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就出场过,但主要活跃在第三集,医药企业威朗收购爱里根那一集。可惜已经二婚了,呜呜呜~
目前看到第三集,她的戏份终于多起来了,看来金融拔粪确实是她的主业。
还有第三集里面的空头小姐姐,就是网飞另一部商战喜剧《股票之王》里面那个做空德国电子支付巨头的小姐姐的原型哦。
说话好温柔鸭,软软的,太喜欢了,呜呜呜
纪录片片名和内容非常一致。
片子很深入地探讨了一些美国企业是如何赚黑心钱的,从汽车废气装置数据造假到民间贷款,药企疯狂提高医药价格...
这些企业的违法敛财行为大致有这么些特点,
1.受害者范围相当广泛,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医药这里甚至可以波及到每一个美国人,因为大家基本都得买医保;
2.企业高层基本都知道违规行为,但是在后来被相关询问或者调查的时候,依然抵死不认,声称自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
3.和企业签订贷款合同要慎之又慎,片里的贷款公司就是利用在合同中分散重点内容迷惑借款人;
4.要么死,要么战斗的情况,那就战斗吧;
5.一些公司高层在公司经营严重违法的情况下,竟然还能逃离指控,全身而退...不知道说什么好;
6.Trump一直都是一个商人阿,正好还提到了我看过的第一季的<学徒>,他的很多决策涉及政治也涉及商业,这一点很明显,但是以哪个为主,为优先项,这就要打个问号了。
作为一个Right,也算看的津津有味吧。多年以后,netflix如果还在,回头看看你们拍过的这部剧吧,仔细体会一下这一部所谓的纪录片中所包含的倾向性。 E01:记录的大众的造假,着重展示了其中检测部门的努力和被玩弄,最后一代而过欧盟的标准问题。欧盟向来也以标准严格著称吧,不禁有个疑问,大众是怎样在欧盟中蒙混过关的呢。如一条弹幕所讲,其实其中确实存在着欧盟的庇护和故意对欧盟外国家抬高壁垒的问题。互相的博弈吧,国际之间大额罚款屡见不鲜了,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任人解释吧。 E02:合同、格式条款中有义务以字体加粗等方式提示让对方明确,片中公司明显是在条款中模糊了这种说明。至于对出发点和目的的恶意揣测,你为什么当初又要使用呢,看明白条款的情况下用不用还是你的自由,自由交易。对孩子的做法这一点上更令人恶心吧,是不是还要连坐。 E03:最有意思的一集。一直信奉的老祖宗哈耶克不要了么。药品价格上涨,研发经费调整,公司模式调整,请问到底是哪一点有问题呢。到底是公司有问题,还是社会保障、市场制度和法律法规一直就存在问题和漏洞呢。各位空头们变成了这个市场对价值虚高公司的清道夫,反而站到了道德高点。且问,你们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你们从中获利了多少,在这过程中你们所有的手段都合规合法吗。 E04:汇丰出来挨打。道理是不是这样讲呢,大家来排个队。关于打击贩毒这件事上,DEA应该排在第一吧,汇丰最多排在第二,汇丰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等排在汇丰后面。为什么你们要找人出来挨打的时候,偏偏要从队伍中间找一个出来挨打呢,就因为他手里攥着的钱最多吗。 E05:神奇的一集,可能也是最没倾向的一集,个人感觉吧。翻译一下的话就是,老干妈厂里5吨辣椒被盗,盗窃者尚未查明。这种事居然要拍个纪录片,还要放到脏钱里面……勉强也算是吧,背后确实是存在联盟和部分人的冲突。但是这个联盟的钱和盗窃者的钱都不干净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联盟提升了个体的抗冲击能力,但是现在的联盟是不是变成了垄断的吸血鬼了呢。 E06:又把川普拎出来了。川普是一个大恶人,而且是一个sb,他有无数的黑历史,讲话不过脑子,欺骗了美国大众人民。看看是不是自相矛盾了,一个sb是怎么把绝大部分人都骗过去,然后带着这么多的黑历史成为了总统候选人,而没有被法律制裁的。另外一点,事实可能存在的是,Hillary可能很好,Hillary可能很差,川普可能很好,川普可能很差。为什么一边倒的是川普很差呢,其他方面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一个人都有两面,为什么这里有两个人,却只报道一面呢。 第一集还从弹幕中认识到更深层的欧盟和美国利益关系的问题,其他的弹幕,简直都快要让我质疑自己的价值观了。看最后一集的时候脑子里面突然蹦出来一个词,后禁酒令时代。douban几条长评还是挺让人欣慰的。Nazism可怕,Populism更加可怕。跟猴哥聊过。这纪录片拍的还是挺有意义的吧,鉴别一个人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个人的倾向吧。
剪辑,叙事,每一个画面都充斥着无处不在的政治站队,还要站在道德高地,让人真是生理不适。
第一集:
罔顾事实、历史背景和动机,强行把大众的一个尾气实验里考虑过的用真人来做实验的设想跟希特勒的毒气实验相互联系。指向什么?
紧接着出来的是床破退出巴黎协定。
当一个纪录片在宣扬诚实的重要性的时候,这种无时无刻不在,又从来没有挑明,因此不接受辩驳的道德审判,诉诸感情,speculation,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美国是一个,人人都恨不能有一辆SUV,一个家庭有两辆三辆大排量车司空见惯的国家;是一个,一个小姑娘去五百米外的星巴克买个咖啡也要发动她的SUV的国家。是一个,在高速公路上,只要一辆车里装了不止一个人就可以走最左边快速通道的地方。
面对着如此大的习惯性浪费和不加节制的污染,完全没有反思,反而在一味责怪汽车生产商没有生产出完全无污染的柴油汽车。
没错,大众是造假该罚,然而把大众造假完全讲成一个坏人们合谋的故事,一个欧洲国家为了就业率明知故犯的故事,却完全把美国人民塑造成无辜,美国联邦政府塑造成正义化身(大众可也在美国买地造厂来的喏)。
真的有点让人恶心了。
对一个事件的论述 其道德判断若从单一方面就下定论,就大加批判 ,忽略事件始末及其复杂性 甚至对相关事件的挖掘有明显而不合理的偏重 那其价值将大打折扣。这部片子便是一个大打折扣的典例。
举第一集为例,环保与发展是一个永远在道德天平上不断增减以维持平衡的两者,然而这部剧如此的轻视社会的发展需求一方甚至毫无讨论,一味地追求至高无上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美政府塑造成了一个环保捍卫者,并一致对外,对欧洲的企业与政府严加批评。第一:显现了对社会道德体系认识的不足或是有意忽略。第二:对美国本国的类似问题只字不提而一致对外的态度难免令人怀疑纪录片本身之客观性。
有价值的纪录片应当是独立的,客观而中立。这部片子能让我们听到一方之言,但仅仅是一方之言,和两相冲突之利益团体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行批判的一方之言,没有太大区别。这部片子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可能来自于两个原因:1.制作方过度依赖对事件之批判来充实并加强作品本身的丰富度及调性,反而呈现出一个过于平面的结果。2.制作方可能有一个既有立场,而非完全独立,其声音服务于一个特定群体。
最有趣的莫过最后一集,直接说特总是个大骗子
不义之财,也可以理解为应有之财。
所谓气候变暖因素,现在更应该知道人类活动影响,微乎其微。一个副高的压制就可以让广大华南、西南地区迎来缺电的60年一遇酷暑。
汽车尾气造成的?
1、德国大众,尾气排放造假,不了了之!
2、小额无抵押高利贷,中外皆然,只不过放贷的自我包装成体育运动家、受害的印度部落等!
3、先说了十分钟科普你啥叫股票做空。这个威朗制药很像“安然”。
4、汇丰的洗钱,最后以和解付款形式结束。但,一切还是如初,撒旦的依然归于其!
从昨天开始,朋友圈就被假疫苗事件刷了屏。
这件事的起因是,上周,国家药监局发现长春长生公司一批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问题。
大家都知道,狂犬病发病的致死率是100%。
一旦被犬咬伤,第一时间应该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但如果狂犬病疫苗存在造假问题呢?
曾经,以及最近,就发生过多起注射狂犬病疫苗之后,仍然病发身亡的新闻。
在发现狂犬病疫苗存在记录造假之后,紧接着又发现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问题。
百白破疫苗,主要是为婴幼儿接种的,因此舆论哗然,「连孩子的疫苗都不肯放过」。
所有人都在愤怒——
钱挣了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害人?
25万支问题疫苗进入儿童体内,为什么只罚了300万?
这些愤怒更造成了全国性恐慌。
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注射问题疫苗,以致于放弃给孩子打疫苗。这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然而,这个世界的黑暗是你想象不到的。
除了假疫苗,还有更多的社会黑幕——
黑钱
Dirty Money
这是Netflix新出的纪录片,又一良心之作。
看过的人不多,豆瓣评分8.5,预计还会上涨。
《黑钱》,剧如其名,就是讲述各大企业的贪腐行为。
简言之,巨头企业是如何赚黑心钱的。
每一集对准一项尖锐的社会黑幕。
每个黑幕,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第一集,揭露大众汽车欺骗消费者,在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假。
第二集,讲述发薪日放贷企业,利用障眼法,赚取借贷人高额利息。
第三集,就讲述了药企售卖天价药的故事。
着重来聊聊第三集。
开篇就是一场听证会。
药企CEO将一款药品的价格,从每粒13.5美元提到了750美元。
尽管,媒体抨击这是「美国最令人痛恨的男人」,但是,这位CEO面对镜头,依然露出得意的笑容。
不过最终,他因为证券诈骗罪被捕。
然而,这个男人还只是个小虾米。
这集的主人公,则是威朗的CEO,迈克·皮尔森。
2008年,威朗是加州一家艰难运营的制药公司。
市值21亿美元。
当迈克·皮尔森开始接管威朗时,股价还不到15美元。
但是2015年,在最高点,股价达到了262美元。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赚钱的机会之一。
在外界看来,他的手段只有一个,疯狂并购。
然而,一些调查者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一般情况下,制药公司花费18%的收入,用于新药的研发。而威朗只用了3%。它找到了其他增长方式。
迈克认为,研究新药浪费钱,回报率低。
而资本更好的利用方式,是购买那些有认证产品的公司。
但是,威朗在收购这些公司之后,却大幅度提高价格。
在病人看来,这是致命的。
一位被采访者患有威尔森氏症,一种铜代谢障碍疾病。过去,她每个月花30美元买药,付钱吃药,日子继续。
尽管有病,还是能好好活着。
然而,突然有一天,她发现,每片药竟然涨到了200多美元,这样下去,一年就要花二十八万美元。
如果停药,她就会死。
如果继续吃药,她总有一天会买不到医疗保险。
如果自费买药,那不用多久就会拖垮整个家庭。
采访过程中,她坚持匿名。因为她害怕,一旦公司发现她医保花费过高,就会成为公司裁员的对象。
一旦失去现在的工作,以她的医疗保险状况,很难再找到新工作。
威朗公司将这款药品的每月价格,从650提升到21000美元,
请注意,与此同时,威朗的市值,从23亿增加到780亿。
在威朗给投资人的季度报表中,脚注里显示,「罕见药物销量增加」。
但是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怎么可能是销量增加,难道是得罕见病的人突然增加了吗?
其实是,他们大幅度提高了价格。
CEO操纵数据,让投资者产生错觉,产生虚假繁荣的假象。
2016年,希拉里盯上了威朗制药。
她当众念了封信,某位患者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在注射某品牌的药。
当时,每十针,180美元。
现在,同样十针,14700美元。
希拉里当众说,「这是掠夺性的价格,我们要确保它被阻止」。
这是个触发点。
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导致一个月内,威朗股票下跌了59%,损失了260亿美元市值。
在听证会上,参议员步步紧逼拷问,看得人十分过瘾。
买了其他公司后,你会维持药品原价?
你能找出一种威朗没有提价的药吗?说出一种就行。
CEO迈克·皮尔森说不出话。
这是一种商业模式,利用规则而无视道德的赚钱方式。
他们找到能垄断市场的药品,买下这家制药公司,完全抛弃研发部分,对药物不做任何改变,然后翻倍涨价。
当药品涨价时,制药公司就会说,有保险,可以免费。
但事实并非如此。
保险公司的钱是全民缴纳的,所以,每个美国人都在买单。
再说明白些,高昂的医疗费用,转嫁到了每个人头上。
而且,并不是威朗一家公司这样做,其他公司也是也一样。
比如胰岛素价格,十年翻了三倍多。
十五种癌症新药,每月花费超过一万。
肾上腺素价格,从08年来涨了四倍。
这些数据背后,人们发现,所有生物制药公司的利润增长,都来自药品价格增长。
针对威朗公司的听证会结束之后,纪录片采访了参议员,有一个提问让人绝望:
「威朗公司的行为,有多少是合法的,多少是非法的。」
回答让人绝望。
「我们没找到任何违法行为,这才是整件事可怕的地方。」
很多公司都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界。从道德层面来看,不少大企业都赚着「黑钱」。
就像第二集中的发薪日贷款公司。
所谓发薪日贷款,指的是一至两周的短期贷款,借款人承诺在自己发薪水后即偿还贷款——百度百科
这是一个围绕穷人发展起来的产业,仅仅是线上发薪日贷款,一年成交量就100亿美元。
全国发薪日贷款的平均利率,450%-500%。
尽管如此,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个逃不开的诱惑陷阱。
毕竟谁都有周转不开的时候,在网上轻松填好个人信息,就能借来几百块现金,到了下个发薪日,分期还款,简单愉快。
看上去是小额贷款,但因为借贷陷阱,雪球可能越滚越大。
2016年,一家发薪日贷款巨头斯考特塔克,面临联邦刑事罪起诉。
有人认为,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犯罪企业。
他收取的费用,是纽约黑手党贷款集团利息的两三倍。
但他自己却说,我只是个创业的生意人。他凭借发薪日贷款,至少赚了4亿美元。
先解释下发薪日贷款的规则。
假设你借了300块。另外还需要支付手续费,90块。
所以一共欠了390块。
两周后,你会发现账户被自动扣款90块。再两周,又扣了90。四周后,扣费超过了欠款总额。
这时你意识到不对劲,联系客服后,对方会告诉你,还款必须手动操作,因为你没能在第一次发薪日全额还清贷款,所以每隔两周,贷款就会不断更新。
所以,你的自动扣款,根本不是本金,而是手续费。
按照这个规则,300块贷款,能滚到975块。
公司内部的培训文件显示,所有员工都十分清楚这个规则。
他们只是不愿意事前将之告诉贷款者。
而贷款者看到的合同文件,则是另一番模样。
措辞令人困惑,句子冗长,还有很多与贷款无关的内容。任何一个理性消费者,都会感到困惑。
虽然这部纪录片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
比如第六集即最后一集,围绕川普展开,具体就不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暂且撇开政治倾向不谈,《黑钱》中每一集聚焦的巨头产业黑幕,都让人瞠目结舌。
看完,我们小老百姓简直惊掉了下巴,原来,钱是这么赚的。
特别是第三集,制药巨头威朗企业售卖天价药,拍得十分精彩刺激。
不敢想象,哪天要是拍一个中国版,那得有多轰动。
就像这位豆友说的,
医药领域值得调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国内的情况比美国更糟糕。
这次假疫苗事件的爆发,更能说明问题。
最近,《我不是药神》,刷爆了朋友圈。
因为它戳中了中国人的痛点:看病难,看病贵,谁能保证自己和家人一辈子不生病呢。
但是别忘了,真正的现实,远比影视作品更残酷。
2.12刚看第一集讲大众,看完百味杂陈,原来保时捷创始人还曾与希特勒过往甚密…
2.13看完第2集跟第3集。看豆瓣评论,发现有豆油在攻击这部片子的观点,有可能被政治干预了。想说的是即使是纪录片,拍摄方也一定存在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跟立场,不论这些立场是否有被干预。但其价值在于,它可能揭露了一些被公众在之前可能忽略的事实或现象。提示公众不要摔倒在那些之前已经有人摔倒过的坑当中。或提示是否有机会从立法的角度组织这些也许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本质上这跟韩国及印度的一些电影是类似的,而且更加直接。第3集至少是目前看到拍得最好的一集。网搜Valeant发现这么一条新闻[中国资本 1.9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制药巨头 Valeant 旗下抗衰老护肤品牌 Obagi],不禁YY是否Valeant的把戏会换壳在中国上演,还好,收购的只是化妆品公司。而不是慢粒性白血病…
看过低分的评论后汗颜,你们真的相信trump满口的胡言?
丑陋的真实。
几乎每一集都能在景德镇找出类似的案例,但景德镇却没有拍出如此一阵见血的作品。不知哪一点更悲哀呢?
第一集实在无感,第二集有趣的是当事人的出场,观众尽最大可能直面万恶的资本家,但我想估计他出场也能挣些钱还债吧。第三集最热血的是小姐姐最后说她还在等那支股票跌到0,第四集无感,第五集最垃圾,第六集看完大致能了解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人绝望。嗯,都是大而不能倒。
看过了Valean那一集讲医药的,之前也写过药价高涨的报道,医药领域值得调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国内的情况比美国更糟糕。
Scott Tucker 这集有相反观点所以个人觉得拍得最好,尤其是亚裔女儿的采访,朗读她写的诗(?)以及之后父亲一个教女有方的眼神让人非常难忘。希望多些了解有效利他主义的资本家,甘愿做消费经济里的西西弗斯真的太可怕了。
网飞又一神作。咱就不说资本家的嘴脸了,我要是能达到这些丑恶资本家十分之一的本事,我应该就不会花时间在这里写豆瓣影评了。咱也不说美国人的政治正确了,我要是能有这些揭露资本家丑恶嘴脸的媒体、ngo、平民十分之一的韧劲,我应该就不会用豆瓣影评这个渠道去抒发我的感受了。哎
就药厂那集拍的比较引人入胜,其他平平了。
第二集和第四集完美对应,窃钩者诛,窃国者侯。Scott Tucker 这种网络借贷和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无甚区别,只不过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已。
第四集是在给汇丰打广告吧?
巨大的财富背后必然伴随着巨大的罪恶,如今这个世界已经在巨富与赤贫的两极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所谓的中间者中产阶级也难逃穷人遭受的或隐或现的剥削。最后一集关于川普,通观全集也找不出什么G点,无非加强了对他成功商人的刻板印象与左派鸡蛋里挑骨头找渣的无能。至于唯一支持他的理由—恶人必要恶人磨,这也是活在这个时代的无政治权利和诸多自由的人的悲哀吧。悲观地来说资本主义最终只会吞噬数个世纪西方积累下来的古典政治美德,从而形成一种信息时代下的垄断金权政治,它们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最穷凶极恶的勾当逍遥法外。当贪婪成为唯一的指向标时,这个世界只会让心存美好的人越来越失望且怀疑—这个世界真的值得为之奋战吗?
前4个故事还算不错,第5个莫名其妙,第6个感觉很违和但看得津津有味
最喜欢的是fast cash那一集。同时采访了federal DA和suspect两边。
套路贷,医药垄断,HSBC ,川普这四集的题材比较不错。
我们没找到任何违法行为,这才是整件事可怕的地方。
最有趣的莫过最后一集,直接说特总是个大骗子。既然这样,那1~5集都只是渣渣了
Payday Loan和Trump这两集拍的最好
从“环保汽车”的背后小九九到Valeant的浮报营收、锡纳罗亚贩毒集团和汇丰银行之间的千丝万缕到枫糖浆背后的“闹剧”...如果能够预先倾向纪录片所持有的立场,会对里面受访者的各种观点以及所表达的议题更加的理解明白;其实主要是冲着Trump集看的,结果讲得挺杂,就只是把《学徒》的重要性点出来了。
看完正片想骂人因为太贪,看完部分评论想骂人因为太蠢。希望这部的评分不会被事后诸葛亮们拉低。
都是之前多多少少了解过的故事,但这类纪录片最大的意义是能采访到当事人。这个题材如果一直拍下去,免不了要被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