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看了30分钟不到,母牛不吃东西,我看不下去了。
可能重拾心情会继续看下去了吧。
不知道说什么,也没打算写影评,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还未结婚生育,甚至连恋爱都没正儿八经谈过,所以不知道母亲的心情,也不知道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工作。
更多的是从妈妈身上看到的。
妈妈在我心里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母亲,我很爱她,会因为妈妈痛苦而痛苦,为妈妈开心而开心。
没有什么想表达了。
看完影片再写。
20210924北影节第6场/中间影院
被使用的奶牛的一生!人到底是什么?是在食物链顶端“统治”地球上万年的高级动物吗?我“养”你是“统治者”高姿态的恩赐还是傲慢的共存?我们不就是那产房里刚生下崽子被隔离的母亲,不就是格子间的打工人,不同的是我们能坐在电影院悲天悯牛2小时!除了赤裸裸的纪录,每到挤奶处都有音乐,包办交配的夜晚导演还给了烟花,这该死的浪漫!看完第一反应这应该是女性导演的视角,果然,我原来还看过她的鱼缸!“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应该好好看看波伏娃了。观影过程会感到不适,导演没有刻意拟人化,但我们已经把奶牛想成了自己,当摇摇欲坠的奶牛走向枪毙室,是该想想进化到今天的我们,什么样的人类文明该被留下,明天的明天,我们也不过是地球的过客。PS.第一次在中间影院看电影哇,是像798那样的艺术空间,里面还贴了今村昌平的电影回顾,就是有点远呀,还买了一本打折的摄影书候场。
我在不同的地方见过各种牛,我很喜欢这种动物,它们体型庞大、情绪丰富,却又总是很沉默。原野上散落的牛群大部分时候都埋着头吃草,有时背痒了,会找电线杆或者围栏去蹭痒。旅行时,光是看牛就能让我感到幸福。
高原产牛,牛出现在草原上,也出现在餐盘里。2019年我去毕棚沟旅游,理县的牦牛火锅很有名,县城里牛肉餐厅生意火爆,沿河的路边总能看到不少被丢弃的、烧焦的牛头。白天看牛,晚上吃牛,想到那些草原上毛茸安静的大动物最终都会被杀掉、被剥皮、被肢解,我第一次对吃牛这件事有了愧疚。
片中的牛其实还算幸福的了,之前听我妈说过她去参观的一个“先进养殖场”,在室内养殖场里,牛这样的大型动物一生只生活在一个小隔间中,空间小到不能转身,头对着的地方吃饲料,屁股对着的地方排泄,就这样过一生。“牛厂”是我去年听过最恐怖的事情之一,如此生存的牛就算不疯掉,至少也会很难过,我总觉得,人类喝了它悲伤的奶,吃了它悲伤的肉,精神状况也不会好到哪去。
可是,这么悲伤的养殖场,按照正常的观念来看,确实就是最“先进”的。养殖是产业,牛是商品,一切都是为了高效率和性价比。没人在乎一头牛的一生能舔舐几次孩子的头、能看几次星空、能在宽阔的原野上奔跑多远,重要的只有出栏天数和料肉比。
第二头小牛刚出生时,看着它还站不起来的蹄子,我突然想起法国超市里的Veau(小牛)区,放在冷柜里的白色小牛蹄,看上去就和它一模一样。法国规定veau必须都是8个月以下的,每一份贴上标签的小牛肉,在半年多前都是刚出生、被母亲舔舐爱护的新生命。但别忘了,还有短暂的一生脚都没沾过地的鸭子,刚出生的小鸡就被搅碎做成饲料添加剂…畜牧业不容敏感的人细想,所幸大部分都市人都没见过这些动物活着的样子,也就不会有什么愧意。但现代人的生活不也是建立在相同的逻辑之上吗?为了在社会里运转,我们一生中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意志到底能有多少?我们的出生是自然的结果,可我们的一生有多少时间里头上的才是天空,而不是天花板?当人只被简化成一个职位、一种身份、一个标签时,ta又与冷柜里无名的牛有什么区别?
有太多的生物一出生就被投掷到高速运转的巨型机器中。
“我们所失去的东西又回到了它们所来自的地方,回到它们绝对意义上的起点:十字架回到它原来生长的树,或者红宝石回到它印度洋里的家。我那件外套的起源,由优质的羊毛所制成,倒转回到纺织机上,再回到一头羔羊的身上,这是一只黑色的羊,有一点点离群,在山边吃着草。这只羔羊睁开它的双眼,看到天空中的片片云朵,有那么一会儿工夫,云朵的样子就像它同类毛茸茸的背。”
——帕蒂·史密斯《时光列车》
影片有两种贴进的方式,一种贴进牛,镜头似乎就是牛的视觉,用牛的视觉带你走进牛的世界,去认识奶牛的生殖与死亡,牛的温度,一种是贴进大地,很多次镜头几乎与地面平行,让人感受天地万物。这是一部不需要语言,也没有旁白的纪录片,但它讲述震撼人心的故事!导演的个人风格,特点非常独特,是让你通过牛的视界看世界,也是看人类,奶牛不停的生殖,生了六只小牛,产生大量的牛奶,为人类贡献了许多,可是一但人类觉得它老了,会毫无怜悯的将它一击而死!这是对人类冷漠的揭示,也是对人类的抨击!也喑示了人类自身的命运!
为了看这场电影,我精心制定了一个完美的路程规划,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吃个便饭,喝杯上班族咖啡,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态度而不失小布尔乔亚的情趣观赏这部记录奶牛的电影。在我对镜贴花黄后,慢悠悠的走出学术牢笼的时候,我向我的电影搭子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位置信息,而我就像往常的二十多年一样,犯错了也不自知。当青子审问我身在何处时,我茫然的像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大人来接的孩子一样。她能等我但电影不会等我,好心情更不会。
我装出一副大人的样子,举起一只沾满学术垃圾的手,安抚道:麦麦会有的,电影会有的。这是青子第一次见我,可能出于礼貌,也可能出于对学长的胆怯,对我的疼痛回答报之以歌。我们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像这部电影一样沉默,但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的牛确实不会讲话。对于我这种刚学会说话的人而言,面对一个新鲜的人类,很难控制住我的表达欲望。
难以抑制欲望的时候有很多,有的人并不会排解,我猜测动物也不太熟练。《奶牛》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一位奶牛在陆续诞下6子后,在饲养场走完一生的故事。吸引我的是这部电影的预告片,也是这部电影在影片开始前10分钟的一分钟节选——她冲着镜头慢悠悠的叫了一分钟。她应该在拍摄过程中对着镜头叫了无数遍,每一句想必都深得导演欣赏,但是导演只节选了这1分钟放在了影片开始的位置,放在了她刚生完牛犊,拖拉着晃晃悠悠的脐带,准备去挤奶台的路上。
影片全片几乎没有对白,偶尔的人类语言也是轻声细语,即使看不见画面,也完全能感受到是在工业社会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相比人类,主角1192号奶牛几乎没有温和地叫过,她叫在刚生下的牛犊被拉走后,在工人检查她的产道是否健康时,在进食前,在牛棚里,在草地上。而她温和在无人的夜晚,在和其他奶牛呆在一起时,在日复一日的挤奶时。
身为纪录片,本身应该客观的记录事实,影片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影片在新生牛犊被带走后,拍到了1192号不停的呼喊,也拍到了1192在吃着食物时突然停下来低头扭过去,靠在旁边奶牛的肩上,也拍到脐带在她的产道外面伴随步伐不住的摇摆。影片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进行,用带有“陷阱性”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方式,让带有人文情怀的观众的情感左右摇摆。这种“陷阱性”的叙事,让我上一秒是奶牛群里的一份子,下一秒又变成了围绕着奶牛群的一位看客,最后又回归观众席,我成为了现实芸芸众生里的一个人类;同时,这种叙事让我上一秒看的是牛,下一秒看的又是人。单纯论画面成分,影片里是一头纯粹的、有六个不在身边的孩子的奶牛。但这种形象又完全可以投射在每一个工业社会裹挟下的生命。
这是电影,也是纪录片,里面的真实性有时让我接受不了。露玛(1192)在生产恢复后又要继续生产,在产奶后又要继续产奶,他的工作不止不休。但是在她工作时,有时也不是那么投入,我想正是这种不时出现的“抽离感”才是生命的体现。看着她牛棚的全部“戏份”,我一直在好奇,在倾听,在皱眉,我时常觉得拍到这里就可以了。但是看到她还有户外的戏份时,我舒展多了,同时也开始走神,因为我觉得户外的奶牛跟户外的花花草草等一切生灵没什么不同,他们也正应该如此,但可惜不是所有奶牛都跟印在包装盒上的奶牛一样生活在蓝天白云上。想到这里我觉得影片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但是露玛最后还是跨过一片泥泞,去牛棚诞下了最后一子。她开始变得越来越老,她在牛棚倒下时,镜头切换到了露玛的视角,是昏黄的灯光下另一头牛在俯视着她,到这里可以结束了吗?
影片结束在一个明媚的早晨,露玛抬起头注视着我,又被一个男人带走,在一个满是干草的牛棚里,被他用一枪了结此生。我走出影院看着男厕弯曲的镜面我把映射得更加肥大,像一头奶牛。
还好,我在看电影之前自作聪明把牛堡吃得一干二净。
全文指路://mp.weixin.qq.com/s/50Wk5WLnIvELJ48nhh2TAg
▪️About Andrea Arnold
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的纪录长片《奶牛》(2021),是一部直白、细腻且残酷的纪录片。我们通过摄影机看到作为人类生产工具的母牛,是如何度过她的一生。
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出生在英国的肯特郡,母亲在16岁时生下她,22岁的时候已经有四个孩子,父亲比她大几岁,两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分居了。所以阿诺德度过了一段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在北肯特郡的一处庄园内,她与动物为伴,过着神奇的散养式生活。她的剧情片中大多是关于女性议题的探讨,似乎也有着自身童年经历的印记,从处女作短片《Wasp》(2003) 讲述一位年轻的单亲母亲养育四个孩子所经历的挣扎,到《Fish Tank》(2009) 里探索少女躁动而叛逆的青春与蜕变。
18岁的时候她离家去了伦敦,从庄园到城市,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繁忙与生活的压力,改变了她与自然的关系——城市之中,自然不再触手可及。在英国坐火车时,窗外最多的风景便是成片的、绿油油的草地以及成群的奶牛们。阿诺德开始思考,奶牛们真实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拍摄了这部纪录长片,奶牛对人们是如此重要,给予人类很多很多,但却极少有人了解奶牛真实的生活以及真实的它们。
拍摄本片之前,几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们签署了《剑桥意识宣言》,宣告了动物是具有意识,且感知程度与人类相当。这是否意味着动物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痛苦、恐惧、欲望、愤怒、喜爱、失落、沮丧?它们有同理心和意念吗?是独立的个体吗?是否有不同的个性?我在想,如果我们观察一头奶牛足够久,是否会有所收获?我完全不想试着去揣测她的想法,或暗示她拥有人类的情感。我只想静静地观察奶牛的日常生活,记录其中的美好、挑战和残酷。去观察、去看见——看见她。(*此段摘自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阐述)
▪️编号1129,奶牛奉献的一生
影片中,阿诺德尽可能地沉浸在奶牛的世界,从它们的视角去探究。影片开始,我们从一个极致的特写镜头中,看到一只小牛在凝胶状的胎衣中闪闪发光,首先从她母亲的子宫中伸出双脚,这只编号1129,名叫Luma的老奶牛已经经历过多次这种产育的痛苦。接着摄像机锁定在Luma的身后方,试图将观众从她不舒服而不断发出痛苦的哞叫中脱离出来,仿佛她只是一个产育新生命的容器;只有在她不断地舔去小牛犊身上的黏液时我们才能看到她的脸。在影片的第二部分,我们再次看到Luma重新做这一切,只不过这次她沉重的脑袋被固定住了,农场工人们在她后面忙活着。Luma的一生不断重复着这一切,怀孕、生产,接着就是小牛被抱走,母子分离,她作为母亲的时刻似乎只有在刚出生时为小牛舔去粘液。在这个过程中,她作为母亲存在意义似乎只是一个产育机器。
高度工业化的农场里,奶牛们每天有序地被赶到铁栏杆围着的转盘上用自动吸奶器吸奶,接着穿过重重围栏去吃粮食,过着日复一日重复性的工业化生活。而有时,在明亮的夏日,我们也会在田野里看到奶牛;有时我们会在晚上看到它们,在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远景中:在一轮明月下,奶牛在树上的剪影;还有节日里,它们被笼罩在黑夜里绚烂的烟火下,是少有的温情时刻。整部电影中,我们听到的唯一的直接声音是农场工人们偶尔发出的哄骗和鼓励的命令,他们亲切地喊奶牛“姑娘们”——没有比这更适合、更“伪善”的称呼了。我们看到小牛们从人造奶嘴吸奶,然后被他们用烙铁残酷地剥去头上的角,我捂着眼睛避免这一暴力的时刻(还有一幕就是工人给奶牛铲指甲导致流血,血腥地让我不敢睁眼)。影片的最后,工人牵着身体不太好的老奶牛Luma走到另一处牛棚,给她递上了一盆饲料,就在她沉浸地吃着饭时被送上了致命的一击,枪声响的那一刻我心一颤,她还没死,喘着最后一口气似乎在回顾自己的一生。而后摄像机在她那巨大的、黑溜溜的眼睛上移动,展示了一头母牛的悲惨结局。
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 (Viktor Kosakovskiy)关于猪的纪录片电影《贡达》,目的是试着去探索或者猜测,农场里的动物或者任何动物真实是什么样子的。《奶牛》中有许多Luma眼睛的特写镜头,当我们直视奶牛眼睛时,她是否也在注视着我们?她对着镜头反复、不断地哞哞叫,她看见了什么?她在思考或感受吗?奶牛是否理解自己即将死亡这一概念?
导演说“我希望《奶牛》能对每一位观众产生一些影响,让他们不仅仅是和奶牛,或是其他有意识的生物建立联结,而是唤醒内心深处的认知和动物本性——我们每个人,与世间所有的生灵彼此相连。”
当然,这类关于人类如何对待动物的纪录片都存在一个“风险”,即观众很容易被导演操纵和引导从而对动物产生情感上的同情,而我认为这种同情并不是一件坏事,我真实地开始重新思考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对动物生命的认知。
1129,奶牛奉献的一生,只留下一个冷冰冰的编号吗?
投稿|合作shiqiaojie11@yeah.net
迷影交流群| 添加微信 shiqiaojie11
影片主角是天生黑色眼影的母牛Luma和她刚产下的一只洁白小牛母女俩,全片几乎没有对白,只是夹杂着人类工作人员的只言片语和偶尔一点背景音乐,完整而戏剧性地展现了她们在农场的日常生活。
整体而言农场的生活不错,工作人员对她们轻声细语,经常有人检查她们的健康,还有机会去草场上自由奔跑和吃草。但是影片一开始就告诉观众农场的生活是违背奶牛的天性的。小牛刚出生站起来之后本能地想去喝母亲的奶,却被带离母亲,被迫喝着奶瓶里的奶、食槽里的奶,而与母亲隔栏相望。
起初我对这样的开场镜头是审视的,用看人的眼光看奶牛总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毕竟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在人与人之间差异都那么大,跟奶牛是肯定不能共通的。
但随着故事展开,我越来越觉得应该用奶牛类比人类自己,进而意识到现代人类的生活和奶牛一般可悲。
1. 小牛一出生就和母亲分开 —— 大城市打工的父母个留守儿童;
2. 母牛在狭小的围栏里吃饲料、产奶 —— 打工人每天在不见天日的工位上996;
3. 一群小牛被赶进车里送往另一个农舍 —— 打工人们每天带着上坟的心情在拥挤的早高峰中去上班;
4. 小牛被打上标签、被烫掉牛角 —— 人们为迎合大众审美被迫节食、动刀子、打耳洞;
5. 母牛被关在围栏里和公牛配种 —— 一线城市人们为了买房子而结婚,为了让上一辈高兴而生娃;
母牛Luma在交配后又一次怀孕产子,小牛又一次被带离母牛身边,母牛又一次试图反抗人类,又一次对着小牛离去的方向仰天长啸,然后日复一日又重复着吃饲料、挤奶、妇科检查、交配……不断重复,直到再也没有被利用的价值,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像她这样的母牛在农场里还有很多,与此同时小牛渐渐长大,也将重复如此的一生。我不认为奶牛因人类的压榨而可悲,因为人类压榨的同时也保证了它们的生理健康,壮大了它们的种族。它们的可悲之处在于人类一样,我们为适应社会而压抑自己的天性,我们为繁衍、为进化、为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舍弃了一部分的自我。
无关乎性别,我就是一头奶牛。
动物保护组织“纯素食世界”在全英国范围内打出了颇具争议的广告:一只牛犊站在铁丝网后,广告的黑色背景上配有醒目的标题“人道的牛奶只是个传说——别买牛奶”,正文则写着:“参观奶牛牧场后,我成了纯素食者。躺在分娩血泊中的奶牛母亲发疯般地寻找和呼唤着孩子,她的女儿刚脱离母亲的子宫就被带走,正在无助地颤抖和哭泣。人类取走了属于小牛的牛奶,喝不到母乳的小牛只能通过墙上的橡胶奶嘴进食。奶牛的儿子一出生就被杀死以供食用,奶牛则在6岁被宰杀,尽管她们的自然寿命有25年。我再也不能参与其中了,你呢?”
但人是需要吃牛肉、喝牛奶,不然难以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但还是希望人类尽可能提高动物福利。
全程不舒服,在想这是gopro还是手持,确定是手持以后觉得至少这反映了某种技术上的努力,人类尝试蹲下去,用奶牛的视角,和奶牛一起拥挤地生活。但也仅仅是这个层面上有意义了——这个议题太白也太资产阶级了,我无法想象任何一个真正生活中和牛有联系的人会坐在那里看完这部电影,于是我感觉很古怪,感觉它又残忍又傲慢。拍摄牛交媾的时候我甚至有点生气,影片正好进行到45分钟,交配出现了,这是什么,好莱坞黄金叙事守则?一头牛的生命结束了,然后如何呢,它被从头到尾利用了一遍,摄影机对准她的器官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就像挤奶器一遍又一遍地接上她的身体一样
对英国阶级的多视角观察,安德里亚·阿诺德与肯·洛奇并驾齐驱,此次她运用哈佛人类学影像实验室的拍摄模式,完成对后者的超越,从BBC这种讲解说词纪录片祸害到全世界的国家制片系统手中拿到资金拍摄这样的直接电影作品,也是令人大呼过瘾,说阿诺德剥削动物的,请看全了她的片子再来喷,这种无视镜头存在的相处关系要付出怎样的准备,舔舐镜头留下的就是纯粹人类的母性。
没有任何画外音的动物纪录片 神乎其神 连续的小景别 全程手持 空镜头里的飞鸟 所有的影像都给了奶牛而不做人的干涉 有惊叹也有悲哀 是动物视角也是女性视角 被剥削的一生 无奈的一生 生育对任何动物都是折磨 女导演就是牛逼!!
How do you use my femininity and dream to create merchandises
#BJIFF2021#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第一个镜头一出来我就已经给出四颗星了。
#11th BJIFF# 镜界。前入围2021戛纳电影节“戛纳首映”。安德里亚·阿诺德完全是当剧情片拍的,不仅建构了故事线还真的写出了“动物弧光”,着意拍了很多关系镜头以及主转客客转主的设计,而且还是她本人那种强烈风格,相当好看。而且几乎每个镜头都能确认到牛的编号:母牛1129(屁股上)小牛4418(耳朵tag上),也不存在某动物纪录片用多个素材拼接的问题。导演也设置了很容易跟片子共情的路径,反正我觉得除了生态批评动物权利之外再上点女性主义批评也不难……至于是不是要解读成社畜的寓言那就两说了。
这是第三只奶牛拍的吧 我是第四只
@ LFF ICA 伟大的电影,这是我心中期待的以动物之眼去看去感受。我看到刚离开妈妈的时候就哭到不行了,后面结局时我已经有了准备,但厅里有个小姐姐哭得好大声,这一刻我们都只是一个渴望生和爱和自由的女性生物而已。Andrea和制片在场,她们说这是一部关于Luma的电影,无关其他,也拒绝谈论动保之类的话题,这很明智,因为此片关于seeing 和 be seen,不是越俎代庖惺惺作态,若观众有解读和启发那是观众自己的
你直视着她的眼睛,于是会让你望见忧伤、满足、勇敢、痛苦、麻木…叙述让位于跟随,一切都只交由镜头说话。与很热衷于被拿来对比的《贡达》截然不同的感受是,它来自一名已经熟稔风格、并且(相对)更了解的作者。配搭的流行歌曲,试图拟人化的生产过程;即使这是纪录片,Andrea也在用一种巧妙并且不遮掩的方式提醒着看客,镜头背后是谁,又曾想要展示什么。
4.7 非人影像,非物视角,一种“身体—影像”。摄影机尝试以模拟奶牛的视角,去捕捉“人”作为摄影师无法呈现动物视角的私域影像,但景框的调度及剪辑上的叙事却始终暴露着视角选取中人为的主动性,这样的一种“身体”的影像在对视角的有效操纵下很容易让人想象“摄影师”是如何存在——即摄影机被放置于何处。当我直到影片最后还在思考摄影机是被绑在另一头牛身体上或是其它低的角度的如何模拟时,一声枪响奶牛轰然倒下在巨大特写中漆黑的瞳孔映射出手持摄影机的“人(导演?)”......#BJIFF第一场
IDF开幕片,导演用镜头跟随着一只左眼有圣母泪滴印记的乳牛,展示它在一片“流淌奶与蜜应许之地”的交媾、生殖、哺乳、排泄,全片的氛围是充满着尿溺、粪秽的水泥地,在这边她滴下乳汁、体液、渗出血,在流行歌曲中诞下六只犹太教意义上的小Donna。值得一提的是,乳厂有两种语言,一个是“come on”,一个是“freedom”,企图用集体性失忆/梦呓去置换本便可怜的动物的个体记忆;相较之下,那声枪响不算什么,交媾中燃放的烟火也不算什么,哽咽的哞叫也不算什么。(一切肇始于那声欢呼:“it‘s female!”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令人心碎的一场人(牛?)类学观察。影片伊始特写母牛分娩,初看令人生理不适,直到镜头延续,贴近、模拟着奶牛的视角才打开一种非人的感知,周遭不再感到肮脏,牛声不再感到聒噪,母女之间的舔犊充满天然的生命力。牧场的人类被镜头边缘化,琐碎的对话也不承担叙事意义,观众如同化身为奶牛,下放到牛栏里,跻身在麦垛泥壤中,在湫隘、潮湿、昏暗的牛栏中进进出出,隔三差五和众奶牛站在硕大的圆形转盘上,在响彻牛棚的人类流行音乐中,连接着八爪鱼般的挤奶器,滑稽而悲凉地产奶。叙事视角一分为二,小奶牛和她的母亲,二者命运走向带来全片的情感流动。老奶牛迟暮,猝不及防地被以人道主义的方式一枪击毙,结束了作为生产资料的宿命。阿诺德不评议不控诉,不管是物种间的奴役,还是当代社畜的一种变相况喻,它真实地呈现,又克制地回到真实本身。
它眼角有一颗泪痣。任人类如何把它工具化、义体化。它被叫good girl,它被剪掉耳朵,烙上颜色,它叫它的孩子,但孩子已不在了,每一次。可它也看过日落啊,星星,烟火,飞机飞过。它奔向草地和短暂的自由。它被干净利落的杀死。它会为自己悲伤吗?它看向最后的太阳在想什么?| 阿诺德一如既往地写实却抒情。她看见了一头牛。于是有更多人看见了她。
现在养牛都给牛放Billie Eilish,Kali Uchis,SOAK……
我再也不喝牛奶了。如果有一天可以靠机器生产牛奶,不需要不人道的对待奶牛,但是结果是没人养这种动物,奶牛又完全没有野外生存能力,最后这种动物彻底地从世界上消失了,灭绝了,这是仁慈还是残忍?
抛弃环保主义/素食主义这类显而易见的主张,牛真的拍得很灵性,小牛闻花香那一刻堪称神来之笔。人类太浅薄了,连一头牛的生命都无法解读,却要掌控。2021.9.28更新:去了真的养牛场,被臭得头晕眼花。为什么大荧幕那么好看,因为不臭。
BJIFF。一声枪响最震撼。厚着脸皮准点下班,被堵在路上,迟到了10分钟,就是为了挣扎着看电影。社畜甚至有些羡慕奶牛能看着烟花听着音乐做爱。。我只有一个人看电影而已。。其实人也差不多吧,被支配被控制,也没走过去多远,只能看看天踏踏草就当享受了,然后天灾人祸砰一声的死掉都还算不错的。
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不往动物权益保护的方向思考,单纯地去看导演拍摄技法,导演无疑是成功的,比《贡达》高级多了,它有着系统的故事线,情节编排和节奏掌控。导演用拍摄真人的方式去跟拍奶牛,展示一头奶牛被养殖的一生,模拟奶牛的视角,让观众跟一头奶牛共情,直到最后一刻跟着奶牛的命运达到高潮,向观众展示电影的魅力。
导演带着「长时间跟拍任何一个人都能拍出属于他的独特的故事」的信念「那动物应该也可以吧?」的好奇策划出的纪录片,没有任何预设的价值输出,所有解读和评价都完全交给观众,然后导演自己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反馈听得津津有味。在遇到这只个性和花纹都最合适的牛之后,本计划是完整呈现妈妈和孩子两头牛经历的一种循环,但最终选择停在了目前的结尾。连续看了几部糟心的结尾之后更觉得最后处理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