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虚假纪录片,一星不值,不推荐观看。
影片中用电影的手法,带有强烈的偏见色彩,去故意抹黑顿巴斯人民,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做法。
战争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对于已然发生的战事,应该给观影者一个清楚明白,而不是颠倒黑白,反而弄不清是非曲直。这样不仅对不起战争中受伤害的百姓,更对不起观影的傻白甜。
杜绝把观众当傻子玩儿。。。。
这两天闲来无事,追赶潮流,专门找了几部与俄乌局势有关的电影看。今天看的这部叫《顿巴斯》,是2018年拍摄的。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叙述的是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之后的情景。那时的乌克兰群情激愤,在基辅刚把亲俄总统赶下台,南边的克里米亚就被普京收走了,东边的顿涅茨克又闹起了独立。这下子整个乌克兰乌烟瘴气。政客们无休无止的喧嚣声和两派的炮火声中,百姓们平静的生活结束了。影片中所表现的种种乱象,有改制之初的彷徨,也有战争开始时人们的惶恐,更有多年苏联体制下贫穷却安定的生活的惯性延续。
剧团照常化妆准备演出。市长照常接见各种眉目的来访。妇产医院的医生照常在贪污。婚礼在照常举行。秃顶新郎和大脸新娘在接受亲朋的祝福。当人们在经历这些司空见惯的和平生活的同时,也明显的感到了战争的恐怖气氛。市长接见完不知名的民间代表团之后,一边问秘书:“这是哪儿来的马戏团?”一边走向窗口,窗外是整装待发准备迎敌的部队。婚礼上,发言的来宾们没有盛装西服,而是全副武装的军人。地下室里拥挤的避难者,阴暗潮湿的地面,满是裂缝的墙壁,失修的厕所。女儿来到这里,劝母亲和她一起搬出这个地狱:“去我那里吧,那是我自己的公寓(这是和平时期的用语)。”马上又补上一句:“我那里没有挨到轰炸(这是战争时期的用语)。”一辆公共汽车无端遭到炮击,死伤遍地。影片开始时那个准备演出的剧团,毫无缘由的被全部枪杀。这就是顿巴斯血淋淋的现实。人们就是在这样的苦难中顽强坚忍的生活着,挣扎着。
影片并没有去反映顿巴斯的历史沿革,也没有纠缠于政客间的争斗说教,只是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民众,去考察他们在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前面说了,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有主角和配角。我们在观赏时,可以体会到编导们力图再现真实的场景,使观众信服。有朋友说这是一部“伪纪录片”。我并不赞同这样说,因为编导并没有说这是一部纪录片,各个场景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雕琢的痕迹。所以,谈不上是“伪”。但是这部电影是真实的反映了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真实现象了吗?影片真的做到了客观、公正、中立了吗?虽然我和大部分观众一样,并没有在当时去过顿巴斯,不了解当地的情况,但是仍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编导的倾向性。影片通过暴露顿巴斯的种种丑恶现实,要告诉我们的是,这里的政权是不得人心的,因而必定是短命的。人民缺吃少穿,军队组织杂乱无章,所以向乌克兰闹独立必定失败。你看,顿巴斯武装人员的豪横和无知,政府人员的贪腐,对俘虏的虐待,对人民的巧取豪夺(丢失汽车的事),以及血腥的自相残杀。不是都证明了吗?
是的。我相信影片中反映的种种丑恶都真实存在过。但是它是否就概括了顿巴斯人民的全部生活了呢?譬如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那就要知道他的性格思想,了解他的喜怒哀乐,了解他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的全部。如果编导抛开这些,只是去考察此人的“拉撒”,而不去反映他另外的生活,那么给观众的印象一定是“这个人不怎么样,很俗气。”当真正了解了这个人之后,人们就会怀疑考察者的眼神。考察社会同样如此。一个社会除了体制的强弱,人民的信仰,经济的实力之外,肯定会存在不少的丑恶现象。如果编导有意识的不去弘扬善,只是去揭露恶,那么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个社会一定是糟透了。可是,最终在这个社会中,是邪压正,还是正胜邪,如果不带偏见的话,编导是很容易通过客观的镜头描述让观众们自己得出结论的。现在我们看到的事实就与编导当初的观点相反,经过了8年漫长的时间,顿巴斯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于乌克兰政府的高压之下,顿巴斯的民间武装也并没有被乌克兰正规军战胜。这说明了民心所向。这个民心的力量,是那些邪恶动摇不了的。
影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俩军人押送一个乌克兰灭绝小队(亚速营?)的俘虏到了街中心,把他绑在一个电线杆子上示众。这一下,引来的许多人的围观。先是一个老太太不知道他是谁,和他聊起了家常。然后来了几个年轻人,开始羞辱这个俘虏。又来了一个老奶奶,拿起拐杖就打这个俘虏。一个老头问他:“告诉我,你对平民开过枪吗?”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围上来控诉敌人的罪行。继而开始拳打脚踢,打的他鼻青脸肿,口吐鲜血。要不是士兵赶紧把他押走,这个俘虏肯定要死于众人的拳头之下了。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一些人是真的有深仇大恨,恨不得置仇人于死地。然而更多的人不知道和事主有什么仇什么怨,纯粹是起哄架秧子。借此来寻求刺激,寻求发泄暴力欲。寻求那种非理性的原始冲动。在众人的异口同声的讨伐中,在无数挥舞着的拳头下,这个俘虏作为一个绝对的弱者,他的尊严和身体遭到了暴民们任意的践踏。完全是一个发狂的民粹场面。面对这些,编导力图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观众意识中的目的算是达到了。结论就是:看看吧,就是这伙暴民在闹独立。
但是且慢!任何事情都是事出有因的。与咱们丙午年间的那些批斗会不同,在参与这场斗殴的许多人里,刚刚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我的孙女就是被你埋的地雷炸死的”。“我的邻居被炸成了碎块。”这些原本善良的人们,并没有要求大富大贵,也没有想着去侵占别人的领土,他们只是想平安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一日三餐,生儿育女。可没承想,战争来了。他们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灾难,亲人惨死,原本安定的生活完全不在了,他们只得成日躲在地下室中苟延残喘。他们想知道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但是他们找不到真凶,唯一能够看到的敌人就是面前的这个俘虏。他们只得将他作为一切恶势力的代表,去发泄自己的仇恨。想到这里,难道我们还有权力去指责他们吗?
看这个电影,不要去想我们应该支持谁,反对谁。只是了解人们那时的生活,也可以对现在的俄乌冲突的起因和背景有个稍微的了解。
本人评分:6.5。
苏联时期,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一样具有强烈的分离倾向。武装的乌克兰独立运动,直达50年代才被苏联内务部队彻底镇压。苏联解体后,乌终于如愿以偿。此间政治上一直在欧美与俄之间周旋。直至2014年“广场革命”爆发,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推翻。新政权在国内大肆鼓吹民族主义、为昔日的班德拉分子歌功颂德,国际上则急剧掉头倒向亲西方、加入反俄阵营。西乌右翼法西斯势力更是与极端民族主义沆瀣一气。
而乌东俄罗斯人聚居区( 主要为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 )则要求独立、积极谋求与俄联合。政府军随即出兵弹压。乌东战事伊始,当地军工企业、大型厂矿众多,基层民兵组织拥有较强自卫能力。在俄明里暗里支持下,乌东亲俄势力迅速实现整合。一时间秣兵历马、攻城略地,控制乌东大片土地。乌政府政治外行、军事不行,最后依靠美欧声援和极端军事组织才稳住阵脚转入防守反击。现在经国际斡旋,乌东战事渐缓。交火双方割据对峙,偶发零星冲突。
影片阴郁、压抑的画面,荒芜的田野、冷寂的城镇,厚实、冗长的衣物、久违的俄式建筑物,传统的历史观念,义愤的道德理念,仪式化的婚礼,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乌东的社会场景,能使人联想到这里的时针仍然停滞在90年代的苏联。
影片画面中在乌东军民身上经常出现的圣乔治丝带,目前已经成为俄罗斯人抵抗侵略、凝聚爱国主义情感的象征。乌东军民在画面中使用的轻武器、装甲车辆、火箭炮均为俄制,其中隐寓不言而喻。导演谢尔盖·洛兹尼察采用伪纪录片拍摄手法变换角度,试图还原战火下顿巴斯人民的生态状况。针砭各种豪强、奸诈、阴谋、投机,呼吁民生持久和平。
从影片观感上来说,由于缺乏叙事主线、碎片化影像还原出生动的社会场景,基本上就是见仁见智。主观视角行云流水,如同雾里看花。更掩盖不住导演厚此薄彼的意识先行。所谓“形散”“神不散”,而且不够冼练,自然也就不够深入。
伪记录片的方式展示了今日依旧炮声隆隆的顿巴斯,更多的是展示战争的残酷。
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州2014年宣布独立,不幸的顿巴斯恰好位于乌克兰政府军与独立军的前沿交火区域。
独立原因是该州有大量俄罗斯族,在俄罗斯政府的影响下公投独立,乌克兰政府不予承认,开始清剿叛乱,背后是欧盟美国和俄罗斯的角力。
影片没有谁是谁非的态度,这种种族冲突和地缘政治搅在一起,再加上人类的愚昧和好斗,确实很难有态度。
影片展示了战争爆发后乌克兰政局的动荡,政府的无力,顿涅茨克独立后军管状态下军队的强取豪夺、无法无天,民众的苦难和被政府引导的乌合之众的狂暴。
影片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战争状态下,最倒霉的是民众,最狂热的依然是民众。
今天,顿巴斯的炮声隆隆依旧,今天,依旧有无数愚民盼望着和这国那国干一仗。
看了此片,观众会明白,战争一旦爆发,输赢无法确定,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大家肯定会品尝到影片中顿巴斯居民的苦难。
很多影评说他拍的不好,
这已经不是拍的好不好的问题了,
电影里描述了东乌的种种黑料,
贪污、腐败、抢劫、杀人、做戏、洗脑什么都有,
到结尾一看,原来是乌克兰官方赞助的,
这才恍然大悟,昨天2.27号,本片是6.3分,
现在已经是6.4分了,以后几分不敢想象。
字数补丁。。。。。。。。。。。。。。。。。
伪记录是一个伪命题,现实不可还原。
只有在类型片的框架下,伪记录才可成立。
因为类型片与艺术片不同,不需要设置情境。
没有情境,就没有那些真正的电影。
因此,当一位执着于艺术探索的导演尝试以伪记录的方式还原现实,失败在所难免。
这就是谢尔盖·洛兹尼察的《顿巴斯》遭遇的问题。
纪录片导演出身的它懂得如何通过虚构的影像来重现2014年大选后乌克兰内战前线的荒谬景象。
让曾经发生的场景和人物如在目前,让观众信以为真。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剧情片带上纪录片的影子,影像如同纪实,虽然它们都是编排出来的。
谢尔盖·洛兹尼察走向了极致,即将剧情片彻底置换为纪录片,为了获得逼近绝对真实的效果。
但问题在于,现实真的可以被还原吗?
如镜子般照出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无非是一种崇高理想。
任何艺术都在通过选取、加工、编排素材来抵达与现实所平行的真实。
现实的混乱是无法在精致的影像中被呈现。
而且因为通过虚构这门伟大的艺术,这是一种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的真实。
企图在艺术中原样复制现实的尝试只有失败的可能。
因为感官和智识的限制,现实中有太多无法察觉、认知、理解的信息,这些都无法呈现在艺术中。
侯孝贤的伟大在于他有一股“蛮力”,一定要“还原”现实。
当然,侯孝贤的还原与谢尔盖·洛兹尼察的还原不同。
如果说后者幼稚地认为现实可以机械地还原为影像,那么前者前者的还原则是再造一个平行的世界。
如侯孝贤说言,“我喜欢的状态,坦白讲,就是等同于真实的状态。”
这里的“等同”,就是还原的核心要义,而不是原样复制。
这里的“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知。
结果是,真实不是来自于影像本身,而是观众对影像的体验。
现实是不可还原的,但可以被伪造。
现实只有一个,但它可以有无数个“合法副本”。
伪纪录只有与类型片(和现实关系不大)携手,才有价值。
任何艺术都是如此,不只是电影。
good story-line, bad shooting
坚定的反俄立场。用真假难辨的当下(哪怕背负编撰骂名)影射旧日苏联梦魇,唤起人类陌生又熟悉的恐惧感。穿着军装的半兽人,眼里泛着血光的民众,白茫茫的天地间投下黑色的炸弹。并置的段落总是度秒如年又戛然而止,似遗世独立的孤岛,被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撕裂的创口,没有一处角落能够幸免,但人类已无力再挽起双手。
乌克兰的纪录片导演拍的第二部故事长片,被称为“伪故事片”。虽然都是按故事片组织拍的,但全片没有贯穿的人物和情节线,完全是顿巴斯战争中的一个个的场面集景,竟然也吸引我连续地看了下去,并对2014年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独立投票后的战争灾难有了切肤、丰富的了解,也算是创作样式上的一个突破。血和泪的历史史实告诉我们,要用改革、协商去解决问题,千万要防止战争与革命,不论其口号是多么崇高、伟大,给普通人和社会带来的灾难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军政府没收私车、街头批斗“顿奸”、办公室官僚程序和又红又专的婚礼-----很让人想看看俄式粗暴
导演单个场景之间叙事角度的接替玩儿的还是很溜的,时不时还有些小幽默,长镜头,手持摄影,主观镜头,镜头中的镜头花样很多,最后一镜导演拍完看到成品肯定一脸骄傲
3.5 比前作《温柔女子》好,但仍旧令人不喜欢。以戏仿纪录片的搬演形式,来挖掘乌克兰顿巴斯战争里具有黑色喜剧性的部分和残酷现实,通过还原现场来抒发政治诉求,算是近年来“纪录混杂剧情片”里较好的例子。但疑问在于,为什么不拍摄纪录片,通过“真实现实”来更震撼人心呢?比如同题材的纪录片《远方的狗吠声》。《顿巴斯》在结构编排上太繁琐、混乱,搬演效果假而奇怪,野心太大,不够清爽、有力。
虎头虎尾中间蛇
不如同题材纪录片生猛,不如类似剧情片好看,不如新闻视频直接了当,一部记录风格的剧情片,但三头不到岸,只剩下赤裸裸的政治立场。
Donbass日常,變成盲目群眾政府軍隊眾生相,旁觀主觀視角變換有趣,開場潑糞紀錄片探勘也好,只是當發現一場比一場長,沒有線性的故事,成就無常恐懼。但素材沒有重新拼湊,淪為批判流水帳。監視器的視角,如果由漢內克經手? 3.5
骇人的婚礼戏,国家机关的嘴脸,街头的群暴,一切都荒诞得太真实。
这样的电影很难不带立场的去看,只能反思自己是电影里的哪一个
@RUC影协 主观上来说,我一不是特别喜欢这种叙事段落较碎的电影,二对政治电影这一类型不是很感冒,三对东西乌克兰的政治文化矛盾也不甚熟悉…但虞师和马师的分析还是挺有启发性的:“东”的聒噪与“西”的静默、流水的演员与铁打的威权、对媒介的审思(手机、相机的反复出现)、“伪纪录片”
接管军队没人性,接管政府趁火打劫。非常乌克兰视角,lol。剧情荒诞黑色幽默,俄军对德国记者说你是法西斯,你不是你爷爷也是。俄族民众暴力把乌克兰志愿军绑柱子上羞辱,老太婆过来拿皮搋子?打他。。。什么鬼啊哈哈哈,太乌克兰了,魔幻现实。
洛茲尼薩搞了這麼一部有毒(獨)的偽紀錄片(其實也算是對抗假新聞的另類方法)。電影所呈現的戰爭的非線性和群眾的非理性應該是比較到位的。之前看了俄國紀錄片《Chechen》,裡頭呈現的頓巴斯地區的狀態跟這片還是比較吻合。要是Kira Muratova還在世,感覺她也會拍一部這個題材的電影。Kira的御用演員的Natalya Buzko還在片子里出演,實在恍如隔世。另外,電影淡化了主角,匆匆忙忙地將鏡頭轉到另一個現場,很有意思。還有,片子里那個“新俄羅斯聯邦”已經解散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又自己玩自己的了。
热点地区热点话题,结果拍得像一团混沌。可能真相也是如此吧,就像电影里被设计的一场屠杀。用手持镜头将各种事件聚合的伪纪录片,讲述一个地区两个民族的悲哀。当世界穷凶极恶,谁还会为子弹流泪呢?
毕竟拍的是顿巴斯、顿涅兹克,而且假装以墙上苍蝇的长镜头视角,也就没了太多乌克兰那边的立场。不站队不代表没态度,军政府没收私车、街头批斗“顿奸”、办公室官僚程序和又红又专的婚礼,都能看出一定反俄立场。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如果把战时顿涅兹克若干年的全城监控调出来剪辑,会不会也呈现同样一番荒诞戏剧面貌。
群演构陷循环利用,收刮民脂强行征兵,仇外采访地洞生存,良知母亲断绝关系,神棍横行偷鸡摸狗,围观群殴示众战俘,圈养勒索企业家……把乌克兰亲俄派黑出花,里面的操作却又是多么熟悉的配方
荒诞即真实的伪纪录电影,当代的战争又确确实实在发生着,不可想像又不可言喻,开头结尾不错,因为中间断实在冗长昏睡了一会儿,补标。#金马55#
8.5分。看剧本的时候就觉得形式很不一样,想象这样一个宏观全景的黑色幽默会如何呈现。长镜头、冷峻、赤裸裸的、疯癫的、纪录似的、荒诞剧的。无意识的棋子。奇异的反差令人发笑。戛纳一种关注最佳导演奖。导演出现现场,有一双很神奇的眼睛(略微奇异的眼白和瞳孔),本身就有荒诞感。观影于TIFF。2018/09/20
战乱。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