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性的舒展和升华
人性的舒展
捷克这个国家很有意思,许多新思想似乎很容易在这个国家扎根,例如历史上那次著名的“布拉格之春”。人性的真正解放是从性解放开始的,真正的性解放不是鼓励纵欲和性滥交,而是扫除一切对于性的恐惧、焦虑和不适当的压抑。性解放不是一个很好探讨的话题,但是导演却能通过几个简单的人物,寥寥数笔,阐述得入情入理,不愧是大师手笔。影片的主人公Milos恰好处在传统和现代的一个交界点上,在本能上他对性存在着向往,但是他接受的教育则明显是传统式的禁欲,这可以从他家族的历史中看出,他的矛盾和焦虑导致了他的早泄。片中有个小细节,那就是Milos总是喜欢带着他的帽子,而最后一次则是他的同事也可以说导师Hubicka帮他摘掉的,其实这顶帽子可以隐喻为传统的负担,当他能摘掉这个负担的时候,他也就克服了早泄。而她的女朋友则明显是一个现代女性的代表,这一点也跟他的家庭背景有关,因为她的舅舅是一个前卫的摄影师,所以跟他男朋友的遮遮掩掩战战兢兢完全相反,她总是采取积极主动。Milos真正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从对于性的正确认识开始的,不是去逃避、去轻生,而是自然地、积极地面对生命本身,就像孔夫子说的那样:食色,性也。性解放之于曾经思想严重受到压抑束缚的一切人是有积极的人性解放意义的。
人性的升华
一个人唯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去从事更有意义的事,例如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影片中的Hubicka是个典型的代表,十年没有升过职,却依然不改风流本性,而正是这样对于人性的大彻大悟才使他走向了一条更为崇高的人类解放道路,这条路最终由他的门徒Milos完成。尽管Milos最终牺牲,他的自我价值却得到了升华。
视听语言
影片的配乐实在是棒,镜头语言简洁而有力量。本片没有过多地使用移动摄影和镜头内的场面调度,而是用了许多定点定机位的镜头,在一个镜头的长时间静默中不断积累力量(镜头内部还是运动的),直至最后的爆发,这也印证了影片的主题——静默的人物最终爆发出的强大的人性光辉。
_
2 ) 亲切的障碍
前天和两个朋友聚会,漫无边际地聊着海阔天空,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一个话题:障碍。一个朋友说,他曾经非常惧怕与人交谈,这种交谈的恐惧会上升到生理的不适,如果在人群里,他会感到呼吸局促。另一个朋友说,她曾经非常敏感花粉,在软弱的成长阶段,花粉带来的皮肤的病灶曾经给她单薄的青春蒙上了厚重的阴霾。说到这里,她渐渐地高兴起来,那是因为她想到了早年一个有着“口吃”的同学,(这样的同学,大概我们每个人都在学生时代与他邻座过吧。)她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地沮丧,然而又是如何地奋力,他每天坚持不懈地做着单调的下鄂运动,后来,终于在某一天的语文课上,他含着眼泪,顺利而流畅地读完了一整段的课文。讲到这里,朋友停下来,静静地看着我们,说,再后来,你们都知道了,你们一定知道的,是的,我们全班同学为他鼓掌……
我竟然第一次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是有障碍的。坐在我对面的两个朋友一个侃侃而谈,神色从容,张驰有度。另一个眉目清爽,面容恬净。如果他们不说,我永远不会知道那些只属于他们个人生活内部或者成长经历中的曲折事故。如果他们不说,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些障碍曾经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而越过障碍又对他们一整个人生有着怎样的意义。
障碍,尤如我们在急切地眺望远方的时候横亘在目前的一座山峰。我们的视野因为那些参差错乱的山石而焦灼不安。障碍,又如同我们在行走的旅程中出现的另一条未知的道路,我们在茫然无措之中感受到终点的距离。
《严密监视的列车》,这是一部政治题材的电影。但是我认为它其实就是一部关于障碍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越过了障碍走向了终点的故事。
我看这部电影,就像在听着一个平凡的小人物的故事。这个有着悲壮结局的故事里没有任何惊心动魂的非凡过程。没错,主人公卡洛斯最后是作为一个类似于反法西斯战士的角色英勇就义的。可是,在我眼里,他还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是的,我的理由是,只有普通人,才是一个有障碍的人。
我突然感到每个默默无闻的人都是这样的亲切和亲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譬如某个安静得只有慢车和货车才会停靠几分钟的小站上,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拿着交通旗,你还没有来得及看清他们的容貌,他们,连同他们生活的舞台都永远地掠出了你的视线。可是,就是这样的人,也有着自己的人生悲喜剧,他们过着和你一样的生活。一样的为工作为爱情为生活而烦恼焦虑,一样地有着自己笑的动机和哭的原因,一样地为某个障碍而绝望轻生,在僻静的角落血流汩汩,一样地为越过某一个障碍而义无反顾,在暗淡的早晨死得其所。一样的,在时代的牵引下,无所谓政治信仰和人生理想。一样的,在绳索般的命运里,无所谓沉寂或者升华。
一样的,每一个人都会随着不可逆转的时代变迁和生活历练在障碍里最终触摸生命的表情。
我还想说,这是一部非比寻常的电影。这部电影在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时有着一种非比寻常,然而又与它的神态完全吻合的干净与简洁。那是接近透明的质地。常常,镜头,通过了讯号间的门来看那遍地的雪,铺满了铁轨的雪,落在卡洛斯的肩头和棱角分明的制服帽上。一列不知名的火车从他背影前方有节奏地轰隆而来,卡洛斯站直了身子,伸长了手臂,用一个静止的动作配合完成了一次行走中的喧嚣。我觉得,只有那些非常达观和写意的捷克人才能够这样轻松自然地剥开生活坚硬冷峻的壳,向你呈现那厚厚的悲悯里温润的珍珠。只有一个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内涵,并且有着足够的坚定和信念的人才能够直接而温柔地迎着命运的凌厉和荒谬,发出一声含笑的唏嘘。
障碍。谁说障碍只是一次偶然的局限?一如我面对着我的那两个朋友,听他们用平静的语调述说自己的感受,我从他们的目光中清楚地看到,对障碍的跨越不仅仅等同于一次对困难的克服,也不是一种绕过危险的庆幸,更是一种持续而勇敢的攀援。翻过这座山,谁说你看到的将是一丛灌木,而不是另一片天空?与卡洛斯一样,在障碍之外,生命的广角,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宽。
我喜欢这个电影,喜欢这个电影的原著作者捷克作家赫拉巴尔,喜欢故事里的主人公卡洛斯。因为他是一个平凡人,因为他是一个有障碍的人。所以,这个平淡的故事,就此变得生动了起来。
3 ) 黑色幽默派(转载MTIME简介)
比豆瓣的有内容。p.s:黑色幽默就是一门深刻的讽刺艺术。
本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现在被认为当年评价略微偏高。本片是60年代捷克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扛鼎之作,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来包装捷克民族抵抗纳粹侵略的故事,米洛的成长伴随着他的英勇牺牲而得到承认,而对其时捷克在二战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本片用性作为戏剧元素来象征捷克人民的反抗意识和不屈尊严。
4 ) “严密监视”“欧洲特快”:绝对经典、各有擅场的“两列火车”
“严密监视”“欧洲特快”:绝对经典、各有擅场的“两列火车” @笑独行[编评] 推荐理由ABC: 战争背景,复合题材; 大师导演,国际大奖; 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相当精彩,绝对经典。 【《严密监视的列车》笑独行解题】 1.《严密监视的列车》(Ostre Sledované Vlaky, or Closely Observed Trains, or Liebe Nach Fahrplan, or Treni Strettamente Sorvegliati,严密看管的列车,捷克斯洛伐克,1966) 战争小人物题材经典黑白片。捷克导演伊利·曼佐(Jirí Menzel)长片处女作兼代表作。根据捷克作家同名小说改编。二战后期的德占捷克,火车站见习调度员——懵懂、懦弱的青春期少年在诱惑和爱欲中觉醒、在无知和战争中毁灭的故事:因早泄自卑而割腕自杀,经医生点拨后无耻地寻找性爱启蒙老女人,最后意外地得到游击队德裔性感美女的传教,同时意外地在炸毁德军军火列车时中弹身亡……战时缺乏信仰、丧失目标的捷克平民阶层年轻人的安逸生活和放荡爱欲。有点小色情的黑色幽默。瓦卡拉夫·尼卡(Václav Neckár)、约瑟夫·索莫(Josef Somr)、基塔·本多瓦(Jitka Bendová)、基塔·泽勒诺赫斯卡(Jitka Zelenohorská)、娜达·尤班科娃(Nada Urbánková)等主演。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笑独行补注:观赏该影片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既觉得有趣,又感到难受,而主人公弱智的思维、“短路”的情感、离奇的经历和荒诞的命运也让人不知道说啥好。这也许就是该影片故事的好处所在吧。IMDb该影片评分为7.9分。 【《严密监视的列车》DVD影碟封面与海报】 【《欧洲特快车》笑独行解题】 《欧洲特快车》(Europa, or Zentropa,战后余生、欧罗巴,丹麦、瑞典、法国、德国、瑞士,1991) 魔幻现实主义战后犯罪题材经典。丹麦导演拉斯·冯·特里尔(Lars von Trier)代表作,欧洲三部曲其三。1945年至1946年,末世般满目疮痍、暗无天日的法兰克福,秉持理想回归故里的德裔美国青年在成为特快列车乘务员经历恐怖、苦难并遭遇毁灭的故事:邂逅女巫般诱惑的铁路巨头之女并与之相爱成婚,目睹纳粹儿童枪杀新任市长、铁路巨头因不堪恐吓而自杀,耳闻美国军政府绞杀纳粹匪徒、没收铁路巨头身后产业,因爱妻遭绑架而被迫为纳粹匪徒爆破列车,却不料爱妻也是纳粹分子……于是一切都结束了。在泥沼和夹缝中生存之痛苦。战争不是说结束就能结束的。吉恩-马克·巴尔(Jean-Marc Barr)、芭芭拉·苏科娃(Barbara Sukowa)等主演。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最佳艺术贡献奖、技术大奖。 笑独行补注:该影片艺术风格极为强烈,黑白基调震慑,彩色点缀刺激,催眠般的灵魂独白令人发疯。欧洲三部曲前两部为《犯罪元素》(Element of Crime,1984)和《瘟疫》(Epidemic,1987)。IMDb该影片评分为7.6分。 【《欧洲特快车》DVD影碟封面与海报】 (2007年8月编评,2009年1月增订,2018年9月订补)
5 ) 世俗願望及英雄理想
因为读过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突然很想看看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严密监视下的列车》的电影是怎样的,碰巧朋友的电影收藏甚丰,让这个愿望得以实现。
穿上工作服的米罗很瘦小,尽管他的家族有过传奇,他的心中始终想成为祖父那样的英雄,用魔法阻挡入侵的坦克——哪怕只是历史上的三分钟,这也有意义于提前退休的父亲几十年来的懒散生活。他的血管里一定有着混合的血质,以至于他显得轻快,又显得沉重,显得不安,又显得镇定。
我很喜欢导演Jirí Menzel避重就轻的叙事方式,比如德军的轰炸,只是用了摄影师无奈的苦笑来表现,气氛还不如米罗初次性体验失败时无限的惨重和落寞,他在瓦砾之中的衣架上取下外套,做出比他父亲更遭人耻笑的事情:在妓院里为一单情事割腕自杀。
如此荒谬,但是生活的挫败感那么深,顾得上国家的大事吗?在这一点上米罗显然是非常人性的,他急切要解决的问题是本身的缺陷,他勇敢地告诉所有认识的人他的早泄非常不幸,并寻求任何一个人的帮助。当然他得到了帮助,并且在站长的沙发上留下快乐的裂痕,第二天他学着比修卡的样子愉快地吹着口哨,天是蔚蓝蔚蓝的。满足了自己之后就想到了国家的危难,他说,他从来没有像这个时候这样镇定过。
这是个很不起眼的车站,每天过站的列车稀少,米罗是否想过自己也能为国家出一份力?当他们得知德军有运送军火的车厢经过时,这个少不经事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力量,这种力量促使他可以毅然不顾马莎的爱情,随时准备爬上信号塔扔下炸弹。也许这是来自祖父的血缘,是现实的魔力?
导演给我们安排了另一个避重就轻的故事,比修卡在女报务员臀部上敲官印调情罪名却被统治者冠以“破坏德文严肃性”的罪名,就在德军军火要到达的时刻,审判员们都还沉醉于女报务员细腻的案件描述中。所以米罗走了出去,对女友说等他一会儿,就爬上了显眼的信号塔,其实只有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了他扔下炸弹时有多么高兴,甚至比祖父当年更神奇,而在三秒钟之内他被击中,跌落在爆炸中。
显然,只有我们,和他自己见证了这个英雄的时刻。
庆幸米罗是在体验了世俗里的欢愉之后才为国家献身,如果他不是扫除了生活的忧虑,或许是难以稳当上阵的。这样,我们在这部电影里仿佛又体验到重与轻的平衡、世俗与理想的相融。那带着捷克民族分裂式的反讽式的情怀,把一个人短暂的一生所经受的精神冲击表现得从从容容。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incai/
welcome to my paper:单向意识
6 ) 可惜的年轻生命
米罗在旅馆自杀被人发现救出,最后反抗德国人的美女地下工作者知道他早泄后和他做爱,第二天正要去炸德国军车时来调查胡比克和赞妮克艳事的调查团来了,米罗只好自己去炸火车。正好女友来了,他扔炸弹被火车上人看到被开枪打死掉到火车上,然后火车爆炸,他成功了但也绝了后,和女友原本可以做爱的没机会了。以后会和和曾祖父、祖父等人一样成为小镇的被打死的英雄事迹吧。
7 ) 男人的烦恼
米洛斯的曾祖父是一个军鼓手,曾在布拉格查尔斯大桥战斗过,因为学生向士兵扔石块砸到了曾祖父,所以他开始领养老金,每天一个基尔盾。从此曾祖父除了每天买一瓶朗姆酒和一包烟,什么都不做。闲不住的他总是跑到工人面前开玩笑,嘲讽工人们劳累的生活,所以他经常挨揍,并最终被揍死.......米洛斯的祖父是个催眠师,在德军坦克大队进入布拉格时,他独自一人挡在坦克前试图用自己思想的力量来阻止坦克前进,结果被碾死........米洛斯的父亲是个退休机车驾驶员,48岁退休的他既健康又有退休金可以拿,所以他什么事都不干,整天躺在家里,拿着怀表看时间流逝........这是影片开头米洛斯对自己家族成员的介绍,同时也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这是一部“不着调”的电影。
米洛斯最后成为了英雄,他炸毁了运输德军军火的列车并被列车上的德军乱枪打死而壮烈牺牲。这样一位英勇的烈士注定拥有不平凡的人生,一定满身正气,仪表堂堂,心系人民,胸怀天下,摆脱了低级趣味,高声呐喊祖国万岁!这是英雄烈士的正确打开方式,歌颂与赞美齐头并进,人性的美好点亮整个世界.......但是米洛斯,他显然选择了“错误的”打开方式。在他英勇牺牲的前一夜,他还在为自己的早泄问题愁眉不展,对于此时的他来说,世界的纷纷扰扰与他无关,他只想做一回真正的男人。看着火车站调度室里整天活色生香的场面,他无比羡慕又无比煎熬。与列车员女友的第一次以早泄而尴尬结束,这让他自卑到在妓院里割腕自杀。他听取医生的意见用想象足球比赛来转移注意力,有机会找一个技术娴熟的熟女来调教调教。于是他向站长以及同事询问是否可以介绍一位熟女和自己来一炮……若不是那一夜机缘巧合下认识的前来送炸弹的马戏团熟女无偿帮他破了身,调教好了他的早泄问题,也许历史将会被改写……而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置身事外的并不只有他一个人,整个火车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太着调。调度员胡比克整天与女人在办公室里缠缠绵绵一起飞,而秃头站长则吃胡比克的醋,站长坐在老婆面前手拿毛线,老婆在旁边滚着毛线球,然后站长对着与女人调情的胡比克破口大骂,并批评着这个世风日下的时代,可是在他被老婆叫回家之前,他明明正在忘我的沉迷于与女人的调情之中并娴熟的讲着黄色笑话……若不是被老婆叫走,胡比克一点机会都没有.......男人好色的同时,女人也不遑多让。电报员赞妮可是个漂亮的年轻女人,她在一个无聊的值班夜里,主动勾引胡比克,然后主动趴在桌子上掀起自己的裙子,脱下内裤,让胡比克在自己的大腿和屁股上盖章......第二天她屁股上的印章被母亲发现,母亲带着她来到法庭讨要说法,要求惩罚胡比克.......而面对纪律委员会的询问,赞妮可非常洒脱的承认了自己主动让胡比克在屁股上上盖章的事实,还细致的还原了当晚的场景,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如痴如醉,无法自拔,连炸火车的事都忘得一干二净,只有重振雄风的米洛斯还记得这事.........整部电影都充斥着性以及性带来的烦恼,以一种新颖的角度描写了战争背景下的寻常生活,一种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点的充满七情六欲的生活。而真正的战争元素除了最后炸火车牺牲外也就是米洛斯女友的照相师叔叔家被炸成废墟,时不时前来车站巡查交代任务宣扬德国精神的傀儡政府官员和印在赞妮可屁股上的德语印章了。
8 ) 只有动物让你如此心痛
原文网址:
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42335645
文明的人一生下来就得生活在政治共同体中,而政治共同体之间无往不是或敌或友的关系。倘若发生战争,个人难免被卷入其中,尤其是面临国家遭受奴役的战争,必须动员整个国家的所有力量。这时即使你不是一个爱国者,也会被逼着表态,因为划分敌友不仅是政治的本质,更是战争的本质。而如果你根本就反对战争本身,又不能逃到一个不受战火影响的地方,且不得不工作以谋生,这时候留给你选择的余地是狭小的。比如说你生活在一个被敌人占领了的国家中,出逃是不可能的,还必须老老实实地为敌人工作。因此,面对被奴役的统治,可供选择的是:反抗或者沉默。而即使是反抗,动因也并非是单一的为了崇高的人类尊严。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1914—1997)和昆德拉一起都是享誉当今世界的捷克小说家,与卡夫卡、哈谢克共同被视为布拉格魅力的象征。根据其小说《严密监视的列车》拍摄的同名电影荣膺196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当《世界文学》在2006年首卷中第一次将它译成中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它依然能吸引住我们的目光,让人沉思。小说讲述了二战时期捷克一个小车站上发生的故事。当时捷克被德国人占领了,但是到了1945年,德军已经控制不了小说故事发生的这座小城的领空。整个小城的人都过着各顾各的生活,人们力图把战争对自己习惯的平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德军的飞机一被击落,追逐蝇头小利的人们就一哄而上,机翼上的钢板第二天便会出现在人们兔舍或鸡窝的顶棚上。小说中的三个捷克男人本来都对战争不感兴趣:站长先生人生的最大目标是有朝一日被提升为国家铁路的督察,不管是在捷克人还是在德国人手里;再有就是养鸽子。对小说的主人公见习生米洛什·赫尔马来说,最重大的事情是在女人那里证明自己的性能力,不管这个女人是谁。他一共试图在三个女人那里获得证明,根本顾不上美丑,还因阳痿而自杀过。值班员胡比齐卡满脑子都是关于女人的下流念头。不过后来赫尔马被受虐待的动物震动了,听从值班员胡比齐卡的安排,前去炸掉德军严密监视的列车,最后献出了生命。
三个男性显然是小说的中心。作为被占国的公民,他们均与传统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见习生赫尔马开始时热衷于打小报告,津津有味地向站长描述值班员胡比齐卡和一个姑娘鬼混时是怎样把站长的沙发弄断的。其实他对胡比齐卡一直很倾慕,不单佩服他能够把沙发给弄断,更崇拜他在女电报员的屁股上盖满了一半都是德国字的图章。在炸火车前为了鼓舞勇气,他竟摹仿胡比齐卡也把沙发给弄断了,然后无牵无挂地视死如归。大家总的倾向都认为屁股是低级的地方,因而这是对德国语言的侮辱,把印章盖在额头上则没有这层意思。另外,印章自古就是权力的象征,盖在女人的屁股上,就把她变成了奴隶,体现了统治的意志。这两个因素使得大家对此事大谈特谈,兴趣盎然。他们借此一方面发泄了对德国的仇恨,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本能。站长最痛恨也最嫉妒胡比齐卡。他时常大骂人民正在堕落,一切都很淫荡。可是他这样骂本身就是为了某种目的,即迎合金斯卡伯爵夫人,以证明自己在信仰问题上不是模棱两可的。很有可能他在大骂道德沦丧的同时也和胡比齐卡一样头脑中充满下流念头,大骂人民堕落不过是为了实现胡比齐卡的下流理想罢了,在金斯卡伯爵的庄园中,站长就把胡比齐卡的“英雄事迹”向贵族们传颂。赫尔马在证明自己的性能力后,很有可能也会奴役女人,因为胡比齐卡是他的榜样。事实上赫尔马在炸火车前和送炸弹的女人维多利亚·弗莱尔把站长的沙发给弄断了,此举就是向胡比齐卡看齐的结果。似乎可以印证弗洛伊德的学说,小说中所有男人都被性甚至是色情幻想牢牢控制着,性远远比不幸的祖国更重要。本来生活是可以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的,直到有一天,见习生赫尔马看到了在火车上运送的牲口:车厢上拱出几个牛角,几个牛脑袋直直支棱着,眼睛斜向站台,巨大的牛眼里满是好奇和哀伤。似乎每节车皮的地板上都跺出了洞,洞里卡着牛腿,挫烂了皮,动不了,青紫色……所有的牛都患了鼻疽病,几头牛已经倒毙在地,一条牛的尾部还拖着半截已经腐烂的小牛……到处都是可怕的眼睛,无声谴责的眼睛,受尽折磨的眼睛,对它们我们只能扼腕,满满一车谴责的牛眼啊。那边最后三节车厢里全是濒死的羊……饥饿使它们互相撕扯,把对方的皮毛都扯下来了!
如果说人类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使人类离不开战争,或者所有捷克男人都梦想的在女人屁股上盖印章的那种控制人的欲望可能比起经济上的匮乏更是引起战争的深刻原因,但是当那些对战争感到麻木的人看到无罪的动物受着悲惨的虐待的时候,却不能熟视无睹,竟毅然拿起武器要去结束这场战争。看到不完美的人类互相倾轧,都不值得拿起武器加入,为政治共同体而战已经不能激起荣誉感和爱国心。赫尔马只是因为动物而动了炸火车的念头,并且很悲壮地完成了任务,值班员胡比齐卡策划了炸火车的事件,站长内心也仇恨法西斯:三个男人都没有能够游离于战争之外。在存在主义者那里还力图捍卫的人性的尊严,在这里已消失殆尽,可怜的人们只剩下了为动物而战的悲情。
小说主人公赫尔马与送炸弹的女人之间的性爱更多的是他的成人仪式,身体的意义很少。赫尔马还是一个孩子,渴望温暖的东西,他身上还有小说中极难看到的温情。他深情地回忆起与玛莎的初次相遇:当时我在铁路养护班,班长给我们每人一桶红漆,让我们把国道保养车间周围的栅栏都刷一遍。玛莎开始的路段正好和我相同,我们俩面对面,中间隔着高高的铁栅栏,脚边是油漆桶,手拿刷子,动手刷起自己的这一面来。栅栏绵延四公里长,五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俩天天这样相对而立,无所不聊,中间一直横亘着那些栅栏。刷到两公里的地方,有一天,我的刷子恰好抹到玛莎嘴唇的高度,我忍不住对她说我爱她,她在另一边刷着同一根杆子说她也爱我……她深深地注视着我的眼睛。路旁壕沟里,蒺藜丛蓬勃生长。我把嘴伸到刚抹上红漆的栏杆之间与她接吻。我们俩睁开眼睛时,她的嘴边出现了一个红圈,我也同样,我们哈哈大笑起来,从此,我们天天都很幸福。
这种感觉不是很温情吗?然而随着他们更密切的交往,自然会有性的接触。当他们一齐迎向高潮时,赫尔玛却像百合花一样凋谢了。他感到无地自容,来到一个陌生小镇的旅馆中,尝试着在浴缸里割脉自杀……青春的爱情是如此脆弱,年轻的男女各自恋着自己的影子。
对动物赤诚的爱是赫尔马最纯真的地方。小说中的其他人都不具备赫尔马儿童似的天真,只有他才会真正为动物痛心。但当他进入成人世界时就必须遵守成人的规则,值班员胡比齐卡是榜样。成人更看中的是性而不是爱,男人们炫耀的是性的能力而不是爱的深度和纯洁,孩子的成长也许就是一步步走向平庸和丑陋。如果赫尔马不死,可能有一天他会学会站长的平庸和麻木,也会学会胡比齐卡的色情幻想和奴役女人。人类充满缺陷和罪恶,有人说孩子无辜,可孩子也会长大。也许动物比人类更少狡诈和恶毒。
只有在与送炸弹的女人做爱时,女人的爱抚就像小时侯妈妈给他穿衣或脱衣那样。临死之前,赫尔马与受伤的德国兵都想起了妈妈。作家以他那支略显后现代的笔,颠覆了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之间绝对的界限。亡国的捷克人心中同样充满奴役人的渴望,而从前线运回的德国伤兵也许是上帝派来警示人们的。女性主义倾向于认为罪恶都是产生于男人,而女人是无辜的,小说也解构了这种二元对立。金斯卡伯爵夫人是负责来车站订车皮往布拉格送牲口的,动物的惨状她好像没看见,还装出一副很虔诚地笃信天主教的样子。小说还写了一个小姑娘,那头牛熟悉了她裙子上的气味,义无反顾地跟在她身后,哪怕走向世界的尽头。而那个女孩却背叛了它,拱手把它交给了屠夫,屠夫的助手博胡什刷刷两下就刺瞎了牛的双眼。站长夫人把钝刀架在小兔的脖子上,费力地来回拉动,让兔子发出惨烈的尖叫,因为这样杀可以把血放得很干净,肉吃起来才鲜嫩美味。被盖图章的女电报员没有感到被污辱,反为因此名声大振被人请去拍电影而自豪。并不是每个人都对使自己失去尊严的侮辱那么在乎,有一个叫《夜间守门人》的电影,讲的也是一个关于二战的故事。在集中营深受法西斯虐待和凌辱的少女露齐娅在战后嫁给了国际著名的指挥家安东尼·阿瑟。阿瑟到维也纳演出,与夫人相偕而行。阿瑟夫人碰到旅馆的夜间守门人马克斯后,让丈夫先行,自己一个人留在了维也纳。而这个马克斯正是在集中营凌辱露齐娅的法西斯之一,两人再次见面后,就像是久别的情人。在电影的结尾处,马克斯身穿一套党卫军制服,挽着身穿在集中营受虐待时穿的那条连衣裙的露齐娅,像幽灵似的向黑暗深处走去。虐待与被虐待或许就是人类的常态,其间也有快感,虽然伴随着痛苦,却没有对与不对、该与不该的问题。人类互相残杀和奴役,在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眼里似乎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公民社会所达到的高度并不是人人所欲的,大多数人渴望的是混乱和毫无节制的生活,因为他们被低劣的幻想所控制。公民社会的秩序和尊卑都是建立在混乱的基础上的,一旦条件有变,人们的邪恶欲望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跑出来,战争只不过是敌我双方找个借口打破脆弱常规以事发泄。它是人类缺陷的产物,一直伴随着人类,作家唯一坚持的是不能虐待动物。
火车被赫尔马炸毁了,德国法西斯正在节节败退,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小说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乐观。作家通过小说似乎要告诉我们,人类有极其低劣的一面,甚至渴望被奴役,做到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尊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认识自己,尤其是认识缺陷,再设法改进,养成良好的生活和思维习惯,这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内省的过程。小说主人公赫尔马渴望通过证明强大的性能力来获得尊严,这不过是极端可怜和自卑的表现,赫尔马自身修养的贫乏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他炸火车牺牲的伟大。现代人普遍听信现代伊壁鸠鲁式的哲学家的教诲,追求欲望的最大快感,毫无节制可言,还把这种快感严格限制在肉体所能及的范围内。当肉体的生活更好还是精神的生活更好的问题早已失去了意义的时候,等待人的还能是怎样的处境?毫无节制的肉体欲望和色情幻想,会把人类的爱情也夺去。如果人类还是眼下这个样子,会不会永远远离幸福?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还有动物能让你如此心痛。
姜文《邪不压正》里彭于晏在许晴臀部盖章的借鉴来源。摄影,构图,空间,外景,一切都是极美的,像20岁的伊特卡·泽莱诺霍尔斯卡一样迷人;寂寞小站,百无聊赖的男女,铁道伸向远方,鸽子满天飞,调情的调度员,情窦初开的电报员,丰腴热情的售票员,为ED烦恼的见习生,在一声巨响中获得了生命的和谐。伊特卡·泽莱诺霍尔斯卡实在美,只是这部居然不是女主,也不和男主恋爱了。
9.0/10 分。2018.08.02,第一次看,蓝光。1968年,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上一次看捷克电影,还是《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笑抽筋了。。。一个不关心自己的小弟弟的少年,肯定不是一个好少年。。。
本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来包装捷克民族抵抗纳粹侵略的故事,米洛的成长伴随着他的英勇牺牲而得到承认
简洁有力的画面,幽默的性暗示,导演与时代守旧思想的一场捉迷藏的抗争游戏。
捷克新浪潮代表作。赫拉巴尔原作。二战期间英勇的列车员。性与政治。男主人公被女共产党员治愈早泄的同时也寻找到了主体的位置,成功地成长为英雄。槽点很多。片头讲述家族史一段很亮。
伊利·曼佐代表作,196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改编自赫拉巴尔同名小说,将苦痛憋闷的战时往事以轻柔戏谑的笔触铺展出来,极富黑色幽默,同时解构关于抵抗战争的英雄神话:一个在妓院里割双腕的苦闷处男,在完成性事的成人礼后,终于义无反顾地为国捐躯。2.影片始终将性与民族/战争相并置,一如那一方方车站印章,既敲在德军作战地图上,又悉数盖在女车站员的身体上,还有照相馆里男女在飞机上接吻的摆拍,一夜云雨未果后,次日的照相馆即被猝然炸成废墟。3.两人将吻未至时,女列车员被开动的火车带走,这一喜剧式的片头却呼应着悲伤的收尾——米罗与火车一同离去,同归于尽。4.德方对“印章事件”的定性:侮辱和贬低了德语,面对笑逐颜开的女孩,米罗欲言又止地转身离开,一去不回。在爆炸后的漫天尘埃里,一切都显得如此荒诞而残酷。(8.5/10)
身残志坚,即便不举,但是有着一颗成为男人的心,一份热忱,带来一份真男人的惊人之举。当弟弟不举,就让自己的灵魂高高举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捷克影史十五佳NO.14
伊利曼佐28岁可以拍出这样的电影,所以有些人是天才你必须要承认。那个说着“我不关心希特勒只关心自己的小鸡鸡”的男孩最终却做了最不可思议的举动,所以那些叫的最响的或许是最没用的。
不举少年的惊人之举。
这欲望太有诗意了,Václav Neckár真的是一脸纯真到了极致。
伊利曼佐+赫拉巴尔的天才组合初现人间!话说当年导演才28岁 处女作就灵动如斯。。用那么多貌似不经意的铺垫造就震撼一刻 也给观众留下深深的思考 另外 关于捷克 这部电影不可不看——身处四战之地的捷克人 如何的戏谑乐天幽默却又暗含不屈 从此则已可见一斑
渐入佳境,看下来越来越带感的电影。一群欢型的人,各自执着的稀奇古怪的行为,在这个小小的火车站,战争不是阴影,管束不是束缚,如此欢乐又自由自在。
15/10/2006 2:45pm HKFA
二战后成长起来一代人的苦忧参半的故事,捷克民族的幽默与电影新浪潮的一次碰撞火花。
开头中段都很棒特别是家族历史的介绍颇为有趣。但结尾的人物行为动机表象化了些,还是家仇国恨那一套。特别是美女交通员的一幕稍嫌突兀且时机不对,这样安排个人身体的线和炸火车的线链接得就没什么太大意义了。
越看越有意思 带感的电影
值得一看。两次大的剧情起伏居然是发现早泄+治好早泄,结尾是这人把火车炸了,自己也死了。片中养鸽子的人+把德国印章印在自己女友屁股上的人太捷克了,篇末德国人说了一句:“你们捷克人就是爱傻笑”。
Milos说: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在乎自己的鸡鸡。这很难不让人想到卡夫卡在1914年8月2日所写得日记:“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 -bigteeth
风格与《失翼灵雀》有显著不同,也与明显有着现代主义倾向的原著不同,本片采用正常的时间顺叙,以古典写实的风格,通过叙述青年车站员的萎靡、成长与最后的抗争,似乎想要隐喻在德国淫威下捷克的民族风貌的变化,有着呈现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的普适价值。不可否认片中那些独特的片段偶有出人意料的表意效果,但整体来看,电影本身沉默而木讷,冗余而僵硬,原著中自由叙述的魔力与各个人物复杂的灵气消失不见,反而过于沉闷而苍白,情节间的巧妙联系与水到渠成的主题表达也显得刻意而割裂了。从来不是说电影应该遵循原著(恰恰是需要较为彻底的改动),而是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来对原有文本进行影像重构,进而产生新的意义,在这个层面上,本片显然是幼稚而失败的
本片荣获196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