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I want to live
Personal Rating: 9.0
似乎阿莫的片子,我就得给高分。。
因为每看完一部,就会被感动一次。
这次的题材是纯异性恋之间的感情。
没有Gay也没有变性人,只是毒品仍旧充斥在其中。
阿莫的每部电影其实都在表达
西班牙社会状况、风土人情、民族艺术等等,从未停止过。
会让你在潛移默化的过程中,了解他的国家和喜好。
关于男主角,Antonio Banderas,有人硬说他英俊。
但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没觉得,除了觉得他身材不错之外。
随着剧情的发展,他被打得遍體鱗傷时,我突然觉得他真的很英俊,眼神令人困惑。。
难道我也正如剧中的男主角一样有着虐恋的傾向?哈哈。。
后来才知道,原来墨西哥往事也是他演的。不经提醒,是完全想不起来的。
关于女主角,看到她在浴缸洗澡时,我完全不可抑制的笑崩溃了。。
是这个女人太可爱了,还是阿莫多瓦太可爱了??
实在是令人无语的对人类欲望的調侃。实在是高!
关于剧情,看名字就知道了,有关虐待和被虐。在这样的关系下,我想,如果施虐的一方相貌够好,内心更真诚,绝对有大把的人想被虐。
我觉得每个人内心都有着对这种感情的向往,或多或少。是否会实现,真的只是对象的问题。或者有没有那样的机会。
欲望,实在是奇怪的东西。想到剧中的那个老导演。明明是充满欲望的,却没有正常的途径得以排解。演变的结果的必然是变态的行为。
而瑞奇和玛利亚无疑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是可以被预计的。
结尾处,他们和玛利亚的姐姐三人同车,唱着欢快的时,有谁能说这不是最美妙的时刻?
2 ) 善良的人们--在唱歌。
1
我是里奇。
我在孤儿院长大,长大之后又莫名其妙地被送到精神病院。其实我真的不是精神病病,我只是偶尔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精神病院里的女院长喜欢我,临走时她给了我5万块钱,作为这些年来我和她寻欢作乐的报酬。
我有三个人生目标:有一份工作,娶一个妻子,组建一个家庭。一次意外的相遇,是我爱上了色情片的女主角玛丽娜。我认定她就是和我共同组建幸福家庭的妻子。所以,我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决定:我要绑架她。
还是得说:我不是精神病,我很正常。虽然我绑架了她,虽然我偶尔会偷东西,偶尔会和别人打架,但是,我很善良。
2
我是玛丽娜。
我是个专门演色情电影的女演员。一次意外,我在我的家里被一个疯子绑架了,他口口声声说爱我,要娶我做妻子。他是个疯子,是个精神病,脑子里总会冒出奇怪的想法。他怕我逃跑,所以整天用绳子捆着我,绑着我。
我有牙疼的病,需要很多钱去买海洛因来止疼。但是他很穷,总共的资产只有5万块钱,所以他为了我去偷钱,去骗人,经常满身是伤地回来。
他告诉了我他惨淡的身世,还有他的三个简单的人生目标。我忽然觉得他很像个小孩子,也很需要去爱。我想我是疯了,因为我居然爱上了一个疯子。
虽然吸毒,虽然我拍了很多色情电影,但是,我很善良。
3
我是阿莫多瓦。
我是个热爱电影事业的西班牙导演,我经常自己写剧本,并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它们拍成电影。我喜欢用艳丽的色彩冲击着人们的视觉,钟情于那种狂野多情式的拉丁风情。我沉迷那种离奇的故事情节,它们可以不符合道德伦理,可以以病态的人格大胆出位。疯狂的爱,变态的爱,猥琐的爱,都会是我镜头要对准的对象。但是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用我的电影,来拯救人们的内心世界。
我给《捆着我,绑着我》安排了一个就像童话故事般十分圆满的结局:里奇和玛丽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实质上这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出现的大团圆,但是我一定要让这种奇迹发生,我的目的是要告诉人们: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还有希望!
地球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球体,我的电影也需要一个完美而又振奋人心的结局。我要用我的电影给这个世界带来希望,我要让我的观众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光明。
所以,正如你所感受到的,我很善良。
4
我是小阳。
虽然目前的我是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待业青年,但是,我还算善良。
无聊的时候我会以看电影的方式来消磨光阴,根据光影画面的变化缩放自己的瞳孔,随着剧情的走向扭转着自己的定向思维。
我依然在等待,等待我的学业有成,等待我的前程似锦,等待我的梦想成真。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已经是时候去奋斗了呢?
或许我还没开始年轻就已经老了,或许我还没学会开车就已经承受不了速度了。
仰望蓝天的时候我通常不快乐,通常我快乐的时候却很少仰望蓝天。
3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浅析电影《捆着我,绑着我》结局设定
作为一部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为主题的爱情电影,无论是《禁室培欲》、《盒装美人》抑或是《午夜守门人》等,其结局走向大多数是呈悲剧性的。而《捆着我,绑着我》无疑是这类电影中的特殊:以爱情喜剧的方式向观众诉说“病态”的故事。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这种极端方式来获得爱情,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足够幸运得可以帅到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的程度。其次,你还得满足一切狼狗型男友的特征,即霸道、专一、纯情等,外加优秀的x能力。当然,还有“为爱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一必备的“高尚情操”。
所以为着自己的身心健康和贯彻落实“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宗旨理念,有这种想法的普通人最好还是放弃为妙。
说回正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女主角Marina的设定:生活混乱、欲求不满,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在爱情中已遍体鳞伤但内心深处却仍渴望被爱的人。所以当男主角Ricky对她说“我今年二十三岁,有五万比塞塔,在这世上我孤身一人。我愿意做你的好丈夫,你孩子的好父亲”时,即使她此刻还没有爱上眼前的这个人,甚至对他的绑架有着深深的害怕与厌恶,但还是为这份真挚微愣了几秒;在Ricky对她说“我承诺我会回来然后保护你”时,她几近愤恨地回答“很多人对我做了这样的承诺”,并向其扔东西泄愤。
而Ricky呢?他人生的意义都是围绕着Marina存在的。因为遇见了Marina,并对她许下承诺,为了离开精神病院去兑现承诺而让自己成为可以融入社会的正常人。这其中就已包含了两条重要信息:一、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会做出“绑架”这种极端行为;二、Marina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甚至可以为了她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毫无疑问,Ricky对Marina的爱是热烈的,而这样的爱也是Marina所缺乏并渴望着的。尽管Ricky选择以绑架来拉近自己与Marina的距离,但在相处过程中,他无时不刻不考虑到Marina的感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她尊重、满足她的要求,甚至因不忍见Marina承受牙疼的痛苦,铤而走险地去打劫。这样疯狂、痴情、专一、浓烈且不计自身利益的爱正好弥补了Marina对爱的渴求。
可以说,Ricky与Marina是一种双向救赎的关系——彼此的出现,恰巧正是拯救自己混乱生活的那一缕光。
是的,Ricky在他人眼里是不正常的精神病人,可Marina又好到哪里去呢?她同样也是个有着k药恶习的“大烂人”、是个以拍色情片为生而且还得时刻提防着导演x骚扰的女星。一方的出现恰好弥补了另一方所有的缺漏,看似不合理的喜剧结局,细究起来却是命中注定般的完美爱情。相较于一般爱情片中充斥着的种种意外与“误会”、“争吵”式的插曲,它对爱情的描写反而更为纯粹。
因此Ricky与Marina童话式的结局尽管让人不可置信,但阿莫多瓦在对男女主角的刻画与这段爱情的展现中早已具备了大团圆所需的所有要素。似乎是意料之外,实则是情理之中。
PS:谢谢导演,Ricky一点也不小
4 ) ——
他的色彩永远那么摄人心魄,紧裹身体的橙色连衣裙让人觉得无限舒展,柔软的,芬芳的肉体的感觉,色情褪去,剩下的只是温情。
当一个男人为女人而疯狂的时候,女人也会为之疯狂,多么动人的爱情,所有的女生都会向往。就像岩井俊二的《爱的捆绑》,就像北野武的《玩偶》,爱到极致会有一种互相占有的欲望,捆着她/他,绑着他/她,永远都不要分开。
绳子的意象好像一种爱的图腾,然而岩井俊二和北野武都是悲的,唯有结束生命来得以解脱,只有阿莫多瓦才能拍得这样明艳动人,让人欣喜满足的同时,忍不住眼眶湿润。
5 ) 哥白尼式爱情以及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我要说的是部电影.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捆着我,绑着我》。
从三岁起里奇就成了孤儿,他曾经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中呆过。当二十三岁从精神病里放出来,他只有三个愿望:找一个妻子,组成一个家庭,以及有一份工作——过普通人的生活。尽管尚不成熟,他知道对他来说,一份普通的生活是一种奢侈,必须经由努力去获得。里奇爱上了色情片中的女明星玛丽安,于是绑架了她。他在绑架了玛丽安后马上告诉她,“我绑架你是为了让你有机会了解我,因为我敢肯定你会爱上我,正如我已爱上了你。”看着面前这个震惊得目瞪口呆的女人,里奇继续讲述他的人生大计:“我今年二十三岁,有五万比塞塔(西班牙货币单位),在这世上我孤身一人。我愿意作你的好丈夫,你孩子的好父亲。”
最后的结果是,玛利安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老瓦的电影中,永远都只有个主角,那就是女人。
这部电影中,他开始稍微的偏离了一点,偏向了爱情。但是他切入的角度,实在是石破天惊,这样的爱情,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让人目瞪口呆的。
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必须保持自己头脑清醒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到彻底改变那种脑子里固有的观念,要来个720度大转弯。
这个让想起哥白尼。
众所周知,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把整个中世纪闹得鸡飞狗跳,不仅差点让所有的人脑袋当场当机,而且一时间让宗教裁判所的广场硝烟弥漫焦臭难闻。其实,在古希腊时期,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就已经提出过日心学说,不过那时候大家平等的很,不存在提出学说后被送上火刑柱的命运,阿利斯塔克这老头提出这个学说时候,大家都在忙着讨论本体论的事情,没有人注意这么个破问题,所以他只能对着自己的影子整天喃喃自语:“小阿呀,你倒真了不得,发现了个在这么美妙的学说。”。然后,他就死了,并且把这个学说带到了自己的棺材里。
哥白尼重新把这个学说挖掘出来的时候(我可没有说他跑去盗小阿的墓),他自己也知道这东西会带给他巨大的麻烦,毕竟他发表就意味着自己和宗教裁判所以及亚里士多德对着干,这可是一件吃里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他最后还是干了一票,而且干得很聪明(这家伙这边死了那边就把书发表,气得教会的一帮人顾着一帮人到处问墓地)。
日心体系的提出,是具有革命意义的。我说的革命意义不仅仅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自然科学上的巨大成果。我想说的是对当时人的思想的影响上。
哥白尼请他的读者想象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之外,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宇宙。他的理论要求有能力从一个完全新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类:人,作为主体,必须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出来看待宇宙、看待自己,这种反思性的视角疏离和视角逆转被成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用这个革命来以新的方式阐释人类认知。对其他一些人来说,这被看作是针对那种对人类的理性过分乐观信念和人在宇宙中独一无二地位的实事求是的批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很多人都像普罗泰哥拉那个老头一样,站在高地上吊着嗓子喊:人是万物的尺度!),从前人类是从一个位各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现在他必须放弃这种虚假的自我拔高,而把自己看作知识一颗宇宙的尘埃,后来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人类理性的这种虚荣信念终于被降低到它真正的价值。
阿莫多瓦很有技巧性的继承了哥白尼的传统。
他没有像一般电影那样选择英雄美人、一见钟情这些甜蜜蜜的老套路来表达他对爱情的感悟和理解。如果他那么像小学生做家庭作业一样乖乖地按照一般的套路来,他就不叫阿莫多瓦了。和布努艾尔一样,他是那种不让你看电影看得嘴歪眼斜绝对不罢休的主,他的最大目标就是让你在看到第一个镜头时脑袋就嗡的一声(我一个同学形容的好:一屋脑袋大如斗),在后来就是口吐白沫。
这种SM式的爱情变奏曲,不仅硬生生得扭曲了人们头脑中对爱情的理解,那种循规蹈矩的理解,更硬生生地强奸了人的思维方式。所以我可以想象在看到观众目瞪口呆的样子的时候,这个发福的西班牙闷骚导演,会多么快活。
这个社会,我们太多人多习惯了习惯了。
这可不是绕口令,而是事实。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哥白尼是伟大的(虽然他做事情的方式不是太爷们),小阿也是伟大的。
很多事情,我们以为就是那个样子的事情,其实它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
也就是说,有可能你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却是最混帐的事情。
小阿有次说,他这辈子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对别人说:哦,不!
他是回答一个记者的时候这么说的,那记者也可爱得要命,睁大眼睛道:哪要是有漂亮女人对你解下裙子,你也会这么说?
小阿就回答:不会存在这种情况。
记者问为什么。
小阿说:一般情况下,都是她们喊我喊的那句话。
这就是我喜欢的导演。
与此同时,我还想到了斯德哥尔莫症候群。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意图抢劫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这两名可能的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
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据说,当中一名遭挟持的女性,后来与之前绑架她的一名绑匪,在他服刑期间与他订婚。
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
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范围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争囚犯、乃至于娼妓、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
这项调查的结论是,如果符合某些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首先,受俘者必须真正感受到绑匪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其次,在遭挟持的过程中,被绑的人必须辨认出绑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举动。
第三,除了绑匪的看法之外,受俘者必须与所有其它观点隔离;
最后,受俘者必须相信逃离是不可能的事。
专家认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这种心理转变,可发生在三到四天时间,但必须强调的是,身历这种症候群的人并不是疯了,而是他们正在为保住生命而战。这种症候群代表受俘者藉由讨好绑匪,以确保自己的一种策略。
受掳者尽最大的努力不去激怒或挑衅绑匪;而受俘者这样做的时候,也渐渐失去自我意识,直到完全接受掳人者的观点。假如受俘者现在用掳人者的眼光来看世界,他们就不再渴望自由,结果是当救援到来时,受害人可能会抗拒营救。
我的意思不是说玛利安最后喜欢上愣头愣脑的里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样会有人拍我板砖的。我的意思是说,从技术角度来讲,女主角爱上男主角,是合情合理的(注意用词)。
得出这个结论以后,我觉得自己的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接着就蠢蠢欲动。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看见哪个女生顺眼就捆肩头绑二臂的把人家绑架了,然后一段时间相处就水到渠成了。毕竟你丫不是人家里奇,那女生也不是玛利安。即使一时你成功了,也不保证以后鸡飞蛋打那个时候她在告你绑架,你可就吃不了抬着走了。
我的意思是说,无论咱们做什么事情,有应该有点自己的特色吧。罗素说的那句被人引用烂了的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也是蛮有道理的。
6 ) 我的收看簿:《捆着我,绑着我》
这个应当是虐恋片里面比较经典的一部吧,看了一下,同日本的《禁室培欲》系列比起来,要更能令人接受一些,因为剧情合理,并且符合人物的性格和遭遇,而不是单纯的那种斯德哥尔摩症候发作。对于男女主角来说,对方都起到了净化自己心灵的作用,女主角在男主角身上发现了自己未曾遇到过的纯净和安全感,罹患精神病的男主角也被女主角的美丽所拯救,愿意走上正常人的生活。从这个角度上讲,影片中的捆绑只是一种沟通的象征,并不存在伤害与被伤害的关系,而最终打动女主角的,也并非日本虐恋片中的那样的对虐恋的习惯与依赖,而是确确实实的爱情。电影的结尾稍微有一点理想化,因为我总觉得,要让双方和女主角的那位姐姐彻底打开心结,应该还需要一些内容的。
7 ) 彻头彻尾的意淫片,鄙视
看到豆瓣评分如此高,下载了看了,从开头就觉得有点无厘头了,越看越晕啊,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呢,剧情又拖沓。女主角莫名其妙的爱上男主角,更是不知所云,哪里有这么容易就爱上一个人的啊。难道就因为男主角帅,会做爱吗?这也太牵强了吧。估计这部片也就是看了给人意淫的,希望自己一事无成,什么都不会,也能得到美女的垂青。这在现实中可能吗?大家扪心自问吗。
这根本就是灰姑娘故事的倒装版,和游龙戏凤之类的烂片差不多,都是一个平凡的人就是因为平凡老实,而莫名其妙的得到爱情,幸福,关键的还有财富。这也算是经久不变的意淫题材,万变不离其宗,看了就让人觉得恶心。《诗经》中的“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算是这种题材的始祖。
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获得了永久的自由。放弃那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吧。
阿尔莫多瓦这手"把奇情怪恋拍出家长里短的感觉"的本事真是一绝,热情又不突兀,换个人来拍保不齐就得弄点惊天动地你死我活的烂俗段子;话说回来这斯德哥尔摩群侯症主要还得看绑架者是谁,要是我去那就......
斯德哥尔摩爱情小段子,主要是班德拉斯长的好看,换一个卡西莫多试试
给演员演技打三星!至于内容我不喜欢~
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出发,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被动地位在这部影片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但自由也意味着孤独""我只是想帮你消音""养老金""人生地铁路线图",片尾公路唱的歌,又见Stockholm Syndrome,安叔的傻小子愣头青年代。如常,阿莫多瓦镜头下的女人总是性情中人,妖艳强悍豪放野如烈酒却又母性绝伦。氛围单纯宽容,诙谐掺加小治愈,忍俊不禁同时被默默击中
安东尼奥那对纯情的眸子啊。那个眼睫毛的阴影啊。那个凶相毕露的小表情啊。
疯狂变态的爱情,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D+/ 不大行,有点过度概念化了。阿莫多瓦的情欲似乎更适合在多人间流转形成一种相互辉映碰撞的效果。在两个人之间虽然能捕捉到撕裂性的心理角力片段,但是整体上很容易显得缺乏铺垫甚至强扭。《斗牛士》的后1/3就已经有了点类似的问题,这部则从中段就逐渐显露,女主的表演说服力明显不及班德拉斯。另一方面的问题则是当代爱情神话的不成立。阿莫多瓦的电影世界本身就很大程度地超离于当代世界。在这样一个本就十分开放且无拘束的语境下,要隔离出一个“精神病人”的爱情故事,难免有生造之嫌。因而结尾要去寻回一个被毁灭的原乡也显得十分刻意。简言之,阿莫多瓦拍的本来就是边缘性的“精神病人”,何必特地提取一个“精神病人”?
这是一部从女性主义出发的影片,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被动地位在这部影片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香艳奇诡的虐恋故事,阿莫多瓦恨不得将五颜六色的油彩泼满整个屏幕。年轻时的班德拉斯真是小狼狗啊,那种暴烈痴情比任何绳索都有效,快来捆着我绑着我~!
并要像“他爱她一样爱他”。
阿莫多瓦。除了他,我想再也没有人会说,我的生命终点站是你!这种纯粹和偏执,可不仅仅是瞬间爱好。
……不知道该怎么说
假爱之名浪漫地讲述女性在社会中无奈的被动身份,被爱、被困、被解救,“自由意味着孤独”这种瞎话也只有精神病院院长说得出口。班德拉斯性感爆炸,拜托来绑我啊!!
1.捆绑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阿布里尔与班德拉斯这对美女俊男组合的表演使人信服。2.阿莫多瓦浓烈的火红与高饱和的蓝绿黄,精神病院画与实景的平滑叠化,人生地铁路线图。3."有时候爱情片与恐怖片不好区分",一如[天外魔花]海报与电视中的[活死人之夜]。4.互相试探的装睡。5.浴缸潜水机自慰。(8.5/10)
片中所有的段落都是点到为止,干净利落不拖沓,结尾的happy ending似乎是太过于理想化,但这也正是在告诉人们,这是部电影。
典型斯德哥尔摩症的爱情,其实我是无法理解的,大概班德拉斯颜值占了很大因素?
关键不在于绑架你的人多爱你,关键在于绑你的人长得有多帅。
要说玛利亚为什么会爱上他,有短评归结于里奇的颜值,也有人以斯德哥尔摩作为总结,实际上我以为,真正转折点的发生是在对受伤段落的处理,类似于苦肉计,激发了她的母性关怀,作为粗人的绑架者没想到“意外的受伤”反而因祸得福,最终得到了玛利亚的爱。但这确实是很实际的一种处理,也是他得爱的主因
这离经叛道的爱情 强烈又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