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后的隔代追问
我简直不知道,到底是电影感动了我,还是心里印象的突然出现,震撼了我。
你们的奔跑,你们千百次在我脑海里奔跑。从我第一次知道“知青”这个词,你们就在我脑海里奔跑。你们知道吗,我知道在火车驶出北京和上海时你们的复杂心情,我知道你们在蛮荒之的饥饿和孤独,我看见你们在东北奔跑,在西藏奔跑,在海南奔跑,在云南广西奔跑。我不知道你们要跑向哪里,要跑想什么。我甚至看见你们回到城市之后,粗糙的双手,不知所措的眼睛,独自徘徊在你们早已跟不上节拍的街道上。
而今天我居然因为你们虚幻的影像而痛哭不已。
那个因为纯良而显得那么残忍的年代,那个可以因为高考而绝食、说谎的年代。
追问是温和的,然而毕竟是追问了:谁让我们不能有知识?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恶的故意,却一起完成了一个天大的恶?
是什么让我们在可以善的时候,还善得那么不彻底?
为什么我们要用恶的方法来实现善?
是什么让我们可以自由的时候,却自己退缩了?
时至今日,你们依然在我的脑海里,苦苦追问,这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决定了这一群人的一生?到底谁要为此负责?如果责任在个人是不是只要惩罚特定的人就万事大吉?如果责任在集体那是不是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罪,因而每一个人都没有罪呢?
影片看到最后,我几乎是哭自己了。
人生的许许多多,其实是相似的。那一刹那的高尚,一刹那的卑微,一刹那的不顾一切。不知道怪谁,也不知道感谢谁,不知道谁把自己推向这里,更不知道自己这一步走的是对还是错。
你们有,我们也有,未来的一代代人,他们都有。
可是只有你们的姿态是奔跑的,是迫不及待的,是壮烈的。而且伴随着血腥。
我们不会了。那样的姿态和酷烈,我们不会有了。我们在相同的痛苦里,用不同的方式奔向火车站,奔向考场,奔向未来。
然而我不称赞苦难。何时何地,我永远不赞颂苦难,英雄不是苦难造就的,苦难只是英雄的一个契机。我不羡慕你们的苦难,而且不因此认为你们的青春比我们更有意义——尤其是,当我要追问你们的苦难时,我找不到答案。
然而我无法否认,你们这一代人,是一个分水岭。
你们是最后一代奔跑着的人,你们是最后一代能站在当地说“尊严”和“权力”的人。随后的我们,还有他们,只能疲惫地躲在银幕后面敲打键盘。
我们不再奔向人生,我们等待人生经过自己。
2 ) zt-很矫情
1 望文生义“高考1997”,以为是历史大视野下的反思,没想到是艰苦条件下的激动人心的奋斗故事——我本以为1977不过是还给奴隶一点学习的自由而已。我修正一下不是“矫情”,而是“激动人心”的“感动”。
2 望文生义“高考1997”,以为是全国大范围的真实再现,没想到是历经艰辛、坚韧不拔、奋勇拼搏的上海人青春故事,和我这种从小有饥饿、挨冻经验的,狗高就做家务的,不知道大白兔是糖的前农民生活体验不同。我修正一下不是“矫情”,而是一个前农民的卑鄙的阴暗的心里在作祟。
我做为一个前农民对这个真诚和真实的故事做出这么偏激的评论表示由衷的歉意。
---------------------------
以及废话
1
有亮同志演戏就是太用力,
还是脱不掉“孽债”那种讲社会新闻故事的道道,它难道不能内敛一点,
非要长着一张聪明的,既政治正确又苦口婆心的,充满教育的上海脸。
让我不得不想起谢晋、秋雨等同志,
让我总是很错误认为他们骨子里,有机会主义和暗暗的投机性。
他们真是一面好镜子,找出了我的阴暗。
2
“小平、小平出来一定有大的变化”,
我虽然是历史的亲历者,但是我还小,不知道,在当时,
被历次运动三番五次的、搞得神魂颠倒六根清静的、看惯了进退无常的潘志勇们,
对三起三落的小平同志真的有现在官媒所宣传的一出定四海的相信?为什么当时就不可以以为是又一次落前的起呢?
潘志勇们(也就是编剧和导演们)对威权人物和威权政治的崇拜的死样,
从一个偶像到另一个偶像,本质上没什么长进,十年真是白折腾了。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
他妈的姓黑的家伙果然黑,汉奸!什么?是外国人。抵制!
3
老迟。
不要以为他是一个外壳坚硬,内心柔软的黑脸好人。
他是体制打造的机器人守护者,它偶尔人性的表现只是机器程序的小BUG而已。
那些手持“图章”的人,他们坚守的曾经是发放反革命的帽子、上山下乡的政令。。。
现在是房价、油价。。。
4
"你怎么会出现在这?你的帽子,摘下来了吗?"
她恐惧和憎恨的是它的父亲,是什么强大的力量让一个人冰冷道如此?
她憎恨的是父亲,而不是让父亲蒙冤的那只“手”,是什么可恶的力量让一个人麻木到如此?
5
我喜欢强子
。。。
3 ) 看《高考1977》
昨晚苏老师打电话来,问想不想看《高考1977》,她多张票~想~约了今天早上9:20在影城门口见。
刚下过雨,车很难叫,等了半天叫到了,到影城刚好9:20,这时收到苏老师的短消息:我还在宜山路上 恐怕要迟到了 苏。我就在影城门口等着,这时候发现很多结伴而来的中年女人。说中年女人,其实是一些已经步入老年的中年女人了,穿得大多比较妖娆,但是岁月的痕迹很重。回沪知青本来是有回沪知青特有的腔调的,特别是在放《高考1977》的电影院门口。他们的出现让我很动容。
苏老师和她的干女儿迟到了一小会儿,进场之后正在演扛大包比力气。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发现2厅坐得很满。2厅是个比较大的厅,相当于以前一个很大的电影院的差不多半个那么大,早上9:30的电影,居然坐了这么多人。
电影很好看,比我想象的好看,主旋律得好看,很不容易。让我确信那个时候邓小平的出山确实是那样令人振奋的。特别是烧荒的大火蓬蓬勃勃地烧起的时候,我很少有地被一部新电影震撼了。大手笔啊,绝对大手笔!就凭这一个镜头,编导就了不起!
电影里感人的故事和场面可以说连绵不断,有几处我差点落泪,所以当剧终灯亮后看到苏老师在抹眼泪我一点也不吃惊。她说她一直在哭,因为想到很多事情,她的三个孩子当年都是插队知青,侯牧人到东北插队的时候才16岁。那天去送侯牧人,她忍着一直没哭,回家之后,发现女儿侯牧遐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于是和女儿抱头痛哭。
我拿的这张票本来是侯牧遐老师的,她坚决不肯来,因为来看了会受不了。她当年参加高考被录取了,但是名额被别人顶了,后来是结婚回来的。
这个题材能这样大张旗鼓地拍个电影,让我觉得很振奋。我刚才在豆瓣看了会儿评论,发现有些可能是非常年轻的年轻人写:没想到当年是这样的,没想到曾经这样地苦。非常年轻的年轻人们啊,曾经发生的事情只能更苦,更不可思议,更难以容忍。我昨天跟一位老师打电话,跟他说,正如鲁迅说的,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事情,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但是现在的非常非常非常年轻的那些年轻人,他们没有人告诉他们曾经发生过什么,所以无从去想象,无从去辨识,甚至无从去揣测。你怎么想象一个民族的未来是生活在对自己的父辈、祖辈刚刚经历过的苦难一无所知的基础上的?
(注:苏老师是配音艺术家苏秀老师)
4 ) 糟蹋1977
高考1977是个好题材,但《高考1977》是部烂电影。
本来,作为一个也算从高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幸运者,我是以淋浴更衣般的虔诚准备来享受《高考1977》这部电影的,当电影开始的黑白镜头下出现万人串联、火车下乡和充满革命气息的报纸时,即使没有经历过如我,也为之动容。可是,五分钟之内我还在期待,十分钟后,就开始失望,一小时四十五分(该片长度)过去,我气愤不已。第二天,逢人就说,千万别看《高考1977》,太他妈浪费了,简直是糟蹋文化遗产。
有人给这部电影扣了个帽子——贩卖集体记忆。贩卖倒谈不上,糟蹋却是实实在在的。
糟蹋之一,龙头蛇尾。
1976是龙年,1977是蛇年,这部以1977为跨度的电影也一样,沾了点龙气,但主要是蛇尾。影片的第一个场景是全片最神来之笔之处:露天电影场正在放电影,突然,新闻片中邓小平出现了,又突然,没电了。于是,在农场场长老迟(孙海英)的带领下,知青们轮流靠人力发电支撑放映,于是,邓小平又开始讲话了,银幕上鼓着掌健步而出邓小平和踩发电机的老迟交替出现,全体知青则齐声大喊——老迟,加油!加油,加油!
正是这个浑然天成的开头,让人对后面充满期待。可惜,导演的才华五分钟就用光了,整部影片高开低走,后面充斥着《新闻联播》被采访者式的对白(如“我没有后台,我的后台是党中央”),莫名其妙的裸戏,励志片一样的一厢情愿(如小根宝扛包,逻辑混乱,对白虚假,且,扛过重物的人都看得出,那兄弟不知道那个学校毕业的,演得太假了,回去蹲班吧),还有样版戏一样的主题蒙太奇(如收音机宣布高考政策配以烧荒的熊熊大火)以及最后花了15分钟构筑的一个刚开始就让人猜出要出什么事的琼瑶式的最后一班车情节。
好漂亮的一个貂头,好无聊的一个狗尾,可惜了好题材,可惜了好开头。
糟蹋之二,人物有任务。
1977年前后的这场变化中,人物的的命运是最丰富多彩的,现在随便一个口述历史都能让人唏嘘不已,但电影里的人物却很难让人共鸣。感觉电影不是从人物身上发掘故事,而是按照概念安排人物,如高大全一样的男主人公潘志友(王学兵)及性格单调的女主人公陈琼(周显欣),由顽固到最后突然开着拖拉机急转弯的老迟,还有似乎是专门为了大谈知识重要性而设置的陈爸爸。总之,这些人物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假,当然,这种假跟片中大量话剧一样的对白也有关系,太不自然了。一个巨大而感人的真实历史背景下居然塑造了这样一群不真实的人,不能不说是遗憾。
糟蹋之三,画蛇添足的裸戏。
这部戏中的裸戏是最莫名其妙的,大概进行到一半,王学兵和周显欣在说着并不煽情的台词,突然镜头一切,周妹妹就脱上了,由前到后脱了一圈,再配以慢镜头加叠影加交响乐加和声,导演肯定是想说我一点都不庸俗,我只是想感动你们。突然孙海英撞进门来,你以为导演精心策划这场戏吧,却原来连门都不关。
作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大老爷们,本人对女演员们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向来是持欢迎态度的。可是象1977的这种脱法,那就太低估俺们的品味了,叫人既不冲动也不感动。难道, 好好的一部戏就非得脱一下不行吗 。情色戏拍好了是很深刻的,有些裸戏也是不可少的,可是这并不是说只有脱才能显得你有水准。何况这两年,行情都让汤唯阿娇和张柏芝给做绝了,脱这条艺术之路基本堵死。想靠脱上位,难度超过1977年上大学。
所以这回我支持广电总局,把这段剪了吧。
糟蹋之四,主观说教色彩太浓
查了一下资料,导演兼编剧江海洋是1978靠大学改变命运的人。我们可以理解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情结,也可以理解他那种成功之后回忆往事时的惬意和感恩之心。但是你既然把片名取得这么客观这么有历史感,主观的东西还是少点好。感觉他是强烈地想大家跟他一起感恩且分享他的感动,所以主观的东西比较多。包括对白的过于报告化和拔高,随意调动自然来升华主题等。即使在影片开始设计得很好的那场戏中,当小平同志出现在银幕上时,特写镜头从潘志友、陈琼、张国强、老迟脸上一一掠过,这几位的神情,绝对不可能是那时候的人看到邓小平,而是再往前十年的人看到毛泽东。大哥,俺也是小平同志92南巡的受益者,但是咱们都是读书人,含蓄点行不行捏。
糟蹋之五,集体脱逃。
我说的是逃避责任,这是中国人民的特长,一个国家那么长时间地犯着那么低级恶劣的错误,结果找几个人一骂,其他人就都高尚了。知识青年固然是那个年代的受害者,你讲述你的苦难我同情,展示你的挣扎我佩服,但是你硬要证明你当时有多么明智多么纯洁那就有点当我傻了。这么大件事,谁也别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大部分人都是共犯。我可以理解你的年幼无知,可以原谅你的懦弱无助,但你别装作什么都没干过,更别告诉我你一直在黑暗中执着逆行而追求光明。富贵不能淫的人有,威武不能屈的人也有,贫贱不能移的人还是有,但这样的人很少,他不一定是你,更不会都跑到这部电影里来聚会。我感觉是这部电影里太多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的明白人,不是我咒你衰,那么坏的年代竟有这么好的运气,小概率。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高考1977是个好题材,但《高考1977》是部烂电影,好在导演是1978年才上大学的,前一年比较青涩没经验,可以理解,复读一年,再来吧。
5 ) 感谢那些美好的情感
今天有机会来华师大看了《高考1977》这部电影在上海的试映。想着这样一部主旋律的片子时,心中还是多少有些顾虑的,可随着影片中这些在伊春的冰冻土地上挥洒热血青春的年轻人几次心潮的起起落落后,如果要给电影一个五星评分的话,尽管还有不足,但我还会毫不犹豫的给她四颗星。这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有好多话想说,不得不提孙海英,老戏骨的实力快要遮住了所有年轻演员的光芒,将影片中这位一口东北腔的语言幽默顽固到可爱的革委会场长发挥的淋漓尽致,为这部本来沉重的电影现场带来好几次的笑声,有观众一次次的热泪盈眶,有最后女主角考入北大后观众爆发出的由衷的掌声,当然也有坐我后排的几个疑似香蕉人的中途退场(这几个满嘴英文的中国孩人中途退场,电影对他们似乎没有吸引力,我更愿相信他们是因急事离去)。
感谢电影导演有决心和想法去触动一个时代的话题,去解开长久的藏于老一代人们心中的一个心结,去唤回他们那段回忆。然而我更想谈另一个话题,关于亲情关于父爱。动容于女主角陈琼和她父亲间的戏,久久不能忘记。当女主角怒吼着喊出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的同时,我有些怀疑这一幕的真实性,就算看完很久仍然心存疑惑,一位父亲到底该不该被原谅?
父爱如山
几个十年到底能不能将一件事情永久的埋葬,对于那段不愿被提起的混乱不堪的历史,我庆幸自己没有亲身经历,难以想象那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十年啊,是血雨腥风吗?是人性被极度扭曲?人作为一个个体所受到的屈辱和践踏到底有多严重,我不敢去想象,但我想知道就算曾遭受了再大的磨难,该不该去怨恨一个人,尤其是当这个人还是身养自己的父母。是该划清界限还是咬紧牙关支持着对方。女主角那么纠缠的始终不肯原谅父亲的,是父亲被打为反革命分子所带给自己的苦难,或许会有人说当局者迷,所以置身事外的我才可以这样评判,“黑五类”所承受的不公正与歧视是时代给予你的伤而不是你那位同样遭受着失去身份失去亲人失去生活几乎失去了一切的父亲,作为飘萍般的个体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显得如此的无力和渺小,或许一个小小的插曲就会如蝴蝶振翅般带来完全不同的结局。这样的艰难时世下,连最亲的父女都不能站在一起相慰藉,还有什么更大的伤?
最后,我想片尾也许会是这样结局吧,一种像《百万宝贝》那般给人一个郁闷的想骂娘的结尾,一伙年轻人无望的看着火车开走,仿佛有人在上天嘲笑的说“你丫再努力也照样完蛋!”;另一种,场长开着拖拉机送他们进入考场,他们终于赶上了这场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镜头拉长,随着老场长目送着他们走进考场,出字幕。这时结束也算给人一个充满希冀的结尾;然而感谢导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温馨的结尾,从场长与招办负责人间关于陈琼成分问题的秘密对话,让我再次感受到长辈对晚辈的期待之情,“私刻公章这种罪你敢不敢干?为了我女儿我就敢”那种发自真心的生怕下一代再被耽搁的呵护溢于言表。
藏于影片中的一个个小细节也如涓涓细流般沁入人心,两个偷书的年轻人被抓进警局,被放出来时一名警察还给他书包时在里面偷偷塞进教科书,片尾老场长那段如自言自语般对着空荡的农场广播高考成绩时,那种如自家孩子评上三好学生向邻居显摆时明明心里高兴,还要捎带的骂上几句“这个小犊子不成气”的恨铁不成钢的父辈才有的得意之感,真是让人面带笑容的时候还能心生温暖,感谢那些默默的在他人危难之时能一伸援手的人,感谢那个时代中让人温暖的人类所有的美好情感。
此文已交相关纸媒体,请勿转载
6 ) 我怀念那个年代
电影本身,是没有太多可说的。故事煽情与否,取决于的只是叙述的角度和技巧而已。火把点燃时我就想,喔,一个小高潮,然后要来个大场面以及剧情转折了。果然,火海蔓过银幕时我满眼升腾的都是三个大字:主旋律。
雪地里陈琼对着父亲吼的时候,我开始摸纸巾;她脱衣服的时候,我埋头发短信“有床戏,不知道被审查掉片段没有,貌似胸很大”;赶考途中摔倒落下的人喊着“你们一定要好好考”时,我噗地喷笑出来。影视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固然有它的惯用手法,但这些未免也太套路了吧。另外,十二月的东北早晨五点半不到,天就能亮成那样?
我想为这次观影写点什么,因为这事有一定程度的怀旧性质。大一时几乎每周六都跟着社团去影院,后来娱乐活动逐渐多样化了,影院也就不怎么去了。这次偶然想起又去参加了一次,在放映厅门口看见社团的指导老师,老爷子还是那么精神,一腔热血的样子,突然我就感动了;坐在熟悉的红座椅上,周围都是大一大二的小朋友,感觉有些微妙。
恰好又是那个年代的故事。
我怀念那个年代。
我生于一九八六,父母都是本科毕业。自然,他们正是七八级和七九级的毕业生。相信很多同龄人的家庭都是差不多如此的。据闻当初我娘初中时候,上课时间不比下乡时间多,第一次考物理全年级只有一个学生会答一道题。其时全年级学生相互传看,看不懂就硬抄。判卷时老师只好给写出这一题答案的学生都打了满分。她念了两年制的初中,高一时赶上恢复了高考,于是两年高中后考上了大学。那一年的高考录取率是十六取一。
正巧过年时翻看老照片,看到他们大学时候同乡会的合照,我说怎么就这么点人呢?她说你以为啊,就这还是全校的同乡会,从大一到大四,各个院系的,都在这里了。
我于是想起我们家乡那个城,曾经的旧都,千百年出了多少状元进士,没落成这样子。
我爹那一届,县城里也只有六个人考上大学;恢复高考不到一年,可幸赶上了。他对他的大学时光言之甚少,我对那些日子里他生活的印象,主要来自的是家里满墙的书。学校供应午晚两餐,他的大学四年都没有吃过早饭。几乎所有的补助,换了那些书。诗歌,小说,艺术史,园艺,我童年所有的启蒙都来自它们。
高中时候曾经想买一件什么东西,缺钱,就想变卖一些不那么喜欢的书和CD。他知道后就掏钱给我,告诉我书不能卖。他也不管是什么书,只要是书就应该得到尊敬。
这正是我怀念那个年代最大的原因。现在还有多少书值得尊敬?我尊敬那些旧书,那些称得上著作的书;而另一些印刷品,我只能尊敬印刷装订人员的劳动而已。
人心不古,可以用这个词么?或者,饱暖思淫欲?
当年因为贫穷,他们选择了师范,师范不收学费。后来的二十五年,他们送走了二十几届的毕业生,我的思想也从“大学是人生中必经之路,考不上就再考”到了“大学是不会考不上的扩招都扩成那样了”又到了“大学生反正不值钱了高考也就是意思一下”再到了“好多人退学啊大学果然没意思我也退学吧”。
我当然没退学,并且现在还即将毕业。希望我这种渣也能毕业。
大一报到时我带着一个箱子一个包,包里是衣服被子,箱子里是书。送我去宿舍的学长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把行李拖到报到点的。大二时我已经又添了一些书,又管着社团的书,室友说我的书架桌子是个山洞。成教本科刚毕业的辅导员来检查,指指点点戳着书架说整顿!书要那么多干什么!
我去垃圾桶旁边捡了一个干净纸箱,装了一些书放到角落;又让学弟学妹把社团的书搬出去分开几部分保管。学校没有条件给社团活动室,但有条件给我记过。因为书多,寝室被通报批评;那些奖学金可能受到影响的室友也开始指着书恶言厉厉。
现在我的书架上将近一半的空间是瓶瓶罐罐,这才是大家心目中大学女生的书架上该出现的东西。
所以我期待着毕业走人。
扯回来。
电影票买了一对,却没有人跟我一起看。喊了一圈,不是嫌九点的场次太早起不来,就是嫌题材内容没看点。周末里他们去唱歌,聚餐,窝在家刷网页,找一群无聊的人一起无聊,选择是很多的。备选项太多了。电影也太多了。那个年代不论看过几次的片子都能被反复地看(据说除了《珊瑚颂》,我一直好奇想看看这片能不好看到什么程度),直看到台词全都背下来。那个年代人民贫穷,一切资源都那么匮乏,有就不错了还谈什么选择?但有时我真怀念那种简单,虽然这有些犯贱。
南京城正午的大太阳底下,我穿着耐克鞋挎着小单反,从阿童木包包里摸出一块早晨在路边买来,已经压扁了的黑米糕;咬上一口,很甜。
最后。
多么庆幸我的父母生于六二六三年。多么庆幸他们赶上了高考,这样才会有我。那个年代,太不容易了,我只能感慨这一句,太不容易了。
向所有的父母致敬。
7 ) 1977年,我的爸爸
夜深,困,寥寥数语罢
1977年,黑龙江双鸭山,煤矿场
之前,这是爸爸从农场调到了这个煤场
那一年,高考恢复了
当时,老三届知青的梦想与前途似乎早已泯灭
小学、初中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却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更进一步
更因为成分问题没有任何的希望
只有这次高考,才能重新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路上来
过程同样的一波三折
按照当时的政策,已经27岁的爸爸因为年龄原因必须赶上这一年的高考,否则就可能永远地错过机会了(虽然后来修正了,直到1979年仍可考,但是当年并不知)
但是终于,通过煤矿相关领导的大力协助,终于在报名截止前搞定了介绍信
而爸爸也如愿进入了大学
那是一次生命的转折
这当中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爸爸和妈妈说那段在北大荒的往事
1981年,爸爸毕业,1982,我出生
然后爸爸从初中老师到中专老师到大学讲师到大学副教授到大学教授
期间翻译了译林出版社版的《魔戒》等书
这一切的开始,是1977年的那次高考——
那一次,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浪费了一个好题材硬是把它拍成了鸡肋。
毕竟隔代了,没有那种感动的感觉。但总体不失为一部好片子。
哭了
这么好的一个题材给拍成这样了,假的让我想掩面而逃……一群演员里面除了老迟都应该去学学怎么表演,或者说学学怎么不表演
高二考试过后在学校的小剧场看的……和小燕燕、鲍鲍、豆子、小珏一起~
lj
唯一的看点是各种腐
那个年代。。。
重大的变革过度时期总会有牺牲。。。该怎么感谢邓小平爷爷。。。
又到一年高考时……突然想起我大概是不会再参加什么考试了……
看的有些触动,接触过不少知青子女,电影拍的太美好,一个农场里哪有那么多考上的,多数知青还是留在了当地,在当地成家立业,若干年后挤破头把子女送回大城市。虽然拍的过于煽情和美好,演员的表演也令人着急,但这个题材还是要鼓励一下
很真实
导演手法实在很拙劣,3月12日【讲堂】
那一场大火真轰烈。
叫知识分子的不一定有知识。知识分子应该离开这儿,难道我们转业干部复员军人就有义务呆在这儿吗?恢复之前,我们歌功颂德之前,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失去高考?
孙海英怎么就让我那么别扭!!!
很感人的。
x
一群人也是一代人,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回忆,于这些年轻人而言,1977或许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也是春回解冻前的先兆。最难忘的场景,是清晨拖拉机在半路上坏了,准备赶考的知青们在雪地里一路夺命狂奔,跌跌撞撞又狼狈不堪,其实他们追赶的是时间,被耽误的十一年青春,亦是在追赶希望,改变一生的宝贵希望……就诚意而言是感人的,也相对真实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特质,幸而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避免了扁平化的俗套,假如少一些煽情的戏剧性冲突,多一些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深入挖掘,成效可能就更好吧。
一块钱的小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