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紧凑,男主在愤怒的人群之中逃离 目睹战友被杀时的绝望让人身临其境,可影片没能成为《全金属外壳》式的经典,就在于年轻的导演还相信爱能化解宗教矛盾根除暴力,却没冷酷现实到底。所以,库布里克的美国大兵杀了越共少女,而年轻的英国大兵却在爱尔兰少年的善良中侥幸存活,但可惜的是,前者才是战争和人性的真实写照,而爱尔兰的真实历史让我相信后者只会是导演的一厢情愿。
好电影 仅用100分钟就将剧情曲折、背景复杂、人物及势力众多的故事出色的表现出来,全篇甚至连台词都不算多。一个眼神,一个特写,一个镜头就能把故事很清晰且自然地展现出来,而不是像有些“戏骨”似的有一用力过猛的感觉,而是恰当好处的为影片服务。对于电影中各项元素及故事节奏的运用很出色。 影片虽是英国拍的但并不偏心。片子中执行任务开篇就有皇家警察的暴力执法、逃亡途中遇到小孩时表示出的新教徒对天主教徒的暴力、前军医对英政府的失望观点、便衣高级长官与亲政府派预用炸弹袭击并在失败造成己方伤亡后打算杀掉士兵灭口、卸磨杀驴除掉线人等内部问题毫不避讳。 大头兵的逃亡之路是真的难。除了他那也如同新兵一样的直属长官外,其他势力都想让他死。 影片的两个人印象很深刻。一个是主角那也如同新兵一样的排长。另一个是爱尔兰激进派中未狠心杀主角甚至还帮了却他最终死了的肖恩。 排长刚出场的时候就显得很青涩,也介绍了自己经验并不多。这个故事的由来就是在于它的指挥和判断失误。在之后也只是被动的服从便衣高级长官的命令。只有在影片后部分。自己主动的做了个决定-在没有长官指令的情况下主动跟进救援主角,最后可以说是救了主角(无法确定肖恩会不会在最后时刻毙了男主),也可以说是杀了一个比较善良的人即肖恩。感觉他的定位跟主角是一样的。天真单纯,无能为力。
肖恩刚出场的时候并不显眼,只是他的阵营很显眼,爱尔兰激进派是真的心狠手辣。但在后期慢慢发现,他的想法更像一个激进但是单纯的学生,他对于杀人还是比较抗拒的,而且最后也的确说是因为心软救了男主。但仍然死于政府军的枪下。
影片中有一点不清楚。可能是源于排长的单纯和新兵属性吧。在这样准前线的地区已经出现人员受伤且抢夺枪支的情况下,仍然不允许士兵开枪。英军在平常有那么克制吗?过于礼貌了。在我国内部省份治安很好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抢夺枪支的情况,肯定会鸣枪的。对英军的做法不理解。如果这样干的话,会助长激进派的。
还有一个情节,也许是我涉世不深,没有深刻的理解。就是那个爱尔兰保守派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政府的合作人或可谈判的敌人。便衣军人在影片最后追到了激进派的领导人,完全可以逮捕或击毙。然而并没击毙或逮捕,而是要求他作新现线人并且杀掉前线人,即那个保守派领导人。便衣军人的做法原因可能是通过这次事件感受到以前的那个线人对局势已经没有控制力了,他需要一个新的线人,求饶的激进派正好可以担任这个角色,并且激进派领导人与政府共同杀掉保守派领导人也正好可以成为一个把柄。这种做法很不耻。
影片最后主角回家不再当兵。只想和家人在一起。
没有大规模的爆炸场面,却无时无刻弥漫着硝烟味。
奥康奈尔是个好演员。应该留胡须
運鏡很棒,選取角度也好,只是在美化侵略者這種事方面,不宜過分
非常简单的故事,却制造出了强烈的紧张感和带入感。手持摄影发挥地恰到好处。杰克·奥康奈尔怎么总演这么悲催的角色。
8.5 大量手持摄影 昏暗的灯光 硝烟 与路边燃烧的汽车 构建71年动荡不安地贝尔法斯特之景 简洁流畅的剧情下是一场紧挨死亡边缘的大逃亡 从一个英国士兵的视觉 去重新审视当年爱尔兰的局势 最终回归一个简单的道理 无论什么样的战争 受伤的总是平民
勉强及格,很勉强。电影开场的二十来分钟是不错的,那种纪录片似的临场紧张感是做出来了,感觉自己在看又一部《血腥星期天》,但是剧情转到男主角在夜色贝尔法斯特的孤身逃亡路就变的越来越无聊,围绕着新教天主教双方对他的争夺,叙事开始失焦,你觉得这帮人只是嘴硬,但是致命一击谁也没有,很无聊
一部让人觉得惊喜的导演处女作,是一部节奏紧凑干净利落的惊悚片,故事的格局被处理的很小,就是一个士兵充满不安和恐惧的逃生之旅,动作元素也被处理的最小化,得以突显其腐国文艺片的气质,大量的夜戏和阴暗的室内空间,灯光和摄影是整部电影的一大亮点,极简的剧情本身同样可圈可点。★★★★
爹不亲娘不养的男主……读了影评补了点历史知识,时局真是太复杂啦!巷内枪战的那一段落印象深刻,配乐妥帖。
很简单的剧情,没啥好看的。小成本微电影吧。千万别看。
全片几乎一气呵成,几场运动镜头相当不俗,各个部门都很扎实。但结尾部分的做作,无异于是导演自黑,反思全片“精巧”剧作安排,差不多就可以想象出一个踏实勤奋的学院派全A生,优秀电视制作人,玩点小模小样的政治和人道关怀,就以为掩盖了自己平庸品味,成为了一个艺术家。
如果没有最后少年举枪的做作镜头来升华主题,前面的干净利落,突然死亡,多方博弈能够给五星。
如果《风吹麦浪》把革命中的众人群像塑造出了新高度,那《71年》就是把生命可能在分秒间被结束的恐惧表现出了新高度。戴着耳机看被突然吓傻两次,全程手心出汗,摄影尤其好(尤其是街道迷宫追逐和燃烧瓶两处的手持)。Jack O'Connell这两年演技全面爆发,相当看好他啊。
比Bloody Sunday好看。BS基本上是新闻记录片,71人物群像要好看点。历史背景下的惊悚娱乐片。最后的最后男主变粗暴了的细节写得也好。
看完贝尔法斯特想起还有这么一部片没看呢,上世纪末的类似题材电影都是大热话题,这几年声浪越来越小了。爱尔兰已经成了避税天堂代英也不和欧洲玩紧跟美国大哥,北爱以后会变啥样?
讲述北爱冲突的[71年]在叙事上有几个明显弱点,主要体现在个体视角和群像戏间的平衡。它先把重心落在战场新人男主上,但后来又不得不拓宽到全局来解释局势的混乱,二者相互误导。但此外它节奏出色、悬念迭生、惊心动魄,有一个优美的剧情弧线让观众到最后了解些了什么,这点它比自说自话的[美狙]优秀。
剧本工整有力,没有一场废戏。出场人物的态度好似排成了一条线,从最极端到最中立完全顾及,刻画既简洁又深入。整个故事放大到历史背景,就只有爱尔兰自己人在内斗而已。手持摄影虽稍微有些过头,不过和配乐一起给了惊悚感十足的场面恰到好处的陪衬。
7.0/10 分。整体节奏还是可以的,因为对背景不怎么了解,导致人物动机不了解,再加上脸盲,好几个小胡子的人没区分出来。。。
将惊悚片置于「社会派」之中,个人遭遇成为社会矛盾与冲突的牺牲品,尽管新人导演的价值观与角色塑造还是比较简单与扁平,但是基本上不会有太多失误,当然也不会有更多新意。
被遗弃的士兵,酒吧爆炸,机缘巧合将各方势力纠结一块,亡命北爱小城大街小巷。最后的公寓追杀气氛绝佳,如果剧情偏向动作场面会不会更过瘾一点?战争无非rich cunt tell fat cunt to kill poor cunt,小兵不过piece of meat
'The Troubles'。。Part of British Army 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