽非十全十美,但能够在戛纳得奖,足以证明西方人欣赏它的东方韵味(就像我们欣赏法国电影的法国味,俄国电影的俄国味,伊朗电影的伊朗味一样)。不管它什么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后殖民语境心态等学院术语的诟病,只要光明正大的宏扬民族文化的精髓,弱势文化中的精品也是能够得到强势文化的认同的,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毕竟,还是那句老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况且,我们这些今天被称为 “抱残守缺” 的人,也能够从中借他人的酒杯解一解文化的乡愁。
在当下的中国,也许真正该感叹的是,与弱势的韩国相比,我们更弱势。他们有一板一眼、不抱游戏心态的《醉画仙》、《春香传》,而我们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和唐诗宋词,却庶几成了被人遗忘的故纸堆,怎不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反观《醉画仙》中的张承业,眼前醉生梦死,无病呻吟,麻木不仁的我们,只怕连画外成仙的勇气都沒有。
4 ) 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人的一生
醉画仙
骨架、阴影
天分+奇遇+名师
奇遇——有知遇之恩的人,一直提携指点避免走歪。
周围的人:嫉妒,干苦力,痛打
商人:让画春宫图赚钱,找妓女陪他
老师——画画必须读古典文学,笛子留他
中国画——纤毫毕现
陶渊明——寓画予心情
心境+学识+技巧
画——题字——认可
不懂怜香惜玉,不会养家糊口,甚至靠妓女养活。
学画画太苦了,小乞丐都种田去了。
唉,妻子从他那儿得不到满足,也看不起他,外遇了。——我是个年轻的女人,难道应该过的像个寡妇吗?
看他作画的样子,女人还是很崇拜依恋他的——去一边去,别妨碍我画画——事业和感情的矛盾?(女人崇拜有事业心有成就的男人,但男人会顾不上女人?所以拨出一点点时间,会一些技巧就够了?心在哪里,压根不会花一点点心思?活在现世中。成其极?)
韩国人真会玩,大官过寿,名画家一起画幅画,分先后,各画一部分。
青出于蓝,被迫不敬师。
当我看着你画画的时候,我就会忘却世间一切烦恼,真是奇怪——念念不忘他的歌姬对他说。
赋予画以安慰的功效,让人们能从画中得到慰藉,这事画家的使命。
艺术?电影?娱乐?游戏?
布局结构,颜色调配,摹仿无可挑剔。该有你自己的风格了。
为了金钱利益和一时的名声而绘画,那样的作品是空洞乏味的,没有生命力的。
画那么多好画还赊账到酒纸都不赊了——好的经纪人——衣食无忧养成猪吗?也画不了什么了。
徒弟说只在他这儿过冬,春天就走,还要求一副他的画,失败的也行。
三个月画的屏风,送给妓院老鸨,只因为有个妓女像故人,聊天不投机手都没摸,转手屏风被富豪重金购去私藏了。
名誉令人迷失方向,你是不是已经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了。
艺术家成长的历程——任何人的一生
画幻想——人们的慰藉。现实——画画只是画画,不属于任何党派。
没有酒和女人,我连笔都握不住。
中日分别支持朝鲜的保守派和改革派。飞蝗蔽日。艺术/艺术家受政权的残害。
哭了,媳妇在分开后、战乱中,仍找到精心为他做的棉衣。
比月亮和六便士格局大,温情。
5 ) 画、酒、女人
可能是因为本片是一位画家的传记,画面自是漂亮。网站也做的好看。我还下过墙纸,用的仙鹤那张,用了好久。可惜孙美女戏份很少。但“老男孩”的画家扮相不错,都是老男人有味道。可惜即使涂了厚粉,老男孩痕迹依旧明显,少年时代应该叫小演员多演一会儿。我也知道那时初恋的戏份应该还是老的出来比较好,但是看着可以当孙mm的老男人回头含情脉脉地望着美女的镜头,唉,就是不和谐。
我觉得可以把这片子当爱情片看了,先后出现了七个女子都和画家发生故事。
画家在年轻时邂逅了他的初恋,身份地位的悬殊让他不能有非分之想。最后能为那个女人做的就是按照她的遗愿给她画画。隔着垂帘,能做的也就是用画笔去告别。看着白鹤带着灵魂仙去,这是本片最凄凉的场景了。
也许画家就是感情丰富的动物。从来不为画题词的他,为喜欢的青楼女子提“梅花一生不卖香”;惹得女子一生都为其所思。从来不为画署名的他,为侍童作画留名;累得小子一辈子都守着画,失去了发大财的机会。从来没有穿过韩服的他,为貌似初恋女子的青楼女子打整得规规矩矩滴酒不沾,可惜换来的只是“怎么还不上床?”的白眼,自己也投湖差点没死掉。还后,最后的老来一春看得我直担心老人的腰。
片子里面流露着一些画家为人的高深道理。我看了又忘了。只记得他说:画画就是画画!
可能画家向来是喜欢到处采风(还有采花?)的,一次侍童跟着他出去,终于忍受不了了,问他:画画为什么要这么痛苦!身体上的受罪可能倒是小,画家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自己的灵感枯竭,画不出来好画。最后驱壳也衰竭了,于是不如了结了自己。伟大的人总想些伟大的事。一般人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想法是不能强加于他们的。看着他死得悲壮点至少也比继续晚景凄凉来得容易接受。那么他为什么又不接受女子的好意留下呢?那幅画表达出了什么我是一点没看懂,算了不深究了。电影就是电影。
电影里画家几次乱叫唤,连网站上面的intro也是,咋听一下蛮恐怖的。
看着片子我唯一笑了一次。旁人不说笑:如果爬上屋顶就能成为天才。那么我也会爬的:)
6 ) 一幅写意的泼墨山水——《醉画仙》
画,讲求色彩和意境。画家,穷尽一生在追求绚烂而肆意的生活。也许,这正是《醉画仙》的导演为这部史诗作品的定调。
朝鲜著名画家赵承业有着传奇的一生。他儿时是流落街头的乞丐,因为画了一张“中伤”某官人的画,在街头被人追打。一位大人(也是赵承业一生的知己)出面救助了他,也发现了他的天分——绘画。只寥寥几笔,儿时的赵承业就画出了强暴女仆的主人的凶态。在这位贵族大人的帮助和引导下,这个身份卑微的流浪儿走上了一条追求艺术的道路,也注定将走向一条苦闷纠结的不归路。
赵承业被大人收留,却因为不习惯贵族生活对他的约束而逃走。导演在这里没有花太多笔墨交代,却为赵承业传奇的一生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他不受拘束、自由放任的性格。几年后,大人与赵承业偶然相遇,一段知遇就此铺展。一直没有放弃绘画的赵承业在大人的帮助下拜名师、学吹笛,有幸得见中国名画。他在艺术的路上越走越快,出众的才能让他很快上升到与绘画大师同台竞技的地位。但就像儿时那张简单却感情激烈的画一样,赵承业的情感一直是强烈而直露的。他直来直往不懂迂回,率真耿直不愿逢迎。于是,为了生计他画春宫图,因与老师比拼画技而被同门驱逐,为寻找自己的画风漂泊四海,也为不给袁世凯作画而逃出皇宫。这个一生中有大半时间都在漂泊的画家,似乎一直在寻找可以放浪形骸的乐土,不管是在妓院还是乡间,抑或是官场。可惜,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样的追寻似乎只是个梦。
他苦闷,更迷惘。看着恩人在政权的更迭中颠沛流离,他明白权利没有永恒。他在屋檐下触摸汇成小溪的雨水,把这份宁静淡定搬上画纸送给恩人。但还没来得及给画着色,恩人便被迫逃亡。他闯进已被查封的庭院,找到落满灰尘的画作,细心着色。不管时局如何变换,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他都会信守自己的承诺,哪怕那只是别人眼中的执拗。
酒和女人,对画家而言,就像是画笔和颜料。酒让情绪挥发,使灵感在笔端肆意游走;女人,则是这世界最丰富的颜色,神秘而迷人,更充满诱惑。在赵承业的一生中,酒是他最好的朋友,无论在得意、失意或是创作时。而他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初恋的小姐、知己歌妓、唯一的老婆。初恋往往是不可得到的,也因为这样才变得纯美而高贵,让赵承业一生都在追寻(遇到与小姐相貌相似的妓女时,他不惜以画求见)。他与歌妓的相知相惜从青年到暮年,虽然相见只有两三面,却彼此牵绊了一生。也许他和歌妓间的爱才是真爱,但当平静和幸福到来时,赵承业却选择了逃离。可能唯有距离才能让这份爱永恒吧。而唯一曾是赵承业妻子的女人,一个赎身的妓女,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他的爱。她虽是他的妻,却还不及他收养的那个男孩。在赵不断的离家和冷淡下,这个女人最终没能忍受令人煎熬的寂寞,带着赵为她画的“很值钱的画”改嫁了。也许,这个女人是爱他的,只是她没想到,做他的妻会这么难。
天才注定是寂寞的。当无牵无挂的赵承业行走在写意山水般的田野大川间,他的一切疑问和困惑似乎都有了答案。带着纸笔和墨汁,他在天地间寻找最真实的状态。可当他无法再次突破,被自己的名望所困,为世人的追逐烦扰时,他纵身跃入冰冷的河中寻求解脱,却被人们拉了回来。在他的眼中,山就是山,石就是石,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应被人的意念左右。这种绝对的客观让赵承业在艺术的路上不断前进,也不断迷惑。当他找到他认为的最美时,似乎也找到了自己艺术探索的终结。他在最朴素的陶罐上抖抖画下几笔,守在一旁看着它在窑火中煅烧。陶艺工人告诉他,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窑火,而这窑火又不是人意可以左右的,是天人合一的机缘……他痴痴地望着灼热的火苗,释然一笑,缓缓爬进窑中……
陶在火中,正如人和命运。那灼烧着你的是谁都无法预知和掌控的,却成为你一生的痴缠和不解,直至生命终结。
叙事很流水账,时间线拉长,没有重点。摄影很美,配乐好,唯一的一场做爱戏精彩。然后不懂画,看着片中的贵族评画真是觉得好尴尬。
书成付与炉中火,了却人间是与非。
众所周知“写意”是中国文人画的精魂,然而此法运用在生而为人的《醉画仙》身上却是意境全无的一道败笔。突破了美术体制的主人公最终却没能让这部作品摆脱传统传记电影的创作套路,不着眼于详尽如实细针密缕的描摹刻画只能让人物苦闷郁结的内心遁形。在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一个买醉撒泼的莽汉跃然银幕。
看的第三部林权泽的电影。画面还是林权泽式的诗意美。从春香传到醉画仙,可以看出林权泽对韩国传统文化的领悟和一贯的坚持。最后对于张承业的消失,化身在自己创造的艺术世界里,除了是对张承业和艺术家们的致敬赞美,同时也是林权泽自身的想愿吧。
新年第一部电影,一部“大气象”电影。传记片的关系显得平铺直叙了一些,画家和时代,灵感和艺术,画匠和阶级,一个人和朝鲜时代,谈得很多,颇有要说的话。
一曲悲歌人生路,笔墨难画沧桑情。本片不仅是画家张承业个人的传纪,以及一代天才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悲剧,也是近代朝鲜史的写照(有趣的是其中还涉及到晚清历史,以及朝鲜人真实的民族情绪),浑然天成的摄影与写意的节奏尽显「亚洲诗意电影」的风采。
十多年前因为孙艺珍看过一次,那时候早到还没有开始用豆瓣,只隐隐约约的记得讲了19世纪一个韩国著名画家的故事,而孙艺珍也不过在里面客串了一个画家心中的白月光而已,出场的镜头寥寥。多年之后重看,确实有不一样的体会,算是十九世纪末朝鲜国的天才画师张承业的传记,从一个路边被欺负的小乞丐、到被发掘才华走上书画之路、再到临摹中国画成为大放光彩的画家、再到进入朝鲜末期的宫廷绘画师、最后年迈独自进入山林归隐。才华、专情、狂妄、荒淫、爱国、正直,这些标签互相冲突但是又确实集合在他一个人的身上。看电影的时候,不止一次想起了李白,他们的才华横溢和狂放不羁有太多的相似,都说李白的一生就是唐朝的一生。如果中国能有导演拍一部关于李白生平的电影,该有多么豪迈。
终于明白现在过得不错的韩国人为啥得瑟成那样了,以前实在是太苦了。一个醉生梦死画笔生仙的画家,毫不通人情世故,风来起笔雨来入画那么一个人,却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被要求给袁世凯的生日作画,缘何不恨!崔岷植演得实在太到位了,一位天才盖世狗屁不通多情荒淫的画家活活脱脱啊!
上映20年补。前有《曼陀罗》的哲思、《西便制》的艺术,林权泽此作在兼具以上特点并在叙事节奏上更通俗化的同时,也更照见艺术家所处时代对其艺术追求的影响。论创作:需要一种渴望;论人文画:好画何须字?绘画是纯粹的(某友曾话苏州园林最坏在楹联,曾辩已忘言);论应制:不求变就会沦为客户的囚徒;论民族性:给侵略我们的中国高官作画?? 论独立性:绘画只是绘画,它不会听你那党派宣言的号召(幻想 vs 现实主义)…… 革命,是一种幻想;保国安民,也是一种幻想。问问自己,你要做出个什么样的罐子?…… 窑火掌握一切?漫天飞鸟付诸一炬,生之有涯却可永封存于釉底。
看过最美的孙艺珍,陈乔恩的脸与孙艺珍有些许神似,但气质是输了不止一筹。崔岷植和役所广司有些神似,但表演更活泼一些。如果不是结尾那一段我可能会降低一星,结尾总结点题,画家,上釉匠人,窑主对一件瓷器各有各的希望,但窑火才掌握着一切;这部作品十分的工整,宛如慢慢展开一幅有着规矩方圆的墨宝,优质作品。制作此作也不知画了多少水墨画。
大概是看过的韩国为数不多的人物生平传记片,还是个水墨画家的生平,林权泽导的不错,崔岷植演得非常出色,整体意境也出来了。反过来想一想,中国有李白,有苏轼,有顾恺之,有王维,有王羲之,可却没有导演愿意回溯他们的生平,拍出一部醉画仙,醉诗仙,醉词仙,醉书仙...还是有些可惜。
心存天地远,万境入毫纤。世事如走笔,倏忽翻浓淡。梅香醉金盏,汀鹤立未翩。山河风雨故,归处即吾园!——看完赋诗以作记,真是懊悔我怎么才看这片子,2007年在尚可老师主编的《新电影》杂志上知道这部电影,存到了现在才看。不过也好,年轻时阅历浅,没法像现在共鸣这么深。对于画家“吾园·张承业”这类人来说,就命中注定得在折腾中悟道、奉道、殉道,以此身成就不世之高伟。全片意境空明而寓意深沉,林权泽导演将东方画的美学付诸镜头语言,不似我朝艺谋国师那样爱装裱,而是朴拙内敛中遒劲苍凉,更将人生起伏与家国命运相勾连,借吾园不断求索终自成一宗的执着,来况比韩国民族历经波折重拾主体性的历史回望,手法圆融而高妙,气象为之一阔!完爆我朝张、陈、冯、姜等诸位“大导”,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果然实至名归!!!
公鸡,牡丹,桃子,螃蟹.春心陪睡,建筑落后,中国影响,啪的突然,人头天主,师徒分离,砸烂衣柜,扇面屏风,目无尊长,创作瓶颈,给豪醉图,活的石头,吏偷学画,重绘群马,挡道被打,曲水流觞,泡菜葛根,袁李清日,二十年了,高价春宫,除暴救民,重见恩师,钻进火坑,气测义体,手艺工匠
人生如醉颠沛,江山如画空灵。
绘画真的是寂寞的天才之道啊。画家对艺术的追求本该独立于时代,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最后总是身不由己的深陷在时代的漩涡中。同样是关于艺术与朝代变迁,《醉画仙》不像《霸王别姬》那样跌宕起伏,但有一种清溪流泉的静美,俯仰之间不见天地只见自我——仍是佳作。
实在是看不下去。对画一窍不通啊。
镜头美又怎样,叙事散的一逼。2012-12-14 当时可能看不懂吧2023-05-20
最大的问题是男主看起来没什么才华,也不风流,可惜那么多美女了。中国的影响那么大吗?
画家找妓女,为了留种结果被抓射外面了。我童年真是性欲旺盛,关注点都在哪儿??
林权泽代表作,与PTA[私恋失调]共获戛纳最佳导演(首部摘得三大电影节重要奖项的韩国电影)。1.拍得典雅古朴,苍茫厚重。张承业的一生,走过了从贫苦孤儿到天资初露、由拜师学画到闻名海外、从模仿先辈博采众长到融会贯通自成一派的成长之路,又经历了政坛地震、内战烽火与外患频仍。最终,他依然选择了自我放逐,与火归一。2.崔岷植演得太棒,将水墨大师诠释得鲜活立体:醉画仙既展露出纵酒放浪、恃才傲物与癫狂不羁的天性,又有妥协隐忍、随遇而安的一面。3.孙艺珍饰演的两位女性(病故的千金小姐与优雅的青楼女子)都出镜寥寥,却次次惊艳。4.影片描摹了纷繁多样的画作与景致,绚烂终归平淡,那纯白瓷器上,只有一舟、一人、一壶酒,再无其他。5.对一个画家来说,重复就意味着死亡 | 新的一天的黎明到来了,但这个世界仍在黑暗中徘徊。(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