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羊那一段我也是第一次见,不止一寸的刀子直接搅进去,羊凄厉的叫声最终停息,在羊圈里抓羊,羊都不是联合起来的,都是屁股对着抓羊者,被抓的那只羊就好像生死由天,但一被割开绑绳就活蹦乱跳起来。 蒙古人杀起羊来毫不手软,但对狼却留有一分怜爱,草原上的生活有自己的法则。 这一家子,就好像蒙古结,外松内紧,彼此挣脱,又相互依存。 腾格尔也恨哥哥,他那时13岁,哥哥刚娶了嫂子,却因为赌输了大半家产,还押了200只羊,最后不认账打了嫂子因为嫂子不给那羊,然后就离婚,最终还捅了人家一刀入狱五年。但那都是小时候的事,腾格尔长大后恨不会是生活的全部,但恨和爱并生。 这老马识途,多远的路也记得回家,嫂子跟那个烧伤的解放军战士说起腾格尔也是汽车兵,家里人很想他,要记得常回来。(其实那个战士就是腾格尔,嫂子和哥哥都知道) 电影是以孩子的视角回忆开始,从开始的不听话(因为他是阿爸朋友的儿子,他想找回亲生母亲),到明白蒙古人的杀生,长生石,祭拜,赛马,再到对每个生灵的共处(牛羊这种他们只当是上天恩赐并没有当生灵看),最终亲生父亲接他回家,他也离开了这片天上草原,这片他心灵得到洗礼的地方,他也不知道之后阿爸阿妈怎样了,腾格尔叔叔回来没,这都好像闰土那样,都是过去的回忆了,一转眼数十年过去了,在这光影中,被生活推着,都没来得及回看,可以回看的时候,已经老了。 虽然蒙古游牧民族四海为家,但他们的心很野也很宽,离天最近抬头就是,但很敬仰天,相信身边的生灵无处不在,他们的做派很粗俗,但也直接,很适合做朋友确实,尤其是受到上天的洗礼,在这满目皆是辽广的草原,心中有信仰。
天上草原,蒙古语“腾格里塔拉”,是塞夫导演代表作之一。影片从一位汉族孩子的视角,讲述了蒙古人在亲情、爱情以及友情面前的抉择。
影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数字影片,放弃了传统的胶片,相信塞夫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的内心一定是非常的矛盾,在《告别》中他一个人坐在电影院中观看着胶片电影《悲情布鲁克》,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亲手用更先进的技术代替了传统技术,在告别传统的同时把更加鲜活的草原以及蒙古人坚强刚毅的性情呈现给大家。
导演这次把大家带进广袤的草原,让自然的力量洗涤人们的心灵。无论是外表强悍的雪日干(宁才饰演),还是内敛的腾格里,其实内心中那种蒙古汉子的倔强都让人相信这种来自于草原的力量既强烈而又持久,亘古不变。即使是来到草原的虎子也在自然的感召下迸发出自己的声音。
草原人不善言辞,音乐往往成为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影片从雪日干归家开始,归心似箭的心情在蒙古汉子身上似乎完全看不到,呼麦声中,慵懒的牛车吱呀吱呀作响,躺在车上仰望篮天,由车子任性地行着,家在远方也在心中。
与宝日玛(娜仁花饰演)见面的刹那,马头琴的音乐骤起,瞬间把两个人复杂的内心交织在一起。
草原人敬畏长生天,对生灵有着一种天生的欣赏、共鸣与同情,无论是骏马、黑山羊、鸿雁还是狼,都成为草原人的朋友与伙伴,在沟通中共同生存。
草原人最爱的依旧是草原,影片把四季分明的草原呈现给观众,一阵风一阵雨草就黄了,嫩绿的草原、金黄的草原以及洁白的草原在蒙古人心目中永远都是那么的圣洁,心境也如四季变迁一般。
草原人一诺千金,对朋友的诺、对爱人的诺、对亲人的诺都在心里,表现出来则是更为强烈的执着。无论是到来、留下还是离开其实都已无选择。影片从归来草原开始,从离去草原结束,却把草原留在了观众的心中。
喜欢请关注:大豆豆爱看剧!
《天上草原》这部电影没有见到任何宣传,在GOOGLE搜索也不见任何介绍。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实在值得夸奖。煽情技巧高明,情感表现细腻,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女主角娜仁花)也非常引人注目,演员对角色的把握很到位,基本上是一种不着痕迹的表演方式。娜仁花的表演精彩纷呈,自不必说。另外两个男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比如阿爸刚出狱归来,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那场戏,他有意无意地看阿妈的那几眼,把一个刚出狱回来的丈夫面对曾被自己伤害过的妻子那种既喜又怯既盼望又羞愧的复杂心情一下子就传达了出来。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感慨中国电影不到二十年,是如何从这样的百花齐放到如今的烂片横行的。如此美的草原,如此美的故事,在粗粝且真挚的蒙古人间绽放出令人心醉的光芒。
这部电影如同一篇赞美草原的散文,用简单却形象的线条勾勒出地平线上的蒙古敖包、淳朴的蒙古族人以及随风摇曳的草甸。
电影从一个被草原人家收养的城里孩子视角,来看这个对自然充满信仰与虔诚的民族,他们虽然杀生,但不滥杀,对赐予食物的生灵祈祷祝福;他们粗旷但情感却无比细腻,一眼认出当兵因救人被毁容的弟弟时,装作没认出,他们善意的谎言,给予家人最有力的情感支撑;在孩子掏了鸿雁蛋后,严厉教育孩子让他放回草里,告诉他鸿雁的阿爸阿妈也会在天上着急、甚至会寻子无望后自杀;他们信守承诺,在孩子父亲出狱后,忍住不舍,阿妈避开孩子,让他安心回到自己的家。
这个孩子被绑着蒙古结来,是想逃走的,但最后又被绑着蒙古结走,是因为不想走。这种心情我在童年时也有类似的经历,原本在某一个地方被迫留下,但最后却依依不舍。
其实这部电影也非常自然地展现出草原上蒙古族的生活,早起煮牛羊奶、去草甸里割草喂牲畜、随着季节驾着牛车、带着房子迁徙、在面对远方未名来客的热情、蒙古婚礼上穿戴着华丽蒙古族首饰、民族服装的人们忘情歌唱舞蹈,电影里的春夏秋冬,仿佛一个五彩斑斓的草原之梦。
很可惜,这类电影越来越少,主流电影市场仿佛一点市场都没有给民族电影、乡村电影留下。近日,《隐入尘烟》的翻红让我看到些许希望,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观众真切希望《天上草原》、《那人那山那狗》这类记录了民族、乡村的电影能够多一些,让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面,这也是电影本身能给我们带来生活体验的作用,让我们领略更多不同世界的美。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是在老放映厅,学校组织一起去看的。当时的印象已经模糊。
今天下午,一个人在家重温了这部电影。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会有令人感动的地方。故事的情节简单,有优美的草原风景,还有草原生活的习俗和场景,女主演的演技尤其好。
电影里面人物的沟通方式,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到最后一刻不说,对于彼此的感情也是,情感太含蓄,太吝啬于说爱。电影里面的很多的老的沟通方式我太熟悉了,多少的时候,太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的身边。现在在城市里面生活的我,还是会庆幸,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我可以选择我喜欢的男人,我喜欢的生活方式,交友方式。有时候会有点遗憾就是人与天地生灵万物的连接不如从前的人们。但是我还是庆幸,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尝试,更广阔的天空。
面对那个丈夫,现在的我是不会和他过日子的,讨厌喝大酒的男人,讨厌打老婆的男人,男人一有情绪就离开家好几天,不知踪影,没有为在家的女人着想过,牧区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呀,一个女人需要撑起家,真的很不容易。不喜欢这样的男人。
在电影当中,大家总是含蓄不表达内心的爱,相互之间猜来猜去,这个也是过时的沟通方式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候真的是要说一说表达表达,或用自己的方式,这样相互闹脾气来闹脾气去的,我慢慢的已经不喜欢了。(很多国产电视剧真的没有法子看啦)。
沟通是一门大学问,旧时候的很多的含蓄地沟通方式,在这个女性力量崛起的社会已经不合时宜。
男女之间,应该怎么沟通,怎么应有一份好的情感,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双方都要努力,旧时传统男人的形象已经倒塌了,新时代我们需要一个更有温情的男人,也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命运负起责任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于男女的沟通,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观察,嗯,慢慢整理一下。
蒙古人是真的可以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民族
一个草原醉鬼收养狱友儿子的故事,也就宝日玛清醒一点,不然孩子早被醉鬼搞死了。
狮子般矫健的新郎.......真不知道狮子和蒙古草原有毛关系。。。这孩子城市里来的不懂事。。。
为什么我又是只看到了半部 From CCTV6
在腾讯视频看的,画质很差,不清晰。
原来腾格里塔纳就是天上草原的意思
粗暴的爱和宽容的爱,电影朴实温暖!
我想去内蒙古草原!
3年后我才看懂
内蒙古草原民族的习俗和情感,这部电影要用心看.
蒙语对白,看字幕看了故事大概。高清版应该很漂亮。
蒙古大草原拥有的独特景致,赋予了《天上草原》别致的诗意。草原、芦苇、白羊、雪山、剪影一样的牛羊马儿和狗,组成了最接近天堂的“长生天”,同时也是片中人物“腾格里”所代表的寓意。《天上草原》的故事很简单,也有一丝残忍,这丝残忍代表着以“我”为视角所看到并且亲身经历的告别与成长。只是,过于注重绘画版失意的镜头语言与电影的内核节奏很多时候是脱节的,这就更加凸显了来自于“我”这个没有更多背景交代的旁白的苍白和单薄。
好想回到那草原……
故事完整又顺畅、画外音太加分了,台词又动人。
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铮铮的汉子,草原的图腾,心中的向往!感觉这才是活着,活过!
网上的资源不清楚,影响心情
看过两遍。如果中国大陆电影能处在二三四十年前的水平,也还是会受到尊重的。
演员的台词稍微有一点吵闹。骑马的镜头和最后草原的落日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记录了草原人民的真实生活,甚至给我一种错觉就是真实的记录,不是拍得电影,只是时间有些久远,女主演得太好了,贴近生活又走心,优秀。
太棒了!这所有感动爆发的那一瞬,故事结束了,剩下我一个人在故事外泪如雨下。国产精品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