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给我的Beth
我记得小时候《小妇人》四姐妹里最喜欢的是最没有存在感的Beth,像每个家庭里都会有这样一个角色守着家族最纯洁善良的部分。她没有太多野心,她是马奇剧社里永远的倾听者,她像天使一样留存着每一个人记忆的羽毛,是姐妹们各奔东西后共同的牵挂。每个人注定成长的方式不同,但有的人没经历过多的成长,因为她生来纯洁和沉静,就这样活在记忆深处。
beth临终时说,我没有太多的欲望和才华,我就喜欢宅在一个地方弹弹琴,我喜欢待在家里,但也害怕被抛弃的感觉。你们一个个向前走,向远方去,我选择留下,我总是步伐最慢的那一个。但现在,我要比你们先走一步了。我爱你,乔。
整个电影也就是这一块哭成了狗。我以为小姑娘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小时候看的书总是看前半段,结局如此也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beth会让我想起什么,我早逝的朋友,已经离去的三姨,Beth是一种意向和牵系,一种恒久不变的真诚和依靠。
2 ) For Beth
Beth,这个女孩不是四姐妹中最耀眼最优秀最漂亮的,但却是最能打动我的。
最看重姐妹情的,是她;最善良,去帮助穷人的,也是她。
临死前才把姐妹们叫回来,听Joe给她念小时候的剧本,回顾小时候的情节,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
去世后,在给她床上撒花瓣时,镜头推远,特写了她摆在床尾桌子上的小玩偶,是M一家人,泪流……
姐妹们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的生活,而Beth却仍旧生活在对小时候的怀念中……
当看到Meg、Joe、Amy都有了自己的爱情以后,我就在想Beth的命运是什么呢?没想到却是最残忍的……
3 ) 25年后,《小妇人》丢失了什么?(下)
上篇讲了94版《小妇人》在细节设置和角色塑造两方面,比19版《小妇人》处理得更流畅的地方。下篇主要讲对于小妇人这个故事,两个导演是怎么选择她们的侧重点、选择这个侧重点的原因。 感谢你的时间!
故事情节
两版电影在几个重要的故事情节都做出了不同的设置。在94版里Jo和Laurie的初次见面是在家门口的交叉小路,Laurie坐在马车内用好奇、探究但不失礼仪的眼神看着Jo,我们的Jo则与姐妹们唱着歌,用坦荡、毫不拘谨的眼神和笑容回应,这两个主人公的第一次互动同样暗示了这段关系接下来的走向——只是单向的。
19版里Laurie对Jo的求婚发生在一片广阔的草坪,94版则安排在了一片树林里。求婚是故事里面的第一个转折点,之后Meg结婚、Amy在欧洲游学,使得她们原本安稳的生活开始崩裂。所以在这个场景里面Jo对求婚的反应不仅需要承接两人之前的互动和感情,还需要为两人之后的关系走向埋下线索。
于是,观众看到19版里的听到求婚时惊讶的表情也许会破口大骂——“拜托,难道你真的一点都没意识到吗”。而观众可以在94版里Winona饰演的Jo的脸上看到惊讶和为难,从她的声音和肢体语言里感受到两种并存的矛盾情绪,这对观众来说却更容易接受:她并不是对这个优秀的男生毫无感觉,她只是有明确的拒绝理由“你我都无法控制脾气,我们在一起会杀了对方!”,Laurie的回答是“我保证每次争吵都让你赢”(热恋中的男生是不是超爱说这种话)。在19版里,导演却含糊地处理了Jo的回应这一部分,观众很有可能会一直带着困惑直到影片结束。
有了求婚做铺垫,观众才能够顺利地衔接之后她和教授的相处,明白Jo与教授产生感情的理由。94版里,导演安排了教授和Jo两个角色间更多互动。教授在一次争吵后为自己的言语道歉,和Laurie的保证让步不同,Jo与教授能够更平等、通畅地交流。同时,教授鼓励Jo创作来源于生活的作品,此时,这个角色增加了引领者、启发者这两层身份。对比19版里给出的Jo创作出小说的理由——Beth的离世,94版的安排显得更有衔接性。
Jo的脸上94版的导演采用四个姐妹的声音做旁白,用旋转镜头体现时间的流逝——白天到黑夜,过去到现在。同时暗示了小说的创作来源于生活、童年和成长经历。
在19版的电影里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对首次接触这个故事的观众并不友好。
Laurie和Amy重逢时,Laurie发出的感慨;Jo后面对Laurie的态度转变;Laurie对Amy的态度转变;为什么Jo最后会选择教授;Jo和Laurie呢?她如此简单就接受了自己的Teddy和妹妹结婚吗?如果新版的导演希望不让观众那么困惑的话,大可以减少Jo和Laurie之间的互动场面,但既然邀请来了罗南和甜茶,怎么能不让这个组合给观众贩卖一些廉价的现代荷尔蒙呢?
19版的导演选择并且强调了小妇人中爱情的元素,弱化了女性主义、种族,21世纪的媒介已经影响了潜在观众阅读信息的能力,人们追求刺激、甜蜜和其他不沉重的元素。所以,导演不是不明白这部名著的魅力,但她更明白什么元素会让观众乐于传播和在社交媒体上推荐,而且社交媒体下信息的快速消逝化也迫使她们要制作足够话题性和传播性的场面和情节。于是观众会发现曾经占据主要地位的元素,都沦为背景里无足轻重的一句台词。全片最高光——或者是最女权的时刻,就是Jo和出版商争取自己的版税和利润。
不同于19版导演频繁使用的倒叙,用色调区分回忆和现在。94年的《小妇人》则在明显的古典叙事结构下,创造了一个有逻辑且安全的世界,充分发挥了场面调度的优势,提供给观众一种舒适、满足、温暖的观影感受,让观众放心且大胆地寻找电影内隐藏的线索。 19版的小妇人明显不能够讨好《小妇人》的原著粉,但却可以吸引一大批追求视觉快感的粉丝,她们得到了视觉享受,走出电影院后她们会在Instagram上贴上电影票照片加上几个hash tag:#littlewoman、#saoirseronan、#emmawatson、#timothéechalamet、#truelove、#feminist,然后轻易得到几百个赞。 可是这些观众却无法得到94版里跟随着角色成长,将自己投射进角色、从角色中汲取力量、再用这种力量帮助自己的互动感。
4 ) Jo的选择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影片。女性之间的温馨情谊,内心的成长,默默的感动,内心温暖、纯净而充盈。那些我最最亲爱的女孩子们、女人们的赤诚、坚韧的故事和心情,只有我们能懂。画面很美。女孩子们和妈妈每一个都散发着个性之美。这让我想起蒙娜丽莎的微笑里面那些个性迥异、思想独立的女孩子们;还有奥斯汀笔下姊妹们的理智与情感。
看到很多女孩子抱怨说,接受不了最后Jo拒绝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又帅气多金的Laurie,而嫁给了不年轻, 不富有, 不英俊的德国教授,这样的结局。
或许是我已经过了做白马王子梦的年纪,或者是并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样小时候看到的是没有后面结局的日本漫画,94版的小妇人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之前连书也没看过,所以并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
我在看影片的时候,对于Jo的爱情和选择,丝毫都没有觉得突兀,一切都是很自然很理解很认同的。
虽然影片前半部分也一直以为Jo跟Laurie两个人会自然而然在一起,可当Jo拒绝Laurie的时候,却也丝毫没有觉得诧异,Laurie对于Jo来说还是略显浅薄和轻浮;当Jo后来第一次遇到那位德国教授的时候,我便知道,这才是Jo的真命天子,沉稳,睿智,深邃,优雅,Jo真正欣赏并相伴终生的,是与她精神相通,宽容,并能在精神上指引她的有着深厚底蕴的那个人。虽然不年轻也不英俊,可是却散发着耐人寻味的魅力。
这时候,忽然间对过去的所谓“一辈子的遗憾”又释然了,明明自己内心很明净,却又要作茧自缚,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一直都做着忠于自己真正内心的选择,之所以偶尔纠结于那个英俊的幻像,只是因为,还没有等到生命中的教授。
5 ) 劳里.劳伦斯与艾米.劳伦斯
原谅我太爱劳里.劳伦斯这个角色。六年前,劳里这个名字就住进了我的心里。那个孩子气的,被乔唤作特迪的温柔大男孩。贝尔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这一角色,但却依然觉得少了些什么。毕竟我心中的劳里没有人能完美诠释。
或许很多人都希望乔和劳里在一起,而不能理解劳里与艾米之间的感情。其实我认为,乔并不是适合劳里的人,亦或者是,劳里并不是乔心中的那个人。他们的感情其实已经超过了爱情,到了亲情。就像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单恋一样,劳里也必须经历,乔路过了他的生命,那么多年,驻足下来,却成为了高于爱情的存在。我认为乔其实一点也没想过她与劳里有关于爱情的方面,而我也觉得,相比劳里,教授的成熟与安稳反而更加适合乔,并且他们确实在一些方面产生了共鸣。而乔与劳里极为相似,却又各有追求,他们很有默契,却又仅建立在朋友的层面上。不似他与艾米。
原著里有一个场景,电影里没有还原出来很可惜。还记得劳里与艾米在公园的湖上划船,他们各拿一只浆,最后又停了下来,靠在船上,任由风吹船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写道,这样的场景就像一幅美丽又和谐的画卷。
“你看我们配合的很好是不是,劳里?”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我的夫君”与“我的夫人”,有了后来的两人在劳里的大房子里手挽着手散步,有了这个美丽的艾米.劳伦斯。我认为真正适合劳里的爱情就是这样了吧。艾米真的很好的担任了劳伦斯夫人这个角色。
“她很懂的掌控我,却又恰到好处。”
自从劳里去了伦敦学习之后,他与艾米之间一直就有联系,渐渐的艾米的信件成了劳里的期待,并且劳里开始写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一直看不清脸,但是劳里却一直在描写她,描写她训斥自己堕落时的样子,描写她在舞会上穿着美丽衣服的样子。他渐渐明白艾米已经长成了一个优秀美丽的小妇人,以至于到最后劳里收到乔的信时,心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艾米。“Poor Amy."他一边说着一边连夜就感到了艾米身边去。
书中还有一个场景是这样的,艾米知道贝丝过世后,坐在公园的椅子上读信,心里想念着劳里,她抬眼望去,看到了梦中的大男孩,惊喜地抛下手中所有的东西,带着满腔的思念与爱奔向他。那一刻,劳里明白自己心中所想所爱的人正是艾米,他所描写的看不清脸的女主其实就是艾米。她也是唯一能取代乔的人了。
因此,那些不明白劳里为什么会爱上艾米,或者不知道劳里是否爱上艾米的人不妨读读书,因为作者非常详细与合理地阐述了劳里情感变换的过程与原因。
说多了原著,那就来说说电影。薇诺娜实在是太美了,确切地说,是太柔美了,虽然她在性格上有表现出乔的男孩子气,但是由于柔美的长相又削弱了这一特点,这反而是不利的。梅格梅格,也就是玛格丽特。单听名字就很有美感,确实,按书中来说她应该是所有姐妹中最漂亮的,但是电影里的梅格却没有乔漂亮,并且梅格的戏份过少,从而她的个性没有凸显出来。贝丝略微缺少了点灵性,因为我心中的贝丝是一只有灵性的害羞的小鹿。当然,电影还有很多细节很有爱,就像艾米用衣架夹自己的鼻子,以及劳里用手去碰艾米的鼻子。总的来说还是还原了书本,没有走偏。果然姐妹情深最有爱了。
原谅我这个原著党太过提到原著,因为这真的是一本受益颇多的书。并且让我一直很难忘怀。
最后的话给我永远的劳伦斯夫妇。
——“你愿意永远和我在一条船上划浆吗,艾米?”
——“我愿意。”
6 ) 最喜欢的《小妇人》
今天终于看了小妇人的电影版,达成夙愿了!
初中的时候买了一本小妇人,那是我看的第一部外国名著,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一部。
第一次看完很讨厌艾米,非常非常讨厌,不明白乔为什么不选劳里,然后就一直幻想乔选择劳里后的幸福结局,当时很傻啊,呵呵。后来,很舍不得地翻出来又仔细看了一遍,就没那么讨厌艾米了,发现她还是有可爱的地方,但还是喜欢乔和劳里在一起。再后来,也不记得隔了多久,又看了几遍,真的很喜欢呢,有点明白乔的选择,理解劳里和艾米了。
其实每次看的感觉都不一样。
这应该是我唯一看过好几遍的书吧,当然除了教科书哈。当时一直想找它的电影版都没发现,有了电脑之后又给忘了,如今才想起。
看书和看电影不一样,电影毕竟没有书中描写的细腻,有些场景也删减了,但还是挺喜欢这版的。乔很漂亮,比我想象中要漂亮,其实我希望乔是最漂亮的,可惜作者描写的乔貌似只有头发很美,我的想象也只能忠于作者了,不过导演似乎和我有一样的希望呢。画面色彩很柔和,是淡彩色的,可能跟出品年代有关吧,不过就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温暖的感觉。整部电影对乔表现地最为细致,算是女主角了。梅格的婚后生活、贝思独自在家、艾米在欧洲的经历都没表现在电影中,发现其实拍名著很难的。
建议想看这部电影的同仁可以先去看原著,或者看完电影去看原著也行,目的主要是让大家去看看这部原著。它让我学会很多,让我一直善良地对待每个人。对我而言,它就是心灵鸡汤了。书中最难忘的场景就是四个小孩儿背着行囊从地下室沿着楼梯爬上阁楼的那段朝圣之行,看到那,感觉自己也必须踏上朝圣的旅途,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忽然发现,应该去评论小妇人的书,而不是电影了。呵呵,下次吧,写个长篇大论。
好看~都是美人~~只可惜最小的换了人就没了灵气。开始还说薇诺娜干嘛不嫁贝尔啊,结果看到后面不由感叹老男人确实比小伙子更有魅力。。╮(╯▽╰)╭
薇诺娜瑞德我的初恋。2020春节重看了一遍,依然非常非常非常喜欢,非常古典非常美,和格导新版的高饱和度的美是完全不同的。罗南新版的优点是突出了Jo创作和创作焦虑的部分,可惜的也是这部分没有讲得更好,甚至她受到Beth的启发终于开始写作家庭这件事都没有94版讲得更好。家庭部分也没有觉得超过94版,Meg的选择,妈妈对Meg的鼓励也是94版的亮点。不过19新版片长给了Amy和Beth更多空间,也把Amy和Laurie的感情讲得更好了。罗南和茶二位主演也没有觉得比贝尔和薇诺娜瑞德更好,胜在少年意气和时代的进步吧。
薇诺娜瑞德的表演是比较重视自己的舒服的,她没有像赫本那样刻意的强调男孩子气,而让角色变成假小子,乔初见劳里,那个提着咖啡壶打了一个招呼,非常的随意亲切,那个显然就不是爱情的招呼,是友情的建交,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版本的姐妹情渲染的非常到位,不像其它版本好像是临时凑成的剧组,这版四姐妹(Amy很赞的用了两人演)就像是一起长大的姐妹,在于她们的互动设计的痕迹都相当自然,一部分也得益于导演的拍法。瑞德清爽灵动,那场剪发戏丝毫不用过长的镜头也能将那种复杂的情感轻松流露,这是她本人的功力。最动人的是贝丝逝去一场戏,虽然不是还原小说,但依然情真意切,姐妹的临别交谈,大风透过窗子刮进了房间,乔去关窗,伫立在往外看,她在看什么呢,树叶被风拍打着,再回过头来,贝丝已经平静离开了,瑞德和摄影师用简洁的方式讲述了悲伤
dear jo and dear laury (转)吉列安阿姆斯特朗手法清新、流畅。本片中看不到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有的只是桑绿果香,这同以冷酷的笔调揭露西方人际关系的现代主义影片截然不同。本片是一部优美怀旧的、颂扬亲情的女性影片。
作为名著改编我只能说它无趣太一板一眼了。女主乔的故事堪称夏洛特·勃朗特的翻版,年少时写小说、做过家教、妹妹早夭、继承姑婆大笔遗产、追求平等,拍成勃朗特家三姐妹也无非这样的情节吧。薇诺娜的在本片的表演极其外在刻板,远不及姐妹入戏,更不及剪刀手和吸血鬼里叫人惊艳。贝尔真是华丽丽的帅。
这个版本可能更对现在人的口味,汇集了众多巨星。遗憾的是,这个版本被导演夹带私货给坑了,原著很多原本不让人厌的东西到了这版变得让人厌了。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艾美。不过乔依然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在这方面受的影响较小。
不知道是不是演员选择的太好了,还是原小说就是基于很多生活真是写的。觉得剧中演员的命运就是剧中角色的命运,他们选择的丈夫,生活,就是应该如此。电影对父亲、母亲着墨很少,有些遗憾。
擦,这豪华卡司!剧情十分狗血但我忍了,瞧瞧贝尔年轻时候那嫩得掐得出水的样子~~邓斯特小时候那个酒窝真是甜得要命!
四个小妇人,又美又温馨。
求财的得财,求才的得才,求爱的得爱。我喜欢Joe的结局,有情饮水饱。。。。
隽永的田园诗与永远的薇诺娜
这种复古田园名著太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啦。性格各异的同胞四姐妹,不一样的人生道路选择,收获不一样的爱情和真谛,真是温馨、美妙、绮丽的田园赞美诗。薇诺娜、贝尔、邓斯特、克莱尔也是个个美得不似凡人,真•颜值盛宴。
每次看薇诺娜的电影总是想到她后期唏嘘红颜留不住,她将乔这一有着如雕刻般眉目的聪慧淘气少女诠释得入木三分。乔的细腻心思与其超越时代的女性精神在被压缩的如同快进的电影中仍得到展现,最后挽上教授的手说你的手永远不再空时真让人心窝发暖。唯一欠缺的就是妹妹劳里之间关系处理的草率令人一时出戏
新版本来给了四颗星,又回来看老版以后只想给新版三颗星了,这版值五星!这版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都太强了,而且所有人物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感觉更符合原著。新版比较强调人物的个性,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没有表现得那么深了。最重要的是这版太美了。
薇诺娜太美了。最近看到她是在怪奇物语里面。像她这样的女神,是真正意义上的女神,会觉得谁都配不上,配得上也得是个神仙。然而美人迟暮之后就是唏嘘。但是当年真的太完美了。这个版本的小妇人我很喜欢,小时候看过动画片记得那里面最美的是三姐。乔是个男孩子气很足的女性。动画片里面的结局是真的忘记了。所以看这部里面她和贝尔没有走到最后是很遗憾的。就像简爱如果男女主没有一起得多难过啊。 但是考虑到乔的性格,也就释然了很多。在她的世界观里面还是追求真我与注重家庭在首位的。所以她最后的伴侣如果没有来寻找她,她错过也就是错过了罢了。毕竟她已经在人生里先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了。期待2019版的小妇人会带给我什么新的感受。 ps:那年的邓斯特比在吸血鬼里面让我喜欢多了。贝尔太嫩了。我一直觉得他很像阿汤哥的。
云集各路神魔鬼怪,吸血鬼薇诺娜,蜘蛛女邓斯特,星星女克莱尔,外星女魔头萨兰登,还有伟大的蝙蝠侠贝尔,真是应有尽有啊!(玩笑,但这些演员奈何年华老去啊)
也许就是因为结局有遗憾,有释然,才让这部作品这样打动人心。
这一版颜值巨高,服化也好看,隽永的田园风光。
真想到这部里会有这么多大牌,剪刀手女朋友,新版朱丽叶,蝙蝠侠,蜘蛛侠女朋友。挺喜欢薇诺娜·瑞德的,那么美,现在却寂寂无声,可惜了。
为即将出的新版预热看了遍老版,Winona的名字居然在影片title前面出!当年最大的牌无误了。选角好厉害呀,感觉比新版贴合。Jo和教授歌剧定情的改编挺奇怪的。