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道德的审判》:极端境况下的人性畸变
(芷宁写于2010年4月28日)
某个被以视觉革命为己任的《阿凡达》彻底洗脑的家伙,认为该片不需要演员,只要特技就好,饰演博士的西格妮·韦弗更是没必要,认为她不仅“年老色衰”,还只会演科幻题材,如以前的《异形》等,且演技平常……
对此观点,实难苟同,倒不是对《阿凡达》有什么表演方面的看法,而是一直认为西格妮·韦弗是位才华突出、演技卓越的女演员,且不论她在影片《雪饼》中饰演的患有严重自闭症的丧女母亲琳达有多么传神,其在波兰斯基的影片《不道德的审判》里扮演的有过创伤经历的神经质女人波利娜则更能说明她的演技有多出色。
《不道德审判(Death and the Maiden)》,直译为《死亡与少女》,是一部看后令人不能忘怀的影片。该片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剧本,改编自智利作家阿瑞尔•道夫曼的经典戏剧,全片角色场景极简,只有三个角色,一个主要场景——女主角波利娜和律师丈夫杰拉多的家,在这样一个相对逼仄的空间里,影片被呈现得极有层次感,给出了一个颤栗苦闷且阴郁的故事——多年后,一个被摧残者对施暴者的私下审判,从而连带出极端情况下的人性背面。
影片整体节奏适中,却被拿捏得紧凑而洗练,始终流露着一种源源不断的紧迫感和压抑感。三个人的戏份因故事本身、因演员表演、因导演掌控,而呈现得步步惊心、引人入胜。如此氛围的营造,得益于波兰斯基的光影功底,手法不见得多玄虚夸张,但故事讲得到位,十分彰显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将更多的潜台词留给观众。
有人说,单独听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死亡和少女》,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如果结合这部影片来听,则更会有一种不可知的恐惧感。多年前,在狱中,米兰达医生(本·金斯利饰演)对被蒙着双眼的波利娜施暴时,反反复复播放的就是这首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曲子本身旋律很优美,可在音符流转之间激荡出阵阵不寒而栗的恐惧和紧逼,仿佛永远也逃不开无边的黑暗和炙热的岩浆,如同戴着镣铐舞蹈,和影片的情境配合得恰到好处。
在片中,西格妮·韦弗将波利娜遭受非人蹂躏后的心灵创伤挖掘到了极致,表演张力十足,波利娜越是疯狂内心就越枯竭,越强悍就越脆弱,她最初的每个神经质的举止都加剧了影片的紧张悬疑感,而后审判中演说式的言词,咄咄逼人的态势,则再现了她曾经炼狱般的经历,观众们仿佛看到一个受伤极深的心灵在泣血在颤抖在角力在纠结……
至于两位男演员,本·金斯利的演技可圈可点,在被绑缚质问的过程中,他的表现将疑惑的正反面不断抛出,直至最后的确定,其中医生被推到悬崖边,危情忏悔的那一刻,金斯利发挥得相当出色。斯图尔特·威尔逊的丈夫杰拉多配戏得当,其中,在得知当初不肯出卖他的波利娜在狱中不仅遭受过没完没了的电击,还被强暴过14次这样的隐秘时,心理戏较丰富。
几近疯狂的举动、引发女主角猜疑的音乐、层层紧逼的质问,曾经的疮痍被揭开,被摧残者需要施暴者的忏悔来填补失控的心,而事实上,施暴者也需要获得宽恕,才能面对家人生活……影片其实更关乎人性,意义已经超越了其政治表象,在这里,政治只是带来非人惨刑和痛苦回忆的极端因子。
影片结尾,被受害者和施暴者不期而遇,各自携家人在音乐厅欣赏舒伯特,曾经几近疯狂的女人和曾经“丧心病狂”的医生都看似平静的聆听,在望见彼此的刹那,空气中暗涌着复杂的气流。能平静聆听舒伯特,说明女人已经超脱,而医生作为丈夫、父亲陪伴家人的样子,很难和一个曾经的施暴者相提并论,似乎影片想以此来表明,在特定的极端境况下,人性会畸变,任何一个看似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的人都有可能畸变成一个残暴血腥的施害者。
(若听片中那光所用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可去
http://nicolew.blog.hexun.com/49094660_d.html)
2 ) 罗曼•波兰斯基作品《不道德的审判》观后座谈会纪要
罗曼•波兰斯基作品《不道德的审判》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5年5月16日(星期六)上午10:52—11:40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罗曼•波兰斯基作品《不道德的审判》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梁颖枝、朱颖敏、梅薇、崔玉、何吉、蔡玲、金爱武、马以乐、杜素梅、黄方悦、罗夏、马惠洁、孙凤凤、赵一宁、张小萍(观影者:张培红、姬伯庆、田瑛、姚筱凤、张征辉、姜天鸿、朱法清、朱松法、唐榕、万邦炎、韩美娣、王玮玮、王月芳、翁锡良、陈华、傅佩影、姜希珍、范大茵、章毓苏、何天华、朱明、王增光、李晓波、李晓鸣、左丹鹰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黄方悦
本片改编自舞台剧《死神与少女》,它的轰动一时类似于中国宗福先写的《于无声处》
范达明:罗曼•波兰斯基《不道德的审判》的片名,不是影片原有的,是影碟引进国内后被人改换了的,原片就叫《死神与少女》,它改编自智利剧作家阿•多尔夫曼(Ariel Dorfman)1990年写的同名舞台剧,而这个名字又是借用了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小提琴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影片开始与结尾,我们从某音乐厅舞台上见到与听到提琴手们演奏的就是这个乐曲。对于女主人公波利娜来说,听这个乐曲是惊心动魄的,因为当年学生时代的她在参加反独裁的民主运动中被捕入狱,受审期间曾遭遇一名军方医生,他将她捆绑后对她疯狂施暴施虐,整个过程中还播放音乐,播的就是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前几天从网上了解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本月下旬起将要公演阿•多尔夫曼的独幕剧《死神与少女》,还查到了介绍剧本原作者的资料,我当即把这一资料编发到豆瓣我们本月影吧活动的论坛上,也做了微信上传朋友圈和影吧微信群。原剧与影片的时代背景,应该就是智利军方皮诺切特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结束后的1990年。而皮诺切特的军事独裁统治又是通过流血军事政变推翻了通过议会竞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阿连德政府之后上台的。阿连德1970年11月起执政还不满三年,在1973年的“9.11”流血政变中以身殉职。在两个时代的转换点上,剧作家及时地写出显示当下时代背景的剧本并轰动一时(次年1991年在伦敦全球首演,1992年剧本获劳伦斯•奥利佛奖最新剧本奖),而这个情况,非常类似于中国刚刚粉碎“四人帮”后,上海的剧作者宗福先1978年及时写出反映时势交替中社会冲突的话剧《于无声处》,它同样轰动一时。本片由于是改编自舞台小话剧,全片就三个人物,一个环境,可能对习惯于看一般情节性影片的人来说会觉得不习惯,感觉单调。这也说明,原剧大致是严守着古老的戏剧“三一律”规范的。
波利娜因当年遭遇而一直处在草木皆兵的状态中,只要真凶未除,她一天不得安宁
梁颖枝:我看片子时,有一点不解:女主人公波利娜为什么听到外面汽车声音就怀疑来人,后来还整理了东西离家出逃?
范达明:她波利娜因当年的非常遭遇刺激太深,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处在草木皆兵、疑神疑鬼的状态中,可以说,只要真凶未除,她一天不得安宁。这是全部剧情的前提。再说,那晚,她应该是看清楚了开过来的汽车并非自己丈夫的车,又在那样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里,有什么别的车会朝他们家开来呢?来者不善,于是她赶紧准备好了防身的手枪……还有一点,她此前也听了广播里的新闻,知道她丈夫今天在政法界担任了要职,而在当时的国家背景下,反对派的势力还很活跃,要加害他丈夫的人也大有人在,她不能不随时提高警惕。
医生不一定是施虐者,但他可能有类似的经历,就承认了当年是自己干的
朱颖敏:医生不一定是施虐者,但他可能有类似的经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女主人公有神经质,丈夫不理会,医生开始说得清白自己,最后被怀疑,譬如是用绳子还是电线捆绑,他就能说出是用电线,因为他有类似的经历,与他的记忆重合,他也就承认了当年是自己干的。最后在音乐会上,从三人的互相对视的表情看,我觉得它正是对于那个大时代反映的缩影。
影片前半部分突出了人物的心理反应。片中的真相,我觉得应该是明确的
梅 薇:影片前半部分,突出了人物的心理反应,波利娜认定医生是施虐者,而医生他心中在想是不是要招认。到了悬崖边,医生心中有自我审判。在那一幕戏里,外景是清晨时分,周围的光逐渐亮起来,三个人都开始沉静下来。波利娜最终得到了医生的认罪与道歉,那么所有的过去也都可被原谅了。片中的真相,我觉得应该是明确的。
波利娜以怨报怨。影片揭示了人的内心的权力意识,揭示了人性在权力下的变态
崔 玉:此前我注意了解了导演的经历,看了导演拍摄的几部影片,觉得这些都和导演的经历相关。在本片里,他用了女汉子这样性格的女性主人公,而波利娜早年的受虐,造成了她的精神分裂,随之而来的就是她施行的以怨报怨。当年的女主人公是一个革命者并在被俘后成为被施虐者,而如今如果医生是无辜的,那么波利娜在医生面前则成为了施虐者,而她的丈夫——律师,作为在场者,却显得那么懦弱而无力。影片揭示了人的内心的权力意识,揭示了人性在权力下的变态。导演波兰斯基在他个人的生活中应该说也曾是受虐者,包括他正有身孕的前任妻子的被残杀等事件的发生,而他本人也曾有过被美国法庭国际通缉等遭遇。当然,导演他更多表现为一种内在受虐,一种精神上的受虐。就这点上说,影片令人反思。
影片突出了波利娜身边那把枪;枪,应该是权力符号最典型最形象的象征物
范达明:就权力来说,影片开始不久就突出展示了女主人公波利娜身边带有的那把枪。枪,应该说是权力符号的最典型最形象的象征物。其实在枪出现前,我们还看到波利娜手中握有一把尖刀,当然它是作为餐具出现的,是波利娜为切开烤鸡吃鸡肉所使用的,它在片中虽未转化为(一种权力象征的)凶器来使用,却也曾暗中被丈夫用来作为替医生松绑的工具(但未成功)。不过我们也看到,当它作为波利娜手中餐具来使用时,恰恰也正是充分表达出她是家中最高主宰的权力地位——今日家中晚餐只有鸡肉,你吃也罢不吃也罢,反正就是如此,更何况现在早过了晚餐时间;弄不好,我也可以不给你吃——而片中也确实表现了她恶狠狠地将丈夫餐碟里的鸡肉统统倒进了垃圾桶里的狂怒行动——那是因为他俩对话说不到一块:他丈夫的谈话主题老是他那抛锚在半路上的车啊等等,而波利娜更关注他丈夫今日被总统召见之类的更涉及全家未来前途的“大事情”。显然,在这个家里,男女双方绝对不平等,一切是波利娜说了算。据丈夫对医生说,主要是因为在独裁政府时期波利娜对他有救命之恩。我想,影片里如此异常故事的发生,是与这样一种家庭关系的现状直接联系着的。
医生开车把她丈夫送回家后,她为什么疑虑重重?
蔡 玲:女主人公当年受虐太深。医生开车把她丈夫送回家后,她为什么疑虑重重,并收拾行李离家?这里的情节显得唐突,难道她凭借远远望一下,就断定来人是当年的施虐者吗?她在车上找证据,果然找到了一盒《死神与少女》的音带,可是她当初是蒙着眼睛的,凭借的仅仅是声音的线索。
她有精神与情绪上神经质的一面,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范达明:她整理了东西离家出逃,是在医生第二次来他家送轮胎以后。她在里屋,只是假装入睡,实际上耳朵竖起在听丈夫与医生的对话,她越听越觉得来人正是曾经加害自己的人,就卷起行李、取出钱包里的钞票出门。也许是为了尽快跑得远一点,她还盗驾了医生的车,她要与当年加害自己的人离得远远的,越远越好,仿佛不离开的话她还会再次受虐。这里,她有精神与情绪上神经质的一面,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蔡 玲:丈夫第一次随医生的车回家来,她就不高兴,可能是因为她觉得丈夫回来晚了;第二次医生又开车来,说是送轮胎来的,而此前她对于医生的疑心就更重了,变成确认无疑了。
她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和逻辑来行事:残酷的东西必须以残酷的东西去对付
金爱武:女主人公压抑着自己这么长久,她希望早点解决,一直要寻找证据,找到凶手,由此,她的心里也时时觉得不满。现在眼见得丈夫把医生送上了门,她认为抓到了,当然就不客气了。她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和逻辑来行事:残酷的东西必须以残酷的东西去对付。显然,她的方式太残酷了,是变态的。在有怨气的波利娜看来,依照常规的做法已行不通,她自己也很紧张;她也觉得不公正,但是依照法律与规则来做,又解决不了问题。
波利娜只是怨怨相报,她这样的报仇者,所作所为,自己就是犯罪
马以乐:有的律师因为正常的途径达不到目的,就另搬一套。我们暂且对于女主人公以往的历史不加评论,从旁观者的立场出发,当事人显然是意气用事,出于报复的目的。这当然谈不上公正。从我们局外人来看,也可能是医生当年做过了坏事,良心上忏悔,就通过日常生活上做好事来赎罪。而波利娜只是怨怨相报,她这样的报仇者,所作所为,自己就是犯罪。我想,影片最后提出的问题,就是要我们不要怨怨相报。
一个人曾经做过什么,总是自己最清楚;而每个人坦然面对未来,则更为重要
杜素梅:这是一部讲述心理治愈的电影。无论是当年的受害者,还是现在的被冤者,都认为自己无辜。影片随着情节的发展,一环扣一环。但究竟这个医生是不是凶手,还是不能断定。当然最后双方互相原谅了。总的来说,看完后觉得影片很好。一个人他曾经做过什么,总是自己最清楚;而每个人坦然面对未来,则更为重要。
从男女主人公的关系来看,他俩并不是真爱,而是同情,是政治因素的结合
崔 玉:从男女主人公的关系来看,他俩并不是真爱,而是同情,是政治因素的结合。这个故事本身可以说是一个圈套。尽管他们居住在这样一个孤岛,不过夜晚远处仍见有光,那是灯塔,代表了正义之光。医生的过去所为究竟如何,是真是假,就看你自己理解了。
片子里发生的事都在一个房间,让电影镜头的调度很困难,这是非常考验导演的
罗 夏:这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医生究竟是不是这样的人,你可以自己有自己的看法。片子里发生的事,都在一个房间——封闭的环境,让电影镜头的调度很困难,这是非常考验导演的。如果对比《十二怒汉》、《穿裘皮的维纳斯》,可能本片的功力还不够。片子的光源是蜡烛,空间也小,人物行动就受压抑。为推动剧情发展,最后控制不住了,就让人物走出去,来到悬崖边。而在《十二怒汉》里,为了营造紧张气氛,摄影机可以朝向天花板,可以拍摄窗户,那是夏天,人物紧张得流汗。在波兰斯基的近作《穿裘皮的维纳斯》中,角色就两个人:导演和演员,但最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逆转,可见导演经历了20多年来,艺术功力有提升。我觉得要拨开迷雾弄清真相,并不重要。而导演却总是处在矛盾与困惑中,他的前妻,怀着身孕,连同其他几人,1969年8月在他的贝弗利山豪宅被虐杀,是邪教组织曼森家族所为,而他本人则在好友家发生性侵未成年女孩的事。这两件事对他的电影创作都有影响。
影片的开场戏已经初步展示出女主人公那曾有过的经历所造成的她的内心状态
马惠洁:我注意到导演的艺术处理:在未停电灯亮的时候,女主人公在收听新闻广播,知道新总统上任后履行竞选时的承诺,成立违反人权调查委员会,要对1975-80年代独裁统治时期的迫害和谋杀事件进行调查;而恰恰此时,停了电,她又从另一收音机里得知他的律师丈夫被任命为调查委员会主席,但她内心已经纠结,不得不在点亮蜡烛的光线下把晚餐的烤鸡与啤酒备好。她开门看到远处的车灯的射光,开始警惕起来,又把烛光全部熄灭。这段开场戏,已经初步展示出她那曾有过的经历所造成的她的内心状态,而她的报复的心态也在这个过程中强烈表现出来。在波利娜认定医生是当年的凶犯后,她丈夫开始是很难接受的,审讯与录像过程中,是她讲供词内容,所谓医生陈述的东西都是逼供,这也是一切冤案的共性。而她丈夫在一旁的协助,使他成为她的同伙。当然他的心理很复杂。我们看到,在悬崖边时他本要把医生推下悬崖,最终却无法下手。我从片子获得的感受是:波利娜一意孤行,她的丈夫则很焦急,而医生的形象就显得极为可怜。直到最后,在剧院听音乐时,看到医生一家人的情况后,我们的心才放了下来。
只有当波利娜解放了医生后,她才获得心理释放。影片起到了对社会病痛修理的作用
孙凤凤:波利娜实际上是心放不下来,时间越长,她内心的压抑越大,造成了精神问题。她没有证据断定医生是凶犯,但报复心很强。医生也可以找证人,实际上他也找到了证人。但她开始还不让打电话,不愿意听真话,只相信自己。医生最后的供认与推理,是讲违心话,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只有当波利娜解放了医生之后,女主人公自己才获得了心理释放。
蔡 玲:应该说,影片是起到了对社会病痛修理的作用。
赵一宁:最后的音乐厅演奏以及表现三个主人公眼光对视的关系,暗示了影片的内涵。审判虽是不道德的、非法的,但让女主人公把话都说了出来,这成为她的心理释放的途径。
在影片的现在时态里,三位主人公都不乏象征的含义;波利娜还同时审判了丈夫
范达明:在影片整体的现在时态里,可以说对片中三位主人公的描绘都不乏象征的含义:波利娜的女强人性格加之她佩带了枪,成为绝对权力的象征;医生米兰达是用自己的车载了半路遭遇车障的男主人公回家的,做了好人好事,原本是善的化身,却在波利娜的历史记忆里,被想象成一个曾有过对她施虐的大坏蛋,他善的化身顿时便转化为恶的化身了。丈夫作为律师与司法部长候选人,当日下午被总统召见会面一小时,还被任命为“违反人权调查委员会”主席,因此,他不仅应该是正义与法治的代表,还应该是多少代表了国家利益与政府权威的象征;然而一到家中,他什么也不是,完全成为听命于妻子波利娜指挥的驯服工具。导演对于波利娜角色扮演者的选择非常贴切。波利娜决不是那种小鸟依人的女人;她身高马大,体格强壮,还略有凶相。此前我们已经领略到,她居然能够单凭一个人的气力,在风雨之夜将医生的私家车从较远的山坡推下了悬崖!——人的体力,或许也是一种原始的权力。而接着我们看到,在他们家中开展的那一场对于医生的审判,何止是“不道德的”,完全是非法的,是粗暴地践踏人权、践踏法治的——有评论甚至认为这是波利娜对医生的一次“反强奸”!显然这件事本身就是“违反人权调查委员会”首先应该来调查的一个案例,因此它不是也成为对于成立所谓“违权会”的极大讽刺吗?另外要提一下,波利娜在这个“不道德的”审判过程中,实际上还同时审判了自己丈夫:她终于让丈夫也交代了自己曾经对她的背叛:他承认,当年在她失踪两个月也就是在她被俘与受虐期间,自己确实另有了新欢,由于过从甚密,已说不清他与新女友上床的次数了。审判一举两得,让波利娜另有斩获,可见波利娜女权的厉害。不过经由后者,或许就能解除她这样一个女人以往对丈夫耿耿于怀的心病了。
2015年5月23-25整理,27-28日补充修订
3 ) 暴力之下,都是受害者
如果,没有曾经的暴力,三个人会成为很好的邻居,很好的朋友。但是,曾经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暴力,却改变了这一切。
医生是曾经的施暴者,现在成为了暴力的受害者。女人是曾经的受害者,现在又成为了施暴者。律师作为曾经发生暴力一个因素,现在成为了一个裹挟者。
一切一切的根源,是一个暴力的制度,医生被这个暴力的制度裹挟,对女人犯下了罪恶。虽然他不是主动施暴者,是裹挟者,甚至他认为自己是拯救者,但仍然害怕为曾经的施暴而承担责任,而拼命的掩盖曾经的罪恶。律师为了反抗这个暴力的制度而可能被暴力制度所绞杀,但女人为了保护她,将所有的暴力独自承担了下来。
当暴力的制度被法制所替代后,受害者该如何面对曾经的施暴者,如何对他们进行惩罚呢?女人希望以牙还牙,律师希望交由法庭进行判决。以牙还牙不符合当前的法律,而法庭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给予施暴者应有的惩罚。虽然最后女人在医生坦白了一切后宽恕了他,但是,曾经的暴力留下的创伤依然留存在了心底。
在暴力发生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个人都得忍受道德败坏带来的各种罪行。唯有建立法制的契约社会,每个人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良知负责,才能构建出和平美好的和谐社会。
4 ) 不道德的审判(死亡与少女)
酣畅淋漓,真他娘的爽 神经质,出走,制服,绑架,审判,焦急,回忆,坦白,再会 一气呵成,刺激感与悬疑程度对我来说刚刚好,作为一部需要人去寻找答案的影片来说,它并没有让我感到啰嗦枯燥,对我来说真的很棒。 最后医生的剖白让人感受到人性本恶,那面临死亡被刺激出来的内心自述,竟会认为极恶的掌控是如此美好 但转过来想想,如果是我呢,如果是我在这种被人怂恿,并且不用背负任何责任的情况下,可以任意行恶,我能坚持住么 善与恶边界的跨越真的往往都只需要一瞬间 插一句:男人果然都是大猪蹄子,嘴里一直念叨着说不清是爱还是感激的东西,在爱人被抓后一个月就和另一个女人相爱。 影片节奏很棒,音乐很棒,演技很棒,观影体验很棒。 (女主真应该用扫把棍统他皮燕子,生气) (以小见大 ,感恩和平。)
5 ) 受难往事罪与罚
受难使人完整。引用弗洛伊德的话:“成年的病态源自于儿时的刺激。”如果把“儿时”改成“过往”,不仅对于影片主人公波利娜,还是波兰斯基自己,都是一种致命的贴合。
波兰斯基的卓尔不群在于,无论是多少人性、历史、当今局势、尘封政治的主题都不会给人大而不当的慌乱感,主题的宏大向来都有以小见大的纵深放大性。电影的“演出性”不重,似乎导演人工藻饰的痕迹可以被情绪与气氛的内在掌控掖合的匿影藏形。无论是二战创痛的平静克制(钢琴师)、政治丑闻的臭名昭著(影子写手)、两性较量的三人行(水中刀)、惊波逆转的缜密叙事(唐人街)、情与欲的水乳交融(苦月亮),还是这一部包含了以上特征的《不道德的审判》,波兰斯基都在用“不去劈头盖脸责难,不去口诛笔伐批判”的中立态度继续那些宏大主题,再捎上一段段仅属于特定年代的故事,剩下的边角料,可以技术性的归功与他对光影色彩的情绪性把握。
影片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不道德的审判,一个叫死亡与少女。前者的“审判意识”更加贴合集权统治下的“白色恐怖”地带,时代感与思想向度应运而生;后者更加贴近女主角波利娜的“遇难史”,似乎“少女”与“死亡”以一次秘密警察逮捕后的屈辱史为结界,决定了波利娜往后人生注定因为一次屈辱的受审而审判他人。
影片开始,狂风暴雨和海浪滚滚的自然表征就预示了一种不安和阴鸷的基调,女主角的家被安置在偏远的海边小屋里,木制的家具环境,逼仄的空间维度,给人一种画地为牢的封闭感。开篇的环境建置后紧接着是人物身份和关系的建置,女主角的性格有些神经质,通过她和她即将担任国家治理委员会主席的丈夫杰拉多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她只是因为丈夫拒绝和她谈论有关总统任命的事就倒掉丈夫的饭菜。当然看到后来观众会明白波利娜是在水深火热的年代里是怎样保护丈夫、遭受屈辱以及屈辱后丈夫的背叛,一切在电影开头没有开宗明义,却让观众感觉到女主角性格的诡谲和经历的不寻常。紧接着是医生米兰达给丈夫送备用轮胎时,在屋里睡觉的波利娜辨别出米兰达的声音,断定他就是当年强暴她多次的禽兽,她打昏并捆绑了米兰达,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性审判。
这个审判应该是最摄人心魄的过程,由始至终都有几对根深蒂固的博弈:一个是直觉和法律的博弈,一个是爱情与责任的博弈,一个是民主与集权的博弈。波利娜凭借声音、气味、《死亡与少女》的磁带断定米兰达就是当年对自己施暴的罪魁祸首,而丈夫杰拉多则认为这一切不过是波利娜惶惶不可终日的敏感臆想,不足以给米兰达定罪,同时由这个直觉和法律的博弈引发了爱情与责任的博弈,原来二者的婚姻建立在一个责任的偿还上,杰拉多作为律师早年是学生运动的发起者,波利娜是她的恋人和信息传递员,波利娜在被秘密警察逮捕时受尽折磨依然咬紧牙关,没有供出杰拉多。在她饱受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回去时,却发现杰拉多与其他女子交欢。这些事杰拉多在审判的过程中才真相大白。可能波利娜和杰拉多婚姻的稳健一大部分在于杰拉多因为亏欠和责任而甘心忍受妻子乖戾的脾气和神经质,这样看来二者的婚姻实则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民主与极权的博弈在于丈夫杰拉多这个中间人物的摇摆性,他一方面想要帮助米兰达逃离审判,这考虑到米兰达要是死在波利娜手中,自己安全治理委员会主席的位子也会无疾而终。另一方面,她又同情妻子曾经的遭遇,希望妻子能够在一次审判中将多年的压抑喷薄而出,释放方能怅然。可是丈夫作为昨日的民主运动发起者,今日的律师,明日的委员会主席,这个民主自由代言人却在一场与极权时期的审判别无二致的另一场审判里充当了最懦弱无力的一环,这对如今法律至上和民主至上的社会和时代而言,都是一剂辛辣又含蓄的讽刺。
审判的过程看似平静却险象环生,米兰达曾试图用“不在场的证据”为自己开脱,却因为误说出“当年捆绑她的不是绳子是电线”更加坚定了波利娜对于凶手的毋庸置疑。她只要求米兰达认罪,米兰达却再三斡旋。这使波利娜深感气愤,直到她把米兰达带到海边准备推他到海里的时候,米兰达才用一反常态的平静暴露了自己罄竹难书的罪行:“一开始我也想抵制,但慢慢的就喜欢上了那种感觉,我可以随意支配她们,玩弄他们,她们不但不能反抗,还要感谢我,我喜欢在强光之下赤裸着身体强奸她们,我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米兰达的判若两人让人性的复杂性须眉尽露,波利娜在这时反而异常平静,她等到了真正的审判结果。而女主角,我想起鲁迅说“敢于趴在敌人尸体痛哭之人,方为真脊梁。”关于她最后的放生,不管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受难后自我交待的必要形式。有了这个必要形式,最后“故人”相见同听《死亡与少女》的场景,才可以让观众一边看他们的秘而不宣,一边为兴师动众后的平淡结局触目惊心。
关于这个电影的审判,三个人物,两男一女(水中刀的记忆不咏自来);紧凑的情节设置;大量封闭式场景的空间调度;集权暴政下的白色恐怖;民主革命的疯狂镇压;秘密警察的大肆猖獗;人性逆转的冲突矛盾。波兰斯基极尽可能的在人性反差上给予不置可否的态度,但是却因为各种政治历史的主动开路,让大家对米兰达的人性转变失去了大刀阔斧的批骂之风,似乎他的人格污点也因历史污点给人们对于时代前提更多的理性考量。毕竟,较之电影前大半部分米兰达的义正言辞,他最后的“内心剖白”为提亮剧情层次和揭示人性复杂起了动人的功效。循序渐进的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性”的金科玉律。
这可能就是波兰斯基眼中的罪与罚。
6 ) 戏剧同时需要导演和演员
完全被糟糕的翻译害惨了好嘛?鬼知道这多使自己坚定要学好英语的决心!起码为了电影!
回到电影本身,紧张焦灼的正片早已把心脏折磨得筋疲力尽,以至于到了结尾,本金斯利的表白不再使我激动,我只想“Is that him? Alright! Let's finish this goddamn thing right now! ”不得不赞叹导演控制观众情绪的功力。
再说剧情,医生本是一位乐于助人的人,从开头他能主动绕远送男主回家,之后再送车胎过来就可以得出,但在那段疯狂的岁月里,他仍旧犯下可耻可鄙的罪行。我想说的是,医生的所作所为不全是人性的错,这场闹剧的导演——不管是军政府还是其他,要付最大的责任。(但医生在最后坦白时那种回味和享受的语气不禁让我怀疑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毕竟,一场戏如果只有导演没有演员,终究是不配称之为戏的)
我想全片最累的是律师,女主忙着痛苦,医生忙着紧张,而律师一边是深爱的女人,一边是模棱两可的罪犯,还需要照顾程序正义和时间(好吧我承认在写完这段话之后我觉得没有一个人物是轻松的,女主和医生同样累,不,更甚)。而这也向我抛出一个疑问:当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当你是这位律师,你会照顾哪一头?我想我暂时还不能解决这一疑问,因为现在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另外的问题——是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段这么疯狂的,惨无人道的历史?
7 ) 疫情期间的恨
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权力的腐蚀,无论性别、年龄、信仰、教育背景。
波兰斯基讨论的是人和人之间最幽暗的细节。有关于信任、负罪、奉献、贪婪、猜忌,无论是患难与共的夫妻,还是陌生人之间,当我们面对一个可以摆布的他人时,我们会如何把持自己的内心。律师用不信任来平衡他对妻子痛苦遭遇的愧疚,妻子用一个接一个谎言来惩罚他她无法面对的自己,然后用失控和暴躁平衡自己无法言述的不安。医生更是怀念那个可以任意支配他人的时代,但表面上要伪装得比一般人更有同情心。(他自己在生活里也是这样做的)越来越强大的外表堂皇意味着内心深处隐藏着不能满足的欲望。
世俗权力如此,婚姻如此,一切都摆脱不了这种控制。
波兰斯基在苦月亮的最后道出了人类磨难的根源“贪婪”,在本片里他又给出了解脱这一切的方法,那就是诚实,女人对于真相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探究最后解脱所有人,包括那个罪人。
面对我憎恨的人和事情,我总在想,这是唯一的方法吧。
和这个一比,《杀戮》简直就是小清新。三个人,一个房间,一场暴风雨,一次不道德的审判,无与伦比的张力,西格尼韦弗牛逼大发了,波兰斯基真不是一般的导演,四星推荐
又是封闭空间里,三个人的对手戏,比起《水中刀》要成熟得多。但愿这种以女人的第六感作为判断依据,以刑讯逼供作为手段的事情,只出现在电影里。
承水中刀启维纳斯,要论人性的晦暗幽深,还数这部的力度最狠。而且结合导演的性侵经历,作自况式联想也无不可:你断定那是真相,只是因为你希望真相是那样而已。
非常厉害的剧本了,在女主角内心剖析的层面更是做得非常不错。虽然单一场景,但是通过人物关系的演变来变换内部场景,十分自然。但我觉得这个三个演员都不够好,像是情理之选,但未必演到了绝佳,角色本身留有的空间依旧很大。
在男权世界里进行的《不道德的审判》于女权的语境下反成了道德的基石。当它真正矗立在自然的法则当中,我们才看见了其将罪恶绳之以法让正义得以伸张的奇迹景象。本片对于美国司法体系的批判真是一语中的。没错,所有不公正问题的根源都要归咎于那幢不动产:在按照现行道德尺度筑造的房子里根本没有正义。受害者在这座避难所当中既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得不到诚恳的道歉,而施害者既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觉察不到自身的罪恶。这个僵死的局面最终因女人来到室外而得到了改善:男人们带回来的依旧是坏的轮胎,而女人却带来了全新的秩序。判断行为是否道德不再依靠事实,而是取决于谁的手上握有权力。因为真相于不道德的语境里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系统由谁建立。在一场《好姻缘》的安排下,作者为观众揭示了这种道德的虚构性、伪善性和它本身的游戏性。
1.权利的产生与转移;2.道德的脆弱与崩坏;3.痛苦的压抑与爆发;4.审判与原谅、死亡与处女。
曾经对自己施暴的人落在自己手里,应该怎么报复他?“我不想让他死,一开始我想强暴他,我想让他尝尝被强暴的滋味,但我不能,我是女人,我没法强暴人,后来我想让你强暴他,但你可能也不愿意,所以我想用棍子捅他……”女主的这番话就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恨极了但人就在眼前却发现怎么也弥补不回来,明明看着像个爽片,最后只会不痛不痒。
波兰斯基的悲观主义仅从开场丈夫夜归汽车抛锚便表露无疑:连备胎都是坏的!不过悲观消极情绪从未妨碍其作品的观赏性,这主要得益于导演愿意去拥抱能够吸引观众的类型故事及套路语法(而它们基调通常是积极乐观的),然后在叙述中尽量结合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颠覆性调改——当然还要口塞内裤突然尿急等独门怪趣味的风格加持。比如,当你睡着的时候有张俊俏的脸贴了上来,这不一定是在制造浪漫(后窗);夫妻吵架决定着窗户那头一个受困椅子的男人的命运,而非相反(后窗);因一个单词的谬误而正义翻盘属好莱坞惊悚悬疑常见套路,本片却故意让它为坏蛋创造夺枪机会;结尾处,悬崖边上坦白罪行,换作乐观主义作品此公一定跳下去,就像希区某精神病理名片结尾的手枪倒转枪响红屏。可波兰斯基拒绝所谓尊严底线和赎罪解脱!所以他们三人一定会重逢在歌剧院……
那些淹没在历史中的罪恶将永远烙在罪人和受害者的生命中,影片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波兰斯基的犹太人身份和二战时期的童年遭遇。在波兰斯基对空间和场面调度的出色掌控,以及三个主演爆发又不显夸张的表演中,这部场景单一的戏剧改编电影才得以如此精彩。
被施暴者埋下复仇种子的波利娜和被审判者控诉认罪的米兰达,是波兰斯基的一体两面,是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杰拉多是旁观者和见证者,是历史和当下。
本·金斯利在结尾用珍贵的表白救了这部扯逼加神经质的电影,西格妮·韦弗则用她彪悍的表演证明了有些人即使遭到再大的迫害也没办法引起别人的同情。
豆瓣竟然这么少人看过。。又是1994的佳作!三个人,一间屋,一个晚上,太精彩了,血脉贲张!西格尼·韦弗相当赞!可以想象一下杀戮之神了,太期待了,流泪~~~
其实我觉得重点是女人对所谓真相的偏执要求。她不仅要求施暴者的承认和忏悔,应注意的是,她还没忘问她的丈夫是不是曾爱另一个女人,并与她多次发生关系。这应该是她最介意的吧,我为你出生入死,你躺在别人的怀抱里,想死吗?
“开始我想强奸他,这样才能让他感受到被强奸的痛苦,可是我是个女的所以不能这么做,所以我想让你强奸他,可是又考虑到你可能不愿意,还要时间兴奋起来什么的,所以我想用扫帚柄捅他行不行…”
看这部片子,纯粹是被一个所谓的冷门悬疑佳作骗来的,说是这部片子能让你体会到什么叫做反转又反转打你自以为是的脸,结果我是看了差点睡着,沉闷的剧情让人分分钟想快进,导演就不能营造一下紧张的气氛吗?矛盾冲突也完全让人无感,整部电影平铺直叙,请不要侮辱“悬疑电影”四个字。
非常不错,我在无比疲倦的情况下居然看完了!
波兰斯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让这片子剪过120分钟
「As long as you're holding the gun, we have nothing to discuss. → On the contrary, the minute I give up the gun all discussion will end.」「I think it was Nietzsche. It's probably Freud. I mean, he said everything.」【♫Franz Schubert — 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三重审判:(背景:总统为完成竞选承诺,组建委员会审查在75-80年军事统治期间发生的非法拷打和暗杀等侵犯人权的案件,阿斯巴同意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对死人的审判,死人无法说话,活着的受害者因为恐惧没有发声,施暴者不能得到应有的裁决;宝莱尔对曾伤害自己的医生米兰达的审判和暴力问审。这两种审判体现真理被伸张和话语被认同的困境。另外一个审判则是宝莱尔对丈夫阿斯巴的审判和持枪问询,宝莱尔被阿斯巴指为精神疾病和疯子而不被其信任,宝莱尔为自己的辩护则被无视。道德对维护了肮脏的法律的审判。法西斯国家里,法律只对诚诚恳恳按其行事的人有规范作用。
故事本身并不是很喜欢,但教科书一般的场面调度与美学镜控,每一个画面的出现都禁不止让人惊叹。电影中传达的摄影美学实在太多太多,学摄影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