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边缘1980

恐怖片美国1980

主演:迈克尔·凯恩安吉·迪金森南茜·艾伦丹尼斯·弗兰茨基斯·戈登大卫·马古利斯布兰登·马加特比尔·伦道夫威廉姆·菲利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播放地址

剧照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1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2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3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4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5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6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13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14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15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16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17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18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19 剃刀边缘198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0

详细剧情

  家庭主妇凯特(安吉·迪金森 Angie Dickinson 饰)和丈夫的婚姻生活乏善可陈,儿子皮特又(凯西·戈登 Keith Gordon 饰)终日沉迷于自己的发明之中。对此她经常向艾略特(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 饰)求助,甚至想引诱这位高大英俊的心理医生。一日,凯特在美术馆里偶遇了一名男子,两人经过短暂的相互试探之后很快就干柴烈火起来。激情退却后的凯特想起了丈夫和儿子,觉得心有愧疚,正当她乘坐电梯准备离开时,被一名戴着墨镜的奇怪女子残忍的用剃刀杀死。妓女布雷克(南茜·艾伦 Nancy Allen 饰)目睹了这恐怖的一幕,作为目击证人的她反而被警方怀疑是杀人凶手。为了洗清嫌疑,她决定深入案件查询真相,在皮特的帮助下,她很快将嫌疑锁定在了一个叫做“巴克”的人身上,而这个“巴克”  竟然也是艾略特的病人。这一切是阴谋还是巧合?在布雷克接近真相的同时,巨大的危险也渐渐的离她越来越近。

长篇影评

1 ) 一位专业资深的影迷

这部致敬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作品依然有很多亮点,虽然看到一半左右就猜出真正的凶手了,但完全无损影片的精良品质。

开头和结尾的两场浴场戏呼应得相当完美,开场时温馨平静的配乐搭配着色欲意味浓厚的淋浴场景冲击力丝毫不逊色于Lars von Trier的《反基督者》;至于那个惊悚效果十足的结尾更是让我一阵愕然。印象中还有徐娘半老的Angie Dickinson在博物馆的那场,空间不大、角色无一句对白,导演在眼神、油画、黑手套、男人的背影等所有细节都下足了功夫,带出一种神秘、梦幻般的挑逗意味。招牌式的分屏场景只出现一次,作用却相当关键,暗中交待了影片主人公的真实身份。所有的凶杀场景,不论真实抑或幻想,悬疑惊悚气氛的营造都是一流,尤其是倒数第二幕在精神病院的那段,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德帕尔马一直都被诟病是拙劣模仿和抄袭的“能手”。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位专业资深的影迷,他迷恋的对象是经典电影中的桥段和细节,所有平庸而烂俗的情节在他的镜头下却能散发出一种怀旧的味道。

2 ) 简评《剃刀边缘》

关于MJ最有名的一句话恐怕便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了,而且若将这句话放到其他领域的牛人身上也同样会是真理,否则那些人也就称不上是牛人了。在电影界,「模仿」或者「致敬」大神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虽然糟蹋经典的事件时有发生,但也不乏拍出新意、另立山门的成功者。布莱恩·德·帕尔玛就是其中之一,而《剃刀边缘》则是他模仿希区柯克的巅峰作品。

在故事的结构和情节上,《剃刀边缘》基本沿用了希胖《惊魂记》的模式。从用一个领便当的女子引出整个故事,到由死者亲属而非警察来追寻真相,再到最后迷雾的揭开,包括诸多细节的设计都有雷同之处,足见帕尔玛对希区柯克的膜拜。不过,帕尔玛并非简单的照搬抄袭,在悬念的设置、镜头的剪辑、蒙太奇的运用,以及各种小花招小包袱的安排上亦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就拿一头一尾的两场浴室戏而言,香艳中带着恐怖,虽都是梦境,却分外真实,一个引出故事,一个画龙点睛,同时两者又首尾呼应,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要说整部电影中最出彩的部分,那就非自第十二分钟起到第三十四分止的那段莫属了。从走进画廊到在酒店电梯内被杀,中年妇女凯蒂经历了由天堂(偷情)至地狱(遇害)的轨迹。特别是画廊中的无对白桥段,帕尔玛仅以镜头语言便将凯蒂的欲念和男子出色的调情手段展现得淋漓尽致,什么叫饥渴难耐、什么叫欲拒还迎,个中细微的心理变化着实叫人拍案叫绝。

当然,本片的出彩还在于演员的高光表现。以「蝙蝠侠三部曲」中的老管家闻名的迈克尔·凯恩在片中饰演一个患有性别认同障碍与人格分裂的变态心理医生,两张面孔下的两副嘴脸,不亚于影史上那些经典的精神分裂者;安吉·迪金森虽不是主角,却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倍受情欲困扰的中年妇女,尤其是对角色心理上的把握绝对到位;而南茜·艾伦则演活了一个既天性乐观又面临险境的应召女郎,时而神经大条,时而胆量过人,使人过目难忘。

3 ) 精彩大片,隔着屏幕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德·帕尔马真是类型片大师。强烈纵深感的构图,镜像的运用,隔着屏幕都能嗅到危险的味道。另外分屏用得超好,比如片中同时表现医生和女主那段。虽然剧本缺陷明显,而且为了迎合当时趣味加入了不少色情,但瑕不掩瑜。

帕尔玛的电影总是好戏连连,让人大呼过瘾,套了一个《惊魂记》的壳子却玩出了不一样的花活,充满暧昧的博物馆调情,紧张刺激的地铁追逐,诡异暴力的精神病院杀人,最后一场浴室戏更是惊悚感十足,年轻的南希艾伦太美。

4 ) 三处细节

从结构上看,《剃刀边缘》中的情节发展、悬念的设置、戏剧表现力和氛围营造无一不使人联想希氏的《精神病患者》。其中颇值得玩味的地方有几处:
第一,是女主角(此女在十几分钟就翘掉,因此“主角”之称有名无实,颇似《精神病》,不过比珍妮特·李更加冤枉,长得也不漂亮)在博物馆中邂逅偷情对象的那场戏。一开始,女人独自坐在椅子上,一个陌生男人突然坐到了她旁边,两人对视一眼后女人匆匆离去,但两人眼神之间传达出的隐秘欲望已然暗示了事情的必然发展。女人临走时将一直手套忘在椅子上,男人拾起后开始追她。以此微小的细节作为起点,两人开始了在博物馆中的穿梭追逐。伴随着两人游走于一个又一个的展厅,缓慢的镜头移动、暧昧的音乐,一种强烈的情欲气息流趟在两人的寻找追逐中,同时又将女人内心的彷徨迷茫以及不可抑制的欲望之火传达的淋漓尽致。整场戏以女人在椅子上记录开始,直至两人上车时做爱结束,前后约7、8分钟的戏全无一句对白,帕尔马完全倚仗视听语言,深入透彻地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加强了全片的肉欲气息。
第二,整个影片共有5场杀人戏(开场浴室杀人,电梯杀人、心理医生试图杀妓女、第二场浴室杀人和最后的精神病杀人),每一场都有十足的戏剧张力,其惊悚程度也可见一斑,虽然真正的谋杀只有两场,但是在过程中却没有人意识到这点,其中最深印象的当属电梯谋杀与精神病院谋杀。在电梯谋杀场景中,最大的特点是特写镜头展现的女主角的眼睛,因为当镜头向着人物眼球推进、景物就会越小,让观众通过主人公的第一主观感受来营造对观众心灵的压迫感和冲击力。精神病院杀人的桥段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就是通过缓缓上升的俯拍镜头、观众看到楼上是一群精神病人的狰狞喊叫,下面是正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但是镜头的运用却让观众置于那些精神病人同样的地位,渗透出一种神秘诡异的气氛。
第三,整部影片最出色的桥段是当心理医生与妓女同时介入案情后,帕尔马用一个分屏镜头将两个人一段普通的夜晚生活场景同时展现:心理医生在给疑犯打电话留言;目击证人妓女正在电话中谈生意;窗外的凶手时时窥视着她的一举一动。这个看似普通交代剧情的镜头实际上噱头十足,使得观众觉得其意义仅仅暗示了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但实际上却是帕尔马为了迷惑观众而设置戏剧悬念。因为在这个镜头中,杀人凶手、妓女与心理医生同时出现,展示了一个三角形关系(凶手杀妓女、医生找凶手、妓女找医生);又因为是分屏镜头同时展示,观众理所当然认为这是完全不同的三个人,决不会想到其中一位可以化作两个人出现。这个镜头在某种意义上讽刺嘲笑了观众的传统观念,从而突破了传统悬疑片的逻辑发展。所以当最后真相大白时,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帕尔马运用这个分屏镜头来暗示一个人的两种内心倾向,不仅是对《精神病》中的分裂人格的模仿和发展,也是最能表现其个人电影风格的精彩一瞬。

5 ) 骚比的末日

安吉·迪金森乳房真的很粉嫩,为什么欧美女人乳房大都很粉嫩呢?中年老妇女欲求不满勾引心理医生,在美术馆也千方百计勾引陌生男人,在计程车大街上司机注目下就和陌生人干起来,干爽后内裤都不知道丢哪了,还留纸条想着下次再干,连结婚钻戒都忘了拿骚比,然后看到那个陌生男子的性病诊查报告,活该,只想爽让人不戴套插,

6 ) 困境的另一种

剃刀边缘这部电影的悬疑和惊悚非常到位。影片开头先是一段香艳的浴室意淫画面,剧本的前十分钟吸引观众这一点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使用了,通过声音转场,春梦消退女人醒来,面对的是科技宅儿子和床技不好的丈夫。于是这部片子的第一个伏笔出现了,就是寂寞妇女寻春挑逗心理医生。在表达女人和情人那欲拒还迎的关系时,手套作为一个诱饵连接两人,让女人慢慢步入情人布下的陷阱,也把有人跟踪这一信息表达了出来。而女人露出戒指第一是告诉情人她已婚想要挽回点自作多情后可怜的尊严,一个就是为她没有逃出一劫做铺垫。在出租车激情的那一段侧面表现出女人被家庭所禁锢,无人去理解她,性生活也不和谐造成她的寂寞,所以才会有从出租车到屋内的香艳镜头,但是我不太懂她发现情人性病化验单的意义在哪?让她惶惶不安,以至于丢三落四都忘记了自己的结婚戒指?我说这个电影的惊悚感制造的很好,那一段电梯杀人的片段用了快切,有一点点希区柯克的影子,但是这里面有了血腥气,伤口都是很直白的出现在面前,不过通过拍摄反光的摄像头上的人脸和降格镜头配合前推不禁让观众不寒而栗,还有剃刀和手指的多角度拍摄起了强调作用,交叉蒙太奇也让人不由得捏一把汗,担心手指被切断。后来一个要脱罪的妓女,一个想为母报仇的科技宅儿子强强联手一起破案,我不得不说整部电影一直在铺垫细节,暗示事实的可能性,电视上,人的交流内容上或多或少会提及变性人,跨性人,但是谁也没想到那个医生就会是凶手,最危险的就在自己身边,我们却还一无所知,精神分裂是凶杀案的宠儿,不过这一-次更离奇了一些。我其实觉得结尾有一些突兀,虽然为我们呈现出紧张刺激的杀人过程(心理暗示也有表达)但是一个梦醒作为结尾,医生还是依旧住在精神病医院吗?不得而知,只能强行理解说首尾呼应,以梦开始以梦结束。

7 ) 对希区柯克于镜语和剧本的见解

这样精心处理的镜头,在片中为数不少,布莱恩向希区柯克的致敬是全方面的,不只来番浴室谋杀而已。举例言,随处可见的摄影机的精确运动,细节处小道具所起到的作用,埋下的伏笔照应等等,往大了,人物是类型性的,剧情刻意地追求出人意料,就连希区柯克为人诟病的有故事,没人物,也学到八九不离十。

短评

博物馆,地铁追逐,疯人院,这三段太出色,调度真是赏心悦目。但整体上有致敬的刻意感,少了点精气神。

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8.7/10 绝妙观影体验!时而看硬时而又吓得阳痿...

10分钟前
  • 秘境
  • 推荐

Avec une telle œuvre audacieuse, maîtrisée tant esthétiquement que techniquement, on a vraimt rien à reprocher à De Palma pour son assimilation aux œuvres hitchcockiennes. Devenu classique à son tour,Pulsions confirme à quel point De Palma reste le maestro du suspe

11分钟前
  • KUMA
  • 推荐

比希胖更像希胖本人的,可能只有德帕尔玛了。。原来“德帕尔玛几十年来反反复复拍的都是《剃刀边缘》”真不是传说,这部可以说是他的集大成之作了,分屏音乐剪辑裸露惊悚悬疑暴力外加变态一个不少,而且还是迷魂记加惊魂记的混搭,简直爽到目瞪口呆。唯一不太行的当然也是标志了:台词有点雷。。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真好看,帕尔玛不愧是“美国当代希区柯克”,融合了很多希胖的经典设置:认错凶手(the wrong man)、观众知情过多、《惊魂记》浴室杀人、《迷魂记》画廊,还有各种呼应创设出的“人物副本”(分屏)将每一个人物的病症和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都揭发出来,是精神分析的绝好材料。帕尔玛将传统悬疑电影的机制推向了更极致的境界,用一种极简单而又极有效的方式容纳信息:裂焦镜头割离人物特写,将人物放在画面一角腾出空间呈现意识活动,以及随处可见的镜像。另外,帕尔玛的开头与结尾都是商业片提升观感的典范,提喻式的引子发展到后来成为《碟中谍》的蒙太奇开场;和《魔女嘉莉》如出一辙的结尾惊悚,能够提升观众的离场感——虽然突兀至极,但论类型片的“塑料感”,可能没有人能够比帕尔玛更纯粹,更雕饰了,这也是优秀电影理解之一种。

20分钟前
  • Dear Cosmos
  • 推荐

一种对《Psycho》的谋反,调转了角色立场,心理学家跟“母子”各自充当了对方角色。尽管全片大多数性场面都宣告失败,却借由博物馆的引诱完成了一场目光的性交。而到了电影末尾,目光又变为观看一场极惊悚剃刀凶杀的眼睛。想来Argento的Sleepless定是也有借鉴这里的火车戏。

23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如果没有结尾妓女的梦境此片最多就是一个精巧但不够惊艳的变态心理犯罪片,但是多出的这一个梦,竟然蕴含如此丰富的信息:一是展现了医生在精神病院杀人的阴森如地狱般的场景;二是完成了对希区柯克经典的“浴室谋杀”的致敬;三是这个关于死亡的梦境,和片头女人关于性的梦境,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对接。

27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整部影片最出色的桥段是当心理医生与妓女同时介入案情后,帕尔马用一个分屏镜头将两个人一段普通的夜晚生活场景同时展现:心理医生在给疑犯打电话留言;目击证人妓女正在电话中谈生意;窗外的凶手时时窥视着她的一举一动。这个看似普通交代剧情的镜头实际上噱头十足,使得观众觉得其意义仅仅暗示了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但实际上却是帕尔马为了迷惑观众而设置戏剧悬念。因为在这个镜头中,杀人凶手、妓女与心理医生同时出现,展示了一个三角形关系(凶手杀妓女、医生找凶手、妓女找医生);又因为是分屏镜头同时展示,观众理所当然认为这是完全不同的三个人,决不会想到其中一位可以化作两个人出现。这个镜头在某种意义上讽刺嘲笑了观众的传统观念,从而突破了传统悬疑片的逻辑发展。所以当最后真相大白时,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31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看了这部我终于知道德帕尔玛有多深爱希区柯克了,开场一场浴室戏不够结尾又追加一场,两段狂想首尾呼应,娼妓成为母亲;剃刀堪比Psycho那把刀。剧情也向希区致敬。画廊那段追逐游戏太精彩;前半小时故意melodrama随着一行“性病感染”一转变成horror,太黑色幽默太会玩类型了;又混杂各种软色情,整部电影相当饱和,估计没人会不爱看。80年尚还把transsexual妖魔化呢。发现德帕尔玛很喜欢用奥逊威尔斯先前喜欢用的双焦点方式来处理景深,让前后景内容能得以同时强调,有几段效果很不错。但彩色片用正中切割的半镜片拼接痕迹会比较重;主妇两段回想大概用的胶片拼接,左右画面撕裂感也会有点明显。看完只想:再来一部!6161

32分钟前
  • 阿茶
  • 力荐

帕尔玛致敬希胖的形式主义情色惊悚片。头尾浴室谋杀及故事内核同[惊魂记],美术馆挑逗戏似[迷魂记]。地铁追杀戏后启[凶线][情枭的黎明]。对主观镜+摇镜头(博物馆与地铁),上升大俯拍(精神病院谋杀)及分屏叙事(与[魔女嘉莉]效果稍异)的纯熟掌控。片名与镜子。PS:南茜·艾伦色诱戏根本把持不住。(8.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8/10)希区柯克门徒里最出色的一个,元素几乎都是希区柯克用过的,将性和暴力更加直观和血腥。色情挑逗、窥视、跟踪戏、双重人格、弗洛伊德、梦、浴室谋杀、分屏、性快感等等,诸多元素融合得很有希区柯克感。果然,大师总是泽被后世。

36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欲望甚炙寂寞难耐的家庭主妇凯特,只出轨一次就在抽屉里意外发现对方的梅毒病历,衰运至此还只是电梯谋杀的配菜?!此片所释放的道德信息是保守的,至少是中间偏右的。但它的表现方式却强烈的血块暴力和荤乱不挡?作品争议的焦点或在于此。诚如艾伯特在另一部电影的评论中所言:电影上的画面图景本身就在释放信息,要想挽回它的影响,你需要花费更多的多的叙事篇幅;或者,将特吕弗对野战排的评论思路稍作变动:不可能有所谓反战电影。因为所有战争片所表现的精力和冒险感觉最终会使战斗场面看着很有趣。同样,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尺度暴力式的道德劝世电影,因为所表现的精力和冒险感觉会让你的无论裸/暴的大尺度镜头看着很有趣!

38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影片调度传承希区柯克,帕尔玛的悬疑照样生猛有力,台词少的可怕,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最能惊吓观众。影片差不多就是《惊魂记》的翻版,只是导演用了一个小小的障耳法,暂时骗过了观众,非常聪明。博物馆/地铁/疯人院三场戏是教科书级别的调度,尤其是疯人院那一场,这纯粹就是在炫耀嘛。

42分钟前
  • TWY
  • 推荐

一部非常厉害的作品,无论是镜头还是文本。博物馆的寻觅戏、通话分屏、情欲镜头,以及本以为要结束的时候,却接连两个牛逼哄哄的惊悚段落,太炸了。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B-】美术馆追踪戏,电梯杀人戏两场分镜特别棒,就是包袱和反转对于看过《精神病人》的人来说太容易猜到了

49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序幕浴室,电梯,地铁,诊所,病房,结尾浴室,六场杀戏,一场真实,二场未遂,三场梦幻,还有一幕无声追逐挑逗戏,构成这山寨希区柯克也能拍成经典。

50分钟前
  • Carf
  • 推荐

帕尔玛真是希胖的脑残粉了,众多希胖元素最终在这部电影中彻底还魂了,当初由于海斯法典而不能有过多情色场面的遗憾也最终在帕尔玛的电影中找回了,但希区柯克即便让演员每隔几秒亲吻一次,以此来躲避审查,但骨子里依旧是英国人的典雅,女性角色大多是美丽但不带有挑逗意味的,帕尔玛生在美国,自小生性开放,所以情欲凶杀戏份接替而来,也是生猛无比。分屏裂焦滤镜在本部中被大范围的使用,即在打破了空间限制,也制造了极大惊悚悬疑氛围,并且混杂时间线的做法也为悬疑性制造了花活,但的确有过度使用的嫌疑,结尾餐厅戏份中,两人隔壁的客人,完全没有必要,虽然是体现出旁人对他们所说事物的反感,也是对少数群体的同情,但整场戏份的使用,暴露了伪双焦点的拼贴痕迹,割裂感太重了。结尾与开头的梦境呼应,极为精彩。

53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推荐

4.5。剥削壳,女性核。时下即便是号称女性主义的主流作品,也经常忌惮于干扰独立意志的输出而不愿正视日常中俯拾即是的欲望本体,这在帕尔玛如此淋漓尽致的类型化表达之后显然是一种倒退。为什么一个家庭主妇的欲求不满会成为她的死亡导火索?为什么是妓女第一个伸出了“无用”的援手,继而又被污名、被置入险境,并再次自愿成为“必要”的性符号/工具,诱发又一场惨剧来临?所有看似粗浅的猎奇转折与官能刺激,本质上皆被作者对性别社会的绝望所驱动,而结尾在梦中由被害者拾起的剃刀、醒来后象征平等的床上拥抱,无疑流露着帕尔玛的正气与柔情底色。杰作。核心表达已无关希区柯克。

56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德帕尔马在单场戏的设计和调度上来说,确实已经直逼希区柯克了,但连在一起他的戏就弱多了,尽管血腥程度要高得多,此外,他明显不如希区柯克懂女人。

57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三刷。近乎满分的粉丝致敬向作品,无论是悬念铺置、镜头剪辑还是蒙太奇的运用,帕尔马在往复致敬希胖的同时,亦衍化出不少独属于他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法。1.《迷魂记》:尾随及主客体对立(跟踪/反跟踪,诱惑/反诱惑)。以微小细节为起点牵引起览厅中的穿梭追逐(眼神/手套/戒指/背影),八分钟内全无一句对白,帕尔马完全倚仗视听语言,将人物的内心思绪彻底映现,并加强全片肉欲气息;《惊魂记》:双重人格、女主角死亡实现视点转递。2.两幅画作,金发女郎&猩猩暗喻犯人特质。3.六场谋杀,一场真实,二场未遂,三场幻梦:电梯场景中,以女主角眼睛推进的特写镜头营造压迫感和冲击力;精神病院则通过上升俯拍镜头渗透绝望无力的惊骇氛围;首尾浴室完美对接。4.最复杂的分屏手法:兼具闪回、双线并叙、画外元素补充。5.南茜·艾伦五颗星。

58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