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黑皮书 剧照 NO.1 黑皮书 剧照 NO.2 黑皮书 剧照 NO.3 黑皮书 剧照 NO.4 黑皮书 剧照 NO.5 黑皮书 剧照 NO.6 黑皮书 剧照 NO.13 黑皮书 剧照 NO.14 黑皮书 剧照 NO.15 黑皮书 剧照 NO.16 黑皮书 剧照 NO.17 黑皮书 剧照 NO.18 黑皮书 剧照 NO.19 黑皮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9

详细剧情

  二战末期,荷兰的犹太姑娘雷切尔(卡里斯·范·侯登 Carice van Houten 饰)和她家人刚刚逃过死神关口,来不及喘息又遭到德国军船的扫射,只幸存下雷切尔一人。躲避在暗处的雷切尔把叛徒的样子牢牢记在心上,她的一生都为寻找这个人而孤注一掷。  她为了隐藏身份,当了一名歌手,然而阴差阳错竟让她开始了另一条人生道路。游击队队长让雷切尔混进德国阵营中,去搭救他被逮捕的儿子。于是,美丽的雷切尔成功俘获了德国军官的心。一切都好像进展顺利,但雷切尔的一个机密任务,却让她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况。  复仇的决心还在雷切尔心中熊熊燃烧,叛徒还在某个阴暗的角落……

长篇影评

1 ) 俏皮的Carice van Houten

这部片子成全了卡里斯·范·侯登 Carice van Houten,俏皮的美女,她的表演真好。从她让那个荷兰帅哥水手亲她的面颊,她却突然把嘴凑上去了,呵呵,这一幕无比自然美丽,诱人。

访谈的时候问卡里斯,为什么会选她作女主角,她说,她猜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 是需要一个有神秘感的女人,隐秘型的,不光只是袒胸露乳,大胸部,而且她的胸部不大……

她说在准备演这部片子的时候,她要做的,是赋予这个角色女性的力量,不要矫揉造作,不光是个英雄或者什么的,而是一个女性,而且是让观众喜欢的女性,如果观众不喜欢,那可倒霉了,因为片子长两个半小时……

卡里斯说她认为最难受的几个镜头,是进棺材(她有些迷信,很在乎这个)。还有一个是切鱼头,还有在水里被蚂蟥咬了,再有就是最后那场“大粪”浇下来的戏。她说她没想到这么难适应,到了片场的时候她还很乐观,然后她发现在小拖车里放着几朵花,还有一张保罗·范霍文太太给她的卡,上面写着:“祝你今天好运”。当时卡里斯就想,完蛋了,要是她这么说,就是真要出事了。而且是很糟糕的事。淋“大粪”的时候她还对保罗·范霍文说这个你也要自己来试试,一会儿我拍完了你就来……结果最后拍完她给忘了……回到家哆嗦了一晚上,缓不过来,太难受了。

卡里斯还透露她是戏剧学校毕业的,所以她不太怵唱歌。12到18岁的时候学过6年的德语,希伯来语是现学的。

她说荷兰1600万人,这部片子的观众有100万这在荷兰已经是很成功了。当被问到,她想不想去好莱坞,她说,还没有星探给她打电话,然后她开玩笑的说,至少伍迪艾伦没有给她打电话,伍迪艾伦有斯嘉丽了,呵呵。


采访保罗·范霍文的时候,他说他这次回到荷兰就是叶落归根,想要拍非商业化的电影,要做一件很困难事。片子的剧本他和编剧一起研究了很多年。在荷兰的历史上,那个年代的很多事都被刻意回避了,没有人谈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很多人都有一个盲区,他们的经验都来自一些正统的电影情节,是非黑白似乎阵营分得很清楚,但是实际并非如此。

保罗·范霍文说这部电影的核心并不是带来了什么问题,只是让大家接受一些事实。比起以前,他更看重电影幕后的故事,他也希望这样的一个片子,能够让观众多思考。

2 ) 有一种爱,穿越信仰,穿越国界-----蒙兹外传

我叫蒙兹,德国人,是纳粹党卫军的上尉。在那些犹太人看来,我们是战争中的刽子手,恶魔,其实谁又知道,在这场战争里,我同样失去了我最珍爱的东西——我的妻子,孩子,爱人,甚至于我自己的生命。
是的,战前,我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美丽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孩子。元首说我们的家乡是安全的,我们只需要征战再征战,可是就在那么一天,盟军的炸弹下来了,砰的一声,从此在这个世界上的我的所有牵挂就那样灰飞烟灭了。
从六岁起,我开始集邮,我收集遍了所有曾经驻扎过的地方的邮票。没有了亲人,我只能寄情在邮票之上,我视它们如珍宝,只有在看着它们的时候,我才会觉得平和,战争与杀戮似乎真的离我很远。
我不是一个杀戮成性的德国人,也不像我们的元首那样恨犹太人入骨。可我也绝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爱上一个犹太女人,并希望和她在一起,天长地久。
那一天我在火车的包厢里,看着我心爱的邮票,她就那样走来了。一头美丽的金发,碧蓝的双眼,娇艳的红唇,性感的身材,请原谅我如果直白的描述,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男人,一个很久没有碰过女人的男人。她径直拉开我的包厢门,手里提着那样沉的两个箱子。出于绅士风度,我说女士可不适宜提着这么重的箱子——帮她把行李放在了架子上面。她笑着对我说箱子里面是她的留声机和唱片,而她战前则是一名歌手。是么,好美的歌手,多么迷人。可我是一个有着良好教育的男人,跟女人调情搭讪并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只能温和的坐着看我的邮票。火车里秘密警察们正在例行检查着,我对面的女士有些紧张,这些都是我没有看到的,终于她凑了过来,问我在做些什么。我给她看我的邮票,她说她小时候也集邮的,然后她温柔的问我是不是可以拿过去看看,一定会很小心的。秘密警察打开我的门要例行检查,我扫了他们一眼,说没有看到这里正忙着吗?是的,我是党卫军的高级头目,他们难道不用听命于我吗?难道当我跟一个美女在一起的时候还要忍受他们的骚扰吗?
我们一路相谈甚欢,火车还是到站了,我提出要送她,她不肯,说有人来接,也提走了她的留声机和唱片。我说希望我们还会再见的,她那眼神告诉我似乎她不想再见到我。是啊,这是战乱时期的荷兰,在异乡的土地上,如何约定明天的故事呢?我走了好远,再回头望她,她也回头望着我,甜甜的笑着。算了,甩一甩头,处在战争中的我们,能够奢求什么?
我没有想到的是,真的,那么快我又可以见到她。当接待员告诉我有一位叫艾丽斯的小姐找我的时候,我的心都在歌唱。我跑下楼,在大厅里看到了她,我伸出手,说真高兴再见到你。她是来给我送邮票的,真美,这些邮票真美,可是我没有告诉她,这些邮票远不及她美。
秘书送来咖啡和巧克力,巧克力是从抵抗组织的俘虏那里缴获的,在战时非常难得。我留意到她吃了很多,看着她想吃却还要维系自己的自尊,我有些心疼,于是邀请她去我要去的高级军官的舞会,那里有美食,有佳酿,她应该在那里可以吃饱了吧?
我提议我们去拿她的留声机和唱片,她俏皮地一笑,说:“何不如我唱给你们听?”
那个晚上我毕生难忘,美酒,美食,美人。她站在那里唱歌的样子真的让我心醉,我想我们都有些喝多了,曲终人散以后,她的腿搭在我的身上,说想去看看我的邮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深夜在一起会只是为了看邮票么?我知道她在暗示着什么,可我是一个好男人,于是我说看邮票需要很多时间的,她说她有的是时间,我说我没有多余的牙刷,她大笑一声,喝了口香槟,吐掉,然后张口对我说:看,全干净了。
我抗拒不了这样的诱惑,于是带她回到了我的住处。
也许酒精真的是催情剂,我有些迫不及待地扒开她的衣服,她的胸好美,挺拔并且圆润。她脱去我的上衣,我坐在沙发上,突然看到她的发根处是黑色的。黑色是犹太人的颜色——对我们德国人来说,这是必须有的知识。我按住她的手,问她的头发是不是染过来得以保全性命,她停住了,美丽的蓝眼睛魅惑地看着我:“是,又怎么样?”她把我的手放在她的胸上,“这也是犹太人的”,她把我的手放在她的臀上,“这也是犹太人的”——是的,元首告诉我们所有一切有关犹太人的都是那么肮脏,可是这个犹太女人那么美,一切都是那么美,我还在乎什么?我吻她,我们做爱,我只想在这个女人的怀抱里迷失自己。
再醒来的时候,她不在身边,我点上一支烟,她回来了,看到了孩子们的照片。穿着蕾丝睡衣的她站在床前,问我:“你结婚了?”声音里有淡淡的失望。“是的,曾经。”我用着最简单的语言讲述那个最痛心的故事,她看向我,眼里全是哀伤,“是的,我明白那种感觉。”然后她吻向我,起初她是看着我,然后她闭上了眼睛,吻我。如果说之前的做爱只是两个成年人的互相需要的话,那么这一次的吻,我能感觉的到是心灵契合之吻,我深信她明白我的伤痛,在淡淡讲述后面的巨大伤痛,她的一句“我懂”,其实我也是懂得的,我们,在这场战争中,都失去了挚爱的亲人。
那一夜她得到了一份工作,第二天我就在我的办公厅见到了她。她像一个精灵时刻跳动在我的面前,让我的目光离不开她。每一次遇到都让我的心情非常快乐,我又是一个沉溺于爱河的男人了。下班的时候我问她晚上是不是来我家,我就像一个刚尝禁果的小男生希望和她再一次相聚。她说她来——她,也是想和我在一起的吧?
那天下午,她离去之后,党委队的线人被杀了,我突然发现这些好像一个圈套。一个活色生香的漂亮女人就这样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和我睡觉,而她工作的第一天线人就被杀了。这一切绝不可能是巧合,我准备了一把枪,放在被子下面。我需要问问她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来了,褪光了所有的衣服,那个美丽的酮体又一次展现在了我的面前。我把枪慢慢竖起来,她娇笑着问我这是什么?掀开被子她被吓到了,我拉她过来,告诉她我的疑惑,我问她是坦白一切还是明天把她交给党卫队。她看着我,眼里充满泪水,怎么会呢?在我眼里她是那么坚强的女性,可我居然看到了泪水。她让我拿开枪,我摇摇头,她楚楚可怜的说让我吻她,我甩甩头,罢了,我注定是过不去这一关了,我吻她,很用力地吻她,她不惧怕我——一个德国纳粹手里的枪,却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同那样让我吻她?天,或许是她疯了,或许是我疯了。
我没有逮捕她,相反的是,我想为她报仇。那个杀她全家的刽子手是我的下属,他所做的这些勾当令人发指。我报告给将军,让他检查那个家伙的保险箱,可是让我意外震惊的是,保险箱里居然全部是文件,那些从犹太人身上掠夺来的金银财宝居然统统不见了。那个该死的中尉居然还反咬一口,说我在和抵抗组织谈判。当将军瞪着眼睛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我只能告诉他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流血,盟军已经近在咫尺,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留些后路。将军这个极端法西斯分子不允许我这样的言论,判了我叛国罪,即日枪决。
我被带走前我的女人在门后看着我,这样的结局是我们谁都预料不到的,在这样的变化前面,她没有惊慌失措,她不知道也许这是我们的最后一面。
后来我知道了,那天晚上抵抗组织组织了一次行动,要救出所有被关押的俘虏,她要求他们也同时救出我否则就不予以配合,原来她不惊慌是因为她要救我。可是那天晚上行动失败了,所有的人几乎都死了,而她,也被陷害投入了监狱。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么多年来的征战,在党卫军司令部里,我也有我的亲信,他救了我,还有这个我爱的女人,我们躲在一辆车里,在一个被单下面,我搂着她,逃出了生天。
我们躲在了一个小船上,夜那么静,周围那么安详。女人在那里忙碌着,像个幸福的小主妇。我就躺在那里,看着她,真希望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一辈子阿。。。。我吻她,我从来都不知道我后半生的幸福居然在一个犹太女人的身上。。。广播里传来了德军撤退的消息,她的面色凝重起来,她说她从来没有想到会恐惧解放后的日子。。。是的,那些抵抗组织还认为她就是那个叛徒。我宽慰她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洗刷她的冤屈,我却忘记了我曾经是一个纳粹军官,是人人想捉住的战犯。
那天,那最后的一天,我们离开我们的小船,去找那个我们认为的叛徒——律师。门铃响了,律师被射杀了,我唯一的念头就是抓住那个凶手,他是唯一可以为爱丽丝洗刷冤屈的人。大街上的人很多,他们在庆祝德军的撤退,我看不到那个凶手,我鸣枪,却引来了更多的目光。他们大叫着我的名字,围捕我,想必对于他们抓到一个德军大头目是一件多么振奋的事情。她在屋子里听到了动静,站在大大的落地窗前看着我,依然是那么美。。。这是我们的最后一眼。
那个该死的将军居然在为加拿大人效劳,他拿出我的死刑执行令要求继续执行。那个唯诺胆小的加拿大佬居然答应了他的要求,同意了我的枪决命令。我狠狠地扑上去,想要掐死这个非要置我于死地的纳粹。我恨他,恨他为什么不给我一线生机,我刚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就这样,他把我所有生的希望,都掐灭了。
(请原谅我不知道如何书写蒙兹的死,这个是我在整个电影里最不能承受的一个场景。导演没有交代任何的内心独白,甚至没有一个眼神没有一句话,就让他那么死了。。。。大悲,悲到我2天没有睡好觉。。。。。。太痛了,虽然明知道是假的还是痛的要命。。。555,不写他的死是不是就可以假装他还活着?)
写这样一篇故事,没有任何的目的,如果说有,那么就应该是想要宣泄。黑皮书里的爱情故事,虽然那么简单,却用那么简单的几幕下击溃了我所有的防线,那一夜,我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民族,仇恨,阴谋,都略去,我只看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爱情,让我夜不能寐,从剧情里拔不出来。
我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也不是文笔多么如花,我只是宣泄了我心里的大悲。我喜欢蒙兹这个角色,喜欢他温柔的眼神,喜欢他穿着党卫军制服却爱着一个犹太女人。这要怎么样的大爱。。。
今天我把这个故事放在这里,希望有路过的人可以看到。如果你有跟我一样的感受,如果我的这个故事可以让你心有些戚戚,那么我就很满足了。

3 ) 关于《黑皮书》的阉割问题(后附天涯评论)

电影院真是一个奇怪的存在,一方面拥有强大的视听设备,另一方面又匮乏优秀的电影资源,第六代导演以前几乎是与院线隔绝,国外的优秀片子又不能引进。这些工作电影总局倒是恪尽职责。

因为下载方式的多样化,各种片子都还是可以交流的,但这仅仅局限于网络。去电影院看片,对我来说不需要做什么选择,看看海报觉得顺眼的,时间刚刚巧的就买票。前几天去电影院,刚好时间凑巧的就是这部《黑皮书》,之前没听说过。

影片结束后,旁边的人看了下表,自言自语说:刚好一个半小时。很满意这部电影卡准了90分钟的长度。但说实话,我对其中好多部分没看懂。于是,回家后就上豆瓣查了查,刚好发现了一篇帖子《<黑皮书>被阉割部分一览》,我要向网友细致的工作致敬了,上面详细的罗列出了院线版和原版的差别,一共14条(第一条是误判)。涉及到色情内容的删剪是6条,涉及到政治内容(对共产主义不敬)的删剪是2条,涉及到血腥暴力内容1条。估计电影总局对色情的定义很宽泛,6条色情内容里面,除了露点的之外,还有挑逗性的语言翻译的时候被替换,另外电影总局的处理方式不只是把露点镜头删掉,而是删掉周边的一段剧情,导致观众莫名其妙。最奇怪的是,有4条被删掉的过渡性剧情不涉及到任何敏感问题,是不是电影总局的人比我们敏感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这表明了对排除异己的不遗余力。统治者相信,文化产品在对政权的维护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亦然。电影总局的人(包括所有政府机构)不需关心所行公务是否对大众有益,而只需让上面满意,就达成了所有的绩效,就会得到上级表彰。我对这一套表示极大的理解,但也需提防大众的不满情绪。

说到这里就枯燥了。我讲一个电影的情节,在院线版中,梦茨(德国上尉军官)被抓捕后,直接被枪毙,而执行枪决的指挥官竟然是他原来的将军,一个纳粹军官。这是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后现代剧情,我以为梦茨对长官思念日久,眼花认错人了。其实在原版里面,枪决之前有一大段的关于对梦茨如何处置的讨论问题。但里面涉及到政治问题,一段对共产主义诋毁的对话,于是被删除。删除的时候又没考虑到剧情的连贯,出现了这么怪异的一幕。

这对观众来说,是很不尊重的。我花了几十块钱,看一部被阉割的完全不通顺的片子,打击了我去看影院看片的信心。我拉动了几十块钱的内需,本来是件光荣的事情,但现在又很后悔。我们是太不自信了,洋鬼子说一个共产主义怎么怎么样,伤不了我们一丝一毫。请政府放心,我们不会因为他们说什么就动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决心,即使动摇了,也不是因为他们。另外请政府坚定一下共产主义的决心,给我们广大群众做个榜样。

这里也有点特殊情况,电影总局不能对外国电影出审查意见,督促其修改,引进之后再做修改也是比较便当的做法。而对国产电影,比如《鬼子来了》这样的电影可以做个详细的审查意见,如不按总局的意见修改,直接可以pass。第六代基本上也是这个路数。墙里开花墙外香,这个说法美化了这种无奈的选择。拍中国人的电影当然首先是希望中国人看,而且放弃了院线基本上就放弃了中国市场,商业上也带来很大损失。在《第十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导演研讨会》上,为什么郑洞天和江平的讲话最受欢迎,香港导演听的最认真?因为他们要进入内地市场,获得商业上的成功,首先要巧妙的越过电影审查制度,主动的阉割要比被动阉割承受更少痛苦。

我以为电影分级也是很难实行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举例而言,政府在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发动了联合反低俗行动,事情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迟钝的人也会疑问,这是反低俗吗?所以为什么是低俗而不是色情而不是暴力,低俗无法界定,指哪打哪。电影分级,一般来说是保护未成年人,那我做为一个成年人,是几乎不受限制的,但我们怎么分呢。我的建议是,首创多种分级制度一起运行,比如除了年龄分级之外,可以有政治成分分级(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可以有国籍分级(外国人、中国人),这样既起到了创收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目的,又让中国人不受资本主义思想的侵害。一举两得的事情。

天涯评论:

作者:Panda_ska8er 回复日期:2009-02-11 01:01:29 

  你干吗去影院看啊 ...自找苦吃不是
  再说这片子07年就杀青了 隔两年才到中国上映你不觉得奇怪吗
  <看电影>都把这电影列到<情爱参考>里了
  1/3(或者更多)铁定被删你还指望个毛啊

作者:atfe 回复日期:2009-02-11 02:34:00 

  按照黑泽明的话说,这些删剪电影的人其实都是天才的色情狂,他们可以把任何镜头以及语言都扯到色情上边.

作者:泠风1977 回复日期:2009-02-11 08:56:47 

  哈哈,终于有人来说这事了。好在我是先看了碟片,然后心里就想,这NND不知道影院版会剪成个什么样,于是乎向周遭所有人建议不要去影院看这部电影。等CCAV6播的时候来看看两部的区别到底有多少。

作者:绯飞 回复日期:2009-02-11 10:07:26 

  我觉得那帮大老爷们,都是鲁迅先生说的看到女人的胳膊就能联想到裸体的JP

作者:joyface 回复日期:2009-02-11 11:05:38 

  不看删节版

4 ) 揭密血腥往事,惊艳性感歌女

一个歌女,乱世漂零,以天生的乐观与自信行走,在战争的年月里,痛失爱父、爱母、亲弟,以无谓的坚强的加入反抗组织,投身敌营,却为真正的叛徒所卖,反被污指,以至于在解放之后遭遇到泼粪的羞辱,同时失去爱人,为叛徒害命,这一切何时才能结束?她发出如许的质问,终于,在牧师的黑皮书里,她读解了一切背叛密码,揪住了可耻的叛徒……这就是一切么,她的命运终是尘埃落地,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终于结束了么,那岁月笼罩在她头上的阴影是否真正烟消云散?她的心能否走过那段血肉交织的岁月赢得生命又一个新的循环?

性与暴力是片子强劲佐料,此料一直为人所诟病,仿佛此片正欲借此来吸引眼球,如果这的确是导演的意图,我得说,他将此意化得出神而入化,一点不嫌做作与突兀,性感处,无论是女主角穿着耀眼的红裙圳出性感的长腿,挥洒迷人的歌喉媚惑众生状,或是她变身谍女郎,以无比的妖娆美艳俘获男人之心,再加上配角不遗余力的裸身演出,暴力处,无论是枪杀、折磨的血腥恐怖状,还是的让人无法忘却泼粪画面,凡此种种,无一不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使这些佐料的恰入其份的突显真实人性的复杂灰度,与故事情境的相映成景,佩服导演炉火功力,富于刺激性的性与暴力更加深入的使我们理解这部电影。

一直觉得好的电影,如《小说人生》《魔幻时刻》《杯酒人生》……等等,时间轴上每一刻展现的画面,述说的语言,既富于诗意美丽,又富于生活的真意,将生命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真实而细致的展现在人前,每一刻的回忆都令人惊叹,每一时的画面都让人深味,此片因为毕竟题材不同,在此标准上似有折扣,但作为一部故事电影,或者说史诗电影,它完整讲述了是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的故事,光是这一点,与时下许多大片相比,已值得叫好,电影最简单的本质就是如此吧,准确而清晰的描写矛质,结构故事,然后在光影交错间,带出影片传达的主题——人性的灰色地带\对战争的控折\历史的迷雾\信任与背叛,二十年磨一剑,剧情与场景的丰富度勿庸质疑,果如其名《黑皮书》般,激起人心深处的沉默敬畏、好奇恐怖,看此片,如同品尝饕餮盛宴,绝不会让人失望。

女主角卡里斯·范·侯登在片中的表演绝对值得赞誉,她首先必须是声色俱佳的歌女,同是亦是亲睹家人惨死的孤女,再又必成勇谋兼备的抵抗组织成员,强烈的民族感爱国心又驱使她躺在了敌人的床上,化作黑色间谍,另外,她亦真挚的与敌首相爱,甚至生死不曾离弃,她忍受了这一切,却在战争结束后遭遇无比羞辱,同时也丧失自己的所爱,她终是离开魔掌,揪出叛徒,可是这一切能抵偿这战争给她带来的所有痛苦与丧失么,看她的脸,细微的神情变化,印象最深刻处有二,她轻盈献唱声色婉转,如莺喉妙语,性感纵情;她闻知爱人已死,无奈道出一句,这一切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无比的悲伤与痛苦在心泛起,直至浑身颤抖,两相映照,十出杰出,角色与演员融为一体,表演功力自然无痕,可谓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她仿佛是镶嵌在黑皮书里的闪耀钻石,以纯熟的演技与绝美的姿容掳获看客眼睛,此片看罢,不由你不爱上这浑身散放天真性感的女人。

5 ) 《黑皮书》VS《色戒》

在主要情节上,《黑皮书》与《色戒》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讲一个靠美色打入敌方内部的女间谍的故事,且都有备受争议的情色镜头,但二者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影像风格,这促使我饶有兴趣的将它们进行了对比。为什么在相同的情节设定下,爱丽丝的故事如此惊心动魄、紧张刺激,而王佳芝的却显得节奏温吞、气氛沉闷呢?
虽然这两部电影从创作之初就完全指向不同的方向,但在此暂且不论,而直接从两者最相似的部分,既两位美丽的女间谍——爱丽丝和王佳芝开始说起。

失去至亲的切肤之痛VS渴望认同的失落情感

先来看看两人接受间谍任务的动机。爱丽丝的动机非常直观,亲眼看见全家人惨死在纳粹手中,这份悲痛和仇恨足以促使她不顾一切的复仇。但王佳芝的动机却耐人推敲,虽然表面上她是出于爱国热情,可这里面毕竟包含了其他的成分,比如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以及在别人的认同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因此,爱丽丝的行为总是被强烈的情感贯穿着,愤怒、悲伤、痛恨,招招以命相搏。而王佳芝的情感则比较暧昧,恐怕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做女间谍,她的行为也因动机的不明而变得似是而非。当然,这也不能怪王同学觉悟低,毕竟校园里的爱国热情与眼见亲人惨死的悲恸是无法相比的。

深入纳粹大本营VS深入汉奸大后宫

除动机外,两位女间谍的工作场地也大大不同。爱丽丝借由蒙兹而成为纳粹办公室里的一名秘书,有很多机会窃听到第一手敌方机密,由此产生的危险系数也是极高,间谍情节自然惊心动魄。而王佳芝却仅打入了易先生的家中,大部分时间只能在麻将桌上向易太太和其他几位麻友套取信息,淹没在三姑六婆的家长里短中。即使在跟易先生的关系十分密切之后,王同学的工作场所依然没能离床太远,仅仅在死前参观了一下老易办公楼中的监狱设施,便含恨西去。这也就注定王佳芝无法带给观众一个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

自然大方VS忸怩做作

在看影评时,有网友提及两片的情色段落,并对《黑皮书》中自然大方的情色镜头表示欣赏,同时对《色戒》的做作表示不屑。其实这很好理解嘛,中西方性开放程度不同,角色对于性的态度当然也不同,如果王佳芝像爱丽丝那样“迅猛”的脱衣,那才真叫奇怪呢。再者,角色性格的设定也是原因之一,爱丽丝的个性恐怕较之身边处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同龄女孩都要开放得多,这从她在码头敞开衣扣听音乐、在汉斯面前“染色”等情节就可以看出。实际上,王佳芝也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了扮演好已婚妇女的角色,她委身于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猥琐男,在“五千年性压抑”的大背景下,她的行为已经非常难得了,咱们就不要苛求了吧。

战争中的真实事件VS小资们的小纠结

最后回到最初的创作意图上来,保罗·范霍文旨在用《黑皮书》来表现残酷战争中的复杂人性。没有纯粹的黑白,革命党中有阴谋家,纳粹里也有和平主义者;女人们为了生活而出卖肉体,男人们为了战后有一条活路而出卖无辜的犹太人。战争的一个可怕之处正在于它能够混淆黑白,使人们丧失理智。而爱丽丝正是目睹这一切、思考这一切的引线。该片的原始素材全都来源于编导对真实材料的搜集,再加上导演对商业片的高超掌控能力,影片自然场景宏大,情节丰富,节奏也紧凑激烈,引人入胜。相比之下,《色戒》中的间谍桥段实在是小儿科,原因正在于无论是原作者张爱玲还是导演李安,都压根没想要表现战争意识形态,而仅仅是把战争作为一个引发故事的契机而已。要说影片的内涵,张爱玲是为了讽刺人性的自私与丑恶,而李安则置换小人物的尴尬与失落,但不管哪种,故事中的情感都不专属于战争这一特定环境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普遍内心纠结。所以,这两部影片才呈现出如此迥异的影像风格。

这样写下来,好像我对《色戒》极为不满似的,其实这两部电影我都挺喜欢的,风格不同,带给我的感受与思考也不同。但正是因为喜欢,才忍不住把它们拿来比较调侃一下。

6 ) 无关电影

亲历过二战的欧洲人拍摄的二战电影,就是不能像好莱坞那样忠奸分明。
欧洲人决不会如《辛德勒》名单一样摆开一群脸谱样的变态纳粹、伟大斗士,可怜的犹太人。他们亲身经历、难以忘怀的那段战争岁月更像是一场考验人性的化学实验,结果是所有人都善恶难辨、面目全非。
人性不是真金白银,经不起考验。
如果写历史,说历史,读历史的人,能多点这样的情怀,这个世界就不会还存在那么多骗局了。

7 ) 精彩令人吃惊

选择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相当的随意,只是在那里不停地寻找,最终抱着无所谓看什么的态度选择这部《黑皮书》,尽管其实最开始选择的时候并不看好。

相信李安是看过这部《黑皮书》的,因为《色戒》中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其实,《色戒》就是《黑皮书》的中国版(《色戒》上映年代及开拍年代均晚于《黑皮书》),只不过剧情更加简单,床戏更多,故事讲述更加苍白而已。记得有两个人对《色戒》的影评写得很好“看着汤唯从始至终暧昧的表情,就像她对王力宏表达第一次本可以给你时的遗憾一样,让人觉得滑稽 ”“实现了找准了卖点的定向包装——卖给外国人的是老上海风情,卖给台湾人的是重庆政府的旧日艰险和荣光,卖给大陆人的是张爱玲和床戏”,嗯,真是极其的精辟。

好了,不谈李安及其《色戒》,黑皮书讲述了一个犹太女子在1944年——二战胜利前夕,历经了逃亡——出卖——逃亡——抵抗——打入敌人内部——出卖——逃亡——复仇——想平静的生活——面临战争这样一个故事,而且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

看完了电影,眼前晃动着是那么几幕
1. “女主角向律师借钱,律师给了她几叠钞票和一把钻石,让她打了借条。女主角准备签字,律师问她你都不数一数?女主角说不用了我信任您。律师则说不要轻易地相信别人,时代变了”。
2. “为了接近德国人,她在去之前对着镜子为阴毛染色”。
3. “当女主角安好窃听器回到抵抗组织总部时,争论该不该杀死叛徒的时候,抵抗组织领袖说到‘不能为了犹太人而使高贵的荷兰人丧命’”。
3. “当女主角听到她爱上的德军上尉被处死的时候,浑身颤抖、眼泪——那种痛苦、绝望、恐惧……痛苦的说出‘什么时候是个头?’”
4. “影片最后女主角回忆结束,警报声响起,回到了一个全副武装简陋的居民点,战火声又在不远处响起”。

这部电影并没有像通常的二战电影一样,非黑即白,总是极力占线二战德国法西斯的罪恶,被占领国人民的悲惨,盟国的伟大……如果站在一个很宏观的角度,这无疑是正确的。正是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特别是欧洲带来巨大的灾难和长久的痛苦。然而,战争也是由人来完成,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完成的,而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和人性。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着力刻画描写的地方。

像女主角,一个犹太人,一个当时在任何一个基督教天主教国家都被歧视被侮辱的民族的儿女,影片展示了她的苦难,但并没有过多的描述,反而刻画了她的坚强她的乐观甚至是她的七情六欲她的悲愁犹豫苦苦挣扎。因为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自然的人。

而对于迫害的一方——德国人,影片描述了三个人,将军、上尉和中尉。 将军代表了德国法西斯的上层意志,冷酷、刻板、自大、高傲,正是他们,发动了这场战争,带来了灾难。中尉则代表了德国法西斯意志的继承者和执行者,正是他们,才有了惨无人道的集中营和大屠杀。而上尉,很显然,是一个反战者,特别是当他的妻女都在盟军的空袭中丧生之后,这点在他不同意中尉处死那三个抵抗分子表现无疑。当然,对于上尉之前在战争中的态度我们无从考证,很可能之前的上尉也是一个好战的狂热分子,不过这个情有可原,毕竟一战后带给德国的耻辱实在过于深重,而希特勒正好带给德国人民一个脱去耻辱帽子的希望,所以战争初期德国全民对于战争的支持程度空前高涨。但是无论如何,随着战争的发展,上尉个人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逐步显露,从迷惑到质疑,一步步发展。

而对于抵抗组织——荷兰人,又有不同。像影片开始救下女主角的那个水手,就是一个单纯的善良的荷兰人,没有因为女主角是犹太人而歧视她,也没有索取任何报酬,单纯的出于善良救助了她。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是极大的风险。德国人对于这类帮助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而且由于宗教的关系,普通民众对于犹太人不说是深恶痛绝,但也绝对是鄙视(这点可详见相关历史)。另外的荷兰人,同样是开始女主角藏身的那个荷兰家庭,很明显就有宗教信仰上的歧视,例如不背基督祈祷文就不给饭吃(没有盘子,背出后才让小女儿拿给女主角,而后来女主角对那个水手小伙子也说过)。当然,荷兰人典型的代表还体现在当女主角安好窃听器回到抵抗组织总部时,争论该不该杀死叛徒的时候,抵抗组织领袖说到‘不能为了犹太人而使高贵的荷兰人丧命’。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犹太人并不只是只有纳粹才讨厌。

此外,当女主角被荷兰“人民”“抓获”的时候,那个浇大粪的场景。这里要补充一点二战结束后,荷兰掀起了大规模的“荷奸”运动,将那些战争中的亲德分子,与纳粹关系密切的人……通通抓了起来,尤其是女人,往往都是将其赤裸身体,剃光头发,然后去游街,谩骂,侮辱……这段历史往往是现代荷兰所回避的,这是一种对于人权的赤裸裸的侮辱和沦丧。我们好像没见过对待汉奸这样的,即使在苏联,对待“俄奸”也基本就是处死。这个时候,究竟谁是正义?人民?不是,女主角本身就是受害者,更是为了解放人民而打入敌人内部。然而,正义在这一刻并未得到伸张和尊重。但是,对于这些不明真相的普通民众而言,你又怎能说他们有多大的错呢?因为他们自然是受害者,是被压迫者,出于此,不可能要求他们去包容自己仇恨的人,这是人自然的本性,至少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本性。就我所知,好像基本没有人被人凌辱侮辱欺侮之后,很大度地说,哦,我无所谓的,我宽容你了。好像没有。所以这里无法说谁是谁非,这就是现实,就是这个真实的世界。

当然,最后女主角最终实现了复仇的目的,然而正义在这一刻真的就得到了充分的伸张么?没有,女主角用她最美好的岁月,用她全部的亲人,用她的爱情,就只是为了实现复仇,实在不能说这是正义得到了充分的伸张。

影片最后,女主角终于回到以色列,犹太人的故乡,本以为可以安宁的生活,然而,战争,又是战争,接踵而来。这实在是一个讽刺,一个历来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犹太民族,却始终和战争、争斗、歧视搅在一起。也许有人会和我说,啊,看《圣经》上怎么怎么说,啊,是犹太人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把耶稣吊在十字架上,所以,他们应该被欺侮应该付出血的代价。对于这种说法,我只能嗤之以鼻。首先,《圣经》只是一部书,确切说是一部故事书,在确切说是一部人写的故事书。好了既然是人写的,那就有可能变造虚构伪造捏造,凭什么要相信它?凭什么它就一定说的是真理?更何况它只是一部故事书,既然是故事,怎么能就依据一部故事书来给他人定罪,而且是给一个民族定罪?其次,退一步说,就算《圣经》是人写的一部准确无误的记录,那么,又是谁规定的,祖先的罪恶一定要子孙甚至全体后人来承担?又是谁规定的,部分人的错误要整个民族来承担?这本身就不合逻辑,事实上,哪个信奉基督的国家也没有遵守这个准则。唯独在针对犹太人上,大家异口同声。我看,关键的原因在于犹太人是个聪明而且勤劳的民族,他们拥有太多的财富,让广大基督徒们垂涎不已。加之犹太人一直受到排斥,比较胆小,就更让广大基督徒觉得好欺负。正好又有《圣经》来引经据典,嘿嘿,犹太人的苦难就这样练成了。

其实,我过去很讨厌以色列,并不喜欢犹太人。但是有一天忽然发现,我们自己,和犹太人其实很像。我们也很勤劳也很善良,华人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也很有财富,于是呢,排华开始了,印尼暴乱,马来西亚的排华,俄罗斯驱赶华人商人,西班牙火烧华人鞋展……这些都是为什么?过去我们穷,即使意识形态不同,也不至于如此。但现在我们富了,我们成了世界工厂,全世界都是made in China,于是呢,眼红了,我就要排斥你了,为的就是夺取你的财富,把你踩在脚下。管你信仰什么,于是信基督的来了,信安拉的也来了,甚至信释迦牟尼的也来了。由此可见,管你信得什么东西,利益,只有利益,才是维系一切制造一切的根本,国与国如此,人与人之间,亦如此。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越扯越远了,估计有无数信徒会众要来拍我了。随便!

还是回到电影吧,出了电影本身,我发现真的很喜欢女主角的扮演者卡里斯·范·侯登(Carice van Houten)。有一些俏皮,有一些大胆,有一些天真,但是却又那么自然。还记得她让那个水手小伙子亲她的面颊么,她却突然把嘴凑上去了,多么自然而美丽的一幕。还有她第一次去律师家,和兔子抢胡箩卜,还有她对着镜子给自己的阴毛染色,还有她浑身颤栗痛苦万分地说出“什么时候是个头?”。

总之,借用别人影评的一句话,这部电影“精彩地令人吃惊!”。

8 ) 《黑皮书》:非好莱坞式的好莱坞叙事

性、暴力、爱情是当代电影不可或缺的叙事要素。即使是在以强调文艺性和思想性著称的欧洲电影中,这些要素的显现也丝毫不亚于好莱坞的滥套表演。但欧洲电影毕竟还能透析表象,深入内里,颠覆其既定意义,翻出别样的新意。保罗•范霍文回到荷兰后执导的第一部影片《黑皮书》就是这样一部携带着好莱坞电影元素,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颠覆的作品。至于颠覆的实际结果,也许并不那么尽随人意吧。
这是一个关于二战的故事,关键词是战争、爱情、人性以及灰色。二战的话题实在太过沉重,无论是从宏观视角俯瞰历史(如《攻克柏林》、《虎虎虎》、《最长的一日》),还是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反观现实(如《美丽人生》、《兵临城下》、《钢琴家》),所得出的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结果都不可能冲淡整体上宏大的悲剧气氛,人们始终都无法忽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战争所带来的深重伤害——尤其是对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摧残——它迫使我们不断进行反思,思考战争的起源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种种令人战栗的暴行,究竟怎样发生。这使得二战题材的电影在叙事的同时必须负载起道德审问与价值追问的重任。在《黑皮书》中,这种探问走得更远。电影讲述了一个犹太籍女子瑞切尔在纳粹迫害下从逃亡到反抗的历程。因为父母兄弟被纳粹残忍地杀害,本来不过是想在乱世中找个避难所的弱女子毅然加入了荷兰地下抵抗组织,并在组织的授意下打入德军内部,成为德军上尉蒙茨的情妇。但组织内部一再出现叛徒,使得几乎所有的行动都一一失败,瑞切尔不仅暴露了身份,还被阴险的纳粹构陷,成为尽人皆知的“叛徒”。但在纳粹内部的朋友的帮助下,她与蒙茨逃出了监狱,躲避到了战争结束。但瑞切尔念念不忘为亲人报仇,为自己洗去冤屈,于是在胜利后和蒙茨一同返回荷兰追查元凶,团团迷雾中进行着惊心动魄的调查。但不久,蒙茨就不幸被捕死在了德国人的枪口下,瑞切尔也被挂上卖国贼的名字遭到百般凌辱。正在这个时刻,前抵抗组织的头目汉斯出现了,他救下了无助的瑞切尔,但万万令人无法想像的是,就是这个被赞誉为民族英雄的人正是那个叛徒。他为了钱财害死了包括瑞切尔的父母在内的犹太人,也设计毒杀了几乎所有的抵抗组织成员,愤怒的瑞切尔凭借超人的勇气和胆识最终铲除了这个恶魔。影片的最后,瑞切尔和那位失去儿子的老人并坐在河岸上,身后的灵车上叛徒的挣扎渐趋消失,镜头慢慢拉远,四周一片宁静,灰白的天空像是要包裹住一切。这时,所有的语言都成为多余,我们像是听到了主人公的心河缓缓流淌,如泣如诉,夹杂着忧伤、无奈,不知要流向哪里。
这是一部融惊险、刺激、悬疑于一体的故事,其中的很多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并不鲜见,一位好莱坞导演对此尽可肆意发挥想像,造出与本片前半部完全相同的效果来,但他们最恶俗也是最不可避免的就是还要塑造出个无所不能的民族英雄出来,并一定要在结局时让英雄和他或她的情人在漫天火光之中幸福而拥。相比之下,保罗•范霍文的后半部才是《黑皮书》最精彩、最打动人的部分。从瑞切尔与蒙茨的相恋开始,影片就把触角伸到了一片灰色区域:敌我双方和解甚至交融的可能性。但导演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些太过粗糙,没有酝酿出一段充分的剧情让观众来确认二人的恋情,仿佛只是出于简单的欲望才使得蒙茨不杀瑞切尔,甚至还和她一起出逃,患难与共。难道仅仅因为性或者爱情(如果导演这样希望的话),一个曾经双手沾满鲜血的纳粹分子就可以迅速蜕变为一位人道主义者么?更让人吃惊的是,蒙茨第一次与瑞切尔发生关系时就发现她是个犹太人,但他居然能毫不介意,糊里糊涂地与她相处下去,直到发现她是地下组织成员才又把这件事提出来,但他已举起的手枪马上又被瑞切尔的娇嗔轻轻打到了一旁。这不禁让人回忆起《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恶魔纳粹军官对一个犹太女孩的迷恋,他明明知道她是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但却不能抑制自己想与她在一起的欲望,但最后还是让残忍的纳粹主义占了上风,把那个女孩送去了集中营。相比之下,《黑皮书》的这种灰色区域内的恋情遇到了小得多的个人阻力,蒙茨身上的纳粹色彩也被淡化了很多,显然太过理想化了。我不惮妄自猜测,是不是导演去国二十年,已然在潜意识中接受了美国电影的爱情至上主义的信条呢?瑞切尔和蒙茨之间可疑的恋情是本片中最大的败笔,但假如他们不相恋,情节就难以为继,恐怕这也是导演面对的两难问题吧。
影片涉及的第二个灰色区域就是,敌我阵营是否真的黑白分明?战后欢庆胜利的人们一面载歌载舞,一面还忘不了惩戒那些叛国者。但惩戒并不是依照法律条文进行的正义程序,竟然只能沦落到纯粹的人格侮辱:剪去他们的头发,剥光他们的衣服,往他们身上泼洒大粪!这种惩戒堪比纳粹的极端暴行,是对人格、人性的最大玷污!导演在这里也充满厌恶地塑造出一帮醉鬼、兵痞、妓女,让他们来实行对瑞切尔的侮辱。但这种侮辱难道仅仅只是那些粗俗无知的人群所能做出来的么?那些普通的市民,在战争中饱受创伤的人们呢?他们不也在心里痛恨诅咒叛徒么?如果有机会,普通人是不是也会变得残忍起来?导演故意把这种可能性避让过去了,只重在表现瑞切尔所承受的一切,并让施暴者生就一副令人作呕的嘴脸,从形象而非道德的角度叙述了这一问题,从直观上避免了观众的疑问。在这里,导演故意消解了人性的阴暗,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单纯的叙事,缺少深刻的发掘与责问。叙事的节奏和角度不允许他在这个问题上多做停留,深度探寻的可能性也就被消解于无形了。
影片最精华的部分,也是灰色度数最浓的部分,就是叛徒的真面目被揭露的时刻。叛徒不单单是那个道貌岸然的律师,竟然还有汉斯——抵抗组织的领导者,他的贪婪使他背叛了祖国和人民,亲手把战友们引入死地。就是这个最大的反派,在获得沾满犹太人鲜血与怨恨的金银后,居然还获得了人民的欢呼和拥戴,这一绝妙的讽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影片在道德审问上的不足。汉斯的前后大翻转实际表达了导演一直试图在说明的问题:道德的不确定性。谁是绝对的正义,谁是极端的邪恶?在意识形态的大帽子底下,个人那微弱的声音是不是可以形成对这一问题的反诘?纳粹分子或者由爱情或者由良心,是否可以走上人道主义的道路?普通人因为憎恶邪恶是否就可以突破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从而造成事实上的犯罪?更有那些所谓的正义卫士,难道就没有一点个人私欲,没有走上歧途的可能?保罗•范霍文在短短的一部电影中想表达的太多太多了,以至于不得不忽略很多细节上的追问。这种一刻都不能滞留的叙述节奏带给观众震撼和快感的同时,也缺少了可供细细推敲的持久性。
随着电影市场的持续国际化,带有较为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各国电影很容易就被打上了文艺片的烙印,而适合大众口味的所谓国际化电影必须具备那些能迅速吸引眼球的东西,它要以一种低姿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太过深刻或者太过自我的电影往往都得不到认可。保罗•范霍文虽然以二十年来磨一剑,但他似乎也不能不顾及到广阔的国际市场。所以,《黑皮书》中裹挟的好莱坞叙事要素已然从噱头向本体开始转化,这的确是一种在无形体制下的被规训的过程,在这背后显现出的形象,恐怕不仅仅是财大气粗、颐指气使的好莱坞电影资本家,更有被好莱坞电影所驯化出的一代观众。

短评

2008-6-19看毕,非常的经典,比色戒强很多倍

3分钟前
  • 左思
  • 还行

剧情紧凑。演员到位。名副其实的好片儿。

7分钟前
  • 圈圈圈
  • 推荐

说它是外国版的《色戒》?《色戒》我还没有看,但是这个真是没什么意思,那个情报局局长一点也不像个高官,那么nice,还那么痴情种的样子。MS中国的敌我战争还老奸巨猾了一点。

12分钟前
  • 半袖
  • 较差

精彩淋漓的佳作。本片开局平平,但随着故事的展开变得越来越是精彩,剧情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起伏跌宕、高潮迭起,如倒食甘蔗、渐入佳境。叙事更是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且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结尾一切复归于平静,令人不胜唏嘘感慨。正是: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4星半,强力推荐

17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我就想推荐大家看看主角穿红裙戴红花唱歌那一段。

19分钟前
  • satan
  • 推荐

所有打三分以下的都是看的删减版嘛?其实是多美好的片!!!女主与德军上尉第一次的时候眼睛好漂亮>///<上尉大好人我的菜!。。结局在半途有点眉目,但合情合理的伏笔和对小角色剧情的适当渲染是成就了一个还算出乎意料的结局。。Carice演女主好不容易的!别再说她胸部小了其实很漂亮Q_Q

24分钟前
  • 拉子闪闪发光
  • 力荐

爱好邮票的魔鬼尚有一线良知,庆祝胜利的天使早已丧失尺度。法西斯与基督徒并无区别,英雄与妓女界限模糊。有的身体被千刀,有的灵魂被万剐。可以向仇人袒胸,不愿向恶人露乳。注射贪婪的胰岛素,吞下伪善的巧克力,刚被万人簇拥,转而躺进棺木。战争有结束,攻讦不结束。可以信任人,但不可信任人性。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有些地方看到了文革的影子

3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正与邪,善与恶,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全部模糊,战争中从来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强者和弱者

3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实际上,所有人都憎恶战争,除了旁观者

35分钟前
  • 大xu
  • 推荐

长篇小说的质感,真是一波三折、令人唏嘘

36分钟前
  • boks
  • 力荐

无以伦比的棒 惊艳到极致 保罗真是个人才

38分钟前
  • 深毒
  • 力荐

一开始是《辛德勒的名单》,中间是《色戒》,后半部分是《西西里美丽传说》,最后是《名侦探柯南》#好像混进来奇怪的东西了#

42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荷兰解放后的众生相刻画给影片大大加分。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3.5,精彩归精彩,但过度戏剧化,以至于2个半小时要滴水不漏圆住这个故事已经相当局促,更没有任何文本空间去构筑叙事之外历史和人性深度。

49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看过的最好的荷兰电影,悬疑迭起,险象环生。对于我这种剧情控,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极度推荐,这是了解荷兰人和荷兰历史的一扇窗,同时也是一部剧情几乎满分的电影。

5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每10分钟剧情就来一次大转变,这比较强

58分钟前
  • bba
  • 力荐

即便是讲述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充满阴谋与复仇的故事,范霍文的片子里也少不了情色与杀戮,然而他将这些元素作为陪衬,打造出一部环环相扣伏线千里的大戏;某种意义上本片有点像荷兰版色戒,但个中曲折更加虐心,几乎可称做女主角一个人的史诗;结局隐晦地点到巴以冲突让这个光明的结局又蒙上一层灰尘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绝代尤物。“风声过后,世间再无传奇”用在这里才合适。那句与其选择子弹不如投降恐怕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1小时前
  • Lan~die
  • 推荐

没法不联想到色戒,不过这部是彻头彻尾的情节片,没在文艺上纠缠。另外,女主角很好看,不单单是相貌上的~~

1小时前
  • 战国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