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哪个瞬间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
转发一篇文章://www.zhihu.com/question/35720340/answer/338664157
2014年央视播出了一个纪录片,叫做《客从何处来》,我看了有许多感触。
其中易中天的那一集是这么开篇的,说1939年9月23年,易中天老家的上千名村民同一天死于日军的屠杀之中,而那一天,只有他们那一族的人全部逃了出来。
节目组的编辑故意留了一个扣子给易中天,说,这次日军战役的指挥官冈村宁茨和您的爷爷有关系,但是有什么关系,没有讲。
易中天一整晚都在反复思索,睡不好觉,给了许多理由,说,觉得自己家里人不可能是出了奸细或者叛徒。
第二天易中天到了当年他们族人逃难后住的地方,见到了自己的姑姑,她的姑姑把另一份资料交给了易中天,说,他的二爷爷是清朝公费赴日留学生,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比冈村宁茨大三届是他的师兄。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家为什么能在日军偷袭的当夜逃了出来。
后来,她姑姑说,当时有守夜的村民回来说,日军偷袭了,已经派飞机开始扔炸弹了,但是村里的族长不相信,觉得是胡扯,把报信的人打了一顿,但是易中天的二爷爷是学军事的,觉得情况不对,专门找报信的人问了问实际情况,并判断,这肯定是日军在偷袭,于是就命令自己家的所有人连夜,什么都不要拿,赶紧跑,当他们刚刚跑出十里距离的时候,就看见远处炸弹把他们的祖屋给炸毁了。
而此刻别的村民,许多都以为是在放烟花,站在河边观看日军扔炸弹,错过了逃生的最佳时机。
那次战役守卫的国军全军覆灭,日军在登陆的第二天便对全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死亡超过1000人,史称营田惨案。
而帮助他们这一族的人逃出来的,竟然是士官学校毕业的一个亲人,而所用的关键知识,就是判断那个响声和火光确实是飞机在扔炸弹而不是在放烟花。
当然事情放到现在,大家可能觉得这没什么,甚至觉得很荒唐,为什么连最起码的危险状况都识别不出来呢?
但是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可能许多农村的人真的一辈子都没见过飞机大炮的样子,更无从知晓会有一个叫做飞机的东西会在半夜扔出炸弹,并且放出刺眼的火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而战争前夕的易中天的族人已经分两批迁出去了大部分了,剩下的只是最后留守的一小部分,说明他们根据当时的时局判断,觉得此刻村里已经很不安全了,所以才会先把一批人带着孩子往南迁移,第二批又把家里所有的女眷全部迁走,在战斗打响的当夜,第一时间什么都没要,带着所有的人跑了出去,而此刻别的村民还在河边看所谓的烟花,而得到消息的村里的族长还不相信战争打响了。
而这些都是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所带来的,在那个时代能够分辨出飞机大炮,能够判断出时局形势,就是一种能力。
而在逃难的岁月里,易中天的族人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又创办了抗战期间湖南的第一家抗战企业,专门生产“金鸡牌”蜡烛,有了最大的经济来源,同时易中天的大伯凭借着自己的知识,编写了当时湖南省通用的国文教材,出版发行,赚取生活费的同时也为抗战期间的教育普及工作尽了一份力。
这也说明为什么易中天的家族在抗战后,解放后还会有许多有才识的人被培养出来,这就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和家族的传承,而看这些纪录片你会发现,那些有知识传承的家族,大多都会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顽强地站了起来,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人才被培养出来,这也是一种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形成的一种自信和信念,这种信念正是许多没有知识积累和传承的家族所缺少的。
我至今无法忘记我读有机化学研究生刚入学时,实验室一个延期一年后临近毕业的学姐问我的话,她说,像我们这样农村出来的,父母什么都不懂,所以学了化学,一路走到黑,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这种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人也会学化学呢?
我当时表面哭笑不得,但是心里也只能默默地说,其实我父母也不懂啊!
我们在这个时代会经常抱怨各种信息不对称,抱怨自己因为资源被垄断而错过了太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是真的所有的信息不对称都是因为阶层差异带来的吗?
如果一个信息无差别地来到了所有人的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准确地从这些信息里面读到包含在其中的价值和风向呢?又有多少人把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当做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呢?
不要去嘲笑古人,许多人在这个时代面对一些信息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当时把炸弹当烟花看的村民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因为知识和见识的匮乏而带来的在信息解读时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想想我当年高考完选专业时的样子吧,那么多高分考生的家长,真正懂的,没几个,而许多后来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都走得很顺的人,除了运气外,大多数都是父母都是真正的有知识有阅历的知识分子。
视频链接:http://www.docuchina.cn/2014/05/20/VIDE1400550627759110.shtml
//www.bilibili.com/video/BV16t41197oF?p=2
2 ) 不能说的秘密
本来,追寻一个先人的旅程不会是这么一个侦探片一样的故事。中国人对于血缘传承和家族势力的执念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战胜着改朝换代的战火离乱。
你家有家谱,你村里有祠堂,你看见小伙伴们两个字的名里头一个字跟你一样,所以你知道你们是一辈的人。但是现在,你得靠着躺在善本室里好多年没人看过的,因为拍电视的噱头才拿出来的只字片语来确认你爷爷奶奶甚至爹妈的事迹。
中国人对于历史的尊重,用孔子的话说,是“慎终追远”,对于过去的学习和尊重,最早来自于祭祀时候对于祖先故事的恭敬了解。
在这个古老的农业文明里,家族不仅代表着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也是荣耀,身份和信誉,它更是一种最终成为政治势力的家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成为一种历史发展中与朝代更迭时而并行又时而分开的隐形实力。除非被另一种政治力量专门针对,否则,它具有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活力。举个例子,除了没有军事力量自我防备之外,易老师家的言馨堂里有书斋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这很像魏晋时候的坞壁——可以在乱世里自我供给自我保存。
而现在,需要后人这么费力去探究家族历史的原因不外乎不问和不说。
不问的原因很简单:忙,没兴趣,或者反正时间还长,以后慢慢说。然而何至于一无所知,恐怕是因为“不说”。
易老师虽然演技一般又有表现欲,所以看起来总有点违和。但是易老师也时而说点真话:比如说听到他的继外婆是燕京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但他从来没听她说过一句外语的时候,找来捧哏的专家糊弄说,那是因为你挖掘不够深。然而易老师说,那时候谁敢说外语啊,那不是美国特务嘛。易老师的表现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他几次的转头叹息。大家可以留意留意。
“不能说”还是“不愿说”才是这么多长辈对于家族故事讳莫如深的原因。它隐藏着历次政治势力对于“家族”这个概念的清洗,某些希望打破社会结构的政治力量首先需要打破的是家族这样一个稳定的层层叠叠的忠诚的构架。
请别误会,不独我朝,从娜拉出走、涓生子君私奔就开始了。战争和改朝换代都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着,而后我们这个自古最重血统的民族走到了这一步——你爹妈的事迹成了一个谜。
需要向天要答案。
这节目原先只想搏人眼球,嘉宾的选择,故事的裁剪都简直如同春晚一样照顾到了方方面面: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季当红,国际知名人士,还要有文化人。于是有了易老师版的《走进科学》,硬凹的侦探式的“死亡名单”开局。然而这个故事的内容让制作方不得不正视这个节目里相似外国节目永远不会有的沉重——这个国家在这一百年间经历的战火和离乱,被屠戮的生命,被践踏的尊严。
但是欲言又止。
所以所有的宣传都往煽情的方向狂奔不止——我们要去了解过去,要去抚平伤疤。然而,这伤疤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受伤的人如此讳莫如深?
或许是节目的定位,或者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些问题浮浮沉沉,欲言又止。然而,作为观者,你不去想这些问题,其实永远也不能真正知道,客到底从何处来。
Ps,其实易老师的三集放到最后会比较好。他那个家族变迁其实是很庞大的近代史,应用来作结。从阿丘的故事入手可以更“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节目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本朝建国之后的阶层升降的原因。 阿丘那集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把他爹的背景给忽略了,所以我很期待马未都那集,看看挖军队能够挖到什么程度。
3 ) 阿丘那期真是感人-普通真实有力量
前一段儿看了阿丘那期的《客从何处来》,比易中天那几期做的好,特别感人,下南洋的那批华人的心酸血泪都浓缩在里面,本来阿丘追寻60多年前在马来西亚惨死的外公外婆,以为外公是英雄或叛徒,反正好也好臭也好总之是历史留名的。后来发现,两个都不是,先人就是在动荡的局势中枉死的普通底层工人。我看到中间还纳闷,为什么当时4个孩子只有一个留在马来,其他3个被姑母接回中国,还在想,可能那时候大姐已经在当地结婚了所以没有一起回到中国来。看到马来西亚的阿丘的表哥拿着从中国老家寄来的破祖屋照片哭得比阿丘还厉害,我还想这表哥情感好丰富啊。后来表哥写的一封信直接让我泪奔了,表哥的妈妈也就是大姐,当时因为路费不够,把自己卖掉换路费让弟弟妹妹回到中国,她在马来卖给人家当佣人,那时候她才11岁,受到很多折磨,后来被福利机构救出,却被福利机构的人霸占继续当佣人,精神受到创伤,直到后来结婚生活才有所好转。看到大姐年轻时候的照片,是个非常美丽温柔的女孩,这样一个女孩,用自己柔弱的双手将弟妹送回家,又用这双手改变生活,看到他们现在在马来拥有一个生活还不错的热情开朗的大家庭,也有所安慰。
易中天那几集让人感到一种家族血脉传承的历史隆重感。可是阿丘这集让人觉得,即使先人是普通人,是底层人,那种拼命讨生活的经历那么真实,那么令人心酸,动容,肃然起敬。
你有时候觉得很累,生活是苦的,可是看见还有一些人挣扎着,留着血,顽强地活着,就不敢讲自己经历的那些叫“苦”,那只能叫生活。
4 ) 老一辈的记忆
第一集:
我看到传真的镜头时,还觉得有些矫情。不过是知乎上偶然看到的一个问题里截图提到这部纪录片,今天无事就找来看。后半段,整个人都哭得不能自已,我本身也是十分容易受到触动的人。
言馨堂在炮火中不复存在,一百多人的家也没了。世事无常,当时未出生的幼童也成为了外公,更不消说上一代上上代,早就融入黄土,散入风里。那些名人他们做了一些实事,姓名事迹都得以保存。不是名人的呢,都在我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闲聊里。生活烦闷匆忙,大多数人们都是偶尔想一想。记忆一点点说出来,一点点被言语磨损,又沉淀在下一辈的同年回忆中,就这样慢慢的流传下来——这是我家的记忆方式。
5 ) 一位台湾老兵和他的淡淡乡愁
宝仪的阿公祖籍江苏淮安,解放前在南京的印刷厂工作,1949年大年初一随国民党先南下广州,后辗转台湾。如今一晃,60多年过去。
宝仪带着阿公的心愿,踏上了此次寻根之旅。宝仪说,他阿公对于过去,很多的事都已经忘了,也不会再谈起,当那段尘封的岁月在宝仪面前轻轻开启的时候,有难过的泪水,纠结的情愫和久违的感动。
片中有3个场景让我也不知不觉红了眼眶。第一个场景在旧南京老火车站,档案馆老师给宝仪讲述当年他阿公背井离乡从这里离开去台湾的种种,宝仪沉默不语,转身背对着镜头,良久。我想宝仪应该是在细细体会当时阿公离开家乡的心情:无奈、彷徨、惶恐….原来那段岁月是多么的不堪回首。
第二个场景是宝仪回到淮安老家,站在阿公父母亲的坟前,宝仪的舅舅告诉宝仪说,90年代,台湾大陆三通之后,阿公第一次返回大陆探亲,当时阿公的父母已经不在了,面对久未归家的他来说,只剩下一个墓碑和一堆黄土,阿公在父母坟前哭了好久,重新休憩了父母的坟,亲手种下一棵树,就当做自己永远陪伴在父母的身旁….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也终于止不住了,脑海里想起了余光中那首非常有名的诗,“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一种多么刻骨的乡愁啊,一别此去,杳无音讯,60多载春与秋….
第三个场景是宝仪回到台湾阿公家中,当宝仪跟80几岁的阿公讲述这次的寻根之旅的时候,阿公脸上的表情令我印象深刻,没有特别的伤心难过,只有淡淡的神情,仿佛在说一件很久远很久远的事情….乡愁,对于阿公来说,曾经是一道反反复复撕开又慢慢愈合的伤口,时间久了,结痂了,只会留下隐隐的痛,这从阿公接过宝仪手中她母亲留下的胭脂盒,握在手中反复擦拭可以感觉。离开家乡的阿公在台湾成家立业,这么多年的离别让阿公看淡了、想通了很多人与事,唯独这淡淡的乡愁,与父母的记忆一起深深的尘封在心中。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 ) 真实的生活,远比文学创造更悲情一万倍
看一部记录片,看到泪流满面,悲伤不能自已。
阿丘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也许行内小有名气,此前对他却一无所知,也没看过他的节目。
阿丘小时候就有一个疑惑,母亲在马来西亚出生,却极力回避这一点,阿丘隐约知道,外公外婆是中国下南洋务工的普通穷人,以割胶为生。然而天道无常,外公外婆一夜之间双双被杀,因为是母亲当时只有5岁心智不全,就记得是被所谓的红毛鬼所杀,就和阿丘的舅舅一起被姑婆从带回国。阿丘小时候,还有种声音,说外公外婆是叛徒,所以被游击队所惩治杀害。
马来西亚,外公外婆,这些事在家里不能说,不许问,不能提。有时候实在好奇追着母亲询问,看见的是母亲哀伤的表情,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沉默。阿丘的寻根之旅,是希望知道外公外婆究竟是怎样的人,那段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母亲那段从不提起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
阿丘第一站赶往马来西亚,见到了母亲姐姐他的姨妈一家,姨妈已经年老事发当年也很小,有价值的线索不多,据姨妈家的表哥讲,姨妈也从不讲小时候的事情,甚至非常排斥提起那段记忆。对阿丘的到访,表哥觉得自己也有义务,去了解自己母亲的过去,于是和阿丘一起上路,共同去探寻家族的秘密。
小时候的那种声音,说外公外婆是共产党,因为出卖同志,所以被惩害。查找马来西亚的历史资料中,确实有个叛徒,名字和外公一模一样。通过马来西亚中国大使馆,和双方历史学家追巡探究,认为两人的籍贯和活动轨迹不同,名字只是巧合,至于母亲记忆中的红毛鬼,应该是英国驻马来的殖民者,当时的局势动荡不安,马来的游击队对抗殖民者,时常需要躲在当地老百姓家补养,殖民者就惩罚这些庇护游击队的老百姓,不需要审判不需要核实,只要是认为你是,立即开枪打死这些手无寸铁的无辜劳动者。阿丘的外公外婆应该就是其中一员。
画面向前推进,老一辈的故事,尘封的历史画面一页一页打开,外公家是中国南方农村寻常一家,土地贫瘠只能靠天吃饭,孩子多没别的出路,外公外婆成亲一个月,就一起下南洋讨出路,在马来西亚做最苦最累的割胶工作,每天凌晨就要起床,顶着蚊虫叮咬,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需要连续作业16个小时,当地人都不愿意干,外公外婆就靠这个活计,支撑自己的小家和国内的大家。阿丘和表哥还在橡胶园体验了一下割胶的工作,仅仅一会两个四十岁男人都不再说话。
这时节目组收到外公老家寄来的一组照片,是外公外婆当年成亲的祖屋,还有叔公一家写来的一封信,原来十几年间外公外婆在马来赚的钱,除了最基本家用,全部寄回国,帮助父母去养育一家老小,外公家里的几个弟弟结婚,翻盖新房,老人生老病死,都是用的外公寄回的钱,甚至叔公家现在住的房子,都是用外公寄回的钱盖的。阿丘和表哥翻看着照片和信件,抑制不住悲从中来,阿丘静默,然后哽咽,表哥转过身去,摘下眼镜,捂着眼睛挡住泪水。
历史过于浩瀚局势风起云涌,而外公外婆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沧海一粟,渺小得不能再渺小。寻访到这些轨迹已经实属不易,阿丘已无甚遗憾,叛徒也好无辜受害者也好,只想帮助母亲打开心结,她拒绝回忆的过去,也是疑惑丛丛的过去。阿丘说:其实母亲拒绝讲,甚至不许我们提,怕打开以后是一个更不好的真相,宁愿在生活中回避它,绕开它,但夜深独处时,相信母亲也一定会去想,却宁愿一个人慢慢消化这种复杂情绪。我想找到事情的真相,哪怕它是不堪的,我希望母亲打开心结,我的外公外婆到底怎么了,不要母亲背着这个包袱到走,这是一个做儿女的心愿。
寻根之旅到这基本已经结束了,阿丘也准备回国,在酒店回各自房间前,表哥叫住了阿丘,递给他一封信,尽量自然的说没什么事情,只是一些话,嘱咐他回房间再看。在独处的房间里,阿丘打开了表哥的亲笔信,一个一直被忽略的亲人,却又最最悲情的一生由此浮出水面:
亲爱的远方的表弟阿丘:
很高兴能和你一起,完成这次“寻找”外公的旅行,要感谢外公,让我们有机会有一段时间相处和了解彼此。找到了那段属于我们家族共同的历史,也是完成了我一个多年的心愿。
我想我们之所以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好奇,更因为我们的母亲们,他们的命运也都被这段历史而改变。所以,在你即将回去的时候,作为你的哥哥我很想告诉你另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关于我的母亲,你的姨妈,在我们的外公外婆去世之后她的一些遭遇。
那又是一段并不轻松的历史,我甚至担心自己无法清晰地当面说明,这么多年后现在来告诉你这些事情的意义,所以思前想后决定写这封信。
先从信中夹着的这张小照片说起吧,你能认出上面的人吗?你的妈妈、姑婆、还有舅舅们。唯独,没有我的母亲……我想告诉你,这张照片是六十年前,姑婆带着姨妈舅舅们刚刚回中国时寄给我母亲的。好多年后,我母亲还在背面写下了那行字——“我的姑母和我的弟妹们合影的像片”。
或许你会好奇,大家都回国的时候为什么我的母亲会留下?那是个今天已不能想象的原因。当时,姑婆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带回中国,路费不够,姑婆只好和他们中间最大的孩子,也就是我的母亲商量办法。最终的办法是,姑婆把我的母亲卖掉,用这笔钱,带着你的妈妈和舅舅们回到中国。卖掉自己换路费,为了弟弟妹妹们,我的母亲独自一人留在了马来西亚,那年她只有11岁。
或许在国内的亲人眼中,我的母亲后来在马来西亚的生活过得还不错,有个很爱她的老公,经营着一家不错的油站。但在遇到我父亲前,她一个人留在马来西亚的20年,真是吃了很多苦。
当时,母亲被卖去一家做生意的华人,是家中的佣人,还要干商店里所有的杂务。不幸发生在后来,主人家里发生一起完全跟我母亲扯不上关系的意外,但那家人却全归咎于母亲的头上,无缘无故地责骂她,侮辱她,说母亲是扫把星,甚至说以前外公外婆也都是被她尅死的……那年母亲才17岁,这样的指责给了她极大的心理压力,她开始自责,怀疑真的是自己害死了爹妈?她活着,是不是个就是个错误?她忍受不了这样精神上的折磨,甚至选择自杀……
万幸的是,母亲被救了下来,后来被送到了福利部门监护,这听上去似乎不错的安排却开启了她人生最伤痛的经历,那个福利部门的一位高级官员,霸占了我母亲,我想你懂我的意思。
两年后,母亲19岁,那官员娶了她。但当母亲走进那个家时才发现,她是被当做“女佣”介绍给全家——所谓“娶”,只是那个男人为了在掩盖自己的罪行、避免处罚的手段……而她的那个所谓的官员丈夫,不久就秘密逃往了英国。这个家庭有钱、有权、有社会地位,接下来的8年,我母亲的工作就是伺候他全家十几口人。
27岁,是母亲人生的转折点。那年,经人介绍母亲认识了父亲,他们一见钟情并很快结了婚,这或许是我的母亲一生最幸运的事情!
那是一个新的生活,对母亲来说太重要了,但面对我的父亲,因为自己种种不堪回首的遭遇,母亲陷入了自卑和不安,她甚至花钱想通过极其迷信的方法,去乞求神灵保佑,让父亲能留在她身边。作为子女我们无权去评价这么做对不对,但真的很让人心疼,你能体会到那时候她是多么不安和无助,多么渴望把握住她的幸福……不过幸好,母亲和父亲一直很幸福。
我后来慢慢了解到,在母亲生活最糟糕的那些年,她没钱买邮票、纸笔,完全断了和国内的联系。不过,自始至终她都保留着那张小照片,可以想象她内心的那份牵挂……和我父亲结婚之后,妈妈开始重新写信给国内的弟弟妹妹们,靠一个二十年前的地址,历经周折,又是因为她的坚持才找到亲人们。
在母亲房间里有一个旧盒子,那里面都是她的宝贝,除了那张小照片,她还几乎保留了所有国内寄来的信,最早的一封应该是80年代初的了。其实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想来对你也并不陌生。自从妈妈和国内重新联络上,我和妹妹就常常替母亲在信封上的写地址,就是你家的地址,而姨妈,你妈妈,寄来信里也常常会提到你,这封上说“孟煌上中学了,要住校了”,过几年,又会提到“孟煌上大学了”,接下去是“孟煌结婚了,有女儿了”。
母亲一直很牵挂大家,对亲戚们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但或许大家并不清楚,那时候母亲也不并不富裕,她给人家帮佣,父亲是油站工人,直到后来全家努力顶下了油站,家境才渐渐好转,这些母亲可能从未跟大家说过。
啰啰嗦嗦写了很多,但其实,今天告诉你这些,并不是希望亲人们感谢母亲,因为母亲她觉得作为姐姐这些也都是应该做的。而说出这些,正如我前面写的,我甚至无法清晰的说明,这么做的意义,我只是觉得,我们是亲人,就像我们这次的旅行的意义一样,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
这些年,母亲和姨妈都老了,尤其是母亲现在的身体,可能很难再有机会回国和姨妈们团聚了,但这一次你能来,我知道母亲还是很开心的,期待保持联络,期待有机会再见面。
代问姨妈好!
祝好!
兄梁业秀
看到这里,即使隔着电脑屏幕,泪水都能模糊双眼,真实生活的跌宕起伏,远比文学创造更波澜壮阔,更感天动地动人肺腑,姨妈为弟妹牺牲的这种情怀,草木都为之动容。
在中国的传统中,家中的老大,从小就天经地义谦让弟妹,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弟妹,穿最破的衣服吃最差的饭,稍微长大一点,对上要照顾父母,对下要养育弟妹,犹如家中的第二个家长,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甚至用一生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去支撑起整个家,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父母的位置,俨然成为家中所有人的大家长。而且这一切,他们本身都觉得是自己应该做的,再正常不过。
对照下南洋邮寄全部血汗钱供养家族的外公外婆,卖掉自己筹路费供弟妹回国避难自己一人留在异乡的姨妈,半生缘中下海当舞女尝尽艰辛养育弟妹供之读书的曼璐,到香港影星黎姿少年拍戏养家,青年拍戏供弟弟读书,弟弟开诊所比弟弟还高兴,弟弟出车祸息影一年去照顾,并第二年火速下嫁年长10多岁的残障富豪,简直令人心疼到不行。他们在做这些事时,都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就像表哥的信上说的,外人看起来好像伟大,他们却觉得再正常不过,是自己应该做的,也不希望弟妹的感激,因为我们是亲人。
是的,因为是亲人,因为是老大,所以义无反顾的承担起父母弟妹的生活,有谁知道她的艰辛不易,当年她的稚嫩肩膀是怎么支撑起重担,她现在的生活是否幸福富足呢?
片子最后,时隔拍摄后半年,阿丘陪同母亲来到马来西亚,和姨妈一家一起回到当年外公外婆生活的村庄,两个风烛残年的姐妹跨越半个世纪再见,没有涕泪纵横没有跪地感恩,只是手搭着手默默无语看着六十年前共同生活的地方。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比所有影视作品更跌宕起伏,比所有文学创造更真挚感人,比所有台词文句更质朴无华,却是最动人肺腑直击胸臆。
阿丘的故事,是最普通的人的故事,却最打动人心,我们这些小人物在历史的舞台,渺小的不能再渺小,却也是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份子,大环境碾压下的生活状态,折射着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对家人的爱,对父母弟妹的责任,胜过自己的一切。
不求回报不求感恩,无怨无悔。
这就是生活吧。
大爱无言。
7 ) 我的战争观,我们的战争观
看完古尔齐亚写的
战争观后我立刻想起了这部电视剧,想起了这前三集里易中天的起起伏伏的家族史和战争观。
第一集里,易家祖屋在抗日战争里被侵华日军的轰炸机夷为平地。全家人在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而后赋闲在家的二爷爷易甲鹇的带领下在轰炸前夜逃离祖屋(这位二爷爷据说是电视剧《红色》男主角原型),走上同千千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一样的流亡之路。
而第三集里,在讲完易家民国前后的历史之后,随着视角的拉远,我们也被易中天带到了越南河内。易家十八代祖先易先在得不到朝廷撤兵的消息的前提下死守越南谅山,后城被越南独立反抗军所破,易先自缢而亡。
时间与地理的跨度,把这两段除了血缘外毫无关联的故事汇聚在了易中天身上。彼时,他和他引领的视角是一个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侥幸存活的难民后代。追寻的也是在轰炸中死去的先祖和二爷爷之所以能够对轰炸未仆先知的家族史。此刻,身处越南、面对十八代先祖时,视角则转化为了镇压越南人民独立的侵略者后代。
这种视角的转换应该是导演有意为之。从侵略者后代到战争难民,易中天的家族史正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起起伏伏的战争史;而这种转换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更是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根本无法选择你祖先参与的战争是否正义,更无法选择是否参与战争。作为后人,你只能接纳。接纳所有战争带来的的骂名与泪水,接纳所有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折磨。
电影《我的战争》的宣传片里,一群老人坐在一个去韩国首尔旅游的大巴上,韩国导游小姐说,欢迎你们第一次来到首尔,老家伙们说,哈哈,你错了,我们当年就来过,那时候不叫首尔,叫汉城,我们当年是胜利者,是开进城的!
是的,今天你可以在韩国人面前趾高气昂的讲你昔日开进汉城,因为长津湖冻死饿死的不是你、因为上甘岭上被炮轰的更不是你。这种话里传递出的扭曲的战争观让我觉得胆寒,本应为和平的来之不易而珍惜生活的人却在趾高气昂的渴望战争,是真的看不到那些被战争搅碎的人与家庭么?还是真的因为屠龙勇士在恶龙死后会化为另一条恶龙继续盘踞在龙巢?
你所能做的只是在奔跑中保护好你自己
你想要感受到他爱你 愿他别去伤害你
我觉得这是微观史学与口述史学宣传的一次很好的实践,通过一些名人来挖掘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并将这些历史公之于众,让人民可以铭记,对于推动史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 哭了一晚上。
看看嘉宾的成绩和他们的家族历史,不得不感慨“富贵有根,聪明有种”。
在现今这么一个亲情寡淡的年代,这种纪录片其实还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更多的都是名人富贵命(细查易中天族谱,那也是牛逼的很,起码书香望族),难免让人感觉“富贵有命,将相有种”。易中天和陈冲那几集,摆拍的很刻意,按剧本的痕迹太重,反不如阿丘曾宝仪亲情流露来的自然,真情人性最动人。8.5
喜欢阿丘那集
每个人都想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人生漂泊如蓬草,大历史是风,我们都活在风里。无论自己的祖先是籍籍无名,还是声名显赫,他们的人生都有情有痛有希冀怅惘。大风吹走他们的身影,我们在风里捕捉他们消散中的气息。
家庭家族,血缘亲情,以及根,这是大多数国人难以割舍的牵绊。虽然知道这是节目,流程有编排,演员有表演,剪辑有后期,但还是频频让人飙泪啊。。。
易中天的三集虽然历史庞大,但总感觉是端着架子在演戏。而阿丘的一集却是真情流露,当所有的疑虑和遭遇被公布时,我也和在橡胶林痛苦的表兄弟一样默默流泪了,期待后续寻根
阿丘和曾宝仪那两集定义了血脉亲情才是国人寻根的意义,而非牛逼哄哄的族谱。铅字具象成了个人,事件变成了经历,家史构成了国史……虽然摄制组对流程编排严重,易中天和陈冲的演技多过真情,不过企划意义大于内容,些许的刻意依旧能可以原谅。
必须给五星,虽不完美,还遭腰斩。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的发问真的很好。个体家族的命运容纳了上下几百年的国家群体历史。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回乡偶书》,小时候不知道背了多少遍,却只有口无心。长大了,才渐渐明白它的涵义。
让我明白了,我站着的土地,我身处的国家的厚度。有大家,有小家,有各种悲欢离合。如果我们可以站在历史,站在身后人的角度看,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多出了许多内容。和母亲重看,果然易中天的故事的起起伏伏悬念设置最受欢迎。如果有海外华人的部分就更好了,流落在外的很多当时的历史制造者。
看完易中天弃
易中天一期就赚了我五滴眼泪。人是有根的。
话说我还真想回到自己名字上在族谱的那天,在这个血脉亲情渐渐冷淡的社会,乡间那种依靠乡党宗族的联系不知道会不会走向消亡。五百年前是一家?未来也许发现共有同一个祖先的人们依旧漠然。在老家虽然是“外姓”,但是看见村里的祠堂(别姓)倒塌荒芜十余年难免伤怀。乡音未改,只恨鬓白。
好像是去年看的,我咋记得有六集?看完忽然就觉得,现在的中国跟过去的中国之间,有个巨大的断崖
以前我不懂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欢喜。直到我上大学时,在另一个地方的路上听到乡音,立即欣喜的上前询问。搬家之后一直不喜欢新家,因为离亲戚朋友太远。国人自古有寻根溯源的思想,它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不至于感觉孤零。
我更喜欢这个纪录片。
找寻到自己的根基,知道了自己从何处来,就不会再感觉自己是飘荡在宇宙中的孤零零个体。而是千百年来血液和精神力量融合汇聚在一起的集合。每一个人身上都肩负着希望。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人生?就像马未都说的那样:我们的先人不知道我们,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们。
很多人的偶然,汇聚成民族的必然。悲剧,是善的冲突。真是泪点连连的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