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演过康熙大帝,演过废帝溥仪,说来是颇有象征意义的一件事。
观众往往歌颂千古一帝的恢弘气魄,哀叹亡国之君的屈辱处境。却不知这正是体制的必然。
用苏克沙哈的人头买天下三个月的太平不是不辨忠奸;为防周培公功高震主便发配他到苦寒边境是为君之道;用姚启圣三起三落不必考虑他祖坟被挖的忠心和决心;海战期限不取决于战情局势和专家(施琅)意见而是取决于祭祖日期,如若不从便要临阵斩将;视李光地从刚正不阿到学习官场厚黑为政治成熟…. 末代皇帝的剧情,早已在康熙王朝写就。
在历史性上,这部完爆电影版和《非常公民》,但是艺术性和情节性都太弱了些。溥仪小时候的剧情很好,对他性格的塑造过程都刻画得很细致,很多细节和配角表现也都不错。但是出宫之后的描写越来越弱了,经常是人物莫名其妙就发生了情绪变化,慢慢看着看着像是在看纪录片。
人设上觉得最棒的是张谦和,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出宫后,都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震撼。但是其他人设都过于刻意,尤其是抚顺之后的剧情,可能是因为和价值观有关所以导致如此吧。此外女性的人设塑造太糟糕了!婉容在历史上是如此丰满的形象,结果到了剧里几乎毫无存在感,而且分不出和文秀的区别。文秀作为一个出生于传统旗人家庭做了皇妃却能提出离婚的人,不管是性格转变还是经历都有很大的塑造空间,结果剧里真的就是一笔带过。谭玉龄作为溥仪生命中最黑暗时期的唯一亮光,也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而且把历史中溥仪贴身携带的谭玉龄照片改成了李玉琴的,而且改完之后并没有什么新的发挥,挺让人失望的。
演员选的很棒(除了婉容文秀),尤其是老年溥仪,简直就是本人。光绪的演员虽然只出现了几分钟,但是让人过目不忘,杨立新好棒。
王国维和罗振玉是中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国学大师,由于此二人在历史学——特别是考古学上的成就,被后人大赞而特赞。下面是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对二人的回忆:
罗振玉到宫里来的时候,五十出头不多,中高个儿,戴一副金丝近视镜(当我面就摘下不戴),下巴上有一绺黄白山羊胡子,脑后垂着一条白色的辫子。我在宫里时,他总是袍褂齐全,我出宫后,他总穿一件大襟式马褂,短肥袖口露出一截窄袍袖。一口绍兴官话,说话行路慢条斯理,节奏缓慢。他在清末做到学部参事,是原学部侍郎宝熙的旧部,本来是和我接近不上的,在我婚后,由于升允的推荐,也由于他的考古学的名气,我接受了陈宝琛的建议,留作南书房行走,请他参加了对宫中古彝器的鉴定。
和他前后不多时间来的当时的名学者,有他的姻亲王国维和以修元史闻名的柯劭囗。陈宝琛认为南书房有了这些人,颇为清室增色。当然,罗振玉在复辟活动方面的名气比他在学术上的名气,更受到我的注意。他在辛亥革命那年东渡,在日本做了十年寓公,考古写书,自名“仇亭老民”。升允和善耆到日本活动,寻求复辟支援时,和他搅在一起,结了缘。后来,升允灰了心,在青岛住了一阵后,跑到天津日本租界里当寓公;善耆定居在旅顺大连,受日本人的豢养。
罗振玉比他们都活跃,他一九一九年回国,先住在天津,结交日本人,后来在大连码头开设了一个叫墨缘堂的古玩铺,一边走私贩卖古玩、字画,一边继续和日本人拉拉扯扯,广泛寻求复辟的同情者。
罗振玉在古玩、字画、金石、甲骨方面的骗钱行径,是由来已久的。他出身于浙江上虞县一个旧式书商之家,成年后在江西一个丘姓巨绅家教书。这位巨绅是个藏书家。罗振玉任西席的第三年,东翁突然去世,他利用女东家的无知,一方面装作十分哀痛的样子,拒绝接受这一年的束俯,要用以充做奠仪,另方面表示,愿留下东家的几件旧书和字画,作为纪念。女东家认为这位先生心眼太好,就请他自己到藏书楼任意挑选。于是这位书贾世子就精选出几筐“纪念品”,内有百余卷唐人写经,五百多件唐宋元明的字画,满载而归。在这个基础上,他由刻三字经、百家姓的书铺变成了古玩字画商,生意越做越好,古玩字画的鉴赏家的名声越来越大,后来更通过售卖古籍文物的路子,和日本人拉上了关系。
他在日本的那些年,靠日本书商关系结交了一批朝野名流,有许多日本人把他看成了中国古文物学术的权威,常拿字画请他鉴定。他便刻了一些“罗振玉鉴定”、“罗振玉审定”的图章,日本古玩商拿字画请他盖一次,付他三元日金,然后再拿去骗人。后来他竟发展到仿刻古人名章印在无名字画上,另加上“罗振玉鉴定”章,然后高价出卖。他时常借口忙,把人家拿来请他鉴定的珍贵铜器,拖压下来,尽量多拓下一些拓片出卖。他的墨缘堂出售的宋版书,据说有一些就是用故宫的殿版《图书集成》里的扉页纸伪造的。
殿版纸是成化纸或罗纹纸,极像宋版书用纸。据说内务府把那批殿版书交罗振玉代卖时,他把那一万多卷书的空白扉页全弄了下来,用仿宋体的刻版印了“宋版”书。我当时对这事是根本不知道的。
有人说,罗振玉人品固然不佳,才学还好。据我看,他的才学究竟有多少,也很值得怀疑。在伪满时有一次他拿来一批汉玉请我观赏。我对汉玉说不上有什么研究,只是因为十分爱好,收藏了不少,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然,所谓汉玉,并不是非汉朝的不可,这只不过是对古玉的惯称。我看过罗振玉拿来的汉玉,不禁对他的“才学”暗吃一惊,因为全部都是假货。
罗振玉并不经常到宫里来,他的姻亲王国维能替他“当值”,经常告诉他当他不在的时候,宫里发生的许多事情。王国维对他如此服服帖帖,最大的原因是这位老实人总觉得欠罗振玉的情,而罗振玉也自恃这一点,对王国维颇能指挥如意。我后来才知道,罗振玉的学者名气,多少也和他们这种特殊瓜葛有关。
王国维求学时代十分清苦,受过罗振玉的帮助,王国维后来在日本的几年研究生活,是靠着和罗振玉在一起过的。王国维为了报答他这份恩情,最初的几部著作,就以罗振玉的名字付梓问世。罗振玉后来在日本出版、轰动一时的《殷墟书契》,其实也是窃据了王国维甲骨文的研究成果。
罗、王二家后来做了亲家,按说王国维的债务更可以不提了,其实不然,罗振玉并不因此忘掉了他付出过的代价,而且王国维因他的推荐得以接近“天颜”,也要算做欠他的情分,所以王国维处处都要听他的吩咐。我到了天津,王国维就任清华大学国文教授之后,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情引的头,罗振玉竟向他追起债来,后来不知又用了什么手段再三地去逼迫王国维,逼得这位又穷又要面子的王国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跳进昆明湖自尽了。
我在特赦后,听到一个传说,因已无印象,故附记于此,聊备参考。据说绍英曾托王国维替我卖一点字画,罗振玉知道了,从王手里要了去,说是他可以办。罗振玉卖完字画,把所得的款项(一千多元)作为王国维归还他的债款,全部扣下。王国维向他索要,他反而算起旧账,王国维还要补给他不足之数。王国维气愤已极,对绍英的催促无法答复,因此跳水自尽。据说王遗书上“义无再辱”四字即指此而言。——作者
王国维死后,社会上曾有一种关于国学大师殉清的传说,这其实是罗振玉做出的文章,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这篇文章的合作者。过程是这样:罗振玉给张园送来了一份密封的所谓王国维的“遗折”,我看了这篇充满了孤臣孽子情调的临终忠谏的文字,大受感动,和师傅们商议了一下,发了一道“上谕”说,王国维“孤忠耿耿,深堪恻悯,……加恩谥予忠悫,派贝子溥斤即日前往莫缀,赏给陀罗经被并洋二千元……”。罗振玉于是一面广邀中日名流、学者,在日租界日本花园里为“忠悫公”设灵公祭,宣传王国维的“完节”和“恩遇之隆,为振古所未有”,一面更在一篇祭文里宣称他相信自己将和死者“九泉相见,谅亦匪遥”。
其实那个表现着“孤忠耿耿”的遗折,却是假的,它的翻造者正是要和死者“九泉相见”的罗振玉。那时我身边的几个最善于勾心斗角的人,总在设法探听对手的行动,手法之一是收买对手的仆役,因而主人的隐私,就成了某些仆人的获利资本。在这上面最肯下功夫的,是郑孝胥和罗振玉这一对冤家。罗振玉假造遗折的秘密,被郑孝胥通过这一办法探知后,很快就在某些遗老中间传播开了。这件事情的真相当时并没有传到我耳朵里来,因为,一则谥法业已踢了,谁也不愿担这个“欺君之罪”,另则这件事情传出去实在难听,这也算是出于遗老们的“爱国心”吧,就这样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了。一直到罗振玉死后,我才知道这个底细。近来我又看到那个遗折的原件,字写得很工整,而且不是王国维的手笔。一个要自杀的人居然能找到别人代缮绝命书,这样的怪事,我当初却没有察觉出来。
罗振玉给王国维写的祭文,很能迷惑人,至少是迷惑了我。他在祭文里表白了自己没有看见王国维的“封奏”内容之后,以臆测其心事的手法渲染了自己的忠贞,说他自甲子以来曾三次“犯死而未死”。在我出宫和进日本使馆的时候,他都想自杀过,第三次是最近,他本想清理完未了之事就死的,不料“公竟先我而死矣,公死,思遇之隆,为振古所未有,予若继公而死,悠悠之口或且谓予希冀恩泽”,所以他就不便去死了,好在“医者谓右肺大衰,知九泉相见,谅亦匪遥”。
这篇祭文的另一内容要点,是说他当初如何发现和培养了那个穷书记,这个当时“黯然无力于世”的青年如何在他的资助指点之下,终于“得肆力于学,蔚然成硕儒”。总之,王国维无论道德、文章,如果没有他罗振玉就成不了气候。那篇祭文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
王国维在光绪戊戌年为汪康年的司书,后入罗所办的“东文学社”求学。
…
最後说一下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这本书有两个版本,此君写作能力较差,第一个版本由弟弟溥杰代笔。特设后的修订本由溥仪口述,公安部工作人员李文达代笔,历史学家翦伯赞、、何干之提出重要的修订意见,病有作家老舍把文字关。所以,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这本书文字才如此优美。上面这段内容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是否真实已经很难说得清了,仅供参考。
中国最后的的皇帝,过渡朝廷制度与民国的统治者,如果说人的一生是逼迫的,痛苦的,那么爱新觉罗溥仪,就是那位人生被选择、跌宕起伏,无幸的被选中者。3岁登基起便失去自由,肉体从此被约束,精神被束缚。 就如同那只小白鼠。它小巧,可爱,本是被父母呵护,无忧无虑,可享受一生最美、最好、最纯洁的童年的年纪。可就在上娇进入宫中的那时刻起,这一切被打破,而且还给未来带来了常人无法接受的生活经历。他有过挣扎,但都被无情的阻挠。 宫门上小白鼠的死亡尸体,形象的表现了他想逃出“囚牢”思想的破灭。从童年,自由被剥夺起,无奈,厌倦一直陪伴在其身边,造成了今后岁月的痛苦,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与常人相比这都是常人无发逾越的,直至被赶出宫中,才稍有所改变,但还是焦虑的,这时祖坟被践踏,这纵使他必须复辟,所以他一直在寻求依靠。 纵使他腰财万贯,有两个被人羡慕美丽的妻子,本如果有儿女也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彩色的一笔,可上帝却跟他开了巨大的玩笑,让其无能生育,这又增添了一笔遗憾。
看了前三集,压抑死了。作为主角三岁的溥仪,在权力至上的环境里,完全是一个工具,现在所讲的什么育儿观念在他的环境中没有一项对他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宫里所有的人都臣服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下,大到权臣小到太监。以前看这种和看故事一样,现在多少能明白一点这些人行动背后的想法。只能说很庆幸我活在现代社会,还有机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活出自己的价值。
里面有一个场景是溥仪三岁被带进宫,去见慈禧的时候,先看到的是各个妃嫔每个人的脸上是不同的表情,看到慈禧自带的氛围感,导演还是很能捕捉到溥仪此时的心理活动的。我觉得这个处理非常的细腻,看到评论区里面说没有电影里面的好看我觉得是观看角度不太一样,看电影更多角度可能是了解清朝时代是怎么样的?外国人怎么了解中国清朝的传统中国的?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是什么?但是这个电视剧还是很能表现出溥仪小时候成长环境,其中大环境比如袁世凯登基,明国家政府的建立都是一笔带过的。所以这个电视剧更能把观众带到溥仪的视角去看世界,就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第五集太后叫了个老先生当皇上的师傅,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教的都是什么东西,还一口一个“大清有望”。溥仪因为弟弟穿了黄色的裤子,生气了。成长环境对于他的性格影响太大了,好悲剧的人物。
第七集,抛开成长环境,找到厉害的老师或者能够真的启迪自己独立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好看
鸽哨声与宫墙,谁想出来的啊
补录
陈道明的溥仪演得很棒!
就一个妃子皇后还在这争呢!这是闲出屁了么?朱旭老爷子真真的棒,相比之下即便是今日的陈道明依然逊色半筹。
从尊龙版《末代皇帝》开始对溥仪产生兴趣,去了张园、静园、长春皇宫,读了溥仪本人和庄士敦的自传,看了《火龙》。这部剧虽没有电影的美学成就,却更符合其自传,朴素且真实。陈道明也贡献了其演艺生涯最好的表演,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完美无瑕的个人形象,本作中的他高贵、轻狂、懦弱、挫败,有血有肉,真实立体,甚至让我感觉他就是溥仪本人,总体而言比西化尊龙的表现更胜一筹。从孩提时的兽性张狂、青少年期的挥霍时髦、日渐成熟后梦想光复祖业、自我实现到中老年时的沉默内敛、听天由命展现的都算比较到位。不足是中老年溥仪选角不好,表演痕迹过重,及其思想在狱中变化过快和生硬,与自传中思想顽固、狡诈多疑、两面三刀的形象有较大出入。作为末代君主溥仪丢了祖宗江山、作为傀儡失去自由、被嫔妃们抛弃、正室皇后私通,真是幸运又悲惨的一生。
拍太好了,闯作态度端正!iptv这两天正好更新了有,看得停不下来
是他演的?
这个小时候也看过~~~~我只记得溥仪睡觉要戴发网,怕发型乱了~~~
型男皇帝陈道明
童年的回忆
末代皇帝演得最好:一个陈道明,一个黄子华。
溥仪在中国悲剧人物中算排得上名次的了。
小时候看的。所以到后来比较有意识地对陈道明有了解之前,我都一直朦朦胧胧地觉得他跟皇帝有点关系,原来是因为这个片。
拍得演得太好了。我本来是冲老一辈去的,周寰、朱旭、牛星丽等等,但陈道明演得卧槽那个绝,好几回我看着他像看着真溥仪,看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别人总说演技演技,我都不明白,看这部剧我明白了,演员各个都不只是演戏,是演人啊,这就是演技。还原度也高,像看纪录片,好剧,好剧!
陈道明演的特棒!老溥仪的演员也很赞。整部剧尊重史实,很好的讲述了末代皇帝的一生。
童年溥仪的小孩演的也太好了吧!!不可思议的演技!!
这是我看过的陈道明的第一部电视剧。没想到是那么早拍的啊,我居然还有不少印象呢。
我感觉是明叔第一部作品,一炮而红。好像他当时是28岁,可是演的很有少年才有的纯真与任性,那时候很小,根本记不住剧情,但深刻的记住了陈道明这个名字,果然他后来越发的成功,终于修炼成一代明叔,无可替代。
这部戏应该是第一次看陈道明老师演戏,自信、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