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电影《身在内陆》(2021)是一部风格较为独特的作品:动漫风格的背景,倾斜的场景、歪斜的房屋,阴暗的天空,静止不动的烟雾,这些都深刻地隐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个社会和人性所造成的扭曲。电影借用侦探故事的外衣,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名好不容易从苏联西伯利亚集中营返回家乡维也纳的前侦探佩尔格,却处处受到同胞的鄙视。只因在战争时期佩尔格怀着一颗爱国的心,积极参加奥匈帝国军队,在土耳其前线参加战斗,被俘后关押在苏俄在西伯利亚的的集中营。1918年,同盟国战败,奥匈帝国战败,土崩瓦解成许多小国,奥地利便是其中之一。奥地利人民把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原因归于原奥匈帝国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像佩尔格这样的当年的爱国者受到鄙视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如果仅仅是鄙视,佩尔格还能忍受。但与佩尔格一同从集中营中返回的战友,却接连遭受谋杀。原来在西伯利亚集中营内,苏俄的看管者对这些敌国的战俘极为残暴,如果有胆敢逃跑的,就会每10名战俘中抽出1名进行处死。一天,有20名战俘准备集体逃跑,包括佩尔格在内的6名战俘委员会为了避免这一逃跑行为所造成了后果,保住几万人的性命,不得不向苏俄管理方进行举报。结果这20名逃跑者,除了1人成功逃出之外,其余19人全被苏俄管理者抓回用各种酷刑处死。回到维也纳的逃跑者,为了替19名被处死的同伴报仇,开始逐一谋杀同样是返回维也纳的5名(有一名在途中己死亡)战俘委员会成员。当然故事结局没什么悬念。佩尔格成功工找到了这名成功的逃跑者,谋杀者也死在自己的弟弟(也是佩尔格的同事)的枪下,佩尔格也再次鼓起勇气去见他不敢面对的妻子。
对于这部影片,相比于故事,我更喜欢其独特的漫画风格,以及这种风格所突显出的历史时代背景。比如影片中的维也纳,因受苏联红色革命影响在城中举行的无产阶级抗议游行。又如佩尔格等人返回故土,在快到维也纳之前所见到那片在战争中死去的无名者坟墓。
对于这部影片名字——Hinterland,按字面意思普遍译成《身在内地》,有些则根据故事内容译成《维也纳谋杀案》,我在网上查了一下,Hinterland不仅是“内地、内陆”的意思,还有“故里、家乡”的意思,结合影片中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个人变为译成《迷失故里》可能会符合影片的主题意义。
最后,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极大的伤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欧洲大陆君主皇权制度的终结者。随着同盟国的战败,奥匈帝国的皇帝倒台了,德国的皇帝也倒台,连俄国的沙皇也倒台。整个欧洲,除了英国外,基本上不存国王和皇帝了。这也是从极权君主社会体系向民主社会体系迈出的一大步。当然,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和东欧各国虽然君主制消亡了,但要实真正进入民主社会,还得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甚至要等到1991年苏联解体。
从我拥有电影记忆以来,反战题材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题。这部影片在正常叙事推进的同时,顺带着情节的进展着重突出了战后返乡者面对时代变迁和社会脱节所面临的困境,较容易打动观影者的内心。凑巧的是,对于我来说,今年才看了这部去年的影片,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当下之时局。其实从年初以来,我始终就难以理解,何以网络上众多的人们,如此欢欣鼓舞地粉饰这场战争。即便是“爱国主义”使然,然而事实上克队相比罗队,并未像后者一样在历史和事实上最大程度地侵占了曾属于我之领土…事到如今,22年的10月,战事似乎已有同年初的情况转变到截然相反的趋势。我不懂军事、我不懂政治,然而我清楚地知道,人类一切的战争,皆源于政治;而政治,永远是人类少数群体的利益之争。我看不见复杂的政治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于我于你之切身影响;我所能看见的,只有在战火中永远饱受摧残的人民。
彼得.佩尔格,前维也纳警察局督察,前奥匈帝国陆军中尉,维也纳大资本家女儿安娜的丈夫,一个父亲。
现在,啥也不是。
就因为带着责任感上了战场。
他的结果,已经比跟他一起回来的战友强很多了,起码他有自己的房子可以睡觉。
他为什么这么惨呢?因为他是一个女婿党,本来,他是警界奇才,破案高手,后来攀了高枝,娶了大资本家千金,心态发生了变化。我不敢说他对自己女婿的身份毫无芥蒂,但一定有一丝丝证明自己价值的动机促使他想上战场立功。他对自己输掉这场战争比谁都感觉屈辱。
正是这样的背景,让他有了莫名其妙的责任感,驱使他从人群中窃取了支配他人生命的权力。战俘营里,他们自发组织了六人委员会,把电车难题接过来,用20个还是5000个的选择迫使鲍尔顶不住道德压力背叛,维也纳谋杀案,也正是由此而起。
好像有个科学家,解答了电车难题,说答案就是不要给自己机会当这个选择的人,这是自寻烦恼,因为死谁都是可以的。佩尔格就是这样一个人,喜欢权力,喜欢控制,但最大的讽刺就是全世界比他更喜欢权力更喜欢控制的德皇威廉都放弃了,他还不放弃。
作为女婿党,还真是有好处的,尽管他不想,但过去的人脉还是能帮助他活的比一般人强一些。因祸得福的人还是有的,法医妹纸就是最幸运的一个,本来只是法医办公室的打字员,因为所有的男同事全部上了战场,她居然成了首席,靠做假肢应该也能生活,甚至赚不少钱,因为她的衣服比电影里其他女人看起来都新一些。
最让我感慨的就是人类的自组织能力,人一走茶就凉,面对失败,他们迅速调整思维,改变自己之前的认知,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某个人头上,然后重新开始。
还有就是,无论怎么样,人都要活下去的问题。
佩尔格,输了战争,出卖了战友,妻子沦为妓女,自己一无所有。
还是固执的坚持活下去,最终他还成功了。
敬仰
好像大量采用的是LED虚拟影棚手法拍摄的,舞台手法范式的光影即便是想提现心理扭曲类PTSD,也容易让人出戏。剧情倒是简单,翻译成《维也纳谋杀案》更直白。
很棒的一部影片,风格化强烈,故事相当惊悚、曲折,令人有透不过气来的感受,尤其是影片的摄影、画面,极具特色,让人印象深刻。摄影师习惯性将画面略微倾斜,背景中的建筑也多是歪斜的,人物面部布上一层昏黄的亮光,在暗色背景下突出了人物的表情变化。稍微吐槽一下影片的译名,《身在内陆》完全是直译,毫无神韵,不知所云,还不如另一翻译《维也纳谋杀案》。
那个时代,世界是扭曲的,人也是扭曲的,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没有那样的经历。有人问我是与非,说是与非,可是谁又真的关心谁。
战败的失落,帝国的崩溃,主义的抬头,纳粹的崛起,这倾斜的背景无比完美。
好几个熟脸,所以三星。背景街景太假了——从不在乎摄影的我都看不下去……
果然没看错背景真的是歪歪斜斜的。有的像真探这样。随便看看咯
身在内陆的名字翻得有点多余,直译翻成腹地更接近作品立意。以战败解体的奥匈帝国作背景,归乡战俘老兵作主角,不管从故事背景,到贯彻始终的歪斜扭曲的镜头,都堪称别出心裁。离开时只有华尔兹和轻歌剧,归来后白人在咖啡馆里演奏黑人爵士乐。忠于凯撒和帝国的男人们打完了仗,却发现既没有光荣也没有家连凯撒都没了。勇敢的军官士兵饱受歧视苟延残喘,不上战场混体制的懦夫得意洋洋摇头摆尾。既是令人激动的新时代也是二战孕育的苗床。
摄影极有特点,深色背景下,运用广角镜头,提供了怪诞夸张的视角。全片阴郁暗淡,影影趠焯,却也引人入胜。
别具一格的摄影和特效
场景真的太出色了,充满了末日前夕的腐朽气息
快到年底黑马片就频出,又一部制造惊喜的电影,光怪陆离的扭曲世界观,迷人的黑色侦探片腔调,满分级别的美术置景,追求风格化表现的同时没有抛弃故事,退役硬汉+新手警察+复仇凶手的猫鼠游戏,新颖外壳下的传统悲剧,迸发奇特又久违的观感,最大的缺点是凶手过于好猜,实际片头卡司就暴露了hhhhh。
挺有意思的一起连环杀人案件,发生于奥匈解体之后的维也纳,且受害者均是从俄国战俘营里归来的老兵,死状又极其残忍。不过导演却采用了极其风格化的拍摄方式,以漫画式手法来处理人物及场景,每个镜头均如一幅连环画,所有场景均处理成歪歪扭扭,如同漫画一般。用这种方式表现,故事的叙述零七八碎,人物的塑造也很糟糕。也许,摒弃真人出演,直接拍成动画片,也许更符合导演的想法?
歪斜世界老兵探案,西伯利亚战俘营酷刑展,电车道德难题没有正确选择;所有人都相信着某种主义能带来光明进步的魏玛共和国初期,从一战屠场回来的人遭全社会唾弃,等待着下一次大屠杀的到来;表现主义新拍,挺有追求
巴比伦维也纳
制作精良,表现主义装置十分抢眼,人物和环境的格格不入看久了蛮顺眼。适合大银幕。
战后废弃的城市与病态的心理几乎是「表现主义」的呈现,在形式上的印象比呆板普通的故事内核更引人注意。
除了扭曲的置景,其他的乏善可陈。
最后一幕里,正常的实景替代了扭曲的世界。但委员会的正义与非正义,如何评判……没有一个人的出发点是恶的,但是没有一个人的选择永远是对的。
3星,故事编排并不出彩,但营造的氛围非常出色。
啥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