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改编自一部儿童小说,作者并未去过缅甸,原本想将写在中国,但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乐器做为联结,故在了缅甸。1940年代日军据占东南亚四年之久,在1945因战事太长补给不足日军层层溃退死伤遍野。本片便是一日军小分队在缅甸撤离的故事。
电影用音乐串起了整部故事线:男主和他的头儿均酷爱音乐并深谙对方情感,他们用歌唱表达远征对家乡的思念, 男主亦因学识缅甸的竖琴音乐与当地村民相识相惜,男主亦因英军对战士的葬诗乐魂动顿悟生死;战争是一场永远让平民无觉参与并深受其害的活动,入伍的日本音乐学生不知,心只有佛和农作的缅甸山民不知,送生的英国唱诗人不知,不知任何理由将不同地的人汇集一地互相残杀,而在这一部电影中,因为佛,因为音乐,因为鸟儿,才有了共通的情感。
何等优秀的一部以物喻情的电影。
“我不能丢下躺在缅甸山丘和河流的同胞们……为什么世界要遭受这么多痛苦?为什么会是不可言状的痛苦?——”如果是缅甸的电影,我会打满分,只是它是日本的电影,它什么都不算。他们在战后10年以后拍出的电影,读得出的只有对自己的伤害。
在大情感上,最优秀的反战电影还是《西线无战事》——“是德国的山在生法国平原的气?”
从小情感而言,如是我,亦会如男主一样的选择,留下来陪伴我的国民,我的战友,陪伴他们孤独零散的躯体;时时颂起灵音,让他们的灵魂以为有依。
今村昌平,1956。
20230330
侵略者把自己拍得天真可爱、无辜纯良,和本土居民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当地婆婆还特意学会大阪腔逗日本观众开心,弹弹竖琴轻易抹平血海深仇,这种时候只要唱歌就好啦!歌舞片里没有人会开枪!日本人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对优雅的英国人深深鞠躬,眼睛瞪得老大,表情动作语气都夸张得像一群喜剧演员。
虽然英国人很大度很好心,允许日本军派人去游说十来个基本没战斗力的残兵,可惜水岛大师没有头脑和口才,孤身潜入残党据点也没能扭转乾坤。(fun fact,只要在战场上被认出穿着日本人装束,就不会被日军攻击)但失败并不意外,因为日本军人的秉性就是如此勇敢而刚毅,所有个体都坚信如果每个日本人都不投降,日本就不会失败,天皇投降也没用!(以为大师会拿竖琴说服对方,结果没给他那个机会真的可惜,毕竟音乐连民族仇恨都能消解,这点小事应该不成问题,还是英国人给的时间太短了)投降要被带去战俘营?缅甸人会不会屠杀我们啊事实证明不会,因为不是所有民族都像你们日本人一样捏❤️
水岛大师被僧人好心治疗之后偷走僧袍跑路,以假僧人身份方便地吃到当地人施舍的饭菜不用讲一句谢谢就帅气决绝地离开。我佛慈悲,有饭同享都是应该的。主角旅游团参战以来大概从没杀过人也从没见过死伤,以至于大师见到乌鸦啄食日本军残骸时目不忍视、掩面落泪。他自作主张拿走战死士兵随身携带的照片遗物,把亡魂捏在手心、混进英国人的骨灰。缅甸的土地是红色的,岩石也是红色的,但不是被在侵略战争中死去的缅甸人染红的,是被遭到残忍杀害的日本军人的血染红的。(本片拍摄过程中没有任何缅甸人受到伤害.jpg)
为什么人类要承受这样的痛苦?啊,这灰暗的世界没有大和这个慈悲为怀的民族可怎么办?
(电影节第一部就看这个b片子真的太冤种了,单纯为此我也永远无法原谅日本人。看完第二天失笑+反胃的感觉犹存
优秀影片所散发出的感染力、带来的震撼,直指人心。本片最成功之处,是还原了战争中,士兵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
数年前看过的影片,机缘巧合之下又重新拾起来,并有幸读到了剧本。
只能说,优秀影片所散发出的感染力、带来的震撼,直指人心。市川昆实在厉害,在二战结束10年之后就能交出这样的作品。
当然,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一部由侵略国拍摄的、反思战争的影片会有这般的力度?
本片最成功之处,是还原了战争中,士兵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当士兵只是战争的机器、圣战的工具,“人”的属性在反复的宣教下被剥夺,在“非人”的状态下,只需要一往无前地作战、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随时为了国家献出生命即可,并不需要拥有个人的情感、可思想的头脑。可一旦回归到“人”的层面,便不可避免地会被音乐所打动、对家乡亲人表现出强烈地思念,并对生命的消逝感到深深的痛苦,会不由自主去考虑:自己究竟为什么会陷入当下的境地?自己作为一个人,活着或者死去,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作出这些思考,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或者教育,上等兵水岛在与缅甸老僧的接触中、在目睹了无数同袍的尸骸,并且看到英国护士为死去的日本兵唱赞美诗后,自然就萌生了这样的念头。
水岛内心剧烈的痛苦通过影片的配乐、镜头和画面,从银幕中扑面而来,进而传达和影响到作为观看者的受众。能够接受到这样的情感,正因为此时同作为“人”,观众与主人主拥有共通的人性。而源于人类灵魂深处的伤痛和悲哀,并不分时代和国界。
不得不说,这正是出色的文艺作品带来的力量。也恰恰是国内一些影片所缺乏的。毕竟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高低,没有对错。一部拙劣的抗日作品,并不会因为其立场的正确,就获得额外的加分。
《缅甸的竖琴》当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提名,表明日本电影人对战争的反思在当时能够被国际社会认可。虽然它并没有达到很多中国人所要求的那样——提供对侵略的忏悔。
但是市川昆的确反思了战争。他用人类本性中的纯真、情谊甚至悲伤、痛苦,加上佛性的慈悲与光辉,来对抗“非人”的战争。
相对于欧美反战影片中经常出现的、理性色彩浓郁的人道主义观念(美国士兵有时会因为激烈的价值观冲突而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参见老美拍的众多越战影片),生活在东亚的人们更熟悉的是佛相的庄严、对土地的敬畏和对家乡的眷恋,这是东亚文化土壤中与生俱来的柔软情感和最熟悉的生活日常。很显然市川昆抓住了这一点。
东亚的四时风物惯于孕育出恭顺而服从的人民,个体的存在在宏大的家国叙事面前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当皇帝万岁、国家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个人与之相对抗的一切努力都像是螳臂挡车。这就是水岛在劝降三角山残部时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作为人,士兵们在得知国家已经战败后,内心萌发了求生的欲望,但另一方面,身为皇帝的臣民,谁也不愿意背负“有负于国家”这样沉重的罪名。
“我不想毫无意义地丢掉性命。”“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又能怎样?要活下去,要忍耐,要劳动。今后为了国家…………”水岛的反驳仍然以国家利益作为背书,不敢把个人的生死拿出来讨论。就算这样,他的劝解依然在一片“为国捐躯”、“绝不苟且偷生”的豪言壮语中变得十分无力。
这是水岛痛苦的起源。他亲眼目睹了拒降的小队全员战死。并没有什么殊死的抵抗和英勇的效忠,只是在英军的大炮下瞬间灰飞烟灭,毫无招架之力。强大的国家体系对于个人生命的碾压彻底而无情。
日本人喜欢用一个汉语词汇:“玉碎”。在奔赴姆东的路上,一次次面对已经化为骷髅的无定河边骨,水岛不得不开始思考:如玉一般的生命已经碎了一地,但是,意义何在?杀死他们的,究竟是具体可见的英国人的枪炮,还是抽象不可见的“爱国”号召?由国家主义提供的关于武士、圣战、勋章、献身的讴歌,在残酷的死亡面前,完全不足以平衡水岛内心的苦痛,也无法安抚他饱受折磨的灵魂。
这样的困境在他目睹战地医院的英国护士为无名日本兵高唱赞美诗之后,得到了突破。如果说水岛之前是假扮僧侣,骗取吃喝供奉,那么现在,他在心灵上完成了对佛的皈依,在宗教的神性中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
用超越国界、民族的、更为宏大广博的宗教光辉,来比对披着高尚外衣,却饱含残忍冷漠的国家话语,是市川昆找到的反战武器。井上小队与水岛在卧佛内外合唱起《荒城之月》的一幕,不由让人感到,这份思乡之情、战友之谊是从佛的内心中发出的召唤,瞬间让国家、皇帝构建起神坛变得渺小,继而坍塌。
《缅甸的竖琴》改编自作家竹山道雄在战后第二年创作的同名儿童文学。原作者本人从未到过缅甸,故事的地点原来设想放在中国内地的某个农村,可惜因为找不到中日两国共通的歌曲,才改成了印支腹地的缅甸。由此,我们不能指望找到与片中故事相对应的史实,影片对于缅甸人民的描绘,也停留在落后却纯朴、善良又未开化的殖民地想像。
不可否认,这个架空的故事充满了美化和粉饰,片中的缅甸人对于这场莫名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战争基本无感,仿佛日本兵只是到此一游。另一方面,井上小队对英国军队也是异常俯首帖耳,丝毫没有抗争,也没有任何仇恨,对自身在战俘营里的待遇满怀感激,更因为英国人无限的博爱精神而对死亡有了新的感悟。不由得让人怀疑这种和谐美好的相处,其实是脱离现实的一厢情愿。
但是,本片胜在情感的真实。一个普通士兵对于生命意义、个体责任、自我救赎的探寻和纠结,一个作为人的灵魂的苏醒,并由此而产生的挣扎和感受到的痛苦,借助音乐和宗教的这两个途径产生了动人的力量,引发观众情感上巨大的共鸣。
这是艺术的胜利。
另一个可以与之比肩的典型例子是高畑勋的《萤火虫之墓》。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由战争发起者、非正义一方带来的影视作品可以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答案恐怕在于市川、高畑这些日本电影人在艺术中找到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这同时也再次提醒我们:文艺作品不是政治口号,只提供声嘶力竭的控诉和一望而知的对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充分地、对于人的尊重和刻画,仅仅只有加害人、受害人这样表面而抽象的概念,那么一切表达都将流于扁平、苍白、空洞甚至是可笑。
其实华语电影中并不缺乏优质的抗战影片,刚刚重映的张艺谋的《红高粱》即是其中之一。籍由莫言的文本所提供的蓬勃的生命力是如此灿烂而耀眼,让影片散发出夺目的光辉,成为华语电影中的一颗明珠。但可惜,这种力量在老谋子此后的作品中再未重现。
战争带来的灾难能够毁灭人的一切,包括肉体以及心灵,这一点对于战争的双方、平民抑或士兵同样如是。历史固然由胜者所写,可事实上,战争之中不可能有真正的赢家。但通常,胜利带来狂热让获胜的一方不容易感受到其残酷。所以,战败这件事,是不是迫使或促使日本人(包括电影人)充分认清了这个事实,还值得讨论。但至少,回归到“人”,然后书写并且提供关于战争的痛苦记忆,无论是来自哪一方,都有其意义。
于2018.10.23
有时候感到日本鬼子真的很傻,但同时又不得不感叹日本大师级的导演不少啊,哎~~
经典反战片。因为曾在实皆山上看到供奉日军亡灵的佛塔,心中的体会似乎更深刻一些。缅甸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殇,战死的18万士兵中,竟有半数以上是被我英勇的远征军击毙。但无论是日本还是英国,都没有放弃找寻阵亡同胞遗骸以及建立墓园的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曼德勒山上看到远征军的佛塔或墓园。
7/10。自然主义的用光+哀伤动人的旋谱与无人问津的尸骨残骸形成悲怆又温和关怀人道的影像诗,英军包围时所有人齐唱的那组镜头美极了,水岛站在铁丝网外向战友们引琴告别的构图甚精湛。有几个片段给人印像真的很深,可以称之为震撼。不过说这片反战的,要么是日本人,要么就是自身觉悟意识不够高。。。
一个战士到佛子的转变,因感受到苦而发愿,生死由天,尽形寿行愿。人总要知道自己为何而来,当你弄清之后便不会再对现在和未来感到迷茫,该做的做了,该走时也就知道往哪里去了。
“缅甸的土壤是红色的,岩石也是红色的”,开篇一句不明所以的话在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结尾得到了启示录般的升华。前半个小时就用诗意把一般反战片能讲的东西都讲完了,于是接下来就进入了超越国家和民族的人道主义环节。泪点俯拾皆是……感人至深。另外三国连太郎的确参战了,所以表演太赞。
本片是基于日本兵的视角展开的,加大了对同胞的同情和佛祖般的神圣意志,但相反的那些战争的惨痛,对当地人的摧残,甚至是以当地人的视角全都被忽略了,导致影片最终只能成为日本本土观众很有共鸣的作品。
大段的抒情;市川昆的人文关怀;符号化的人物:肩头站立鹦鹉、手拿竖琴的僧侣,坚守不退的日本兵,死无葬身之地的尸首,头顶竹篮的善良老婆婆,白白嫩嫩的理智的作为电影引线的上尉。电影风格与同时代的黑泽明、小林正树截然不同,看起来更像是叙事抒情电影,以群体为衬托,细描个人,表现主题。
摄影技法绝赞,情绪节奏不好,大段对话节奏超慢
t38517563e 字幕:http://shooter.cn/xml/sub/54/54453.xml 惆怅的我都懵了。
强盗让中岛用腰巾换香蕉叶,礼貌的打劫,大家笑,真帅!唐师曾说,我喜欢的电影。与《地道战》《地雷战》同时代,高下立见。确实,禅理和佛缘,宽宏的胸怀,深邃的气势磅礴。后半部如此诗意禅机,一般人看不懂的吧。
本片改編於竹山道雄的兒童文學作品,與《野火》相同,皆是市川昆所導演的戰爭片,只不過《野火》是以極端的“人吃人”來反映戰爭的殘酷,此片則較為溫情,並試圖探討戰爭給個体帶來不可抹去的傷痛,全方位地展示了不同土地的士兵與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而且更巧妙避開了一般戰爭片歇斯底里的控訴,而是一再重申一個戰敗士兵的心理,感情,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音樂在當中的作用,不僅幫士兵戰勝了面對死亡的恐懼與困頓,更在通篇皆是悲壯而慘烈的基調中增添了一絲溫柔與浪漫,亦捕捉到了人類最普遍的精神需求與情感記憶,展現了即使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音樂的力量依舊具有強大的作用,能對人類最深處的傷痛與悲哀進行撫慰,給予人以震撼與深思。
影像继承了音乐的感染力。大体看了下豆瓣的评论,竟然都在扯战争反思,哎
1、清空安宁的禅意影像,明镜止水的悠扬配乐。2、珍爱生命的音乐上尉、富于哲思的竖琴士兵、纯情颂唱的日军合唱团,这种设定可能会存在,但也必定是个案;3、自1952年盟军电影检查制度撤销后,二战片的思想内核,逐步转向日本人作为战争受害者的自我认同,本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借助宗教得以直白表达两岸相隔的高级符号——会说话的鸟、代表灵魂的宝石、骨灰盒、隔离网,每个符号都附以了饱满的精神力量,战争尸体面孔的冲击和音乐的抚慰让这股力量得到了实现,并开辟出更多的解读空间,主角完成了转变,最终使得日本人的武士信念让位于赎罪心态,深刻理解到人道主义的于精神的指导和塑造作用。
發覺我喜歡的片子還真是缺陷和優點一樣明顯,我喜歡水島只是因為他很痛苦,時時刻刻強調自己是受害者的中國人還是別看了。最後為什麽要交代信呢,因為隊長和水島是CP呀,囧!
翻译了CC花絮对三国的访谈扔B站了,本人吐槽市川昆还蛮有趣的,而且是真的不会唱歌……|@ Ozubook|唉,这片里的三国可真太帅了(我只有这种观后感……O<-<)音乐片一开口我就一阵剧烈尴尬可还行……|让他唱歌了吗?唱了
1945年7月,在缅甸的战败日军。忧伤的思乡曲,好听的竖琴。日语版的《旅愁》,后来李叔同填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原版是美国的。战争带来痛苦和悲伤,无论你在哪一方。那些年轻的生命。但是不喜欢用老婆婆来营造的“军民鱼水情”场景。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3Mzk5NjI4.h
市川昆的反战片名作,充满悲悯,既从个体角度观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创伤,又上升至佛教视域,凸显战争的虚无与荒诞。主人公水岛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成长,从懵懂的士兵最终自愿变成了缅甸人、修行僧,但他对战友及故土的藕断丝连之情仍多次通过柔缓动人的音乐激发出来,虽有纠结矛盾,却并未动摇,他决心在缅甸安葬/拯救死去的灵魂们。影片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先是水岛个体的历练与重生过程,后为战俘营里连队对他的思念与追寻。[送别]的日版歌曲依旧萦回着熟悉的惆怅气息。士兵群像刻画不错,既有厌战的疲倦者,又有狂热“玉碎”的固执愚忠者——但在此之中亦有早起疑心却被迫从众的悲哀客,可见军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强制裹挟,个体沦为棋子。除了竖琴,片中还有不少象征符号,如在大佛像中演奏的水岛、挖出的红宝石,以及那两只鹦鹉。(8.5/10)
宗教植入的人道主义反战文本(尽管有局限),灾难殉道者形象,战争语境下的精神裂变,散文风格情绪化表现,合理叙事依据的建置。市川成名作,有一定幻想色彩,85年重拍。不得不承认超越民族语言的音乐声响起时尤为动人,我很喜欢。
这不是一部战争片,甚至不是一部反战片。水岛的归隐,即浅显易懂又极具深意。这样的直白,却不让人觉得矫情,而是真正感同身受,能体会到他心中的纠结,其实关于战争思考的并不多,水岛只是作为一个无意入行的僧侣来看人世间的罪恶。这反倒更加的诚挚,故事不大,但是格局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