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的十二个月》入选了2022年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中江裕司自编自导,日本传奇歌手泽田研二主演。泽田研二有“日本的大卫·鲍伊”之称,年轻时极为前卫先锋,当时的照片和本片里的形象对比简直天壤之别,时间在一个人身上会留下很多痕迹。本片改编自昭和时期著名作家水上勉的散文集《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主人公一直被称为勉先生,有很多现实的影子。台湾地区译名为《舌尖上的禅》,一语道破电影的内核。
作家勉先生妻子去世十三年,独自居住在乡下,过着春种秋收的耕耘生活,在年轻编辑兼女友真知子的推动下,他计划将自己的种田、料理经历记录成书。主要人物除了男女主角,只有短暂出场的木匠邻居,岳母千枝女士,妻弟和弟媳,小时候恩人的女儿,和一只叫“山椒”的狗。
电影的结构类似章节体,用“二十四节气”串联起一年的故事,从“立春”开始,到“立冬”结束。
电影前半段,几乎都是作家制作各类料理的场景,这也是片名的来历。“吃土”并不是中文网络用语的调侃含义,电影中做了解释:“看土地办事就是吃时令蔬菜,也就是‘吃土’的意思。”
每个节气,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瓜果蔬菜,菠菜,竹笋,梅子,黄瓜,茄子,芝麻,蘑菇,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的根、茎、叶,它们带着泥土和大自然的气息走进作家的厨房,冲洗,切割,烹煮,加上简单的配料,成为一道道美食。作家制作的是所谓“精进料理”,类似素斋,1500多年前跟随佛教传入日本,对于获取、处理食材,制作、享用食物有一套完整且严苛的流程和方法,崇尚以简单的调料烹饪出自然的美味。作家做饭的场景多用手持摄影,观感很多时候不像电影,尤其配合上主角的旁白,更像是美食纪录片。
每次品尝料理,作家和真知子都会感慨连连,非常满足。
食物看上去清淡简朴,但生产的过程并不简单,需要制作者花费大量的心力和时间,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上山入林,养植采摘,饮风冒雪,是在把整个生命化为食物,再用食物反哺生命,就像作家所说:“活着就是一种劳动”。
这里面藏着电影的另一个主角——大自然。
二十字节气就是人跟随大自然的脚步亦步亦趋的劳作,生活。花鸟鱼虫,日月星辰,风云雨雪,衣食住行,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电影也用大量的镜头展示着山中四季风景变迁。
劳作,烹饪,即是一种融入自然、拥抱生命的“修行”。
作家的过往在片段中逐渐拼凑起来,他的父亲是一名专做棺木的木匠,因为家贫,九岁时他被送到禅寺,十三岁又逃离出来,逐渐走上作家的道路,妻子八重子也是一名作家。真知子早年是八重子的编辑,现在成为勉的编辑,他们之间的所谓情侣关系奇特又微妙,他们有差不多二十岁的年龄差,平时也仅限于作品和料理上的交流,相敬如宾。真知子更像是在关怀照料已成老朋友的作家的晚年生活。
作家的岳母千枝女士存在感贯穿始终,据说她与儿子儿媳相处不融洽,与村民接触也不多,独自一人住在田间木屋中,作家曾去探望,但不久便病故。儿子儿媳所有事情都推给了曾经的女婿,守灵,葬礼,甚至骨灰的保管。生前寂寥,死后孤独。唯一意外的是,大家都以为她生前孤僻,不会有人来悼念,没想到守灵当晚很多村民都来参与。人永远是多面的吧,很难以一己之见盖棺定论。
岳母的遭遇不知道在作家心中会有怎样的影响。
很快,作家自己也遭遇不测,制作陶器的时候因为心肌梗塞晕倒,幸亏真知子及时发现,救回一命。在救护车上昏迷中的他很恐惧,紧握着真知子的手。
出院后,真知子主动提出搬过来共同生活,作家拒绝了。之前作家曾邀请真知子同住,当时真知子婉拒了。真知子生气了,很久没再出现。
他想独处,他厌恶死亡,所以想要思考为什么厌恶死亡。
他开始大量阅读,写作,画面也出现更多山林野草、飞禽走兽、云雾远山。
他甚至决定去死一回,以便与死神做朋友。
回来的真知子告诉他,她马上要结婚了,与另一个作家。
她离开的时候还问作家,他打算怎么处理一直放在屋里的妻子的骨灰。
所有亲近熟识的人都在逐渐离开,我相信此时是作家心中最困惑的时期。他没有过多表示,没有哀伤,没有蹉跎,偶尔坐在空阔的房间内发呆,然后继续在田野间劳作,写作。
之前的精进料理,也许更多是徒有形式,甚至也成为一种向他人展示的“玩物”,“修行”变了味。经历过家人变故,经历感情的消散,经历生死考验,作家开始真正地把心和神放到包围着他的大自然中。
时间是改变一切的最大的力量。
对食物的眷恋,对感情的牵念,对过去的不舍,都是作家心中的执念,他以为他已经淡却了,但供桌上干净端庄的遗像,年轻编辑身上的红色大衣,历历在目,尘缘难了。
但现在,也许已经是时候了。
他把妻子的骨灰撒在湖水中。
他目送着真知子的远行。
他睡前会做好告别的准备,向夜晚说“后会有期”。
他在早晨会对着即将食用的食物说“非常感谢”。
淘米,洗菜,准备早餐。
还有每次开餐前都不能少的双手合十:“我要开动了。”
很难说电影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告别是最终极的人生主题,在告别前了却牵挂,轻装前行,是无力,是勇气,也是福气。
大自然无需敬畏,因为我们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清醒的认知,从容的面对,去年的雪花还会装饰今年的山川田野,今年的流水还会装载来年的清风明月。
时间,才是世界上唯一的主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是對「山裡」的生活很是嚮往,雖然身處寧靜的南半球島國,卻也因為現實的種種因素,不得不寄居在城市中,或許自己也是有著一種矛盾的,又想要享受都會生活的便利,又渴望親近自然的愜意吧。
吃土的十二個月,以節氣作為串連的主軸,又或許我渴望的,是那種和四季,和土地更為貼近的生活狀態吧。在城市中長大的我,為何會有這種對於土地的嚮往呢?也許前世也做過一個農耕的人罷。
大自然有著自己的呼吸,太陽一起一落之際,便也有了四季的變幻。有了呼吸,便會有了生命,於是自然孕育萬物。片中離群索居的作家男主角,幾乎也不用怎麼的勤作,花精力在找尋食物,用心叮嚀地料理食物之上。
從汰米的手勢,到洗菜時小心翼翼的清洗掉根部的泥土,不浪費一絲一毫來自大自然的恩惠賜物。我想,這種生活態度,也是我所欣賞的吧。早前也聽到過西方國家流行過「全食」的料理主義,意思就是連同植物的根莖皮一起吃進去的 whole food 飲食理念。或許是見到現代人吃得越來越精緻,健康卻越來越脆弱吧。
泥土裡帶有很多人體所需的微生物(應該有人類自身無法合成的某些成分),因此蔬菜瓜果如果帶皮吃會更加健康,也有類似這樣的言論。
但撇開這種「科學」的功能性需求,能認真對待每一種食材,用心品味它們的本源之味,就是一種修行。它們或許寡淡,或許不怎麼誘人,或許平平無奇,卻飽含了自然的哲學 —— 萬物皆有其時。
片中還涉及了死亡的話題,刻意安排在了秋天發生主角接近死亡的橋段,讓時不時都會有年齡焦慮的我深有共鳴。「只要出生,就時在邁向死亡。」但我們卻很少正視「死亡」,片中有個細節很有意思,作者畫掉了「處理死亡的方法」這個比較理性的選項,又畫掉了「和死亡做朋友」這個又太不切實際的想法,最終主角對於死亡的態度是什麼呢?是「和死神好好相處」,把每一天當成是自己的最後一天,連明天臨睡前的口頭禪也變成了和世界告別。這像極了西藏上師們的教言,你如何度過一天,你也將如何度過一生。把每一天都當成是最後一天,就不會怠惰修行了。
禪宗,或者是佛教,是本片一條隱藏的非常深的線,最後導演也通過死亡之秋,直接帶出了一點點生死大事的人生醍醐味。
片子以冬天開場,又在冬天結束,人生也不過如此,
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一个老男人该如何面对生命的落寞与记忆的稀落?导演中江裕司用一年四季的轮回与山间土物的味道来给出一个或许有点儿“世外桃源”般的答案。
避世而居在东亚文化圈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这种传统在人们应对艰难时世和个人挫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二节气的物候,孕育了应季的食物,人们在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食物中品味着自己与大自然的连接,也试图去接续那根被剪短了的脐带。
在这部有着《小森林》气息的《吃土的十二个月》里,避居山间的阿勉以自制食物和写作来度过一生的四季。而松隆子的存在似乎是那仅有的一丝来自外世的诱惑与连接,最后时刻,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自一人,去感受那份人生注定的孤独。
食物在东亚文化中饱含着生命的意义,日本人对待食物有种敬畏感,这种敬畏感催生了他们更多原生态的饮食文化。在稍加烹调的做法里,人们用味蕾感受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也是一份感恩的滋生之处。
当然,导演没有让故事在“大寒”节气里走向终点。
一开始以为是小森林那种类型,但是真的太做作了,对着毫无油水和食欲的饭猛夸好吃,就和日综那些不走心的试吃节目一样浮夸。老头心脏坏死三分之二,照样能天天下地干活不用人照顾。。。
还有那个写作的时候非要点个煤油灯,黑乎乎的,视力2.0的年轻人彻夜看书都得看瞎了眼,又不是古代没电,你屋里明明就挂着电灯,厨房里点着煤气灶,至于吗,真的好做作。
要不你就干脆学李子柒,就彻底原汁原味一点,弄的不土不洋半吊子的,真的是太刻意太用力过猛了
近年有好多这样为了“治愈”而“治愈”的电影,套路感满满,真是看的人审美疲劳。
《吃土的十二个月》被称为“老年版小森林”不算离谱。前半段确有一番“地里有菜、家里有狗、屋里有书、独自生活”的趣味。男主虽是个六十来岁的老人,老婆已去世十三年,但并未从他身上见到老年人的衰老感,他每天在田里、山间劳作,缅怀着亡妻,并认真地生活着。他甚至愿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向女主提出一起住的建议。中间男主岳母去世,引入关于死亡的话题。接着男主心梗住院,出院后回家哆哆嗦嗦地掏出钥匙开门,这才变成一个“空巢老人”,看起来忽然需要陪伴和关心。小王看到这以为这电影会迎来一段老夫少妻的圆满结局,因为女主此时愿意和他一起生活。但他最终没有接受,他开始思考生命和死亡,尝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每天都做好第二天醒不过来的心理准备,又继续过着他一个人的生活。最后男主一边做饭一边悠闲哼着《铁臂阿童木》主题曲的片段,让小王笑得很开心。这电影对上了小王的电波,小王很喜欢。
低估的电影。 以为是美食,内核是朴实的生死观。 生死观的表征是美食而已。 第一阶段,没有死亡阴霾的乐观生活心态。最时令的美食如何吃,撩气质可爱的责编,和喜欢的男人做兄弟,好好对待亡妻老母亲。 第二阶段,亡妻老母亲去世,作为生者的忙碌参与,对亡妻弟弟弟媳的看不上/不满。 第三阶段,以生者乐观心态准备死亡。批判现实对死亡的不敬(特等 一等的说法)自己“手作”自己的骨灰盒 第四阶段,亲历死亡。发现自己并非如预期那般从容 恐惧又害怕,未尽尘事何止一件,放不下山椒和任何尘世眷恋 第五阶段,对死亡摆烂,像山椒一样枯坐,不知何去何从(与死亡对抗却发现自己并不够资格,死亡在我看不见的身后,距离非常之近) 第六阶段,准备面对死亡,与它和平共处。不再热爱食物与俗物,自己只是活着,山椒也没有了精心准备的食物 第七阶段,见山还是山。无论死亡是否到来,我都要为明天腌制泡菜,好好吃饭,好好给山椒准备饭菜。爱的人尽心对待,她有选择我也支持。只是好好活着,对待食物,对待每一天
作家水上勉,独自生活在信州深山里,有一条叫山椒的狗陪着他。
他吃着山野中的蔬菜和自己种植的作物,感受舌尖上的禅意。
看土地辩事,吃时令蔬菜,也就是吃土的意思,所以电影名字是《吃土的十二个月》。
阿勉的生活引起了编辑真知子的注意,希望他把山间生活写成文章连载。
于是有了料理散文集《吃土的日子》,以及改编的电影《吃土的十二个月》。
01、一些日式料理观念
9岁时因家贫,阿勉被送入寺院,跟竹庵和尚学习过制作料理。
妻子过世之后,他独自一人生活,用自己的方法做菜,用自己的方式种田。
他认为,烹饪食材不能以庸人之眼光看待,必须把厨房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菜色需与田园商讨后而定,从一无所有的厨房内生出食物,就是所谓的精进。
电影中有一段是描写阿勉吃梅干,吃的是几十年前腌制的梅干。
梅干在舌头上转动,最先感受到的是盐的咸味,接着唾液让梅干胀的圆鼓鼓的,随后咸味转变成宛如甘露般的甜味。腌制梅干的人已过世,依然持续活下来的梅子的滋味,让我感激涕零。
阿勉去山里挖竹笋,想起被父母送去寺院的往事,觉得人非常奇怪:在用舌尖享受美味的同时,翻出回忆,一起咀嚼。
02、平淡的日常生活
一年12个月,阿勉每一天都怀着感恩之心去耕种、采摘、做饭、打扫,做好每一件小事。
立春,一年之初。吃用炉火烤的小芋头,有木头和泥土的芬芳。
惊蛰,生物醒觉。吃埋在雪地深处的菠菜,平时扔掉的菠菜根,洗干净了最好吃。
清明,万物歌颂春天。去山林溪水边同一个地方采摘水芹、黄瓜香、蕨菜、土当归,辽东楤木烤着吃非常美味。
立夏,洗菖蒲澡驱邪避凶。去岳母家拿味噌,吃岳母做的腌菜和米饭。
芒种,雨露之恩均沾。梅子成熟,用竹庵和尚教的方法腌梅干。
小暑,梅雨结束阳光普照。故人来访,请她喝一杯梅子醋,回忆童年旧时光。
立秋,秋蝉啼鸣。成熟的黄瓜和茄子挂满枝头,采摘之后整个腌制起来。
03、葬礼和无常
处暑,谷物结实累累。独居的岳母悄然离世,阿勉收割芝麻,做守夜食物芝麻豆腐,替岳母办葬礼。
白露,露水附在草上。阿勉想为自己烧制盛放骨灰的陶罐,却因为心肌梗死晕倒在窑中,在医院昏迷三天后醒来。
秋分,抵达极乐净土之彼岸。出院回家的路上,彼岸花开得热烈,和真知子一起喝梅子醋、吃之前腌制的茄子。
寒露,大气变寒,天空明澈。对死亡的恐惧,让阿勉重新开始思考人生。
霜降,秋渐深,霜始降。真知子来访,陪着阿勉去山里采香菇,并告诉阿勉自己要结婚了。
冬至,摄取营养,祈求无病无痛。
04、对死亡的思考
作家庆山在小说《夏摩山谷》中写道,人们不管贫富如何、阶层身份如何、生活在哪个角落,不管在繁华城市,还是偏僻乡村,都一样深受生老病死之苦,遭受无常拨弄,心灵不知归宿,无法找到安宁与满足。
六十多岁的阿勉也过不了死亡这一关,对生的眷恋,对死的恐惧,成为困扰他的大难题。
他深切感知到自己在一天天老去,走向死亡,所以拒绝了真知子,练习独处,不再依赖幻觉和陪伴。
他开始日夜思考死亡与自己的关系。
妻子去世13年,骨灰依然摆在家中,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妻子的骨灰。当终于想通生死之后,阿勉将妻子的骨灰撒入了河水中。
冬天结束了,阿勉决定与死亡共存。
每天晚上做好明天也许无法醒来的准备,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度过。
在长野拍了一年多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电影。二十四节气,做应季的料理。这样的生活很向往,这样的生活过不了。一个人出生,一个人死去,靠土地里生长的万物维生,最后骨灰回馈大地。又是一只狗吸引我。
搭配水上勉的《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
果然是老年版的《小森林》,很喜欢前面一个半小时,当松隆子女士穿着红色的衣服出现在作者老头面前时,这身红衣服果然承载着亚洲导演对女性情欲的想象,是特殊符号,这条有着爷爷和孙女般视觉年龄差的爱情线瞬间把前面积累的好感磨掉了。好好做菜,好好从泥土里寻找禅意不好吗?删掉松隆子的话,这个片子就是满分。
《小森林》妙在「藏」,这部片拙在「显」,旁白满到就怕你看不出或者偏离它要表达的况味。而且诸般精准的仪式性的动作看起来特别的空洞,像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所谓「自然」,
这算不算自私自利的最高境界?总感觉他费劲吧啦的出世每次都被松隆子的出现一针戳破。。。
看到一个半小时已经难以忍受了,自然和节气是好的,松隆子是美的,胖狗花椒是可爱的,即使这些都无法掩盖年过六十的自恋男作家散发的油腻之气,为什么要摸姑娘的手还让她给你磨芝麻做饭啊,隔壁丧主亲儿子是哑了且残了吗,为什么要让人家搬过来吞噬青春啊,不过是工作要稿以及承了亡妻的恩情啊,让人想起余秋雨,Danny Crane及见识过的许多律所老合伙人。还有把年过八十的老母亲扔在小土屋里等死,发现没接电话不赶快去看还要开车过来是真的怕尸体没凉透吧。田园风光小森林也不是什么都能洗美的。PS 葬礼那天松隆子吃上饭了吗?
所谓生,洗菜淘米、扫地喂狗;所谓死,一日倒下后不再起来,亲友悼念后骨灰扬洒于江河。#BJIFF2023寰映合生汇No.4
食自于土,回归于土。对劳作的赞颂,对生命的敬畏,对土地的感恩,融汇交互。的确是舌尖的禅意菜田,而不是迷影们的小森林
一边在看《下游老人》,一边看这部电影,落差无法想象。
饭里没有一滴油,菜里没有一块肉。
旬报No.6。老年版《小森林》。就算是喜欢的两个演员也没能挽救这部电影,泽田研二的演技勉强能hold住,但剧本本身还是让人觉得造作至极,松隆子表现也不在线,浮夸过分。两人的关系从现实逻辑到感情逻辑都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大大减分。无论如何,还是厌倦这种过度明亮,强调治愈的小清新题材啊。
循着二十四节气料理食材,芋头不去皮,菠菜不去根儿,吃的都是食物最原本的味道,整个拍摄手法像是美食纪录片,不过后半段加入对生死的探讨后就更戏剧了些,松隆子的部分到忘年交为止就很好,没必要搞些暧昧的情绪在,反而稀释了自然感。
24个节气分割出的人生四季,在劳作中追求体力和心力的平衡,在自然更替中体验生与死的轮回,从土地中汲取营养和精神气;拍得挺美,但忘年恋还是算了吧……
松隆子加入得莫名其妙,搞老少恋也无语。走形式无深度,既然想按照《小森林》模式做,就纯粹点好吧?看得也丝毫无食欲,就不明白您吃素能给狗子来点肉不?
【AC】返璞歸真、回歸田園生活的類型片。先學如何向自然取獲得食材,再學如何歸於自然孤獨死。看完好想吃香椿和白蘿蔔葉。
连载随笔,人与土地,一个人的纯粹料理。有些段落有不错的情绪出来,但整体还是有些走形式。个人觉得泽田研二不太适合这样一个角色,稍显得两头不靠。
3.5 大型日本文化心灵spa。前半段过于李子柒化,一人一狗隐居山林、田中劳作,根据时令节气挖取土菜做美食,再加上素朴的纪实性画面风格,导致一半时间都没能看进去。中后段把主题转向对生死的释怀、对日常的和解,终于有了一层层的叙事动力。同时侘寂感、禅意性的内容也终于开始发挥出spa功力...最后看着是够舒适的。等攒够钱、退休了,也想尝试一年这样的生活。/北影节
乡村独居老人的禅意人生,随四季轮转节气交替手作时令蔬菜果腹,嘴里享受味道的同时也翻出过去的记忆一起咀嚼,土地的羁绊致使味觉更加醇厚,人与自然的反哺共生达到了和谐统一。吃饭是活着的养料,活着是生命的明证,借由葬礼为分割点探究生与死的终极奥义,在岁月的流逝里奏响属于自己的田园牧曲,一年年循环往复直至凋零。ps.菜色看起来真的好清淡,大家吃的很勉强。
板蓝根泡面般的胃口共感,非素食主义者很难有食欲…也很难共情…人生这么苦吃点好吃的怎么了…调料也没有…纯纯吃土…能把素菜做得没食欲也很困难…有茄子辣椒做地三鲜也不至于这么没味儿吧…导致看松隆子说好吃真的很做作…以及,六十年的腌梅子真的不会食物中毒吗…
#观影# 老年版的《小森林》,很治愈。电影是根据日本作家水上勉的随笔集《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改编。剧本不错,台词很讲究。表面上,电影讲的是土地,收获和吃喝,实际说的是劳动,人情和生死。太太去世了,还要替小舅子给岳母办葬礼那段挺有意思,一帮活人积极努力地把死人送走。老头结尾一边做家务,一边哼唱的是《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曲,这个细节处理得好。片尾曲好听。本片的男主演员泽田年轻时演过竹久梦二。要说这片有啥败笔,那就是松隆子了,连花瓶都没演好~像《小森林》一样,这部电影,我能看好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