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得心脏病的老头找绑架了萨曼的“兔子头”。最后“兔子头”找到了自己也因病去世。
第二部分就是女主与葛林博士谈话的剧情,他们谈话的地点看似是在医院里面,门口还有警察把守。其实这里不是啥医院就是一个地下迷宫,门口的警察守卫只是一个玩偶,这个博士也不是啥好人。一直在跟女主玩着“游戏”。每天给她注射的点滴里面也有精神混合物。女主不是失踪的萨曼但这老头却故意误导让她以为自己就是15年前被绑架的少女。其实这个女主是那个失踪的女警,爱丽丝小萝莉的母亲。得知真相后女警一脚把老头踹倒。然后跑出了迷宫找她女儿去了
(7月4日更新:丰富剧情和其他配图)
15年前,13岁的莎曼珊被绑架。 (当前时间点)15年后,某天晚上,报案男在沼泽发现莎曼珊,和兔子男,报案男报警。
下面以老侦探的探案流程串联剧情:
老侦探知道自己患心脏病,两个月时间已过,随时可能发病死亡,一天晚上,老侦探在卫生间举枪自杀未遂。
L0:一天早上,老侦探在酒吧喝酒,电视上直播着失踪女孩莎曼珊被找到的消息。老侦探想起了之前莎曼珊父母的嘱托,让自己帮忙找莎曼珊,但老侦探收了钱却没有找到。如今莎曼珊已找到,决定死前做个好事,找到真凶。
酒吧内遇到霍夫曼(即假博士,这个假博士刚刚绑架了女警官米拉·瓦奎斯不久),简单搭讪后,老侦探出门。
这一幕是最早发生的,而电影巧妙地把老侦探与假博士的相遇放在了最后一幕。
L1:驱车来到类似夜总会的场所,找J女打听消息。 获知:有人匿名报案;犯罪侧写专家葛林(真的,年轻的)正和莎曼珊在一起;
L2:白天,老侦探驱车来到报案地点。 获知:失踪人口部的男警贝里西和女警瓦奎斯的女儿也在现场;老侦探被允许听报案通话。
L3:晚上,老侦探到一小酒吧找到了报案人。 获知:报案男在现场还看到一个戴兔子面具的人。
L4:晚上,老侦探来到失踪人口部。 获知:根据兔子面具线索,挖到罗宾·巴索这个人。罗宾·巴索小时候被绑架,又被父母放弃监护权,送到寄养之家,在寄养之家有杀害兔子的行为;同时,贝里西的女同事(即瓦奎斯)正在外出办案。
L5:晚上,老侦探来到寄养之家。 获知:收养者老妇人和兔子男是一伙的;老侦探拿到兔子漫画;老妇人因为多嘴问了一句话(私家侦探再找你,你到底做了什么?)而被兔子男杀害了;老侦探逃出但遗留了J女给自己的手机。
L6:晚上,老侦探找到警察二人组讨论罗宾·巴索线索。 获知:警察二人组劝老侦探放弃;贝里西报案,女同事瓦奎斯办案24小时未归,但警察未重视。
L7:晚上,老侦探找到独眼男 获知:兔子漫画原来有镜面叙事的秘密。随后老侦探回家,发现J女被兔子男威胁。
L8:晚上,老侦探又来到J女处。 获知:J女被害;兔子男摘掉面具,假装受害者,谎称自己也是被威胁的。老侦探确认身份得知此人名叫彼得·莱伊,是个牙医。牙医告诉老侦探,兔子男的真正身份是自己家的园丁;老侦探等到警方和急救到场,然后去找牙医的妻女。
实际上,这是牙医自导自演,先戴上兔子面具迷晕妻女(为了让妻女以为,确实有这样一个凶手存在),依靠手机找到并杀害J女,接着自残,嫁祸给园丁,让老侦探以为园丁是自己一直在找的罗宾·巴索。
L9:晚上,老侦探来到牙医家。 获知:牙医妻子告诉老侦探,园丁脸上有胎记,性格古怪,老是盯着自己一家人。自己被迷晕时只看到凶手带着兔子面具,更加深了老侦探以为园丁就是兔子男的猜想;女儿给了老侦探一张画,画着小船在海面上漂泊,右下角有自己的签名(关键线索)。
L10:老侦探又来到人口失踪部。 获知:老侦探分析因为罗宾·巴索小时候被绑架,性情大变,才戴起面具;贝里西给了一份罗宾·巴索小时候失踪时的资料。
L11:第二天白天,老侦探来到教堂。 获知:得到一张罗宾·巴索和儿时玩伴的合照;教堂的司事塞巴斯丁也叫兔子,并去检查了他的地下室住所。
L12:第二天白天,老侦探来到一张病床前 获知:“兔子”塞巴斯丁小时候也被绑架过,获救后黑化;长大后绑架了小罗宾(牙医);误导老侦探去找园丁。
L13:第二天白天,老侦探来到园丁的活动房 获知:园丁叫保罗·麦钦锡,牙医才是罗宾·巴索。牙医的女儿曾给过园丁一张画,画面上是他们一家四口:妈妈,自己,姐姐和爸爸。而爸爸一身黑衣,头戴兔子面具(因为牙医戴面具的时候被女儿看到了);老侦探看到画得知了真相。
原来罗宾·巴索后来改名为彼得·莱伊,成为了一名牙医。他雇佣儿时玩伴保罗·麦钦锡当园丁。15年前,牙医绑架了莎曼珊,如今莎曼珊逃出,牙医想把她抓回去,得知莎曼珊在圣凯瑟琳医院,心生一计,决定自己化作病人,把莎曼珊掳走。那如何住进圣凯瑟琳医院呢?牙医发现了J女的手机,担心J女那边知道自己的身份,便杀人灭口,同时自残,住进医院,顺便嫁祸给园丁,一举两得。
为什么说莎曼珊逃走的?理由:牙医原话“虽然你逃出了,但我原谅你”;报案男发现兔子男当时也在现场,极有可能是兔子男想把莎曼珊找回,却被报案男先行一步发现。
L14:因为和园丁发生冲突,老侦探生命垂危,被送到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手里的录音带掉在地上。画面看到的J女接过录音带,实际上是老侦探死前的幻觉。
医生首先发现录音带,并听了录音带的内容,里面提到了失踪人口部的贝里西的名字,便打电话给贝里西。 贝里西来到医院,听了录音带,并找到了莎曼珊病房,碰到了真正的葛林博士。
贝里西明白了整个真相,设局等牙医上钩,而莎曼珊则恢复无望。 牙医毫不知情,自以为天衣无缝,来到莎曼珊病房,最终被捕。 过了一阵,在医院外,贝里西给女同事瓦奎斯打了电话(自然还是没人接听)。 警察二人组这时来到医院。此时警察二人组已经知道老侦探已死,并说要召开关于莎曼珊的新闻发布会。至此,莎曼珊一案告破。此刻,他们不知道的是,女警官瓦奎斯已被绑架。
一年后。
被绑架的瓦奎斯醒来,旁边是绑架瓦奎斯、自称葛林博士的凶手。假博士告诉瓦奎斯,你是15年前失踪的莎曼珊,还给了她一张真正的莎曼珊的照片。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瓦奎斯一开始相信了假博士,认为自己是莎曼珊,诉说自己的凄惨的经历。又在假博士一步步的引导和暗示下,慢慢怀疑周围一切,想起了自己的身份。
这个电话是真正的外卖电话,还是凶手故意的安排?毕竟这是瓦奎斯觉醒的关键一步。
不妨先看看我认为全片最难理解的片段:
1h49m19s开始,瓦奎斯走出病房,扔个小球试探,发现自己仍身处迷宫。然后发现房边听录音、边记笔记的凶手,以至于瓦奎斯来到这个房间都没发觉。
瓦奎斯发现这个房间里有:15年前的莎曼珊案件的录像带,一个方块玩具。 各种人偶模型:一个只有头部的,与小宝宝呼应; 一个头戴花朵的,与想杀害瓦奎斯的女生呼应; 一个带护士帽的,与叫醒瓦奎斯的护士呼应;
一个真人高度的模特,正是门口的警卫。 一个报纸,这是一篇15前年莎曼珊案件的报道。 绷带/软管/奇怪的椅子?应该与瓦奎斯腿部受伤有关。 镜子和莎曼珊的照片,瓦奎斯发现了脸上的痣是假的。 墙壁上的一张迷宫地图。
然后此段画面突然结束,镜头又回到了假病房,瓦奎斯躺在病床上。这一段是真实发生的,还是瓦奎斯心理的投射?
个人倾向于这段是瓦奎斯从前的幻觉。
如果是真实的,如何解释凶手对身后来人毫不知情?毕竟瓦奎斯闹出的动静不小(关了开关又打开,还被警卫人偶模特惊吓到)。难道凶手不怕瓦奎斯背后偷袭吗?
如果是幻觉的,如何解释瓦奎斯看到了这些足以让她醒悟的画面?因为凶手与瓦奎斯玩过了无数次这样的游戏,以往的记忆慢慢浮现在脑海中。
后面瓦奎斯与凶手摊牌的对话中,有一句至关重要: 瓦奎斯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凶手说:跟其他几次一样。
这里凶手的表情都不带变化的,哪怕瓦奎斯看出了自己设的局。因为他知道瓦奎斯会被再次迷晕,醒来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又可以再玩一次。
如此自信,考虑又如此周全的凶手,怎么会让一个偶然的外卖电话破局?所以电话是凶手放给瓦奎斯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醒悟过来,增加游戏的乐趣。
假博士与瓦奎斯的对话,充满着对瓦奎斯的引导和暗示。
首先给一张照片,让瓦奎斯相信自己是莎曼珊; 接着引导瓦奎斯开始回忆迷宫; 然后通过水杯上美人鱼的图案,让瓦奎斯回忆起花朵女; 然后让瓦奎斯看到自己肚子上的伤痕,让瓦奎斯回忆自己有个宝宝,进而让瓦奎斯承认自己被凶手侵犯并生了孩子,击溃她的心理防线(实际上并没有被侵犯,瓦奎斯在外面的世界有个女儿叫爱丽丝,她一直和自己的同事贝里西警官在一起); 最后假装出去接电话,让瓦奎斯单独接到外卖电话从而怀疑一切。如果最后瓦奎斯醒悟过来,知道假博士是假的也没事,反正还会被迷晕;如果没有醒悟过来,一定还有后招让你醒悟。
最后,看起来瓦奎斯是逃出了迷宫,还把地下迷宫的盖子封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瓦奎斯自己身处高原野岭,茫茫白雪,这样一个地方,脚上有伤,被打了精神药物的人能走多远?
迷宫里的凶手已经从病房慢慢爬起来,没有去追逃跑的瓦奎斯,而是对着镜头,打破了第四面墙,看似是对瓦奎斯说,实际是对所有观众摊牌说:这是一个游戏,你真的觉得你跑得掉吗?
如果你问盖子被封,迷宫里的凶手怎么出来?
如果你相信瓦奎斯跑不掉,那凶手怎么抓回瓦奎斯,观众自己就会脑补出无数种方式,所以这个问题还重要吗?
1、 影片最后关于低语者的谈话。
低语者,除了呼应剧情,即绑架者控制被害人,直至让被害人对自己产生爱上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告诉观众,关于剧情的解读,你也可能会被控制和误导。
2、假博士凶手、塞巴斯丁、罗宾·巴索有关系吗?他们互相认识吗?
关键点在于塞巴斯丁的口述,他交待了两件事:小时候自己被绑架的遭遇和指认园丁。我们只知道关于园丁的身份,他欺骗了老侦探。牙医为了抓莎曼珊,自残进医院,嫁祸园丁,可以理解。
那塞巴斯丁为什么要维护牙医的真实身份?他明明看到老侦探弄错了照片上两个小男孩的身份,为什么不说出来?
个人的推论:为了保护牙医不被发现。塞巴斯丁见到老侦探说得第一句话是“我一直在等你”,第二句话是“等你,或者像你一样的人。”为什么他要这么说?
首先他绑架了小时候的罗宾,导致罗宾黑化。成人后的罗宾又绑架了莎曼珊,直到莎曼珊逃出,塞巴斯丁都知道。
小罗宾被绑,三天即破案,说明此案不难侦破,塞巴斯丁自然会受到法律惩罚。后来莎曼珊被绑架,警方自然也会怀疑有前科的塞巴斯丁。但黑化的罗宾已经被塞巴斯丁精神控制,于是塞巴斯丁知道是罗宾干的,塞也有间接责任,便替罗宾包庇,对讯问的警察、侦探说的话真真假假。
而老侦探找到塞巴斯丁,先亮出了自己地下室的酒,塞知道自己的老巢被翻了,自己的秘密被发现,于是塞说:我一直在等一个能发现我秘密的人,你终于来了。
老侦探又亮出了兔子漫画,塞知道老侦探已经找到了罗宾的寄养之家,接着交待了兔子漫画的来历,以及自己被绑架的遭遇。
老侦探第三次亮出了合照,塞才发现老侦探搞错了罗宾的身份,他以为罗宾是带胎记的园丁,于是将错就错,让老侦探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假博士呢?通观全片,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假博士跟塞巴斯丁,或者罗宾认识。有的只是这些若有若无的关联: 1、导演靠剪辑的手法,让前后两个时间绑架案相似; 2、塞巴斯丁说自己小时候被绑架,而假博士年龄又偏偏那么大,看起来似乎很符合。 3、假博士有一张莎曼珊绑架案件的报纸。 较真的话,还有三人之间都有绿色体现(下文会提到)。所以我认为,这也是低语者的一个解读:假博士未必是最初的兔子绑架者,但只靠一些暗示,就会引导观众往这个方向思考。罗宾巴索和塞巴斯汀认识,假博士未必和他两认识。
综合来看: 莎曼珊案,绑架了莎曼珊15年的凶手,整整15年未被发现。由于少女的逃出,只用一天,凶手罗宾·巴索落网。瓦奎斯是负责调查霍夫曼的警官,几乎在莎曼珊逃出的同时,霍夫曼绑架了瓦奎斯。并对瓦奎斯进行了持续一年的折磨。
瓦奎斯和霍夫曼是当下时间,老侦探的调查是一年前的时间。
本片宗教意味略浓厚。基督教中关于独角兽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一个处女坐在森林里,独角兽会来到她身边,并将头枕在她的腿上,就在那一刻,独角兽就可以被捕获或被杀死。(一说是独角兽吮吸处女的乳房,处女趁机抓住它的角从而捕获它。)
在基督教的思想中,独角兽代表着基督的化身,象征着纯洁和优雅,只有处女才能捕捉到,也象征着纯洁和女性贞操。
在影片中,偏偏是一位J女,与独角兽有如此明显的联系。门牌号,雕塑,玩偶,摆件,墙画,甚至衣服图案,手机壳,社交头像,都是独角兽的样子。
影片多次出现了广播宣教的内容,内容大致是:当前环境出现了高温,以至于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高温导致各地出现火灾。传教的人认为是上帝在惩罚我们。
在老侦探去报案地的路上,车载广播传教的内容提到了圣经里七碗之灾的故事。(以下摘自网络):
七碗代表神审判的行动。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殿中出来,向那七位天使说:“你们去,把盛神大怒的七碗倒在地上。” 第一位天使便去,把碗倒在地上,就有恶而且毒的疮,生在那些有兽印记、拜兽像的人身上。第二位天使把碗倒在海里,海就变成血,好像死人的血,海中的活物都死了。 第三位天使把碗倒在江河与众水的泉源里,水就变成血了。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头上,叫日头能用火烤人。人被大热所烤,就亵渎那有权掌管这些灾的神之名,并不悔改将荣耀归给神。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兽的座位上,兽的国就黑暗了,人因疼痛就咬自己的舌头; 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幼发拉底大河上,河水就干了,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 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又有闪电、声音、雷轰、大地震,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这样大、这样厉害的地震。那大城裂为三段,列国的城也都倒塌了,又有大雹子从天落在人身上,
老侦探去寄养之家的时候喃喃自语:跟着该死的兔子走进十八层地狱。
明显是借用儿童文学《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段落。小说中爱丽丝因为追逐一只兔子掉进兔子洞,展开了一段奇妙的冒险。而老侦探也在追查一个戴兔子面具的人。
老侦探似乎有能看到稍后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的能力。 一个是去酒吧找报案男时,看到了警车也来到酒吧。 一个是与报案男交谈时,看到了警察扔烟雾弹攻门而入的情景。 一个是在寄养之家看到老妇人频频闪现,但没有交待未来事件发生。 但这个能力本身没有交待,也未对剧情产生任何影响。
妓女的门铃是“2独角兽3”; 45m30s:瓦奎斯拿起电话,电话上有23的字条; 47m27s:关着花朵女房间的密码是2323; 1h13m34s:牙医家门牌号是23; 1h58m14s:最大的监视器屏幕是23号(Camera 23); 意义不明。
绿色似乎贯穿着绑架者的特色。 假博士(霍夫曼):三明治绿色的包裹布; 在假病房里,假博士的衬衫很像绿色; 真的侧写专家的名字也叫“绿色”(Green,葛林)。在假博士的胸牌上,写着GREEN这个名字。
塞巴斯丁:在地下室,画面闪回穿绿色衬衫的兔子男,以及老侦探翻看塞巴斯丁的绿色衬衫;还有绿色的眼镜盒。
罗宾·巴索:结尾穿的绿色病服;在寄养之家绿色的水壶。
其他细节1)9m3s,城市的俯视画面,突然出现的画面过场,与最后迷宫地图呼应。说明世界就是一个大迷宫?
其他细节2)9m33s,老侦探开车时,路边招牌闪过BAR和PIZZA,呼应酒吧和披萨外卖。
其他细节3)9m59s,夜总会门口,刚出门的男子是警察二人组里的高个子。说明这个像夜总会一样的地方势力很大,起码情报能力很强,连警方和私家侦探的人都要先来这里问线索。
其他细节4)1h16m31s,牙医家墙壁的推进特写,壁纸呈对称结构,呼应兔子漫画的镜像创作。
其他细节5)1h18m7s:老侦探说,葛林博士在找一名成年男性,而我找的是个小男孩。当然我们都知道,他们找的一直都是一个人,罗宾·巴索。葛林博士找的是成年后的、绑架了莎曼珊的罗宾·巴索,老侦探找的是小时候被绑架过导致性情大变的、被误会是园丁实际上是牙医的罗宾·巴索。
其他细节6)1h06m47s,假博士手上开始出现一个红球,这是让瓦奎斯相信自己被侵犯的一种暗示,与瓦奎斯的回忆画面,红色的色调相呼应。红色的球又像红苹果,像《圣经》里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一样。
其他细节7)1h48m8s,有一个极易被欺骗的转场。上一个场景,是一年后瓦奎斯醒悟后,走出病房,下一个场景是一年前贝里西和真葛林博士在单面镜外观察。这个转场会让观众以为两组人是同一个时空的,进而误解剧情,不得不说导演的“低语者”手段玩得不错。
3星,虚构电影,所以这个兔头人象征意义较大,没有啥实际意义。 善良人被兔头人祸害之后变神经病了,就成了新一代的兔头人,加害别人以此来获得宣泄与释放,预示着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是可以转换传承的一代传一代。 片尾低语者这个意思就是灌输思想误导别人产生快感的 一种变态者, 所以兔头人才可以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最后导演很得意的宣扬 他用拍摄技巧让观众把女探员误认为了是之前的失踪女,很是洋洋得意,这也是一种低语者行为。
该片设计了迷宫中的迷宫,究竟哪些部分是设计的,哪些是事实发生的,令人费解。
一切来源于《名为巴尼的兔子》,一本黑暗漫画,使用镜面阅读后,如果对它产生兴趣,就会被选为恶魔门徒,传递邪恶意志,其具体内容是自身被虐待后,受害者也成为施虐控制狂,且施虐控制的目的是让施虐对象爱上自己,让其也成为施虐控制狂。当然,漫画本身可能没有此功效,实际的机制是绑架、施虐并造成精神创伤,使得被绑架的人从黑暗中走出后,也成为和他一样的心理变态,去伤害别人。
漫画的作者是否是霍夫曼,非常存疑,因为霍夫曼热衷设计迷宫,使用此种手段至少传播了另外两代黑暗兔子。在电影中,漫画的最早持有者确实是霍夫曼。但是这种手段显然是中世纪神秘学手法,霍夫曼可能也只是个门徒。(当然,这本印刷的漫画不像是老古董。)
先叙述正统的剧情:
很久很久以前,塞巴斯汀,在还是孩童之时,遇到黑暗兔子——本片最大的反派霍夫曼,霍夫曼使用漫画诱导了他,绑架并施虐。因精神崩溃,塞巴斯汀成为了黑暗之子。获救后,他回归正常社会并成长,后成为了教堂司事,当然,他的人格永远在黑暗中无法回归了,教会工作中大概没少施虐控制孩子,这些孩子中,他选定了罗宾·巴索,成为下一代黑暗兔子。罗宾·巴索童黑化为施虐控制狂。
[1]
小女孩萨曼莎在15年前,被黑化的罗宾·巴索绑架、施虐。这事究竟是不是罗宾所为并不明确,但根据影片正统剧情,必须相信这一点。但因为萨曼莎逃脱一事,和霍夫曼绑架女警,存在时间上的联系,如果他们2代各自犯罪,没有互相沟通,则不可能有时间重合的这个巧合,除非是霍夫曼必须在萨曼莎逃脱之后,看到新闻后,才设计出女警的内容,否则不可能恰好时间重叠,这一点在后面叙述。
老侦探因愧疚情结(似乎是15年前因佣金太低,拒绝了萨曼莎父母的寻人请求?),总之他已得绝症,希望去世前找到罪犯绳之以法。首先通过警方录音线索,找到毁容男(可能因口腔烧伤,要通过变声器辅助说话),毁容男声称发现萨曼莎时,看到一只兔子。来到失踪人口部门,通过兔子为关键词,找到罗宾·巴索,来到罗宾·巴索收容所旧址,发现黑暗兔子漫画,并请教漫画收藏家,发现黑暗童话的故事,此后来到悠久历史的教堂,找到第二代黑暗兔子,并拿到罗宾·巴索合影,由于之前和罗宾·巴索冲突后丢了手机,罗宾·巴索通过手机找到老侦探的情人并将其杀害,老侦探追至现场后,罗宾装作受害人,自残并倒在在浴缸故意被发现,故意说出错误线索,被送进同一家医院。此事就是时间的赛跑,罗宾·巴索进医院的目的是找到萨曼莎,就看他什么时候醒来。而老侦探通过胎记线索、二代邪恶兔子给的错误线索[2],找到错误胎记者——保罗·麦钦锡。之后,发现真正的罗宾·巴索不是他,而是在医院的那个自残者。(胎记男保罗最后应该是报警了,否则晕厥的侦探不会被发现)。警察根据老侦探的录音线索,知道浴缸男才是罗宾·巴索,他会来抓回萨曼莎,从而设下埋伏,转移萨曼莎,让罗宾·巴索自己送上门来。此案告结。
[3]
失踪人口部女探员米拉·瓦奎斯,苦思冥想,发现黑暗兔子奥秘(萨曼莎案奥秘),她立马出发,要将绑匪缉拿归案,甚至已经画出的霍夫曼画像,置其桌上忘了收起(?)。
不料反被初代黑暗兔子霍夫曼所绑,困于他所设计的最新迷宫。这次他的玩法是,利用精神控制,让女探员米拉·瓦奎斯相信自己是15年前失踪的女孩萨曼莎,迷宫采取闯关的形式,先进行低级的智力游戏,女警通关后,最终遇到霍夫曼主要希望进行的游戏——在医院场景,由霍夫曼扮演心理医生、诱导女探员成为萨曼莎的迷宫。如果女探员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不是萨曼莎,就算她赢了。当探员破解谜题以后,算其在这一关获胜,则用药水让其昏迷、失忆,开始下一关谜题,无休无止。
但迷宫中使用的比萨,是通过外卖叫来的,外卖员找不到地址,打电话的时候让被半催眠状态的警员惊醒,开始清醒、思考一些事情。(这一幕很复杂,究竟是不是被设计的?)[4]
女探员醒来并走出病房,发现自己仍在地下室,根本没有获救(无法确认是不是是霍夫曼给予的线索),她走进霍夫曼的工作室,发现伪造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脸,此处有一细节,探员走近镜子,仔细比对自己的脸和失踪少女萨曼莎的照片,发现自己脸上的痣是画上去的。她在此刻顿悟。
这里,她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但她已经发现破解谜题,知道“自己并不是萨曼莎”,于是在回到病房布景后,战胜了霍夫曼并逃出。(为什么不直接在背后偷袭?)
爱丽丝是她的女儿(即男警员带着的小女孩),逃出地牢后,她摸着自己的剖腹产刀疤,想起了爱丽丝,意识到了自己是谁。
在片尾,失踪人口部男探员打电话无法联系上她,电话给她留言“你到哪儿去了,爱丽丝想见你”。影片大概借此也歌颂了一下母爱,正是这种潜意识,唤起了她陈旧的记忆。
这里,全片结束,女警员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是这部电影的正统结局。
———————————————————————————————————————————
然而真的就这么简单吗?结局至此,疑点颇多。该片可能存在其他未被识破的内容。
该片以致敬《记忆碎片》的插叙手法,时空交错,在结尾正反主角碰面得到交集,以最后一个镜头,霍夫曼的笑容是进入新谜题的开始,这是给观众的谜题:霍夫曼按道理和老侦探在前面查案的过程中,并不存在直接对决,为什么会有这场会面?侦探查的是萨曼莎案件,其真凶是罗宾·巴索,和霍夫曼没有半点关系,因为霍夫曼计划绑架女探员,这并不是老侦探所追查的,他何必找老侦探装神弄鬼?
霍夫曼最后的笑容镜头说明了,老侦探其实进入了一个他设计的圈套,他是被选定的,更是新游戏的参与者。参与什么呢?当然是萨曼莎案件,一个他新设计的迷宫。所以由最后的笑容和电视新闻推断出,在萨曼莎回来后,霍夫曼“安排”了老侦探去追查萨曼莎的案件。(如果老侦探不是安排的,即假设霍夫曼不认识老侦探,则不会有最后那个笑容)
从这里和上面[1]处,获得2个线索,第一、霍夫曼在萨曼莎回归时候已经设计了这个谜题(新闻刚出,他就来碰面老侦探),设计一个谜题需要大量时间,如果萨曼莎刚逃出他才开始设计谜题,则不可能在谜题设计完成后,电视还在播这个新闻。故萨曼莎可能还未逃出来时候,谜题已经开始设计;第二、毁容男在荒野路边发现萨曼莎身体的时候,罗宾·巴索戴着兔头面具离他们只有十余米之距离,此时罗宾·巴索完全可以抓回萨曼莎,也就不会有报警等麻烦事。且在片中护工对萨曼莎的翻身可知,萨曼莎活动能力极弱,如果被罗宾·巴索追上,不可能逃脱。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萨曼莎是被释放的,萨曼莎的出现,是谜题的开始,如果萨曼莎不出现,则老侦探就无法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
此处我要提出另外一个有趣问题:在这部电影剧情推进的过程中,三代黑暗兔子已经形成,请问他们是自己独自犯罪的,还是互相有所沟通?是一个“犯罪团伙”?
他们可能是互有联系的:理由一在上面已经说明,罗宾·巴索放出萨曼莎,霍夫曼不可能提前知晓,如果霍夫曼提前知晓并设计谜题,则说明霍夫曼已经知道罗宾·巴索的罪行;理由二是第二代黑暗兔子,卧床的老司事,在老侦探拿着照片问他:“那么罗宾·巴索旁边的这个人、戴眼镜的男孩是谁?”,他回答道“戴眼镜的男孩吗?是保罗·麦钦锡。”显然,他明确说谎了,他在保护罗宾·巴索,让侦探陷入错误线索。
这里,罗宾·巴索成为了老侦探谜题的一部分,他不是什么高级罪犯,他不过是霍夫曼新迷宫的一个线索,一个NPC而已,是这个游戏的小关boss,最终打成平手,老侦探去世,而罗宾·巴索被捕,老侦探成功通关。
而当老侦探去地下室见卧槽老司事时,他说“我一直在等你,或你这样的人,你们都被我耍得团团转”,他没说“我们”,他以为自己是boss之一,但其实他也不过是个NPC。
所以,这里需要怀疑一种可能:创作漫画,选出塞巴斯汀,再传播到罗宾·巴索,这整个路线,或许也是一个霍夫曼设计的长线高级谜题,萨曼莎不过是从罗宾·巴索这里偶然得到的灵感的谜题关卡。
[2]这里必须要说明和讨论,就是保罗·麦钦锡的正邪。显然他必须报警,否则老侦探就当场死亡,没有录音线索,故事无法结束。所以保罗·麦钦锡大概率是好人。假设他是黑暗兔子,则剧情就太过于复杂了,不再探讨(但是存在这种微小可能的)。
另外,究竟谁是罗宾·巴索,假设教堂老司事没有骗人,则胎记男就是罗宾。这一点也是摄影问题,因为发生这样的命案,警方怎么会拿不到浴缸中受害者的资料?躺浴缸者的真名必然无法隐瞒!但是此时警方的资料是,他叫“彼得·莱伊”,这里为了影片表现力,并没有说他是罗宾或者保罗·麦钦锡,而是说了他成年后的名字。另外这里还有罗宾·巴索的太太出现,他说看到了兔子。结合上下文呢,假设胎记男是罗宾,则彼得·莱伊其实是被威胁进入一个游戏,游戏的获胜方法必须抓到萨曼莎,也不能说出事实,否则他的家人就会受害,最终彼得·莱伊被捕后,露出奇怪的笑容,他不敢说出真相。当然,这段话属于毫无证据的多疑式推理,可能性极低。
[3]这里讨论的是,女探员接到的电话究竟是意外,还是被霍夫曼设计的。如果是意外,霍夫曼太过于粗心了,实在难以接受,而且在女探员走到他的工作室时,他背对着女探员,却没发现她,任由她查看资料,更是说不过去。但事实上,按照正片的逻辑,这就是事实。最后女探员逃出时,大量霍夫曼的镜头,假设此时霍夫曼真的出现,她的逃出也成了被设计的,说明她已经成为“从黑暗中回来,其实永远回不来的人”,第四代黑暗兔子(爱丽丝将被她折磨)。但按照正片的逻辑,她是切实战胜了霍夫曼,成为邪恶兔子的终结者,整部电影的英雄,老侦探的继承人,破局者。
[4]恐怖的最后问题,女探员米拉·瓦奎斯的桌上,为什么会有1.迷宫入口的照片;2.霍夫曼的肖像画;
请注意,女探员米拉是属于失踪人口部,她追查的是失踪人口,她并不需要追查霍夫曼,她没有任何理由追查霍夫曼!注意,这两个人在早年没有交集!
但是,她桌上怎么会有这些照片?
答案应该是,她已经侦破一些失踪人口案件。通过案件,如萨曼莎、罗宾·巴索等人故事,已经查到了霍夫曼,已经看破一切,所以才有了霍夫曼的画像,她是主动出击追查,被霍夫曼擒获的。
所以这部电影有两个关卡,第一,精妙设计的罗宾·巴索绑架案件,由老侦探通关(罗宾·巴索自己如果能抓回萨曼莎,则算他赢),第二,霍夫曼被女探员追查,被迫将其绑架,临时设计的女探员心理游戏关卡,被女探员通关。
全片的神秘逻辑,最后霍夫曼的笑容,也是个谜题,由导演留给观众。如果强行把毁容男、保罗·麦钦锡也算作霍夫曼谜题的一部分,则已经无法确认事实。
———————————————————————————————————————————
额外问题1:萨曼莎究竟是被绑架15年还是霍夫曼精神暗示的,其实在影片21:00就已经由警员说出,所以15年是真的。影片开头新闻是霍夫曼在场,和影片末尾的镜头是一致的,如果只有这一处镜头提到“15年”,那我们确实可以怀疑不存在15年。
很喜欢这种叙事故事,两个案件通过镜头切换,情节穿插,看起来像一个故事,真的很巧妙,女主被博士用谎言蒙骗,洗脑成游戏的一环,在揭秘后一切都变得细思极恐,以为的好人变成了坏人,以为的医院变成了牢笼,以为有了希望实则又是绝望!镜头的恐怖往往不如这种精神侵染的效果更深,电话、塑料人像,编剧很会利用这些恐怖元素。
没有交代清楚的故弄玄虚也可以叫做悬疑烧脑嘛?
两个并行的故事,一个是15年前被绑架,一年前被发现的一个女孩,他被一个带着兔子头的人软禁在一个黑暗的地方,好不容易才逃出来。15年前被女孩家里人雇佣查办此案的私家侦探抽丝剥茧,通过对报警人的访问,对失踪人员的比对,找到了兔头人的家里……后来又通过教堂里老祭司知道了黑暗之子的传承,并通过一张照片,识破了兔头人的苦肉计,将兔头人抓获。
而另一个故事是一个很了解案情的人,通过心理暗示和引导,软禁了一个女探员,他让女探员认为自己就是十五年前被兔头人关起来的小女孩,然后了解她被软禁的感觉,最后女警识破了这一切,奋力逃出升天。
不明白老头软禁女探员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变态的目的。为什么要伪造十五年前的故事,让女探员这么认为有什么目的?只是为了让她不逃走嘛?还有让女探员看到肚子上的伤疤是什么目的?好几次提起?是不是暗示着女探员被老头奸污,有了孩子?还有打开门看到那个自称为游戏的女的是什么玩意儿?只是主观臆想嘛?兔头人自残的苦肉计又是何苦?不如偷偷摸进去更直接。还有兔头人在私家侦探耳朵里讲了什么?为什么不揭穿?太多的疑团,电影没有揭秘,只是用两个故事,颠来倒去,故弄玄虚,其实就是一个禁锢逃生的简单故事。
不过电影里的镜面漫画,很有创意,很震撼;还有失踪人口调查局满墙的失踪人口照片和归档抽屉,也让人叹为观止!蛮想有这么大的空间,可以放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空时拿出来看看,寻找寻找回忆,真的很赞。
警察被描写的很无能,总是慢好几拍,有点神话那个无厘头私家侦探,不过的确有几把刷子,可惜还没怎么呢,就挂了……
一部让人细思极恐的电影。抛开法式编剧一些细节的巧合性爆棚——姑且把它作为加速剧情发展的手段——你把它看成剧情片、悬疑片都行,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心理片、哲理片。它所提出的终极问题“你是谁”“我是谁”在经过曲折的故事陈述之后,终于摆在观众面前。 从一个人的故事发散到所有人,再普及到全人类——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迷宫”里的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经历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经历到的。这个“迷宫”可以被称之为命运。有的人抵抗过,逃离过,却在极度无力之后对这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产生了依恋,甚至会想象这个无所不能的、绝对权威的“上帝”长着什么样的模样。能走出命运“迷宫”的人是能够与“上帝”平等对话的人,他足够洒脱能够放弃,那是因为他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仅此而已。 电影能够剖析的地方太多,我还没有完全看懂,就像身处迷宫里一样。
正常电影看下来让我感觉是一部第一人称的游戏,大家如果看的仔细就会发现有很多的视角代入感很强。如果做成独立游戏的话可以拓展女主在被关的367天内的隐藏剧情,以及罗宾小时候发生的事,一代兔王的过往(被反锁在地下室的大爷),二代兔王(医院濒死者),三代兔王(罗宾的罪行)。
但是在长达02:10的时长里,我可以感觉到导演想要表达很多观点。兔王教派的发展史,邪教广播,永远异常愤怒无礼且无能的警察,大爷与小女孩的往事等等。但无奈他最终只能选择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将两个时空融合并结尾。(还是Happy ending就很nice!悬疑片大多数都没有好的结局,但这部片子却让所有人都有一个好归宿。感觉导演的心境可能就是那个侦探大爷吧,在生命的尽头就想着要对这个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一点可以从大爷判案时很多无厘头且脱戏的人生感悟看出。大爷是想救小女孩。而导演想向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总的来讲作为一个新人导演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很强!期待之后的作品。
地狱配色……感觉自己就是躺在床上断腿的女警探,被导演一遍一遍诱导自己脑补故事走向……
specular narrative 镜像叙事,纯真漫画瞬间变恐怖漫画,时间叙诡身份叙诡,找外国大明星演配角戏份的角色就是剧透,导演上一部《雾中的女孩》也是这问题,都是原著作者自编自导,主修法律与犯罪学,成立了制片公司,看这架势,他是要把自个小说拍个遍,
能再啰嗦点吗
L'uomo del labirinto
红胶球,机械嗓,火林巫婆屋,骤雨疤面人,被牺牲的独角兽,红眼兔子镜面撒旦书,limbo失踪人口相片厅,爱丽丝漫游禁闭迷宫,假亦真时真亦假;Toni Servillo 的部分比 Dustin Hoffman 的部分要更好看些
绑架案1 兔子第N代眼镜仔15年前绑架妹子A囚禁于藻泽地某渔船 15年后不小心被其逃跑 上新闻 当天侦探得知自己即将因为心脏病GG 准备在酒馆厕所自杀 碰巧看到新闻 决定在死前要找到抓妹子A的犯人 一系列追踪后 死于心脏病发 还好有将线索留在录音带上的习惯 使警察抓到自残到医院 准备抓回妹子A的兔头眼镜仔 绑架案2 还是妹子A逃出上新闻的那一天 喜欢玩‘游戏’的迷宫男在酒馆正在暗自苦恼(并碰到自杀中断 决定找兔子的侦探) 前一天女警B突然单枪匹马出现 想要抓捕他却反被其捕获 使已‘退休’的他不得不临时头脑风暴 想着如何设计一个有意思的‘游戏’ 受新闻启发 玩起了让女警B认为自己是妹子A的地牢游戏 并乐此不疲 不幸于一年后玩脱 女警逃脱
像陈正道会拍的电影,原本是有趣的平行叙事——侦探&医生两条线,不同职业、不同方法,似乎是同一线索。然而,两线并未交叉,这使它们成为两个独立的故事,甚至让观众对其中一个故事的真实性产生质疑。编导可能试图模仿《电锯惊魂8》的叙事策略,可结果并不好。线索只有不断拉出来,才能交织,可编剧难以“消化”它们,最终各讲各的,很多内容到最后也没说清楚。
剧情分两条线,两个绑架犯分别绑架了两个人。兔子头绑架了少女,迷宫大爷绑架了女警察。迷宫大爷利用心理学戏弄女警察,让她自己以为她是那个被绑架的少女。这些都是摆在明面的剧情,但电影中有很多矛盾的细节无法解释清楚。首先是年代上的混乱,很多布景与道具都很复古,比如老式电话座机,老式的收音机,大屁股显示器的电脑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却还有着笔记本电脑与手机,虽然没有手机主页的镜头,但看形状应该是智能机。其次总是强调的被囚禁15年的少女,在1小48分的镜头看起来依旧是少女而不是成年人。女警察接到的披萨电话也显得很奇怪,迷宫大爷为什么不用手机订餐,而是用座机留下这个破绽,这些自相矛盾的地方都点出这个故事是不真实的。结合最后两位老大爷在餐馆里的对话,那么这个故事是其实导演作为低语者来欺骗观众,也很意味深长
虽然剧情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但是在毫无防备之下还是容易有点迷,而且确实有那么点烧脑的意思,两条线的并行叙事是本片最大的诡计,当你纳闷医院那条线明明一点卵用都没有的时候反转就来了…整体没有什么逻辑上的漏洞和BUG,唯一的软肋就是为什么请了达斯丁霍夫曼这样暴露身份的演员…总之虽然是19年的片子,却是今年可能看过的最好的悬疑片了
我,我没看懂…
看到结局才想起之前看过这电影的讲解
执念帮助你走出迷宫
*怪无聊的,节奏慢得不能再慢了,一个半小时可以搞定硬要弄到两个多小时的时长*欧洲电影搞不好真的是会让人很看不懂而且真的觉得好无聊,简而言之就是又长又臭,欧洲电影的通病:拍啥都要搞得很高深的样子,搞得看起来像一部文艺片*故事就是萨曼莎和女警是两条不相关的线,萨曼莎得救了,犯人也抓到了。女警被变态退休老头抓走,老头下药让女警以为自己是得救后住院的萨曼莎,后来女警识破,逃生了。故事本身不复杂,但偏要故弄玄虚搞得好像很悬疑很烧脑,真的很装逼
就用了非常复杂的方式讲了两个其实并没那么复杂的失踪案。
卧槽卧槽!!!!!书粉狂喜!!!!!见到了米拉见到了boss见到了失踪人口办公室!!!!!!不对这不是重点,还是熟悉的侦查风格,逮着线索深入走访调查,最后的线索回收太牛逼了!!!!!数字23已经暗示了一部分真相,可当主线支线浮出沼泽后我要高喊一声“卡瑞西万岁”,怎么这个男人写书和拍电影都这么有才华啊!!!!!
叙诡佳作,喜欢~~
需要对答案的悬疑片;第一个得分点是有几桩案件,第二个得分点是各自的受害者和加害者,第三个得分点是为什么要这么拍,加分题是“Whisperer”的意义。第三个得分点开放OK,但谁能告诉我加分题的解答?
还是挺强的
脑洞大开。两条时间线两个案件交叉。看得我头晕。拍得很精彩。我很喜欢满墙的绿色抽屉柜。
很绕很迷,造型和配乐上制造出强烈的心理压迫,有种强行玩精神分析那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