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大路1954 剧照 NO.1 大路1954 剧照 NO.2 大路1954 剧照 NO.3 大路1954 剧照 NO.4 大路1954 剧照 NO.5 大路1954 剧照 NO.6 大路1954 剧照 NO.13 大路1954 剧照 NO.14 大路1954 剧照 NO.15 大路1954 剧照 NO.16 大路1954 剧照 NO.17 大路1954 剧照 NO.18 大路1954 剧照 NO.19 大路195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3

详细剧情

  由于生活所迫,母亲把女孩杰索米娜(茱莉艾塔·玛西娜 Giulietta Masina 饰)卖给了江湖艺人藏巴诺(安东尼·奎恩 Anthony Quinn 饰)。在相处中,女孩却发现这个空有一身蛮力的家伙,根本不懂得照顾女人,他买她只是为了让她做牛做马,在他演出的时候扮演小丑,平时给他做饭,陪他睡觉。这种粗暴蛮横的家伙,让她萌生逃离的念头,然而,几次出逃,均告失败。  在一次观看高空走钢丝表演的时候,杰索米娜认识了绰号“傻瓜”的马戏团艺人——玛托(理查德·贝斯哈特 Richard Basehart 饰演),并且在他的引导下学会了演奏乐器。她非常感激,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依恋。然而,但是藏巴诺的出现,再次打破了她的一切幻想,毁掉了来之不易的幸福……

长篇影评

1 ) 然後天就亮了

她很窮,家裡有四個姐妹,於是媽媽把她賣給了他。他是一個流浪藝人,開著一台摩托車四處演出,以此維生。離開家鄉前,她還看了一眼家鄉的海。她什麼都不會,他用藤條訓練她,教她做飯、打鼓和演出,然後還和她做了愛。有一回,他喝完酒,和一個妓女離去,她很傷心,但也找不到他。她坐在街邊,一匹馬走過,然後天就亮了。後來有人告訴她他還活著,她找了些番茄,煮湯給他喝。他沒喝,叫她趕緊上路。他們來到一戶結婚的人家,她為小孩表演喜劇,小孩們便領著她去到房子的深處,想要她為一個久臥病床的小孩表演。她回來,吃飯時發現他和房子的女主人搞上了。那是一個粗糙的寡婦,她很生氣,但他仍不以為然,於是她離開了。她跟著吹樂器的人,來到市鎮,這裡正進行雜技表演。那是晚上,一個人在鋼絲上表演,很厲害,大家在下面歡呼,彷彿他是明星。那人名叫「傻瓜」,她看著傻瓜開車離開,他們的目光接在一起。她無處可去,在街上和小孩玩,然後他再次出現,叫她上車。她別無選擇,照做了。他們來到一個馬戲團,他和團長談合作。傻瓜也在這裡。傻瓜在他表演時,總是拿他開玩笑,分散他的注意力。他的表演蠻危險,所以傻瓜的確算很過分。他追傻瓜,想揍傻瓜,沒有成功。過幾天,傻瓜要她幫忙吹小號,她照做,然後他出現了,要她不許和傻瓜合作,團長出來調和,他更激動,開始罵粗話。趁他不注意,傻瓜拿一桶水潑了他。他暴怒,追著傻瓜跑,一副要殺掉傻瓜的樣子。他拿刀追進餐廳,門鎖著,眾人阻撓也無效,他在撞門時,警察來了。他被關進警局,團長準備帶著馬戲團離開,不再錄用他和傻瓜。傻瓜叫她跟他走,她不願意,傻瓜告訴她,她明明一無是處,他卻一直帶著她,說明他喜歡她。她眼睛裡有了光,彷彿明白了什麼。她去警察局門口接他,然後他們繼續上路。在海邊,她試圖跟他告白,他沒理會。他們來到一座教堂,起初很開心,但晚上,她再次測探他的心意,他仍只是呼呼睡覺。閃電來了,她醒來,發現他不在,去找他,發現他正要偷教堂的鑽石,她不肯幫忙,他打了她。隔天離開時,她委屈地和修女揮手告別。摩托繼續開,他們在鄉間的路邊遇見了傻瓜。傻瓜正在修車,要他幫忙,他沒有幫,反而把傻瓜揍了一頓,然後不小心把傻瓜打死了。確認傻瓜真的死了,他把傻瓜的屍體和車都丟到橋下,然後離開。從那以後,她開始心不在焉,表演時也在念叨,「傻瓜受傷了」。他有點心疼,煮東西給她吃。她不肯跟他睡,他竟也接受。他問要不要送你回家,她沒回答。十幾天後,他們來到一個白雪覆蓋的地方,她終於走下車,煮東西給他吃。她說,這裡有陽光,真好,然後又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念叨關於傻瓜的話。他想擺脫她,於是趁她睡著,給她蓋了被子,把她的小號留給她,然後就開車自己離開了。不知道多久之後,他身邊有別的女人了。演出前,他自己去瞎逛。他吃著冰淇淋,聽見遠處有人在唱歌,歌聲飄渺,但明顯正是她吹的小號的曲子。隔著鐵絲網,他問那女人從哪學的。女人說,從一個小個子那裡學的,那個小個子從不說話,成天就吹這個曲子,一有空就自己在那曬太陽。他問她現在在哪,女人一邊曬衣服,一邊說,死了四五年了。於是那天演出時,他心不在焉,拖著蒼老的身體,重複著自己很熟悉的台詞。晚上他喝醉了,還想喝更多,和酒館的人打了起來。他來到海邊,坐在沙灘上,看了看天空,意識到自己真正失去了她,然後痛哭了起來。

2 ) 爱

太久太久,久到忘记有多久,没这么因为一场电影,因为一个故事而难受了。

和彩色时代眼泪与笑靥齐飞的爱不同的是,黑白年代的爱太静默了。
开始是如此的糟糕和凌乱,一把破破旧旧堆满陈旧垃圾的老爷车,一个衣衫褴褛面容猥琐的野蛮流浪汉,带走了一位又傻又丑的笨姑娘继续在大路流浪。傻姑娘太笨了,开始怎么学都学不会,野蛮汉没耐心的大声训斥、抽打,姑娘抽抽噎噎,此刻应该恨不得回到故乡妈妈的身边。
镜头一切,傻姑娘俨然可以开始登台表演,小丑也会获得掌声和金钱。野蛮汉带着傻姑娘下了酒馆,转身就把傻姑娘丢在路边,跟别的女人过夜。傻姑娘只会不满和嫉妒的问,“你对罗莎也这样么?”野蛮汉只会说,“跟我在一起你要学会一件事——闭嘴。”

和阳春白雪桂冠诗人们温柔恣肆的爱不同的是,下里巴人的爱太笨拙了。
野蛮汉太野蛮,傻姑娘逃走了。她天真的混迹在广场的人群中观看圣母玛利亚的圣像经过,胆颤的仰头观望走钢丝艺人的表演。野蛮汉抓回了广场中的傻姑娘一顿鞭打,其实,他要这么傻这么丑又不会做饭的女人有什么用呢?原因不言自明,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傻姑娘与走钢丝的他命定的相逢只是分离的开始。虽然只有他会以那样的笑关怀她,教她吹那首忧伤的旋律,并真心告诉她,她是有用的,除了她,没人会愿意留在野蛮汉的身边。看似聪明的他也不过是个大笨蛋而已,就因为这句话,让傻姑娘愿意永远的跟在野蛮汉的身边,也断送了自己和傻姑娘可能的幸福。傻姑娘太傻了,什么大爱胸怀、责任感、神圣感她都不懂的,她只有一片天真的赤子之心,只有认定了就执拗到底的一根筋。所以啊,面对他温柔的眼神,傻姑娘只会低下头去,却不会做出跟他远走高飞的决定,而宁可傻傻的等待那个除了她没有别人可以依赖的野蛮汉。警局门前,他为傻姑娘带上的自己随身的项链,一步一回头的大力挥手,都是那样的倔强和辛酸。
我想,傻姑娘在当初与从高空下来的他隔着车窗微笑对视的时候,其实也有十分的动心。

和高智商精英人群百转千回充满技巧的爱不同的是,傻子与野兽的爱太朴素了。
在海边,傻姑娘傻傻的说,“我现在不那么要回家了,因为我发现有你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野蛮汉只是淡淡的说,“这是个很好的发现。”
在修道院里,傻姑娘傻傻的问野蛮汉,“你是不是有点喜欢我?”——“闭嘴,睡觉!”;
“如果我死了你会哭吗?”——“怎么你想死了吗?快闭嘴睡觉!”
如果野兽能苏醒的再早一点,这何尝不是爱人间最甜蜜的对白。
可世上大部分事情都不能按人的意志发展。野兽的兽性毁了爱过傻姑娘的人,傻姑娘由傻到疯而变得几乎失去控制,终于,野蛮人的懦弱让他抛弃了这世上唯一愿意用真心跟随他的人,他能抛弃傻姑娘这个人,却抛弃不掉那个人留给傻姑娘的那段旋律,抛弃不掉唯有傻姑娘才给的出的赤诚真情,抛弃不掉和她在连绵大路上的那些流浪,于是,也就在这抛弃的一刻,注定了他留在那片海最后的啜泣。
爱并非越单纯就会越坚韧,并非越不浪漫就会越现实,并非越纯朴就越能无坚不摧。
可等一切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这世上绝大部分的遗憾,皆由于此
——太晚了。

3 ) 《大路》:费里尼的中场战事

1954年9月6日,费得里科·费里尼执导的影片《大路》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映,斩获第19届银狮奖最佳影片。 一年前,也是在这里,费里尼凭借《浪荡儿》揽获了导演生涯第一尊银狮奖奖杯,这一次,《大路》在银狮奖上二度开花,再次将他裹挟进国际视野之中,也卷起了更高的浪潮。

费得里科·费里尼(1920.1.20-1993.10.31)

回顾费里尼的创作生涯,可以把《大路》看成是费里尼的中场战事,它既是费里尼转向精神迷航的发轫之作,又恰逢影史与历史的转型时刻,还是“愚人”传统的再一次回归与复兴。

一 历史与影史的转型时刻:从穷街陋巷到精神世界

如果回溯当年《大路》获得银狮奖背后所蕴涵的意义,也许可以从历史和影史的两个维度去理解和考量。巧合的是,无论历史还是影史彼时都正经历着转型时刻

从历史的坐标轴上看,彼时的欧洲正面临着一个转型时刻:开始脱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残骸,脱离穷街陋巷,开启战后新生活的重建,到了50年代初期,随着生活步入正轨,渐次安定和富裕起来,人们转而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重建之上。

而在意大利影史坐标系上,也同样面临一个转型时刻:于战后瓦砾中兴起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及电影运动,它曾经引领这个国度追寻重建家园的梦想,是城市新生活的开拓者与风向标,此时,这个用纪实美学建立起的大众神话已逐渐走向尾声。新现实主义已完成它的时代使命,而它的美学特征,则成为一种遗产被继承下来,也是在这一时刻,费里尼带着他的影片从新现实的美学基石上出发,开始转向精神世界航行,探索复杂而幽微的人性和精神宫殿,追问人类的心灵之谜,《大路》便是这一转型时刻的标志性作品。

《大路》全片处处透露着两股力量的纠缠交融:既有来自前辈大师新现实主义美学的身影,又能看到日后成为费里尼作者性的个人独特风格(或称之为费里尼笔触)的萌芽。

《大路》的基底无疑是现实主义的,道路本身即是非常现实主义、形而下的意象。同时,真实的街景拍摄,朴素的摄影机运动,反戏剧性的情节发展,都营造出强烈的现实感和纪录片风格。在一段段时空场景的变换中,不变的永远是意大利民间风情画卷的底色,这些都是费里尼从新现实主义大师中继承的养分。而另一方面,在每一段时空中,费里尼又刻意虚化了现实,虚化了意大利的每一个具体而微、现实地理意义上的坐标。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一次表演结束后,藏巴诺带着杰索米娜来到餐厅吃饭,杰索米娜问藏巴诺:“你老家哪里?”藏巴诺:“我家乡。”杰索米娜又问:“你在哪里出生?”藏巴诺回答:“在爸爸家。”

这又是一段充满哲学意味的对话。可以说,在形而下的叙事肌理中,费里尼有意织入了形而上的主题。全片中有多次关于地点的对话,却只出现过一个具体的名字——罗马,由此反而把罗马凝聚成了颇具象征意味的符号,它成了费里尼内心深处的精神符号,也成了费里尼经由该片所传达的地理图腾。

二 影像文本的双重奏:道路与爱情

《大路》首先是一部道路主题的影片,它讲述了一段关于流浪和漂泊的旅途。在108分钟的时光里,我跟随主人公藏巴诺和杰索米娜进行了一场永远在路上的漂泊,途中还遭遇了第三位主人公,绰号“傻瓜”的江湖艺人伊尔马托。三个人在各自的大路上遭遇着不同的命运:形而下的藏巴诺当然是实用主义、现实主义的信徒,卖艺、挣钱、性交、野蛮的暴力输出,几乎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但他最终苟活了下来;形而上的杰索米娜则是与之对立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化身,她的大路却没能支撑她走下去,最后孤独凄凉地离开人世。“傻瓜”伊尔马托则是更特殊形象,影片中他接近于超现实的符号存在,他的大路则溶解在藏巴诺和杰索米娜之中。

费里尼在两位主角身上设置的理想与现实两条大路,与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主题遥相呼应,当然这组对立道路背后的母题和遭遇,也是向每个观众抛出的困惑和难题,时至今日,依然在有力地叩问着你我,叩问着每一位观看影片的人。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大路》始于漂泊,又终于漂泊,三位主人公在漂泊,马戏团在漂泊,修女也在漂泊,透过以上人物,费里尼传达了这样一种讯息和感触:人生即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漂泊和流浪。这种感触,在当下也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它与如今使人焦虑不已的围城效应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契合,后者认为人生的本质,不过是从一个囚笼过渡到另一个囚笼罢了。

其次《大路》还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个爱情故事极富魅力之处在于: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独一无二的样本,在费里尼的镜头下,却拍出了普遍而广泛的感染力。铁肺大力士藏巴诺野蛮,粗鲁,狂暴,充满着原始的兽性和欲望;杰索米娜温柔,纯真,善良,甚至还有圣洁的气息,在她身上鼓荡着的是诗意和神性。

而这个两极,也可看成是人类或者说人性中的两极。费里尼在影片中解构了它们,巧妙又合理地安排到藏巴诺和杰索米娜身上。同时在这个爱情故事里,费里尼还安嵌了一个现代性意味的内核——孤独。两个孤独的灵魂,两座孤独的小岛,在意大利贫瘠荒凉的大地上相遇,开始了他们流浪卖艺之旅。

藏巴诺的人物形象会让我想起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无聊透顶的莽汉一年年一次次地重复着相同的表演台词和内容。为了呈现藏巴诺的枯燥,费里尼安排他每次表演前都要完整讲一遍台词,但每次的复述又稍有不同,以此彰显真实感。

杰索米娜是全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导演选角的精准——朱丽叶塔·马西纳,她是费里尼精神缪斯的具象,也是他的妻子。朱丽叶塔对杰索米娜的成功演绎,不仅在于精湛的表演,还在于她自身与角色极为贴合的气质。我想看过《大路》的观众应该都会为朱丽叶塔而感动,这位缪斯的脸庞,犹如一座山川,蕴藏着无穷的信息量,她的面孔纯洁无暇,她的眼里星光闪耀。

杰索米娜——朱丽叶塔·马西纳 饰

杰索米娜善良、脆弱,有着柔软的内心,极为感性和共情,她从未为自己的命运哭泣,却为每一次偶然相遇分别泪流满面,她总是试图牢牢抓住微弱的爱与光,却一次次地被藏巴诺切断。全片从头到尾,铮铮铁汉藏巴诺只在结尾处的海滩上哭了一次,而且是嚎啕大哭。夜色笼罩的海边,涛声阵阵,这一刻,他卸下了所有坚硬的盔甲,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柔软,最为人性的一面袒露到每一个观众面前,藏巴诺终于领悟到,其实自己深爱的人是杰索米娜,而爱人已经逝去,一切都无法再挽回。大路茫茫,再无人陪伴他,孤独的宿命终将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

有评论者将这个爱情故事的模型类比与《美女与野兽》,这显然是失诸妄断的。后者是典型的好莱坞产物,带有显著的类型化特征和时代性印记。如果一定要找参照物,我更愿意将《大路》和艾斯林·沃什2016年执导的影片《莫娣》相对比,两部影片在爱情故事的氛围和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倒是有一些相似的气质。不过《莫娣》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更为落地,是完全彻底的现实主义影像诗篇。

《莫娣》海报

三 文学传统的回归:“愚人”形象的影像化抟成

影片中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分别是:藏巴诺、杰索米娜和绰号“傻瓜”的江湖艺人伊尔马托。除了藏巴诺,另外两个人物杰索米娜和伊尔马托,都流淌着“愚人”的血液,闪烁着“愚人文学”的光芒,是对西方古老的“愚人文学”批评传统的一次继承和回归,一次影像化的抟成与呈现。

在西方文化批评传统中,“愚人”(wisemen of Gotham)一词的原初典故就具有“理性”或“智者”的风范,是一种大智若愚,“愚人”一开始就是“理性”和“愚昧”、“智者”和“愚人”的对立统一。在《圣经》中,有关“愚⼈”的形象也很多,他们总是作为“智者”的反⾯或与“智者”的同⼀⽽存在的。

从广义上来讲,“愚人文学”和“愚人”形象的传统,一直有悠久的传承和流变,中世纪欧洲的“疯癫”文化(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另有研究专著《疯癫与文明》)、戏剧舞台上的傻剧闹剧、莎士比亚的戏剧、德国作家勃兰特的《愚人船》、美国作家凯瑟林·安·波特的《愚⼈船》、荷兰作家伊拉斯谟的《愚人颂》等,都可视为其文学土壤里长成的一个分支。

20世纪中叶在欧洲诞生的《大路》,当然也可视为“愚人”形象的一次影像化抟成。影片里两位“愚人”的形象设定和人物情节,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江湖艺人伊尔马托的绰号是“傻瓜”,实际上他名字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傻子、傻瓜的意思。伊尔马托从名字上取用了“愚人”的含义,而在具体的行为上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甚至有些超然物外,看破人世,接近于智者的气息。这是他的第一个功能属性;第二个功能属性,可以理解为救赎,从这个层面上讲,马托是做为天使的象征符号存在。比如他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导演给了一个远景仰拍,马托穿着一对天使的翅膀,聚光灯打向他,他踩在钢丝之上俯视芸芸众生。他的眼上画着泪珠,暗示了其不幸的命运。他将从天上下到人间,向罪恶的堕落者藏巴诺铺开一条救赎之路;他引领纯真的游吟诗人杰索米娜找到价值依托,并给后者的内心带来抚慰。

“愚人”伊尔马托登场镜头

“愚人”伊尔马托泪珠妆容

杰索米娜在人设有些低智、弱智,但这里的弱智是指向某种弱小,某种纯真、圣洁。应该将她放置到“愚人”文学传统继承的框架脉络中去理解,那么她的角色就带有了一种神性的光辉。由此,则引出了影片的第三重奏——救赎。如果说藏巴诺象征着人性中的兽性、堕落的人类,周身还是原始和野蛮的气息,那么“愚人”伊尔马托和杰索米娜,则是背负着救赎的任务,来到人间,救赎藏巴诺,救赎堕落的人类,给人类指引信仰的方向,寻找价值的依托。

经由《大路》,我看到有悠久传统的愚人文学在20世纪的意大利重生,更准确地说,是在费里尼的影像中焕发生机。

《大路》上映时,费里尼34岁,他想象不到的是,在一甲子后的2018年,37岁的意大利女导演爱丽丝·洛尔瓦彻将接过“愚人”的形象并高擎这把火炬,再次点燃起这古老而久远的传统。2018年5月13日,爱丽丝·洛尔瓦彻执导的影片《幸福的拉扎罗》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首映,提名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并最终获得最佳编剧奖。

《幸福的拉扎罗》海报

“愚人”杰索米娜曾经照耀过亚得里亚海明珠,这一次,“愚人”拉扎罗照亮了法兰西的天空。当然,相比于前辈大师“愚人”形象的暧昧和朦胧,拉扎罗的“愚人”形象更为明朗和直接,他就是现代的耶稣。

《大路》和《幸福的拉扎罗》在各自电影节上都遭遇了有些相似的命运:它们都与最高大奖擦肩而过。但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愚人”杰索米娜和拉扎罗的光芒在影史长河中必将冲刷地愈发闪耀。

4 ) 啊,这里不讲道理

像费里尼的《大路》所运用的电影语言,对现在的人们来说,我想已经很陌生了。现在的人,个个能言善辩,哲理汗牛充栋,即使愚笨如阿甘,也经常有讲警句的,比如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比如,我不会说爱,但我知道爱是什么……等。老少咸宜的好莱坞智慧。
但1956年,费里尼不让他的笨姑娘讲话,也不让行走江湖的粗汉讲话,那个走钢丝的活泼小伙子,他最了不起的思想在我们听来,实在是浅显不过的,而且也才出现了一次。
《大路》是古典的,它的含蓄在今天正常地成为意外。费里尼既没有心事重重地思考人性,也没有血汗俱下地拷问人类前途,他只是按时间顺序讲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这似乎不是当今电影的方式。
我一边看一边想,在今日,在我们这些疑神疑鬼的观众里,谁需要《大路》?
看剧情简介时,我原来以为自己会哭的,也许。我想它一定很沉重。但是,电影的女主角,那个年纪轻轻的傻姑娘,实在光彩夺目。她从来笑不露齿,也不怎么需要食物,她很羞涩,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爱情和对生活的欢喜。她一双大眼睛,轻轻一转,无限悲伤也会瞬间化为混沌的欢欣。屏幕顿时温暖如春。我不禁笑出声来。这就是影像的魅力,用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
这个世界的悲伤,如果像《大路》一样单纯,好不好呢。

5 ) 灵魂

又看了一遍费里尼的《大路》。
这是我最最心爱。(我已经说了一万遍啦)
有些电影给我们提供了所谓“好”电影的标准,
如果说《大路》提供了一个好的标准,我觉得是“简单”。
简单中伟大的力量。
费里尼一生都在用谎言为自己经营一个神话,
可是在《大路》里,他完全敞开了自己。

《大路》里的人们,简单得像安徒生的剪纸一样。
心理活动并不复杂。
但是他们有灵魂。

6 ) 两个人的孤独

人生长路,这是再通常不过的比喻。对流浪艺人来说,于此应该有最真切的感受。他们无以为家,从不问乡关何处,而足迹所印的地方,便有乡愁弥漫。路在脚下延伸,永远没有停留,永远没有终点。一个人体验流浪是孤独的,所以就有了杰尔索米娜和萨帕罗的故事。当然不是想象中江湖侠侣唯美动人的浪漫传奇,男的是粗鲁的武夫,女的是纤弱的小丑,两个人在一辆破摩托上过着颠沛的卖艺生涯。也没有相濡以沫的患难经历,只有一次次的冷落与遗弃。

在杰尔索米娜刚离开家的时候,她其实带着兴奋和憧憬的表情的。年轻人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精彩也好,无奈也罢,总是新鲜的情节,总有新鲜的情感。而且带她的是一个外表威猛的男子,跟他在一起总不缺乏依靠和保护。这样闯荡天涯,该是多么美妙的人生体验。只是在萨帕罗第一次用树枝抽打她的时候,我对此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但是那个孤单无助的女孩,只能无可抱怨地忍耐,无可选择地跟随。她一次次地向萨帕罗寻求关爱和理解,但他只是居高临下地把她看作一个低下的女奴,一个赚钱的工具。她失望的出走,却像一个遗失的物品一样被捡了回来。马托告诉她,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作用。是的,她的作用就是鼓起勇气陪伴在萨帕罗的身旁,祈求有一天他能感知到她温柔的眼神和凄苦的笑容。但是她终究还是无法等到,她的善良可以使她执著地守候一个不爱他的人,她的脆弱却无法接受他人的善良被无情扼杀。我们悲哀地看到,对天真的成人来说,发疯总是唯一的结局。

最后我们也看到了萨帕罗的醉酒与痛哭,我们不能说他是完全铁石心肠的。或许他的专横、粗暴和冷漠只是出于一种生存的本能,人性的自私蒙蔽了他的头脑,生活的艰难冲淡了他的激情,世俗的冷酷麻痹了他的内心。他只是出于炫耀地宣称杰尔索米娜是他的妻子,却动物本能式地跟妓女鬼混。他行尸走肉地在城镇间奔走卖艺,像一个机器一样崩断胸口的铁链。杰尔索米娜是极端的敏感,而他是极端的麻木。只有死亡才能勉强使他有所触动,不过醒悟总是来得太晚。我不怀疑片头提到的洛莎也是这样死去的,只是生存的残酷总是使萨帕罗轻易地忘记了珍惜。

这是一出十足的悲剧。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了给人看。只是有时候毫无知觉的冷漠比充满仇恨的摧毁更容易打击人们易碎的心灵。人生旅途中有了太多错过的美好和痛悔的遗失,不要再让稚嫩的灵魂独自沉睡在断壁颓垣之下了。

7 ) 这个故事与爱情无关

—— 2015.3.23 —— ① 是日观影后的感想

现在豆瓣上被顶到最前边的一篇影评的大致意思是说:大路讲述的是一个男人虽然懂得爱却不会表达的故事。
我看看也只能笑笑。毕竟每个人理解不同。
但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不但完全与爱情无关,而且是很明确地在讲:麻木的唯物主义者与感性的唯心主义者这两类人之间的冲突。

看到结尾 Zampano 瘫倒在海滩上痛哭流涕的时候,我也泪奔了。
我觉得我就是 Gelsomina 和傻瓜他们中的一员,总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在面对这样一个物质横流的大世界的时候显得极度的幼稚和脆弱。在与物质强硬的碰撞下,我们傻笑,我们退缩,我们思索,我们妥协,我们忍让。
然而最终,我们疯了。
可这却是在情理之中的。
在同一条大路上生活行走的我们从来都不是一类人,不可能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互相感化。

唯物的人看唯心者可笑:“你在想什么呢?你在说什么呢?就不能脚踏实地一点吗?”
相反,唯心的人就替唯物者感到悲哀:“这个人,他这一辈子就一直在拼命挣钱,从来就没有时间空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活着的意义。唉!”

Zampano 这个野蛮的动物最终还是瘫倒了。
他瘫倒,是因为他终于受到了自己良心上的谴责。当他失手杀了人的时候,他只知道说周围没有旁人,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而当他决定在寒冷的野外抛下 Gelsomina 一个人的时候,他头脑里第一个想到的只是他需要挣钱去养活自己,而像 Gelsomina 这样的一个脑子有问题的人只会是他前进路上的一个累赘。
他痛哭流涕,是因为他终于醒悟到自己过来的日子是多么的浑浑噩噩。他曾经拥有过这样一个像天使一样包容自己的女人,而他那时的态度与行为是多么的操蛋。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在她肉体与精神同时崩塌的时候,他选择了逃离,选择了抛弃,选择了更加唯物的生活。
与此同时,他杀害了她。

Zampano 在劝说 Gelsomina 回家的时候说道:你病了。
究竟是谁病了?是在与麻木的对峙中落败后精神失常的玻璃心?还是对于人性早已事不关己的金钱傀儡?
我不知道。
我所知道的只是:这个故事它与爱情无关,但它与我们有关。

—— 2015.3.26 —— ② 后来放进我的豆列时写的一小段理解

~~~~~~ 以下内容是我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如果你看过电影,希望能多少帮助你理解,如果没看电影,千万别看以下内容,因为你也看不懂 ~~~~~~

女主就像是一只狗,单纯,感性,真诚,待人待物都用最善意的目光来对待。而男主就像是一只猫,冷漠,孤傲,麻木,在填不饱肚子的前提下一切都是物质至上。狗因为被猫不小心爱上了一次就从此死心塌地地追随,但猫却完全不把屁颠屁颠贴在身后的狗放在眼里,因为狗只是猫为了讨生活而使用的一个工具罢了。需要你的时候就讨好一下你,不要你的时候你就滚蛋吧。这就是一只猫的唯物主义价值体系。后来狗遇上了傻瓜,傻瓜告诉她,猫其实爱着她,只是他爱的方式与你不同。然而猫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对爱的需求,毕竟爱是没有办法填饱肚子的!多么简单的道理!但无法理解唯物主义的狗越发不顾一切地和要猫一起生活,她并不知道他们是不可能幸福的。终于猫失手杀死了为狗指引方向的傻瓜,狗也渐渐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她开始变成了一只疯狗。之于猫,狗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所以就被果断地抛弃了。这对于猫来说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但对忠心耿耿地爱着猫的狗来说却是丢却了整个世界。很久以后,直到某一天猫在街上听到狗曾经唱过的歌,这才幡然醒悟,曾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这么死心塌地地关爱过他。

短评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瞧瞧热评最高赞那条说的是人话吗?合着费里尼情人无数马西娜该为自己正宫地位尤在而庆幸?这世界不能总欺负忠诚的人。

8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费里尼的这部比八部半好看多了,傻姑娘的乐观与天真让我感动让我心碎。有些狗想说什么的时候,它们却只能吠。

10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费里尼用最克制的镜头拍出了最幽深的感情,纵然当事人自己都没意识到。有的狗,想说什么的时候只会吠。结局一箭穿心...

1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如果我死了,你会为我流泪么?”“如果我不和你在一起,那么和谁?”2020-10-22三刷,依旧为精灵般的玛西娜着迷,女神中的女神,将可怜可爱、至情至性演绎到完美,无人出其右;她是费里尼永远的女版小丑,是堕入荒凉尘世的纯良天使,她对美和良善的向往从未泯灭,那一曲伤心小号吹起就漾起无穷悲哀,她惊惶的眼神里藏着多少渴爱的诉求啊——“你有没有一点点爱我”。从戏内到戏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更多的是互相依赖的相濡以沫,含泪的微笑真是楚楚动人。世上万物皆有其用,微渺草芥来过一遭,如天空飘过的云彩不留痕迹。三次镜头拉远(离家、离开警局、遗弃),大路在脚下延伸,未来其去未知;对应最后一个沙滩上他徒留遗恨的倒退镜头。

1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好情郎走钢丝,笑声郎朗,却脆弱不设防。坏情郎走四方,凶神恶煞,却落寞不懂爱。打鼓吹号的大眼睛天使,只会扮演自己,为他人留守。这颗星球上,无数条大路,无数条路上,澄明的灵魂遇上寂寞的心,时间才是奢侈品。

15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我对电影产生了睡意,对女主角的表情产生了嫌恶,对费里尼产生了排斥。

18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和我从《八部半》中认识到的费里尼完全不同。朴素而本质的爱总是无法用言语准确形容,同时又无需言语去附注。戏中人相爱的方式那么笨拙乏术,却被戏外的费里尼呈现得如此浪漫悲戚。等到爱已死,才发现爱过。→20.11.28 资料馆二刷。

2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流浪艺人法没谈论爱情,“爱情、理想”都是虚空的概念,只有“需要”,“他需要我”,尽管有那么多逃离的机会,她还是选择了留下,除非被抛弃。尽管他粗暴,野蛮,有种种不好,但第一次大赚一笔两人去餐厅的时候,他先问的她想吃什么,每次吃饭的时候,也都是给她拿着大碗。只有细节和生活,没有爱情。

24分钟前
  • 原麦丧丘
  • 力荐

我不知道故事结尾有着钢铁之肺的男人在海边恸哭是在悔恨错失的爱还是哀悼自己的孤独。我只知道除了那个不会做饭不会跳舞丑得像株洋蓟的傻女人,再没有人会那样爱你。大路茫茫,当你在世间颠簸流浪,再没有人陪着你。

29分钟前
  • 佛罗里达乐园
  • 力荐

女演员的样子真有点后无来者

33分钟前
  • Olan
  • 还行

费里尼一生情人无数,却从不曾离开他的妻子。那个天真善良,始终忍受着他的滥情任性与坏脾气的小个子女人。他以这部《大路》表达对她的爱与歉。尽管费里尼拥有那样华丽的盛名,但也许在他的心中,他始终不过是一个在世间颠簸的流浪艺人,而只有他的妻子,才是他在流离世间最忠诚的,唯一的旅伴。

36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怎么可以不给五星!古典的戏法,当年这片火得一塌糊涂,意大利供演了一出不小的文艺复兴。P.S.在意大利电影城,每逢下班时刻,公车站牌总是大排长龙。但是公车司机却总是将车停在尼诺罗塔面前,让他先上车。每天一起等车的费里尼看不过去,就上前理论。于是,一代导演和音乐家就这样相识了。

37分钟前
  • 王贤
  • 力荐

费里尼的片子总在是结尾的时候让人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40分钟前
  • lahael-cabiria
  • 推荐

心臟不好的人不要看 因為會傷心

44分钟前
  • mittlivsomhund
  • 力荐

这是爱吗,我看不出来。。。没觉得特别好,女主哭和笑永远那副表情让人有点厌。

48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他没带翅膀的背影转身走了,留给杰瑞米娜像她眼睛一样明亮的心.那个夜晚他假装坦率地调侃告诉她男主角爱上了她,其实明明他自己也爱上了她嘛,尤其当她吹起他教她的那首曲子,他告诉她自己存在的价值,让她破涕为笑,他尊重她的选择,为她戴上自己的项链留做纪念,然后又一边哼着那首小曲一边奔奔跳跳走了。

51分钟前
  • 歐文
  • 力荐

这是那种会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泪流满面的结局。会有不少人想要拍类似的故事,想拍一个美好的结局,填补它在心中造成的黑洞,但最终还是会觉得这个让人疼痛的结局是那么美丽,那么无法释怀。你会想起那些失去的、稍纵即逝的、触手可及的,却还是遥挂在远方的美梦。

5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看完电影觉得很大一部分电影史是男人把女人送上祭坛为自己换救赎的故事

60分钟前
  • Qtn
  • 推荐

费里尼早期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那么的孤独!粗莽流浪艺人与痴傻女小丑的悲情故事;2.感情细腻真挚,费里尼妻子玛西娜的表演极富表现力,让人情不自禁同悲同笑;3.尼诺罗塔忧伤的配乐;4.贯穿费里尼全部作品的元素:马戏,小丑,海滩,天与地之间的人,游行,流浪,花心男与痴心女。(9.5/10)【2020.10.31 艺海剧院 4K修复版重温】后半程一直泪流满面,如此纯粹而深情。一块路边的小石头,也是有用的,否则,即使是星辰,也毫无意义。有的人懂得多,敢冒险,却总爱乱开玩笑。有的人仗着自己在某方面的优势便横行自傲,也不是没有头脑,只是思考终归来得太晚。有的人爱音乐,爱浪漫,重情义,却抵不住自卑与经不起刺激变故。《大路》如同一出宿命的悲剧,谁也没犯什么大过错,但却阴差阳错,造成了致命的错过。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噢太感人了,后来那段音乐一响起来就让人泪流满面。会爱但不会表达的人酿成的悲剧,这结局啊。。。哪怕有可以挣脱铁链的胸膛但也禁不住心碎的痛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