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梦魇》是最近几年少见的好剧,尤其是在美国如今的文艺环境下。作为悬疑片它是那种即便阅片无数,对各种设置悬念技术了然于心(这部是那种每个人都参与了一点,都不是无辜的,但每个人又都不是凶手的模式),仍让人看的高潮迭起十分过瘾的剧。看到一半时我已经能猜个大概(最后发现我猜的不对,但排除的都对),仍然吸引人看下去的是它的细节,对白,演员精彩的表演。
以前看过一期《六十分》访谈,好像是说一个地区因为医生滥开处方,药房滥卖止疼片,形成了巨大的上瘾人群,有人从止疼药里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毒品兜售,于是一个小镇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成了瘾君子,一部分死了,另外一些进了戒毒所或者监狱,这个小镇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祖父母带着小孩生活。后来终于有人孜孜不倦上诉,医生和药剂师都被判了刑(我记得大约是80年刑期),访谈的结尾,一对祖父母带着孩子在公园玩耍,镜头停在此处,这个年轻人死伤无数的小镇里,孩子大概是支撑老人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了。
《东城梦魇》的“东城”,和这个报道背景很相似(是费城的一个小镇):一个小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恐怖的熟人社会,每个家庭都不太如意,年轻人早早染上毒瘾(从大麻到止痛药到注射毒品都有),早早未婚先孕(大约十七岁),家庭和家庭之间都非常熟悉(我看着你长大的哦),而每个家庭又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的性格就是一个小镇的性格,他们坏吗?也许。青春期女孩儿霸凌同辈,拍摄视频发到网上,骄纵孩子的父母跑去打碎探员家的玻璃,各种出轨,偷情,对家庭不负责任,整个社区洋溢着一种穷山恶水泼妇刁民的氛围,Mare在家和妈妈吵架,两人Fuck来Fuck去哪怕孩子就在隔壁。但你同时也能看到他们之间如何守望相助,彼此理解,共同度过心理难关。黑人小伙子Freddie是个毒虫,为了吸毒不惜骗Katie妈妈Dawn他知道Katie下落,要五千块,她去了,没带钱,识破了他,但她什么也没说,回到家Freddie的姐姐正在帮Dawn照顾外孙,她帮她弟弟掩饰了,没有报警。Freddie的毒瘾简直毁了姐姐的婚姻,但她并没打算把他丢下不管让他自生自灭。
熟人社会里找不到出路离开是令人绝望的,这个小镇物质上并不贫乏,他们的痛苦一大半来自精神抑郁。人人都是自己的奴隶,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他们不能走出去,只能结识一个又一个身边的人,和左边邻居分手后和右边或者后院邻居交往等等。全剧的最后还是让人看到希望的,在孩子身上,即使知道DJ不是自己的孩子,多么朝三暮四,无情冷漠,偷了Erin钱的Dylan还是把钱送给照顾孩子的Lor了。而他在医院里终于放下了要捂死孩子的枕头。冲动易怒,砸碎Mare家玻璃的父亲在真相大白后主动真诚的向她道歉。Mare自杀了的儿子的女友努力戒毒把孩子当成动力和希望。这就是这个小镇熟人社会的温情,靠着这个,人们继续包扎自己的伤口,怀着希望生活下去。最后在离异父母Mare和Frank的依依惜别下,雪芳驾车从东岸到西岸的加州伯克利读她热爱的大学专业。
看这个剧主要是因为Kate Winslet,觉得她选的剧不会太差,果然她在这里的表演水乳交融,看纽时采访才知道,她也花了不少时间练习费城口音,本片就在费城当地拍摄,路人说她太强了,和我们闲聊时说伦敦音,一开始拍马上就转了。(不过我觉得这可能也不难,大约相当于北京演员说东北口音吧)。最后想到一个我觉得巨大的漏洞(所有的影视剧都有巨大的漏洞)就是那把枪,虽然最后努力兜回来了,但我觉得她那么细心敏锐的人,不可能把枪支来源线索放着不管(枪械专家报告说上一代警察用,她爸那一代)而去调查别的没什么头绪的线索。
凯特·温丝莱特与HBO同时出现的时候。无疑意味着野心之作,是有着不言而喻的奖项的野心的。
看下来,确实也值得这份野心。
宾州一个偏远小镇,如同很多地图上不曾标注的地方一样,陈旧落后工业提供的单薄薪资养活着小镇大多数人;宗教下的一代又一代女性早早为人母,其中多数甚至自己还是孩子;典型的熟人社会造就的人们相互熟识却未必真正了解;所有现代社会的诟病酗酒、家暴以及毒品随处可见且让人习以为常。
生活在这样背景下的人们无奈却又自豪,年轻的一代或许有过抗争甚至挣脱,但是后来就心安理得地成为其中之一。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似乎本该如此似乎这才是人生。
小镇的女探长Mare生于斯长于斯成家于斯失婚失子于斯,甚至人生至此最高光的一刻也发生于斯,她对小镇无疑是深爱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朋友邻里也是关爱且愿意付出的。在命案发生之前,她在小镇作为探长的日子虽然琐碎但无疑是一切尽在掌控的,当然,除了小镇加油站店主那个不知所踪的女儿。
可是命案猝不及防的在一个普通的清晨出现了。
令人扼腕的受害者扑朔迷离的案情以及心意叵测的人们让Mare忽然觉得小镇于自己是如此陌生,而马上要新婚的前夫、叛逆的女儿、处处掣肘的母亲以及健康未知却又被生母要求全部监护权的孙子也让她渐渐心力憔悴,从未有过的孤立感让Mare疲惫且脆弱。她其实也不过是痛失爱子的母亲而已,每个人都以为她坚韧且坚强,其实也不过是比其他人更能苦苦地捱而已。
生活对谁都一样艰难,人生对谁都一样残酷。没有人会有额外的奖励和幸运。有的不过是有人恸哭有人平静,而有的人微笑。
残酷的谋杀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小镇似乎有了巨变的征兆。原本的矛盾有的因此被掩盖、被放大、被揭露,而有的则依旧沉默。然而因此生活就有了转机了吗?
不会。
逝去女孩儿的父亲原本酗酒且家暴,对自己的女儿充满厌恶,却在女儿死去之后忽然化身正义,对之前冷漠的女儿的男友痛下杀手,真的是因为爱女儿使然吗?根本不是,更多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个出口而已。女儿失踪之后拼命寻找的母亲,是因为对女儿爱得深沉吗?也未必,毕竟女儿之前也是瘾君子,甚至为此出卖肉体。还有收容失业吸毒弟弟的姐姐,一面痛恨一面包容。女主的闺蜜,人生至此面对亲情和爱人的背叛,女儿又是残疾人,唯一的儿子进了少管所,却还得承担起抚养丈夫背叛留下的儿子,苦苦挨着的人生啊,麻木了也要周而复始继续下去。
因为,这才是生活,如同沾满油腻的双手,肯定不美好,衣食住行却依赖于此。
在日复一日无望且糟糕的生活下,每一个中年人都显得疲惫不堪,而年轻的一代则茫然无措,在既定的人生里拼命折腾,多数的结果无非就是伤害,无非不过不是他人就是自己。
Mare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境遇,小镇沉闷的生活让她已经毫无野心,而糟糕生活带来的种种又让她日渐不堪,疲惫在她身上大写着。
她不在乎得到,因为已经没有期望,也不在意失去,因为已经一无所有。所剩无几的亲人和亲情是她当下维系的,尽管知道或许根本也维系不住,女儿会外出读大学,从此开启与小镇无关的人生,母亲年事已高随时会离开自己,而外孙早晚有一天也会离开自己离开这里。
对于感情她已经不再期待,因为知道期待之后会遭遇什么,所以她和作家如同亲人般畅谈,却对大城市到来的年轻探员的示好冷漠待之,那些心动于她而言是耗神伤力的,远不如一杯啤酒和一支烟来得自在轻松。
所以她不为所动,不为亲情以外的情感所动,不为工作意外的事务所动。看似不入潮流,却能在细微之处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枝末节。
然而即使如此即便如此,她依然无法挣脱小镇日益衰败所带来的种种。所以她依然带着一身疲惫硬撑着。
或许正如剧中第一集以及最后一集(?)中那个身份疑点重重的牧师所言,当于绝望时候寻求信仰或者依靠或者慰藉时,曾经信任的依靠的爱着的以为是全部的,结果却发现根本没有,完全是谎言。没有可以依赖,也无处可去。可以咫尺的原来一样可以天涯。
everyone即是所有人,everywhere即是整个世界。
——并且,上帝还说,不得,是因为人们不求;求而不得,是因为人们妄求。
所以到底能相信什么?到底要向谁寻求:爱,以及人生里的美好和希望?
在这个衰败的小镇里,在每一个疲惫的人生里,这些原本就已经少之又少,很多人在寻求的过程中已然失去了太多,更多的人却依旧寻求无门。
她们早已不识山川湖海,囿于于此,所谓为爱,却永失所爱。
然而平静岁月里的日子,却不受任何影响,不为所动依然周而复始。
带来失望,以及更多失望。
最后的最后:太爱凯特剧中这被岁月摧残的容颜,因为充满故事而如此的动人。
那么,下次见吧。
东城梦魇,这个名字起的就比较双关,梅尔--mare,goodnightmare,晚安,梅尔。好,噩梦。
这个小地方很乱很复杂,警探梅尔在执法中处处和自己熟悉的亲友邻居接触,可是后来发现,原来不管老的少的,近的疏的,都有各自的秘密,这些邪恶的秘密,汇成了东城的梦魇。
剧情么,感觉很多是凑起来的情节,不过演员集体在线,还是可圈可点
从凯特·温斯莱特用一双稍稍有些不耐烦的、好像失去了激情的眼睛打量所有人的时候,我就由衷地觉得,这个女人好可怕啊。
我说的不是她演的这个角色,我说的是温斯莱特,她作为演员,又奉献了一场内敛又真实的表演。
看到有人说这部剧的节奏很慢,看不下去。一部剧的节奏,绝不是以它故事发展快还是慢来判断好或者坏。这部剧的节奏,好在它在看似温吞的发展里,逐渐有一种在升温、即将沸腾的趋势。不怕一部剧的节奏慢,却怕它缓慢的节奏无法调动你继续观看的欲望。
当在逐渐加快节奏的剪辑和音乐里,温斯莱特饰演的女警察接到电话,眼神里流露出来的那一抹震惊的时候,我对后续的期待也到了沸点。
在这个节奏不算快的故事里,有大段温斯莱特的个人表演。
一个成名已久的演员,在大量的独角戏中,很难说完全没有炫技的意思。
尤其是这些年,大量的美剧英剧,女主角们的表演都倾向于情绪爆发的类型,比如妮可·基德曼的《大小谎言》《无所作为》,比如艾米·亚当斯的《利器》,比如詹妮弗.安妮斯顿的《早间新闻》。
但在温斯莱特的表演中,不会有这种炫技的观感。温斯莱特饰演的中年女警察,表情大部分时候麻木,情绪再激烈也就是压抑着自己的音量争辩两句,眼睛好像蒙上了一层雾,没什么神采,在酒吧遇到一个“来感觉”的男人,也没有状态上的变化。无论是身材还是穿着打扮,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年妇女,非常普通常见的那种。但好演员就是,她不用外表,就用那种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语气和表情,就能产生一种吸引你目光的东西,抓住你的眼球。
就像《第十一回》里的周迅,她那么生活化,又那么叫人注目。
但跟《第十一回》里周迅的角色还不一样,前者的角色本身是泼辣的,周迅的表演是泼辣中见一抹内敛复杂的苦,温斯莱特在这部戏中的角色是疲倦的,温斯莱特的表演是疲倦中见一抹逐渐升温的怒。
温斯莱特看着自己全家人都去参加前夫的订婚仪式——看到这里的时候就觉得真是太妙了,全家人都发自内心地觉得,她的前夫和她前夫要订婚的那个女人非常nice,反而对她,不说有怨言,但怎么也说不上站在她这边,包括她妈。
以上的一整段,温斯莱特的眼神和微表情,值得反复观看。
在她想要发火,可火都没有发出来,她好像就已经失去发火的心情,那种中年人的疲惫感;在她隔着窗户看到对面她前夫订婚派对的热闹,眼神里说不上嫉妒,也说不上失望或者愤怒,但就是不怎么待见他们的那种微妙的不爽;在她跟那个酒吧的男人欢好之后,尽了一次性,总算有了点轻松的那点点笑意。
这种转瞬即逝的人物状态,作为观众都难以捕捉,作为演员,却要娴熟而不露痕迹地表演出来。这是技术与情感达到某种高度才能凝现的表演状态。
正是因为凯特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女演员,这样一部不那么商业主流爆米花题材的影视剧,更是某些影视“发烧友”才会主动搜集去观看的,在大部分观众都对凯特十分熟悉的情况下,凯特能够打破演员作为明星的固有印象,呈现出一种真实人物的真实质感,极为难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永远热爱的演员章子怡女士至今也无法泯灭掉她骨子里的清傲,成也傲,囿也是因为这份傲。
而温斯莱特,她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把她身上“英伦玫瑰”的优雅、举手投足的礼仪与禀性中的贵族式孤傲,像抽干机一样彻彻底底抽没了,她脸上的浮肿也好,嘴角的不耐烦也好,些许佝偻的姿态也好,完全以一种打破重塑般的魄力,融入了这个灰蒙蒙的小镇故事里。
非常推荐。
By川者(欢迎关注)
更多阅读:凯特·温斯莱特的另一部电影《摩天轮》:凯特·温斯莱特:负罪者的挣扎
(文/杨时旸)
凯特·温丝莱特——《泰坦尼克号》里的rose——已经在片中出演奶奶了。这或许是很多观众在看《东城梦魇》时最惊讶的第一反应。就像凯特·温丝莱特在剧中不施粉黛的真实容颜一样,《东城梦魇》这部剧本身也致力于向人们展现美国小镇不加粉饰的现实一角。
在这个故事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深受居民信任的当地警探梅尔,但那小镇是个熟人社会,没什么大案,都是老年人对邻里的抱怨或者谁都认识的酒鬼毒虫滋事,除却曾经一桩久未破获的少女失踪案之外,这里算得上平静又无聊。像所有罪案剧一样,平静是被用来打破的,这一次打破平静的是一个未成年的单身妈妈的死亡,她被人枪杀之后,抛尸在森林中。梅尔开始调查,一边必须面对着旧案未破新案又起所带来的压力,另一边却不得不面对所有熟人、亲朋都落入嫌疑的窘境。
无论是氛围设定还是案情本身,《东城梦魇》都算不上新颖,这类罪案故事也不可能再玩出什么花样,某种程度上看,这种类型比得是谁更“本分”,谁更“扎实”。客观地讲,以这样的维度去考量,《东城梅尔》算不上优异,如果不是凯特·温丝莱特极度放松、真实的演技加持,或许不会有现在的分数和关注度。任何一个罪案剧迷都能在这个故事中看见太多前作的影子,《小镇疑云》里的熟人嫌疑氛围,亲情友情与破案之间的矛盾张力,《谋杀》中被罪案翻出的每个人都并不洁净的底细,《利器》之中女主挥之不去的心魔……这一切在《东城梦魇》中都被稍稍变形之后照旧出现,但和那些对罪案精雕细琢的凛冽作品相比,这个故事似乎更接近于底层社区版的《大小谎言》和《祸根》,也就是说,相较于对罪案的聚焦,它更倾向于展览罪案所产生的环境。这种展览不能说不细致,也不能说不真实,但它就是一直停留在一种类型化、模板式的普遍描述之上,它没有特别深入地剖开每一个人。
梅尔的心魔是她吸毒成瘾最终自杀的儿子,她作为奶奶帮忙抚养的就是这个儿子留下的孩子,她和自己的母亲、女儿和孙子继续住在那栋老房子里,儿子自缢的阁楼被封闭起来,她的前夫即将再婚,却将新房买在了她家对门,家人和朋友显然更乐于与前夫接近,梅尔终日看起来满不在乎,但也郁郁寡欢,只有在心理医生面前谨慎地吐露一点点心结,她不太愿意对任何人展现内心景观,包括自己的女儿和母亲,她与她们相处的模式不过是互相嗔怪、嫌弃但又彼此扶助,说硬话做软事,刀子嘴豆腐心,她大多数时候都穿着铠甲,不想被人看见脆弱,但越是这样,就愈发显得脆弱。所以,当她遇到那个来此任教的过气作家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中才显露出一种独特的温情和无奈,她展现出一丝残存的蜜意,他施与她恰好的温柔,一种没有压迫感的主动,一种不需要承诺的放松。这是她在生活中为数不多向他人袒露自我的时刻,她在家人面前做不到如此,在那个崇拜自己最终爱上自己的年轻搭档那里也做不到如此。
从这个角度去看,梅尔深入罪案,破获罪案,走出罪案的线索其实是一场自我疗愈的过程,她意外撞破了自己未曾破获的案子,又为眼前这场死亡抽丝剥茧,她重新认识周遭所有人,看清那些好人背后的暗面,看清那些“恶人”“坏人”“怪人”的被误解,也看见自己一直逃避的暗影始终就浮动在眼前,无从躲避。当案子破获,一切水落石出,她开始走上家里的那个阁楼,终于敢于面对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旋涡。
客观地讲,这种写法非常正确,但又过于正确,这内心治愈与外部探案的对位关系过于工整也过于明显,像生怕观众看不出来一样,一直努力在段落大意之外总结中心思想。这小镇无非就是个扩大版的密室,对于这样的设定而言,最重要的是将每一个人的嫌疑都讲述充分,让每个人都显露出迥然于日常的面目,甚至更残忍一点,应该让每个人都被这怀疑撕裂、毁掉,但在《东城梦魇》中,出现了太多一闪而过的工具人角色,比如,那个进入梅尔的生活,最终离开的作家到底担任怎样的功能?梅尔的前夫,莫名落入嫌疑又旋即洗清,这节奏是不是有点过于敷衍?更不要提那个神父,早已经成了这类故事里陈词滥调的替罪羊,几乎骗不了观众。不得不说,这故事里有太多旧梗和鸡汤,只是被绝妙的演技和悬疑氛围遮住了而已。
由于这类罪案剧实在太多,所以对于每个嫌疑人的塑造要求不可避免地被抬高,他们需要具功能性和装饰性于一身。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和《东城梦魇》类似的《谋杀》,那故事中每个人被怀疑的人都被命运吞没,无论那个曾经和自己学生结婚的老师还是那个看起来一身正气的政客,每一个人都无法全身而退。但在《东城梦魇》中,很多人都是闪现一下嫌疑的暗影,然后迅速撇清与案子的关系,像是要告诉大家,我不是凶手,你们也都知道,但我必须假装有点嫌疑,营造一点曲折的氛围。
《东城梦魇》中的那桩旧案很容易让人想起《真探》第一季中那个扭曲的故事,但又缺乏那种深入骨髓的邪恶感,而新案像极了《谋杀》第一季中那个在汽车后备箱里被发现的女孩,但无论过程还是结局都并没有太令人唏嘘和慨叹。《东城梦魇》算得上一部不错的罪案剧,杀杀时间,但也不过尔尔。这故事显然是想展现一种去戏剧化的,贴近真实生活的罪案,写那种内爆式的,被生活日常琐细掩埋的杀意,它部分完成了,但是在很多时候,它穿插着一些没必要出现的插科打诨以及稀释了肃杀感的幽默。它与此前那部同样来自HBO的《祸根》真的很像——大牌演员加持,悬疑感十足的设定,但最终总叫人觉得很多内容都没有被真正展开,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本文首发北京青年报专栏)
自从生了女儿以后,生活日益枯燥繁忙。虽然每天晚上依然跟先生在一起看剧,虽然看了不少剧,却文思枯竭,什么都写不出来。最近我俩在三天内突击看完了七集《东城梦魇》,之后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反复回看这部剧,一直在想着一个人物,Detective Collin Zabel。
首先我声明,我想写写他,是我非常喜欢他。不光是因为他外形年轻俊朗,不光是因为他性格热情真诚,更因为我并不认同网上很多人对他“小奶狗”的说法,想认真的为他写一写,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是的,在我心目中,Detectvie Collin Zabel并不是小奶狗,虽然Evan Peters的帅气给这个人物带来了很多光彩,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奶狗,一个热血上头的年轻人,一个没经历过恋爱所以被御姐迷倒的小男孩。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Detectvie Collin Zabel是一个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的疲惫中年人,是一个每天在为冒名顶替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煎熬的平庸人,是一个善良温和却不太聪明的人, 是一个失望于自己的庸碌而想改变的人。
虽然他外表(比起女主)年轻很多,但是额心深深的抬头纹,眼下日常的阴影,不自觉的叹气和皱眉,还有经常发呆的眼神, 已经出卖了他的年纪。他已经人到中年,对庸碌的自己非常的失望,唯一的事业高光却是偷窃临终的私家侦探的成果,他不得不对女主或者任何一切疑问他怎么破案的人,一遍遍的重复自己的谎言。 他内心背负着沉重的犯罪感和对自己的失望和质疑,在平淡的生活中踯躅前行。
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就职于郡警察局,职务是police detective,毕业于当地警察学院,有很多当地的同学朋友,还有不少同事可以时刻帮忙,人际关系算是如鱼得水的样子。他想调来所有的六只枪械犬,一个电话就可以。和负责管理警犬的警察说你们有加班费了,颇有一丝上位者的威严。 想调查蓝色商务用厢型车的信息,也是一个电话的事。女主很依赖他的信息关系网,似乎他在警察局混的很不错。可是,他真的在事业上很成功吗?
我们来看看美国警察局的职务从弱到强八大排行吧,1)Police technician. 2)Police officer/patrol officer/police detective. 3)Police corporal. 4)Police sergeant. 5) Police lieutenant. 6) Police captain. 7) Deputy police chief. 8) Chief of police. 也就是说,经历了高中毕业后15年的奋斗,Zabel的职务依然是police detective,倒数第二,仅仅比police technician高一点。想起当年警校毕业时意气风发的在老师车上恶作剧,现在人到中年,事业上没有进展,而且唯一高光却是自己偷窃别人的成果,他不可能不痛心于自己的庸碌。
看看Zabel自己亲口说的吧,他对女主说,自己到了这个年纪,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这是(很高)他以为自己能达到的高度,但是实际上自己在这里(很低)。他对女主说,他只是想做一件伟大的事,一生只有一次也好。 他对他妈妈说,他一辈子谨小慎微,结果一事无成。很明显,他对自己的庸碌非常痛心,想奋不顾身的燃烧一次,活一次,然后他遇到了女主Mare,一名强势聪明美貌不修边幅偶尔打扮又艳光照人的御姐前辈,他沉迷了,他燃烧了。
他已经人到中年,不仅觉得自己事业无成,更觉得自己在感情上是失败者。在美国,成年后却还跟父母同住被大家视为loser,他人到中年却跟母亲同住,感情生活一片空白,内心不可能没有不对自己的失望。女友无故离开他,对他伤害很大,他却不出恶言。 他酒醉后对Mare描述这一惨痛的经历,却说自己当时并没有大怒,而是无奈的说,“OK, 至少让我把我的贝果放下吧。” 一个温和无奈的中年男人,就这样被刻画出来。
他的母亲非常的爱他,非常的专制,强迫他去相亲,强迫他吃饭时和她一起祈祷,也非常的敏感聪明。 母亲一看就看穿Zabel对Mare的好感,对此深深的担忧,直到她的忧虑不幸变成了现实。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前女友会离开他,但从他和母亲同住的情况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温顺和听母亲话的男人,还动不动就说“我妈说...",似乎是个妈宝男。但是他抗拒了母亲对Mare的质疑和不满,坚持和Mare一起办案。即使Mare已经被停职缴枪并失去查案的权力,他依然对她尊敬和爱慕,把她当作自己的上级和心上人,忠实的做她的助手,为她鞍前马后,直到失去自己的生命。
回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才发现,Zobel从很早的时候,刚见面没多久就喜欢Mare了,虽然她对他当时非常的粗暴和冷漠。 咱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各种表现吧。
他们一起去餐厅逮捕Brianna,餐厅女老板带着一丝八卦的笑容问,“是两位一起用餐吗?” 在女主的背后,Zabel不自觉的荡漾起了笑容。然后被女主斩钉截铁地说不是以后,他默默的叹气皱眉,脸也垮下来了。
当他和女主异口同声说出来推断时,他调笑着说”jinx! 你欠我一杯可乐!”然后被女主强大的白眼所击败,尴尬的转换话题。
他和女主半夜在公园里查弹孔,女主说你既然冷就该穿件厚外套,第二天他立刻穿了件带毛的羽绒服去见她,在人群中高喊她的名字,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男孩。
当他酒醉后在酒吧遇到女主,先是真诚的展露自己的心事,然后带着顽皮的笑容盯着她说,(比起回去跟哥们喝酒),我其实更想和你在一起。被无情拒绝。
女主被停职以后依然和他查案时,他抓耳挠腮半天才憋出来,你这周六有安排吗?被女主一记直球问是不是想约我,他狼狈的说,只有你答应才算是约你。女主没有回答,他鼓起腮帮子像仓鼠一样的叹气。
女主略施粉黛(其实还没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和他去约会,他被惊艳到了,开车时也目不转睛的扭头看着她,约会时被她反复提案子而气到,赌气的说你是在帮我还是在帮你?说我妈说了你跟我约会就是为了接近案子。把女主气跑了,之后他坐在那里,生气,失望,愧疚的表情在眼中轮番闪过。
他终于对女主敞开心扉,告诉她自己并没有破案,然后情不自禁的吻她,这是我最近在影视剧里看到过的最热情真诚的亲吻,直接敲开了女主紧锁的心扉,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就是证明。可惜太迟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们来聊一聊美国网友们和演员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吧。有很多网友很喜欢这个角色,给他写了很多分析文字,但依然有很多人也给他挂上了beta male puppy of a man的标签。但演员Evan Peters自己对角色的分析,显然更加深刻。我看了一些关于他对这个角色的文字和视频评论。Evan自己提出来Zabel有imposter syndrome,他觉得这是一个不太聪明的有insecurities的好人,并不是像外表那样是一个精英,而是背负着很多心理负担的人。他觉得Zabel隐藏了很多,也背负了很多。
我非常喜欢这部剧,喜欢Zabel这个人物,也是因为演员的精湛演技和人剧合一。Evan Peters很敬重Kate Winslet, 有谣言说他是因为kate才接这个角色的。Evan自己后来透露,刚开始排练时,他很紧张,有一种在女主身边不知所措然后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感觉,这种感觉正好跟Zabel在Mare身边的茫然紧张而高度重合,所以演绎起来非常的真实精彩。在第三集醉酒那一幕里,因为这些台词,演员自己也开始审视自己人到中年的演技生涯,Evan说觉得自己很差,从而变得非常的情绪化,差点演不下去,叫嚣着要跟着导演混然后再也不演戏了。幸好他坚持下来了,给我们演绎了一幕精彩的醉酒戏。戏假情真,所以让人动容。
我真的太喜欢Zabel这个人了,编剧真的是无比残忍,让这份刚刚萌芽的感情戛然而止,让这个刚刚从中年危机中觉醒的男人失去生命,HBO,不愧是你。这份遗憾,才最令人扼腕。这份戛然而止的真挚感情,才更让人动容。向Detective Collin Zabel致敬,在这个遍地混蛋的压抑小镇里,只有你和Mare才有资格骄傲的说,来过,活过, 爱过。
最近正要盘点年度观影小结,才把高分剧《东城梦魇》列为年度最喜欢的剧集之一,看消息说腾讯视频极光TV的鼎级剧场早就引进并已上线,心头不禁小喜,凯特•温丝莱特是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喜讯来得正是时候,能借助正版途径再次观赏此片,是应该支持一下。
《东城梦魇》是近期少见的大女主剧集,且还是刑侦悬疑剧,凯特姐在前妻、母亲、奶奶、女儿、警探、闺蜜、女友几个身份之间无缝对接,游刃有余,眉眼之间的坚毅不屈,偶尔流露的母性气息,都让人着迷。可以说46岁的凯特姐一个人撑起了全片,无愧于第73届艾美奖最佳女主角(限定剧/选集剧/电视电影类)的殊荣。
凯特姐在里面,既要演出职业精神,一路追凶、爬高上低,抓捕悍匪狂徒从不手软,回到家中又要以女性的柔情、善意去融化亲人之间存在裂缝、坚冰,同时消化自己一直放不下的心结。一静一动,一刚一柔,一硬一软,从职场到家庭,一举一动很考验表演功力,凯特姐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身为一个80后,从中学时代第一次在大银幕看《泰坦尼克号》,被包围在影院里一片啜泣中感动得浑身鸡皮疙瘩,到后来的VCD、DVD以及网络时代,几乎就是看着凯特姐的片子长大的。少年时代喜欢的第一个英国籍演员,不是休.格兰特,不是伊万•麦克格雷格,不是罗温•艾金森,也不是丹尼尔•戴-刘易斯,凯特.温斯莱特是不二人选,不管演什么,每次看到她都有一种心跳的感觉。
始于《泰坦尼克号》,到《圣烟》《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恋爱假期》《爱情和香烟》《朗读者》《革命之路》《史蒂夫.乔布斯》等片,也见证了她从性感偶像到实力派影后的进阶,曾经的美人慢慢变成了历经岁月雕刻的大姐,但骨子里那份自信、执着、大度之美从未消散,看《东城梦魇》还是会触动心弦,外表看似粗壮、肥丧,做事似乎比男人麻利老辣,打扮一下依然风姿绰约。
“东城”这个小镇,人口不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很多居民都有失败的人生经历,萧瑟的街道,灰色的天气,警力严重不足,很多人得过且过,活得没有斗志,没想到此地也暗藏杀机,疑窦丛生。整部剧节奏紧凑,摄制精致,高效叙事,第一集仅用30分钟左右就揭示了女主性格身份、家庭情况、工作状态,以及小镇全貌、熟人社会的交叉关系等,爱欲痛苦,每一集不冷场。
凯特姐饰演的警探梅尔,几乎就是东城的守护者,每天要东奔西走处理鸡毛蒜皮一堆事情,直到凶案发生,更大的担子压在了肩头,面对媒体、居民的质疑和挑衅,她也只能硬扛着,一边搜寻蛛丝马迹,给居民带来安全感,一边全力以赴去揭开真相。
“东城”这个小镇,无疑是一个大概念的家,每个loser和叛逆青少年都有梅尔在守护,而梅尔自己的小家也处在混沌中,工作和生活常常令她焦头烂额,但痛并快乐着,在她的守护下亲人们也渐见暖意,她也从儿子自杀的心结中慢慢走出来。
《东城梦魇》第一季的剧本、人物、表演、制作均属上乘,加之凯特姐霸屏主演,很解渴,还没看的朋友可以去尝尝鲜。如果还有第二季,只要是凯特姐主演,一定追!
4.5 期待已久,仍然是HBO一贯的风格,基本上是Kate Winslet的表演秀,还是一如既往的沉稳老练,面对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的一段乱麻,主人公的困境渐渐清晰,节奏还是很不错,首集最后把案件抛出来,期待后面剧情的发展。P.S. Kate这个年龄都要演grandma了吗?!
其实不觉得这部剧与以往的探案剧多么雷同,它提供了一种拍女性悬疑的思路:放弃喊口号式的自我感动,深入生活内里,警探也是和大家一样在家庭与工作中平衡挣扎的女性。一位曾经的lady hawk是如何被缚于如今的身份困境,身边只剩下懂事体贴不愿离家太远的女儿,嘴硬却一直在身边的妈妈,永远有一个肩膀借给你的闺蜜?如果只看到悬疑,而看不到转换性别视角所造成的落差、冲突和无力就太可惜了。(凯温明年艾美预定,叫你们今年颁奖季不带人玩,哼!
“Good night, Mare.”这部剧的谐音梗我很买账。
凯特就是优雅地老去的范例,就算有了皱纹,双眸依然坚定有神。祝如她一般的女演员们能够在演艺道路上进益不止。
这部7集的美国Mini剧因为女主演吸引了我。该剧剧作的纯熟值得夸奖。不长的篇幅里,出场人物达三十多位,多数你都会记住并留有印象。“人物关系就是戏”是叙事性戏剧的重要原理,四五位从小同学的中年妇女和她们的家庭人物构成了这部剧的人物关系网;侦破两名少女失踪及一名少女被杀的事件是悬疑戏剧的主线。而叙述及刻画主要人物的重要手段是“人物前史”的复杂设计和恰当使用。女主人公的性格多面及情感复杂状态多是靠往事的层层揭露。教和学影视戏剧编导的师生大可用此剧做个剧作的样本去解剖、研究,会学到许多技巧和经验。虽然总体上它对悬疑剧的套路没有什么突破和创新,但做得到家、工整还是不易。主演凯特温絲莱特我们看过她22岁时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青春美丽,现在45岁的她仍旧风采无穷。为她的表演多给一颗星!
逻辑牵强的地方不少,有些烟雾弹过于廉价,线索都是被动发现的,就,不是很有意思了。绑架案跟主线毫无关联而且莫名其妙就破了,Mare个人线hmmm感觉就是在展示姐的人生就是这么复杂且cliche……不好意思我觉得老作家小奶狗争夺抚养权以及女儿拉拉线加在一起真的有点鸡零狗碎。
Nooooo!小奶狗怎么就死了!
一部剧告诉你,跟臭渣男结婚,发现对方渣还不及时止损可以让你的生活惨成什么鬼样。
目前没看出什么惊喜,各种套路吧,而且反转有点刻意。格格不入、苦大仇深的干练女警标配一段不幸福的婚史和一个死心塌地的艳遇;差不多女孩一出场就知道死的会是她了,从气氛、格调到剧情都是这类剧集常用的手法。
我觉得现在的编剧要多看看毛姆是怎么吐槽同时代的作家假生动假深沉实灌水的。表达的核心肯定不是「节奏」,而是「信息」,问题是编剧实在无需花费那么多篇幅去传达kate是个潦倒女警官这个信息,观众有足够的潦倒体验进行代入和联想。大家都不是傻子,何须编剧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再吐出来给观众吃?补:我现在知道这帮编剧是借鉴的《幸福谷》第一季了,借鉴就借鉴全,学学人家是怎么运用信息的。
第五集约等于《血婚》,HBO还是你大爷。
肥温现在是好莱坞丧中年女性专业户了吧,精致完美的角色对她难度太小,行云流水般的演技实在是太绝了。质感很棒。
喜欢凯特温斯莱特,无论演什么都会给那个人物赋予一个崭新的灵魂。应该是全年最佳,幸好看得及时。。。。
连续看《无罪之最》和《东城梦魇》
目前为止是今年最佳!悲剧不是个体的,悲剧是共同的,它困住了小镇上的所有人。人们因百无聊赖而酗酒、因不愿清醒而吸毒,因无法面对而欺瞒,但人们也去爱、去保护、去寻求真相、去超越自身。
妈的 演技太好了
唯一的遗憾是为什么Zabel小天使死掉了呜呜呜呜
年近半百且素颜的Kate,依旧是全世界的梦中情人。
第一集作家和疑似电子烟推广大使的女刑警搭讪说:“你长得很好看。”女刑警轻蔑的眼神在说我当年可是rose阿。
第五集那个吻,是我活久见的福利,第一次见到如此自然、平实又极具感染力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