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久没看过这么让人失望的电影了,失望太大不是因为我审美挑剔,是它造势不小,抬高了我的预期。带着“重男轻女”与“独立女性”这样的标签把期望值拉满,来势汹汹,然后在混乱的叙事剪辑和单薄落俗的剧情走向中将好感摔得稀碎。
1. Shadow阴影
电影名叫《我的姐姐》,人物片,一个好的人物角色能让观众感受到她的立体与成长,很多编剧巧思不够,往往会搬出套路“shadow”来凑,这部片也是如此,片中的姐姐人物成长背后的“shadow”是“重男轻女”的家庭观念,同时也是“女性成长中亲情爱情等羁绊下的艰难抉择”。单从这两大阴影的厚重度来看,完全撑得起一部深度影片,国产电影中实在是很少去讨论这两大严肃话题,这部片子也是看到缺口想吃螃蟹,可惜想得是好,能力不够。
“重男轻女”的渲染在我看来不够,一场10s左右的“父亲的暴打”回忆,一段狗血的“改高考志愿”的人物独白,就想撑起来“重男轻女”下的女性艰难,着实有些糊弄了,这让本就生活在2021年的进步家庭教育下的绝大部分观众,真的很难产生共情,唯一不错的片段就是医院一位女性冒死也要生下第三个男婴的时候,这个主题方才在母亲角色的赴死和愚昧的家庭选择下有了那么点沉重的意思,除此之外,大部分就是在无病呻吟。
接着说“女性追求自我成长”过程中的阴影,也完全在胡扯,一个“考研去北京”的说辞加三两个背书学习的镜头拼拼凑凑,你就想告诉我这个“女性”多艰难她多独立她面对巨大苦难得到了升华和成长?核心处理的方式存在问题,shadow的建立全依靠台词说出来,但凡多两个呈现苦难的镜头观众也不至于看的时候满脑子都是 “就这”“就这”?真就是立意竖得老高,问题倒一个都没呈现出来,没有连环打击的“shadow”主角如何成长,人物如何立体,强大独立的“feminist”人设又怎么立的起来,口口声声说要走出阴影追求自我的人生,你的阴影就这么单薄,你的人生就这么随意?女权主义者看了都觉得不好意思,那些被拐卖至深山处生三个四个还要继续生直到生出男孩子才罢休的农村妇女,那些南下打工端盘子或是流水线里将每月2000工资寄给老家盖房弟弟的文盲女工,那些在被父母告诫要省吃俭用因为要给弟弟攒钱娶媳妇这样理所应当观念下成长而悲哀到不自知便献出了一生的乖女儿们,哪一个不在阴影里挣扎,你用这部片子去展现女性追求个人发展、去宣扬女权何止是一种降低水准,简直是一种侮辱。
2. Symbol符号
讲完叙事讲抒情,众所周知电影的情感表达要通过各种符号去呈现,观众通过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走进镜头世界,既能感知人物的身份与内在能量,又能与环境营造的氛围交互产生共鸣。符号,元素意义重大。而这部电影的失败之处除了破碎的主题叙事过于单薄无法让人共情之外,各种莫名其妙的、断裂于剧情递进之外的、让坐在影院观众看完一头雾水的元素与符号充斥绝对是另一个主要罪魁祸首。
姑妈莫名其妙的套娃理论和那几个俄语词汇的背诵,姐姐在天台蒙着帽子在伤感忧郁的滤镜下反复重复着似有深意实则与剧情毫无干系的歌词,突然插入的拜佛镜头中摆上一家三口的告牌,这些符号的意义在哪呢,导演用了大量时间拍这些镜头是想表达什么呢?它是具备多么深层次的隐喻和何种丰富而有待层层结构的内涵以至于让观众在一部叙事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电影中产生一次又一次的割裂感,这些纯粹为抒情服务的镜头作用却甚至比不上一部抒情mv。
电影语言和符号努力创造抒情的目的是要实现情感的有效传递,但是如果这些符号是错误运用的、风马牛不相及的、让人无法理解的存在,那么画面的抒情在观众的眼中就变成了一种“矫情”,一种“无病呻吟”,大部分观众无法理解开头近半个小时的方言叙事在烘托形象上发挥何种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功能以至于不能用普通话来讲,也无法在一堆表达不清楚意思的台词和莫名其妙的镜头推动下主角吧哒吧哒掉落眼泪时跟上情绪节奏一并走向高潮,算了,看过电影你就知道,这部片子的叙事破碎到连基本的开端发展结局线里的高潮都没有。
而且我甚至可以说剧方这种矫情是无意识不自知的,不然他也不会搞出来一堆观众根本无法理解的符号和隐喻,似乎在用一种模糊不清的表达去给观众以留白,让观众产生情绪联想的空间,但现实是剧情转向突兀生硬又莫名其妙,留白没产生,疑问一大堆。由此可见编剧的不真诚与不走心,好好的题材却不愿挖心思构细节,纯粹的落泪和伤感的怼脸拍营造的忧郁感使得剧情表达显得廉价又叫矫情,拉低了整部电影主题的质感。
3. 写在最后
批判这部电影不是本意,对一部片子失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让人难过的是对女性题材的惋惜,惋惜文艺工作者没有切实体察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存在着诸多的压迫,没有找准看清女性追求个人成长中的众多问题与阻碍,导演是女性,编剧是女性,演员是女性,有人夸细腻,我想问问看了片子的人,你真的觉得细腻吗,如果细腻还会在今天还把重男轻女定位成父母偷改志愿不让女儿上大学,还把一个独立女性的成长看作靠自己上大学读书立志考研去北京最后又突然放弃?太单薄了,如此浮于表面的理解才真真切切地表现出社会对女性问题理解的粗糙,放佛漫不经心的掠过,未曾施舍半点怜悯。
流水女工与农村妇女家庭中亲情的两难选择成了“看不见”的苦难;职场、学术圈中的聪明女人在打压下成长绽放出的光芒被“覆上纱布”;一场国际风暴中站出来显示自信态度的女性魅力我们“避而不谈”,一个疾病时代来临之际义不容辞坚毅出征的女性抉择在荧幕中成为一种“隐形”。反而二十年前的套路被搬上舞台来迎合今天的女权运动与性别潮流,我看就是在投机取巧。
然而难过的事就在于此,恰恰是这群被口口声声冠之以“细腻”的女性同胞,模糊了真正抉择下的是非,混淆了关键切要的女性问题,也掩盖了实际发生的悲剧与苦难。
要知道在性别讨论中不宣扬feminist有时候不是问题,宣扬错误的feminist才是问题——成心或无意,总归是在添乱。
到底怎样才算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好电影,我们又是依靠什么标准给电影打分?电影往往没法直接解决问题,但它能够暴露问题,花整整两个小时用大银幕强调某件事情的存在。无论正确与否,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谁也不能装作没看到。
影片《我的姐姐》其实并非《你好,李焕英》那样主打亲情的煽情之作,它更像是一只隐形的手,引导着我们去窥探那些在生活中一直存在,却很难被注意,又足够戳到痛点的东西。
电影原名为《踢皮球》,而弟弟安子恒正是这个皮球,在父母因故去世后无处可去、无人照料的皮球。但这个皮球,最终被踢向的正是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中早早独立的姐姐安然。
按照固有的思想,姐姐之所以为姐姐,正是因为这个身份应该舍弃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而选择提前当妈。就像姑妈一开始说的,“你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你弟弟好生养大。”似乎这就是她是唯一的选择。但在安然的吼叫和不服输中,我们才会恍然发现——对啊,凭什么!
安然是姐姐。“姐姐”这样的头衔,在传统的父权社会和这样的四口之家中无疑蕴含了太多沉重的含义——女性、有一个弟弟的女性、需要为弟弟有所牺牲的女性。
在影片开头的家族争吵中,我们便足以感受到这种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像安然所处的这样看似正常运转的家族中,有多少女性背负着类似“姐姐”这样沉重的称谓,又有多少像大伯、舅舅这样的男性只是一味喊口号。如此畸形的观念中,女性扮演的家庭角色除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对男性的责任外,还要因为性别原因受到社会的不公待遇,甚至是人生轨迹的束缚。
在如今男女平权问题极度敏感的社会环境下,影片《我的姐姐》选择将这个问题引入家庭,就像是为它披上了一层坚硬的马甲,无形中掩盖掉很多本质的残酷。在亲情、责任、感动和时间的催化中,所谓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似乎都被融入进家庭角色中,每个人都视而不见。
影片中的“姐姐”,不仅仅只是安然。姑妈也是安然爸爸的姐姐,是由传统家庭和社会观念培养出来的,完全合乎那个时代的完美的姐姐。
姑妈的生活始终以儿女为中心,以瘫痪的丈夫为中心,以弟弟的儿女为中心。对于她,我难免会想起一句话:“有些人生来就善于牺牲”。姑妈试图将安然也培养成像她一样甘于奉献的姐姐,她不仅选择自我牺牲,也想教会安然自我牺牲。她是旧思想的受害者,在一开始却也试图成为旧思想的帮凶,套娃似的把安然也装进父权的遗骸中。
印象很深的一幕,有位孕妇在生命危急时还要坚持生产。当两个小女孩哭着追向母亲的病床时,残酷的现实便显而易见;母亲为何要赌上性命生下腹中的孩子,因为那是男孩。
安然追上去的那一瞬间,她所追赶的不只是这个孕妇,而更是成千上万个在男女不平等观念的荼毒下、在畸形的家庭责任问题中,看似尽职尽责、实则对自己处境浑然不知的女性。
安然跑得再快,也终究敌不过一句“孕妇自己的意愿”;她丈夫说,“看见没,是我老婆自己要生。”这句冷冰冰的话,用所谓的个人意愿把自己的妻子推上了鬼门关;而所谓的个人意愿到底仅仅是个人的选择,还是社会主流的选择,抑或是男性作为既得利益者的选择。这不过是父权思想对女性的洗脑,让她们都误以为这是真理且毫无反抗之势,这才是最可悲的。
影片中的姐姐,不只是兄弟姐妹中较年长的女性,更是在整个社会中迫于传统父权观念而深受束缚和歧视的女性角色。当这部影片将男女不平等问题摆在台面上,我就开始担心结局。简而言之就是,姐姐究竟是选择属于自己的、更好人生,还是选择照顾弟弟、提前当妈?
这样的二选一的抉择,其实无论结局如何,都不会是标准答案。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排序便会衍生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而给出具体的答案,并不应该是影片所承担的任务,因此,开放式的结尾无疑是最为保守、也最为安全的方法。
看豆瓣评论,很多人都对影片结局表示不满。凭什么姐姐不能再直接一点、再果断一点,在协议上签字,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这个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
如果结局是这样的,那真正带给我们爽感的,其实也不是姐姐终于有机会去追求自由人生,而更在于她的离开就像一记响亮的巴掌,毫不犹豫地落在这个男女不平等的家族上,落在整个社会中套住无数“伏弟魔”姐姐的枷锁上。然而,正是对这份爽感的追求,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我们真正仇视的对象。
影片中的“姐姐其实并不讨厌弟弟,姐姐真正讨厌的是弟弟的含义”。姐姐也并非不愿意做个好姐姐,她真正难以接受的是家庭关系中对“姐姐”这个女性角色的各种不公,对责任的强制加持,以及对其命运的无端束缚。
姐姐是重男轻女的家庭的受害者,弟弟是不负责任的破碎家庭的受害者,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血缘关系,却在中国传统父权社会的残留思想中形成对立;而这份对立却让我们恍惚以为,姐弟是对立的,个人与家庭是对立的,男性与女性是对立的。但其实,我们真正的对立面应该是男女不平等观念才对。
电影并没有妖魔化这个家庭,我也是后知后觉才有所感受。影片前半部分描摹安然的形象,用她的独立、倔强和难以挣脱的困境,把问题和矛盾一步一步加深。但影片后半部分却难免会给人一种为结尾而不得不打亲情牌的感觉;用眼泪、血缘、情感和责任逐步消耗并统一观众感情,以求最终能够以相对圆满的结局落下帷幕。
看似老套、浑水摸鱼、提出问题但态度模糊;但在我看来,安然对弟弟情感的转变,显然并非血亲感情深化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选择,但绝不等同于对重男轻女家庭的屈服,更不代表安然就此失去了冲撞传统观念的勇气。
姐姐离开弟弟这样的结局固然能让人拍手称快,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姐姐或许是真的想选择跟弟弟一起生活,她或许无法接受从此不再跟弟弟见面。所以,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弟弟,才算是男女平权,才算是新时代女性?
姐弟俩在家庭中彼此相依,并逐渐产生情感是符合现实的,因为家庭本就是一个教人去爱的港湾。只不过,安然向来是不善表达感情、有点倔甚至固执的女孩,无论是面对男友还是面对堪比母亲的姑妈、堪比父亲的舅舅,她的感情都是隐忍的,更习惯于以鞠躬、蜻蜓点水的亲吻和送皮衣等行为表达感情。
最开始,全家福中缺少安然,警察甚至需要通过证件才能确定安然是死者女儿。这对于从小被姑妈带大、父母甚至想把她变成真正残疾人的安然来说,家庭是渴望亲情却无果的缺失。
但在与弟弟的长期相处中,安然才终于找到了亲情中曾经缺失的那一块。影片中有个情节是我意想不到的,弟弟安子恒主动给领养家庭打电话,要求跟他们一起生活。虽然难免有刻意和不自然的成分,但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安子恒的“弟弟”身份只是相较于安然被人强按上的“姐姐”身份而言的,他本身并没有错,他的身份只是我们基于传统父权观念而赋予他的。
安然对弟弟的选择,与孕妇执意冒着生命危险生产的选择其实是不一样的,这是安然对“弟弟”这个称谓理解上的改变。从全家人都因为她要“抛弃”弟弟而破口大骂,到姑妈和舅舅真正能够理解她的处境,对于安然来说,“弟弟”已然从那个在重男轻女观念下需要她舍弃自由的“施暴者”,变成了在彼此相处中让她真正感受到亲情的男孩。
什么是男女平权?它并不是要求女性与不公平的原生家庭坚决对立,更不是对男性角色的憎恶与仇视,它更是在健康观念中真正遵从本我而做出的抉择。由此看来,无论是选择将弟弟送往领养家庭,还是选择跟弟弟一起生活,都是对传统畸形观念的冲击,都是新时代独立女性的选择。
影片的可贵不止在对男女平权问题赤裸裸的聚焦,更在于它是通过小人物的挣扎、反抗、选择,让我们在不平等的束缚中找到答案。如果说影片结局是所谓中国式的happy ending,是对以爱为由的道德绑架的迎合,那么,我们的这份质疑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呢?
作者| 鹌鹑蛋;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影中好像并未给出姐姐确切的出生年份,我当然是因为在观看过程中不止一次想到了韩国《82年生的金智英》。两部作品本身也许没什么好对比的,但所展现出女性成长中的遭遇却总能互为镜像。我们的悲欢可能并不相通,然而我们的困境却是相同的。
韩国电影中,金智英第一次出场就看似咄咄逼人,和丈夫郑大贤争执。《我的姐姐》中安然第一次亮相也是这样看似冷漠坚硬,格格不入,爸妈车祸死了,她没有一滴泪,随后决定不照顾弟弟,和亲戚差一点打起来。
《82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的表象一直在控诉,内里是她遭受了多年不公的对待。《我的姐姐》中安然的表现也是一直在控诉,一直在对抗,内里也是因为她遭受了多年不公的对待。这些成长中的不公平在之后的情节中被一点一点拼凑出来——
小时候因为父母想要生二胎而被要求装瘸子,不装就被父亲殴打;父母几次想要遗弃她,她始终生活在警戒、无助和恐惧之中;弟弟出生后被父母安排去姑妈家住,成为表哥的沙包,被姑父看洗澡;考上大学,志愿被父母篡改,只为让她离家近好照顾家庭……她这半生都是用来被牺牲,父爱母爱都缺失,父母不过当她是一个工具人。这样的成长环境你如何要求她心中有爱,性格平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仇恨就只能收割仇恨。
金智英和安然都不认命。在这个可怕的男权社会里,你认命,他们就牙缝里吐出点残渣给你吃,你不认命,他们就用暴力要你屈服认命。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安然的性格为什么会这么坚硬,因为她如果不坚硬,可能早就被父母遗弃了,早就真的被父亲打瘸了,早就成为另一个姑妈,劳碌服侍身边所有的男性……早就已经死掉了。
《82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不想走妈妈的老路,《我的姐姐》中安然也在奋力挣扎姑妈那样的命运。
理解,永远只能发生在同样遭遇的人之间。金智英的妈妈听得懂女儿呓语一般的控诉,心疼她,和她一起责备她的父亲。安然的姑妈后来也终于理解了安然看似冷酷的选择,不要她再过自己一样的人生,“套娃也可以并不非要套在一起。”
朱媛媛的姑妈演得太好了,她就和我们身边的那些传统女性一样,一辈子操劳,一辈子辛苦,甘愿被牺牲,甘愿奉献,可真的是甘愿吗?还是无奈呢?她的不多几次亮相几乎都没有废片,一出场就是在葬礼上忙碌,别人在打麻将,她在忙碌。但如此辛苦,之后商议事情的时候,却是所谓家族里的男性们在发表宏论,姑妈没有任何话事权。再出现就是站在家中镜框前,和过去的照片残忍比对,曾经的美丽和梦想都只能封印在照片里留存,就像一个梦……咖啡馆里,她因为恨安然要把弟弟送人,泼了安然一身水。泼完之后自己也难过。服务员送来咖啡,她小心翼翼把它倒进保温杯里,倒完顺着咖啡杯沿又吮了一口……
有个情节是在医院,听安然说过“被姑父看洗澡”后,安然离开,姑妈再一次哭了,哭着死命捶打已经成为植物人的丈夫,然后,又哭着抱住了已经成为植物人的丈夫。
所谓的情感是复杂的,人性是复杂的,爱恨是复杂的。
姑妈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也是男权社会的帮凶,还是这个男权社会中难得体谅了安然的人。
你看,顺应了男权社会过得也并不会开心。安然心中有恨,姑妈心里都是怨。
安然是“92年生的安然”,姑姑就是“72年生的安蓉蓉”。
金智英被要求为弟弟牺牲,弟弟喜欢吃豆沙面包,于是她就也要喜欢吃豆沙面包。安然也被要求为弟弟牺牲,弟弟成为孤儿,她就必须长姐为母。《我的姐姐》中设定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境遇,而这也是整个故事能够成立的特殊境遇:父母都死了,弟弟还未成年。是的,这就是亲情残酷和现实的地方:只有偏心的父母死了,我们才能来谈一谈所谓的姐弟之爱。只有弟弟还没有成年,也还是一个弱者,我们才能来谈一谈所谓的姐弟之爱。
甚至我都怀疑这所谓的“姐弟之爱”,你可以说它是一种复杂的爱,也可以说它根本就不是爱,或许是成年人的责任,或许是一种无奈的放不下,又或许是一种没有更好选择的选择……不是爱。能怎么办呢?安然把弟弟给舅舅照顾,结果被舅舅照顾到牌桌上去了。安然又只好把他给领了回来。
金智英嫁给郑大贤,郑大贤看似温柔体贴,但他的温柔体贴是另一种男权社会的霸凌。他心疼妻子的辛苦,说,要不你在家休息吧,在家休息带娃……安然与看似温柔体贴的赵明分手,在她苦难的生命中,温柔体贴的他又能干吗呢?甚至连一起考研究生离开这是非之地都不能,他一直都没跟家里人说他们的这个决定。他宁愿被家人安排和安然早早步入婚姻,然后生孩子,然后……
可笑吗?我们这样的亲情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是心中带着怨带着恨的女性,和妈宝男。
可笑吗?我们这样的亲情教育,希望女性不要有自我成为工具人,最终是男性们被溺爱被宠坏没有被培养出自我,成为了一个一个工具人。
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几乎都是工具人。你仔细想想,包括舅舅在内,他们能干啥?他们除了责备和依赖女性,几乎都一事无成。舅舅游手好闲,表哥不务正业,男友唯唯诺诺,姑父是个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的正宗工具人。电影中男性唯一的功用,大概就是在女性们吵架往前冲的时候拖住她们……毕竟他们力气大。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最后的结局看似光明却并不能让观众们满意。金智英靠写作成名,终于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千万个从小就被摧毁了人生的金智英,她们可能没有写作的才华,前路依旧一片黯淡。就像《我的姐姐》,电影结尾在我看来是开放的,安然迟迟不能签下永远放弃弟弟的协议,终于还是带弟弟离开了领养家庭。草地上,她抱住弟弟哭了,在这里,张子枫演得很好,她没有把哭戏演简单了,而是神情复杂又迷茫。这里的眼泪也许并非姐弟团圆的喜悦,可能是对彼此命运的无奈,也可能是对自己前路艰辛的慨叹,也可能是对人生未来的困惑……电影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了。它没有给一个安然考上研究生离开原生家庭的光明尾巴,也没有给现实任何出路。因为现实里没有出路,每一条路都可能是出路,也可能是死路。
当初我在写《82年生的金智英》影评《即便老公温柔帅气是孔刘,这日子还是过不下去》中说过:“陋习和制度不改变,温暖就只能是包裹在糖衣中的炮弹。”
但每一个姐姐,不管是92年生的安然,82年生的金智英,还是72年生的安蓉蓉……都值得被书写,值得被拍出来,值得被大家看到。
和《82年生的金智英》一样,《我的姐姐》从编剧到导演也都是女性。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首发于《Vista看天下》)
近来国产电影出现了不少与女性议题相关的作品。春节档大热的《你好,李焕英》讲“母亲”,到了《我的姐姐》,戏名更是直接揭晓了主要角色的身份。不但两部戏中的女性都涉及了家庭内的两种“角色”,而且巧合的是,两部戏的编导也皆为女性。
相比《你好,李焕英》喜剧的类型包装,及主打母女情的戏剧定位,《我的姐姐》则很不一样。无论从电影故事本身,还是从戏中所折射的社会性议题来看,它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女性主义”定位。
戏中由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在电影一开场就遭遇了父母丧生的变故,遗留下一个自己并不熟稔的弟弟。大家庭中的亲戚要求姐姐抚养弟弟,但姐姐却希望能一个人去北京读书,整部戏的戏剧性便是从这“左右为难”的选择、及姐姐和弟弟的关系变化当中延伸开来。
电影中为“安然”这个角色设置了相当多当代社会典型的女性困境:伦理上,父母和大家庭抱有着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观念,上一辈的姑妈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她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去成就自己的弟弟,而这一代的“安然”则同样遭受着这种“男尊女卑”观念的压迫,无法自如地选择自己的命运;情感上,积弱的男友也没有能力为“安然”争取自主的空间,他总是轻易地向长辈和社会现实低头;职场上,“安然”则要面对有权阶级的压力,不能单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应有的公允对待。
乍看下来整部戏其实有着非常浓厚的社会写实意味,而“安然”这个角色的内里确实也隐藏着某种女性的反抗性与自主性。只不过,这一切似乎都只是这部电影在女性议题上面的包装,整部戏的价值核心其实仍旧是相当之保守和陈旧的;或者应该这么说,从确定了整部电影的主线关系是一对“姐弟”开始,整部戏就注定了内核一定是“保守”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戏剧发展的需要注定了这份“保守”。这对姐弟关系在原本的戏剧设置中是不熟悉的、冲突的。弟弟一开始总是处处与姐姐作对,而戏剧在慢慢的积累和发展后势必要带来变化,二人的相互理解和彼此之间产生的依赖、关怀是必然的。所以在故事的最后,姐姐选择没有签领养协议而是带走了弟弟,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正常稳妥的戏剧发展逻辑,也本该是一个十分温情的结局。
而吊诡之处却恰恰出现在了这个结局上。皆因电影在之前陈设了相当多的女性困境,而这些困境多数是归咎于人伦环境的压力;但这个结尾的处理,却令姐姐陷入了新一轮人伦情感的束缚之中,再一次用亲情绑架了姐姐的个人选择,这似乎也预示了她最终走向的,将是和她姑妈完全相同的命运。
这部戏的编导曾经阐述这个结局其实是具开放性的,安然仍是有强烈的自主性格,她绝不会重蹈上一代女性的厄运。但问题是,安然这个角色如此年轻(大学刚毕业),要完全独立生活已不容易,何况是要再养育一个弟弟;而安然希望去北京上学,在地理位置上天然也已经设置了另一道障碍;而安然的整个家族中,在剧情中也已经交代了在现实层面,确实无其他人可以真正照顾好弟弟。电影并没有交代安然在带走弟弟之后可能面对的更大困境,而编导完全不理角色的现实处境,轻而易举地形容她会“走上不一样的路”,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相当不负责任的说法;而这个所谓的开放式结局,只是给人物制造了更大的困境,也并没有留下任何可以供她喘息的出口。
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中对于人伦情感的善意描述,也注定了这部电影内核“保守”的必然性。电影一开端,似乎安然身边的许多人都不是正面角色:遵从传统伦理约束,懦弱的姑妈;成天游手好闲的舅舅;撞死安然父母,有酗酒嫌疑的钟勇;在医院中仗着家庭背景颐指气使的女医生;还有一开场已经死去,十分“重男轻女”的安然父母。但在戏剧的发展中,这些人物都会慢慢显现出善良、温情的一面,颠覆观众对他们的既定印象。这些设计在塑造人物上当然是有效的,能令到人物立体,我当然更不会怀疑这份善意的真心。
只不过,这种写法令这部戏又一次产生了吊诡的分裂。因为戏剧中所阐释的那份女性困境恰好就是被各类人伦情感所绑架;但在电影中,曾经令女性陷入困境中的每种情感却几乎都是善意的——没有一个人是坏人。就算是出现在医院之中,最坏的那个要逼迫老婆生男孩的男人,谁又能知道他在家中是否也是一个慈父或孝子呢?所以电影中的设计几乎让我们原谅了所有人,但原谅之后呢?既然没有人有错,亲情又是温暖的,那女性们能怎么办呢?她们能选择的似乎只能是再一次为了各类情感,而陷入自我牺牲的桎梏之中。就像安然在听完姑妈的陈述之后,下一场戏就是去寺庙给全家人点了许愿灯,戏剧中透露出的那种用人伦情感覆盖掉自我的意识形态其实是非常清楚无疑的。
是故这部电影又呈现出了国产电影中常见的单纯“煽情卖惨”的局面。之所以说它是“卖惨”,是因为这些惨是没有控诉对象的:身边的人没有错,问题的制造者(父母)一早已经死亡,大环境更没有错(不能拍或不能说),每个人物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惨,也不知该向谁申诉,一切就像是一场不可控的“天灾”,最后只能自影自怜大哭一场了事。而戏中每逢女性角色遭遇困境,便配以大段大段的煽情音乐制造悲情,那份催泪的商业目的也已异常明确。而我怀疑的只是,戏中这样单纯展现女性困境除了一顿猛烈煽情让观众哭一把之外,真的有什么意义吗?如果困境只是单纯被展示就已经足够的话,那我们经常在社会新闻中看到的那些女性遭遇,哪个不比戏中这些煽情情节来得更深刻、更值得反思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本就是一部商业电影,煽情并非什么原罪。说到底,电影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分裂、自相矛盾的迹象,一切源头还是剧作的问题。
剧作在阐述女性议题之余,又想主打“姐弟情”的人伦温情,想面面俱到两边讨好的结果,就是在戏剧上顾此失彼和产生了议题上的自我矛盾。如果弟弟单纯做副线,主线集中讲姐姐和姑妈的关系,戏剧上的变化替换成两代女性从矛盾到最终完成和解,想必在温情之余也会更加扣紧“女性”这个母题,不会陷入如今这般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之中;又或者专注做“姐弟”关系,刻画好家庭关系之中的普世情感,不必非添加如此多女性议题,电影也会变得完整和纯粹许多。
而现在的剧作为了同时兼备人伦温情与女性主义,却令两个方向都失去了力量。女性主义变成了纯粹的话题式展示自不必说,另一边厢的“姐弟情”也处理得相当仓促。诸多观众反映弟弟的变化速度和成熟度太不合理,恰恰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戏剧篇幅去铺陈二人的关系转变。弟弟不是不可以成熟,只是戏剧上用了太多篇幅去刻画另一个主题,没有好好在二人关系上细心做铺垫,也没有好好刻画弟弟的性格轨迹,于是弟弟突然变得对姐姐充满情感,甚至于非常主动地打电话给领养人求领养,在戏剧上其实都欠缺了一些说服力。
剧作的这些问题当然也反映了电影本身贪婪的诉求。这部电影显然希望在商业元素上能够大小通吃:既想吃女性议题的红利,又想用人伦煽情来打动更多观众。但归根到底的问题是,究竟女性的困境、女性的自主是不是编导最想说的话?是不是她们最想表达,希望让观者关切到的地方?而现在电影出现了这些自我矛盾的问题,但票房成功,是不是编导就非常轻易地乐见其成?
这其实无关这部戏究竟是女性编导还是男性编导。无论编导是女性还是男性,如果他/她们的电影最后变得只剩下商业性的话,那对中国电影而言一定不会是一件好事。
我的姐姐——家庭是我们一生的羁绊
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走过计划生育时代,又走向了二胎时代,家庭的结构似乎在不断变化,可变化的可能仅仅是结构,家庭所蕴含的道德的感情的内里却是一直延承下来的,所以我们每一代人可能有的是幸福的,有的是不甚幸福的,但我们却共有一种来自家庭的拧巴感,这种拧巴带来了诸多的困境,这种困境将会伴随我们一生,家庭才是我们一生的羁绊。
1.家庭的困境
影片似乎在探讨姐姐和弟弟的关系之外,还试图将很多家庭共性的问题拿出来探讨,虽然并没能深入透彻,但也算是抛出了问题给我们思考,影片中每一个家庭都是正好应了那句俗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一个拧巴的故事。
1)离异家庭
片中安然的舅舅是非常不靠谱的,肖央演活了这个市侩的油腻的势力的游手好闲的吊儿郎当的中年男人。但抛却他的所作所为,他所代表的是一种离异家庭的群体,自己有着深爱的女儿,但女儿却与他形同陌路。他看似沉溺麻将娱乐人生,实际上内心又有着自己的柔软之处,每月定期去扫墓,嘴上说着不要却依旧在帮扶安然姐弟俩,时时念叨着要拍女儿的相机,这都是他的柔软之处。
正像是他代表的离异群体,一面过着自己乏善可陈的生活,一面眷恋着自己的儿女,一面思索着自己的后半生,一面幻想着儿女的未来路。终了只能用外表的游手好闲来伪装自己的内心的空虚和无力。
2)大病家庭
安然的姑妈所代表的是家中有大病或者慢性病病人的家庭,姑妈本人也像极了无数中国女人的形象,善良坚韧更多的是默默忍受和承担。丈夫身有大病,自己还有一双儿女,与此同时弟弟夫妻去世,又得操心弟弟家的儿女,每日不仅需要照顾自己的丈夫,还要费尽心思的去付出自己的善良,正像片中安然所说“姑妈你是一个好人,但好人不一定做的是好事。”她有时看似泼辣,实则是刀子嘴豆腐心,她看似能将一切兼顾,实则是完完全全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她所代表的大病家庭的健康者,一面要顾及家里的病人,一面又要维持整个家庭的平衡,一面要让家里每个人的生命完整,一面又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最终还是选择隐忍和承担,偶尔回想起年轻时所学的俄语絮絮轻语。
3)二胎家庭
女主角安然和弟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二胎家庭,大孩子在近乎成年之际又获得了一段新的极其亲密却又极其陌生的亲情。这种亲情需要不断的退让和付出,而且永远无法逃离。每一个年龄差巨大的二胎家庭的哥哥和姐姐都会面临这样一种困境,他们可能会失去原本该有的宠爱,失去原本该有的自我,他们不仅要承担自己的生活,甚至还要承担弟弟妹妹的生活,家庭的压力深深的压来。
这样的二胎家庭的长子/女,一方面要活出自己的生活,一方面不能称为弟弟妹妹成长的阴影,一方面想要摆脱这种年龄差带来的代沟,一方面又要像第二个父母一样面对弟弟妹妹。这种压力最终会影响他们对自己未来的选择和判断,陷入一个难以抉择的怪圈。
4)独生家庭
片中安然的男友就是独生家庭,虽然影片整体着墨不多,但所展现的问题却是显而易见的。男友迟迟没有告诉父母要去北京上学的事情,就足以说明他在独生家庭中的困境,每做一个选择都是困难的,走的每一步有时都是被精心规划好的,很多独生家庭大多家境还算优越,所以对唯一的孩子有着更高的期盼,可这种期盼也最终会变成一座山压在每一个独生子女的身上,是动力也是压力。
独生子女们一方面想要闯出自己的人生,一方面又要考虑家庭的规划,一方面内心渴求反叛与自由,一方面又要完完整整的维持这个家庭的秩序。每做任何一个选择都要深思熟虑,难有痛快恣意的选择。
2.女性的困境
这部电影在探讨家庭之余还探讨了关于女性的困境,在整个时代的背景下,女性在很多时候都是付出更多的那一方,而这些付出在很多时候都是对女性的一种困境,尤其是家庭对女性带来的困境,难以挣脱。
1)重男轻女的困境
首先是安然,父母为了生下一个儿子宁愿将自己的女儿上报为残疾人,一心将自己的爱和支持给了儿子,女儿甚至都很少得到一句赞美的话。其次是姑妈,本有机会去大学读俄语的她因为弟弟考上了大专而放弃了学业,本来在国外工作的她却因为弟弟的需要而被迫回国,被要求服务于自己的弟弟,服务于自己的家庭。还有在医院的家庭,有了两个女儿却冒着失去妻子的风险而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儿子。
重男轻女思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根深蒂固一直以来都是女性的困境,而影片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性别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下,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拿人当人,男人女人都无非是一个人字,我们无法奢求这样的思想会很快消除,但我衷心的希望有一天真的可以被完全摒弃。
2)自我价值的困境
影片中,安然早早的学会独立,自己赚取生活费学费,渴望考上北京的研究生,都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她又要面对父母的离世,需要照顾的年幼的弟弟,自我价值被横在面前的家庭困难拦腰斩断,这注定是一场无法有结果的努力,自我也只能在家庭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安然的姑妈也是如此,放弃自己的俄语学业国外工厂工作,成为一个所谓的优秀家庭主妇,在家庭的困局中无法挣脱。
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实中一定是远比男性困难的,她们要面对更多的要求,她们被要求做到极致,才能勉强达到男性的标准,另一方面她们又需要维持传统道德中女性的优秀品质,并且随时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局。一个女性成为所谓独立女性需要有很多的前提,而一个男性的独立仅仅是成为一个人。自我价值从来都不在于成就些什么,而在于能够真正的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3.反叛与顺从
其实影片的结局多少是开放性的,一度让我想起了《天才少女》中关于孩子抚养的探讨。但无论如何,本片女主角安然在反叛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顺从,从一开始的放弃弟弟,到最后自己和自己和解都需要莫大的勇气,这注定是一个无法走出的迷宫,只能在反叛和顺从中不断周旋。她反叛于自己的命运,反叛于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和姑妈争执,和舅舅争吵,都是她对于家庭所带来的伤害的反叛,同时,她也顺从了自己的不备怜爱的命运,顺从于自己世上仅存的亲情关系,了解姑妈几乎相同的曾经,视舅舅如父亲一般,这也都是她对家庭的妥协和顺从。
我无意去揣摩最后姐姐弟弟的生活到底如何,影片或许在这里可以戛然而止,但是实际上不论结局如何,终其一生,安然对于家庭和命运的反叛和顺从还将不断矛盾的交错的进行着。
4.没有错者的错误
这部电影表达是一场错误,但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是值得同情的,但每个人也都是可以责备的。姑妈没错,她也有家庭要照顾,但又不忍心将弟弟送人,舅舅没错,他内心的创伤和空虚更需要填补,他的责任需要不断被人提醒,姐姐没错,她只是想要自己的人生,想要得到那么一声肯定,弟弟当然也没错,他只是想要爸爸妈妈,只是想要一个家。
这也正是许多中国家庭的困境,没有人真正有错,但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做错过什么,才让我们的家庭拧巴成一种困境,或许每个人都需要反思,每一个人都需要或多或少改变些什么。
5.愿爱无忧
她拼命学习也无法逃离重男轻女的束缚,奋身向上游也会沉溺在家庭的深水;家境优越的男友,游手好闲的舅舅,同样困难的姑妈,天真顽皮的弟弟,拧巴着裹挟着她;不用底座的套娃也能契合,碎裂的关系终会愈合,扎破足球却不能扎破姐姐二字;她是女儿,是姐姐,是女性,更是自己;她需要家庭,需要爱与被爱,更需要自己的人生。
家庭是我们一生的羁绊,愿每个家庭少些难念的经,愿每个女性都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愿少些羁绊,愿爱无忧。
这并不是一部站在女性立场讲话的电影。
以第一场戏为例,安然爸妈手机里没有安然的照片,这本来就是个视觉信息,但是被处理成交警的台词,一句带过了,让本来就有“姐姐”经验的观众去想象这种感情,没有“姐姐”经验的人得到父母双亡这个信息就够了。这两个信息在这场戏的主次是拍反了的。是不是有意为之,我还不确定,毕竟第一场戏。
安然的困境,家庭和社会让她养弟弟,但是她不想养弟弟。几个层次,一是从情绪出发,不想养,没好好拍(第一场本来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闪回也在完成这个任务);二是实际情况,不能养,几乎没拍——为什么不能养?因为挣钱难,结婚难,这个弟弟要不要花钱,耽不耽误她挣钱学习?没拍,安然男朋友的家人对弟弟恶作剧的反应,没拍(现在安然非要读研的心理被处理成赌气我也是服了,男朋友分手也处理成他妈的性格问题,这些都可以间接的理解成“不能养”,但是非常间接,同样需要观众有“姐姐”经验)。
直接的,用戏、用影像拍了啥?弟弟的可爱,弟弟的牺牲懂事,反向抛弃自己成全姐姐。
我就说这个故事可能在文字上成立,电影化根本不成立,姐姐没法和弟弟“打”,牛逼的张子枫没法和这个天才小演员打。弟弟无辜,且是弱势群体,不战而胜。但是编剧导演,到底想说什么呢?当弟弟牺牲自己还被姐姐打哭了之后,你们留给姐姐什么选择空间了吗?
姐姐只能跟姑妈打,另一个姐姐。我妈在我大一跟我说,想要个孩子,但是怕她跟我爸出事了我相当于多个儿子,负担不起。我妈还没为我舅牺牲过什么梦想,这是一个母亲会考虑的事情。这里面的姑妈,有文化背景有理想,被环境压垮了,反过来压迫姐姐,这应该是这个故事的开始(事实上,这也确实是这个故事的开始,只不过被截胡了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不会写剧本吧。)
片子里面的女性群像,都很匆匆,堆在一起,没有前因后果,我就说鸡贼吧,我自己也这么干过。
我打个一星吧。
大家好久不见。小宋来更新啦。
今天写的这个演员我想写很久了,因为她一直都是我最最喜欢的00后女演员。
她有天分,很特别。 上半年我看的电影不多,但是她参演的三部影片《唐人街探案3》、《我的姐姐》和《秘密访客》我都看了,她就是张子枫。
来吧~聊五毛钱的。
(顺便再给大家安利一个我觉得很有潜力的小姑娘,她叫周美君,演过《嘉年华》,论天赋她其实比那部剧的另一个女演员文淇有天赋,可惜后续资源没跟上)
几乎每个人都能看出来,张子枫是有表演天分的。 尽管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童星的「天分」都只存在于营销通稿中(此处欢迎大家补充姓名),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张子枫的「天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她敏感感性,个性鲜明,勤于思考,敢于表现, 这些都是她是拥有表演「天才」的明证。
这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演员来说,「天分」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魔咒和悖论。 因为任何演员的表演天赋,归根结底都只能帮他们实现两种角色:
一种是天使;
一种是魔鬼。
从《唐山大地震》到《唐探1》,张子枫这两个维度的戏路都已经得到过开发了。而且我也可以非常确定地说,张子枫下一个令人惊艳的角色,也必然是这两种设定的极致化。
因为她质地好,这类诠释对她来说反而不那么费力,顺着演就行。
只是,这种很明显的出类拔萃的气质,也已然明明白白地成为了她表演上最大的阻碍和桎梏。
张子枫,现在没有办法演「普通人」,就是张子枫戏路上最麻烦的事。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
拿《我的姐姐》举例。
我的姐姐中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是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的女生。 在这个故事中,安然的父母为了要一个男孩(安子恒),谎报安然腿部残疾,在谎言被撞破后痛打安然;为了给家庭增加收入,私自修改了安然的高考志愿,让本想成为医生的安然不得不成为了一名护士,终日郁郁寡欢,她立志考研去北京,完成当医生的愿望。
这个电影的票房其实很好,接近十亿,作为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我觉得是个好事情;但在这个影片中,担任女主角的张子枫的表演,我认为是很平庸甚至很失败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从结果来看,她塑造的安然,对于世界的态度和看法,都非常模糊,完全不贴合这个角色的人物设定。
她在影片中的表演,不论是对父母、对舅舅还有对弟弟,基本都是「冷脸」表情居多。或者说,她在努力克制?
在大部分的影片中,张子枫的克制都让我觉得非常聪明,但是这一次,这种技巧是完全不适合这个片子的。
因为就这个片子而言,不论是人物还是议题,它都太强烈了,它既关于地缘,也关于血缘,既关于过去,也关于现在。
安然就处在这种强烈的戏剧冲突的正中央。
只有准确理解安然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麻烦之下,才能够准确理解安然之后行动的依据。
如果仅看故事设定,一百个演员,有九十九个都会认为安然最大的困难和难题,是父母的重男轻女,是她作为女性那种不受重视的不甘与窘迫。 是,这的确是人物的困境,但是它是很根源性的的。是一个困境的成因,而不是表现。 要知道,对于安然这样一个生活在并不富裕的家庭的最底层人物来说,她更直接更醒目的困境,毫无疑问是且只会是她的生存困境——
包括但不仅限于经济困境。
事实上是这样的。
因为「重男轻女」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话题,在我国有这种情况存在的家庭并不少。 但是即便是家里存在这种情况,受制于每个人具体经历和感受的不同、个性的不同,每个成长于这种环境的女孩的反抗意识也会不同。
事实就是并不是每个被「重男轻女」的「女」,都会反抗的。
不论我们是否承认,顺从、屈服、自我催眠,确实都是很多女性受害者实际的选择。这没有什么好指责的,这是由于她们力量弱小所必然导致的一种局面。
她们其中有一部分人,甚至对于这种被轻视是无意识的,她们也有可能很爱他们的父母,也有可能很爱她们的弟弟。
但是安然显然完全不是这样: 1、她明确地知道自己是家庭中那个「重男轻女」思想的牺牲者;
2、她明确地进行了持续的反抗。(包括经济独立和努力考研都是这种反抗思想的体现)
以上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的直白信息。但职业演员跟普通观众的区别就是,职业演员需要透过直白信息看到人物身上的潜藏信息。
在安然身上,这里的潜藏个信息是:安然是一个生存欲望极其强烈的个体。
她所有的意识觉醒和意识觉醒后的反抗,都强烈地通往着一个终点,那就是更好地生活下去。
我们能看到,安然本质上是一个并不一定很热爱生活,却很有生命力的女孩。(划重点:反抗本身就是一种有强烈生命力的体现,服从是一种弱生命力的体现,跟热情或冷漠并不是一个概念)
也就是说,作为饰演安然的演员,必须把握住安然的生命脉络,才能把握住这个人物的表演基调。
遗憾的是,张子枫没有把握住。
她非常像一个我们想象出来的「被重男轻女了」的概念,而不像一个真实地浸泡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
这就是和很多观众对于张子枫饰演的安然觉得最不对劲但是又说不上来的地方。她对于自己的生命本身的态度,是应该建立在对于其他的一切关系(父母、弟弟、舅舅等等)的态度之前的。
但现在就是她对于生命本身没有什么特殊态度。换句话说,生命似乎从来没有威胁到或者虐待到过她,因此她对于生命本身缺乏强烈的态度。
她实在是太不像那种苦孩子了。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跟我杠她们家也不算苦不算穷,还有套房子什么的,那么我就会请你自己思考一下一个学历并不高、父母并不爱、从小寄人篱下被表哥打、很早经济独立的女孩子,她本人到底穷不穷苦不苦,她本人)
表情当然是最直接的。
这是安然听到父母出事时候的表情↓
这是她跟男朋友单独在一起时的表情↓
这是弟弟表达自己需要她她却想要考研离开时的表情↓
…
这些表情如果不放在安然这样的一个人物身上时,都是很不错很有质感的表达。 但是它们出现在安然的生命里面的时候,就是不合时宜的。 因为安然脸上不可能有这么脱俗的神态。
她要操心的事情很多。
她要焦虑的事情很多。 她要计较的事情很多。 不论是父母去世之前,还是父母去世之后,茶米油盐酱醋、水费电费生活费医药费、吃饭睡觉、上班上学,每一件事对于她来说都是具体的,需要算计的,否则她就有可能活不下去,这让她几乎没有任何理由不成为一个「俗气」的女孩。
至少影片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体现了这种理由。(俗气也不是一个贬义词,片中安然表姐戏份虽然很少,但我觉得很准确很到位)
反而,安然比任何一个成长于普通的、平凡的、没有明显不平等境况的孩子来说,更加有可能去表现出某种「讨好」和「献媚」的姿态。 安然的确是「男尊女卑」的受害者、牺牲品,但由于她曾经的力量过于弱小,根本不可能反抗,因此,她其实很有可能是最先被「男尊女卑」这种观念影响和驯化的。
换句话说,安然对于男性的态度很有可能是同时具备「厌恶」和「迎合」的。
因为对于懵懂的她来说,男性不是等同于异性的一个存在,而是等同于更多「权力」的一个存在。
弱者总是容易下意识的依附强者的,它就像是一种「趋光性」。
因此,如果我们更深入一点探讨安然对于她生活中的男性可能存在一种更具有现实性的态度,那么比起「厌恶」,这种态度有更大的概率是「讨好」和「献媚」。
不是女性之于男性的献媚,
而是弱者之于强者的献媚——
但表现出一种女性讨好男性的色彩。
很多女德的东西之所以有市场,其实也是这个原理。
它们的本质都并不是性别矛盾,而是权力问题——是巨大的力量悬殊之下,人所产生的各种形态上的异化。
因此,就安然这个人物和她所承载的社会议题来说,只看到「男尊女卑」是不够的,批判男性,也根本不是目的和指向。 我们通过她所应该感受到的是这一类人的悲剧性:
安然对于他的舅舅、弟弟、男友,情感上的态度极有可能是抗拒与病态依恋并存的,这种理智上的清醒与情感上的无奈,在我看来,才是这个角色身上最无力和可怕的事情,是演员最应该探索的地方,也是最无法依靠天赋、而必须依靠演技本身的维度。
注意:我并不是说生长于一个男尊女卑的家庭中的女孩就一定是这样,而是从戏剧和真实生活的角度来说,这种悲剧的确存在,并且它有能够对故事和人物挖得更深、更透、更彻底。
但是很明显,张子枫的表演没有触及到以上层面,反而她在《我的姐姐》中大部分表演都非常疲软、乏力。
她说着憎恨父母,憎恨被轻视,但是从后续送舅舅衣服、对着父母遗像痛苦,还有接纳弟弟的表现来看,我们会发现,咦?
她的同情心是不是过于容易被调动了?她的梦想是不是过于容易被放弃了?以及她的立场是不是过于容易发生转变了?
只是跟弟弟相处了一阵子罢了,并不存在某件事真正对安然形成一个刺激点,来颠覆她过去二十来年形成的人生看法吧?对于安然来说,跟弟弟相处半年的「甜」,真的足以抵消过去二十余年的「苦」么?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那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安然过去所承受的苦,根本不算苦。
安然的一切转变都太轻易了。
轻易得无法承载她所经历的苦难。
这不是普通人的人生。普通人的人生,有可能连转身都要声嘶力竭,遍体鳞伤。
(这里存在一定的剧作问题,但是同样存在表演问题,不要杠)
出于对安然所经历的那份苦难的尊重,所以不论我个人情感上再怎么喜欢张子枫,我都没有办法认可她在这个影片中的诠释。
她太年轻了。 即便如她自己所说,她愿意去思考,愿意去观察,愿意去体验所谓的人的生活,但是她的确也因为年少成名,而失去了很多能够真正品尝到人间辛苦的机会。
因为真正的痛苦和哀愁,基本不可能被展示。 它们会能被吞咽,被消化,被伪装,而不会被展示。
世之不如意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我们所能展示的,永远只有鸡毛蒜皮。而高明的创作者之所以高明,恰恰是因为他们有序地讲「鸡毛蒜皮」组织成了人们可以被无限延展的一生。
这就是表演的深与表演的难,也是表演的趣味。
因为,在这当中,我们似乎仍存在一点微不足道的概率是可以去拨开迷雾的——
去正视那些在人类自己或者人类社会皮肤上上张牙舞爪的丑陋的伤疤——
清醒的人会更有勇气清醒,沉醉的人会更有理由沉醉,然后,
用我们各自的方式,与世界和平共处,温柔相待。
:)
注:我超级超级喜欢子枫妹妹。请加油~
———————————————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演员名字关键字如「章子怡」「姚晨」获得演技或相关评论。
微信扫码或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1,我觉得这电影应该叫《我的弟弟》,主角是安然和她的回忆、现实和梦想,她首先是她自己,先于“姐姐”这个身份。
(补充,后知后觉的后觉,我发现《“我的姐姐”这个说法有很强的凝视意味,引导观众用弟弟的视角去评判姐姐的选择,作为女性观众这确实是让我不舒服的,因为我从来不会想着用生活中哪个男性的目光来审视自己。)
然而这个故事虽然说主角是安然,但是从头到尾都使用了弟弟的视角,各种情绪处理也都使用了弟弟的意愿。然后最后一幕,安然向“姐姐”的职责屈服,用来“催人泪下,着实有点讽刺了哈。 2,领养那家人就很怪?领养到最后了开始拿出协议了,一开始没有协议好吗?最后一定要出现牺牲的戏码吗?安然完全可以继续和这家人协商,时不时从北京回来看看弟弟,互相拜访,也可以像弟弟一样和这家人温暖地相处啊!
这里处理得很像为了煽情而煽情。很多部分,还有安然放弃追究肇事人责任的部分,处理得也太模糊了,像是为了煽情而强行忽视掉了一些东西。 3,安然本来就该是自由的,她很坚定,行动力强,敢走敢闯,能担大事,女性一贯屈从的地位并不能使她屈服,心中没有锁链,有形的锁链也休想困住她的。她是可爱的存在主义姑娘(私心。
整个故事乱七八糟的部分太多了,感觉把安然和姑妈一家几个人相处的剧情处理好就完全够用了。(而且姑妈的女儿还住着别人家的房子,没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儿子则住在家里,卧床的丈夫曾经偷看侄女洗澡,她家岂是姑妈一个人自顾自内心宽慰就能说得过去么?)
补充,后知后觉,这里也有点怪,像偷换概念。安然所做的是去摆脱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女孩子的命运,她的个人意志被处理成了“其实我是想父母认可我才这么做”。然后,仿佛只要她和以弟弟、姑妈为代表的原生环境互相理解,追求个人的梦想反而成了次要的事情。这里很像把严肃的问题降维处理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个人感觉)亲情只能宽慰到人的心灵,不能用来解释重男轻女、强加命运这么沉重的话题。
(因为重男轻女并不只是父母个人的意愿,可能父母一边重男轻女一边觉得自己还爱着女儿,实际上他们给出的爱经不起推敲。而安然如果只和父母家庭和解,那她反抗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所以我倾向于最后安然还是走了自己的路去了北京,哪怕她最后摔下签字笔抱着弟弟哭泣。
(但是结局处理得确实不好,开放式结局也使得影片提出的问题没讲清楚,究竟是生而为人的反抗还是珍惜地忍让,结尾是该表态“坚持歌颂”还是“息事宁人”,却表了个意味不清,要观众去猜。)
3,我忍不住开始思考,如果安然是我的恋人,我在这样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如果安然是我的恋人的话,首先我应该在立场上和她站在一起,并不会出现试图用我的家庭绑架她的场景,也不会傲慢得试图替她考虑,对她指手画脚。(但显然,我的身份是她的恋人,另一位独立的、爱她的人,而显然她男友并没有独立人格,比起弟弟更像是她的拖油瓶。)
4,(喜欢子枫,这部里她几乎是合我胃口的——“故事性复杂性感的”)她冲出去追生育的那家人,大声得质问为什么只“保小”,男人像驱赶苍蝇一样驱赶她,其他的女眷把她拽住,捂住她试图为“女人”发生的嘴。她被推倒,伏在地上恨恨向上望过去,子枫很强,这个镜头十分戳我。
全片最震惊的一句话“从小被表哥当沙包,被姑父看洗澡”。
姑妈那条线 就是两代人的悲哀
看到结尾我就知道,这片儿肯定要挨骂。很多人肯定觉得它不够女权,甚至是打着女权反女权,不然最后姐姐怎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我觉得吧,电影好坏先放一边,姐姐做任何选择都是可接受的,只要影片给足了理由和铺垫,以及只要这个选择是她自愿做出的就可以。我们说女权或说任何人的权利的时候,不是规定Ta一定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算是维护了自己的权利,而是看Ta是否自愿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后者才是Ta真正的权利,才是Ta真正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三星给演员们,结局让人太恶心了。典型的男权社会下的“政治正确”,女人就要牺牲,被亲情捆绑。就算不从情感角度出发,那大家理性思考一下,姐姐现在只是小姑娘,如何养育好一个娃,送出去给富裕的家庭养对两个人都好,弟弟还小不懂事,姐姐也不懂事吗?还要媚男到什么时候?
可能还不够好,但它值得被看到。它所涉及的东西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都探讨得太少,而在这个时代也尤其需要,即使只是被提起。演员们真好,坚强的张子枫格外可爱;朱媛媛的角色让我想到很多身边的人,她像妈妈、像姑姑、像她们那个年代过来的很多女性的集合,你可以轻松地质问很多“你为什么不……”但最后她就是选了最难的一条路,出于本能、规训或者爱,但她本身终归是伟大的,但也不该被伟大绑架;肖央彻底改变我心里的印象,很有戏的人,层次全出来了。影片的节奏有问题,情感有多次的断点,转折强硬,太突出戏剧性了。很多生活化的段落太过“工整”,少了闲笔,流露出太强目的性;尤其是弟弟的台词,句句“一针见血”,没了孩子本性的天真,只有大人“睿智”的设计,就会让看的人识别出来,再难融入,好在小朋友太可爱了,所以依然抓人,哭了好几次
我能理解喜欢这片的人,但我是很不喜欢的,甚至看不下去。因为几乎每个情节都在意料之中,大多数地方的拍法也全都提前猜到。哪里什么情绪,哪里该发火哪里该哭,观众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很有规划,但换句话说就是极其套路。所以,哪怕背后是非常好的真情实感,哪怕张子枫、肖央、朱媛媛都很精彩,也被套路给损耗了。这对新导演或者院线片来说也许算好事。但我只能刷手机了,尤其是这个弟弟,太假,那些台词都不是小孩说的,而且句句精准到位,编剧实在让我受不了。而且对主题和人物的表现方面,编剧也不用废笔,场场为他的目的服务,实在太刻意了,缺乏生活中真人的感觉。
垃圾结尾。结局是这样,这部电影的意义又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都喜欢讲四川话。
坚持了47分钟,一边剧烈精神呕吐一边出来了。我以为我受得了这种题材,算了,放过我自己。没看完,不打分,不是受众,及时止损……(听说结局了,还好提前出来了,不然我可能会徒手拆了电影院)
摄影很好很有设计感哦。女性电影,隐隐担心并非女权电影,我也分不清楚。跟《82年生》相比代入小男孩视角柔化了冲突,弟弟表演过于小大人了,台词写的也有点糟糕,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女性视角。一二幕搭建的特别好,第三幕有点拉胯了,每一场戏都煽情等于没一场煽情。仔细想想拍的太MV了,咔咔怼特写上音乐,何必呢。结尾很喜欢,好的电影应该带给观众思考而不是瞎给答案。今年是张子枫年。如果迷雾剧场能上就是肖大宝年。
看完最大感触:只有成为真正冷血无情的人,才有可能摆脱痛苦,这是儒家的诅咒,能破除的中国人寥寥无几。情节看似由急风骤雨般的冲突构成,实际上全是如履薄冰的斡旋。剪辑是加分的,几乎抹除了所有令人“生疑”的空隙,让这场风暴尽量逼真。
我其实不喜欢这个结局,如果在签字的地方就留白,可能会更好吧。这个故事没有解决实际性的问题,人物也不能算跟自己和解了,很难受,让我想起地久天长的那种难受
21世纪的女性回归自我了吗 没有
《感动中国》好歹还能做到——主题明确、态度明朗;本片,并不。从独立到奴隶,这是不敢动。
原剧本叫踢皮球一语三关,编剧设计了三组姐弟关系用女主产科护士的身份设定勾连起几代女性的困境,困境中细密编织了无数议题,扎实严肃,尽管琐碎但克制沉稳。人物之丰满,几乎每个角色都在最后翻转出来立住,被迫放弃念书的姑妈,不得已放弃孕妇的产科女医生。第二幕结尾连续两场震撼人心的和解与独立的大戏,对孕妇家属怒吼发问“你都有两个女儿了,为什么还要生儿子?”它讲的不是一位当姐姐的女性的个体遭遇,是强制引产上环计生政策到二胎政策放开被迫生子之下所有无法摆脱命运的女性,生育困境的背景笼罩于全片。最巧妙的是开放式结局,当所有人跟随导演的细微视角去体会她溺水般挣扎的困境,选择似乎不再重要,因为这是一个拍给所有人看的“知晓我命运”的故事。无论是社会意义,还是行业意义(有话语权的女编剧把女导演带了出来),都是典范。
作为有两个姐姐享受社会红利的弟弟,我一直对我的姐姐们抱有亏欠感,即使如此我也无法完全了解她们作为女性所遭受的困境。而《我的姐姐》则真实地将这种困境展现出来,女性就像套娃,一代代被装进重男轻女的男权社会套子中,压抑感和无力感充满我的胸膛,眼泪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除此之外,我还蛮喜欢这个结尾的,因为它展示了女性最强大的情感力量:爱与善良,影片通过姑妈鼓励年轻女性“套娃不必非得装在同一个套子里,自己的路自己走”,同时用这样的结尾告诉她们不要放弃爱与善良,因为女性独立和爱与善良从来都不是二选一。作为男性和弟弟,我们能为姐姐们做点什么?或许就从尊重她们的意志、了解她们的困境、支持她们的发声开始吧!男人要有内自省性。P.S.张子枫拿影后吧!PP.S小时候的安然是王圣迪(普普)演的,她未来也会拿影后的!
姐姐天生就是没有底座的套娃,是没有残障的瘸子,是挖掉了西瓜瓤的瓜皮,是装进了保温杯的咖啡。生育证明像与生俱来的一纸符咒,经文是女孩要被迫独立和牺牲。天生沾染了长女如母的气味,却跟弟弟拥有不同的爸爸。可尽管他是肉包子里的花椒,仍是姐姐要捐出的功德。她说从此经文她来诵,而功德都赠我。
从强制一孩到开放二胎,历史的组合拳就这样无差别地打在姐姐们的身上。而当姐姐们转身想为自己的生活奋力回击时,却只绝望地发觉无处下手——因为往往并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人,让她们窒息的正是这充盈各处的厌女空气,以重男轻女之手,穿梭于日新月异的时空,如出一辙、驾轻就熟地扼住一代又一代女性的咽喉。(姑妈送走安然后喃喃自语俄语单词的那一刻泪崩了
它本可以是《何以为家》,但它选择了《以家人之名》。
最后安然带着安子恒跑出领养家庭的时候,忘了把银行卡带上,这个事儿让我很挂心。
其实可以不要那么多刻意煽情,有些话从小朋友口中说出来就假了。好的是关注到了中国姐姐这个身份带来的苦难以及长久以来做出的牺牲,但结果是新时代追求个人价值的姐姐仍有可能选择老一辈的“苦难”,从被逼迫到自愿,这弧光不值得鼓励,无法展开的某些原因和结尾的亲情绑架让人叹气。张子枫的演技还是顶得住怼脸特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