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打破贫穷的“遗传病”,却走不出沉闷的人生
有些电影,打动你的是一种调调,说不清楚它的剧情多精彩,节奏多刺激,悬念多迭起,感情多真挚,就是觉得,看着舒服。对我来说,今年好评不断的《赴汤蹈火》便是这样一部电影,正如一些朋友所说,这片有些《老无所依》的感觉,那调调,有些压抑,但是又让人舒缓放松,奇特的感觉,一如片中人物的人生。
《赴汤蹈火》的剧情开始的简直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出现两个劫匪,笨手笨脚的抢劫,后来才知道是两兄弟。接着,又是一对看上去懒洋洋的地方警察,虽然显得很沉着老练,但是办起案来不温不火的样子,显得他们对结果并不关心一般。这部电影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充满西部片的感觉,其实本片的气质就是西部片的气质。虽然西部片也有骑马追击,但是整体节奏是慢的,却是一种带着紧张感,和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慢。典型镜头,小镇中,一伙人对峙,通常还要不紧不慢的往地上吐下口水,然后时间仿佛凝固,镜头停在搭在手枪的手上,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会在枪声中到下。所以,西部片常常充满了漂泊无依的感觉,牛仔们无论正邪,都骑着马在路上。
而本片的气质正是这样,剧情就是一伙人不停的抢,警察们不停的追,但是整个过程并没有多么激烈刺激,连抢劫都显得那么了无生趣的循规蹈矩。但是,这部影片好看就在于,它如西部电影一般暗流涌动,一对劫匪兄弟,一个显得恶贯满盈充满自毁倾向,另一个如行尸走肉一般对一切都抱着冷淡的态度,他们图什么?一对警察搭档,一个白人,一个印第安裔,两个岁数不小的人如西部片中的搭档一样,时不时来些冷笑话似的还涉及种族的对话,但是话不是太多。影片中,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压抑沉闷的生活,连男女调情都显得沉闷,但是沉闷中,这些人似乎总是试图打破沉闷的人生。
兄弟俩劫匪,哥哥张狂凶悍,但是在他身上你却感觉不到凶残,他如同西部片中侠盗,抢来抢去,自己并不求什么,似乎只是为了让弟弟走出那贫穷的命运,同时一步步走向毁灭。然而,整部影片中你会感觉他是最没有方向的,他无法安定生活,他躁动不安,他也不知道未来该做什么?于是,到了最后,他的顽抗更像是一种暴力的“求助”,求得一种了解,一种解脱。西部片中,常有这种被围困之下,最后冲出“找死”的场面,比如《虎豹小霸王》,西部片也常有此类狂徒形象,他们抢劫银行,却成为民间传奇,这也是这类角色让人纠结的地方,他们是罪犯,但是却显得不那么可恶。而弟弟在片中有段经典的台词,叙述者祖祖辈辈贫穷的郁闷,是的,贫穷如一种遗传病,让生活沉闷压抑,让生活没有希望,在这个家族传承,他,一个看起来失败的丈夫和父亲,以一种决绝的方式,想为后代留些什么,让他们走出贫穷的命运。站在他们“对立面”的正是银行,即将收走他们的土地,而土地下面正流淌着家族贫穷遗传病的“解药”:石油,于是,他们铤而走险,但是,他们不可能暴力抗击金融系统体系下拿去他们土地的规则,所以以对现代金融系统的抢劫,来以符合现代金融系统规则的方式还清贷款,获得“解药”,这也可谓一种反讽。
与兄弟俩相比,两位警察也显得沉闷而没有方向,他们的职业生涯已近黄昏,连环劫案倒是让他们的演绎了一段“牛仔,最后的辉煌”。他们的抓捕行动没有太多激情澎湃,一些显得循规蹈矩,有条不紊,白人警长处于主导地位,开着印第安裔搭档的玩笑,有段两人盯着潜在被劫目标,懒洋洋对话的样子,宛若两个老头的退休生活。最终,这起案子结束的还是有些压抑,没有那种惩恶扬善的痛快,也没有那种邪恶一方反转得势的机灵劲儿,最终,双方中显得“最聪明的”两位策划人,来了场很男人的对手戏,感觉依然很西部片,但是此时已经是要文斗,不要武斗,对话中,剑拔弩张而又留有余地,最终在孩子们的出现中得以暂时的化解。是的,其实这起劫案表面的了结,并没有了结他们心头的负担,但是下一代,与此事切割,终于有了告别贫穷“遗传病”的希望,虽然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可能在不知什么时候到来又一轮经济动荡或者金融危机中被收割。
《赴汤蹈火》是部节奏上懒洋洋,但是精神上沉甸甸的电影,他没有激烈的批判和抨击,但是种种细节之中,都体现着一个带着病症的社会。本片的剧情不那么紧张刺激,却足够扎实,那种对抗沉闷生活的极端之路,足以吸引你跟下去。在这样的故事下,不但剧本赋予了片中各色人物鲜明的个性,几位演员出色的发挥更是让本片出彩。特别是克里斯 派恩的表现尤其出彩,像本福斯特演一个挺痞的牛仔气质劫匪,杰夫布里吉斯演一个沉着中带些玩世不恭的警察,这都是些与他们表演风格很搭调的角色,他们也演绎过此类角色。而克里斯派恩,在《星际迷航》中还是神采奕奕的大无畏舰长形象,此前表演也大都很有精气神,本片中,扮演一个对生活了无生趣,对命运又激情对抗的角色,演绎的非常成功,也很有突破。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尽管群星灿烂,但是相对小众,这是那种选观众的电影,一旦互相对上,对于观众来说,感受这种慢悠悠却凝重的调调,欣赏一种表明粗犷其实精致的表演,真是乐事一桩啊。
2 ) 《赴汤蹈火》:一场代代相传、永不停歇的抢劫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APP,
原文可戳
要是一定要用类型来定义《赴汤蹈火》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只能说这是一部抢劫犯罪片,和以前许多同类型的电影一样,这部片也是执法人员和不法之徒,在美国西南部荒凉边境地带的对峙。
但是《赴汤蹈火》又远不止如此,这不是那种简单的银行劫匪电影,人物也不是歧视黑人的坏蛋和刚正不阿的警长,而是被重新安排过的西部场景,加了一点尖酸的黑色幽默。电影的内核却是两兄弟要讨回他们的土地和祖产,将被抢劫的银行塑造成冷血敲诈的反派形象。
电影的主要故事非常简单,无非是一对兄弟沿路抢劫银行,一对德州骑警紧随其后一路追踪他们。这样的剧情在无数不普通的西部片中早已不再新鲜,但是在这看似稀松平常的剧情背后,却隐藏着无比动人的故事。
原来这对难兄难弟,哥哥坐了十年牢刚出狱,弟弟离了婚欠前妻一屁股赡养费,而他们的母亲又刚刚去世。更倒霉的是,他们的母亲如同很多美国人面临的处境一样,没搞清楚真实的权利义务就将土地房产傻傻拿去做反向抵押贷款,若无力偿还贷款,银行有权查收他们的地产。
好巧不巧的是,他们此时在农场的地下探测到了大量的石油,而这些石油足以改变他们以及他们孩子的命运。所以,他们决定铤而走险,抢劫银行,以偿还贷款。电影中的弟弟曾说:贫穷就像遗传病一样在他的家族中代代相传,而他要让他的孩子远离这种疾病。自此以后,他是贫穷,孩子是富有;他是罪犯,而孩子是清白的。
电影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塑造的角色却都是一流的,无论是配角或是主角。电影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两兄弟和两个骑警,个个形象鲜明,各有特色。这两组搭档都是誓死忠于彼此,尽管性格都各不相同,却又都为着共通的目标努力着。
首先是本·福斯特饰演的罪犯哥哥,又坏又狂,个性冲动,放荡不羁,给人一种害怕的感觉,但是他内心深处依旧隐藏着对弟弟的深爱。这一角色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自始至终都知道抢银行的结局和代价,所有的行为都带有一种末路英雄的悲壮气息。这让人即使无法爱上这一角色,也会为之心疼。
其次则是克里斯·派恩饰演的弟弟,气质态度比哥哥斯文,但眼神有着无法掩饰的警觉与坚毅,本质善良但带着“我可不是吃素的”味道。作为整起事件的策划者,他有着独特的老练和有条不紊,也同样有着牺牲一切的决心。
这对兄弟就像是圣经里的该隐和亚伯,感觉上有点抢劫惊悚片的元素,但是又能让人感觉到一家人在为彼此而奋斗。这也正是电影的独到之处,正如导演本人所说的:身为导演,我一向不喜欢道德寓意非黑即白的故事,所以我这部片用的是我所谓的“赎罪性犯罪行为”,让好人基于善良的原因去做坏事。
他们的对立面则是这对德州骑警,一位是即将退休的老警员,投入一切追查案件的原因是在于对退休后无聊生活的恐惧;另一位则是印第安原住民和墨西哥裔的混血,沉默寡言,忍受着搭档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玩笑。
更厉害的是,在这部电影中就连小配角都被塑造得个性鲜明。在餐厅中与弟弟调情的女服务员,两幕戏就展示出她的生活困境,她的坚毅勇敢,她的不亢不卑;而给两位骑警点餐的老服务员,仅仅只是一段台词,便让人印象深刻;还有目光呆滞的银行出纳,持枪反击的银行顾客,都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些角色的成功塑造之上,电影建构出的是更深而广的意境。电影镜头下的德州荒原,一望无际,渺无人烟,是一个每个人都只能靠自己的世界,万事万物都不会在意你。电影中有一幕,平原大火使得马群奔逃,路过的骑警只是叹一声爱莫能助,牛仔们只能靠自己。因为这片土地实在太过辽阔了,人事又太过萧条了。
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大自然无情,人本身更是无情。这也正是电影不断强调的主题,这片土地上的代代抢夺。白人先是从原住民手上抢来了土地财产,而银行又从白人手上把一切“抢来”,一遍又一遍,永不停歇。在这些抢夺之下形成的弱势群体,几乎永世不可翻身,电影中两兄弟想出的唯一办法便是去抢银行。
在德州这片人人都是牛仔的土地上,主辈们通过他们手上的枪,开拓进取,从原住民手上抢到了土地和财富;而现在银行和大资本家们又通过各种金融手段,从他们手上“抢走”了财富。一切就像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般。
但是电影并没有直接着墨于银行是如何敲诈百姓的,甚至没有直接讲述两兄弟的母亲是如何把土地抵押出去的,而这一切全是通过电影中各个人物的对话来展示的。除此之外,更多的则是镜头快速扫过,路边挂满了的“小额贷款”、“土地出售”的广告牌。
或许美国梦实质上早已消失,但身处美丽愿景中的民众们,很多是到了08年的金融危机失去房子、退休金与种种尊严后,才真正梦醒,开始面对或许美国梦早已不存在的现实。这也正是美国新任总统川普的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打动人心的原因。
电影的最后,烈日高照,镜头慢慢下垂,直到贴近土地,镜头前满是枯草,意味深长地暗示着这一切尘归尘,土归土,独留无奈感在观众心头。
最后再补充一句,这部电影的摄影和配乐都非常优秀,值得反复观看,细细品尝。
3 ) 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土地
我看完电影,在豆瓣没有发现一篇有共鸣的影评,所以就注册了个帐号写一点让自己爽的影评。
这里我会过度解读,不过这正是我看到的故事。
电影讲的故事相信你也看到,两个兄弟抢劫银行,为了自己孩子和家庭可以摆脱贫穷,即将退休的警长和印第安搭档一路追捕。这里就不多说了,相信来豆瓣的也不会只看一篇影评。
我是想说我看到的:
兄弟两抢劫后去赌场换钱,支票选择的银行和办理信托的地方都是第一个抢劫的银行。
赌场是印度人开的,里面坐着为这片土地奋斗半生的人和奋斗出的腰包。
哥哥赌场里和印第安人玩白人占领他们土地后闲暇发明的德州扑克。
警长开着印度安人的过分玩笑,观众和警长一样却都觉得很好笑。
哥哥犯下的罪恶,源头却是善良,有责任心,怀着为子女创造未来愿景的弟弟。
哥哥误杀了他们自己的父亲,帮子孙延续未来的也是他。
屠杀印第安的白人们的子孙们,为了子孙又再一次合伙在这片土地上干了一票,牺牲自己亲人和又一个印第安人。
影片最后,警长说‘’这将是跟随你余生的心病,但你不孤独,这也是我的心病‘’
警长开车走了,这成为他们之间的心病,
却不是观众的,不是子孙们的,但是为了子孙,为了所爱的人这样的故事会不断重演
末尾镜头降到草丛里 ‘’这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弟弟和哥哥的关系,就像日本人和靖国神社的军人,日本人知道他们罪恶,但又不得不感谢他们,又不得不忏悔内疚。
影片里,汉堡店的服务员,她的大我就是保护自己的子女可以交学费,她才不管两百美元是不是可以帮助抓住罪犯,避免无辜的人被杀。
多半时候,更多人会把这部电影当作一个精彩的西部片,但片尾两人各自站立,并没有掏枪互射。
更多的人就像弟弟的两个孩子,悠哉悠哉的走进屋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更多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所爱的人,和向往的未来赴汤蹈火,牺牲了爱自己的人,满足了你爱的人。
人生就像一场糊涂账,忙完了喝杯啤酒吧。
写了个流水账,实在不想花时间整理语言长篇大论,就到这吧。 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觉得有共鸣呢,麻烦在这个思路上再延展,如果你有时间,整理个完整的影评,我也想有共鸣。
跟你们一样,我也很忙,明天起来还要赴汤蹈火。
喝啤酒去了
另补充:这跟《老无所依》不是一个套路,科恩兄弟的故事路线一向悲观,看完有种主角被上天戏耍的感觉。
而这个故事也就是《边境杀手》的编剧,说的都是罪恶和惩罚不断在循环,生活也还在继续。
这个电影的导演,配乐,表演,剪辑,都没有达到完美的大师水准,略显主创们的草率,焦急。
编剧写故事也稍有些硬来。
所以为什么你知道《老无所依》能得奖,这个片得各种提名。
缺少风格,缺少细节挖掘和表现
另一个,为什么没有印第安的音乐作配乐,弟弟的设置能不能再沉默寡言内敛一点,哥哥再疯狂一点。
片尾能不能不要摇臂,这样好不好: 草丛,风一吹,草丛散开,依然是清晰的草和泥土,画面展开是模糊的背景:路和石油井。
4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才是真.老炮
能达到四星半。固化阶层的社会真可怕。奋斗无望的感觉,被娱乐至死、溺水窒息的感觉真可怕。
被割韭菜这个事情,原来并非是我大清独有,举世皆存啊,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
盗有五德。《庄子·外篇·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一夫争命,万夫莫敌。本来小偷小摸是不可能有这种成绩的,正是因为好歹有点底线,才有了光环附体吧。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电影中对“掠夺”的描述是比较立体的,被夺走小费的肥女招待,丢掉工作的强盗弟弟,只卖两道菜的乡间小馆,驱牛避火的牢骚牛仔,最后是点题的混血警官。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沉默啊沉默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血酬、放羊娶妻生娃放羊
鲁迅现在应该明白,正如煤的形成,结果虽然只是一小块,却必须在当时用大量的木材。任何一点点的所得,无不是用尽了所有的“材料”,当时如此,十年如此,过河如此,赴汤蹈火,从来如此。
5 ) FIFF6丨DAY8《赴汤蹈火》祭奠德克萨斯的一曲悲歌
第6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赴汤蹈火》,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贫穷者落后罪恶的保守评价了!
H:
这片的摄影甩3BB几条街。粗犷彪悍的德州民风通过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可我对影片表述的"父为子"行为并不感冒,倒是兄弟情更感人些。西部片对我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真心希望Chris Pine先生多接一些冲奖片。
果树:
其实拍得还算有腔调,而且把西部拍得很美。没了。
汤达人:
本片亮点在后头,前面真的看不下去,感觉是看过的犯罪片模版+西部片模板,最后一幕开始反套路反传统,温柔和爷们并存。
Pincent:
确实有点《老无所依》的感觉,本片非常德州,一言不合就掏枪,剧本非常扎实,反商业化套路,且幽默,不少种族黑话,同时营造了萧条时期银行剥削平民贫穷世代相传的时代感,三个人物非常丰满,嘴炮警长布里吉斯和福斯特的角色出彩。
Sylvia.Y:
剧本不刻意地把人物写惨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了心有怨气但仍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法罗岛岛主:
一部布景令人错乱时空的电影,若不是突然出现的现代化电脑,我还以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是二十世纪上叶,牛仔服,来福枪,跑车,原始的抢劫手法。崭新的时光,陈旧的德克萨斯州,如同德州人的思想一样一成不变。这也就引申出了本片的灵魂人物——退休警察汉密尔顿,一个正直、老派、固执的德州硬汉,德州精神的余晖照射在他年迈的身影上,说不定那日就消失殆尽了。这是一首德州的悲情歌,祭奠不变的贫穷、落后、保守、罪恶。
晓风与你残月:
本片用看似悠闲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德州人民并不悠闲的生活,摄影和叙述手法都让人看的很轻松,看完却感受不到轻松。可惜不同的生活决定了我有限的感知力。
我略知她一二:
西部风情的陈词滥调在新时代的多元角度下也未能推陈出新,似乎影片里的所有人都在一厢情愿地收留这种保守的文化传统。保卫家园作为一个被讲烂的了的理由似乎在当代也是那么的神圣而不可侵犯,兄弟情,上下情,夫妻情,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但是又懒得拆穿了。
Pine饰演的角色被迫走投无路,被迫去抢银行,被迫忍受一切,懦弱而无能,默默而无名。投射到演员身上也很贴合,全程没有任何存在感,前有Ben来压,后有Jeff来压,他的演技可能都被藏在脸上的泥土里,然后裹挟着大地的清香随风而逝了。
#FIFF6#DAY8的无人知晓单元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当影评人赞美《赴汤蹈火》时,他们到底在赞美什么?
这部独立制作的R级片上映已有三周多,在烂番茄维持住99%的新鲜度、在metacratic得到88的高分、上映院线从400家扩张到1000家、还在众多商业大片前仆后继的档期里截获了1000万美元票房……要说《赴汤蹈火“hell or high water”》是这个夏天的口碑之作完全不为过,甚至很多影评人已经放话“这是2016年的年度最佳电影”“好久没看到这么棒的西部片了”。
没看过的人多半会有点好奇吧,为什么一部关于抢银行的西部片能够斩获如此多的好评?当影评人赞美《赴汤蹈火》时,他们到底在赞美什么?
除去片子本身质量很高之外,我觉得也是因为大家已经对狂轰滥炸了一个夏天的超级英雄片感到疲惫了。《赴汤蹈火》没有剑走偏锋到大众无法欣赏,领衔的几位演员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但它又有很多反商业化套路的表达,娱乐性十足的同时又引人深思。导演说,在他看来这是新西部(neo-western)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公路电影。
其实吧,什么类型真的不重要,片子好看就行了。
尽管《赴汤蹈火》被选作墨尔本电影节的闭幕片,但一开始我对它的期待并不高,毕竟那时的我看了足足两周的片,胃口已经养刁,而且也有点儿审美疲劳了……说起来也是凑巧,这部片子的票是我最后时刻才换到的。结果出乎意外的好看,实在是惊喜万分。
所以,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在我看来,正如上面的海报所宣传那样,"hell or high water has it all"——剧本、表演、摄影、音乐,全部都很出色。
编剧是《边境杀手》的Taylor Sheridan,他很聪明地没有试图将这个片子的格局拉得过大,而是把自己选定的元素表达得淋漓尽致——兄弟,牺牲,西部。《赴汤蹈火》本身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当一个人走投无路时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困兽之斗?剧本没有花俏的转折,没有精巧的布局,没有突出的悬念……平铺直叙的双线结构、个性十足的台词设计,以及用细节堆叠的角色塑造已经足够的引人入胜。片中所有人物、不单单是作为故事中心的兄弟俩,就连两位执法的警探似乎都早已失去了对公平与正义的信心——在大萧条时期,银行通过房贷来剥削平民,贫穷逐渐成了一种世代相传的疾病。这些人没有出路,没有未来,于是只能抓住手边仅剩的一点。作为观众,我能时刻清晰地感觉到这些德州人的粗野无礼、自我防备的行为之后那种潜藏的平静绝望和极度麻木。
再说表演。三位主演都十分出色,无需多言的那种出色。Jeff Bridges这个名字就说明一切了。他可是“the dude”啊!临近退休的警探Marcus依旧范儿十足,经验丰富、直觉敏锐,一旦追踪到了猎物就绝不放弃。他口中道出各种政治不正确的笑话经常让观众们会心一笑,基本是全片笑点担当。老警探和他的混血搭档之间的关系很像真探里面的那两位,互相嘲讽但又不到刻薄的地步。其实两人的相处并没有太多的刻画,但每次交流都很有料。结尾的几场戏,Jeff Bridges把老警探的那一点疲惫、执念和荣耀感把握得恰到好处,山顶上那个眼神的转变太太太厉害了。说不定叔叔借这个角色能再拿个奥提什么的。
至于Ben Foster,因为我很喜欢这位演员,还是不多评价演技啦,怕溢美之词太过。他扮演了两兄弟中的哥哥Tanner,是个刚出狱不久的暴力分子,易怒、偏执、几乎没有什么善恶观……这个选角毫不让我意外,从《决战犹马镇》的查理.普林斯到《领头狗》里的毒贩杰克,他一向很擅长这种恶中带善的极端角色,让人又爱又恨。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人,你也知道他最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正因如此,他偶尔流露出来的对弟弟的温情让观众触动不已。正如演员本人在访谈里说的那样,当你在这个世界上在乎的事物只剩下那么一丁点儿,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无足轻重——道德底线如是,自己的生命亦如是。
这片最让我意外的是Chris Pine,印象中他一直都是那种英俊的白马王子/女性梦中情人的定位,这次真的彻底的颠覆了固有观感了。这个片子以后应该没人再说他不是好演员了吧。比起哥哥,他扮演的弟弟Toby表面看似一个安分守己的好人,沉默而内敛,怎么看都绝对干不出持枪抢银行这种事儿来——然而策划了整个抢劫事件的却是他,发起者也是他;哥哥Tanner纯粹是帮忙罢了。因为主线剧情是围绕着Toby展开的,所以这个角色被塑造得比较复杂也更有层次感,仔细推敲起来非常有趣。根据幕后导演访谈的说法,Chris Pine是个大忙人,所以进组拍摄的时间仅有短短的两周半。所幸他和Ben Foster以前合作过,关系相当不错,所以两人进戏非常的快,演的时候也轻松愉快。总之,他们两个的部分是整个电影我最为享受的。
具体的角色分析留到剧透部分再说,最后聊聊摄影和配乐好了。
摄影走的是写实风,有种半纪录片感觉。David Mackenzie很喜欢用长镜头,所幸他对场景的掌控力很强,开头一个长镜(同时也是真正拍摄的第一天)就让观众完全投入到了紧张的气氛中去,足见导演功力。选景、服装、人物对话颇具西部风格,充满了野性而荒凉的美感。几个配角的出现、与主角们的交流看似随意零碎,但实则有其用意。配乐很棒,气氛烘托得非常到位,任何一首曲子拿出来单独听也有自己的故事。看完后我直接itunes上买了原声集。最喜欢兄弟俩在车里一起唱的那首《You ask me to》,甚至有一句歌词和台词完全吻合,细想真的太妙。《Dust of Chase》和《Sleeping On the Blacktop》也很有味道,看得出全是精心挑选的。哎,乡村音乐一直是美国人民心中不变的经典啊。
接下来我要剧透了,介意的请撤吧。写了这么多,就容我打个广告,这部片子在美国已经大面积上映了,英国9月7号,台湾9月30号,而澳洲则是10月底。去电影院看吧,保证不会失望的。
咳,其实我一直憋着没说,这部片除了我想起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之外,还让我想起了李安的《断背山》……当然了,这部没有拍得那么细腻(也不是同性恋片),但兄弟俩互相之间的感情表达一直非常含蓄。两位演员也多次提到,《赴汤蹈火》本质上是关于不懂得怎样表达感情的西部男人。他们不能将情感诉之于口、他们不能哭泣——因为那是脆弱的表现。
即便是在死别前,Tanner对Toby说“我爱你”的时候都是戴着墨镜的,还刻意别开了头。大概他也感觉到了这真的是最后一次机会了,终归还是拨低了自己的墨镜,看着弟弟一字一句地说:“我是说真的。”Toby目不转睛地回望他,回答:“我也爱你。”在赌场里听到哥哥死讯的时候,Toby没有流泪,他只是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一动不动;镜头慢慢地往下移动,他身边放着可以买回农场、让他的儿子、前妻过上富裕生活的钱,但他的哥哥为了他死在了他看不见的地方。
Tanner是怎么死的呢?他那时坐在山顶上,被出奇意料地一枪击中脑部。他手里紧紧抱着来福枪,被击中后也没有倒下去,仿佛一座风沙中的雕塑。当时我心里就觉得,另一只鞋子终于落下了。我难以说清楚这个角色死的时候自己的感受,Tanner当然是该死的,他已经杀了好几个人,即便是为了自保,为了达成弟弟的目标,但那些被他杀死的人何尝不是无辜的?但我心里还是没法觉得他的死是正义。大概这就是演员赋予角色的魅力吧。
之前提过这片的角色塑造很出色。每个角色似乎都有一段值得深究的过去,而导演却选择了把这些“过去”轻轻掰碎了,藏在隐晦的台词和细节之中。即便是作为主角的兄弟俩也没有给出任何的flash-back,因此留给观众许多想象的空间。这个家庭以前到底发生过什么?弟弟Toby为何会与前妻离婚?那些关于Tanner和Toby的流言又到底是什么?
Tanner和Toby无疑有着糟糕的童年。他们都是有些“破碎”的人,家庭往往是这种病态的根源。从一开始Tanner对待逝去的母亲那种冷漠又怨恨的复杂态度,中间弟弟喊醒他时他下意识的防备动作,到最后结尾警方的纪录显示他曾经“误杀”了自己的父亲……Tanner这个男人无疑是破碎的,他仿佛一个不定时炸弹,喜怒无常,有时候疯得什么都不顾,有时候又比谁都清醒。可他一直是保护着弟弟的那一个:正如预告片最后的那段台词——“因为你对我开口了,弟弟。”
为什么明知天网恢恢,你却仍然愿意陪我走上这一条不归路?
因为你是我弟弟,因为你对我开口了(because you asked)。
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说驱使Tanner做这一切的是对家人的爱,那么Toby则是出于家人的“愧疚”才策划了整个抢劫案。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否则妻子不会带着孩子离开他;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欠着前妻高额的赡养费,教育孩子也完全不拿手;他甚至不是一个好弟弟。他只能看着Tanner赴死,之后也没法为他复仇。我想,Tanner死后,Toby的余生也将在悔恨的阴影之中度过,并且再没有赎罪的机会。
他看起来像是那种善良而寡言的男人,即便对一个陌生的女服务生都很温柔。抢劫银行的过程中,良心也促使他不断地请求明显有暴力倾向的Tanner不要伤害任何人(虽然他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哥哥)。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对这个角色的看法逐渐改变了。有一段我特别喜欢的戏,也是导演用他擅长的长镜头拍摄的。兄弟俩开车到了加油站,哥哥坐在车里等待,弟弟去添加补给。一个小混混看Tanner不顺眼,言语摩擦后还拿出了枪来威胁他,而Tanner毫不在意对方的无礼,仿佛那人手里拿的枪根本就没有子弹。这时去买食物的Toby回来了,他用一种近乎要杀死对方的劲头教训了那个小混混,而Tanner也不劝阻他,就在旁边看着,一边大笑一边骄傲地宣告:“这是我的弟弟!”
那时观众立刻明白了:或许暴力的基因真的是根深蒂固、无法被改变的。
其实Jeff Bridges的角色老警探Marcus也有很多可以说的闪光点,但我已经写了这么长了,就不想再细讲了。Marcus并不是一个伟光正的角色,他有很多的缺陷,正因如此而人性化。本片所有政治不正确的种族笑话基本都是出自他之口:他毫不留情地当面讽刺自己印第安和墨西哥混血的搭档,甚至已经快要到了过分的程度:“我还有六七个关于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笑话”“你知道我其实是墨西哥和印第安混血的吧”“别急,墨西哥人的笑话可以等等”——看,是不是很过分?观众都快被他们笑死了。
但自己的搭档被Tanner射杀的时候,Marcus也是那个发誓一定要为他报仇的人。而在他终于杀死Tanner的时候,Marcus整个人都苍老了一百倍;他仿佛在笑,又仿佛在哭,搭档在自己眼前丧失性命的悲剧终于有了真实性,这位马上就要退休的老警探似乎在自问:为何到了最后,是我来目睹这一幕呢?这里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那个眼神转换,其实不光是脸部表情,Jeff Bridges整个肢体语言都很棒。嗯,男配的奥提多半会有一个的。
好了,感谢看到这里的各位,我都写累了,有机会的话就去看看吧。
开篇几个镜头扑面浓浓的<老无所依>味儿,苍凉凋败的德州,自带平静沉沦末世感,两名亡命之徒的奔波挣扎,初衷竟是责任羁绊与爱。贫穷是一种病,家族代代遗传,甘于是悲剧,不甘亦是。另一条线两警官的追踪,驱动也是责任羁绊与爱。没有坏人。然而两线交汇,好人们要端起枪你死我活,保护自己的热爱。
记住!!不要在德州人发薪日抢银行!还有、大圣、欧冠都开始了、你还有时间演电影??!
你们都在吹德州风光飚德州口音,但我最先听到的,难道不是Nick Cave & Warren Ellis存在感太强的配乐嘛。结尾好看到非正常,追堵两兄弟的好市民太搞笑了
这片牛逼得恍若《老无所依》的别传。区别是《老无所依》让人心如磐石,这片把我看湿了。热血段落1:两兄弟抢了最大一票后,银行外面的一众德州牛仔驱车(五辆)紧追不舍,追到半路上,哥哥停车,不紧不慢地从车厢里扛下来全自动步枪,对着后面一顿扫,扫完一个弹夹换一个,德州牛仔们纷纷掉头逃命。
“抢银行”这一经典黑帮题材在新世纪的悲凉复兴,两对糙汉子之间的对抗被拍得张弛有度,感人肺腑。“大公鸡”的毒舌,两兄弟之间的情谊,还有穿插其间的金曲都令人难忘,最后农场中的双雄对峙剧力直追《盗火线》。堪称新犯罪经典,程耳之流尚需拍马直追。
80/100 我福脚边的那条毒蛇是一种殊途同归的象征,怎么折腾结果都一样。大多数人没有后院,所以更没可能从那里挖出石油;没有过人的头脑,只会为原本不需要的东西耗尽精力,然后等死。破败的西部景框和完美的犯罪计划把这部电影装点成一块美味的蛋糕,Jeff B的种族笑话是上面洒满的坚果。
蛮无聊的故事,一对无法无天的劫匪兄弟,一个性格不羁的老探长,最终两条线索的交汇仅限于两个山头间的一场狙击,片子总体属于毫无惊喜那种,也就主演咖位尚可,质量放一种关注里有点勉强。唯一印象深点的算西部牛仔风和民谣配乐吧
还挺老无所依的,连那种缅怀过去感叹现世的迷茫都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这种对生活的无力感也传染了故事背景这一系列衰败的西部小镇,“贫穷是一种家族病”,到头来其实还是一个关于资本的寓言。几个德州男人都演得很好,够糙够土,不善言辞又柔情似水(?),派派演技完全不输几个老戏骨
看的时候就感觉这欲扬先抑的剧本好熟悉,一查编剧果不其然...四个人两条线,烈日黄土,一封战书。男人之间的情谊,外表无声无息,内里惊天动地。
摄影太棒了。果然很《边境杀手》,还有点《老无所依》。本福斯特居然演了个硬汉。。。
太好看
意外收穫的好片。美國的另一面,為討生活而苦苦掙扎的人們。一路的寥落蕭條,只剩遍地借貸融資招牌怵目驚心。劇本相當紮實,而且還穿插不少幽默阿。濃濃的德州氣息。演員們也出色。Jeff Bridges,Ben Foster,而且應該是我看Chris Pine演得最好的一次吧
嘿,说个悲伤的故事,德克萨斯。
“我穷了一辈子,我父母穷,祖父母也穷。这就像个遗传病,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变成了传染病,传染给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但是我的儿子,他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也不可以了。”
在德州英语前阵亡了…影院应该给所有美国南部口音的电影配字幕机…
特别真实的大德州,一代又一代,年复一年看不到头的贫穷,逼着好人孤注一掷做坏事,现在来看不能更应景。哥哥这个弟控没谁了,骨科好好吃,Toby后来一直戴着被哥哥偷走的帽子,嘤嘤哭。派派被动撩人技能满点,最后和Jeff Bridges的那场戏张力很足啊,好喜欢!每个卡司都很棒,色调美极了。
懂得用安静来塑造张力和人物关系,把两个直男不能互相表露脆弱的无力感呈现的很好。被枪杀的印第安裔警长也象征着白人最初以子孙之名干的种种恶行,和结尾逍遥法外的男主相呼应。三位男性的表演都值得赞扬,把这些影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的类型人物演出了nuance。
银行才是反派 家庭是核心 表达与歌颂了大社会主义思想 (前面我都要睡觉了...后面还是挺好的)这是文艺片文艺片文艺片
银行抢了我的地,于是我抢银行的钱;你兄弟杀了我搭档,于是我杀你兄弟。有人有枪,给后代留下土地石油;有人有枪,却只能留下命没有土地没有石油。蒙面抢劫者问老头:你带枪了吗?老头:我当然带枪了。这就是德州。影片镜头感不错,节奏略显沉闷,喜欢这种的除外。克里斯派恩的眼睛真好看
《赴汤蹈火》德州风骨,离婚丈夫纠结累犯哥哥抢银行只为还贷款,留地产抚养妻儿;土鳖做派,酗酒哥哥拉上弟弟亡命徒只为尽孝心,杀警员拼命救弟;廉颇老矣,退休警官伙同搭档破劫案真心德州老头,报血仇寻案到底#很简单但却非常风格化的故事,就是够土、够糙、够劲、够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