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腐败2019 剧照 NO.1 腐败2019 剧照 NO.2 腐败2019 剧照 NO.3 腐败2019 剧照 NO.4 腐败2019 剧照 NO.5 腐败2019 剧照 NO.6 腐败2019 剧照 NO.13 腐败2019 剧照 NO.14 腐败2019 剧照 NO.15 腐败2019 剧照 NO.16 腐败2019 剧照 NO.17 腐败2019 剧照 NO.18 腐败2019 剧照 NO.19 腐败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03

详细剧情

  山姆·克拉弗林加盟蒂莫西·斯波主演犯罪惊悚片[腐败](The Corrupted,暂译),罗·思卡佩罗执导,片中山姆·克拉弗林扮演一个犯有前科的人,而他欲得到家人的爱和信任。然而他的未来却被克利福德·卡伦(蒂莫西·斯波饰)为首的犯罪组织影响,而他更是被牵扯进一桩有关金融届、警察届等的腐败圈之中。该片将在柏林电影节寻找买家。

长篇影评

1 ) 集体的无意识依旧是民主革命最大的障碍!

比起政府的谎言,腐败,贪婪并且无能,我以为政府通过医疗腐败如此赤裸的屠杀百姓已经骇人听闻,但没想到在一群人如此努力探寻真相曝光政府的背后,却是民众面对真相与正义的冷漠,呼求平等、正义的永远是那极少数,但那冷漠的大多数依旧对此毫不关心,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我觉得本身是一种大恐惧,然而,当代你无论生活在哪个国家,哪种体制内,我觉得群体的冷漠都不是极少数事件,就好比这段时间阿里女员工事件的背后,是整个公司体系的冷漠,这样的犯罪行为甚至是阿里文化的一部分,那在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实际上更多,我觉得人性是个深渊,在任何时代,你都不能太深入的去凝视它。 作品整体来说,可能前半部分的表达会更为出色,它的真实感和带入性会更强,中后部分开始,我觉得带有太强烈的主观意识并且叠加了部分可以更精简的表达,但是革命在某种意义上,它必然是激进并且主观的。

2 ) 被“稀释”的人性

病患被白色床单遮住脸,两个人挤在同一张床上......

2015年10月30日,罗马尼亚一家夜店内的音乐会上,摇滚乐队在舞台上嘶吼,微弱的火苗在人声鼎沸时窜起,当火灾蔓延开来时,人们惊叫着涌向出口,烈火加慌乱引起的踩踏,最终导致了27名年轻人当场死亡,180人受伤。

为何一场突发的火灾,却让罗马尼亚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甚至政治格局发生了变革?纪录片《科莱采夫》记录下了这一切。

影片从体育报调查记者、新任卫生部部长、灾后幸存人员的三方视角出发,抽丝剥茧地还原出了整个事件的脉络。

被“稀释”的人性

事件最开始的矛盾点是医院在知情的情况下,让患者待在有菌的环境里,并使用了稀释后的劣质消毒剂。该消毒剂由无良厂商通过贿赂手段提供,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极低,起不到任何的杀菌消毒作用,很多患者不是死于火灾,而是死于细菌感染的并发症。

其次,罗马尼亚政府也信誓旦旦称,将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这一导火索,引燃了整个罗马尼亚的医疗系统,人们开始问责受贿的医疗管理层,和默许这一切发生的罗马尼亚政府。

一位良心不安的医生爆料出了最残酷的现实,落后的医疗系统,应付不了突发的灾难,病患被白色床单遮住脸,两个人挤在同一张床上,伤口经劣质的消毒水清理后,身体各处开始感染,甚至长出了蛆......

劣质消毒剂害死了数百位病患,但被稀释的不只有劣质消毒剂,还是医院的公款,也更是医疗体系管理层的“人性”。爆料的医生自愧道,很多罗马尼亚医生为了钱,已经不做“人”了,勾结手术室的上司,只为把病患送进手术室,收取更多钱......

荒谬的是,这一重大社会新闻的调查报道,全出自当地的一家体育日报。影片在记者举步维艰的采证、调查、对峙中前进,很冷酷地用旁观者视角记录了一切。

当真相慢慢还原,人们在街上高喊出记者姓名,向他表示致敬,这一幕着实感人。有良知和社会担当的记者是增稠剂,他们搅动了看似清澈的表象,让这个被“稀释”了的世界,不再那么寡淡。

拉起“无知之幕”

事情发生后,民众对于罗马尼亚政府的愤怒来自于早期的无动于衷,与后期的掩饰真相。罗马尼亚政府滥用了民众的信任,谎报医疗条件的同时,还宣称劣质消毒剂是有效的。(授权涉案医院的相关人员对消毒剂进行了“检查”。)

“当媒体向决策者妥协时,决策者便会滥用公民的信任。”调查记者在电视上愤愤然说道,他唤醒了盲目中的人,也向无能的权力者,发起了挑战。这是腐败与革新的斗争,也是是贪婪与公正的对决。

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无知之幕”,意思是人们要公正对待一件事,一个人时,先聚集在一块幕布下讨论,并约定好每个人在走向幕布后,都随机分配到社会中的各个身份,保证了讨论的绝对公正性。

影片的质地是坚硬的,但其内核却柔软无比,它避开了最煽情,最容易切入的伤口——展示幸存人员的遭遇、采访受难者家属。而像一把锐利的尖刀,猛地扎向最内核的部位,径直切向大动脉。

《科莱采夫》的记录拉扯下了罗马尼亚政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它试图理性而冷酷地拉起一张“无知之幕”,给民众以更自由,更公正透明的讨论环境。

在整个事件的调查中,真相总是呼之欲出,却难以触碰。消毒剂供应商离奇死亡;被贿赂的医疗管理人员暂无下文;短暂上任的卫生部部长看似一道曙光,却无疾而终。或许残酷的真相永远隔着一层轻薄的羽衣,一切好像马上要揭开了,却又被人遮盖起来......

3 ) 刺破社会脓疮 刺破社会脓疮

科莱采夫

刺破社会脓疮

戈弓长

2015年10月30日,罗马尼亚的夜店“科莱采夫”发生严重火灾事故,造成27人死亡。惨剧令人痛心,而随后的事情令舆论哗然,幸存的37名烧伤患者在国立医院因严重感染陆续死亡,他们都是年轻人,悲伤的父母挤在医院讨说法。面对消毒不规范的质疑,电视新闻和卫生部长依旧一脸麻木、满嘴官腔,宣称“我们的条件完全符合欧洲标准,不必把患者送出国就医”,并展示官方检测机构的证明,自己查自己。在媒体集体噤声之时,专业并不对口的《体育公报》承担起调查职责,挖出消毒剂生产商和医院主管勾结,消毒剂被大量兑水稀释而失效,政府4年前就知道内情的丑闻。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迫使政府下台,临时上任的卫生部长是个无党派技术人员,他支持记者调查,越来越多的医疗腐败被挖出:由市长任命的医院院长靠行贿上位,毫无才能、贪婪成性、有恃无恐,不把下属当人,侵占救助款多达1075次。他手下许多医生 “只在乎钱,已经不是人了”,烧伤病患伤口烂了长蛆都不管。新任卫生部长哀叹医疗系统“烂光了”,锐意改革,提出设立监管机制,医院主管不得担任行政职务,为政治利益运转,但一年后的选举中原政党以压倒性优势再次上台。

colectiv是火灾夜总会的名字,译作英语是collective,就是集体的,共同的。罗马尼亚的执政党社会民主党,是80年代末苏东剧变后倒台党的继承者,树大根深、拥有大量资源和宣传机器,其他新兴小党派难以匹敌。虽然罗马尼亚早有了选举,也已加入欧盟,但转型迟缓,人民普遍失望,没有投票热情,精英去往西欧,把国家留给腐败官僚。影片叙事简单,报社、记者会和电视访谈撑起全部场面,前后两段分别跟随资深记者卡塔林·托伦坦,以及年轻斯文、还有理想和热情的新任卫生部长弗拉德·沃库莱斯库的视角展开。一场突发事件刺破整个社会的脓疮,镜头如手术刀层层深入,到最后却戛然而止。面对选举结果和民粹媒体鼓吹提倡市场化就是卖国,新任卫生部长失望说道:“我们抵达了罪犯的巢穴,却无功而返”,父亲让他回到维也纳,别想着唤醒国家。除了悲愤和无奈,也有善与美,调查记者穷追不舍,有良知的医生勇敢爆料、担当吹哨人,在火灾中失去手掌和容颜的女艺术家在镜头前展示她的身体,烈火过后的疤痕之下,依旧有美与希望。

环球影幕

4 ) 一个很好展示医疗改革的过程的纪录片

一场大火之后的救治,将罗马尼亚的医疗系统成为揭开整个国家贪腐的第一块遮羞布。作为一部纪录片,它呈现了整个医疗调查的全过程。从调查医院用的消毒剂被稀释了10倍开始,整个卫生部对于消毒剂的选用成为了第一个调查起点。医疗系统对于公款的“稀释”,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点,也就是言论自由与煽动暴力的界限,媒体一直在严格注意舆论的风口,防止其演变为社会的动乱和骚动,这也是经常在比例原则下衡量是否政府开始采取手段对于公众的干涉作为一个合理线的起点。此外,这部片对于司法程序与国家当局部门的尺度的把握,也贯穿于整个调查的过程中,包括检察官与卫生部对于消毒剂撤回问题的讨论,应该由司法程序而不是政府部门下令撤回不合格的消毒剂。我不能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一部电影,倒是很像一部合格的社会事件政府调查步骤与媒体的质疑。这只有存在与言论自由和媒体自由的国家才能做到对于调查独立以及结果的论证和质疑。我记得之前上课老师说过,很多时候看这种片,更像是一种对于民主的意淫。在民主这个词已经变得有点戏谑的语境当下,更应该去理解这个词语包括的整个社会制度。这部片从一个方面展现出来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福山的书里曾经说过,民主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制度发展的尾声,现在更多是对西方民主制度内部对于民主制度的彻底执行和监督。结合疫情的背景,福山认为,即使是民主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并不代表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本颠覆和怀疑,而恰恰是这种体系在自我完善和贯彻的过程。

5 ) 一场大火烧出了什么?

今年初在柏林电影节上,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的大尺度争议作品一举获得金熊奖,而在上个月落幕的奥斯卡上,同样有一部罗马电影风光无限,同时入围最佳国际电影和最佳纪录长片两个类别,尽管最后相继败北,但都无损罗马尼亚电影对影坛的强烈冲击力,这是继千禧年代克里斯蒂安·蒙吉引领的新浪潮运动之后,另一波罗马尼亚电影热潮的兴起。拉杜·裘德的《大写的印刷体》和《火车出站》以及去年圣丹斯获奖的《阿卡萨,我的家》都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较为出众的罗马尼亚纪录片。这部《集体》更是去年最为瞩目的一部了,在奥斯卡颁奖季里收获颇丰,更出现在不少影评人和杂志的年度榜单上。

片名是罗马尼亚的一个酒吧,而纪录片讲述的是2015年发生在该酒吧里的一次火灾,最终夺去了27人的宝贵生命,其后37位烧伤患者因术后感染死去。这一场大火烧出了罗马尼亚医疗制度的落后与腐败,以及政府管理的混乱和不为人知的权钱交易。最终,这场医疗丑闻迫使当时的罗马尼亚政府下台,换上新一波的管理者,直至下一届大选为止。

▲体育记者

这部纪录片是从这桩医疗丑闻刚爆发没多久开始介入拍摄,先跟随着一位体育记者的视点去掀开当时卫生部长种种掩盖真相的谎言: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质疑,搜集证据在报纸上发表报道。医院的烧伤科设备不足、人手欠缺、无法应对如此大量的病患,更可怕的是,记者发现消毒水被稀释的问题,再引出医院高层与药物公司内部存在贿赂收受的关系。

导演运用灵活快速的剪辑技术,在记者报道与政府发布会的画面里营造出扣人心弦的节奏效果,尤其是在药物公司老总刚接受警察调查不久,就被发现命丧于交通意外的一幕。这种堪比类型片的戏剧化情节令纪录片呈现出政治惊悚的氛围。类似的情节还有不知名人士在网络上泄露了一段烧伤病人身上长出疽虫的恶心短片,难免让人猜测医院背后的政治派别斗争,使得这桩医疗丑闻陷入白热化的程度。

▲新上任的卫生部长

纪录片的第二部分,观察视点由体育记者转向新上任的卫生部长,此时技术官僚政府已下台,换上一位坦诚开明的新部长,他主动邀请纪录片团队近身拍摄他与内部管理阶层开会的过程。从这段卫生部长的情节里,观众逐渐发现他所倡导的医疗改革存在极大难度,他一边向愤怒的群众公布事实真相,另一边与医院管理层的政治对手和官员斗争,发现管理层和整个医疗系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弊端,难以彻底改变。最后,他在车上跟父亲通电话的一幕表明了他当初一腔热血从国外回到罗马尼亚投身改革的美好愿望彻底化为泡影,因为新上台的政府对他发起攻击。至于他之前提出的改革能否持续,观众看到这里相信应该心中有数。

前后两个记录视点的转变,令观众更全面了解这场医疗丑闻的真相,及其根本性的原因。这显然不只是发生在罗马尼亚的故事,从这件丑闻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国家的医疗系统里的各种问题,以及政府在管理方法上的错失。导演透过这桩罗马尼亚的丑闻揭示出一种广泛存在的恶意现象:谎言、腐败、利益关系、官僚主义、对人民漠不关心,这些现象在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的社会和国家里具有共通性,这正是影片能带来强烈共鸣的原因。

▲失去手臂的女模特

然而,这并非一部旨在揭露黑暗而令人绝望的作品,导演在纪录片中悄然融入理想主义的抗争精神,除了体育记者揭露真相的英勇举动和新上任的卫生部长推动的医疗改革之外,那位在大火中失去一只手臂的女模特也值得敬佩,她在手术后克服困难,不断学习使用机械臂而顽强地生活。这些人物都在不断暗示,我们仍然要对未来抱有希望,哪怕曙光多么黯淡,只要不放弃,光明总会有到来的一天。

6 ) 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

罗马尼亚入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纪录片双提名的长纪录片《集体》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反映的是2015年发生在科莱采夫酒吧一次火灾让了27人丧生,其后37位烧伤患者因术后感染死去。揭露了罗马尼亚医疗制度的落后与腐败,以及政府管理的混乱和不为人知的权钱交易。从影片中至少可以反映两个问题:一是东欧剧变后,罗马尼亚虽然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但是几十年延续下来的旧模式还是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二是毕竟体制发生了变化,媒体可以独立调查和跟踪报道被掩盖的事实和真相,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和权力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制约作用。该片内容“禁止联想”,该片表现形式不错,快速的节奏,开始还以为是一部故事片。影片中很多台词发人深省,仅摘录媒体记者两则:

——当媒体向当局卑躬屈膝,当局就会虐待公民。

——如果我们保持沉默,我们就成了同谋。

7 ) 我的生命主题是“对抗”

纪录片〈Colectiv〉有译为《集体》,也有直译为《克莱采夫》,它讲了罗马尼亚一个叫克莱采夫的夜店失火后,先因疏散通道的不合理导致伤亡严重,后又因伤者所住医院的消毒液被稀释,导致伤者接二连三地死去。没有代表权威的人来解释、负责这一切,有的人闭口不谈,有的人甚至莫名其妙地死去。

片中有从新闻、政治和艺术表达这几个方面出发去对抗、控诉,或说是拯救这一切的人,但往往他们得到的结果都是,没有结果。

看到片子最后,从维也纳来的卫生部长和父亲的对话,父亲告诉他,这个地方烂透了,三十年也没法让它好起来,而你有多少年可以在职。

是啊,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投入在一个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上,最后尴尬退场,可能再过五十年你会被载入史册,但那也只是载入史册而已。

那这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做了么,当然不是,作为适应性非常强的人类,我们最终会劝服自己生活还是要继续,而生命主题是“对抗”的人,那他也一定会继续对抗。

8 ) 《集体》:一次内植,一个问题与它的回答

首发于深焦:图文版

2021年对罗马尼亚电影界是个不错的年份。先有拉杜·裘德加冕金熊,正式坐稳罗马尼亚当今“四巨头”席位,后有亚历山大·讷讷乌的《集体》抢下两个奥斯卡提名,而这也是历史上罗马尼亚电影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这是之前无论是前辈大师扬·波佩斯库-戈波或是卢奇安·平蒂列,亦或是新浪潮风头最劲的“三巨头”,均未能达成的成就。此前最好成绩是克里斯蒂安·蒙久凭借戛纳双奖作品《山之外》入围过最佳外语片短名单(另一个最接近提名的是,拿下克莱蒙费朗大奖和欧洲电影奖最佳短片的「圣诞礼物」,该片入围过最佳真人短片的短名单)。不过再往前数,蒙久的《四月三周两天》未能入围短名单,除了引发巨大争议(当年一篇著名吐槽评论的标题为《请问“奥斯卡丑闻”用罗马尼亚语怎么说?》)也引发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规则调整。

当然还可以聊聊的是罗马尼亚本国的提名程序。目前罗马尼亚选送代表本国参加“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评选的机构是罗马尼亚电影家协会(UCIN,读音大概是“乌沁”)的一个专家委员会(而不是所有会员)。UCIN虽然名称比较像中国电影家协会(也就是金鸡奖的主办单位),但是架构还是仿照奥斯卡背后的“学院”而建设的。UCIN的投票结果经常很迷幻,比如在2016年他们就投出了普优的《雪山之家》,而并非人见人爱的蒙久代表作《毕业会考》。既然蒙久能撼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审规则,为了冲奥显然《毕业会考》是个更好的选择,很可能挤掉《禁忌之恋》砍下罗国影史第一个奥斯卡提名(当然那一年的局面是法哈蒂因为川普的政策意外反杀成功二封反正也没奖……)。蒙久在墙外更香那简直是不争的事实。莫说这个,蒙久跟罗马尼亚戈波奖闹翻也好几年了……

这次《集体》拿下两个奥斯卡提名,堪称罗马尼亚电影又一个历史性突破。当然2019-2020年的罗国电影并非没有其他的选择,即便是纪录片方面,拉杜·裘德的两部力作《大写印刷体》和《火车出站》也可以一战。那么为什么是《集体》?这个选择还是颇有些意味的。


首先可以看看《集体》的电影节路线。影片于2019年威尼斯电影节特别展映,并同时登陆多伦多电影节——这是典型的颁奖季电影的路线。影片好评如潮之后还入围了包括阿姆斯特丹IDFA、哥德堡、圣丹斯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电影节,并拿下了2020年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影片在美国转了一圈电影节后进入发行流程,并收获一堆影评人协会的提名与奖项,还拿到了英国学院奖和独立精神奖提名(未颁奖)。这一通操作其实有点像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修女艾达》。

美国观众和影评人很容易理解这部影片。首先是社会公正-调查记者这个题材,影片里调查记者那条线剪得实在有点像《聚焦》,当然更大一个故事是个人对抗大公司/政府,官商勾结,线人爆料、腐败窝案、政治谋杀、内幕重重这种戏码,简直是美国电影电视剧的标配。这个故事易于共情的点还在于恰逢新冠疫情,不仅影片谈的就是医疗体系的问题,而且卫生部长那条叙事线,稍稍一联想就是川皇抗疫不力,有识之士勉力支撑屡败屡战的投射,简直不要太像。加上愿意在电影院里读字幕的观众(奉俊昊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而且其实《里夫金的电影节》里,“subtitled film”应该直接翻译成“外语片”才对嘛)本身就是教育程度较高的、政治上倾向民主党的观众。怎么可能不把这部片子“内植”成自己的经验?

稍稍解释一下“内植”这个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戴锦华老师提出的这个概念极好地解释了《阿甘正传》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戴老师认为《阿甘正传》对美国六十年代伤痛的处理方式,被中国(知识界/电影界)借用,象征性地疗愈了一部分文革及八十年代末的伤痛,这个内植的过程在于,我们这边的伤痛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无法被言说(只能是“伤痕”)和想象性的抚慰,而必须借助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文本,用以代替自己的经验,其实也带有“移情”的过程。类似的例子比如《悲情城市》,比如最近电影圈人人交口称赞的《亲爱的同志们》(这个译名才准确……)。美国观众和影评人对《集体》的内植稍有不同,只是因为他们还处在忙着拍《神奇女侠1984》这种打脸片的阶段,以及疫情来的太快,能用来抚慰和反思的影片还没拍出来,这时一部如此好看,如此对症下药的片子出现(不过恰好是罗马尼亚片而已),当然,要叫好。

回来说《集体》这部影片。译名方面曾长期被译作“科莱采夫”,这个翻译也蛮搞笑的,音译也不能这么译(标准音译是……科莱蒂夫)。港译“医官同谋”并不准确,因为还有供应商的问题;台译“一场大火之后”还算不错。不过直译“集体”还是比较准确的,“集体”俱乐部本身开在一个前工厂里,而这个工厂空间是一个典型的后冷战标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这也被认为是罗马尼亚的一段黄金时代),罗共执政时收归国有,罗共倒台后原来的所有者未能成功收回,反而成为了前厂长的私人财产——典型的后冷战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资产私有化案例。“集体”这个颇具社会主义历史的命名,提示着工厂的空间和前社会主义历史,同时也暗示着后续事件中,记者与新卫生部长要对抗的也是一个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成为既得利益联盟的“集体”。


影片主要人物托隆坦具备一切斯皮尔伯格影片男主角的特质,看上去是个“普通先生”,但被不公正激发出了惊人潜能。嗅觉灵敏,业务熟练,下手稳准狠,也有积极的社会介入意识。在调查“集体”事件(罗马尼亚对这一事件的说法叫做“稀释消毒剂丑闻”)之前,托隆坦是罗马尼亚第一大体育报纸《体育日报》的主编(2009年发行达6万多份)。《体育日报》创刊于1924年,一度也做得很大,2008年甚至还开办了自己的电视台(2014年关闭),2010年改版后还曾刊发3D图片广告。2018年被瑞士荣格集团收购。不过影片中出现的报社印刷厂已经被报废并拆除了。托隆坦跟随这部纪录片也去了许多电影节,随着颁奖季的一片好评,他也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焦点人物,如今以数字出版为主的《体育日报》也自豪地在网站上援引《纽约时报》的评论“我真的想知道《体育日报》这种头版只关注足球的报纸,是怎么培养出如此出色的新闻调查团队的。”

当然,如果你读托隆坦的博客的话,他自己就专门开了一个“调查”的分类,虽说他的第一分类是足球,但他的足球文章写得是越来越少了……现在基本上是个专业调查记者了。他在调查“集体”事件之前,就曾经调查过罗马尼亚足球界的洗钱案,其结果是包括著名球星格奥尔基·波佩斯库在内的8个人被判刑。最近他一直在报道跟疫情和疫苗有关的新闻。在奥斯卡提名揭晓后,他发了三篇文章。来看看题目吧:

3月15日:调查记者在哪里等待奥斯卡的新闻?在布加勒斯特法庭上是最好的方式

(这篇文章也很劲爆,托隆坦写到他最近三年一直在调查的中国黑帮拉皮条案……)

3月15日:NARCIS HOGEA:对父母而言,最悲惨的事情是失去了孩子,并感觉他死得毫无价值。我现在可以说:“ALEX,我们亲爱的儿子,世界将听到你的故事!”

(本文发布于提名公布之后,是对火灾中烧伤、因无法出国治疗而在医院去世的Alex Hogea的父亲的采访。托隆坦写道:“这次的曝光,让这个故事不再仅仅属于我们,整个国家都在质疑,并且等待答案”)

3月22日:186次庭审0最终宣判,“集体”事件相关的5个案件中的司法公正

托隆坦在这篇跟踪报道中指出,时隔五年,仍然没有任何责任人受到法律的惩罚。五个案件分别为:“集体”俱乐部消防安全案(上诉中,4月2日下一次宣判)、Malaxa医院经理挪用公款案(已有7人认罪并被判刑,主犯未审结)、Malaxa医院经理虚假合同案(延期审理)【这一案件出现在纪录片当中】、Hexi制药案(即影片中稀释消毒剂丑闻,这一案件被两个法庭拒绝审理,“没人想审理这个案子”。最终于2019年初审,此后被上诉法院推迟审理),以及“集体”中烧伤者医疗事故案(还在检察官办公室,连被告都没有被确定)。

看看是不是业界良心?热点都蹭的这么业务!

影片的剪辑和叙事线安排显然也是在向《聚焦》靠近(不少构图和细节安排都很像)。不过影片的结构也并非没有瑕疵,比如视点在后期切换到新卫生部长一边,虽说“书生救国+技术官僚+对抗体系”的人物弧线挺不错,但视点上就比较割裂,而且问题逐渐被带偏了,最后落到器官移植法案上面,不由得不说这是有些离题——但这也可以说是纪录片/Non Fiction的题中之义,由医疗体系的问题讨论到政治体系(尤其民粹政治势力把医疗问题政治化……)上。

问题在于,中国观众或者美国观众,搞得清楚罗马尼亚政治么?

我来捋一下时间线:

2015年10月30日:火灾。

2015年11月3-9日,罗马尼亚多地爆发群众游行,抗议政府无能。

2015年11月4日,总理蓬塔及社会民主党(PSD)政府辞职。

2015年11月17日,总理乔洛什及无党派的技术官僚政府上台,执政至2017年1月4日。

2016年3月27日,追思会——电影时间线开始

【追思会文章链接://www.tolo.ro/2016/03/27/parintii-victimelor-de-la-colectiv-ne-ati-furat-suficient-25-de-ani-gata-lasati-ne-sa-traim/

此后是托隆坦的调查,爆出丑闻,文章可以在他的个人博客上阅读,如2016年4月的几篇著名文章://www.tolo.ro/2016/04/

比如这篇直接怼卫生部长的:

2016年5月9日,原卫生部长辞职。

2016年5月20日(周五),新任卫生部长弗拉德·沃伊库莱斯库上台。

2016年5月23日,Hexi制药老板Dan Condrea死于车祸。

此后就是卫生部长的时间线,尝试改变,但是陷入了死结。

然后是结尾:

2016年12月11日 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获得45%的选票,取得67个参议院席位及154个众议院席位(全部席位:参议院136,众议院329,最终由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联盟党联合组阁)。

看清楚了吗,政府在火灾之后就辞职了,影片开始于火灾发生的5个月后。托隆坦反复质询的是技术官僚政府的卫生部。所以影片的时间线聚焦在“集体”俱乐部大火发生之后一年内的事情,而且要点在于……体育记者可以搞调查,但技术官僚救不了罗马尼亚。卫生部长跟父亲那个电话,简直就是“如此生活三十年,大厦还没崩塌”。问题在于,当年罗马尼亚可是革命成功了啊,然后呢?

所以,影片这个奇怪的结构是有用意的,前半段是托隆坦的调查与提问;后半段转到卫生部长视点的段落,当然是一次试图回答,但并不是预想中的答案。一铲子挖下去,挖出来的是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所以这才是纪录片比起故事片更动人的地方,因为即便生活再像电影,它仍然不是电影,没有剧作法或者观众要求的大团圆结局,它的结局是,无解。

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不能不明白?

如果你以为影片说的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揭露了腐败导致的医疗事故并导致卫生部长下台,那只是一个层面。影片对这个事件的分析还是得需要结合些国情才看得出来。比如,革命后的私有化/资本主义化进程,新既得利益群体的形成,新社会制度下旧的权钱交易和腐败的模式,社会运动的遗产,民粹主义的兴起,以及当今社会政党政治的弊病,环环相扣,死结纵横。

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导“火”索。

熟悉罗马尼亚历史的都知道,1989年圣诞节前那一个星期发生了什么。


我不禁怀疑导演讷讷乌有些历史循环论,不过只是在这一刻,才能发现这一代罗马尼亚导演,共同都在处理着一个命题:究竟1945-1989年的历史是如何在影响着今天。在普优那里,是“咖啡与香烟,还是这一套”,是勒泽雷斯库先生之死的偶然与必然;在蒙久那里,是《毕业会考》里让下一代赶紧离开这片土地;在波蓝波宇那里,是后革命社会中,一些改变了,一些尚待改变;在拉杜·裘德那里,影响着今天罗马尼亚社会的历史,得从二十世纪初数到直到革命之后。

把现实的问题历史化,罗马尼亚导演太擅长了。

随着这两个奥斯卡提名,被罗国评论家宣布了好几次的“罗马尼亚纪录片新浪潮”终于算是站在了聚光灯的中央。从早年的安德烈·乌日克、弗洛林·耶潘和亚历山德鲁·所罗门开始,新世纪以来的罗马尼亚纪录片其实一直也相当扎实,还诞生过《齐奥塞斯库自传》《共产主义银行大劫案》这样的杰作。但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统治力如此之强(至少在国际电影节圈子里,2005-2013算是顶流),也掩盖了不少纪录片光芒。随着跨界过来的裘德大放异彩,加上2020年讷讷乌和拉杜·乔尔尼丘克的巨大成功(后者2020年纪录片《我的家》(Acasa - My Home)获得圣丹斯世界纪录片最佳摄影奖,并入围多个重要电影节),再来一个导演就可以正式宣布纪录片新浪潮了!

短评

那场火灾某种意义上是罗马尼亚般的切尔诺贝利,一种系统性的崩坏让一切走向灾难。记者调查,呈现和揭露,新上任的卫生部长无奈,叹息和挣扎,到最后似乎很多事都无解。有些地方曾落入泥淖,就永不被阳光眷顾。

5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罗马尼亚----从89年后虽然实行民主共和制,可二三十年内当1权者就是不想使用民#主制的内核,使得从前腐败制度的惯性一直在持续~科莱采夫事件只是沧海一粟· HBO

6分钟前
  • temur
  • 推荐

一次大规模火灾救护事故暴露国内医疗腐败:病人伤口上的蠕虫,被自杀的供应商,因“政治压力”通过的专家认证,不达标被稀释的消毒药品因“法律原因”和“国家利益”无法下架;一家体育媒体和一位新上任的归国技术官僚,里外揭发与对抗烂到骨子里的政商利益链条;官官相卫不受监管的政治集团草菅人命,却能掌控主流媒体轻易用民族情绪转移人民视线,一年后始作俑者依旧大比例当选,好像唯一记得当时悲剧的只剩受害家属……从《民主边缘》《菲律宾杀人执照》到本片,全球社会无论什么制度什么国家,如今基本都被极其类似的民粹情绪和威权腐败所裹挟,人类未来何去何从?

9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不许联想。纪录片版《不止不休》。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腐败和调查都没有能层层相扣地叙述清楚,而立场先行的拍摄方式更让观赏该片变得有些无聊无趣。当然题材不错。

16分钟前
  • Spy Liu
  • 较差

聚焦于科莱采夫俱乐部火灾事故后续,通过新闻媒体的采访,对罗马尼亚整个卫生医疗体系的弊端与腐败,进行了深入挖掘,并进而对其政治运作提出质疑。在穷追猛打中,又透出了一种无力感。拍得很真实,反观当下,其实该国还未绝望,至少体制本身还得面对媒体的拷问。

20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at least they have the freedom of press

21分钟前
  • Coralineee
  • 推荐

我觉得有些电影,比如本片,再去评价什么拍摄技巧好不好不光是多余,反而是可耻了。一场火灾带来的悲剧,背后牵扯出整个社会烂到根的腐败,行贿的医药公司,被自杀的CEO,追求真相的记者,无力与整个系统斗争的年轻政客,这是一个比小说更精彩的故事,但可怕的是它竟然是现实。人人腐败人人绝望的罗马尼亚社会,却没有多少年轻人去投票试图改变什么。恐怕这也不仅仅是罗马尼亚社会独有,起码人家还有大选呢。看完后对社会绝望极了

22分钟前
  • 五乔
  • 力荐

“如此生活三十年,大厦却还没能崩塌”。2019威尼斯展映→2020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罗马尼亚申奥片。片名怎么能这么翻???正解【集体】才对,一是火灾酒吧就叫“集体”,二是影片里面罗国医疗系统和政府是集体腐败,这音译像什么话,何况音译还没翻对……影片叙事性很强,调查记者+社会正义题材,前半部不用改都可以拿去拍故事片了。后面转到卫生部长这边有点割裂(毕竟前期没法拍……),以及最后转到器官移植上也很奇怪。罗马尼亚新浪潮之后的纪录片浪潮,这部加上[Acasa My Home]妥妥可以定调了。医患关系这件事儿,可以一直追溯到[无医可靠],后面如[故障状况]这样的片子也有涉及。一个调查记者死绝了的国家,只能靠体育记者来寻找社会公正了……以及,医疗问题也能被民粹政党上纲上线政治化。罗国片子敏感,要点恐怕还是“禁止联想”吧……

2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伪纪录片,前半段记者视角,后半段卫生部长视角。讲了个非常绝望的故事,我记得年前看了另一部罗马尼亚电影也是花了很多篇幅描述政府腐败。自上到下的烂,一开始的部长讨论,让我大开眼界,可以这么自然并且确认、听起来也有理有据地推卸责任,好像是刻在基因的本能一样,完全没想着解决问题。最近黎巴嫩的爆炸我也觉得也是这种踢皮球的结果,还记得看到新闻报道说,一个月后还发现生命的迹象,我哭了,如果上层的领导也有这种共情能力就好了。就像阿城说的:在里面呆久了,也就越来越不像人了。

30分钟前
  • 推荐

视角从前半部分发记者转换到后半部分的临时卫生部长有些生硬,而记者调查部分也不知道是不是限于素材原因拍得也比较简单。当然题材本身是没得说了,一帮政府官僚参杂党派利益来管理医疗系统能好才怪了。“地板高于天花板”的意思就是这么烂的一个医疗系统还能拍出这样的片,2020年在武汉拍片的人已经被消失了

31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前xx主义国家

3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3.5;一桩失火案作为引子,逐渐渗入到医疗系统的弊端与漏洞,直至切入政府部门的运作机制,朽烂到根——“这个国家三十年也别想恢复正常,已经没救了”,叫醒一个沉睡的人是徒劳的。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对两句话印象深刻,一个是记者说“当我们向决策者妥协时,决策者便会滥用公民的信任,这在世界各地都不新鲜”,一个是新卫生部长所在的党输掉大选后,他爸爸在电话里说的“怎么会这样?就像我们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网友只占少数”。两句话都可以在另一个大国这里找到印证。

40分钟前
  • zykmilan
  • 推荐

真人版聚焦,剪辑和拍摄都很精准(也很剧情片,但是并不非常煽动)。整体气质非常稳。最后老爸那一番话真的让人唏嘘。以及罗马尼亚真的和中国太像了。把蒙吉的片子和这个连起来看,毫无违和感。

45分钟前
  • Unbeliever
  • 推荐

这部罗马尼亚纪录片,竟然成为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及最佳国际影片的两个项目双提名,可知其质量和内容的分量了!从跟踪拍摄和编剪结构上讲,能做到这样高水平的视听叙述当然功力了得,但是观此片最大的收获还是其对“后社会主义时代”弊病的开掘带来的震撼及思索。豆瓣评论中赢祥的评论:《集体 - 一个内植,一个问题和它的回答》,值得观片后一读,他是北电的博士教师,专攻罗马尼亚及东欧国家电影研究。

5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政治前线的紧迫匹敌The War Room,新闻现场的能量堪比Citizenfour,动情的瞬间又仿佛出自小说,没话痨访谈却脉络清晰细节饱满,只是这荒诞无理的现实注定不会是让人信服的虚构故事。体育日报逆行肩负起监督调查的社会重任,儒雅的新卫生部长难忍沮丧却也毫不屈服于总统的淫威。和Quo Vadis Aida一样,让人绝望到生不如死却还给你留一口重生的气。个人道德选择 vs 集体意志责任,这场关于罗马尼亚腐败的手术其实动在每个观者心上。享受精神物质丰饶的旁观者大多是穿上鞋就丢了种的人,等侠肝义胆的人不在了,天日也没了。 top 3 2020

51分钟前
  • Nightwing
  • 力荐

“当媒体对当局卑躬屈膝,当局就会虐待公民。”能从一个前卫生部长那么多镜头拍出来的纪录片让全世界看看腐败程度,证明还是有一点点救,就怕当官的不惧老百姓遭殃就怕记者曝光,美曰名为煽动国家内讧,从而限制新闻自由让老百姓有苦说不出。卫生部长的父亲那番话实在太给力了!

56分钟前
  • Dorothy
  • 力荐

罗马尼亚“公知”纪录片,从调查记者和新任卫生部长的角度揭露发生在医院里的系统性腐败。可是和大部分“公知”类纪录片一样,从单一立场出发的利己性叙述无法解释和还原全部社会现实。

1小时前
  • m89
  • 还行

前面体育媒体里的调查记者,穷追猛打,还挺燃。大哥很眼熟,想起了一些前同行,和自己。后来主要视点转到卫生部长,逐渐绝望。如果全市、全国的医生都不care救人,只想捞钱,这个社会会怎样?毁灭吧,赶紧的。一样又不一样。人家至少还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怎么又是这句,可以做个豆列了

1小时前
  • 小是小非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