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中产阶级的动车困境
美国中产阶级的动车困境
本片的胖子唯一(本人看到现在)的现实主义作品,所以那位著名龙套居然很嚣张地在片头出现,居然破天荒地还有台词!只不过正因为是现实主义作品(连台词都是现实人物说过的),所以留给胖子的创作空间就小的可怜,至于想象力,只能留给别的作品。所以,本片的一切,只能是中规中矩;和胖子在《后窗》《眩晕》等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相比,确实是天壤之别;这是题材的限制,和胖子的能力无关。
男一号,乐队乐手,拥有一处住房,一个漂亮的LD(胖子对金发美女的偏爱),两个孩子,虽说略有欠账,小日子依旧和和美美,这不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结果在保险公司被人认错(话说回来,胖子就不能找一个更像方达的演员,还是演员尽量向真凶靠拢),导致牢狱之灾。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男一号岂不是要被刺激到1995??
随着男一号的蒙冤,他的家庭生活也随之一落千丈。LD受不了心理压力,精神出了问题,只好住进精神病院(还是最好的,花费肯定也是最好的);孩子没有明说,抢劫犯的孩子,在学校的遭遇,大家可想而知。
这种状况,男一号和“动车困境”有什么两样??
另外,就想知道警方如何赔偿男一号?赔偿的大头是男一号LD的治疗费用,而LD去医院的根本原因,就是警方办了葫芦案。
还有,保险公司也不出来放个屁?如果我是男一号,是非要纠缠保险公司讨说法,反正他白天也没事,分公司不行去总公司,或者委托律师办理(还有男一号的律师费,该谁负责);总之,让那个保险公司臭名远扬,帮助它吸引客户。
2 ) 可怕的程序正义
文/caesarphoenix
在一个程序正义都还没有实现的国家,指望有人能看懂这部影片恐怕有点类似痴人说梦,随便记点,夜深也无人看见。
分类是一种很傻的东西,但活着总要建立一些系统模型来评判事物。
在我看来一切好的作品,可以简单的说指向两个维度,一个是完美,一个是伟大。
指向完美的影片,我习惯称呼为格局片,指向伟大的,我称之为史诗片。
《伸冤记》无疑是伟大的,它突破了悬疑片的旧有格局,集中反映了人的内心,并且尽可能的去掉了戏剧化的捉弄,为我们展现了无辜被捕的男人,和因为看不到希望而精神崩溃的女人。
然而以上要素还不构成它的真正伟大之处,如果它也是如《偷自行车的人》一般是由于萧条的社会逼迫着一个好人去犯罪,那么它也只是一种一般性的控诉与批评。
而《伸冤记》的伟大在于所有人都是正义的,抓捕他的警官是正义的,审讯过程是正义的(没有刑讯),指正他的人是尽了公民义务的,送到监狱也没被虐待(随身物品也没被贪赃),交保释金是正义的,法庭审判是正义的,另一个嫌犯出现后原警官不惜推翻自己的原有结论更是正义的,最后案件的结果也是正义的(无罪释放)……
所有的一切都符合当时的法的逻辑,所有人都是清白的,甚至家人们夜总会的同事们也都是帮忙的热心的。
然而亨利方达扮演的男人在冷静克制的外表下是那样的焦灼,一个看似完美的家庭竟然因为牙疼要付出的医药费而需贷款并因巧合而崩溃……
影片最后出的字幕,说什么两年后恢复,并给了一个一家四口的背影,不过是叙事幻象,真正的影片早已结束。
它展现了城市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脆弱,个体面对制度的无力,人对无法摆脱“黑暗”的恐惧。
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一切制度一切会对个体产生强制约束的制度,包括现代社会基础的法制,从本质上都是罪恶的。
一切试图去衡量人评判人的制度都包含着一种扭曲,在影片中耶稣基督也许可以显灵给男主角一个好运,然而他妻子的恐惧症却不能消除。
我们生活在世上,人和人之间要打交道就必然需要规则和秩序,然而即使在我们将这些规则秩序当作天经地义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它们必然会带来伤害,它们只是一种最不坏的选择——并且随时有可能变为比较坏的。
这部影片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时代(物权)的一出命运悲剧。
看多了社会悲剧的我们,永远不该忘记命运悲剧才是更普遍和更不易察觉的。
3 ) life
比群鸟更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故事的真实,男主角真实的在我的脑海中存在过。亨利·方达,这个让我在《十二怒汉》中爱上的角色,平凡的长相,有着心思缜密的表演。
这是个平凡的家庭,在伸冤记中他更加平凡,克里斯托夫,一个大提琴演奏者,靠着不富裕的歌厅演奏生活,在回家的公车上,我便一眼看到了他,平凡的模样,却让人依恋心动。安坐在那里,看今日的报纸,广告,新闻,哦,原来是赌马。回到家中,妻子在等待他的回来,说来有些困窘的经济状况,他要去跑马做些赌注挣钱。有两个儿子和一个漂亮妻子的他,满足中也有着难处,他的眼神平淡,似乎已经被生活的幸福平衡了。
接下来那些众人辨认级别的审理案子的程序,也着实让我怀疑着当时的警察的办案程序,一个人证,一个手写的字条,便把人押审了。妻子等待着每天准时回家的丈夫,不由慌了起来。
他就这样被置身于一个小屋里,第二天妻子悲痛地借了保释金把他带回家了。找好律师,寻找人证,无奈那些人都已经死了。这个时候,妻子低下头来,抽泣,慢慢地总是埋着头,慌乱有些语无伦次,似乎有人专门作对,丈夫要被判刑了,而他却真的没有犯任何的罪行。
无奈,只能把妻子送进了精神病院。
在被告只能坐在那个被告席,无奈地反复听讲那些律师的问词,陪审团的不耐烦只能让案子翻来覆去,寻找新的陪审团。远远看去,他瞳孔中的渴望却又找不到任何希望,还不如把他判为有罪。
他回家告诉母亲,我就像被绞肉机绞来绞去一遍又一遍。
故事的结局,还是美好的,如果是个真实的故事,那个长得跟他相似的人,被那些用过的证人认了一遍,同样的结果,让人觉得无奈,这难道就是法律吗?
用这种简单的程序来判定人的罪行,真让人心寒。
现实总有些,超人之处,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总还会有别的故事,当一个故事结尾的时候,另一个故事还在延续,所以,故事似乎永远都不能完。
这就是生活。
4 ) 被卡了
电视新闻报道一对夫妻,想按揭套房,可银行告诉他们,他们的信用不好。原来是他俩其中的一个,前两年的身份被人盗用办了信用卡,遭恶意透支,银行催他们还款之时,他们才知身份被盗,于是他们经历了一年的“伸冤”噩梦之路。原以为事情解决了,没想到倒落了个“信用不良”的记录,他们的噩梦还将继续下去。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身份遭人盗”。
这几年,各种传媒,无数次的报道过有人身份遭他人盗用,被“卡”了,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恶意透支,银行理直气壮的催人还款。被盗用身份之人,一闻早就如五雷轰顶,晕头转向,而吓得手软脚软。为何此等低劣之事屡禁不止?问题在于银行办信用卡的随意性,可谓泛滥成灾,也在于银监会的监管不力,失职失察,盲区尽现,让无辜百姓蒙冤。早期办信用卡,手续还是够严的,不单自己得有钱,还得有担保人出面担保,这比较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信用”情形,也免得更多的人无缘无故的被“卡”住。
小贩摆摊,是为了生计,无可厚非,自古就有“莫欺小贩”之语。当银行在超市门口、小区门口和路边,设点摆摊,方便办卡,招揽生意,这事就忒不靠谱了。想想,拿着身份证就能办,甚至只要一份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当场办理,也不知是捡的还是偷来的,这不免让人提心吊胆。只要是成年人,都得凭身份证去办事,找工作要,办各类证件要,坐飞机要,关键时刻都得要。缺了这证可谓寸步难行。于是就有管人事档案的人,拿着单位伙计的身份证复印件,集体去办“信用卡”,东窗事发,这无良之人得了好处早就开溜了。最后,这一壶苦水只有无辜人喝了。吊诡的是,这正规机构的银行,或者说已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怎么就这样随随便便呢。他们毕竟不是小摊小贩,没必要这样的营生。
而且,这身份盗用的事,大多发生在体制外自谋生计的人,也就是广大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办事,什么都离不了身份证,于是就有了被无良之人盗用的可能。正规单位管人事档案的,还远远的不敢这样做。合计下风险成本与所得,划不来。只有在体制外的人,才会多发这种事。越是穷人,越要担当莫须有的风险。于是,就可看到利用电信诈骗之人,手中攥卡无数。不禁要问,为何这些无良之人,办卡就这样方便,谁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而被冤屈的人,花了时间与心力不说,却要担当无尽的惊恐与风险。难道银行不该承担全部的责任吗?!
希区柯克执导过一部《伸冤记》(又译《错捕的人》),由亨利·方达饰演的男主角,是一个演奏员,家境窘困,一日去人寿保险公司办事,被莫明其妙的指控为几日前的劫匪。于是,他踏上了漫漫的“伸冤之路”。内心的痛苦与挤压可想而知。这是希氏电影中最接近现实的一部。虽然荒诞,却震撼人心。
加州大学两位法学教授合著有一本《影像中的正义》的书,对此做过很好的表述:“希区柯克运用精湛的电影手法,将这场恐怖的梦魇刻画得栩栩如生。尽管我们已设下重重关卡,力图防止悲剧发生,但总会有无辜的人被指控犯罪,并且含冤受难。当这种错案发生的时候,如《伸冤记》一样的美好结局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作者对美国司法制度的冷酷与不信任可见一斑。
一个普通的百姓,身份遭人盗用,就够心烦的,还加上银行的不负责任和麻木不仁,就更让人心寒的了。而问题是,这寒心之事,还不知要泛滥到何时。只要这事不发生在银行和监管人身上,他们也就见怪不怪,将错就错下去。普通百姓也就只能祈求老天这等被“卡”之事,别发生在自己身上。老祖宗留下的“听天由命”,仍将成为永久的惯性。
2009、7、27
5 ) 谁来为我的疯妻买单?
昨晚看了老希的《伸冤记》,一个并非真实,却又比任何故事都真实的故事。
男主角是一个餐馆的贝司手,有个温柔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总的来说他的家庭是幸福的,只是在经济上不够宽裕,常常要靠借债来过日子。当然,平静的生活总是会被打破。一日他可怜的妻子牙痛复发,男主角不得不拿着妻子的保险单去银行贷款。灾难就在他进入银行的的那一刻降临了。女接待员误把他认作一个月前在银行抢劫的匪徒,偷偷的报了警。
可怜的男主角就这样被抓进了监狱,经过了证人指认和笔迹对比,警察竟然认定他就是罪犯。接着,他的亲戚们花了一大笔将他保释出来。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男主角和妻子四处奔波,找律师,寻证人。
可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他那可怜的妻子终于被无形的压力逼的精神不正常了——她认为是自己害了丈夫,如果她没有牙痛,丈夫就不用去借钱,也不会受这种罪。当然故事的结尾,真正的罪犯被抓住了,男主角被宣判无辜。但他的妻子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恢复正常。
最让我气愤的是那两个银行女职员,只因为相貌的相似就一口咬定男主角是罪犯。在去警察局辨认了真罪犯后居然还能脸不红心不跳的从男主角面前走过去,就连一声“I am sorry.”都没有。
老妈这几天也在看一部叫《千钧一发》的连续剧,里面有个倒霉鬼肖海亮,也是因为相貌相似被误认为是强奸幼女的罪犯,受到了来自各方读不公正对待。
真纳闷,错,假,冤案怎么就这么多呢?对于普通人来说错怪了一个好人也许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向他说一句“对不起”。可是对无辜的人来说,莫名其妙的被怀疑,甚至被扣上罪犯的帽子是多么不公平?《千钧一发》里的肖海亮还算比较幸运,他的未婚妻一直相信他,对他不离不弃,最后终于等到了水落石出的那天。而《伸冤记》里的贝司手就凄惨了一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在飞来横祸之后,更是负债累累,最重要的是他那可怜的妻子连精神都不大正常了。虽说没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地步,但差的也不远了。
不过幸好,这只是电影,只是戏剧,可谁又能保证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呢?
所以,我只想为那个可怜的贝司手问一句“谁来为我的疯妻买单?”
6 ) 伸冤记
《伸冤记》是希区考克电影中最特别的一部,电影开场就是希区考克亲自出马说,这是一部特别的电影,并且改编自真事。
其实他的这个亲自上场都是非常特别的。虽然希区考克喜欢藏在自己的每一部电影中,不过一般说来,他会在电影中跑龙套演个路人甲什么的。
据说这一次他没有刻意藏在电影画面的角落里是因为,这是一部严肃的电影,他不愿意观众为了在电影中找希区考克的游戏而分散了注意力。
当然,这个只是特别之处的一点,这电影真正特别的地方是他惊秫的根源。
这绝对是一部非常压抑并且让人心寒的电影,但是其中没有疯掉的杀人狂,没有阴谋的特务机构,也没有失常的群鸟。将主角逼入绝境的,只是平常的制度机构——警察和法庭而已。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男人,有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他在一个高级夜总会里任低音大提琴手,收入不高,糊口也没有问题,但是偶尔也要借点钱。他总是按时回家,没有任何恶习。
就是这样一个好好先生,为了支付妻子治疗智齿的费用,去保险公司支取一笔钱财,却被保险公司的女职员误认为曾经抢劫过公司的劫匪,并偷偷地报了警。于是男主角那天晚上回家时,在家门口被警察带走了。
之后他和他的家庭面对种种困难,他被警察带到小卖部任人辨认,他被困在牢房中彻夜不能入睡,他只能任人摆布完全不能反抗。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和他的妻子苦苦寻找半年前的不在场证据,而证人偏偏却已经过世了。在巨大的压力下,他的妻子精神失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最终,近于巧合,真正的抢匪被抓获了,这才洗清了他的罪状。
这部电影中的警察其实并不粗暴,甚至可以说是彬彬有礼,但是当巨大的国家机器将自己的手腕压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时,强烈的不可预知和被操控的感觉,在希区考克的镜头下,依然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普通人在国家机器面前只能是弱势群体。
这个人在电影的最后,对真正的抢匪说,你伤害了我的妻子。然而他的悲剧其实并不源于那个抢匪。抢匪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和自己外貌相似的人存在。
他所有的不幸是在保险公司的职员误认之后发生的。然而那也不是这场悲剧的根源,误认本来就无法避免。
问题在于,当这个人被指认后,他的人权在一瞬间就消失无踪,警察和法庭几乎可以对他为所欲为,他整个人都处于被摆布的状态。所以他的妻子会说,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用。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个案子中,似乎是一种有罪推定。检察官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他们只有一个目击证人的证词,而证人完全可能认错人。但是这个嫌疑犯就必须开始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无罪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太难了。
我们甚至可以怀疑,当真正的抢匪刚被抓住的时候,他还在求情,这是我第一次抢劫。那么他就是半年前劫案的真正凶手吗?制度没有真正给他一个辩护的机会。
当一个人在面对国家机器时,没有一个制度来保护他的人权,这是非常恐怖的。
这部电影拍摄于1956年,之前两年,好莱坞刚刚走出麦卡锡的恐怖时代。希区考克在当时一定对国家机器所制造的恐惧还有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还可以追溯到更深的渊源,那个著名的关于希区考克在5岁时被关进牢房的故事。据说那段经历激发了希区考克后来的惊秫电影创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伸冤记》正是希区考克所有惊秫电影在现实中的根源。
希区考克在这部作品中的电影语言和别的作品很不一样,镜头应用地非常冷静而细腻。大量的特写镜头和主观镜头的切换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感情。例如男主角在家门口被带上警车一段,镜头迅速切换了男主角的脸部特写和他观察车上四个警察的主观镜头。四个警察全都面无表情,在夜晚的弱光中,象大理石一般冰冷。在看第一个警察时,背景路边房屋的窗口中,映出他美丽妻子的侧影,然后很快温暖的家就消失了。
男主角由亨利方达扮演,他的相貌和他在1957年的《12怒汉》中的角色几乎一模一样(那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在《伸冤记》中有非常多的特写镜头,方达靠自己的表情非常准确地传达出角色的恐惧无助,这和他在《12怒汉》中表现的理性勇敢完全不同。亨利方达是个了不起的演员。
7 ) 真实的生活往往比电影与文学更为冷酷无情。
这是一部拍摄于50年代的黑白片,与众不同的是一开始导演希区柯克就登场亮相,说这是比他拍过的所有电影都更悬疑,更离奇的一个故事,而且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电影说的是一个在夜总会里弹贝司的中年人,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全家的生活重担压在他一个人头上。他为了给妻子看病而去贷款,却被人认为是抢劫犯抓了起来——只因为他与抢劫犯长得很像。他是个老实八交的人,也不知道如何辨解,被拘留了两晚,问人家借到了巨额的保释金才放了出来。此后又面对旷日持久的诉讼,他要寻找证明他不在案发现场的证人又好不到,妻子因此而自责并精神恍惚进了医院,当主人公走投无路的时候,真正的罪犯在抢劫中被抓获了,主人公终于获得了清白。。。。。。
又是一部极其另类的希区柯克电影,所谓的案件非常简单,唯一的悬念就是主人公是否真的犯罪了?但看到一半就能确信他确实无辜,这不是一部悬疑题材,而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完全不像是美国电影,更像是意大利人拍的。
我可以把《伸冤记》的主题归结为两个字——无常。
人们的命运就是如此无常,白天你还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丈夫好父亲,到了晚上就被抓进了警局,和小偷强盗们关在一起,按手印,拍照片,接受审问,只因为你长得很像一个抢劫犯。
当镜头对准主人公的眼睛时,他是那样无助绝望,所有的辩解都是那样脆弱,即便他确实是无辜的。他只是个贫穷的贝司手,上有老下有小,他面对警察没有丝毫的反抗,温顺地像头待宰的羔羊,其老实也可见一斑,我觉得他不像是美国人,更像是中国的小老百姓,一样的老实温顺任人摆布。尤其是那令人压抑的黑白画面,是否暗示了主人公那一阶层的生存与精神状况呢?
不过,通观希区柯克的电影,也可以发现即便是在40、50年代的美国,普通蓝领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也还是不错的,如本片的主人公就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也可能是租的),靠着并不高的工资就能养活一家四口,即便是穷人家的妻子出门还是要打扮一番,穿着体面的大衣,干干净净的,可见美国的穷人也是活得很有尊严的。
当然,片子里也表现了美国司法制度的迂腐,警方的有罪推定是:第一目击证人指证他就是抢劫犯,第二他确实家庭经济困难急需用钱——冤案就是这样造成的。幸好在最后的判决之前,真正的罪犯被抓住了,否则无辜者是否会被判刑呢?
我发觉希区柯克的电影有一个特点,女主角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金发美女,或许是导演对这类美女的特殊嗜好?比如英格丽.褒曼就数次成为“希区柯克女郎”。即便《伸冤记》里的女性角色并不重要,导演依然给穷困老实的主人公安排了一个温柔贤惠又端庄的漂亮妻子。
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推理的成分,也没有惊险的场面与悬念的气氛,只是极端冷静地刻画着主人公不幸的遭遇,因为它是如此真实。
而真实的生活往往比电影与文学更为冷酷无情。
长得与罪犯相似就得承受被怀疑被定罪,如果最后真正的犯人不出现是不是一直继续悲惨下去。法律条文、警察、法官这一切都不能保证正义的伸张,有时候却成为罪恶的施与者和帮凶。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097592271/
抢劫犯还会若无其事地去同一个保险公司借钱吗?从智力上来说,此片毫无亮点。不过亨利·方达和薇拉·迈尔斯精湛的演技,以及本片另外的深意还是值得一提的。
剧情如《忏情记》般令人压抑,虽然男主角最后沉冤得雪,但一个小人物随时都有可能被夺去自由的恐慌感还是不能散去的,入狱一段的主观镜头以及眩晕镜头显示了希区柯克的功力,亨利·方达很适合这个悲剧角色。
7分。希胖一开场就给了段背影,害我细观全片,就是没找到那个胖身影。这个真实的故事,Henry Fonda真是够冤,连老婆都连累进了2年医院。
对“冤”拍的极好,亨利.方达很适合这个角色。有两处镜头语言比较棒:1、透过小孔窥视牢笼内部;2、主角进入监狱后的眩晕镜头。
希区柯克最严肃凝重、坚实有力,令人恻然动容感同身受的影片。
从影片开场连续拍摄的真实纽约景象起(俱乐部、街头的警察、空空如也的地铁站、报纸上的广告、铁道旁的皇后区街区),希区柯克将现实主义吸收到了恐惧之中,为什么一个目光能造就一场冤案?司法系统的场面调度是怎么样的(它允许我们看到什么或看不到什么)?资本主义是如何导致精神疾病的?它是如何嫁祸于人的?希区柯克展示了这些问题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沉静又精准的影像接踵而至,让人窒息。
后30分钟好难处理……希胖用了N场戏来调,但还是节奏怪怪的……这种故事进行一半已经能猜到后面抓到真凶才能解扣子,而且肯定是【突然间】:中断中间大段探寻求索的过程———不好拍。男主这个角色在解扣之后的行为不可能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一场大雨揪烂衣服那样狂笑,戏会崩,也会加速结束,因为一切都会平息,再也没有剧情大起伏了。希胖把这个难题解了:把男主和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女主身上,这样处理很巧,但也违背了前面造势的初衷———前面用了大量第一人称镜头去关注男主被卷入案件的体验:1到了警局、监狱这种不属于他的空间2离开妻子家人的【拉】镜头。剧情逐渐被带入妻子的变化,移情中断,造成脱节,主体偏离,一定会有观众感受的异样,这就是后30分钟的问题。
亨利方达把主角的无助表现的非常到位 监狱里那段摇镜非常精彩 这事放我今天的天朝来简直就太小儿科了 警察逮进去直接一顿胖揍 然后就给人判了 佘祥林们被拍出来肯定比这事儿还精彩
1.非典型希式作品,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实而却完整透射出了萦回于希胖内心的蒙冤梦魇。2.前半段步步设疑与此后语焉不详的神迹构成的鸿沟,恰成为对真实与虚构关系的注脚:生活可以更具戏剧性,现实并无电影中严密完满的逻辑。3.与[十二怒汉]构成互文。4.狱中眩晕晃镜,分裂镜像,叠化之脸。(9.0/10)
當做解謎片來說,還是謎面太誇張而過程太簡單(嫌犯的自投羅網),重點是受害者的心裡變化歷程(曼尼和羅斯);法庭戲拍得真好,手法最簡單,可是卻把受害者的處境展現淋漓盡致,到最後實際也沒有多少人真正關心受害者的獲罪與否,基督教的神跡,精神病患者的自我審視(伯格曼的假面),收尾弱
写实耐看,看完心情沉重。奇迹会发生的!奇迹发生了两次
奇妙电影夜....一天只剩电影麻痹...开场即有老人在身后不停地呻吟和哭...(自己的)现实和梦幻弄在了一起,老人家不知的是前几排的人也是对自己欲哭无泪麻痹自己...---后来 放映停止 老人被劝走--继续做梦|20181028 Arnaud.D《鲁贝之光》开拍前放映重看
真实比虚构更可怕。|最沉重的希区柯克电影。
主题命名为伸冤记,而冤案更像某种衬托,案情给角色带来的精神重压才是重点。有苦难言的委屈,精神崩溃的妻子,还有一直以来难以维持的拮据生活。亨利·方达在监狱中靠墙沉思的运动镜头和冤案告破前的祈祷镜头留给人的印象实在深刻。
这次希胖的出场与以往在影片里客串小角色不同,而是在影片开始就以自己的口吻说:我是希区柯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让人以为是在看他主持的电视剧集呢。这部电影把情节放简单了,有点弗里茨·朗到好莱坞后拍的那些黑色电影的味道,算是比较好看的了。不过大团圆结局就不太符合黑色电影的设定了
真人真事改编,先抑后扬的工整剧本。希胖镜头一如既往犀利,只是故事太沉重了。看的时候就觉得哪儿怪怪的,后来反应过来——当时美国还没有Miranda Rule。程序正义大过天,可惜我国不理解...
亨利方达 一面正气, 沒可能是劫匪, 但步步惊心的感覺卻被希老完美呈現, 沒有刀光劍影...緊迫卻揮之不去
这不是典型的希区柯克电影?这正是典型的希区柯克电影,只不过由白纸黑字变成了黑纸白字。就算不考虑这点,Bernard Herrmann也还是Bernard Herrmann。如果说亨利方达在下一年的十二怒汉里欠缺了些什么,那就是Bernard Herrmann的这点儿独一无二的神经质与不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